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2024-05-10

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通用8篇)

篇1: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致三级跳远运动员

向前冲吧

把所有的希望都洒在这几十米的跑道上 加足油吧

把所有的汗水都融在这十几米的坑道中吧 一二三跳!

——致三级跳远运动员

一步,两步,三跳,一个高高跃起的身影在空中留下美丽的弧线 这就是三级跳运动员

他们跑得稳,跨的高,跳得远,他们跑出了速度。跨出了高度,跳出了水平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

——

——

——致三级跳远运动员

满场的眼睛 是满场的渴望 跨出的脚踩在云层 飞跃的心在沸腾 轻捷如燕 威猛如虎 换了扬起了臂膀 沉浸在反复轮回的场面中 汗水淌过在太阳下发出光芒

——致三级跳远运动员

第一步,跳出你积攒的力量; 第二步,跨出你心中的梦想; 最后一步,展开你有力的翅膀。跳吧,运动员,跳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距离!

——

——

——致三级跳远运动员

一阵有力的助跑后

你腾空跃起

顿时——你舒展开矫健的羽翼

然后——就会有个属于你的距离

无论远近

都是青春的风采

无论胜负

都是动人的旋律

篇2: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青春的步伐,告别昨天的汗水,激情的跳跃,飞向明天的希冀,一次次坚持,执着着梦想,一次次腾空,超越的 不仅是距离,还有自己。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助跑、踏条、腾空、落地 一条美丽的弧线 一个轻捷的身影 从眼前掠过 踏在沙坑 走向胜利

——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坚定的表情,露出一丝紧张。摇动的双臂,试图承载部分体重。深呼吸,试图平息紧张的情绪。飞跃,抛离地心的引力; 伸展,摆动双腿与双臂; 降落,脚丫再次触碰到地面,紧张在刹那间消失,跨越的距离都化作心灵的镇静剂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离弦箭似的助跑,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致跳远运动员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站在跳远板处,你突然发力 向前跳出,啊,那动作 教人快乐无比,无法自控 随着双脚着地,一道美丽的 “彩虹”产生了 这是成功后的嬉乐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好似猛虎跳闸 恰似虎跃深潭 你这奋力一跃 犹如天堂一道闪电 跳吧!奔向新的目标 跳吧!飞向新的起点

——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沙坑中那忽大忽小,忽远忽近的脚印 都是你一跃而起的美丽成绩 不论深浅,不论远近那都是你为目标而奋斗的结晶 在你跃起的那一瞬间 你的想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那片沙坑上留下你美丽的脚印 给观众留下一个个惊叹号 你总是为了那个目标奋勇而起 为着那个目标,加油吧!跳远运动员们 那个属于你的脚印永远不会被拭去 那个惊叹号永远属于你!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好似猛虎跳闸 恰似虎跃深潭 你这奋力一跃 犹如天堂一道闪电 跳吧!奔向新的目标 跳吧!飞向新的起点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你纵身一跃,留下一条美丽的彩虹。

那七彩的色泽,就是你灿烂的笑容。

也许,那是一条完美的抛物线,那均匀的尺度,尽在你的把握之中,或许,那是一条盘旋的DNA。

生命存在的意义,被你细细描述。

——

——致立定跳远运动员

大地属于你,蓝天属于你,在你一跃的瞬间,同时跃出了我们的希望。草儿欣赏你,白云欢迎你,身轻如燕,飞跃蓝天,奥林匹克精神在你身上体现,跳吧,跳出你的自信,跳出你的顶尖,跳出你的胜利山颠

篇3: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1995年在瑞典歌德堡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比赛中,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以18.29m的成绩创造了男子三级跳远新的世界纪录,并大幅度提高原纪录(17.98m)。爱德华兹这震惊世界的一跳,将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爱德华兹和威尔曼三级跳远技术的比较分析,旨在全面详尽的总结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为我国教练员指导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爱德华兹和威尔曼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最好一跳的技术动作。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助跑阶段分析

爱德华兹采用的助跑起动方式是行进间起动,这种助跑方式的优点是运动员开始助跑时比较放松,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节奏,发挥速度。助跑最后几步更加积极向前,为第一跳做好了充分准备。从爱德华兹创造18.29m世界纪录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助跑最后阶段(最后6~1m),上板前速度达到10.90m/s,高于威尔曼的10. 63m/s。

注:V为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m/s);S为速度损失率(%);L为速度利用率(%);表1、2、3、4的数据是由1995年12月来华参加国际田联-北京地区发展中心主办的亚洲教练员学习班授课的德国专家提供。

3.2 第一跳(单足跳)分析

第一跳是在向前速度极大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跳的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起跳腿快速积极的踏板开始的。从摆臂分析,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上板速度,爱德华兹采用了单臂前后摆技术;从着地动作分析,爱德华兹脚着地动作有明显的向后扒地动作,以缓冲强大的地面冲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平速度损失;从膝角分析,爱德华兹着板时膝角为166.43°,最大缓冲时膝角为147.26°,变化幅度为19.12°(表2),变化很小,表明爱德华兹上板非常积极,不倾向于借助腿部力量起跳,这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爱德华兹助跑速度快,可使身体重心迅速超过支撑点;第二,爱德华兹落地时上体相对来说略有前倾,之后迅速抬起上体,使身体重心迅速超过支撑点,减少了水平速度损失;膝蹬伸离地时膝角177.87°,膝角变化30.61°(见表2),利用较大幅度的起跳蹬伸与上体迅速抬起,使重心迅速提高,既获得了理想的腾起角,又使水平速度在短暂缓冲后依靠快速蹬伸转化为较高的起跳腾起速度,使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从速度分析,在第一跳中,爱德华兹在起跳离地时水平速度9.84m/s,速度损失率为9.70%,而威尔曼起跳离地时的速度下降到9.49m/s,速度损失率达10.70%(表1)。

3.3 第二跳(跨步跳)分析

第二跳的起跳实际上是从第一跳腾空后开始的。从摆臂动作分析,爱德华兹第二跳采用双臂摆技术,但下放的幅度相当小,有利于速度的保持和维持身体平衡;从着地动作分析,由于爱德华兹第一跳的腾起角较大,为15.6°,大于威尔曼12.5°(表3),腾空高度较高,因此爱德华兹为了防止落地时明显的制动,减少速度的损失,在第一跳腾空的后三分之一段时,身体开始有意识的下降,进行积极的缓冲,着地动作富有弹性,身体重心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从膝角分析,着地时168.06°、最大缓冲时133.21°、离地时177.20°,膝角变化分别为34.85°和44°,高于单脚跳时的19.12°和30.61°,说明在跨步跳阶段,爱德华兹进行积极退让缓冲,并倾向于利用其腿部力量来完成起跳;从速度分析,爱德华兹第二跳起跳离地时的速度为8.58m/s,速度损失率为11.60%,而威尔曼速度下降到8.24m/s,速度损失率为11.80%。

3.4 第三跳(跳跃)分析

第三跳是威尔曼和爱德华兹差距最明显的一跳,也是最能突出表现爱德华兹技术特点的一跳。从摆臂动作分析,爱德华兹第三跳仍然采用双臂摆技术;从膝角分析,爱德华兹缓冲时的膝角变化为36.18°(表2),大于第一跳和第二跳缓冲时的膝角变化,表明他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较强,膝关节蹬伸有力,蹬伸角度为40.16°,在蹬伸离地时起跳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并配合两臂有力的向前上方摆,身体重心明显升高;从空中动作分析,爱德华兹采用的是挺身式动作;从速度分析,经过前两跳以后,两者的速度都有明显的下降,第三跳起跳脚离地时,威尔曼的速度降低到6.49m/s,降低了16.40%,只跳了5.85m,而爱德华兹最后离板时的速度却为7.27m/s,下降了不到11.70%,跳了6.59m/s,说明爱德华兹更有效地把速度保持到了第三跳,速度利用率较高,速度损失率较低。

注:H1为起跳脚触地一瞬间身体重心位置,H2为起跳脚缓冲时身体重心位置,H3为起跳脚离地一瞬间身体重心位置,单位:m;A1、A2、A3分别为3跳的腾起角,单位:°。

3.5 从影响斜抛物体远度的因素分析

从物理学角度讲,三级跳远的每一跳都属于斜抛物体运动。按物体的斜抛原理,由S=V2 sin2A/g,H=V2 sin2A/2g(S为腾空远度、A为腾起角、V为腾起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腾起高度)可知, 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对斜抛物体远度和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理想的三跳腾起角分别为14~18°、13~15°、16~20°。表3:爱德华兹三次起跳腾起角分别为15.6°、14.5°、17.5°,均处与三跳理想腾起角范围之内,与威尔曼的三跳腾起角12.5°、17.0°、22.5°相比,在腾起角上达到了最佳组合;爱德华兹三跳起跳离地速度分别为(9.84+8.58+7.27)m/s,明显高于威尔曼的(9.49+8.24+6.49)m/s。爱德华兹在三跳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和腾起高度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搭配,创造这样优异的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3.6 从三跳远度和各跳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来分析

由表4中三跳远度可知,爱德华兹与威尔曼最大的不同是:威尔曼第一跳成绩相对较远,在三跳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前两跳过后爱德华兹落后于威尔曼(6.22+5.48)m<(6.33+5.44m),但爱德华兹第三跳成绩明显高于威尔曼(6.59m>5.85m),可见,爱德华兹的技术更为合理,能将在前两跳的速度损失减小到最小,保持尽可能大的速度到最后一跳。另一方面表现出爱德华兹两腿的跳跃能力都很强,特别是弱腿的跳跃能力,这在我们平时的训练中应特别注意。

3.7 从三跳的身体重心高度变化来分析

身体重心移动平稳是维持好各跳中的身体平衡和取得三跳合理比例的基础。当今,在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中,已明确认识到只有在运动中身体重心高度变化不大,相对平稳移动,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出路。从表3知,爱德华兹与威尔曼相比,在三跳的支撑、缓冲、蹬伸过程身体重心高度变化较小,P〈0.0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爱德华兹三跳中身体重心明显比威尔曼平稳的多,更有利于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从两人的三跳腾起角也可以同样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爱德华兹三跳的腾起角分别为15.6°、14.5°、17.5°,而威尔曼三跳腾起角度分别为12.5°、17.0°、22.5°,爱德华兹三跳中身体重心的移动明显比威尔曼平稳得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出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有以下特点:

4.1.1 突出一个“快”字,即助跑速度快,起跳快,三跳节奏快。

在助跑最后阶段达到10.90m/s,三跳每一跳的离地速度分别为9.84m/s、8.58m/s、7.27m/s,明显高于威尔曼三跳离地速度。爱德华兹本人也说:“在比赛中始终保持最快的助跑和起跳,这就是我的秘诀。”可见, “三快”是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灵魂和核心。

4.1.2 速度损失小,速度利用率高。

经分析,爱德华兹每一跳的起跳脚放脚位置恰恰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这样每一跳起跳腿着地角变得更小了,起跳蹬离地面时起跳腿与水平面构成的夹角也变得更小。身体重心在每跳过程中上下移动的幅度很小,每跳的水平速度损失率变小,而且爱德华兹脚着地动作有明显的向后扒地动作,以缓冲强大的地面冲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平速度损失。从三跳的速度总损失率来看,威尔曼为38.9%,而爱德华兹只有33.0%,低5.9个百分点。特别是最后一跳起跳离地时威尔曼的速度降低到6.49m/s,只跳了5.85m,而爱德华兹最后离板时的速度却为7.27m/s,跳了6.59m。

4.1.3 重心平稳,身体平衡能力强。

在三跳过程中,爱德华兹身体重心在每跳过程中上下移动幅度很小,而且他获得了最佳的三跳腾起角度组合,很好地把握了身体重心的平稳。爱德华兹采用了两脚落地点在身体正下方的技术动作,但这一技术会使起跳脚落地时身体产生较大的前旋力,身体平衡难以控制,针对这一点,爱德华兹采用了加强摆臂和摆动腿技术以及肩髋相交叉转动与相互补偿的技术加强了身体的平衡能力。

4.1.4 三跳比例合理。

适当减少了第1跳的距离,增大第3跳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发挥,并且能将各跳速度的损失率减小到最低程度,有利于总成绩的提高。

4.2 建议

目前从世界三级跳远的技术发展来看,爱德华兹的三级跳远技术是最最先进的,希望我国三级跳远教练员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资料,进一步加快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的提高。

摘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冠亚军———爱德华兹和威尔曼的三级跳远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反映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研究表明,爱德华兹的三级跳远技术在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身体重心平稳性和三跳比例方面比威尔曼更加合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爱德华兹,男子三级跳远,技术,比较

参考文献

[1]布吕克曼,等.第六届世锦赛生物力学报告[J].田径,1998(8)

[2]詹姆斯.海(美国).詹姆斯博士谈三级跳远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郑贺.爱德华兹成功之所在—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比赛的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1996,18(2)

[4]何俊虎.浅析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

[5]文超,等.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卢刚,王宗平.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

篇4:浅析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

三级跳远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它的整个过程包括“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落地”,整个技术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运动员要完成三次身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一系列相适应的技术动作。合理的助跑节奏;积极的加速上板;快速有力的起跳;支撑阶段富有弹性的缓冲;腾空阶段自然平稳的交换腿动作;以及最后落地时双腿高抬向前远伸。这些都做构成了三级跳远技术的整体结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败。[1]因此,它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

提高和完善跑的技术动作

快速助跑是三级跳远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三级跳远成绩的60%—70%取决于助跑速度。由于起跳板的限制,不但要求运动员跑得快,而且还要跑得准。只有掌握了正确、完善的技术动作,才能充分地发挥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2]青少年运动员具有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可塑性大的特点,在训练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正确的技术概念,提高起跑后加速和保持高速跑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助跑速度。

提高短跑能力

三级跳远运动员良好的助跑技术表现在运动员能够在一定距离内获得最快的速度和准确地踏上起跳板。三级跳远高水平运动员一般跑20±4步,距离约40±5米。而青少年运动员的步频与步长有其自身的特点,助跑距离偏短,100米速度较差。所以,在青少年运动员正值神经系统灵活性好的时期,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针对青少年,着手培养具有高速度水平的三级跳远运动员,不失时机地强化速度训练,以形成一种快节奏的动力定形。

适宜的力量训练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力量素质做支撑,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还要克服自身体重,因此运动员既要提高绝对力量水平,也要提高相对力量水平。[3]

力量训练应以快速和加速为前提,采用的方法尽可能与专项动作结构、用力方向、用力顺序、关节角度及肌肉最大用力时间一致。考虑到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因素,在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不能照搬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应结合运动员的生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另外要重视力量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及训练后的放松练习,以确保肌肉得到合理的恢复和保持良好的肌肉弹性。

加强弹跳爆发力的训练

爆发力应主要通过各种跳跃练习来发展。对于弹跳爆发力的训练同样应该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练习力量和练习强度,并选择适宜的练习场地进行练习。三级跳远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要求很高,不但腿部力量要大,而且要在强大的负荷下完成快速起跳和克服着地时产生的巨大的冲撞力连续进行跳跃。[4]

重视灵敏协调性练习

对于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动作,他们的灵敏和协调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三级跳远的三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觉非常重要,失掉平衡就会破坏跳跃节奏,影响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

培养运动员把握各跳起跳的合理时机的能力,是三级跳远训练的重要任务。这种能力对运动员协调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要结合专项技术特点,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练习方法和手段,着重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改进技术,掌握合理的三跳比例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是,强调发挥和保持水平速度,同时要求两腿跳跃能力的均衡发展和快速的三跳节奏合理,第三跳的远度显著增大。速度型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远度和比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也表明了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合理的三跳比例的基本节奏特点。[5]因此,在训练时,要充分注意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便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三级跳远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理的技术节奏是三级跳远训练的核心问题

技术训练是三级跳远训练体系的中心和重点,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形成鲜明的技术风格和合理的技术节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讲的技术节奏是指整个技术过程的节奏,它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快跑快跳的技术节奏

这种技术节奏的特点是,运动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助跑速度,但是三跳的节奏偏快,难以形成三跳的合理比例,往往表现出“两跳加一跑”的技术形式(第一跳和第三跳大,第二跳偏小)。

慢跑慢跳的技术节奏

这种技术节奏的特点是,运动员为了降低起跳的难度,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助跑速度,虽然三跳有合理比例,但是因为速度储备不够,所以往往表现出向前的实效性差。

快跑“慢”跳的技术节奏

这种技术节奏的特点是,运动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助跑速度,三跳的节奏介于前两种之间,三跳的比例合理,表现出极高的实效性。

在上述的三种技术节奏中,快跑快跳和慢跑慢跳都容易做到,但要想做到快跑“慢”跳,关键要抓好两点:一是在技术训练中要强调第一跳起跳后应把起跳腿留在垂直部位,让运动员逐步做到慢交换,晚交换,只要第一跳的节奏能控制好,就有利于形成快跑“慢”跳的完整技术节奏;二是加强着地技术的训练,使运动员掌握积极主动的“扒地式”着地技术,这对形成快跑“慢”跳的完整技术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当今三级跳远的发展来看,“平跳型”技术和“高跳型”技术正相互融合,三跳的比例大致在34%至36%—30%—34%至36%这个范围内。虽然各种类型的技术在特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快跑“慢”跳这一完整技术节奏的要求却是一致的。[6]

在国内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三级跳远运动员兼项跳远的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员认为跳远训练会破坏三级跳远的技术,影响成绩的提高。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跳远是三级跳远的专项基础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跳远训练可以有效地发展下肢爆发力,改进起跳技术,提高起跳能力。

篇5:运动会稿件之跳高跳远

这是成功后的嬉乐

这是爱的奉献

致跳高运动员

你像一只矫健的飞燕

轻捷地掠过了横竿,顿时,全场晴天霹雳般哄起一片欢呼声。

在喝彩声中

横竿升上了新的高度

伴随着这喝彩声

你又开始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

跳高运动员

你像一只轻盈的小鹿,奔跃在那指向胜利的横杆间。

一次,两次,不灭的是你那必胜的信心。

终于,在那激动人心的瞬间一跃后,你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致跳远运动员

离弦箭似的助跑,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跳高运动员

大地属于你,蓝天属于你,在你一跃的瞬间,同时跃出了我们的希望。

篇6:运动会铅球激励稿件

手裏紧握那沉重的铅球,那铅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你的理想,汇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推出希望,铅球在空中闪亮,理想在空中发光

——

——致铅球运动员

在枪声响起的一刹那 你如箭在弦飞刺而出,在跑道的尽头 你奋力的一掷中 你让铅球落在最远点

是你—— 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拼搏 什么是激情什么是荣耀 加油吧

让所有的人目击你们胜出的那刹那瞬间 让所有的人为你们而骄傲

——

——致铅球运动员

沉甸甸的铅球,寄托着你的希望,奋力一抛的瞬间,一道闪亮的弧线划破美丽的长空,希望向前,再向前!

——致铅球运动员

手握铅球,心有成竹 虽有几分沉重,几分辛苦 正现人之本色,豪情万丈 一声嚎去,只见铅球已飞出 呀,太棒了,我为你欢呼 我为你骄傲

——

——

——致铅球运动员

在赛场的尽头你奋力的一掷中你让铅球落在最远点就是你们

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拼搏,是们是激情是们是荣耀加油吧,让所有的人目击你们胜出的那刹那瞬间,让所有的人为你们而骄傲

——

——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联翩,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无伦的弧线啊,寄托着多少热切的期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没有什么遗憾,只会留下一片美的体验。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篇7: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会稿件

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古今中外的名言,有许多给我们带来帮助和启示,使我们感悟深刻,明白人生哲理。但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还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它时刻激励我保持读书的好习惯。这句话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有如…

校运动会加油稿左手遮不住希望,右手挡不住阳光。腾空一跃就是一次闪耀,美丽的弧度画出最亮丽的彩霞。一次次超越历史,一次次刷新纪录。你们身轻如燕,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才会

跳的那么高,因为你们有激情,所以才会释放出青春的光芒,加油吧,你们是最棒的!校…

小学生运动会加油稿《掌声响起来》这里需要激情,这里需要呐喊,这里同样需要掌声。当你乘胜而归,我们为你鼓掌,为你祝贺,当你失败而来,我们同样为你鼓掌,为你骄傲。当掌声再一次想起的时候,你已经站在了起跑线上,朋友,向前冲!我们在为你鼓掌。小学生运动…

致六班的运动健儿们:

超越极限,或许你努力过,争取过,的掌声和鲜花擦肩而过。小学秋季运动会稿件或许你尝试过,但成功的火焰就是无法熊熊燃烧。或许你面对坎坷时犹豫过。害怕过,徘徊过,伤心过……但朋友,你是否冷静的思考过,或许成功便正好与你握手呢?鼓起勇气!再向前迈一步吧!超越梦的界限,超越自己的极限!加油!

手握铅球,心有成竹,虽有几分沉

重,几分辛苦。但你却不怕辛苦为班级争光,只见你一声嚎去,铅球已飞出,啊,太棒了,我为你欢呼,为你骄傲。铅球在你手中抛出,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铅球在空中划过,落在竞赛场上,留下一个精彩的痕迹。每一次投掷,都是激情的展现;每一次落地,都是努力的结果!加油!六班!无论成绩怎样,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加油吧!健儿们。你看,五星红旗为你飘扬,太阳为你射出光芒。在你们心中那绿色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等待你们的是一条漫长的征途。加油吧!六班的骄傲。你是否感到热烈的照射,那是烈日对你的祝福;你是否感到彩旗的摇摆,那是彩旗对你的呐喊;你是否感到人们对你的注视,那时人们对你的希望。祝福在你身边,呐喊在你耳边,希望在你心中。

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热血

在赛场沸腾,巨人在赛场升起。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当一切过去,你将会是第一。相信自己,你们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加油吧,健儿们,相信自己。

加油!无论结局是好是坏,这都是我们的选择,当你奔驰在400米跑道上时我们为你祝福喝彩,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是你的一贯信仰,也是我们的信仰,运动员们,飞吧!胜利属于你们!

在60米的赛场上,我们班的李娜用汗水与坚持获得了冠军,第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的。()而李娜凭着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这顶桂冠!她永远是我们六6班的骄傲。

* 运动会广播稿

* 秋季运动会广播稿

* 秋季运动会通讯稿

小学秋季运动会稿件致六班的运动健儿们:超越极限,或许你努力过,争取过,的掌声和鲜花擦肩而过。小学

篇8:运动会三级跳远激励稿件

影响三级跳远竞技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运动素质, 因此如何测定和评价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是在运动训练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专家论著中提出了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素质评定指标的筛选实例, 统计筛选结果选取的指标分别为站立式40米跑、立定十级跳远、6步助跑单足五级跳远 (摆) 、负重半蹲 最大重量 / 体重。该 实例的适 用对象是 成绩在13.5-15.50米的运动员, 即相当于我国一级水平的运动员, 而对于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评定指标还未见报道, 我们在此所说的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为成绩在16米以上并在国内重要比赛中进入前六名的运动员, 加强对于这一层次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评定指标的研究和探讨, 有助于使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训练过程更具系统性、科学性, 从而提高我国三级跳远运动的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 究对 象

本文选用河北、天津田径队男子三级跳远组运动技术等级为运动健将级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被测人数为8人, 平均年龄24.5岁, 平均训练年限8.5年。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 讨论

3.1、筛选结果与分析

于赛前1-2周按最大强度对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进行测试。选取的运动素质指标按照教练员和专家的意见分别为: 站立式40米跑、站立式60米跑、4-6步助跑五级单足跳、4-6步助跑四级跨步跳、短程助跑三级跳、杠铃负重全蹲、杠铃抓举、杠铃高翻、铅球后抛。然后, 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得出了各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通过筛选, 得出了与研究对象运动成绩最为相关的四个指标:即站立式40米跑成绩 (×1) 、4-6步助跑四级跨步跳远度 (×2) 、短程助跑三级跳远度 (×3) 和杠铃负重全蹲最大重量。它们与三级跳远成绩的相关系数最高, 经检验, 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这几项运动素质对三级跳远成绩影响很大。

把研究对象的40米跑成绩与三级跳远专项成绩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求得其相关系数为 -0.98 (呈高度相关) , 检验结果为p<0.001, 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据此建立一元回归方程为Y=43.35-5.97×1, 即运动员运动素质速度类回归数学模型。站立式40米跑 (大致相当于助跑距离) 成绩与三级跳远成绩的相关系数高, 说明助跑速度是三级跳远最基本的条件, 有资料表明,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助跑速度增加0.1米 / 秒, 可使三级跳远成绩提高30-35厘米, 足见速度在三级跳远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把研究对象4-6步助跑四级跨步跳、短程助跑三级跳成绩与三级跳远成绩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求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7 (均呈高度相关) , 检验结果分别为p<0.01和p<0.005, 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据此建立的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99×2和Y=-0.71+1.53X3, 即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协调类数学模型。三级跳远是一项速度加连续跳跃技术的项目, 技术复杂, 节奏性强, 要求运动员具备非常好的协调能力。4-6步四级跨步跳和短程助跑三级跳都是反映运动员全身协调用力和两腿快速蹬摆配合能力的指标, 它们对提高运动员连续跳跃时全身协调用力以及跳跃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 4-6步四级跨步跳练习的动作结构和用力方式与三级跳远的连续起跳技术密切相关, 而短程助跑三级跳是全程助跑三级跳远的缩影, 直接反映着完整技术质量的好坏。

把研究对象杠铃负重全蹲最大重量与三级跳远成绩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求得其相关系数为0.90 (呈高度相关) , 检验结果为p<0.005, 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据此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5.54+0.44×4, 即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力量类数学模型。三级跳远的第一跳是助跑与起跳的接合环节, 运动员在非常高的助跑速度下完成快速起跳需要有较强的腿部和腰部力量, 第一、二跳落地时更是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强的承受冲击的能力, 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下一跳的起跳, 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保持三跳的连贯性。负重全蹲是反映高水平运动员腿部和腰部力量的最主要指标, 提高这一运动素质指标, 加强这一手段的力量练习, 对提高三级跳远成绩非常关键的作用。

把上述四个专项运动指标与三级跳远成绩进行回归分析 , 求得多元回归方 程为Y=21.53-3.51×1+0.14×2+0.53×3-2E-04×4。利用多元回归方程和四个单因素数学模型, 可有效的指导专项运动训练。 (1) 设定训练目标。教练员可以根据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找出相应的数值, 将这些数值作为训练目标的子目标, 在训练过程中加以实现, 从而完成总训练目标。 (2) 对训练过程进行诊断。观察各个专项素质指标之间的平衡, 对低于设定数值的专项素质要分析原因, 找出存在的问题, 重新安排训练手段。更重要的是教练员可以通过专项素质指标的整体变化情况判断训练的合理性和发展趋势, 并结合其他生理、生化、医学和技术的信息判断当前训练的状态, 以从宏观上把握训练过程。 (3) 预测成绩。利用数学模型, 根据目前运动员已达到的各个专项素质指标预测可能达到的运动成绩。

3.2、讨论

(1) 采用筛选后的四个专项练习是高水平训练阶段的必然结果。

三级跳远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多年行为, 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对于运动员来说, 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各个运动素质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与运动成绩最为相关的运动素质指标也必然有所区别。在较低水平的训练阶段, 静态的、局部的运动素质的提高可能对成绩有显著的作用, 而在高水平的运动员中, 静态的、与专项技术联系紧密的运动则对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这可能能够解释有专家提出的13.5-15.5米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指标中包含立定十级跳和五级单足跳, 而本研究统计处理后得出4-6步助跑四级跨步跳和短程助跑三级跳的成绩作为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的结论, 其原因是适应的对象不同。

(2) 运用专项运动素质指标要注意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化特征

通过研究, 已经得出了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回归数学模型, 以及它们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除通过统计学揭示的专项运动素质指标变化的趋势外, 还要依靠运动员个体初始状态的具体诊断资料, 同时依靠有关运动员个体素质、能力、技能和作为它们基础的某些功能特性和结构性功能特性动态特点的实际资料, 甚至, 要拥有依据充分资料针对某一类型的运动员而编制的统一模式评定, 并应为运动员提高训练目标时利有这样的评价而预先确定正确的个体变化概率。

4、结论

(1) 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运动成绩相关系数最大的的四个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为40米跑成绩、4-6步助跑四级跨步跳远度、短程助跑三级跳远度和杠铃负重全蹲最大重量。以此建立的单因素回归数学 模型分别 为Y=43.35-5.97×1、Y=-2.0+0.99×2、Y=-0.71+1.53×3、Y=5.54+0.44×4, 以此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1.53-3.51×1+0.14×2+0.53×3-2E-04×4。

(2) 利用本文研究得出的数学模型可协助教练员对高水平运动员设定训练目标和预测成绩, 并对训练状态进行诊断, 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此过程中, 应注意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化特征。

摘要:专项运动素质在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对运动员运动成绩有着最直接、最紧密、最显著的影响。测定专项运动素质可以给教练员制订训练目标提供依据、对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进行诊断、协助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预测运动成绩。本研究认为, 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运动成绩相关系数最大的四个专项运动素质指标为40米跑成绩、4-6步四级跨步跳远度、短程助跑三级跳远度和杠铃负重全蹲最大重量。

关键词:三级跳远,专项运动素质,训练诊断,预测成绩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学生安全教育的讲话稿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