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一

2024-04-16

抵押合同一(通用6篇)

篇1:抵押合同一

甲方:_________________(借款人)性别: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出借人)性别: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因本人生产或经营需要,向乙方申请借款,并以自有车辆作为抵押物,经当事方协商一致,乙方同意出借并签定本合同内容。

第一项借款事项

第一条借款内容

借款总金额:_________________人民币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

借款期限:_________________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共计___________天,月利息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借款的支付及偿还

1、借款的支付:_________________借款及抵押手续办妥后,乙方将借款金额一次性支付给甲方或转入甲方账户。

2、借款的偿还:_________________本借款在到期日一次性还清本息。

3、甲方可以提前还款,但必须提前15天通知乙方。

第三条违约责任

如果甲方到期不能全额偿还本借款,则从逾期之日起,对未偿还部分加收/天的违约金,逾期超过十日的,视为甲方彻底违约,乙方可以解除本借款合同,要求甲方支付合同总借款金额20%的违约金;

第二项抵押事项

第四条甲方确认抵押资产为其本人所有,一切手续合法、有效,该资产在抵押前无任何经济纠纷和违法责任,否则甲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第五条抵押物事项

1、汽车种类及牌号:_________________

2、车架号:_________________

3、发动机号: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抵押物的保管

1、抵押物由乙方保管,在抵押期间,乙方无偿使用该车辆,保证该车辆无任何交通事故及违章。若是由于车辆自身原因或自然损坏,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车辆损失,免除乙方赔偿责任。

2、甲方必须连同与抵押车辆相关的钥匙、机动车登记证书、行车证、购车发票、购置税、养路费、保险单据、户口本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交由乙方或中间人保管。

甲方(盖章) 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章) ___________

乙方(签章) ___________

篇2:抵押合同一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隋彭生

抵押合同是负担行为、债权行为。负担行为是法律行为之一种,是以意思表示负担债务的行为。负担行为与债权行为是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表述,因此负担行为也称为债权行为。这里先撇开抵押合同,以买卖合同为例来看:从出卖人负担交付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债务的角度讲,买卖合同是负担行为;从出卖人享有获得价金债权的角度讲,买卖合同是债权行为。当然,也可以从买受人的角度分析买卖合同的负担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性质。债权和债务是一体两面。既然肯定了买卖合同的负担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性质,顺理成章的是:买卖合同是债权合同,买受人是依债权获得了物权。

与买卖合同一样,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抵押合同是负担行为、是债权行为。债权合同(双方法律行为)是债权行为之一种。也就是说,抵押合同是债权合同。抵押合同是设立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抵押合同作为债权合同,本身并没有引起物权的变动。而物权合同(物权契约)则是直接引起物权变动的合同。债权合同虽不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但经常是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物权法将债权合同与使物权直接变动的行为分成相互独立的两种行为,其意义之一在于明确被担保人的债权请求权。

抵押合同是诺成合同,因为它在达成债的合意时就生效。尽管有动产所有权交付时转移的例外(所有权保留等),我国物权法并未采纳“物权变动的意思主义”,而采取了“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抵押合同成立之时即为生效之时,生效后仅发生债的效力,并无物权的产生。抵押合同是相对财产法律关系,客体(标的)是(财产)给付。抵押合同成立后,抵押权人(必为债权人)的权利是请求给付的权利,即只是债权请求权,相对人是抵押人,抵押权是相对权。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抵押分为不动产抵押和动产抵押,两类抵押合同的债的效力,并不完全相同。物权法对不动产抵押采登记生效主义。不动产抵押不登记不生效,是指不动产抵押权(物权)不生效,而不是不动产抵押合同(债权合同)不生效。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上述条文中的合同包括不动产买卖合同,显然也包括不动产抵押合同。该条中使用了“有关”二字,其内在含义是:欲变动物权的合同,并不能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后果。不动产抵押合同作为债权合同,其本身无法使抵押权人获得不动产抵押权,而只是使其获得债权请求权,即请求抵押人“给我一个抵押担保物权”。如何给呢?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与抵押登记(物权变动)在两个时间点上,比较容易区分。抵押登记后,在债权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物权。不动产抵押权因登记设立后,抵押权人因抵押合同产生的债权并不消灭。不动产抵押权的持续存在,恰恰是抵押合同债权保持力的体现。若解除不动产抵押合同,当事人应当去办理抵押的注销登记,就像解除地役权合同,应当办理注销登记一样。

物权法对动产抵押采登记对抗主义,即动产抵押,不登记也生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在动产的流转过程中,善意第三人可因此免受不测之损害。假如未经登记,即取得动产抵押物权,就与我国目前整个物权变动体系发生了冲突。更重要的是,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在缺少公示性(欠缺对世性)的前提下,若认定为具有绝对性的物权,则毫无疑问地损害了交易安全。

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与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是两个不一样的担保权,前者为物权性质的担保权,后者为债权性质的担保权。物权是绝对权,绝对权是对抗任何人的权利;债权是相对权,相对权是对抗特定相对人的权利。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对抗的范围在债权之上,物权之下,但其基础是债权,因此是债权的物权化,而不是物权的债权化。

在动产抵押合同中约定抵押登记的,抵押权人的债权,是“请求给我一个动产担保物权”。这一点是与不动产抵押在原理上是一样的。经登记动产抵押权的效力的持续存在,是动产抵押合同债权保持力的体现。抵押合同成立与抵押登记也在两个时间点上。不同之处,在于在登记之前,抵押权人直接依据债权合同已经有了一个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债权性质的抵押权。

经登记的抵押权,抵押人为物上有限责任,即以一部分财产担保清偿。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抵押人亦 1

为物上有限责任。债务人为抵押人时,是在对主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基础上,再在抵押物上负担有限责任。当第三人为抵押人时,无论登记与否,都是物上有限责任。抵押登记的,抵押权可以对抗一切人;动产抵押未登记的,只能对抗恶意的第三人。

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抵押权是优先受偿权。这等于囊括了不动产抵押权(都是经过登记的)、经过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和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其实,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并非是绝对的优先受偿权。也就是说,两种优先受偿权的对抗范围有所不同。例如,物权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上述条文,第一句话是以“订立抵押合同”为界点的;第二句话是以“抵押权设立”为界点的。“抵押权设立”,有债权性抵押权的设立(仅限于动产),还有物权性抵押权的设立(经登记的动产和不动产)。“订立抵押合同”之前的租赁,可以对抗经登记的(不动产和动产)抵押权和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抵押权设立”之后的租赁,仅不能对抗物权性的抵押权。另外,经登记的抵押权是从物权,这是从合同(从债权合同)的“结晶”,未经登记的抵押权是从债权,也是从合同(从债权合同)的法效果,当它们担保的主债权让与时,都随同让与。这就是所谓的“从随主”。

明确抵押合同是债权合同,其意义不仅在于理论上的辨析,还在于明确法律的适用。抵押合同作为债权合同适用债法的规定,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如当事人可以在抵押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可以行使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可以对抵押合同予以变更和解除;等等。明确抵押合同是债权合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揭示物权法与私法自治的关系。学者多认为,债法主要是任意法,贯彻私法自治的原则,物权法是强行法,并非是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切面观察”、“孤立的观察”,物权的变动,多以债权的设立作为原因行为,也就是说,物权的变动往往是以意思自治为前提的。抵押权合同如此,质押合同、设定用益物权的合同、买卖合同莫不如此!

夫妻共同之债的执行

魏 锋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生效法律文书仅将夫妻一方确定为债务人,而未明确该债务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抑或双方的共同债务,在该种情形下,是否能将夫妻另一方变更追加为被执行人,是目前学界和实务界争论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夫妻双方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如果执行名义中遗漏了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解决。

首先,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我国现行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而婚姻法第十九条

第三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因此,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若夫妻一方不能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个人债务,或者债权人明知夫妻之间实行约定财产制的,则一律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据此,夫妻双方基于对婚后财产的共同共有关系,产生了共同承担婚后共同债务的关系,是实体法中明确规定的义务,与所谓的权利义务承受无关,所以夫妻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继受关系问题,不属于执行力扩张的情形。

其次,强制执行程序从性质讲属于非讼程序,即债权人基于一定的执行名义,请求国家以强制执行力,令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以实现其债权的程序,并没有确定民事主体实体权利存否的功能。有关民事执行权的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执行命令权。不论怎样,其中的执行裁判权均是指执行机关对有关事项依法作出裁断或决定的权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权力:一是审查

权,即审查确认执行名义合法性和有效性、执行行为合法性和正当性等方面的权力;二是命令权,即指示启动执行程序、责令债务人履行义务,或者指示对实施妨害执行的行为实施制裁的权力;三是裁断权,即对于在执行程序中发生争议的事项及其他重大事项作出裁断的权力。上述这些执行权内容主要涉及程序方面的事项。即便各国强制执行程序中存在若干提出异议之诉的规定,比如,我国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所规定的案外人异议之诉。但该类诉讼提起之后,仍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审判程序进行审理,也即如果在强制执行程序中涉及实体争议,仍须回归民事诉讼程序。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非常复杂,包含诸多事项,比如,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合法性认定,婚前婚后财产及个人债务的认定,双方对债务承担的约定效力的判断及其他一些较为复杂之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法律规范的适用问题,其中不仅涉及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而且还与当事人程序性权利密切相关,所以对待夫妻共同债务的判断应属于审判程序处理的事项。

再次,从民事诉讼法理论上,夫妻双方面临共同的债务承担问题,对于原告提出的给付之诉,存在共同的给付义务,即夫妻间存在利害关系的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使得原告向夫妻双方提起的诉讼具有不可分割性。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属必要共同诉讼,对于必要共同诉讼,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合一判决。即法院必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审理基于夫妻间共同债务产生的诉讼,并对夫妻间的权利义务作出内容相同的判决。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民事审判程序通过审级制度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公正、正当、对话及效率等价值。当事人只有在审判程序中才有充分的机会声明自己的主张,获得充分的程序保障权。如果以追求效率为借口,无限制地剥夺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就根本性地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所以面对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追加情形时,并不能随意为之。对于已生效判决中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夫妻一方,则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救济。

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的独立性原则及其限制

惠 波

信用证作为一种贸易支付方式,独立性是其主要的原则之一;同样,独立保函作为一种信用担保方式,独立性更是其固有之义。下面,笔者将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结合起来,一并探讨其独立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的独立性原则

所谓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简言之就是基础交易和信用证交易之间的相互独立;开证行的付款义务不能援引基础合同或基础交易项下的理由作出抗辩,除非受益人被最终证实为进行了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和严格相符原则是信用证制度的两大基石,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信用证制度将不复存在。其中,严格相符原则是独立性原则的实现方式和基本保障,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而独立性原则则是严格相符原则乃至信用证制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前者,则后者失去意义。因此,历来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及其修订版对此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对国际惯例的含义理解不同,以及缺乏国内法的相应规定,使得长期以来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其掌握并不统一。虽然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开证行在作出付款、承兑或者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后,只要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之间在表面上相符,开证行应当履行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付款的义务。当事人以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基础交易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并未对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作出明确、完整的定义。

独立保函有各种名称,在大陆法系一般称银行保函、见索即付保函等,而在英美国家则称为备用信用证。实际上,除了形式上有些差异外,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银行间独立于基础合同的独立的单据交易。备用信用证属于信用证的一种,因此国际商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均明确

地把备用信用证包括在内。备用信用证在法律关系方面与商业信用证是完全一样的,也是三方当事人之间的三个独立交易(即申请人、开证行和受益人之间的两两关系)。两者不一样的是商业功能:商业信用证是用来保证货款的支付,而备用信用证则是用来防止一方不履行承诺;在商业信用证中,一般都希望按照约定把信用证项下的款付出去,这样才说明基础合同的履行顺利;而备用信用证则不然,一般都想让信用证stand-by,放在那儿备而不用。一旦发生备用信用证付款,就说明基础合同的履行不顺利。

既然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实质上是一样的,而备用信用证在法律关系方面与商业信用证又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有关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就应完全适用于独立保函。

独立性原则的应用

信用证的独立性和单证严格相符原则,是大多数信用证纠纷案件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贯穿于从开证申请人申请开立信用证到开证行最终完成付款,包括开立、承兑、修改、撤销、保兑、议付、偿付等等诸多环节。

在信用证承兑和偿付环节,独立性原则表现为开证行有独立审查单据的权利和义务,有权自行作出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之间是否在表面上相符的决定,并自行决定接受或者拒绝接受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之间的不符点,以及作出是否承兑和偿付的决定。

在信用证的议付和保兑环节,独立性原则表现为议付和保兑是开证行与中间行之间的银行内部关系,与申请人无关。信用证的议付是一种类似于票据贴现的融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类似于票据流转的信用证单据流转行为,它不受基础交易的任何影响。因此,申请人不能干预。虽然议付行议付后一般都能保留对受益人的追索权,但是不同于票据贴现的是,议付分为指定议付和任意议付两种,其中指定议付因为是开证行的指定行所为,一般都可以得到开证行偿付;而任意议付因为不是开证行的指定行所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得不到开证行偿付;即便是开证行同意偿付,也可能被申请人要求止付。

除此之外,独立性原则还表现为信用证诉讼中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选择与基础交易相互独立。具体而言,信用证纠纷不同于基础交易纠纷,既没有统一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规定,又不受基础交易中当事人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选择制约,一般是由银行所在地法院管辖,并大多适用国际惯例处理。

不过,上述独立性原则在独立保函的适用中可能不尽一致。比如,由URDG458调整的见索即付保函并没有议付和保兑环节,而且还有统一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规定,这实际上也是保函与信用证之间略为不同的地方。

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独立性原则的限制

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过分强调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的独立性原则,不顾基础交易的真实性基础,就必然会产生权利的滥用和欺诈。而如果不给染上欺诈的信用证和独立保函予以止付救济,则会对善意的开证行和申请人造成不公,从而最终也会损害信用证制度及其独立性原则。因此,在坚持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独立性原则的同时,还需对其有条件地限制。

关于应限制的条件,最高法院上述司法解释在第八条中规定了四种信用证欺诈情形,包括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基础交易等。显然,这些欺诈情形集中地表现为信用证单据完全背离基础交易的真实状况,从而也就使得信用证这一单据交易的支付方式完全脱离了基础交易的需要,其独立性原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在出现上述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当事人如果认为将会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由于我国法律中没有“禁令”或“止付令”的规定,所以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方式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或者直接提出诉请要求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这些措施实际上就是对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限制,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否定了开证行独立的付款义务。由于独立保函下的提示付款一般仅要求提交索付声明、违约证明等本身并无经济价值的非商业单据,并不要求提交跟单信用证下的提单、发票等商业单据;而这种非商业单据极有可能只是受益人的一份有关申请人未能履约的声明,本身缺乏应有的证据进行佐证,所以,独立保函的单据一般较跟单信用证下的单据

更容易获得,因而单据的欺诈也更容易实施。因此,对于这类独立保函下的单据更应该审慎对待,以便在维护其独立性的同时防止其欺诈。

独立性原则的限制应用

独立性原则的限制应用集中反映在如何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信用证和独立保函欺诈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程序上,信用证欺诈纠纷构成一类单独的案由。一般来说,与信用证有关的纠纷包括信用证欺诈纠纷也应单独成案,而与基础交易纠纷无关。但是,在信用证欺诈纠纷中,必须将信用证关系与基础交易关系适当地结合起来予以审查。因此,司法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信用证欺诈案件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将信用证纠纷与基础交易纠纷一并审理。然而,这种将信用证纠纷与基础交易纠纷一并审理的方式并非如处理法律关系竞合那样简单。实际处理中,既可能涉及到当事人的不尽一致,还可能涉及到管辖权的不同问题。比如,基础交易合同约定管辖的可能是仲裁,或者是不同于信用证管辖的另一家法院。遇到这些情况时,应以信用证关系为主要的确立标准。

实体上,信用证欺诈纠纷的难点集中于对欺诈行为和欺诈例外的例外行为的认定。关于欺诈行为的认定,关键是要根据举证责任原则,由受害方证明行为人是否具有行为的故意,以及是否实施了对于受害方利益的实质性损害。如果行为人并无故意,或者即便是故意,但是对于受害方的利益并无实质性损害,就不应轻易认定为是欺诈。

关于独立保函欺诈行为的认定和处理,由于目前最高法院对于国内独立保函的法律效力未持肯定态度,尤其是迄今为止尚缺乏有关审理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纠纷的司法解释,从而造成各地法院处理此类纠纷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由于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在法律关系性质上与信用证基本一致,法院在审理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欺诈纠纷时遇到的程序和实体法律问题也与审理信用证欺诈案件时的问题基本相同,因此,为了规范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欺诈纠纷的审理,统一办案思路,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以考虑参照适用上述司法解释。

(作者单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小产权”房买卖的法律分析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耀东近日撰文指出,“小产权”房买卖正游走于法律制度的边缘,处于合法与非法的博弈之中。现行法律和政策对“小产权”房基本持否定态度。“小产权”房买卖过程中,涉及城镇居民、村民、集体组织、国家等利益主体,通过利益分析可知“小产权”房买卖对于利益主体各方是利大于弊的,故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不宜一概认定无效,而是应当将“小产权”房进行分类,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家关于“小产权”房的最新政策来讨论买卖合同的效力。

在一定期限前没有获得相关补正手续,或者不能满足可以认定合同有效情形的,“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通过建立法定租赁权制度,可解决“小产权”房买卖不能办理物权登记的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买卖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篇3:抵押合同一

2008年6月20日, 王五向张三借30000元, 同时王五给张三写了一张借条, 具体内容是:“本人王五今天向张三借钱30000元, 为体现本人的诚信, 故将我父亲王大的房产证抵押给张三, 如果三个月到期后没有如期还钱, 任由张三自由处置房产证, 借款人王五, 2008年6月20日。”2008年6月20日, 王五的父亲王大同意王五的行为, 同时在借条上签了“同意”二字, 并署名王大。但是, 王大和张三都没去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后来还款期到后并经张三多次催缴王五还款, 王五仍不还钱并恶语相向。于是张三向法院起诉, 要求王五还款30000元以及利息300元, 同时要求王五的父亲王大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 判决被告王五偿还原告张三的借款30000元, 以及利息300元, 同时判决被告王五的父亲王大对30000元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王大不服, 二审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五和王大给张三写的欠条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应当视为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借条履行。王大在借条上签字“同意”并署名的行为, 应当视为王大同意以自己的房产为王五向张三的借钱行为提供担保, 此房产抵押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但是, 由于双方当事人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所以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 王大用自己的房产为王五的借款行为设立的抵押权并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然而抵押权的不存在并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由于双方的抵押合同合法有效, 所以王大应按照合同认真履行义务, 王大应当在所抵押的房产价值内对王五与张三的债务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故二审上诉法院判决:维持一审对王五的判决, 同时改判王大对王五与张三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为王大对王五与张三的债务以其提供的抵押房产价值内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本案看似复杂, 但实际就涉及两个重要的法律关系, 就是抵押担保关系和借贷关系。而笔者在本文讨论的重点是抵押担保关系。针对本案争议的焦点, 笔者拟从“房产证能不能质押?抵押登记效力如何判断?不动产权属证书和不动产登记簿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着手, 分析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的成立, 探讨抵押担保关系。

2.房产证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2007年我国颁布的《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属证书以及不动产登记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我国物权法采用的是物权登记生效主义, 所以不动产物权经相关部门登记后产生法律效力, 而不动产登记簿就是不动产物权生效的法律依据。不动产权利人手里的权属证书只是不动产登记簿的外在形式。不动产权属证书本身不能代表不动产物权, 它只能帮助不动产所有人向第三人证明自己对该不动产享有权利。

房产证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房产证上的信息具有社会公信力。“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这是《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条对房产证的具体规定。此款规定似乎有理由让我们绝对相信, 房产证是确认房屋所有权的唯一合法凭证。其实这是把房产证的意义绝对化了, 是对房产证的误解, 没有真正明白物权公示的意义。

首先, 从房产证的内容来看, 大多数房产证都不能准确反映房屋权利的真实状态。例如, 祖辈遗留的房产虽已由晚辈支配使用多年, 但房产证上记载的信息却一直没有变更。此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常见。

其次, 在房产证的发放过程中也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房管部门依据当事人的申请颁发房产证的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办理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权登记或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时, 对证件不全或房屋所有权不清楚的, 暂缓登记, 待条件成熟后办理。”是《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对房产证办理的具体规定。从这一规定可知, 房产的权属清晰是房产管理机关颁发房产证的前提条件。房产管理机关对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 认为房屋权属清楚, 即可颁发房产证, 对房屋所有权作出确认。而在颁证环节, 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 行政机关又没有对之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客观技术条件, 房产证有可能出现错误。鉴于此, 法律也赋予了当事人诉讼救济的权利。如果相关利害关系人认为房产管理机关发放房产权属证书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或向房产管理机关申请撤销该房产权属证书的方式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看出, 房屋权属证书并没有真正实行起到保护物权交易的作用, 它只是单纯的满足了房屋管理部门管理城市私有房屋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与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法规范上的不动产登记在本质上存在重大区别。我国范围的房产交易必须以登记主义为要件, 才能发生房屋所有权的变动, 进而产生物权法上的法律效力。2007年《物权法》第十七条对不动产权属证书和不动产登记簿之间关系的明确规定, 即“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 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 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之外, 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可以看出, 房屋管理部门的登记簿上的房屋权属登记才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房产证和房屋登记簿上记载的信息不一致时, 只有房屋登记簿上的权属信息才具有法律效力。这提醒我们, 在房产交易活动中不能依据房产证上记载的信息, 要到房屋管理部门进行核查, 以房产登记簿上的信息为依据。所以, 只有当房产证与房屋管理机关的房产登记簿上的信息记一致, 且没有利害关系人对房产证的效力提出异议的情况下, 才能真实有效的证明房屋的权利状况。在相关的利害关系人质疑房产证效力的情况, 只有法院对房屋所有权的确认, 才真正具有确权的意义。一旦出现房产证与登记簿上的信息不一致时, 必须到房屋管理登记部门请求确权登记, 只有登记簿上的信息变更才能发生物权法上的效力。

所以, 我们应当明白并不是持有房产权属证书就能与拥有该房屋的所有权划等号的, 同时也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中没有持有房产权属证书就不是该房产的主人。在房产交易中必须进行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回收卖方的房产证后, 由房管部门以买方的名义重新颁发房产证。可以看出, 房屋权属证书在房产交易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还容易因此产生纠纷, 它的证明力与毕业证、学位证、合同书等证书的证明力不能比。

在本案借贷纠纷中, 王大将房产证给原告张三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呢?这种行为可以视为是将房产证质押给原告了吗?那现在有必要分析一下。

质押可分为动产质押、不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我国担保法只规定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权利质押, 是指以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权利质押主要以债权、股东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作为标的物。《担保法》明确规定, 不动产不能进行质押。房产证作为不动产房屋的产权凭证自然就不能被质押。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认为房产证可以当作一种权利被质押, 这是错误的。

经过以上分析作为铺垫, 现在我们开始探讨本案的抵押担保关系, 这一法律关系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的定性。

3.抵押合同性质的界定

我国关于抵押合同的定性上有三种不同的学说, 分别是物权行为说、债权行为说和折中说。抵押合同究竟是物权行为还是债权行为, 还是具有物权和债权的二重性?对此我们要依据我国具体的法律回答这一问题。

有关不动产物权的合同效力, 我国2007年的《物权法》有明确规定, 例如,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 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 不影响合同效力。”依据此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 在我国, 以物权变动为内容的合同仍受合同法的调整;如果该物权变动合同没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也没有违反国家相关的强制性规定, 则抵押合同一旦成立就发生债权设立的恶法律效力。进而可以得知, 不动产抵押合同的生效不以抵押权的成立为前提条件。但是对于抵押权的成立, 我国《物权法》规定, 当事人设立不动产抵押权必须签订书面的抵押合同, 但是只有抵押合同也不能产生不动产抵押权, 当事人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才能产生法律效力。通过这些可知, 对于不动产的抵押合同属于债权性质。而对于动产抵押来说则要另当别论了, 例如, 《物权法》中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对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的抵押权从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如果该抵押权没有登记则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从这可知, 动产抵押不同于不动产抵押, 它既具有物权属性, 同时还具有债权属性。

4.从上述法理分析中得出本案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 本案的关键点是区分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 本案的房产抵押权的登记实行登记生效主义, 即双方必须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并到相关部门进行抵押登记, 抵押权才能成立。本案属于生活中常见的民间借贷, 双方当事人签订了书面的抵押合同, 据我国法律规定, 抵押合同成立;但是因房产属于不动产, 不动产需办理抵押登记, 抵押权才能成立, 而本案抵押当事人没有到相关部门履行抵押登记手续, 所以不能实现抵押权的成立愿望。经过上述的分析探讨, 笔者认为王五的父亲王大应当认真按照抵押合同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

5.由本案引发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为了保证交易安全, 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无论是动产抵押还是不动产抵押都应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并到相关部门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法律清晰明了, 但现实生活却错综复杂, 生活中本案情形不断重复上演, 而且类似的借款经常发生在熟人之间。很多抵押当事人因碍于熟人的面子, 不严格的履行法定的手续, 以致抵押权不能实现;在某些情形下, 有的甚至连基本借款合同的合法权益都无法实现。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 可以法定取得, 亦可约定取得。我国现行实务和立法为了保证当事人安全, 都主张采用书面抵押合同。可司法实务有时会混淆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设立, 其实而这属于不同的范畴, 抵押合同的订立是物权变动的原因, 是当事人创设抵押权设立的有关权利义务关系;而抵押权则是物权变动的范畴, 它的设立是法定的抵押合同产生的效果。若要发生物权的变动, 除了签订书面的抵押合同外, 还必须要进行公示。

为活跃市场经济, 我国合同法对当事人合同行为实行当事人自治原则, 但是其中规定合同无效的条件, 是基于违背公序良或损害国家利益而言制定的。书面抵押合同经双方当事人协议签字即生效, 并未损害国家利益也不违背公序良俗, 用物权变动来约束不仅对双方当事人无利益可言, 也从法律上违背了合同与物权区别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依法理智行事, 不可感情用事,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86。

[2]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28。

[3]曹士兵.中国担保诸问题的解决与展望———基于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59。

[4]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15。

[5]郭明瑞.担保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6。

[6]黄松有.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55。

[7]海林, 常敏.债权担保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96。

[8]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78。

篇4:抵押合同一

一、经典案例

上诉人:东某,南某,西某;被上诉人(一审原告):A公司。

一审查明: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 A公司先后与B公司签订了多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A公司于2009年5月将预付款400万元人民币支付给B公司。2009年9月,B公司向A公司发函表示因公司原因,合同无法履行,且就返还预付款事宜与A公司签订《协议书》。《协议书》指出B公司确认收到A公司支付的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并将分期将该笔款项返还给A公司。同时,双方还约定B公司将位于某市的C房屋作为还款担保抵押于A公司,抵押期限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止。2009年10月,A公司与东某(B公司法定代表人)、南某、西某及B公司签订《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下称《担保合同》),约定东某等三人将其名下的位于某市的C房屋抵押给A公司,作为B公司返还A公司400万元人民币预付款的担保,抵押期限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止。2009年10月,东某等三人在C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登记证明上载明的最高债权限额为200万元,债权发生期间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后B公司未在约定期限内履行付款义务,A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B公司返还预付款400万元人民币;A公司有权以东某等三人抵押的C房屋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本案的审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应当返还A公司支付的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对于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因《担保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系争抵押合同中的房屋也已依法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所以最高额抵押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在2009年10月签订的《担保合同》中B公司确认其欠A公司的预付款金额为人民币400万元,此系双方当事人于2009年10月对其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新的确认,因此可以看成是债权的发生日期为2009年10月。A公司诉请的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担保范围内,东某等三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一审法院遂判决:1、B公司在限期内返还A公司预付款人民币400万元;2、如B公司履行期满仍不履行付款义务的,A公司可以与东某等三人协议,以某市C房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东某,南某,西某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应当偿还A公司已支付的预付款,但不动产抵押权因未登记而未设立,依法不发生法律效力。A公司与东某等人虽然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却并未就该房屋抵押依法进行抵押登记,双方虽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但在登记的债权发生期间内未有债权发生,故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无法律依据。二审法院遂依法改判:1、撤销原判第二项;2、维持原判第一项;3、A公司要求行使抵押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三、综合分析

本案一、二审判决对A公司行使抵押权的诉讼请求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认定和处理。主要原因是对一般抵押合同与最高额抵押合同的界定產生了不同认识,并由此涉及对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抵押登记的效力等问题的认定。

1、一般抵押合同关系与最高额抵押合同关系

最高额抵押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作担保。在一般抵押中,抵押权的设定是以债权存在为前提的,抵押权是为担保已存在的债权而存在的。相比之下,最高额抵押权的设定,是对将来发生债权的担保,它并不需要以债权的实际发生为前提。

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都是特定的,这不仅表现为债权类型是特定的,而且债权的数额也是特定的。但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未来债权是不特定的,即将来的债权是否发生、债权类型是什么、债权额多少,均不确定。在最高额抵押的情形下,只有到决算期,其所担保的债权才能从不特定转化至特定,才可以确定所担保的实际债权数额。

最高额抵押是对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与一般抵押是对已经存在的独立债权作担保不同,最高额抵押适用于连续发生债权的法律关系,不适用于仅发生一个独立债权的情况。

本案中,A公司于2009年9月与B公司签订《协议书》,明确B公司应偿付A公司的预付款为人民币400万元;双方还约定B公司提供位于某市的C房屋作为抵押。同年10月,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签订了《担保合同》,约定东某等三人将其位于某市的C房屋抵押给A公司,为B公司偿付A公司400万元预付款的担保,抵押期限为1年,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由此可知,《担保合同》中所指向的“A公司400万元预付款”与之前《协议书》所明确的预付款400万元是同一笔债权。庭审中,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亦确认双方签订《担保合同》的本意就是为B公司拖欠A公司的400万元提供担保。因此,本案系争担保债权在《担保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存在,且双方之后并无交易发生。故双方合同名为《担保合同》,但其实质内容为一般抵押担保。

2、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签订了不动产抵押担保合同,则东某等三人是否应当承担不动产抵押合同下的担保责任。对该问题的认定关键在于判定该不动产抵押合同及抵押权是否已经生效。

抵押权的生效与抵押合同的生效不同。不动产抵押合同是要式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合同即成立并生效。

但是不动产抵押权的生效与抵押合同的生效不同。不动产抵押权的设定需要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旨在设定不动产抵押权的抵押合同,其性质仍是债权合同;二是作为法定公示方法的,在登记机关完成的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登记是抵押权的生效要件。

由于本案经过了最高额抵押登记,A公司能否要求东某等三人按此登记承担最高额抵押担保责任,则应当判断A公司主张的担保债权是否符合登记的担保范围。登记记载最高债权限额为200万元,债权发生期间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此,二审法院认为,双方在2009年10月签订的《担保合同》中B公司确认其所欠A公司的预付款金额为400万元,此系双方当事人于2009年10月对其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新的确认,因此可以看成是债权的发生日期为2009年10月。故A公司诉请的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担保范围内。但依该推定,则当事人对债权债务的确认即构成发生一个新的债权,消灭一个旧的债权,此推定显然不符合债权债务确认的法律特性。二审法院认定系争债权在最高额抵押合同担保范围比较牵强。由于在登记的债权发生期间内未有债权发生,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无法律依据。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协议书》,约定了抵押C房屋作为还款担保。之后,A公司与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东某等三人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故该不动产抵押的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但A公司与东某等三人办理的抵押登记为最高额抵押登记,双方并未就抵押合同所约定的一般抵押担保办理抵押登记,故本案不动产抵押权因未办理登记而未生效。A公司要求东某等三人承担抵押担保责任依法难以支持。

本案当事人为约定的一般抵押担保办理了最高额抵押登记,由于抵押权登记生效主义以及抵押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使得当事人无论是按一般抵押担保还是按最高额抵押担保主张权利均难以依法得到支持。

(上海浦瑞律师事务所吕涛、高超群供稿)

篇5:矿权抵押合同

抵押权人:(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 地址: 联系方式:

抵押人:(以下简称“乙方”)法定代表人: 地址: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_月____日签署了编号为____的《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为了保障甲方在该合同项下债权的安全,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规定,经友好协商,就乙方以其合法拥有的采矿权向甲方设定抵押担保一事订立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抵押物

1.1 甲方向乙方设定抵押的合同项下的采矿权(以下简称“抵押物”),其采矿许可证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 _,有效期自______年_____月____日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批发证机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发证机关”)。采矿许可证的复印附后。

1.2 抵押物系乙方通过_____的方式,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依法获得的。1.3抵押物的矿区地理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4抵押物的开采方式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5抵押物的矿区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1.6抵押物的开采矿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1.7抵押物的生产规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1.8截止______年____月,抵押物占有且经备案的资源储量情况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二条 担保的债权

2.1本合同项下被担保的主债权为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金及利息。2.2本合同所称“到期(届满)”是指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和利息履行期届满。2.3抵押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本金、利息、损害赔偿金、以及甲方为实现抵押权所发生的诉讼费、财产保全费等其他相关费用。

2.4甲方对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其行使本合同项下的权利时无须首先或同时向借款人或其他担保人追索,而可按法律规定从处置抵押物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

第三条 抵押合同的备案

本合同签订后的_____日内,甲、乙双方共同向发证机关提交办理抵押备案所需的全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申请采矿权抵押备案的报告(申请书);采矿许可证正本、副本复印件;双方有关证照复印件;抵押合同;发证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条 乙方的陈述、保证和承诺

4.1乙方向甲方陈述和保证,截止到抵押备案之日:

4.1.1抵押物的采矿许可证是真实、合法、有效的;乙方对抵押物拥有完整无瑕疵的权利;

4.1.2抵押物不存在与其他矿权重叠或交叉的情形;

4.1.3乙方遵守了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安全、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4.1.4乙方不存在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出租、非法承包、转让或与他人合作开采的行为;

4.1.5乙方不存在采用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 4.1.6抵押物未设定其他任何抵押权,也未出租给其他个人和单位; 4.1.7抵押物不存在任何涉及诉讼或被司法查封、冻结的情况; 4.1.8乙方已具备采矿范围内的合法用地手续;4.1.9乙方已完成了签署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授权、批准(除发证机关的批准外)等程序;乙方设定本合同项下的抵押,不会违反其公司章程,不会违反其与其他任何第三方签署的协议。4.2乙方承诺:本合同签署后,乙方仍将依法履行矿业权人各项义务,以确保抵押物的合法、有效存续,并确保抵押物始终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规定。

第五条 乙方的报告义务

5.1抵押期间,甲方还有权随时要求乙方提供与抵押物有关的各种情况的临时报告(以下简称“临时报告”)。乙方应在收到甲方的该书面要求后十日内向甲方提供临时报告。

5.2抵押期间,抵押物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乙方应毫不迟延地向甲方作出口头或书面报告:

(1)无论何种原因,抵押物的价值可能或者已经发生实质性贬损的;(2)抵押物难以通过年度检查或获得延续登记的;(3)抵押物可能或者已经被国土资源部门注销或吊销的。

5.3抵押期间,乙方拟转让抵押物的,需事先向甲方提交书面报告,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转让抵押物。

第六条 违约责任

6.1乙方所做的陈述、保证和承诺与实际情况有任何出入,或乙方违反了其合同第五条项下的报告义务的,甲方有权宣布借款提前到期,就抵押物行使抵押权,并要求乙方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6.2抵押期间,乙方违反或未履行其法定义务,致使抵押物不能通过年度检查、获得延续登记,或被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注销或吊销的,甲方有权宣布货款提前到期,并要求乙方承担由此给其造成的一切直接或间接损失。

第七条 抵押权的实现

7.1借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或债务被宣布提前到期,甲方未受清偿时,可以与乙方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从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中受偿。

7.2 因本条所发生的费用均由抵押人承担,抵押权人有权从其处分抵押物所获的款项中直接划收。

第八条 附件的效力

本合同的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九条 合同的成立、生效以及抵押权的设立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之日起成立,自抵押备案完成之日生效。本合同生效之日,抵押权即依法设立。

第十条 争议解决

因本合同引起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 其他

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向发证机关备案时提交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

篇6:抵押反担保合同

乙方((抵押权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之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为乙方提供担保后的反担保事宜成如下合同条款,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反担保的依据

1.1乙方与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编号为:)。经乙方的委托,甲方为乙方就该笔贷款向提供了担保。

1.2为此,乙方愿意依据本合同约定向甲方提供如下反担保:以乙方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用于经营的部分库存(包括双方协商指定的经营门店部份库存等)为甲方提供动产浮动抵押反担保。

第二条抵押物的保管

2.1在抵押权的存续期间,本合同项下的抵押财产由乙方占管。乙方应妥善管理抵押财产,不得将本动产浮动抵押合同范围内的抵押财产作为其他担保合同中的担保物。乙方不得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或无偿处分抵押财产。

2.2抵押财产发生毁损、灭失或其他抵押财产价值明显减少的情况时,乙方应及时告知甲方,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同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交有关证明并且提供其他担保或者提前清偿债务。

第三条担保范围

本合同项下的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甲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全部保证担保范围,甲方因履行借款担保及向乙方行使追索权、实现反担保权利而产生的费用均在本反担保范围之内。

包括:

(1)甲方履行保证人义务代乙方偿还的全部款项(含罚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

(2)上述代偿款自支付之日起的利息;

(3)实现追偿权、抵押权的费用(诉讼费、律师费、拍卖费等);

(4)本合同规定的违约金、赔偿金及其他费用。

第四条抵押物的登记

由甲、乙双方共同办理抵押登记的有关手续,由乙方交纳登记费用;依法需要进行变更登记的,乙方负责在登记事项变更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条浮动抵押财产的确定

乙方向甲方设定反担保的抵押财产自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确定:

(1)甲方为乙方担保的银行贷款期限届满,乙方未予归还;

(2)乙方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3)乙方将贷款挪作他用;

(4)乙方经营库存量不足人民币万元,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提供与减少价值相当的担保的;

(5)乙方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遵循公平交易原则处分已设定动产浮动抵押的抵押物;

(6)法律法规规定抵押权人可实现抵押权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乙方的承诺及义务

6.1乙方向甲方及银行提供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等都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

6.2乙方是抵押物的完全的所有者或依法享有处分权,抵押物不存在所有权或处分权方面的争议;

6.3乙方不存在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有可能影响甲方接受其为乙方的下列事件:

(1)抵押物存在被查封、扣押、监管或者已设定抵押等情形;

(2)存在重大诉讼案件、非诉讼法律纠纷及行政处罚、争议;

(3)存在重大债务或负债;

(4)存在尚未披露向第三人担保的情形;

(5)存在尚未披露的担保财产其他共有人;

(6)抵押财产存在未为甲方所明确了解、接受的明确或隐蔽的质量瑕疵;

(7)其他业已影响乙方财务状况及担保能力的情况。

6.4乙方保证决不以任何理由阻碍或变相阻碍、干扰甲方依本合同约定处分担保财产;

6.5乙方保证不出现因其故意或过失影响担保财产价值及行使权利的情形;

6.6乙方如涉及任何工商及其他部门之变更、注销登记情形,应立即通报甲方并将变更登记后的副本或注销结果向甲方报告。

第七条甲方的权利

7.1甲方履行了保证责任后有权向乙方追偿款项。乙方保证在接到甲方书面通知后个工作日内即时支付甲方全部代偿金额及应付费用;

7.2甲方有权对乙方使用贷款的情况及经营状况和设定的库存数量进行监督检查(每月乙方应接受甲方监督检查并上报库存量);

第八条违约责任

本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应全面履行本合同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合同约定义务,应从违约之日起每日按担保总金额的向守约方支付滞纳金,并负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九条抵押权的实现

本合同第五条约定情形出现,甲方可以与乙方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不足清偿债务,甲方有权就不足部分向乙方追偿。

第十条合同独立性

本合同所设立的抵押反担保具有独立性,不因前述《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无效而无效,亦不因乙方发生分立、合并而免除。

第十一条本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双方约定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第十三条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抵押交登记机关留存一份。

以下无正文

甲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

合同签订地点:

合同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上一篇:权保部部长工作总结下一篇: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