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名称翻译

2024-05-24

央视节目名称翻译(精选6篇)

篇1:央视节目名称翻译

央视里各节目的英文名称翻译

焦点访谈 Topics in Focus新闻调查 News Probe新闻30分 News in 30 Minutes

东方时空 Oriental Horizon社会经纬 Net of Justice

夕阳红 Sunset Glow商业电视 Business TV市场热线 Market Hotline

世界经济报道 World Economic Report股市分析 Stock Market Analysis

足球之夜 Soccer Night健康俱乐部 Health Club春节联欢晚会 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 半边天 Half the Sky综艺大观 Super Variety Show戏迷园地 Garden for Opera Fans 大风车 Big Pinwheel七巧板 Tangram12演播室 Twelve Studio

中华民族 Chinese Ethnic Peoples科技博览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人与自然 Man and Nature正大综艺 Zhengda Variety Show

书坛画苑 Gallery of Calligraphy Painting

天涯共此时 Time Together across the Strait华夏风情 China Kaleidoscope

中国新闻 China News中国报道 China Report

旅行家 Travelogue中国各地 Around China今日中国 China Today

周日话题 Sunday Topics英语新闻 English News东方时尚 Oriental Fashion

厨艺 Chinese Cooking中华医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篇2:央视节目名称翻译

时间:大概17::00—17:30开始

形式:诗朗诵、古典舞、琵琶、书法、旗袍艺术 服装:旗袍、中山装、长衫、礼服 道具:油纸伞(红色)、国画 节目描述: 一个乐曲

一个琵琶《平湖秋月》

加诗歌朗诵,两个撑着油纸伞的旗袍女人古典舞表演,同时、书法家在一旁书法、安排一个旗袍女为之研磨。第二环节 演员谢幕

主持人通过请国画大师绘制旗袍花色 着力表现轩儿旗袍的精心制作。

进场展示处:书法家书法、旗袍美女研磨、旗袍美女弹琵琶。节目名称二:旗袍秀

时间:大概19:30—20:30开始 形式:旗袍和华服相结合 服装:旗袍、华服 节目描述:

篇3:浅谈电视节目名称的修辞与翻译

一、中文电视节目名称的特点

(一) 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传达信息的特点

节目名称犹如电视节目的窗口, 往往能透露出该节目的相关信息或全部信息, 让观众有所了解, 加深印象。有些电视名称直接概括节目的内容, 如:《卫生与健康》《中国电影报道》《动物世界》《电视剧场》等, 这些都非常直观, 一目了然。有些节目名称包含数字, 这是告诉观众节目播出时间或节目的时长, 如《1860新闻眼》, “1860”即取18点60分之意, 《630剧场》表明该节目在6点30分播出。通过这些数字既可使栏目清晰简单, 又让观众知道播出时间和时长, 一举两得。有些节目根据其所针对的观众群体而命名, 如《夕阳红》《天下女人》《男人世界》《夫妻剧场》, 可以让合适的人观看适合的节目。还有些节目名称直接由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 如《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小崔说事》等, 这样的节目名称极具号召力, 名主持就是活招牌, 足以提高收视率。这些节目都很直观, 让观众对节目有大体的了解。

(二) 中文电视节目名称的修辞特点

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 越来越多的节目名称起得也是别具匠心。其中不少都包含修辞手法。

1. 双关

天津电视台的一档彩票开奖节目《津彩时刻》, 猛听上去像是“精彩时刻”, 所以这个节目很好的用谐音双关, 既能体现出该节目的地方性, 又暗示该节目很精彩。又如该台另一娱乐节目《每日笑吧》, 表明这档节目就如“笑吧”, 给观众提供笑料, 也希望观众每天都笑吧, 用词义双关展示给观众。

2. 借代

中央五台《激情绿荫》是一档足球栏目, 它很巧妙地用“绿荫”来代指了足球场上的一切, 让人眼前浮现出绿油油的草坪和激烈比赛的画面, 如果换成“激情足球”就达不到此效果。湖南台播出的关于男女交往的节目《玫瑰之约》用玫瑰代指爱情, 给节目增添了温馨和浪漫的色彩。

3. 比喻

有些节目巧用比喻, 节目名起得也是形象生动。如《股海观潮》, 体现了股市的起起伏伏, 有涨有落。又如其他的一些节目名《电影大排档》《娱乐麻辣烫》《音乐桥》, 贴近生活, 突出了节目的特点。

4. 其他手法

有很多号召观众参与的节目现在都采用问句作为节目名, 如《想挑战吗?》《谁是英雄?》等, 具有诱惑力, 使得观众有种跃跃欲试的想法。还有些节目引用名句作为名称, 如《数风流人物》《天涯共此时》等, 富有诗情画意, 能引起观众的好奇。

节目名称起得是否有新意有特色, 是否能打动观众, 直接关系到收视率。

二、英文电视节目名称的特点

随着对外宣传的需要, 电视节目也必须译成英文, 要想把中文节目名称更好地译成英文, 必须先了解英文电视节目名称的特点。

(一) 英文电视节目名称传达信息的特点

由于文化的差异, 英文与中文电视节目的类型有许多不同。国外电视节目包括肥皂剧、小型喜剧、观众参与竞赛的游戏节目, 这些节目一般都是系列片。在国外, 新闻节目很流行, 关系到该台的收视率。虽然节目类型有所不同, 但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和中文的节目名称一样, 也传达出节目的信息。如BBCNews, Weather View, The Daily Politics.从这些名称中我们就知道节目的内容。有些节目名称同样含有数字, 如Five News, 60 Minutes, BBC Ten O’clock News, 这些数字说明节目包含内容的多少, 节目的长短或开始的时间。当然, 在有些英文电视节目名称中还出现了人名, 如Jo Jo’Circus, Dr.Phil, 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这无疑也是一种宣传方法。

(二) 英文电视节目名称的修辞特点

观众首先看到的是电视节目, 所以西方人也会在名称上花工夫, 用一些修辞手法装饰节目名。

1. 头韵 (Alliteration)

在英文电视节目名称中, 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头韵, 如:English Express, Peppa Pig, Bob the Builder, 使节目名称看上去很对称。

2. 尾韵 (Rhyme)

有些节目名称用了脚韵的修辞手法, 如Dennis the Menace, Ready Steady Cook, 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

3. 暗喻 (Metaphor)

当看到Breakfast这个节目名称时, 大家也许会误认为与早餐有关, 其实这是一档早间新闻节目。它将新闻比喻成早餐, 既生动, 又增添了趣味。又如Game Show Marathon, 把游戏竞赛比作马拉松, 和节目很贴切。

4. 提喻 (Synecdoche)

还有些英文电视节目名称使用了提喻的手法, 如Instrument Tale, 这是一档儿童音乐节目, 是小朋友用乐器演奏音乐, 节目名称中就用“Instrument”代指了音乐。

5. 其他方法

在英文电视节目名称中还出现了其它比较特别的名称, 如Mio Mao, 这是一档关于猫的节目, 名称就用猫叫声作为标题。又如Deal or No Deal, 是根据莎翁作品中的句子“To be or not to be”改编而来的。

知道了英文节目名称的特点, 在翻译中文电视节目名称的过程中会有所帮助。

三、中文电视节目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一) 节目名称英译原则

在翻译节目名称时, 不是根据英文名称的特点, 来依葫芦画瓢, 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庞文提到的关于翻译的原则有:突出文题, 简短易懂, 易于上口, 不用句子结构。当然还要补充一点就是, 译名必须地道, 尽可能的符合英语为母语的电视观众的习惯。当然大多数的节目名都满足了这些要求, 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就很简单地译为:Guesses, 《探索·发现》译为:Exploring, 《健康之路》译为:Road to Health, 不仅简洁, 也非常地道。《十二演播室》译名是:Studio 12, 很符合习惯, 念起来也顺口。但仍然有少数节目不符合要求, 有些翻译甚至还出现错误, 如《实话实说》译成:Tell It Like It Is, 听起来就不像栏目名称, 而且用了动词开头, 成了祈使句, 一点也不符合原则;《天天饮食》译为:I Can Cook So Do You, 没有符合原则, 并且So在此处的用法也是错误的;又如:《今日证券》其译名为:Security Today, 猛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错误, 但仔细点就会发现, “Security”只有在复数形式时, 才是证券的意思, 所以让老外看了会产生误解。

在翻译中文节目名时, 要注意原则, 也要讲究方法。

(二) 翻译的方法

翻译电视节目名称的方法一般包括直译法, 意译法, 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重命名。

1. 直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节目采用的是直译法。如《人与自然》译为:Men and Nature, 《第二起跑线》译为:The Second Starting line, 《中国电影报道》译为:China Movie Report, 《东西南北中》直译成:North, South, East, West and Middle.

2. 意译法

还有很多节目用的是意译法, 如《祖国各地》译成:Around the Country, 《电影传奇》译为:Story of Movie, 《军事天地》译为:Military World, 《天涯共此时》译为:Sharing the Moment。

3. 音译与意译结合

也有电视节目名是通过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的, 如《正大综艺》译为:Zhengda Programs, 《五叶神精选》译为:Wuyeshen Selection, 《鲁豫有约》译为:A Date with Luyu。

4. 重命名

还有些节目英译时是通过节目的内容重命名, 如《下一站天使》并不是译为:The Next Angel, 该节目是一档制造偶像的节目, 所以就译为:Super Idol, 又如《花落谁家》也重译为:Flower House, 《冷暖人生》译为:Secret Docu-mentary。

所以在译中文节目名称时, 即使碰到包含修辞方法的节目名时, 也是选择直译、意译、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或重命名的方法。讲究了方法, 注意了原则, 才可能译出好的节目名。有些英译的节目名称还使用了修辞方法。如《高端访问》译成:Top Talk, 《故事片》译为:Feature Film, 《华夏文明》等就用了头韵。有时翻译时还会用到暗喻 (metaphor) 的修辞方法, 如《花落谁家》这是一档记录女生整容的节目, 其译名是:Flower House, 它将整容后的女孩子比喻成花儿;《夕阳红》该中文节目名就用了比喻的方法, 译名是:Sunset Glow, 也将老人比喻成美丽的自然景色。在翻译中文节目名时, 适当地用些修辞方法, 能给英文节目名增色不少。

四、结语

本文既分析了中英文标题的特点和特色, 又介绍了从中文名称到英文名的翻译方法和原则, 中文节目名要做到清晰独特, 吸引观众, 英文节目名也需要精雕细琢, 反复推敲, 千锤百炼, 以达到趋于完美的境界。

摘要: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 而电视节目名称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名称成为观众对电视的第一印象, 可以给节目锦上添花。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与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因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相似也有不同。因此, 节目名称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加美感, 而英文节目名称的翻译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审美标准。

关键词:电视节目名称,修辞,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郑玉琪, 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译翻译原则[J].中国翻译, 2006 (2) .

[2]唐俭.中央及部分地方电视台栏目名称英译纵观[J].中国翻译, 2005 (4) .

[3]中国电视报[J], 2006 (18) .

[4]谢祖钧, 新编英语修辞[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央视节目名称翻译

[关键词]电视节目名称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当前,电视节目不计其数。当观众手拿遥控器在众多的频道间迅速转台的过程中,目光会锁定在哪个电视节目上,节目名称就成了一个主要的筛选依据。所以要快速建立栏目品牌,提高节目收视率,就必须有个好的名称。电视节目名和书名、文章标题一样,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名片,是通行证。很多电视节目名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名都起得很绝妙经典。深入人心,而且很多电视节目名都伴有一个英文译名。将电视节目名译为外文是电视台对外宣传的一个手段。是扩大影响,提升栏目形象,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途径。

电视节目名言简意赅,很少涉及语法,几乎无关句型,但信息量大,反映了节目的主旨和特点,且用词十分灵活,艺术性较强。它和普通的文本差别很大,传统的翻译理论,如等值论,“信达雅”等就很难适应于这类名称的翻译。所以,对于这么一种新型的翻译类别,我们就需要另辟蹊径来讨论它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传统翻译理论对译文的功能、接受者、交际情景、交际媒介等因素重视不够,而这些因素对翻译质量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并据此理论来分析节目名称的翻译。

二、关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论的核心是由汉斯·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一种把目的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威密尔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原则。他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翻译目的决定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Jeremy 2001:79)。目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任何翻译过程都必须遵守。而评价一个译文是否成功,则看它是否成功达到其预期目的,实现了它所预期的功能,而不再以对等概念作为评判标准。

目的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了西方翻译研究注重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等二元关系,忽视译文社会效果和功能的理论框架。在目的论中,原文被降到了次要地位。只不过是一种信息的提供者,任何信息接受者包括译者都会从中选择那些对于实现“预期目标”有用、充足的信息。翻译就是“在目标背景中为目标环境下的目标目的和目标受众制作一种文本”(Nord 2001:12)。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强调,为使译文达到其所赋予的功能,译者可以采用一些恰当的非常规的翻译方法。

三、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节目名称翻译

既然目的论认为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特征,也就是目的性决定了在翻译实践中采取什么樣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那么电视节目名称英译的目的是什么呢?很明显,是要传达节目主旨、提升节目层次、扩大节目影响,吸引更多的观众,最终提高节目收视率。在这个目的指导下,节目名称翻译的原则就是:

1,能够反映本节目的中心内容,突出主题

对电视节目的命名首先要考虑该节目的定位。节目的定位包括分析节目内容和目标观众。对节目名的英译应尽可能反映节目的主旨,涵盖节目的理念。如中央台有档女性节目叫“半边天”,我们都知道这是源自毛主席的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代表了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口号,也渐渐为西方人所接受。它的英译名称Half the sky就非常精确地反映了节目的定位。又如老年节目“夕阳红”译为Sunset Glow,比较贴切,又富有诗意。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乐游原》中写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用夕阳来形容老年人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许多英语国家也有很多把老年人比作sunset glow的例子。

2,不能望文生义,用地道的英语彰显汉语内涵

翻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语言地道,节目名称翻译地道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译名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目前通行的、地道的语言。尽可能地符合以英语为母语的电视观众的表达习惯,而不能一味追求字对字的忠实,同时要注意风格的一致性。如电视节目“想逃战吗”和“实话实说”的英译分别是Wanna Challenge和Tell It Like It Is,不仅地道,而且也反映出电视节目轻松活泼的基调。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挡节目“奥运中国”的英译为The China Olympic Games,表达顺序作了调整。虽然“奥运中国”比“中国奥运”听起来更大气恢宏,但是英语也按这样的次序表达就莫名其妙了,所以还得正过来说,这样表达不仅规范,也丝毫不减原片名的正式与大气。“东方时空”译为OrientalHorizon。以此作为栏目名意境深远。给人想象的空间。如果译为Eastern Time andSpace,就失去其深邃的意义了。又如“社会经纬”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目的是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司法公正。“社会经纬”字面上并没有法律,若直译便不知所云,容易引发误解。但如果译成Net of Justice,就会使人由法律想到公正,由经纬想到天网恢恢。

3,简洁明确,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电视节目名称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醒目,响亮。艺术性和时代性极强,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唯有这样,节目方能吸引观众。让人乐于接受。译名也需要简短易懂,朗朗上口,让受众容易识别,同时在选词上也要具有原片名所具有的艺术性,能引起目的受众的共鸣。好的译名传递着“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如中央电视台的“高端访问”译为Top Talk,简单、准确、响亮。“联合对抗”译为VS,“文化访谈录”译为Culture Interview,“艺苑风景线”译为Art Horizon,“中国法制报道”译为Law Report(News),“新闻调查”译为NewsProbe。这些都是能让人过目不忘的佳译。

4,多用短语,不用句子结构

电视节目名称的翻译一般不用句子结构,而且尽可能避免用动词开头。不用句子结构主要是因为句子太长不易吸引观众的眼球。也不容易让人记住。如果节目汉语名称不是句子结构,译名最好不要译成句子结构,否则该节目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如“同乐五洲”译为Fun Ac ross theContinents,“综艺大观”译为Super VarietyShow,“华夏掠影”译为Glimpses of China。

多用短语结构也是为了使译名的表达更地道,更简洁,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感。

以上的四条翻译原则都是在目的论指导下,围绕着译名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展开的,也正符合了目的论所强调的:目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对于节目名称这种感染性较强的文本的翻译,我们就不能再以忠实、对等作为主导一切的信条,而要注重译文的社会效果和功能,也就是提升节目层次、扩大节目影响、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惟有达到了译文所预期的功能。它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即便字字忠实于原文,却呆板生硬,不像个节目名,无美感可言,不能吸引观众,这样的忠实对等又有何意义。

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特征。在目的论指导下,按照以上的四条翻译原则,节目名称翻译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和改译等多种方法。用直译法比较成功的节目名称翻译如“面对面”译为Face to Face,“法制在线”译为LawOnline,“今日亚洲”译为Asia Today。“人与自然”译为Man and Nature,等等。用意译法比较成功的有“焦点访谈”译为Topics inFocus,“世界各地”译为Around the World。“百家讲坛”译为Lectu re Room,“纪事”译为The True Story。等等。

另外,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内涵和寓意差异,表达习惯差异,以及东西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的不同。有时译者在翻译时需对节目名做一些适当的增删修改,以适合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如把节目“探索·发现”译为Exploring,删去了“发现”的翻译,更加简练、地道。还有把“朝闻天下”译为Morning News。不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下”:把“全球资讯榜”译为News List,不体现出“全球”。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删减。因为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翻译就要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只要这种调整是以分析原文为基础,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对于有些在增删调整后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就需要抛开原节目名的形式和内容,以栏目内容为基础,另起炉灶,把译语观众眼中平淡无奇的源语片名,按照目标语的表达习惯,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也就是改译或创造性翻译。翻译本来也就是一个二度创造的复杂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的英文名为Story,就翻译的非常好,因为讲述的就是“Story”,如果译为Telling或Narrating。就显然没有Story更能反应节目内涵,更打动人。还有大家所熟知的“今日说法”栏目,起初的英文译名为Law Today,忠实是忠实了。但总是不地道,容易让人误解为讲解法律条文的节目。后来改为Legal Report,虽然从字面上看与原片名大相径庭,却更贴切、更符合节目的主旨,也更能吸引目标语观众。还有上面所提到的“社会经纬”栏目翻译成Net ofJustice,也是改译的佳例。

如果说增删和改译在文学类语篇的翻译中有时是一种必要,在非文学类语篇的翻译中,则是常常必须借助的手段,否则可能会对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不利。

四、結语

篇5:央视节目榜样观后感

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时刻谨记党的教育,学习先锋模范的英雄事迹。公司组织观看的《榜样》,让我们这些普通党员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我们应该时刻反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及企业干部。

在观影结束后,温州保障房项目老党员余建平同志感叹道:“看了《榜样》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给我很大的触动。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平凡的一员,从事的工作也是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的职业,但是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凡的成绩。比如说:那位女警官,在一个男性占据优势的行业中,同样能把工作做的很出色,这需要多么努力啊!我们应该向影片中的他们学习,时刻向身边的先锋同志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力争把温州保障房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

《榜样》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辈更应时刻铭记党的教育,公司的栽培,向先进人物看齐,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合格党员。在工作岗位及生活上不忘初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篇6:央视榜样节目观后感

《榜样》专题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部分今年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我该怎么做,接触的人事多了也会有点麻木,我深深地意识到,这样的我存在着许多不足,我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勤劳刻苦的优良作风、忠诚履职的务实态度、为民解困的高尚品质和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为了老百姓。为了推动晴隆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他的鲜活性、生动性、亲切性,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我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产生极大的共鸣。能够成为我在工作及生活中的榜样,获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信心和力量,更加坚定实现宏伟目标的志向。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上一篇:你的背包下一篇:国际电信联盟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