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2024-04-24

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共10篇)

篇1: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砥砺前行我们在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

新的一学年开始了,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迎接下一学期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成绩高低不一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教学打算。

本学期中,一面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增加国学诵读内容,包括一年级至五年级古诗词,在期中试前完成复习。并在本学期14周到15周结束上册课本,16周开始做好全面复习计划,从字词、句式再到语法。

都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学生在开学之时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1、养成性教育的形成

(1)按时到校,保持班级卫生清洁的习惯。

(2)早晨要求学生准时到指定的角落晨读,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通过书法课练习书写一笔漂亮的钢笔字,并养成习惯。

(5)借助学校读书一角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并培养读书做记号摘抄优美句子的习惯。(6)培养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注重汉语拼音学习。

经过一年来不断地的努力,欣慰的是班上的杨全亮同学,从拼音不认识,到8个词语也能正确书写一半,熟悉的词语也有好几次是满分。

3、注重识字写字学习。

六年级教学中,增加了识字写字的环节,准确认读生字,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让学生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加强阅读练习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这使我想起大学老师说的一句话:做事注重过程,结果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做平凡的事。砥砺前行我们在路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田野上!

谢谢大家!也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篇2: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岁月无痕,流年苍苍,我们都是时间见证者。今天有幸能看到中国五年间在各项事业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中国人,我不得不为之感到自豪与骄傲。

通过了这次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网上展馆的活动,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祖国方方面面的成就,清楚地感受到生活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看到了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好、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大。五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一心,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政治到民生,从经济到环境,从文化到科技……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

作为一个新疆人,“稳定”这两个字说不上五年来的变化,但五年来看到新疆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最感触的是这两个字。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新疆的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继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任何旨在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都必将会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最终都不会得逞。企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他们的任何犯罪行径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篇3: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一、因校制宜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学校,没有两间完全相同的教室。好的学校并非都好在一个地方,好的教师也并非是同一类型的人。近年来,我区在干部教师培训上下大气力,使青年校长的足迹遍布东北、江浙、山东以及境外,先进学校的经验确实让大家心悦诚服,叹为观止。作为青年校长,我也曾怀揣远大的教育理想、带着一腔激情走进农村学校,想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番改革,把精细化管理贯彻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但推行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靠“拿来主义”、没有与校情结合的管理模式举步维艰。痛定思痛,在充分研究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充分认识到:一个拥有自己精神文化的校园,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是缺少对生命的尊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生命教育,为增强全体教师“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我把推进生命教育作为重塑校园精神文化的当务之急。首先,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理念的学习,确立了“我们致力于培养有爱、有信、有律的生命”的目标。其次,全体中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通过案例学习、读书沙龙、专家辅导等途径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门,点明了一盏灯。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其实教育不只关乎知识、不只拘泥考试,我们肩负的是生命的重量。再次是特色德育教育,结合我校毗邻京九铁路支线的情况,我校从2008年起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共铸平安铁路”为主题的系列护路教育活动,得到市、区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0、2011连续两年召开“关爱生命”护路现场会,师生的护路绘画及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条条捷报不仅使大家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全校师生沉睡的自信,激发了每位教师健康、积极、乐观的正能量。教育有多种定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秘密,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众所周知,激励学生是教师的使命。在这里,我更想说:“激励教师,是校长的天职。”

二、构建人性化校园是精细化管理的趋势

制约农村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管理、教师老龄化、生源状况等,但学校管理粗放仍是导致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忙于应付,幸福指数自然降低。而农村学校教师长此以往,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而忽视对教师情感因素的培育,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刚性管理往往只能管行为,人性化管理则能管思想,并由思想自发地影响行为。在工作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小学教师课时多,简单重复书写教案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我校从2009年起进行教案改革,变高耗低效为多思少写,工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再如我校由于没有食堂,老师们每天带饭上班,我们定期自己动手做一些饭菜。一顿简单的炸酱面能让老师们吃得热火朝天;一大锅棒子面馅儿饽饽更能让老师们回味无穷;一块热气腾腾的烤山芋能让老师们忘记工作的疲劳。学校制定灵活、人性化的考勤制度,使老师们不再有事不敢歇班;学校交通不便,公交车不进村里,有老师因有事或者开会坐车回来时安排年轻老师到村口去接,使老师们倍感温暖。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的观点“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使我深受启发,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人性化管理已初显成效:教学成绩由全区末位逐年攀升,2011年取得了区教学最大进步奖,综合督导考核连续获奖,体卫艺成绩大幅提升。

三、科学激励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则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激励的主要形式是物质奖励,而物质激励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我们采取与传统重物质、金钱的激励措施相反的科学激励,因为教师是有情感的,他们更注重高层次的需求,即“尊重”和“自我实现”。如用数据说话,为学校管理助力。数据不仅有意义,而且背后蕴含着大量信息,我们把教师的论文、优秀课、特殊贡献、各种荣誉等全部用分数统计,于是“优秀是计算出来的”已成为我校心照不宣的规则。再如我校建起了“前小”教师博客群,通过博客平台,老师们不仅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学习体会,还能互评互学、取长补短,对于每篇工作博文,我都会认真阅读,篇篇做评论与交流。我想,我的认真阅读与回复就是对老师们书写博文最大的激励。又如老师们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没有任何新鲜感,对学校文化谈不上认同与理解,我们的切入点是,把学校文化“股份制”,让大家“入股”,参与编写校园环境的方案、校志、校本教材、校刊,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供书籍、资料、图片以及方案、思路。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老师们在整合、嫁接、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真正成了学校文化的“股东”,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自然也有了。同时老师们深切感受到在学校文化的“蛋糕”里,有你的“面”、有他的“盐”、有我的“糖”,饱含着你的创造、他的坎坷、我的辛苦。每学期我们都设立“感动前小人物”“我最爱戴的老师”等各奖项的评选,当选的老师通过“走红毯”这一新颖的形式领取奖章。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们的凝聚力自然生成,学校文化已经内化为学校每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动力。

篇4:砥砺前行,我们正在路上

研究开放式教学之初,我以为只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查找资料的习惯,讲完课文后再补充相关的几篇短文就可以了。于是在每篇课文讲完之后,我都会搜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短文,让学生们进行阅读,每每这时,学生们是最安静的,他们总会沉醉于此,并希望老师再多提供几篇。这样上了一段时间,我总觉得离开放式学习的目标还远着呢。

后来随着组内的研讨,听老师们对开放式学习理解的言论,我渐渐地对开放式教学明白了一点,开放不能只局限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文章的补充,更多的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对一些知识点的训练与拓展。为了对开放式学习有更深入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于是我有了以下的思考和做法。

思考一:字词教学要巧妙

在第八届小语大赛上,来自广东的皮涛老师上《中彩那天》,教“德”时,老师是这么说的:写“德”字要注意,“心”上有一横,就像一把尺子,量出了人世间的是是与非非。这把尺子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忘了! 由此反思在我的教学中,不再对字源生搬硬套,而是读懂了其中意思,研究透彻了,再把其真正的内涵形象地教给孩子们,这样,自己反而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学生们听得也总是很入迷。

再如,薛法根老师在《桂花雨》一课中,设计了具体语境中辨析“捡”与“拣”的用法, ①老师从地上( )起一块鹅卵石。②老师从一堆石头中( )起一块鹅卵石。因为薛老师提供了语境,学生很快就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拣”是从许多东西中挑出来,而“捡”是拾起的意思。薛老师在这里的教学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于是我在我的教学中,遇到多音字”钉”时,会出示一个句子,爸爸用(dīng dìng)子把这幅画(dīng dìng)在了墙上。学习形近字“蜜、密”时,先出示句子,让学生填空,根据所填写的句子来说字意,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思考二:渗透文体知识

2014年第6期的《人民教育》杂志上,有篇文章写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比如我们童话教学,很多教师就按一般记叙文的方式来教,以至于孩子无所适从。再比如说理文,如果熟识文体,理解文章构成的机理,那么说理文也可以上出不一样的‘味道。”第八届小语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特等奖的何捷老师上《匆匆》一课,他在请学生一句话说说对朱自清的了解后,然后何老师开始介绍: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咱们今天学习的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了,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与共同的思考,那么,既然是作者对话,那么就让我们来倾听吧!可以看得出,何捷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注意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所以学诗歌时,我会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小诗,诗会押韵,有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思考三:在浅读的地方深化

还是《桂花雨》一课,薛老师说,《桂花雨》入编小学语文教材后,对部分段落进行了删减,以至于使原本文章中那浓浓的乡情和淡淡的乡愁也随之削弱。学生读不懂,悟不到,怎么办?教师必须补充。所以薛老师在讲解母亲说的那一句话:“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时,他给学生补充:这里的“外地”,指的是杭州。作者和他母亲,当时住在杭州,而自己的家乡却在衢州。杭州有一处地方叫“满觉垅”,开满桂花,其桂花之香可说是香飘十里。母亲比的是花香吗?既然比的不是花香又是什么?学生自然体会到,这是乡情!继而追问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六十岁了,住在台湾,写到这样的句子,其间还包含着他——淡淡的乡愁。就是在这样的简简单单中,让学生读懂了这句本来很难理解的句子。在这里,薛老师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学生就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到平时读不到的韵味。

课堂教学中,我也尝试着这样来做,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堂穿插学生准备好的雷锋故事,使学生更了解雷锋,走近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引领学生们说广告,写广告,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时时为学生学习热情之火添加柴火。学习《日月潭》,根据文本适时让学生讲述日月潭的传说,使得学生心中有故事,读起书来有滋有味的。

篇5:感恩关怀厚爱 砥砺奋进前行

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就告诫了我们年轻人在做事、成长的同时,要拥有一颗初心,心怀感恩,然后不断前行。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回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把握机遇,开辟新的征程,正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时机。在过去的五年,我们13亿中国人共同成长,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

5年前,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仍旧深入人心,“两个一百年”目标指日可待。我们华夏子孙有着共同的梦想,我们朝着梦想一起出发,当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我们每一滴汗水、每一个脚步、每一次成就感、每一张幸福脸,无不都是镌刻在梦想的蓝图里。这五年,有感动、有辛酸、有喜悦、有成就,这其中的苦辣酸甜汇聚成时代的交响曲,写进了党和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史册。

5年后,透过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率等指标,答卷愈发清晰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化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祖国的荣耀、奋进的力量和个体的梦想。

5年,在时间维度上虽然很短,却因为非同一般的变化让人印象异常深刻。在经济上,宏观经济年均增速7.3%,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扶贫上,年均脱贫人口超过1000万,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在口碑上,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也从之前的75%上升至现在的93.9%等重大成就。经济发展的势头、脱贫攻坚的韧劲、廉洁执政的步伐,激荡着的发展新旋律,让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祖国一起成长。

过去几年,无论居家还是出行,在辽阔的大地上,人们可以享受本地的便捷,也能感受到海外的热情。因为中国不仅在国内联通,而且也在与世界“手牵手,心连心”;不仅国内的实体建设效果显著,而且在“网罗天下”的同时也力争网络空间天朗气清。川流不息的人群、往来交汇的货物、实时传输的信息,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祖国每一步都在争取让所有的政策和福祉都能够最大限度的惠及民生。

篇6:砥砺奋进20载 逐梦前行共未来

20年栉风沐雨,沧海桑田。20年星光璀璨,春华秋实。

在这春色满园、草长莺飞的三月,金港大酒店迎来了二十周年华诞。历经20年的励志图新,饱含金港几代人的含辛茹苦,金港大酒店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开拓前行。20年来,金港始终秉承“团结协作 专业高效”的企业精神,外树品牌,内强质量,成为云龙湖畔、淮海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满载希冀,扬帆起航。1996年3月6日,金港大酒店在礼炮与祝福中正式成立,开启了崭新的征程,奏响了金港人艰苦创业、勇争一流的华美篇章。创业初期,专业规范的酒店服务对年轻懵懂的金港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酒店组织了11人前往上海大厦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并聘请了上海大厦的管理人员到金港进行全员培训,为金港的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酒店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使金港在成立之初即步入了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同舟共济,开拓创新。发展中的金港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坚强勇敢的金港人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铿锵前行。被评为“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企业”;率先在业内推出酒店CIS战略MI理念系统;制定了“十项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开办了老街餐厅、粤色川润主题餐厅;顺利通过ISO9001:2008国家质量认证;实施了婚宴营销策略、会议营销策略、线上线下网络营销策略。随着软硬件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元营销渠道的开通,金港“人在旅途 金港是家”的服务品牌越来越深入人心。

突破自我,内延外拓。发展中的金港不断拓宽经营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项目,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向外拓展。多年来,金港大酒店先后对徐州市、新沂市等六家酒店进行了输出管理。2015年,金港成功承包经营新沂远发餐饮酒店,形成整体产品推广,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质性一步。金港在拓展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输出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文化引领,共建和谐。发展中的金港积极创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营建和谐快乐的企业氛围,致力于打造平安金港、智慧金港、美丽金港、幸福金港。开展企业文化系列宣贯活动;每年一场夏季劳动竞赛;每月一期店刊《金港天地》。各项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弘扬了企业主旋律,凝聚了团队战斗力。

转型升级,环保增效。从2010年至今,金港人自给自足,投入700余万元完成了91间客房、4个多功能厅、9个餐饮包间、老街文化氛围及公共区域的升级改造。推广采用低碳环保节能产品,空调制冷系统由原来压缩机式改用螺杆制冷式,供暖系统由板式交换器改用天然气采暖炉;热水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综合利用;电器照明系统使用LED新型节能灯具;广泛采用变频技术。使金港的绿色环保更显特色。

篇7: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阜新市烟草公司

张忠光

今天,在阜新烟草报创刊暨发行五周年的日子里,我能够作为“优秀通讯员”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感到非常的荣幸与激动,我深知,这项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也是大家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衷心的表示感谢!

2007年7月,阜新烟草报作为企业信息、文化和工作动态的宣传窗口诞生了,成为宣传和展示阜烟人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这里凝聚着编辑部成员常年付出的艰辛和智慧,在广大通讯员的积极参与下,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时至今日,烟草报已连续刊发了58期,伴我们度过了五个春秋,在这五年历程里,烟草报携领着我们通讯员,拍摄了一张张精彩缩影,撰写了一条条短讯、消息,不断的向烟草职工、烟农朋友和卷烟零售户们传递着行业信息,宣传“两烟”政策,报导最新动态,引领工作方向„„,同时,烟草报也成为我们思想之花绽放的平台,讴歌人生,唱响青春,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模范事迹,一篇篇优美流畅的绚丽之章,在这里伏笔诞生,真情流露,缅怀感恩,催人奋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阜新烟草报伴我们一路走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着我们通讯员队伍,闻笔墨芬芳,揽书山盛境,品企业文化,显工作风采,烟草报以其独有的舞台,教会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扑捉生活上的逸闻趣事,用纯净的心灵去感悟,在静谧中体味百态人生,以智慧的火花去思考,引导我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若问阜新烟草报给我带来最大的益处是什么,不是文章是否刊登,而是提笔撰写给我带来更多思考的机会。领导对工作的指导、重要的工作会议、研讨交流或是技术培训,这些宣传报导或许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通过对报导内容的构思,对领导讲话重点的把握,对某项工作内涵的深层次认识,受益却是长效的。常思考就有新内容,常思考就有新收获,常思考就会不断提高,就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成长着、进步着。

珍惜点滴生活的人、重视每一天时光的人、常思考有作为的人,生活和工作就是他们最好的导师,而“尊重”就是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尊重生活、尊重工作、尊重周围辛辛苦苦工作着的人,他们所付诸的努力,他们的选择和坚持,我们都应当尊重。阜新烟草报虽然还很年青,但五年来,她一直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定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认真细致的阅读烟草报,就是对企业的尊重,对企业动态的最大关注。宣传报导是持续的、无止境的,也是对我们所走过的路的再审视,有句话叫“常坐静思己过”,说的就是要经常的回顾,回顾过去在于反思,反思才能辨明方向;回顾过去在于励志,励志才具有澎湃动力;回顾过去在于更好的指导工作,指导好才是干好工作的前提。阜新烟草报就是我们回顾工作、思考得失最好的一面镜子,摆正这面镜子,就能使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得更长、更远!

阜新烟草报作为企业的精神载体和宣传窗口,逐渐的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烟农和卷烟零售户快速获取卷烟零售信息、烟叶扶持政策以及专卖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通道。办报质量、读者的欢迎度和信息的阅读价值成为影响这条沟通渠道的重要因素,宣传报道要求思路清晰、敏感性强、文字简练、角度新颖,因此也对通讯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坚持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坚持提高自己的执笔书写水平、坚持参与更多有意义的宣传报道活动,以更高的热情、更佳的状态,投入到通讯员工作中,交出质量更高、更符合要求的宣传素材,使报纸内容可读性更高、指导性更强,更好的服务于烟农、零售户和广大读者。

今天,我的发言材料取名为勤勉、奋进,砥砺前行,就是借此与大家共勉,机遇面前时不我待,发展与挑战并存。要焕发自己的活力,勤勉有为、奋发进取,在面临行业新时期、新任务的重大挑战下,博观而约取,厚积薄发、砥砺前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篇8: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约650万~704万台,庞大的工程机械保有量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再制造资源。与此同时,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生产模式,受到国家关注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被明确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纲领性文件。无论是从节能减排、承担社会责任角度看,还是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方面考虑,企业发展再制造业务前景可期。

即便这样,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仍面临诸多发展羁绊。

政策支持方面,即使我国支持再制造的各项文件不在少数,但落到实处的实则并不多,行业企业不同程度地为“尚未细化的政策支持”而苦恼。

众所周知,税收是再制造企业最常提及的话题之一。据悉,很多国家为了扶持再制造,均采取初期减免或退税的政策。而我国目前仍采取双重收税制度,即采购旧原料或设备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卖出再制造产品同样要开具增值税发票,虽然一买一卖可抵消部分支出,但企业在回收旧产品开具的的增值税发票(17%的税率)大大压缩了再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说,一张小小的发票,成为再制造企业发展的羁绊。

与此同时,对于终端用户,有关再制造工程机械产品的购买优惠政策也非常缺失。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以旧奂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但目前,在符合“以旧换再”推广条件的再制造产品范畴中尚未列入工程机械产品。对用户而言,在其对再制造产品尚无绝对信心的同时,缺失的购买优惠政策对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没有任何帮助。

社会推广方面,谁都说再制造产品好,可再制造产品却总也挤不进政府采购的大门。一位企业管理者表示,“当前,终端用户对产品存有疑虑,政府就应该引导消费,如某些工程采取鼓励或限制只有再制造产品才可参与投标或施工作业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和认识再制造产品。“

市场竞争方面,很多企业迫于经济形式的压力或对再制造概念的追随,盲目投入甚至随意进行再制造概念的炒作,不仅自身无法做到盈利,还对市场造成干扰,使真正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及其产品陷入不良竞争环境的同时,还混淆了用户对再制造及其产品的认知,削弱了市场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度。同时,行业缺乏统一的再制造产品检测检验标准,企业各圆其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成为用户对再制造产品认可的羁绊。

篇9:大恒数码:创新路上砥砺前行

对于成立大恒数码的初衷,李俊杰表示源于大恒集团发展转型的思路。“以前我们做设备代理,帮别人卖产品,从公司发展前景来说,是受局限的,我们希望拥有自己的产品。通过2008年奥运会项目,大恒意识到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产品,我们并不把印刷看作加工制造产业,我们是用大恒的理念在印刷领域服务客户。印刷就是服务,通过印刷来服务客户,而不只是做成一个产品。”

众所周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拥有亚洲第一条连续喷墨全连线数码按需生产系统著称,这条生产线将印刷与内容创作、编辑校对、排版设计等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印刷在其中已经不只是加工者的角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大恒为其提供了整个系统集成方案以及近两年的后期服务。在总结了第一条喷墨全连线生产线运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大恒通过调整整体架构在北京组建了第二条喷墨数码按需生产线。与凤凰的生产线一样,大恒的生产线以柯达鼎盛Prosper 1000数码印刷机为核心,配备瑞士Hunkeler的书芯成型设备和日本Horizon BQ-470的印后装订设备,但有所不同的是,凤凰的生产线是全连线的,而大恒采取的则是近线方案。李俊杰介绍了这两种方式的不同:“连线方案需要将整个设备系统串联起来,故障率是每个系统相乘的结果。而近线方案追求的不是设备物理层面的串联,而是用软件系统将各个生产环节连接,整个系统故障风险将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那么,最初为什么给江苏凤凰做?大恒是看到凤凰的成功以后,才决定尝试自己做的吗?

李俊杰总经理给出了答案:“做按需出版最容易成功的企业非江苏凤凰莫属,他们创新的条件更加成熟。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凤凰出版集团基本是一条线,图书的编印发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方式,丰富的出版资源以及领导高层的高度重视使得凤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其规模和在出版行业的地位是其他企业望其项背的,所以他们做起来更容易成功。”

“北京是全国出版中心,大恒的总部也在北京,我们希望在北京能够体现出更多自己的理念,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还是必须由我们自己做才能有所体会。”另外,大恒集团之前长期做设备的销售代理,深深地体会到设备不是问题,各个品牌的设备之间差异并不大。关键问题不是没有好设备,而是大家不知道该怎么用,印刷企业的商业理念、盈利模式等方面不健全。所以大恒决心要试水按需出版,实践出一条创新路。

对于接下来要走的路,李俊杰表示压力虽大,但是感到非常幸运。“任何创新的路都不好走。所有的创新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试错革新的机会。像柯达、诺基亚这些大公司并不是没有实力,而是以KPI(绩效考核)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不允许有创新部门的出现,所以内部创新试错的机会被扼杀了。对于我个人来说,现在能做这件事是很幸运的。对于大恒数码来说,做创新探索也是很幸运的事情。”

李俊杰认为数码印刷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对于大恒是否找到了“怎么做”的答案,他表示:“不可能有人找到答案,因为答案一直‘在路上’。所谓的答案是什么?可能是某一阶段的成功或某一阶段的收获。所有人都在问答案是什么?我认为这个答案都得自己去探索。如果大家都找到了答案,那么这个行业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现在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印刷行业的转型问题。对于这个话题,李俊杰表示这是很多传统行业都在讨论的话题。“我发现,不仅是印刷行业,其他行业比如服装、汽车或是日用品行业,每次开会也都是如何转型以及互联网冲击对传统行业的影响等问题。我前些天参加出版行业的会议,大家探讨的也都是这些问题。”对于互联网的认识,李俊杰认为传统产业还处在隔着笼子看动物的阶段,如果真的投身到笼子里去,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互联网既不是能吃人的老虎,也不是能把玩的宠物。

他认为,并不是有了互联网才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诞生之前,其实就有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并不是由互联网带来的。比如在餐饮行业,肯德基、麦当劳的产品化做得很好,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非常典型,非常注重口碑和人脉传播,营造客户体验,这都是典型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很久以前,可能在清朝时期就存在互联网思维,而如今这种思维只不过是由互联网这个工具发扬光大了。最重要的是企业好与不好,好的企业有了互联网会更好,不好的企业有了互联网也好不了。创新不等于互联网,没有互联网之前,好的企业一直在创新,并不是互联网带来的,而是有了互联网优秀的企业会更好。”

那么,在李总眼里好的企业是怎样的呢?他表示:“好的企业必须有好的盈利模式。要有好的盈利模式,就要有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不走、买不到、不可复制的能力。能够买得到或是可以带走的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别人能够学到的也不是核心竞争力,就像最近很多人去台湾健豪、Eprint参观学习,能够学得到的一定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大恒数码练内功的目标就是要具备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要想具备这样的竞争力,需要大恒数码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对于下一步怎么走,李俊杰给出了答案:“大恒数码今年将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上前进一步,年底将发布新的信息平台。此平台从处理订单、印刷生产环节到物流配送全流程自动处理。我们希望除了做到数字印刷以外,通过数字流程打造一个数字工厂,不只是用数字化设备去生产,也用数字化手段去管理。”

对于数字印刷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李俊杰认为需要数字印刷企业和用户一起创新。“以前印刷行业由于各种限制,客户要什么我们印什么,客户要怎么印我们就怎么印。客户对于技术能力的范围并不了解,这需要我们“以下犯上”,作为下游企业如何对上游客户做好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管理,大恒数码希望通过管理让客户享受更好的服务。管理其实就是引导,在产品创新和应用方面作一些探索。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出版社已经开始受到我们影响,认可我们的理念,并已经达成了长期合作意愿。”

篇10: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一、引言

姚安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地处北纬25°13′~25°45′,东经100°56′~101°34′,县人民政府驻地栋川镇,海拔1870米。东邻牟定县、南连南华县,西与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北接大姚县。南(华)永(仁)公路穿境而过,广(通)大(理)铁路在县境有弥兴镇小苴火车站。县境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48.5千米,国土面积1699平方千米。距州府楚雄市城区78千米,距省会昆明市城区243千米。2018年末,姚安县辖栋川、光禄、前场、弥兴、太平官屯6镇和适中、左门、大河口3乡。全县共64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1205个村(居)民小组。辖区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6%。

二、7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姚安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民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县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2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元。经过长期努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08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51.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7.3%,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33亿元;

2005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4年突破30亿元、达到32.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73元增加到2018年的24920元。

——70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952年的86:8:6演进为2018年的30.8:22.2:47.0,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5.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调了14.2和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类型由1952年的“一二三型”转变为2018年的“三一二型”,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70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2年1625万元跃升到2018年27.65亿元,按可比接计算,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96倍,年均增长7.8%,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14亿元;

2008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72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2.02亿元;

2018年突破25亿元,达到27.66亿元。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37600吨,增加到2018年的105553吨,是195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4%。油料产量由1952年的70吨,增加到2018年的7322吨,是1952年的104.6倍,年均增长6.9%。肉类产量由1952年的1136吨,增加到2018年的23773吨,是1952年的20.9倍,年均增长4.4%。

——70年来,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解放初期,全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1952年全县仅有工业生产企业1户,工业总产值146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05亿元;

2007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26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2年突破30亿元,达到39.90亿元;

2013年突破40亿元,达到45.66亿元,2015年突破50亿元,达到55.19亿元。2018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达到20.68亿元。经过70年发展,姚安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对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70年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62万元;

2000年突破1亿元、达到1.73亿元;

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6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43亿元;

2013年突破30亿元、达到33.04亿元;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57亿元,增幅达31.2%,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动能,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102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80元,比2004年增长3.92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0元,比1952年增长388.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加。1952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万元,1979年突破100万元、达到100万元,1987年突破1000万元、达到1130万元,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26亿元,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93亿元,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94亿元,2016年突破30亿元、达到31.68亿元,201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6.52亿元,是1952年的93040倍,年均增长17.76%。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0.41元跃升至2018年的22064元,是1952年的53814倍,年均增长16.84%。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年由上升至2018年的16.75亿元,是1952年的835倍,年均增长10.1%,期间1978年突破1千万元、达到1154万元,1997年突破1亿元、达到1.15亿元,2014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2018年达到16.75亿元。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1885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9357元。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65.8辆、108.5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7.1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4辆、105.2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4.7平方米;

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由2004年的4.36下降至2018年3.11。

——70年来,财政实力大幅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建国初期,我县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3万元,1978年增加到293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进入新世纪后,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达到1.05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4亿元,是1952年的2415倍,年均增长11.77%。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70年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1952年城镇人口仅有0.98万人;

1978年突破2万人、达到2.69万人;

2018年达到5.41万人,比1952年增加4.43万人,是1952年的5.5倍,年均增长2.4%。城镇化水平由1952年的0.8%上升到2018年的39.92%,提高了39.1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5.7个百分点。

——70年来,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姚安县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4.6%,专任教师473人,其中,小学455人,普通中学18人;

在校学生1.4万人,小学1.35万人,普通中学0.0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完善,2005学龄儿童入学率首次达到95.5%,后续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到2018年,全县学龄儿童毛入学率99.97%;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8.76%;

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3.2%;

高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76.2%。残疾儿童入学率96.6%。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和100%。全县拥有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初中9所、小学70所、幼儿园82所,拥有教职员工2265人(含幼儿园),专任教师1775人(含幼儿园),在校生(含幼儿园)20455人。

——70年来,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国初期,全县有卫生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20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6人,其中医生2人。改革开放以来,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建立健全。2018年末,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1个,私立医院2个,村卫生室9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83张,其中:县级医院782张,乡镇卫生院301张。

——70年来,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姚安县路网总里程2216.1公里,其中国道1条46.49公里,省道2条97.9公里,县道19条192.2公里,乡道89条455.8公里,专用公路4条14.3公里,村道697条1409.5公里。全县共有二级公路(南永公路)37.5公里,三级公路52.7公里,四级公路678.3公里,等外公路1447.6公里。全县9个乡镇均实现通油路,77个村委会全部通硬化路面,全县所有自然村全部通路,其中已硬化1606.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两条省道为主干,县乡公路为骨架,遍布乡村的农村公路为联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末,实现了全县77村(居)委会1205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

——70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2020年建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姚安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特别是近年来,姚安县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扎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减贫成效十分明显,到2017年末全县实现脱贫出列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493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4.56%下降到2017年末的1.2%。

上一篇:关于第一次的作文400字:第一次做米糕下一篇:《章程》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