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反义词

2024-04-26

近、反义词(精选6篇)

篇1:近、反义词

近义词

俨然—好像

积攒—积累

争执—争辩

蕴藏--储藏、贮藏

嘟囔—咕哝

大概—大约、可能、或许、也许

逾越—超越 一刹那—一瞬间、顷刻间、霎时间

朦胧—模糊、隐约、恍惚 安然无恙—完好无损

秘诀—奥秘

毕生—终生

绮丽—秀丽 家喻户晓—举世闻名、远近驰名、享誉世界

惋惜—可惜

屹立—矗立、耸立、挺立

恳求—企求、乞求、祈求、央求、请求 轻蔑—蔑视

枯萎--凋谢

吩咐—嘱咐、叮咛、叮嘱、关照 嗔怪—责怪

温馨—温暖

愉悦—喜悦

企盼—盼望、期盼 荒芜—荒凉

诚挚—真诚

给予—奉献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夸耀—炫耀

讥讽—嘲笑、讽刺

索性—干脆

惊讶—诧异、惊奇 羡慕—仰慕

原谅—谅解

揣摩—琢磨、研究

启示—启发、启迪 希罕—希奇

固执—倔强、执著

谨慎—小心、拘谨

耽误—耽搁 掩饰—掩盖、隐瞒

依旧—依然、仍旧、仍然

钦佩—佩服

教诲—教育、教导

嘈杂--喧闹

焦虑—焦急、焦躁

欣慰—慰藉 沮丧—萎靡、颓丧

怠慢—冷淡、亵慢

穿梭—来往

热忱—热情 估计—预计、估量

抵御—抵制、抵抗

威胁—胁迫

偶尔—偶然

鸟瞰—俯视

擎—举

朴素—简朴

糟蹋—破坏

斟酌—考虑

推辞—推托

疲惫—疲倦

精湛—精深

器重—看重

馈赠—赠送

提防—防备

歧视—轻视

打搅—打扰的确—确实

蕴含—包含 思索—思考、思忖

畏惧—害怕

诚恳—恳切

眷恋—留恋、依恋

深邃—深刻

勉励—鼓励、鼓舞、激励

究竟—到底

询问—咨询 奇异—奇特

藐视—歧视

反义词

稀疏—茂密、稠密

硬邦邦—软绵绵

肥沃--贫瘠

空旷—拥挤

簇拥—分散

操纵自如—手忙脚乱

木讷—活泼

干涸—潮湿 隐藏、掩饰—暴露

轻蔑—尊重

粗糙—精致、细腻、光滑

僻静—繁华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给予—索取

纤细—粗壮

垂头丧气—趾高气扬

输--赢

崭新—陈旧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敏锐--迟钝

萎靡--旺盛、振作

朦胧—清晰、清楚

吝啬—慷慨

迟疑—果断、坚决

谨慎—莽撞

清脆、嘹亮—嘶哑

忙碌—悠闲

宽阔、宽敞—狭窄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平衡—倾斜

苦涩—甘甜

怠慢—殷勤

黯淡—明亮

增添—减少

昼--夜

清澈—浑浊

偶尔—经常

矫健—蹒跚

拘束、拘谨—自然、大方

疏忽—重视

侮辱—尊重

熟悉—陌生

往昔—如今

潦草—端正

轻盈—笨拙

糟蹋—爱护

肮脏—干净

贫寒—富有

推辞—接受

便宜—昂贵

秘密—公开

闭塞—开放

拮据—宽裕

勇敢—胆怯

歧视—重视

谦虚—骄傲

彼--此

狡猾—朴实

高亢—低沉

短暂—漫长

炽热—寒冷

锲而不舍—半途而废

坎坷--平坦

懒散—勤勉

静谧—喧闹、嘈杂

凹--凸

详细—简略 坚强—软弱

赞扬—指责、批评

喜欢—讨厌

倔强—温顺 容光焕发—萎靡不振

愚蠢—聪慧

欣喜若狂—愁眉苦脸

断断续续—接连不断

笔直—崎岖、迤俪

懵懵懂懂—清清楚楚

多音字:

骄阳似火—似的和煦—暖和、和面、应和

积攒—人头攒动 模型—模样

屏障--屏住呼吸

一刹那--刹车

符号—号叫 停泊—湖泊

恐吓—吓唬

干涸—树干

各奔东西—奔跑 漂白—漂亮、漂浮

传授—传记

兴高采烈—兴奋

纤细—纤夫

压轴戏—数轴

调换—调节

结实—结束

一骨碌—骨骼

血迹斑斑—流血

摇晃—明晃晃

称赞—匀称 参与—参差、人参

哽咽—咽喉、狼吞虎咽

拾级而下—收拾 勉强—倔强、强壮

着落—着急、高着

情不自禁—禁止

一叶扁舟—扁担

缝隙—缝补

和睦相处—到处

应接不暇—应该

撒娇--撒种子

提供—提防

创举—创伤 挑衅—挑选

折服—折腾、折了腿

龟裂—乌龟

投降—降低 恰当—当时

置之度外—揣度

便宜—方便

分别—分外 闭塞—边塞、塞住

间隔—时间

蔓延—枝蔓

宁愿—安宁 省吃俭用—省悟的确—目的记载—载重

更新—更加 悄无声息—静悄悄

云雾迷蒙—蒙骗

要挟—重要 恶劣—恶心、可恶

张冠李戴—冠军

懒散—散步

执著—著名

袖手旁观—道观

吆喝—喝水

灾难—困难 回答—答应

包扎—挣扎、扎实

尽管—尽力

丧失—丧礼 埋怨—埋伏

挨打—挨个儿

处罚—到处

数九隆冬—数学 正月—正确

涨潮—涨红了脸

细嚼慢咽—咀嚼

篇2:近、反义词

复苏——苏醒

融化——溶化

鸣——叫

到底——究竟

瞧——看

满意——满足

格外——特别

美丽——漂亮

茁壮——强壮

亲手——亲自

闻——听

处处——到处

归——回

改正——纠正

认真——仔细

精彩——出色

提议——商议

喜欢——喜爱

高兴——快乐

暖和——温暖

舒服——舒坦

照顾——照料

愉快——快乐、活

商量——讨论

朝——早

焦急——着急

仿佛——好象

连忙——赶忙

主意——想法

茂密——茂盛

忽然——突然

专心——认真

捕——捉

立——站

躺——睡

笑嘻嘻—笑眯眯

非常——特别

感激——感谢

连忙——急忙

难过——难受

团结——联合

纯净——洁净

互相——相互

清凉——凉爽

清凉——炎热

渐渐——慢慢

可是——但是

许多——很多

使劲——用劲

小心——留神

议论——谈论

办法——方法

欢笑——欢乐

带领——率领

想念——思念

常常——经常

顺从——听话

全部——全体

全部、全体、整体

带路——引路

宽大——宽广

理想——愿望

时光——时间

鲜艳——艳丽

祝贺——庆贺

虚心——谦虚

热情——热心

整天——成天

本领——本事

生活——生存

粗心——马虎

大概——也许

丢失——遗失

挑选——选择

吩咐——命令

培育——培养

看——望

寒——冷

盼望——期望

帮忙——帮助

惊奇——惊异

回答——答应

奇怪——惊讶

结实——坚固

遇见——碰到

飞驰——疾驰

篇3:近、反义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 例, 其中男22 例, 女13 例;年龄32~65 岁, 平均年龄50.3 岁。其中摔伤20 例, 车祸伤15 例,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肩关节正位以及腋位X线片、三维CT检查, 根据Neer分型, Ⅱ型3 例, Ⅲ型20 例, Ⅳ型12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8 d, 平均3.5 d。

1.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由同一组人员完成, 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 显露头静脉, 连同部分三角肌纤维将其牵向内侧保护好, 尽量避免切断三角肌锁骨头以免影响肩关节前屈功能。显露骨折端, 避免过度剥离周围软组织, 关节囊不予以切开或仅作小范围切开, 复位骨折, 注意内侧壁的完整性, 必要时取髂骨植骨。锁定钢板放置于外侧关节囊外, 无需塑形, 位于大转子下方5 mm左右, 结节间沟后方5~10 mm。先在骨折远端使用1枚固定螺钉, 再在肱骨头使用锁定螺钉, 此时钢板可以起到间接复位的作用。如有大小结节骨折, 可以将其固定于锁定钢板的缝合孔上。行X线透视以确定螺钉未穿过关节面。最后修复肩袖。术后前臂吊带固定。术后第3天行被动功能锻炼如小范围屈伸外展等, 术后3周行被动内收内旋活动, 术后6周X线片证实有骨性愈合时开始主动功能锻炼。

1.3 功能评定标准

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2]。Neer评定标准总分为100分, 其中疼痛占35分, 功能占30分, 活动范围占25分, 解剖位置占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 80~89分为满意, 70~79分为不满意, 70分以下为失败) 。

2 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6~12个月, 平均8.5个月。患肢开始负重时间为术后6周, 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5周, 术后均达到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 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肱骨头骨质吸收1 例。采用Neer评定标准, 优28 例, 满意4 例, 不满意3 例, 满意率91.4%。其中肱骨头骨质吸收患者, 评分95分, 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 Court-Brown等[3]认为患者生物年龄和骨折类型以及严重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绝大多数一部分骨折以及部分二部分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但结节移位明显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以及骨的质量差的患者均有手术指征[4], 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Lill等[5]通过对“T”型钢板、非扩髓肱骨髓内钉以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试验后指出, 除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外, 其他内固定物的固定强度随着持续的负荷作用而迅速消退。Hessmann等[6]认为传统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三叶草钢板、角钢板等, 有剥离广泛、固定不稳定、血运破坏明显等缺点, 且患者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因而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尤其是粉碎性以及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老年患者, 四部分骨折可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Gerber等[7]研究表明, 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进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方法, 只有在无法达到满意复位时才考虑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3.2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优点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AO/AISF发明的新一代内固定材料, 形象地说即是一个置于软组织内的外固定架, 因而其具有其他内固定材料所不具有的优点。a) 钢板采用解剖形设计, 与肱骨近端十分贴近, 手术时无需预弯, 只需置于大结节下方5 mm, 结节间沟后方5~10 mm左右。b) 钢板的螺钉与钢板之间存在着角稳定性, 且不破坏骨膜, 不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c) 钢板近端有4个设计精妙的螺钉孔, 可以使锁定螺钉准确地呈不同方向打入肱骨头, 故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特别的意义, 能够获得持久的固定, 有利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d) 钢板同时有锁定孔以及普通螺钉孔, 因而可以自如使用锁定螺钉和拉力螺钉, 例如可以使用拉力螺钉通过钢板间接复位骨折。e) 钢板近端有缝合孔, 对于同时有大小结节骨折或肩袖损伤的病例, 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缝合固定。

3.3 手术治疗要点

手术操作中严格遵守微创原则, 显露骨折时避免过度剥离, 尤其在其内后方要尽量保持其完整性, 避免损伤头静脉 (注意头静脉变异以及缺如的病例并不少见) 。对于内侧壁有明显缺损的患者, 必须行髂骨植骨以恢复其完整性, 使复位后的骨折达到稳定。复位标志有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大小结节等。由于在肱骨头使用锁定螺钉, 钢板可以置于关节囊外而避免损伤关节囊血运。钢板一般放置于大转子下方5 mm左右, 结节间沟后方5~10 mm左右, 以避免肩峰下撞击以及影响二头肌长头肌腱的活动。

总之, 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血运破坏少、能够提供早期功能锻炼的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56-757.

[2]Neer CS.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g[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0, 52 (10) :1077-1089.

[3]Court-Brown CM, McQueen MM.The relationgshipbetween fractures and increasing age with referenceto the proximal humerus[J].Current Orthop, 2002, 16 (3) :213-222.

[4]Adedapo AO, Ikpeme JO.The results of internalfixation of three-and four-part proximal humeralfractures with the Polarus nail[J].Injury, 2001, 32 (2) :115-121.

[5]Lill H, Hepp P, Korner J, et al.Proximal humeralfractures:how stiff should an implant be?A comparativemechanical study with new implants in humanspecimen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03, 123 (1) :74-81.

[6]Hessmann M, Baumagaertel F, Gehling H, et al.Platefix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ith indirectreduction:surgical technique and results utilizingthree shoulder scores[J].Injury, 1999, 30 (7) :453-462.

篇4:近、反义词

关键词:“形反义近”词对  转喻  突显原则  焦点理论  ECM模型

一、引言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因此,反义词对是以词义的相反或相对的关系为联系依据形成的词义集合(黄伯荣、廖序东,2011)。我们所研究的“形反义近”词对正是反义词对的一类特殊现象。从概念层和词汇化角度上看,“形反义近”词对即“形式上互为反义词对,但在意义上为同义词对”的语言现象。由于词义本身存在多义性等复杂的情形,反义词对中词与词之间并不构成完全整齐的对应,而是呈现词与词之间、词与义项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等反义对应的复杂情形。因此,为了更详细、精确地解释此类语言现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以此类反义词的单项义素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形反义近”词对在英汉语中存在普遍,用法灵活。与普通的反义词对不同的是,它们并不以对举的形式出现在相对的语境中,而是可以独立承担、揭示事件或现象的共同结果的词对,更多地体现出语义的相似性。

二、相关研究

(一)英汉“形反义近”词汇研究概述

据国外有关文献显示,以往国外语言学家对英语中反义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对反义现象的分类、反义义素的收集和整理上(H. J. Schmid,2001)。他们更多地是以在反义词对的研究中所发现的结论作为依据,在特定的反义语义场内继续研究反义词对的形成方式、演化过程以及各种特征,并进行分析与归类,以此来完成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我们通过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关键词“反义词”和“认知”,发现国内语言学界对反义词对现象的研究方向主要着眼于反义词对的义素不对称现象(沈家煊,1997)和语言功能上(张维友,2010)。综观国内外文献,这一现象尽管都有所涉猎,但都作为研究近义词的一小分类,只是粗略地进行了一下概述,并未深入研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用转喻模式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1.焦点理论与突显原则

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主要体现在人们通过分析事件的部分来了解整体的一个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选择事件中某个显著的,易于理解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焦点在某个特定的语境(即背景)下来理解整体范畴。这种以某个突显的特征来认识或指称整个事件的认知过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Leonard Talmy,1972)。毫无疑问,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甚至是婴儿,人们总是先经过感知和体验部分,再结合认知加工形成整体概念和意义,最终用语言或声音表达实际信息。

2.事件域模型(ECM)

ECM(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是一种兼顾线性和层级性的分析方法,不仅符合人们的正常认知规律,而且对于静态和动态场景均适用,可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成因,以及语义和交际层面中的诸多现象。(王寅,2007)

图1:ECM的基本构成要素

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是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识世界,并将其作为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王寅,2007)。语言的表达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概括和整理而总结出的一套抽象概念。上图中整个虚线框内发生的一切都在一个事件域中,考虑到所有事件之间总存在着联系,并不能完全将它们分离开来,因此采用虚线框来表示一个事件域。ECM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层次性分析,由行为(Action)和事体1(Being)两个核心要素组成一个事件。行为和事件都可以逐层分析,分解成若干个子行为和子事体,并且可以分成更多的元层级2,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相同层级的行为和事体之间又密切联系,体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李勇忠,2005)

3.认知转喻模式

当代语言学家普遍认同转喻认知模式是以显著代替不显著的语义理解过程。因此,转喻在产出时的立场是说话主体在特定的语境中所选择的,根据自身的知识、条件和出发点等因素对所要表达的语义在同一个事件范畴内进行换位思考,实现视角的转换。鉴于上述理论,在分析事件域模型时,需要依靠语外信息手段并运用事件中的部分信息或借用相关要素来表示整个事件,这也是一种以部分代表整体的转喻在起作用。

三、基于语料库的“形反义近”词对语义分析

前人对反义词对的研究往往甚于近义词对,而把近义词对归到词义辨析的范畴中去研究。本文根据近义词对的前期研究,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对近义词对进行语义细分,从词对的形式上对词义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这类词对的语义演变过程的规律和特征。

(一)英语“形反义近”词对语义分析

英语中这类词对通常单个词出现在句子、短语中,或直接以单词形式使用在语言中。根据它们对语境的依附情况,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语境内反义,即需要依附语境存在的词对,一旦离开语境,它们的词义就截然相反;另一类则是语境外反义,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可以交互使用的词对。

我们先对语境内反义词对进行分析。如:

(1)a.Team1 best Team2.

best=【+win】【+trump】

b.Team1 worst Team2.

worst=【+defeat】【+pip】

(2)a.The town has came very down at heel.

came=【+become】【+turn】

b.The town has went very down at heel.

went=【+get】【+grow】

从语义成分分析结果看,在例(1)中, “best”的动词义是“get the better of”,可作 “to be the best”解;而“worst”的动词义是“defeat completely”,可作“make one the worst”解。同理,在例(2)中,“came”是“arrive or reach a state ”,后常常连接不好的、消极的状态,而“went”是“enter or assume a certain state or condition”,通常也和负面情况一起使用。由此可见,在一个糟糕、不容乐观的特定语境中,“came”和 “went”都可以用来表示“turn into a negative situation”。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例词对形式互为反义,但在语义表达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对语境外反义词对进行分析。如:

(3)a.Valuable=【+precious】【+important】

b.Invaluable=【+worthy】【+priceless】

(4)a.Loose=【+free】【+release】

b.Unloose=【+liberate】【+rid】

这里所列举的两组例子中,有两个词的词根是相同的,“形反”是因为其中一词发生派生变化,增添了看似代表否定含义的前缀“in-”和“un-”,使得两个词在形态上表现出相反的情况。在对它们进行成分分析后,尽管它们意思相近,但带有前缀“in-”和“un-”的单词更多具有动词性的义素。如“invaluable”可作“make something valuable”解,而“valuable”就只能单纯地用来形容“something is precious and important”;同理,“loose”可作“make something loose”解,而“unloose”则作“grand freedom from”解。带有前缀“in-”和“un-”的单词强调动作的产生,焦点为动作施体,后者强调的则是事体的状态和性质,焦点为受体。

我们根据收集到的语料分析,英语中“形反义近”词对主要以依附语境的前提而存在。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就针对第一类词对展开分析。

(二)汉语“形反义近”词对语义分析

与分析英语“形反义近”词对的步骤相同,我们对汉语中这类词对也进行语境外反义和语境内反义的分类。考虑到汉语中此类现象的种类繁多,形成的方式也比英语复杂,为更加清晰地分析词对的类型,我们根据词对的形成方式,对语料进行再分类,总结出汉语“形反义近”词对形成的方式有词类转化、语体转化、词形转化、情感替代四类。其中,词类转化和语体转化是属于语境内反义,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体现出近义关系;词形转化和情感转化则是属于语境外反义,可以单独使用,表达相近的语义。

下面,先对语境内的汉语形反义近词对进行分析。

1.词类转化,以活用为主

(5)a.大胜=[+完全][+胜利]

b.大败=[+彻底][+打败]

例(5)与例(1)的情况相似,都是基于焦点——背景理论,采用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形式,对所要强调的焦点进行突显,动作的指向不同,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语体转化,以口语化为主

(6)a.烟头儿    头儿=[+香烟][+烟蒂的最前端]

b.烟屁股    屁股=[+香烟][+香烟的最末端]

这组词指称的都是物质世界中的同一项事物,即香烟的一部分,但是突显的部位是不一样的。例(6)a选择的焦点是从烟蒂出发的,例(6)b选择的焦点则是从整支香烟出发的,因此,尽管指代事物都一样,但出发点不同,视角就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这种转化方法常见于口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体现出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意义的表达。

接着,我们对语境外的汉语形反义近词对进行分析。

3.词形转化,以添加否定词为主

(7)a.我去。

b.我非去。

例(7)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结果,即说话者确定自己会去,但表达的肯定程度有差别。b比a更为肯定,而这种肯定成分受益于“非”字。若我们把b还原成一个整句,就会发现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我非去不可”。由此可见,汉语中所谓的添加一个否定意义词,实际上是采用双重否定表肯定并以此加强语气,只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把“不可”省略了。这与例(3)、例(4)中的前缀 “in”和“un-”不同,例(7)中添加“非”是用来加强语气的,而例(3)和(4)添加“in-”和“un-”是出于动词化的。

4.情感转化,以褒贬义的使用为主

(8)a.好人上天堂    上=[+荣登][+幸福]

b.恶人下地狱    下=[+跌落][+苦难]

“上”和“下”无疑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在表达“去到”这个方位动作时,虽然动作相同但带有的情感是相反的。这里是从“情感反义”转换到了方向反义,实则也是说话人为了突显自己的感情色彩而使用的。

综上转化的分类,我们收集了充分语料并进行了统计,发现汉语中“形反义近”词对以情感转化为主。因此,我们在下文就以分析情感转化类的词对为主。

(三)小结

在上文所述的例子中,我们先对词义进行成分分析,再对所得到的义素进行筛选,选择相近的成分作为焦点使用到语境中,由此来完成语义的表达。可以说,正是因为义素中有相近的成分,这些词对才能达到在形式上相反但实际意义相似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英汉语都有不同的词类的“形反义近”词对,如名词(“inhabitant”和“habitant”,“烟头儿”和“烟屁股”),动词(“loose”和”unloose”,“大胜”和“大败”)和形容词(如“valuable”和 “invaluable”,“热闹”和“好不热闹”)等词类;同时,也都存在着词性活用的情况(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但英语中这种特殊现象对语境的依附性比较强,如表动作的前缀“in-”位置受限,只能固定在词首(这里的“in-”不表示否定,而表示动作);但汉语的添加词出现的位置不受限制,可出现在词首,如“非去不可”,也可出现在词中,如“差不点”(这里的“非”和“不”仍表示否定意义,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加强语气作用)。此外,汉语中“形反义近”词对还可以用来表达相反的感情色彩,如“上”做动词时,表达的是肯定、赞许的积极情感,而“下”则体现了说话者的否定,鄙夷等消极的情感。

四、英汉“形反义近”词对的转喻机制

转喻是发生在一个范畴内的一种认知机制,以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来代表部分,也可以部分代表部分,这与事件域模型中的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层与整个事件的关系有着相同的特点。两者都是针对一个事件的认知解读,运作的机制也是相同的过程,因此能够联系起来,帮助说话者完成在某个事件域中突显焦点的目的。而焦点的选择也是通过对该事件细分至元层级后进行成分分析后所得到的,即说话者表达的信息核心。因此,转喻是一种能把一个复杂的事件细分至元层级,并通过成分分析迅速寻找到焦点,并准确完成信息传达的一种认知模式。

(一)英语“形反义近”词对的转喻过程

上文提及英语“形反义近”词对主要以语境反义词对的形式存在,为使研究更具有意义,下文选择对语境反义进行转喻认知解读。如上文中的第一组。

(1)a.Team1 bests Team2→A(行为)=bests  B(事体)= Team1

b.Team1 worsts Team2→ A(行为)=worsts  B(事体)=Team2

通过对例(1)中事件的元层级化,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事件,但表达的却是同一个事实。因为两者的事体选取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转喻过程也是不一样的。例(1)a中行为是“bests”,作为事件的行为(Action),决定了事体(Being)的选择,它是为突显 “Team1”这个焦点是为胜利者而服务的,因此,这个事件中,“Team1”是突显的对象,“Team2”是起衬托作用的背景。因此,我们在认知这个事件时,通过行为“bests”这个事件的一部分来理解“Team1 is better than Team2”这整个事件,完成了说话者为突显“Team1”的转喻过程。再来看例(1)b则是以“worsts”这个事件域中的行为,决定该事件中的事体“Team2”。因此,在这个事件域中“Team2”为焦点,而“Team1”则为背景。因此,“worsts”这个行为作为事件的一部分,驱动了整个事件“Team2 is worse than Team1”的转喻认知过程。

(二)汉语“形反义近”词对的转喻过程

英语的“形反义近”词对的存在对语境的依附性强,因此对它的认知解读是从事件域的元层级中选择作为焦点的行为开始转喻的过程。而在汉语中,“形反义近”词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说话者的情感因素影响,是有事体来驱动整个转喻认知的过程,因此,对于汉语“形反义近”词对的分析,我们从事件域中的元层级的事体选择开始。例如:

(8)a.好人上 天堂。→B(事体)= 好人    A(行为)=上

b.恶人下 地狱。→B(事体)= 恶人   A(行为)=下

因为例(8)中,事件a和b是针对不同的人群所言,因此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域,但它们表述的却是同一个事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两个事件域的元层级是不一样的,而针对的却仍是同一个范畴内的结果。因为这两个事件的认知受到事体情感的影响,所以我们先进行的便是对事体的选择。例(8)a中事情表达的是褒扬情感,说话者要突显的是事体“好人”,同时也决定了事件域中“上”这个行为。“好人”作为事件域中的焦点,天堂是衬托它的背景,通过“好人”这个事件域中的一部分,我们就能感知到说话者要表达的整句话的意思,也就成功地完成了对这句话的转喻认知解读。同理,说话者在表达例(8)b中的事件时,突显的是“恶人”这个对象,因此它成了事件域中的事体,那么“下”便是说话者用来损贬事体的行为词。在这个事件中,“恶人”是突显的焦点,“地狱”是背景,我们用转喻进行认知时,通过突显的焦点“恶人”这个事件的事体自然地联想到了整句话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完成了转喻的过程。

(三)小结

我们通过对英汉语言中“形反义近”词对的转喻认知的分析,发现英语中这类词对的转喻对语境的要求比较高,而汉语中这类词语受说话者的情感影响比较大。在转喻的过程中,尽管两种语言都可用ECM模型进行事件剖析,也都能通过焦点原则进行分析,但两者的分析步骤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英语中,要完成转喻的认知,只有联系语境,从行为出发,寻找事体,才能准确地认知特定的事件。在汉语中,则是先从事体着手,感知说话者对事体的情感褒贬,再联系其行为,从而完成整句话的认知。

总的来说,英汉语言中“形反义近”词对的转喻认知既有相同点,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共同点是对事件的元层级化,即在转喻认知的准备阶段,均可以进行事件剖析;两者差别是对事件的分析顺序,即转喻认知的进行阶段,英语由动作驱动事件的发生,汉语由事体引导事件的进行。

五、结语

本文采用焦点理论,从突显观角度,通过建立ECM模型,对“形反义近”词对进行转喻认知,考察了英汉语言中这类词对在认知解读过程中的异同。通过重点研究“形反义近”词对在英汉语中转喻的认知过程,结合词对的成分分析结果,分析探究了英汉语中这类特殊词对的现象。我们发现英汉语中“形反义近”词对均可通过转喻的认知方式得到准确地解读。这对日后对比研究英汉语言中的特殊词对在分析方法和理解过程上有着启示作用。

注释:

①事体即“事件的主体”。

②元层级是根据元语言概念提出的一种句子分层概念,在这里指对

象语句最基本的语义层。

参考文献:

[1]Brown,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Leonard Talmy.Semantic Structures in English and

Atsugewi[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2.

[3]Richards,J.C.,J.Platt & H.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4]Ungerer,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Wesche,M.& T.S.Paribakht.Assess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depth vs.Breadth[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6.

[6]West,M.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M].

London:Green Company,1953.

[7]程琪龙.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A].外语教学,2001,(3):

1-4.

[8]张维友.英汉语同形词对比[A].英汉语与词汇对比研究[C].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3):150-169.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49-250.

[10]江晓红.认知语用研究:词汇转喻的理解[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9.

[11]李勇忠.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J].外国语,2005,(6):

40-46.

[12]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

教学与研究,1997,(3).

[1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38-241.

[14]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10-15.

篇5:近反义词

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 既……又……

选择关系:是……还是…… 不是……而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可是…… ……然而……

条件关系:只有……才…… 只要……就…… 不管……总…… 无论……都……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仅……还…… ……甚至…… 不光……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取舍关系: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按感情色彩可分为三类: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1、褒义词:带有喜爱、肯定、赞扬、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2、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3、中性词:不带有褒贬色彩,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

三、常用反义词

A

爱──恨 安谧──嘈杂 安全──危险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B

薄──厚 彼──此 饱满──干瘪 笨重──轻便

暴躁──温和 表扬──批评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

C

存──亡 粗──细 错──对 藏──露 雌──雄 嘈杂──寂静 纯熟──生疏 沉重──轻盈 脆弱──坚强 慈祥──凶恶 诚实──虚伪

承认──否认 粗心──细心 常常──偶尔 灿烂──暗淡 诚意──假意

惩罚──奖励 迟延──提前 诚实──撒谎 聪明──愚笨 潮湿──干燥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 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D

大──小 多──少 动──静 东──西 得──失 单──双 敌──友 断──续 钝──锐 淡妆──浓抹 淡水──咸水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E

恩──怨 恶劣──良好

F

分──合 反──正

非凡──平凡 丰收──歉收 复杂──简单 附近──远方 飞快──缓慢 繁荣──衰败 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G

高──低 公──私 古──今 干──湿 光滑──粗糙

刚强──软弱 高兴──难过 高兴──伤心 高兴──痛苦 光明──黑暗

H

黑──白 缓──急 好──坏 祸──福

怀疑──相信 活泼──呆板 荒芜──耕种 慌忙──镇定 含糊──清楚

好心──恶意 晦暗──明亮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J

进──退 饥──饱 聚──散 警──匪 加──减 激烈──平静 聚拢──分散 拒绝──同意 坚强──软弱 结束──开始

紧张──轻松 精彩──平淡 紧张──松弛 简单──复杂近处──远处

洁白──乌黑 杰出──平庸 简陋──豪华 拒绝──接受 寂静──热闹

精致──粗糙 健康──虚弱 寂寞──喧闹

K

快──慢 宽──窄 开──关 苦──甜 哭──笑 开心──苦闷 宽敞──狭窄 可爱──可恶 宽阔──狭窄 空虚──充实 宽容──严格

L

冷──热 里──外 来──去 亮──暗 老──少 伶俐──笨拙 理屈──理直 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M

矛──盾 美──丑 买──卖 美丽──丑陋 陌生──熟悉

明朗──阴沉 密集──稀疏 敏捷──迟钝 茂密──稀疏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N

男──女 浓──淡 逆──顺 南──北 你──我

凝结──溶解 奴隶──主人 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P

偏──正 胖──瘦平坦──崎岖 怕羞──大方平常──奇特 破碎──完整

Q

2016小学语文词语归类大全2016小学语文词语归类大全

前──后 强──弱 轻──重 巧──拙 曲──直 亲──疏 软──硬

轻蔑──敬重 强盛──衰败 清醒──糊涂 清晰──浑浊 崎岖──平坦 清澈──浑浊 勤劳──懒惰 倾斜──竖直 起劲──没劲 气愤──欢喜

穷苦──富裕 权利──义务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

R

柔和──严厉 认识──陌生 容易──困难

S

上──下 死──活 松──紧 善──恶 是──非 升──降 始──终 是──否 收──放 输──赢 深──浅 生──熟 首──末 盛──衰 胜──败 顺──逆

扫兴──高兴 失信──守信 率领──追随 慎重──随便 熟识──生疏

洒脱──拘谨 衰弱──强健 胜利──失败 舒畅──苦闷 撒谎──诚实

熟练──生疏 示弱──逞强 酥软──坚硬 善良──凶恶 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T

天──地 通──堵 推──拉 特别──一般 退化──进化

痛快──难受 团结──分裂 挺进──撤退 听从──违抗 特殊──普通 统一──分裂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

W

文──武 问──答 违背──遵循 伟大──渺小 温暖──凉爽 微云──浓云

闻名──无名 温和──严厉 危险──安全 微弱──强大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

X

闲──忙 虚──实 稀──密 新──旧 信──疑 醒──睡 咸──淡

寻常──异常 信奉──背弃 鲜艳──暗淡 喜欢──厌恶 羞涩──大方

相宜──不宜 喜欢──讨厌 新款──陈旧 兴旺──衰败 狭窄──宽阔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Y

迎──送 盈──亏 有──无 雅──俗 阴──阳

鲜艳──暗淡 幽静──喧闹 严寒──炎热 迂回──径直 犹豫──坚定

有趣──乏味 有趣──乏味 幼稚──老练 严重──轻微 异常──平常

炎热──寒冷 勇敢──懦弱 一向──偶尔 忧虑──放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

Z

左──右 真──假 正──邪 止──行 张──弛 忠──奸 纵──横 主──仆 止──行 正──歪 正常──异常 尊重──侮辱 增添──减少 镇定──慌张

自在──拘束 整齐──纷乱 仔细──粗心 赞许──反对

准确──错误 仔细──马虎 糟糕──精彩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 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 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

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 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四、常用

六、同义词(近义词)A

暗香──幽香 哀求──请求 安顿──安置 安谧──静谧

B

捕获──捕捉 笨重──粗笨 毕竟──究竟 暴躁──急躁

C

瞅──看 藏──躲 慈祥──慈爱 纯熟──熟练 颤动──颤抖

冲毁──冲垮 矗立──耸立 常常──经常 长处──优点

诚实──老实 充满──布满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D

得意──自得 打扮──妆扮 抵挡──抵抗 打扰──打搅

抵抗──反抗 打碎──打坏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F

飞翔──翱翔 附近──四周 抚摸──抚摩 防备──防御 防备──预防

G

观──看 归──回 赶快──赶紧 供应──供给 贵重──珍贵

管理──治理 关键──要害 灌溉──浇灌 告别──离别

光芒──光线 高兴──兴奋 刚强──坚强 感触──感慨

H

寒──冷 寒冷──严寒 荒芜──荒凉 好像──似乎

海疆──海域 海内──国内 环游──周游

J

绝──尽 叫──喊 坚决──果断 结实──坚固 精彩──出色 绝技──特技 惊叹──赞叹 疾驰──奔驰 寄居──借居 惊奇──惊异 简朴──简单

惊疑──惊奇 洁白──雪白 惊奇──惊异 焦急──焦虑 劫难──灾难

祭祀──祭奠 家景──家境 惊讶──惊奇 继承──继续

K

看──瞧 恐惊──恐惧 恐惧──惧怕 夸耀──炫耀

宽阔──宽广 看守──看管

L

来回──往返 立刻──马上 立刻──连忙

愣住──停住 立刻──立即 掠过──擦过

M

鸣──叫 每天──天天 满意──满足 陌生──生疏 美丽──漂亮

敏捷──灵敏 茂盛──繁茂 模仿──模拟 迷糊糊──模模糊糊

N

暖──热 农夫──农民 凝结──凝聚 凝视──注视

O

偶尔──偶然

P

铺──展

评比──评选 判断──判定 疲劳──疲惫 疲倦──倦怠

Q

去──往 轻巧──轻便 奇丽──秀丽 轻微──稍微 清晰──清楚

轻蔑──轻视 强盛──强大 清澈──清亮 悄悄──静静 气愤──生气 气魄──气势 奇特──奇异 情谊──友谊 崎岖──坎坷 奇怪──希奇

惬意──舒服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纤尘不染──一尘不染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R

入──进 认识──熟悉 柔美──优美 仍旧──仍然 如果──假如 容易──轻易

S

2016小学语文词语归类大全国际中小学

赛过──胜过 舒畅──愉快 四周──四面 洒脱──潇洒 苏醒──清醒

审视──审阅 胜负──胜败 舒服──舒适 舒展──伸展 生机──生气

思索──思考 赏给──赐给 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T

突然──忽然 听见──闻声 天涯──天边 听从──服从 淘气──调皮

特殊──特别 陶醉──沉醉 恬静──舒适 挺秀──挺拔 特别──特殊

天涯──天际 眺望──远望 特殊──非凡 痛快──愉快

W

望──看 闻名──著名 挽救──拯救 温和──暖和 挖苦──讥讽

侮辱──欺侮 温和──温顺 温暖──暖和

无端──无故 违背──违反 无边无涯──无边无际

X

详细──具体 新居──新房 辛苦──辛劳 小扣──轻敲 相宜──适宜

形状──外形 新颖──新奇 笑容──笑脸 训练──练习雄伟──宏伟

希奇──希罕 徐徐──渐渐 吓唬──恐吓 信奉──信仰 宣布──公布

相称──相当 寻常──平常 兴趣──爱好 Y

遥──远 遇到──碰到 预报──预告 预测──猜测 依赖──依靠

幽静──清幽 疑惑──迷惑 严肃──严厉 淹没──沉没 耀眼──刺眼

优美──美丽 摇晃──摇摆 用心──专心 严肃──严厉 允许──答应

严峻──严重 严峻──严肃 犹如──如同

Z

舟──船 整齐──整洁 证明──证实 注意──注重 直立──竖立

著名──闻名 震惊──震动 自在──安闲 增援──支援 灾害──灾难

准备──预备 中央──中心 庄严──庄重 挣脱──摆脱 周围──四周

注意──留意 著名──有名 准确──正确 智慧──聪明 战役──战争

侦探──侦察 镇定──镇静 掌握──把握 赠送──赠予 挚友──好友

糟蹋──糟践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纤尘不染──一尘不染

无边无涯──无边无际 迷迷糊糊──模模糊糊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篇6:近反义词

近义词: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预料——预测

呈现——展现

围绕——环绕

茂盛——茂密

陆续——连续

展示——展现

颤动——颤抖

乘凉——纳凉

镇静——冷静

凶猛——凶狠

人迹罕至——荒无人烟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笑盈盈——笑呵呵 反义词: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奇特——寻常

强烈——微弱

巨大——渺小

寒冷——炎热

逼近——远离

静寂——喧闹

光明——黑暗

灿烂——暗淡

凶猛——温顺

模糊——清楚

镇静——慌乱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不可计数——屈指可数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第二单元

近义词:均匀——平均

隐蔽——隐藏

慎重——谨慎

搜索——搜寻

简朴——俭朴

消磨——消耗

豪放——豪爽

偶然——偶尔

静谧——宁静

牢固——坚固

反义词:舒服——难受

牢固——松散

隐蔽——显露

慎重——轻率

仔细——马虎

平坦——崎岖

粗糙——光滑

弯曲——笔直

崭新——陈旧

静谧——喧闹

第三单元:

近义词:增添——增加

凝视——注视

喧闹——喧哗

孤独——孤单

训斥——斥责

冷酷——冷漠

神奇——奇妙

必须——一定

热闹——喧闹

宽阔——广阔

诧异——惊讶

清理——整理

剩下——剩余

茂密——茂盛

寒冷——冰冷

融化——融解

灵活——灵巧

着急——焦急

反义词:喧闹——安静

漫长——短暂

允许——禁止

荒凉——繁华

训斥——表扬

明媚——昏暗

点燃——熄灭

宽阔——狭窄

谦虚——骄傲

清澈——浑浊

茂密——稀疏

寒冷——温暖

融化——凝固

热闹——冷清

灵活——呆板

温柔——粗暴

第四单元:

近义词:高傲——傲慢

从容——镇定

率领——带领

古怪——奇怪

开辟——开拓

温柔——温顺

讨厌——厌恶

欺侮——欺负

辛苦——辛劳

警戒——戒备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反义词:奢侈——俭朴

敏捷——迟钝

从容——慌张

凌乱——整齐

老实——狡猾

丰富——单调

勇敢——胆怯

讨厌——喜欢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第五单元:

近义词:凝结——凝聚

游赏——玩赏

雄伟——宏伟

姿态——姿势

统帅——统领

葱郁——葱茏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反义词:陡峭——平坦

美丽——丑陋

伟大——渺小

蜿蜒——笔直 魁梧——矮小

健壮——瘦弱

金碧辉煌——暗淡无光

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绝无仅有——比比皆是

第六单元:

近义词:谴责——斥责

懒惰——懒散

保持——维持

凋零——凋谢

期待——期盼

沉着——从容

庄严——庄重

怜悯——可怜

端详——打量

湿润——潮湿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反义词:懒惰——勤劳

平稳——摇晃

保持——改变

平整——崎岖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庄重——轻浮

严肃——活泼

湿润——干燥

给予——索取

第七单元:

近义词:踊跃——积极

欺凌——欺辱

反驳——反对

告诫——劝诫反义词:繁华——萧条

简短——冗长

反驳——赞同

充足——贫乏

第八单元:

近义词:依赖——依靠

奥秘——奥妙

舒服——舒适

储存——储藏

轻盈——轻巧

躲避——逃避

欣喜若狂——兴高采烈

反义词:依赖——独立

紧密——松散

持续——中断

凶猛——温顺

崭新——陈旧

成功——失败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上一篇:进出口专员实习专业简历下一篇:醉翁亭记中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