农历寒衣节

2024-04-15

农历寒衣节(精选10篇)

篇1:农历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 星期六 小雨

今天是寒衣节,这个节日是给死去亲人寒衣的,所以我们上坟去了。我们带了好吃的东西有:酥饼、江米条、小面包、水果和肉等。妈妈说这些是贡品。摆好贡品,我们开始给爷爷烧纸钱,还有纸做的衣服、被子,这就叫做寒衣。给爷爷上过坟,我们就去采花了,我们采的是菊花。然后,我们再去给外婆上坟,我们把菊花在坟上给外婆放一点。然后就去二姨和舅舅家玩,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我们真开心啊!

篇2:农历寒衣节

十月一日,亦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

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篇3: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

十月节的时间点在十月朔,即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秦岁首”“寒衣节”,这些具有不同内容的民俗节日,其节俗的基础源于人们的时季意识,收获祭与立冬节气是这些节日的原型与节俗依据。在汉魏之前,天文物候直接作为时间变化的标志,人们将日月会于东方天际的时间,所谓“日月会于龙”,作为祭祀的时间节点,这一时间大致在夏历时十月初一,从北半球的自然气候上看,正是“水始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这一天文物候循环周期的终结与开始的神秘之时,人们自然要向天神献祭,“国于是乎烝尝,家于是乎尝祀”(《国语·楚语下》)。作为时气点的立冬,其确定的依据现在是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准,时间在今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在古代只能通过天象观测与物候变化来确定,时间在十月初,与日月合辰于尾宿的时间大体一致,史称“立冬,十月之朔气也”。今年的立冬节正好在农历的十月初一。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古代社会十分重视自然节气的转换,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冬夏春秋,立冬作为四季循环的终点或起点的节气标志,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在天文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王官时代,立冬迎气是一个显示天子威权的盛大典礼。作为王家国事活动的时间政令——《月令》,对立冬典礼作了专门的叙述:本月立冬,在立冬的前三天,负责天象观测记录的官员太史要特地向天子禀报:“某日立冬,盛德在水。”于是,天子斋戒三日。到了立冬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等朝廷命官到王城的北郊,迎接冬气。迎回冬气后,天子要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以此顺应肃杀的时气。这种在冬季到来时的抚慰死者的举动,应该说是有它深层考虑,表彰死者、抚恤生者不仅仅是顺应时气的需要,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在冬季闭藏阶段既请死者佑护生灵,同时又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古代的四时之祭中的冬烝之祭就在立冬时节举行,四祭的特点是以四季的时令佳品向祖灵献祭,让先祖及时尝新尝鲜,是为人子孙的义务与责任;十月是黍、稻收获的时节,如《诗经》所谓“十月纳禾稼”,冬烝之“烝”,董仲舒的解释是:“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春秋繁露·四祭》)作为羌人后裔的彝族,其传承的农历十月新米节,即具有这一民俗性质;十月谷物的进仓,标志着农业生产周期的结束,亦即年节的到来,“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月令》)在年节祭礼中,人们以大量的牺牲祭祀公共社神及城门里阊之神,以猎获的禽兽祭祀先祖与门、户、中雷、灶、行五神;并礼敬日月星辰,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勤苦的农民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十月,在古代处于新旧之交,十月初一不仅被视作冬季的首日,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它被作为历年之首。汉魏以后民间一直有“十月朝”与“十月朔”的节俗名称,这也就是十月初一为岁首的遗迹,“朝”“朔”与月份相连,一般是岁首时间的特指,正朔、正朝是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的特称,与此习称相应的十月朔、十月朝同样有岁首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岁时体系中,长期以“初一”为节的只有大年初一与十月朝(二月初一中和节是一个例外,它由帝王倡导,是人为的指令性节日,民俗基础薄弱,因此流传的范围主要限于社会上层,在民间几无影响。)。由此可见,“初一”在正月与十月中的特定含义。在著名的中国古代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宗懔首次记述了南朝荆楚人的年度时间生活,他称十月初一为“秦岁首”,也就是秦历新年,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由黍米与豆类合烹的热羹。这种食品在近代仍是十月节令食品,但今天已变成了豆泥豆沙等四季常有的日常吃食。

秦人为何选择十月为岁首之月呢?秦人国运短促,但秦岁首却影响久远,这里有值得探讨的意义。秦崛起西北地区,属于戎羌民族。以十月为岁首是古代羌戎部族的旧俗,在未有历算之前,他们大概以立冬为年度周期的开始。秦人沿袭了这一部族传统,在统一全国后,依然以十月为岁首。秦以亥月为一年之始,此月相当于夏历十月,这正合乎三代以来岁首依次后移的习用方法,即夏正建寅、殷政建丑,及周政建子的更迭旧制,秦既保留了自己的民俗传统,又表示自己是顺应天命代周而立,将岁首定在该月。后来秦人虽然亡国,但有着悠久传统的岁首习俗并没有消亡,不仅汉武帝定历之前,数代沿用秦历,即使改历之后,民间仍以秦岁首为节日。民间习俗与国家政令的不同步,甚至矛盾,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习见的文化现象,它显示着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性。民众看重习俗文化的传承,及服务生活的便利,并不计较是否是正朔所在,诚如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初冬近饮酒作》中所咏:

炎家(指以火德自称的汉朝)天子起编户,政患嬴皇威令酷。急于恩纪缓文法,正岁尚犹传五六。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野人何暇论年代,但忆每逢多稼熟。青裾女子翻茜袖,抽镰获稻腰如束。三时勤苦一时好,自古有年非汝独。(宋·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转引)

从民族志记录的材料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民众的这种文化保存精神。与秦人有共同族源,也可能本身就是秦人之后的哈尼族他们至今仍保持着羌戎旧俗,新年从冬季开始,十月年是哈尼人的最大节日,家家户户作糯米粑,酿“闷锅酒”,每个哈尼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人们一桌桌地自由围坐,喝酒聊天,席间老年人谈古论今,趁着酒兴唱起哈尼族的古老歌谣,年轻人纷纷向老辈敬酒。当老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时,满街满场的人都会齐声喝彩,“唆!”“唆!”的欢呼声在山寨中回荡,气氛欢乐而热烈。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诗·豳风·七月》中记录西北民众的古老歌谣: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哈尼人在十月年中还要祭祖、祭霜雪神等。

从十月节的贺岁、祈年、祭祖及劳农休息的诸项节俗看,它在古代的确是一大年节,它是伴随着农事周期结束的丰收节,十月节体现了“年”的本意,《说文》“年,谷熟也。”这种以农事周期为年度周期的时间计量方法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曾长久留存,如台湾山地民族有“岁时以黍米熟为一年”。汉武帝之后,以夏历正月为岁始,春节成为全国通行的大年,因此有关新年的习俗也多集中到春节时段,十月节俗明显弱化,最典型的例子是腊祭大礼,腊祀原为丰收之后的丰年祭,汉代以后,移至正月前的十二月,以服务于新的历年。虽然在有些地方,民间还留存着十月一日“民岁腊”的说法,但已成为一种古俗的追述(康熙《太平府志》)。此后,十月节在汉地几乎褪尽铅华,成为次等节日。

但十月节毕竟有过作为岁首大节的历史,它不仅保留了“十月朝”“十月朔”的名号,而且以另一种姿态重新进入岁时体系,这就是寒衣节的诞生。寒衣节从表面上看与岁首习俗毫无干系,它回归到人们对冬寒的体验上,是与立冬节相应对的世俗节日。岁首可以随着政治权威与历法调整发生改变,但处在天地之间的人不可能脱离与自然的关系,在谋生手段较为落后的传统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关系。因此,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岁时文化就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应对与调适。寒衣节虽然出现较晚,但它是古代人们应对冬寒时令习俗的综合。

伴随着冬节到来的是塞北南来的寒气,在《诗经》时代,人们九月可以得到寒衣,十月泥封窗户,以作冬藏的遮避。天子在十月也换上了冬装,所谓“是月也,天子始裘”(《月令》)这种十月添加衣服的习俗很早就成为朝廷的节令礼仪,天子执掌着天时,天子通过加上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在宋朝,帝王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朔日这天的早朝时,行“授衣”之礼,“朔日朝家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6)。十月节,“始服寒服”的礼俗自古相传。不仅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如此,即使在江南,如浙江同样如此,胡朴安在“湖州岁时纪”中记道:十月朔日,天气近寒,俗语云:“十月朝,十家小户穿绵袄。”(《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为了御寒,人们加上了冬衣,同时还生起了炉火,唐宋时期北方城市居民在十月一日正式生火升炉,直到来年二月才撤火,这如当今北方城市的供暖时间大体一致,不过古人对开炉的第一天特别地珍重,人们作“暖炉会”,家人好友围坐饮啖。旧时上海的“炉节”即由此而来。

当然“红泥炉畔酒”(《岁时杂咏》引范成大诗)只属于城居的富裕者,一般贫民感受更深的是冬日的严寒。特别令人牵挂的是那些远离家室的游子、征人与边塞戍卒,在以安居为基本生存要求的农业社会成员眼中,这些人最值得同情与关心。因此,冬日来临时,给远方的亲人寄送寒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尤其在战争、徭役频发的年代里,寒衣的寄送更是牵动千万人的心弦。虽然其中不乏“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十)的豪情,但更多的却是“孟姜女送寒衣”式的悲凉。正如民间小曲所唱:

十月里芙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

送寒衣本是为了解除生者的寒冻之厄,但由于山川迢递,战事无常,征夫的下落难以知晓,因此人们更多的是:“造得寒衣无人送!”何况这些远戍的征人大多一去不复回,唐人皮日休在《卒妻怨》中咏叹了此种情形:“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在生死茫茫之际,寒衣既是送给生者,也是送给死者。因此“送寒衣”在充满生离死别的征战时代成为了民众情感的寄托。民众生活世界里的这种真实情形在传统社会里自然会投射到神灵世界,人们以现实的生活方式去沟通神灵。在寒冬到来时,人们也给亡故了的亲人送去御寒的冬衣。这种寒衣最初应该是实物形式,但在唐代,由于纸业的发展,一如冥币换成了纸钱一样,送给亡灵的已是特制的纸衣。民间常说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故事感动了长城内外的乡亲父老,此后,北方民间将十月初一作为追悼亡人的“寒衣节”;事实上,孟姜女传说只是当时民众情感的典型体现,顾颉刚先生对此早有精当的论述,他在《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中说:“一种传说的成立,全由于民众意想的结果;它所以风行,也全由于民众的同情的倾注。……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所以发生于唐末而不发生于其他时代,也只因唐代的民众的感情原是满装着‘夫妻离别’的怨恨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214页)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环境赋予了寒衣节的形式与内涵。

自然,节日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它不可能横空出世,它的出现必定有其内在的文化理路。寒衣节悼亡主题与历史文化传统深有关系,它既是古代十月年节祭祖仪礼的演化,同时也是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的知识体现,在阴气止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月令》《四民月令》就记述了不少十月立冬时节整饬丧纪、检查棺椁丘垅形制、以及抚慰亡灵的顺应阴气的时令作法,以人文秩序适应自然秩序,当然这种适应最终是为了人事的顺遂。在冬寒到来的时节,人们在入室加衣避寒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灵,因此,帮助亡人度寒成为生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们对亡灵的孝义意识,自然是生人对亡人的情感依恋,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祖先的依赖,在寒季考验的时节,人们希望祖灵赐福、保佑,形式上是给祖先送去了过冬的寒衣,实际上是从祖先那里汲取了御寒的精神力量。

宋元以后,寒衣节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地方风俗志中(尤其北方)对寒衣节俗多有记述,以元明清北京城节俗为例,元朝继承宋代节俗,“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之礼甚厚”(元·熊梦祥著《析津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明朝寒衣节更出新招,市肆以刻板印制五彩纸衣出卖,彩衣有男女不同的式样,大约一尺来长,并有包裹寒衣的纸套,在纸套上写明收衣人的姓氏行辈,即寄送者某某,如同正规的邮件。晚上在一番祭奠之后,人们呼唤着亡者的名号,将寒衣焚之于门,有的焚于墓前,这就是“送寒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以焚化的形式向另一世界奉送祭品,大略始于唐朝,这很可能跟唐人全面接受佛家信仰有关,从秦汉的瘗埋到唐宋的烧祭,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大变化。清朝北京寒衣节俗一如明朝,但有货币化的趋势,有人将纸钱装入包袱中焚化,送给祖先的是灵活使用的冥币而不是固定式样的寒衣,祭品的简化反映着人们信仰心理淡化的趋势,同时它也模糊了寒衣节的节俗特色,使寒衣节逐渐变成了一般的“鬼节”。

寒衣节由送冥衣向送冥币的这种变化,有商品经济发展的烙印,但恐怕更多的是与人们御寒能力增强、对寒冷的身心感受减弱有关。我们从寒衣节的地域分布的情形中也能说明这一点,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主要流行于寒冷的北方,“送寒衣”的风俗至今在乡下传承;在南北过渡的中部地区,人们对寒衣节感受不深,在十月十六有寒婆婆生日,说寒婆婆这天过江(湖北俗说),这自然是寒潮到来的民间说法,季节上稍晚于北方;在温暖的南方,大部分地区没有寒衣节,如果过十月节的话,他们的过法更接近于古代年俗,如祭祖、饮宴、卜岁等。寒衣节在空间分布上的递减态势,反映了人文节日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

篇4:寒衣节寻旧俗点滴

过去老北京人都有世袭的祖茔,家里有人去世会埋到自家的祖茔里。从城里出殡以后,到棺材下葬的这段时间,棺材或放在家中,或寄存在庙里,这叫“暂厝”。当时没有正式的殡仪馆,但是北京有寺庙,北京有一百多座寺庙,大部分都有暂厝业务。为什么都在寺庙暂厝呢?因为寺庙是清净之地,而且寺庙还可以随时超度亡灵。对于寺庙来说,停灵、暂厝、承办丧事是除了香火、田亩收入以外的一笔大收入。暂厝是以日计费的。

按照古礼,暂厝的时候,棺材不能着土,而且要离地三寸,底下垫上石灰,时间长的要用石灰覆盖,因此暂厝七年也不会腐朽。暂厝得有专人照看,打扫卫生,要轰猫狗。暂厝期间的诵经就在庙里面,庙里面给他做往生咒和各种超度。

暂厝有停七天到四十九天下葬的,也有更长的时间,暂厝消失基本上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

办丧事最多的嘉兴寺

嘉兴寺原坐落在地安门西大街路北,庙的西墙在五福里,后门则在旌勇里路西。它建于明代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如今的嘉兴寺早已改成大楼,属于钮扣厂,现在租给政府当“什刹海街道办事处”。附近的旌勇祠和保安寺还有迹可循。

民国期间,嘉兴寺的住持为方瑞、崇辉,他们的社会交际很广,在佛教界有很大威望。旧时,嘉兴寺以停灵暂厝、承办丧事而闻名,它是全市停灵、办丧事最多的庙,而且多是富豪、名家的大丧事。平均每周即有三、五家办事,甚至一天赶上几家办事,事主互相“斗阔”。所以,门前经常挂出几个黑漆牌子,上面用毛笔蘸大白粉写着“王宅接三东院”、“李宅伴宿北院”、“张宅开吊前院”……因此,一年到头,棚架子不拆,门外花牌楼架子不卸,吹鼓手的大鼓锣架不往回挑,甚至冥衣铺裱糊匠到庙里就地做活。

嘉兴寺后院有一块“菜园子”,后来整个变成专门暂厝灵柩的地方,棺木要从西边的旌勇里进出,直接到后面的菜园子。曾被慈禧太后立为“大阿哥”的溥死后,就埋在这里。这里还有数座坟是外国人的。

在没有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前,嘉兴寺就是北京市唯一的殡仪馆。解放后,在嘉兴寺殡仪馆治丧的有不少名人,摄政王载沣、画家齐白石、书法家陆和九、辅仁大学校长陈垣、京城名医萧龙友,还有京剧名演员肖长华、梅兰芳等棺材都暂厝在嘉兴寺。1950年,国家高级领导人任弼时去世,是棺材土葬,也是在嘉兴寺暂厝。除了毛泽东以外,约500余名中央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出席了在嘉兴寺举行的葬礼。然后军车拉着任弼时同志遗体的棺椁,埋葬在八宝山墓地,那时还没有称作八宝山革命公墓。

五十年代中期在西郊建起八宝山公墓后,嘉兴寺殡仪馆的治丧业务逐渐停止。

停厝七年的拈花寺

拈花寺位于旧鼓楼大街北头大石桥胡同,是明、清时很有影响的一座寺庙,后海北沿的大藏龙华寺,曾是它的下院。明万历九年(1581年)司礼监太监冯保奉孝定太后之命创建寺庙,又名“护国报恩千佛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四月奉敕重修,取世尊拈花示众之意,赐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大雄宝殿月台前立有雍正御书拈花寺碑。至清末,拈花寺仍为京城名刹,为“八刹三山”之一。

吴佩孚1939年12月4日逝世,他的大殡可以说是民国以来北京城最为轰动的一次出殡。吴佩孚入殓并没有多么豪华,棺内陪葬除了勋章绶带等之外,没有任何金银财物。虽用的是金丝楠木的棺材,仪仗排场也并没有太大,但是出殡之日,北京城万人空巷给他送殡。

移灵所经线路由社会各界设立的祭棚十一座,路祭桌、茶桌鳞次栉比,难以数计。吴佩孚生前客居北平,未置茔地。身后之事,是日后归葬蓬莱祖茔,还是在北平择地安葬,尚未定论,所以暂在拈花寺东跨院(原为寺内菜园)借地建造三间大顶殿式房屋,命名“武圣祠”,以停放灵柩。未曾料想,因抗日战争之故,吴佩孚的灵柩在拈花寺停厝近七年之久。到了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才归葬在玉泉山,也就是说抗战不胜利,吴佩孚不下葬。

孙中山停灵的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北侧,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以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而形成特殊布局。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当时曾停灵于碧云寺后的金刚宝座塔内。金刚宝座塔是寺内最高大、美丽的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高34.7米,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金刚宝座塔的东券门上有大理石面铭一方,上面隶书“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前往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普明妙觉殿设灵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供人们瞻仰。正厅前檐横匾为宋庆龄手书。正厅中央安放有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背后是高大的朱红漆雕屏风。右侧陈列孙先生的墨宝遗著,左侧陈放着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的玻璃钢盖棺。当时,孙先生已入殓半月,故未能用上,陈放此处,留作纪念。

“梨园义地”松柏庵

松柏庵坐落在陶然亭迤西的南下洼子,坐北朝南。前院正殿供的是吕洞宾,东配殿是关圣帝君,程砚秋曾为此书写“昆仑善社”横匾。后院供的是释迦牟尼和观世音。东配殿为灵宫殿,东跨院是九皇殿,西跨院是喜神殿。它既不是尼姑庵,也不是和尚寺,更不是道士观。原为清朝一位王爷的家庙,王爷夫妇俱为梨园知音,后将此庙赠于梨园界,成为梨园同业常聚之所。梨园公会于此举行九皇会,故有“梨园家庙”之说。

“梨园义地”解放前被称之为“戏子坟”。徽剧演员来自安徽,昆曲演员来自苏州,由于这些从艺人员在京城定居,亡故后灵柩不便运回原籍,所以同治九年(1870年),慷慨好义的徐蝶仙与朱莲芬、程长庚发起同乡艺员,集资把庙前和东侧的茔地买下,辟为“安苏梨园义地”。1924年后,在王瑶卿的主持下,将西跨院建为“梨园先贤祠堂”。

民國后,在此长年安息的既有一般演员,也有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如:1931年病故的丑角名家王长林,1938年病故的“武生泰斗”杨小楼和同年病故的名老旦文亮臣,1942年病故的“毛毛旦”宋永珍和童年病故的名老生高庆奎,1947年因飞机失事遇难的“四小名旦”李世芳,1948年病故的名净金少山等诸多名家。1932年病故的尚小云之母张文通,“筱翠花”于连泉的父母双亲及夫人陆氏,姚玉芙的父亲,孟小冬的母亲,谭富英的夫人宋氏,丁永利的女儿等也葬于此。

篇5:农历寒衣节

各地寒衣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这句老话最早就来源于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时候,老百姓们就有送寒衣的习俗了,每年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保暖的衣服,而这个时候也应该为死去的亲人们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都会用纸糊制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写上名字和地址,为死去的亲人焚烧。

南京

南京的人们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将各种颜色的纸糊成衣服、鞋帽等,并且装在一个红色的纸袋里,写上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红色的纸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后再焚烧,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记挂,保佑亲人。有的人们还会用收获的粮食做一些羹来让亲人们尝新。

洛阳

在洛阳有一句古话:“十月一,油唧唧”,这句话是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炸一些食物,包饺子,用这些食品来供奉祖先,由于这些食物比较肥腻,因此会弄得“油唧唧”。在洛阳,部分地区的人们不去坟头烧寒衣,而是在家门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烧寒衣。在十月初一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时候,人们会抓一把土,在家门口撒成一个圆圈状,然后焚烧寒衣来祭奠祖先。一些热心的人们还会到十字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焚烧送去寒衣。

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为死去的亲人送去过冬的衣服。在山东的淄川地区,他们除了上坟祭祖之外,在傍晚还会到野外的路口,为那些没有后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山西

在晋南地区,人们习惯用五色纸做成衣服,然后在纸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说为去世的亲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让他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而在晋北地区,人们讲究用五色纸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种御寒物品,有的人们还会用纸做一套房屋,有门有窗,为死者焚烧,非常精致美观。

寒衣节各地的民间习俗

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是史上的三大鬼节之一,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这是一个鬼门关打开,鬼怪可以在人间出游的日子。因此,了解寒衣节的注意事项对人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农村人现在仍然保留着这个习俗,到这一天,农民们要烧五色纸,这就是给死去先人们的衣服,在阴间他们能用的上。送寒衣的仪式也是很讲究的,我们这里会在十月初一这天的傍晚,把准备好的五色纸,备几份,每一份要送给一位失去的亲人,然后要亲手用金箔做成元宝,和寒衣一起烧给先人。

在家门口用草木灰或者是炉渣撒上一个未封闭的圆圈,在圆圈开口的地方插上香烛,后面摆上饺子、果子一类的贡品,并插上竹筷。把准备好的五色纸和金元宝放在圆圈的中间,然后点燃它们和香烛,人们就在这时就可以一边磕头一边把想和先人说的话一并说出来,听说他们来领衣服时,会听到你说的话。

山东多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于是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寒衣节祭祀习俗

烧寒衣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篇6:农历寒衣节

寒衣的风俗

吃面条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金银包袱

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烧寒衣

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寒衣节的传统食物

饺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这种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逆糍

在惠州传统的风俗中,“十月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在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种叫“逆糍”的传统食品。惠州人认为,牛为人类辛勤劳动了一年,要慰劳慰劳牛。

除了做些逆糍供奉牛神外,还有一些农户将菜叶包裹着逆糍来喂牛,祈求它身强体健。剩下的逆糍除了自己吃外,还会送给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逆糍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之一。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红豆的表皮致密而坚实,需要提前浸泡处理一下,否则蒸出来会很硬。传统的红豆饭做法是将红豆事先泡水数小时,让其喝饱水后,有时候还需要提前煮一下红豆,然后再与大米一起蒸煮。现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红豆(也可不泡),然后用高压锅直接蒸煮,半个小时,软糯香甜的红豆饭就可以出锅了。

面条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应酬较多的人,喝酒后最宜吃碗阳春面,不仅解酒,还能起到养胃补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兰州拉面最好的季节。炸酱面是几种风味面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面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面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尝试,而老年人就不该多吃了。吃面条应该多搭配一些蔬菜、蛋类食品。


篇7:寒衣节送寒衣的禁忌

一、送寒衣,为先人御寒

1、寒衣以自己亲手叠的最好,修佛的人在叠纸的时候可以诵一些经咒,如《往生咒》、《消灾吉祥神咒》、《七佛灭罪真言》、《幽冥咒》等。祈愿先人早日离苦得乐。

2、材质可以选择佛具店卖的叠金元宝的纸,也可以用黄表纸。元宝纸比较结实,好叠一些。烧化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也可以打个表文,就好比现在的快递单据一样,送钱表文一般佛具店也都有卖的。

3、凡焚化的衣物、冥钞等物,一定要焚烧充分,都化成纸灰。一般是用个小棍子,一直翻动到最后没有火星为止。据说只有充分燃烧,都变成纸灰,这些纸钞、衣物,才能在阴曹地府使用。不烧尽的话,亡人拿着也没用。

4、现在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如果不能回家上坟,可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一般会用粉笔画个圆圈,冲家的方向留一个口子。在路口还是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大都市,尽量选择不干扰别人的地方。

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济。

为亲人送寒衣的同时,另外再焚烧一些五色纸,以打发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抢先人们的财物。五色纸一般在文具店买就行,烧的时候用棍子拨到圈外去。

二、上坟,表达哀思

1、准备供品:

一般要有三柱香、三样单数水果、单数点心、一瓶酒(打开瓶盖儿)、三颗烟点燃放在供台上、适当的糖果、纸钱或金元宝(元宝数以带3、6、9数字为吉,比如330、660...)、黄表纸三打或七打、五色纸、包袱(里面可以放一些先人平日喜爱的物件)。

2、上坟时间:

上坟、扫墓,最好在上午9点---中午12点这个时间段,这时候阳气充足,一般下午不可以去上坟。记得去年回家乡因为时间的缘故,就是在下午去给哥哥上的坟,当时有乡亲看见还诧异怎么会下午去呢。

3、上坟的其他禁忌:

身体欠佳的人不要去坟地;老人孩子不要去坟地;路上遇到不顺的事不要去坟地;天黑以后不要去坟地;不要在坟地嬉笑游戏;不要在坟地有不敬的言语;不要在坟地方便解手;离开时不要回头。

三、合葬,让逝去的先人团圆

人都需要有个伴,正所谓“生要同衾死则同穴”,曾经是古代人对爱情婚姻的誓言。由此可见古人是把同穴当成了生死相依的象征。民俗中一直很重视合葬,即便生前孤寡的人,其亲属也要尽量想方设法为其结“鬼亲”,让其死后不再孤寡。

夫妻先后去世后,如果因为当时无法合葬,就需要等到可以合葬之后的十月一,再进行合葬事宜。

四、迁坟,为先人寻求更好的安息之所。

出于某些原因,坟墓必须要迁移的,也只能在十月一和清明节进行。比方说,原来坟地风水不好需要改善的,或因为坟地被占原因被迫迁坟的,也都不可在平时日子随意迁移,而要在十月初一择时进行。

迁坟还有很多的禁忌,不是随便就可以迁的,一定要请专业的法师来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身边已经有很多例子,因为迁坟不当导致家破人亡。

五、修缮坟墓,为先人遮风挡雨。

经过一夏天的雨季,春夏的灌溉,动物打洞穴等,容易引起坟墓进水、塌陷、裸露,搅扰先人地下的安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坟墓进行修缮。但是,平常的日子是不可以进行坟墓修缮的,只有在一年的清明节、十月一这两个日子才能进行。

所以,十月一,很多人会为墓地拔草、清理树木、修葺,以保证先人在地下不受风吹雨淋之苦。去年快到十一的时候父母亲托梦说房屋漏了,地也塌陷了,说光换个房顶就要三千块。以最快的速度飞回老家,去墓地一看果不其然。去年东北一直发大水,父母的墓碑倾斜的几乎要倒了,很多土也都被冲刷掉,照片也被淋的没有了影像。家里人不敢乱动,我们用了三天的时间重新加固、修葺完善。是日即梦到和父亲坐在敞篷吉普车里,在森林里极其快乐的出游,父亲还说“你要天天回来多好啊。”

真感恩学佛的经历,能够切身体会到阴阳两界的沟通,能够像曾经的时光一样与父母在一起。

亲爱的朋友们,在十月一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为逝去的先人送上寒衣,让他们在地下也不觉得孤单,并用更多的善意的行动,加持他们吉祥如意、早日解脱。

寒衣节简介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1]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篇8:送“寒衣”风俗

据《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天子始裘”,“腊先祖”。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天子率百官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祭祀先人。此时又值秋收完毕,按古代流传下来的礼仪,地方官和乡正都要安慰劳人,允许出猎禽兽,安排饮食,庆祝丰收,更换衣服,准备过冬。《诗经·豳风·七月》即记载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送寒衣的风俗,恰恰融合了换衣与祀祖的古礼,所以至少在汉代时,民间就已形成十月一日秋收尝新、合聚饮食、庆祝农事完毕、上坟祭奠祖先的习俗。

送寒衣见于史籍记载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唐代的文献中已出现“荐衣于陵寝”的记载。《旧唐书·礼仪志》云:“天宝二年八月制,自今已后,每至九月一目,荐衣于陵寝。”《唐大诏令集》云:“天宝二年八月,制曰:袒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烷。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顾炎武《日知录》中评价说:“今关中之俗,有所谓送寒衣者,其遗教也。”清人王应奎《柳南续笔》言道:

“唐天宝二年八月,有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之诏。亭林谓关中之俗,有所谓送寒衣者,是其遗教也。而吾乡祭扫,则用十月一日。”

按《唐六典》卷二“吏部郎中员外郎”条及敦煌文书P.2504《天宝令式表》之《假宁令》中均有“十月一日”休假的记载。而“九月一日”却不是法定的节日,其中原因,大概官方与民间祭奠先人、烧送寒衣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时间差。唐朝官方依据《诗经》中“九月授衣”的古例,诏令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而民间百姓却多在秋收完毕、寒冬来临十分明显的孟冬十月,才给逝去的先人上坟祭奠、焚烧寒衣。随时光流转,相沿成习,“十月一日”成为在民间盛行的节日,其影响越来越大,自然也就慢慢上升为全国的法定假日,在民众的信仰中扎根发芽。

到了宋朝,随着假宁制度的变化,“十月一日”不再是法定的节假日了。《天圣令》之《假宁令》条云:“天祺、天贶、人日、中和节、春秋社、三月上巳、重五、三伏、七夕、九月朔授衣、重阳、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诸大忌日及每旬,并给休假一日。”此《假宁令》中已经没有了“十月一日”,而其中的“九月朔授衣”则是宋朝政府对于官员的赐衣假,其来源也必是根据《诗经》中“九月授衣”的古例。虽然“十月一日”不再是法定的节假日了,但送寒衣风俗却在民间更为广泛地流行起来,大量见之于笔记小说、稗官野史。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八云:“(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卷九云:“(十月三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市场上已经有成品寒衣出售,可知烧寒衣已成一时之风俗,如果声势不众,在繁华的东京城内是不会引起作者注意并记载于书中的。另外,可以看到上至宗室,下至黎庶,都参与到送寒衣风俗中来了。甚至在《宣和画谱》中也记载道,燕肃有《送寒衣女图》一幅。

元朝时期,将十月一日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记载:“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之礼甚厚。虽贫富咸称家丰杀而诚敬。时思风俗,人伦之重者也。”此时期送寒衣的时间不再固定在十月一日这一天,而是在十月一日之后的任何一日,都可称为送寒衣时节。

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云:“十月送寒衣:坊民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印以出售,农民竞以是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考,名日送寒衣。”据此可知明朝时期已经出现雕版印制的“寒衣”了。既然是雕版印制,一定会有大量“寒衣”生产出来,说明社会上有大量的需求,送寒衣在当时的民众生活中是流传极广,声势极众的。刘侗《帝京景物略》则云:“十月朔日,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日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日送寒衣。”

《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反映了清代的北京风俗,其中记载十月朔:“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吴景旭《历代诗话》云:“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日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日: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日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随着送寒衣风俗的流传,清代又出现了一种变化了的送寒衣方式,即“烧包袱”。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各地的送寒衣风俗大同而小异,有的地方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甚至有的地方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据民间传说,十月一日为孤魂会,人们在送寒衣时,除给祖先焚烧外,还要烧给无主的孤魂。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虽然是为了避免自己亲人的衣物被别人抢走,而要给无主的孤魂送些衣帛,但是这也是古人感情细腻、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一种体现。

篇9:农历寒衣节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面条是我国最大众化的传统食品之一,历史久远。最早的“面条”很难称之为“条”,人们只是将面块擀成饼状,即下锅去煮,故称为“煮饼”、“水溲饼”,又叫“汤玉”。由于它在烹制方法和配料上,同今天的过水面、热汤面类似,所以我们仍将它视作面条的前身。晋代,“煮饼”又名“汤饼”。

寒衣节其他习俗

为亡人送冬衣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生者习俗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篇10:寒衣节烧寒衣的注意事项

2、把纸对折成三角形,把长边再往后翻折约6—10毫米,按纸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宽度,作为衣领;

3、把三角形的长边从中间留适当对称的宽度,即脖颈的宽度,然后把多余的那块折下来;

4、用剪刀剪出袖口,再剪平底边,就可以了。

寒衣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

【烧寒衣】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吃面条】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红豆饭】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金银包袱】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寒衣节是鬼节吗

上一篇:甜蜜的祝福语下一篇:何须迷惘美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