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4-04-10

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能够参加省代会,我很激动,非常感谢大家能够信任我、支持我,把我选为了代表;同时我也很紧张,怕自己不能传递好百姓的心声。虽然压力很大,但我绝不能退缩,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使命。”桂花说。

为了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传达好百姓心声,考察调研倾听基层百姓心声;观看学习以往省代表发言的视频;向老党员、老干部取经等成了这段时间桂花除工作外,还必须要完成的硬性任务。

1979年,桂花出生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丹巴甲居藏寨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随着时光流逝,如今的她成了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一村党支部书记、寨子里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任甲居一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和谐致富大道,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拥戴。

甲居一村村民红梅坦言:“桂花书记是一位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好书记,与她一起共事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我们老百姓自身更是深有感触。自她成为我们书记的那一天起,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钱袋子也慢慢鼓起来了。在‘甲居三姐妹接待站’,只要你肯干事,就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这让本地的百姓在自家门就能挣钱;本地的学生在假期也可以到这里实习,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更让他们懂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桂花将自身所学文化知识、多年的经验累积和甲居一村实际相融合,并根据县上、村里将发展旅游作为致富产业的核心思想,建立了甲居旅游协会,组织带动村民积极打造具有生态民族特色的民居接待点,为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培育带动全村致富提档换速。2014年,全村旅游接待户达53户,辐射带动甲居二村、三村等周边兄弟村300余户群众搞起了旅游民居接待,接待游客20万人次,解决就业3000余人,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为了让甲居有更好的发展,桂花主动思谋,积极协调,促成了甲居一村党支部与川旅集团党组织结对子,搭建了“支部+公司+农户”的产业党建工作平台;为全乡乃至全县贫困学生义务募捐1000余套“爱心衣物、文具”,为爱心人士与全县20余名贫困孤残儿童结对帮扶牵线搭桥。

工作中,桂花兢兢业业,时刻心念百姓,工作之余,她也从未因为生活琐事耽误工作。“我和她每天都要忙工作上的事,但是遇上我加班、出差的时候,无论是照顾家里的老人还是打理接待站,所有的重担全部落在她身上,但即便是繁多的事物,都从来没有影响到她为百姓做事,带领百姓脱贫,反而,繁多的事情还让她变得更加地坚毅。”桂花的丈夫更登泽郎说。

无论多苦多累,桂花带领群众致富的初心始终如一,每时每刻她都在心里提醒自己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还得再加把劲儿。正如她所说:“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一场持久战,我必须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让自己脱离带领群众致富的轨道。参加此次省代会,在我看来就是为百姓办实事的一个好机会,我定会竭尽全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这样的她让我们感动!

篇2: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陈杏芬,女,44岁,现任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南新村党支部书记。

被评为广东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当选为“北京奥林匹克”火炬手;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现在的农村建设需要带头人,我要做一名会学、会管、会干、会当表率的村党支部书记。”

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岗位上,陈杏芬可以说是经历丰富。自任村民小组长起,她历任村委会委员、村委会主任,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她一干就是十几年。

95岁的林炳粦老人瘫痪在床,妻子去世,儿子患肾萎缩和心脏病也于20去世,儿媳妇身体多病虚弱,家里还有两个读大学的孙女和一个读高中的孙子。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陈杏芬四处奔波帮助筹集学费,就连老人坐的轮椅也是陈杏芬筹集来的。6月23日凌晨,村里的排涝站出现塌方险情,陈杏芬火速带领人员赶到现场,砍树木、堆沙包,直到把排涝站塌方修复,恢复排涝。

南新村曾经是有名的后进村,经济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里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村委会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落后,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民经常上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的陈杏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全力促进南新村发展。 至今,在集体收入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她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完成了村道、小组道硬化修建,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和甜玉米销售运输难的问题。全村种植甜玉米从200亩发展到现在的3800多亩,使农民的经济收入翻了一番,南新村也成了全省远近闻名的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这些年,陈杏芬还多方争取配套资金300多万,完成了村里的农田水利“三面光”硬底化设施建设,彻底解决了村里的农田灌溉和经济作物排涝的问题;争取省级荒地垦复项目资金200多万,使村里650亩荒地变成良田;筹集90万元,建成了村办公大楼、文体广场、文化室、卫生站。如今,当选为代表的陈杏芬又在为村里的广场照明设施建设奔忙着。

我思考着如何更好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自身工作中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学习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县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科普工作者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安全生产读物,领会新的安全生产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出色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篇3: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要用高度责任心指导本职工作。

赵丹丹在群众的质疑声中,毅然坚守岗位,坚持证明自我,毅然在体力超支的情况下走完全镇各个村小组,完成调研工作,体察民间疾苦,工作的劳累与繁重,以致连陪儿子的时间都显得弥足珍贵,江润浓亦如此,同样在工作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她眼里,所有的孩子不是她孩子却胜似她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牢牢牵着她的心,她们的事迹使我深深的认识到,高度责任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必要条件。

二、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们都很平凡,但我们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是我们的职责,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努力用积极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克服困难,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我们的工作开展。

三、要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党的教育事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工作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勤奋,更加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党的教育事业上来,用实际行动迎接新的挑战。

篇4:省党代表风采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今年3月,陈炜从郑家坞镇调任浦阳街道,一个多月时间,他已跑遍了街道所有村和社区。眼下,浦阳街道正加快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于是,这段时间,陈炜一有空就会到各个社区的街头巷尾走一走,抽查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情况。

对于推进垃圾分类,陈炜有着丰富经验。三年前,陈炜任职的郑家坞镇在浦江全县第一批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现在,陈炜的“主战场”从农村转移到社区。他认为,农村“党建+垃圾分类”的模式在社区同样适用。他和党工委班子经过广泛实地调研,决定在街道各个社区推行党员楼道长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楼道长”作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浦江县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炜:“由党员楼道长对网格内所有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负责,进行指导、监督。同时更加明确在册党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进一步加大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力度。”

浦阳街道中山路社区共有67位楼道长,他们和175名党员一起努力,使社区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达到了95%以上。陈炜“党建+垃圾分类”的理念,又一次取得了实际成效。

陈炜认为,党建不仅要在垃圾分类上发力,更要贯穿于剿灭劣V类水体、小城镇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今年4月底,浦阳街道圆满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陈炜告诉记者,新班子要有新作为,关键还是抓党建。接下来,他将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在创新探索中充分发挥省党代表作用,带领新班子让“党建+”在浦阳农村和社区全面开花。

浦江县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炜:“对我来说,当选省党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浦阳街道是浦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将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治理”“+生态”“+文化”的工作方式。”

篇5: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不造谣、不传谣,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统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密切关注疫情发展,保持理性与清醒,不造谣,不传谣,主动帮助家人、亲戚、朋友正确认识疫情防控。

二.科学防护,做好带头模范。保持房屋整洁,定时开窗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合理搭配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与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空气浑浊场所活动,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须出门,需戴好口罩。

篇6: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十四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共产党人不断的奋斗,才能为人民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为一名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党员,离群众最近,一定认真学习体会榜样们的精神和做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将精神贯穿到具体工作中,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难题。切实打通打实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永远获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就必须永远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是100%的困难。所以,要让群众安居乐业,最需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畜牧工作者在做好日常统计数据、材料上报工作的同时,更要服务好群众,向他们宣传科学的养殖技术,帮助他们做好疫病防控,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帮群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

篇7: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观看政论片《雄关》心得感想1

“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今年再听《难忘今宵》,听出了更多意味深长:“国”和“家”联系愈加紧密、越来越倍显重要。

临近年关,在祖国各地打拼了一年的游子,渴望满载收获、荣归故里,围桌而坐、把酒言欢,憧憬来年、畅聊人生。“‘鼠’你最能拼”“‘鼠’你最努力”,“鼠你最+”开始流行网上线下的时候,人们对新一个农历年也正充满了美好期待。庚子鼠年的“作风”真有点怪。不按常理“出牌”,让人猝不及“防”。一则“武汉出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掉进了平静的河面上,揪紧了国人本已放松的神经。

有一种“纠结”叫“戴着口罩迎新年”。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人们就开始“过年”,扫尘、赶集、备年货……忙得不亦乐乎。随着各省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置办年货的人们匆匆戴上口罩,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各地陆续暂停举办一切大型聚集性活动,引导取消群众性自发组织的聚会活动。客观地说,有一种感受是,今年“恐惧”不请自来,“隔离”不可避免,“口罩”成为新年装备,“网络祝福”入选新年俗。

有一种“乡愁”叫“咱们老家封闭了”。春节前后,在猪肉、鞭炮与口罩的混乱PK里,没有一个是“赢家”。loser却有一批:个别无事生非、造谣传谣者。很多老家在农村的网友分享说,一边贴对联、挂灯笼,一边就听见大喇叭开始吆喝,“不串门”“不拜年”“不走亲戚”。很快,“封城”“封村”的消息传遍朋友圈。人们纷纷取消了外出旅游,取消了来回聚餐,一边苦练“宅”的境界和耐力,一边牵挂老家或远方的亲朋。病毒汹涌,隔离了物理时空上的亲近,却抵不住心灵深处的追思:春节假期“扩容”,让陪老人、陪爱人、陪孩子的时间“拉长”,把读书、看报、学强国的精力“配强”,反思工作、规划人生也可以“慢工出细活”。病毒无情,但情满全家;同心抗“疫”,全国一家亲。

有一种“感动”叫“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假期里,人们缺失了见面打闹逗笑的机会,微信和QQ群里讨论异常火爆起来,问答也令人沉思、感动不已。大伯家当医生的大姐去哪了?加班去了。二舅家当警察的表弟在不在?加班去了。在社区工作的三叔怎么不说话?加班去了。在报社当记者的小妹来聊两句?加班去了……医护人员、执法干部、基层党员、媒体记者编辑等等,“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成为这个寒冬里最温暖人心的一道风景线。“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省兄弟齐心援鄂又创新作为,“来啊,来抄河南作业!”“看山东,‘搬家式’支援!”“浙江有心,‘互联网+’发口罩!”网上、线下,好消息不断,正能量爆棚。“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的海报转发如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国际协作引人注目。人们坚信,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每个春天里,一样会产生奇迹,充满传奇。

有一种“记忆”叫“出门带着介绍信”。有个元宵灯谜是,“生产鞋袜不对外。”谜底是“自给自足”。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物质供应凭“票”,人员出行凭“介绍信”,年年过节孩子们就盼着那一两顿“馉馇”(山东有些地方对饺子的一种古老叫法)。历史场景,仿佛不远。今年的正月初十,不少人出村、出小区门去上班,也得让单位先开证明信,有的出车上路得办“通行证”。几十年前的记忆,因为抗疫重新联系在了一起。一时断货的口罩和消杀用品,再次让国人体验到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困窘和遗憾。年轻人或许会说:形势严峻,这年怎么过?长者的安慰则充满哲理:相比过去,现在每天都是“年”。此刻,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先辈们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的不容易,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满怀信心、休戚与共,如老话所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今宵,大江南北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坚决不退、打拼到底!“疫”后,待到胜利捷报传来那一天,让我们抬头挺胸、自豪地说,千年风雨脚下过,“鼠”与中华逞英豪?!

党员干部观看政论片《雄关》心得感想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需要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全面安排疫情防控工作。

需要统筹各方力量整体联动。为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的正常运行,各部门积极推出多种举措。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组织的动员能力被充分激发。从各单位企业,到城市各街道,再到乡镇各村,对疑似患者进行摸底,及时采取劝阻隔离治疗等措施,多措并举铺开一张大网,有效限制疫情蔓延。

需要团结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全国人民面对这次疫情大考,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充分发挥了公民义务,积极的配合政府、社区,做好居家隔离,彼此间拒绝走亲访友,聚会等集体活动,通过网络交流,不恐慌,不焦虑,不添乱。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相信国家、相信党,我们终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干部观看政论片《雄关》心得感想3

2月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播出,多少人在荧屏前不知不觉热了眼眶,泪流满面。在诗朗诵《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这一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个“逆行者”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英勇奋战的样子,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让人难以忘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向世界彰显着新时代中国人风貌以及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模样。

毅然前行,奔赴战场,是中国人勇敢的样子。“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发出这个呼吁声的人,自己却食言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呼吁国人远离武汉避难时,自己却毅然决然地奔赴了武汉第一线,面对疫情,勇敢向前。为了与病毒赛跑,许多中国人如钟南山院士一般,在危难时刻勇敢出征,用生命诠释“疫情当前,勇往直前”的中国人模样。一批批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支援的白衣天使、军人、志愿者……他们是真的猛士,在国家危难时刻勇敢出征,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坚定了战胜疫情“魔鬼”的信心。这,就是中国人勇敢的样子。

夜以继日,坚守岗位,是中国人敬业的样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大年初一就结束了自己的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他们,就是基层人民干部。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加强辖区民众对抗疫情的重视,保护人民安全,基层工作人员放弃了与亲人围坐火炉边上闲聊的舒适日子,开始走在寒风刺骨的乡间小路上,带着大喇叭、宣传标语到各村各寨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到各种娱乐场所劝退集散的众人,在各村各寨疫情防控点坚守岗位……连续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忙碌在辖区的大街小巷里,争分夺秒,确保辖区内人人知“疫”,人人站“疫”,守护好辖区的“安全大门”。这,就是中国人敬业的样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团结的样子。近日,一架从南航墨尔本返航广州的航班震惊了世界,航班上没有旅客回中国,飞机上全是澳洲华人及时运回中国的物资,只为为国渡难关。这,就是中国的力量。在人口流动最大的春运期间,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防控疫情;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团结,在短短10天建成一家医院,短时筹集大量物资送到武汉:3天拔了10万斤大葱、一个寨用摩托车运了22顿香蕉、一个人买了10吨白菜……在疫情面前,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国人团结的样子。

历史上多灾多难,但永不言败的中华民族,绝不会被这一场病毒所打败。在这场大的疫情面前,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一定会过去,凤凰涅槃的中华民族只能会更加团结,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爆发力,最终凝聚成一股中国力量。

党员干部观看政论片《雄关》心得感想4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然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作为党员干部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颗心”。

以必胜之心树信念。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考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的战争,要取得最终的胜利,首要就是树立必胜的信念。从战“疫”打响那一刻,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等等,都在宣告着疫情防控的一个个胜利。党员干部更要当好“火车头”、“领头羊”,坚决树立必胜之心,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保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以责任之心勇担当。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的一线上面少不了党员干部的身影,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作用,绝不能消极应付、临危退缩。

以仁爱之心思为民。仁爱者,人恒爱之。党员干部的仁爱之心,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大爱。仁爱之心充斥心中,舍我其谁、杀身成仁的勇气也就油然而生。战“疫”至今,挺身在一线,面对生死考验,面临艰难险阻,牺牲倒下的“战士”无一不是冲锋在前的勇士,他们以生命筑防线,在岗位上殚精竭虑,展现舍我其谁的仁者大爱。正是这些人舍生忘死、力挽狂澜,才为阻止疫情蔓延、降低疫情损失赢得了时间、创造了空间。

以谨慎之心思忧患。习近平强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两年前的讲话中,总书记就提出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对照当前的疫情防控重任,“谨慎之心”的分量可想而知。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谨慎之心迎难而上。

党员干部观看政论片《雄关》心得感想5

当前,我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少不了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队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导致很多人才选择“孔雀东南飞”“进军北上广”,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各地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积极主动作为,让“孔雀基层飞”蔚然成风。

形成“磁吸效应”,让人才“下得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家有梧桐招凤凰”,优势资源、优质项目、优惠政策对人才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要畅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渠道,健全人才帮扶协作机制,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支持项目,重点围绕产业优势和民生项目加大人才支持力度,进一步吸引和补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要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完善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大激励力度等倾斜政策,推动专家服务基层、“三支一扶”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发力。要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视野开阔、不唯地域、不唯学历,研究探索用柔性化、弹性化方式引才,满足本地需求的有效供给。要打造更加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用科学、长远、大度的评价标准评价人才的创新活动,允许“十年磨一剑”,容许失败,鼓励人才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发挥“集聚效应”,让人才“待得住”。引进人才待遇固然重要,但用票子、房子、位子、“帽子”留人总是暂时的,而营造一个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软环境”,才是招才引智的长久之计。当前,一些地方在招才过程中重物质轻感情,简单粗暴的在物质条件改善上盲目投资,却严重缺乏与人才的情感交流;有的地方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干事创业等软件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欠缺,人才引进后又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级各地要大兴惜才爱才敬才之风,学会在感情投入上做文章,多往人才那儿跑一跑,多和人才交交心,举办人才交流座谈会,及时了解人才的内心状况,营造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关心关爱,做细服务保障平台,为人才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跟踪式的精准服务,切实解除其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提升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的人才聚集力,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激发“鲶鱼效应”,让人才“干得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要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人才只有“才尽其用”才算“干得好”。现实中,部分单位只重视引进人才,却不注重人尽其才,甚至把费大气力引进的人才当成摆设,造成潜在的浪费。各地各部门对引进的人才要充分信任、多压重担,搭好用才之台,采取目标任务导向、个性化定制等使用方式,做好体制机制设计和政策调整工作,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空间。要有监督考核的机制,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考核评估,优胜劣汰,不发“铁帽子”,确保尽其才尽其责,时刻保持人才队伍有进有出、“一池活水”。同时,还要注重用才和培养开发并重,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在“引才”的基础上“育才”,不断提高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篇8:观看《广东党代表风采》心得体会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习广东省的党十八大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我们积极收看了广东卫视的系列专题片《广东党代表风采》。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润浓,女,汉族,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少先队辅导员。1976年12月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入党,大专学历。

江润浓同志2006年获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广东省“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杰出人物、感动惠州人物、惠州市优秀乡村教师、惠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龙门县教育风采人物;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师德标兵、广东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第九届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惠州市劳动模范、惠州市工会先进女职工;2010年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2011年作为省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省作巡回报告,同年被评为广东省省模范共产党员、惠州市“五有优秀共产党员”、龙门县“五有优秀共产党员”。

江润浓同志从博罗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来到远离家乡的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任教,一教就是17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瑶乡人民的教育事业。她在瑶乡任教住的是旧学校课室改造成的40多平方米的宿舍,往返学校骑的是自行车,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瘦弱的她压倒,她以教育瑶胞子弟为责,以栽桃育李为乐,多次谢绝了调动到富裕地区工作的机会。她以微薄的工资,赞助了30多名贫困学生的书杂费,让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她再三叮嘱报道她事迹的新闻记者,不要去采访被她资助过的学生,她担心采访会引起学生的自卑。她为了能够省钱和节约时间帮助特困生解决困难和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常常吃方便面和白粥送榨菜,由于常年营养不良和工作劳累,多次晕倒在课堂上。她自行组成一个课外辅导组,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课外辅导;对于那些“单亲”

家庭的学子或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常常放弃双休日,给予帮助和关怀,用爱心“传递幸福”。

特别记得江润浓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不管我获得多少荣誉,我依然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光荣的党代表,我将竭尽所能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关心和帮助山里的孩子,用爱心点燃他们的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17年风风雨雨,17载酸甜苦辣,她用爱心和师德,教出了一个老师的尊严;她用知识和智慧,播下了一个瑶乡的希望;她用青春和汗水,托起了一个明天的太阳!

通过观看风采录,我深受感动,江润浓同志能坚守一个岗位17年谈何容易,她需要付出多少啊!而我作为一名新教师,作为一名党员,决定也要以江老师为学习的榜样,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篇9: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在组织号召下观看了《广东党代表风采》,他们中有领导干部,有企业家,有幼儿园教师、有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还有普通的农民。他们是推涌经济发展大潮奔腾不息的先进分子,是立足改革前沿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其中有一些事迹令人非常感动。

熊永兰,女,38岁,现任中粮地产集团深圳大洋服务有限公司后勤中心主管兼中粮地产大洋开发区团委书记。

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07年被团中央等13部委评为“第五届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2008年当选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当选广东省妇联第十一届执委会委员;2011年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她那年才18岁,为了资助弟弟妹妹读书,家境贫困的熊永兰放弃学业,从美丽的海南岛来到火热的深圳特区,成了宝恒集团(现中粮地产集团)下属的万宝电子厂的一名外来员工,开始了新的人生追求。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她,很快被身边的务工姐妹和工友们推选为工人生活咨询会的代表,被社区推选为第一批外来员工基层团干部,先后做过操作员、质检员、事务员、房管员、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如今承担公司5个生活区住宿后勤服务管理的重任。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生活区内的劳务工大都来自农村,最多时达到2万余人,他们吃、住、业余生活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繁重而辛苦。熊永兰从走上后勤服务岗位的那天起,她的手机就保持着24小时开机。员工生病时,她送医送药,遇到员工住院没钱时,她二话不说就付上。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劳务工宿舍,和外来员工谈生活、谈工作、谈人生,及时将员工需要解决的困难、信息反馈给服务公司,把关爱员工的措施落到实处。

熊永兰热心公益事业,从1996年加入义工组织至今,在2500多个小时的义务服务时间里,她无私地帮助了众多的人,先后荣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宝安区首届十佳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中粮地产大洋义工服务中心由当初的200人发展到上千人,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义工骨干,大洋义工服务中心也被评为宝安区十大爱心组织。

村民心中的好村官

我思考着如何更好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自身工作中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学习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县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科普工作者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以贯彻为主线,不断增强敬业意识。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

三、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安全生产读物,领会新的安全生产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出色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篇10:党员观看省党代表风采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为了全体基层更好的了解十八广东省党代表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学习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党支部魏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广东电视台 “党代表风采”的系列报道。该报道从我省24名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十八大党代表中,精心挑选出2名工人代表、1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代表、2名农民(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和3名其他代表。

这些党代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邱影一名基层调解员,用自己的细致、耐心默默的工作在基层一线,对人民群众有求必应,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赵广军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用爱心和智慧帮助别人,付出了时间与金钱,助人自助。闫文静从车间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她勤奋刻苦,用所学知识解决车间的实际问题,在不断的努力中走上了行政岗位,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公司党员的一面旗帜,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帮助别人。在她的带领下,公司的义务组织已在中山得到了当地市民的认可。沈小琴基层村支书,从小自强自立,乐于助人,她用感恩的心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家人的反对下毅然选择担任村支部书记,用劳心、耐心、信心带领村民一步一步走向幸福小康的生活。

代表们虽处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着令人感动的事迹,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且有着同样的梦想,那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他人,用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感动的同时,我思考着如何更好把党代表的精神落实到自身工作中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学习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学校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科普工作者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团结服务同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出色地做好教育工作,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服务水平。

三、以贯彻为主线,不断增强敬业意识。学习党代表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

篇11:观看十九大代表风采观后感

近期观看了专题片《十九大代表风采》。党的十九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专题片介绍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事迹,使我获益良多,以下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代表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凝聚着全党意志,承载着人民期望。他们的政治素质、履职能力、组成结构,直接影响议事决策质量,关乎大会顺利召开。选好十九大代表,关系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专题片中介绍的代表们正是反映了“好中选优”的遴选标准。

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从技校毕业的油漆工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一名学徒到一位“名匠”的耿家盛,他用30多年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只有甘于寂寞,坚持几年、几十年在岗位上工作才会有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耿家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只有甘于寂寞,坚持几年、几十年在岗位上工作才会有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十九大代表耿家盛这样说也这样做的,这就是他工匠精神的体现。

上一篇:升本试题分析及学习心得下一篇:校运会开幕式广播稿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