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南山的范文

2024-05-13

我爱南山的范文(精选16篇)

篇1:我爱南山的范文

我爱家乡的南山400字作文

今天,碧空如洗,天气非常暖和。妈妈见天气这么好,就带我去南山玩。

二月的春风带着湿润的芬芳气息,吹过小路和山峦,吹拂着每个人的脸,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路上,花儿万紫千红的,抬头一望,几棵高大的.树挺一立在那里,像一名名威武的战士守护在这里,又像几把顶天立地的大伞,绿色的树叶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就沙沙作响,像又许多新的生命在颤一动。

站在南山顶上往远处眺望,一览众山小,远处的山有的像三角形、梯形、半圆形让人感到惊奇,让人感到美丽。山上有许多鸟的叫一声,唧唧喳喳地,声音清脆迷人,传遍整个南山。

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公园,里面有许多活动器一具,跷跷板、秋千、跑步机,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玩着各种器一具。妈妈和朋友们在说着家常话,我和同学们在追逐打闹,玩着各种器一具,好热闹!

下午的太一陽一红的耀眼,西边的云朵好像被穿上了红衣裳,那余光直射在枝干上,射在人们的脸上、身上,让人们觉得暖洋洋,舒服极了。

美丽的南山,你是那么婀娜多姿,那么令人陶醉呀!同学们有空要多去南山玩一玩。

评语:文章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南山的美。对南山的介绍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富有感染力。

篇2:我爱南山的范文

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所以世界是很美好的,与去年的南山环保行相比,我是更加激动的。

昨天晚上很是激动,我在想着我们的干事们,开动他们的脑筋,做的环保袋子是什么样子的。

八点半的时候大家几乎都到齐了,看着干事们做的环保袋子,真的很感动,虽然不算美观,但都是花了心思的都是在体现环保。想到去年的我,就是只拿了个现成的纸质袋子,挺惭愧的,并没有开动脑筋去思考,应该要怎样去体现环保这个主题。今年的我,用以前留着的以前街上发的宣传单子,做了今天去南山环保行用的装垃圾的袋子,但质量确实是不容乐观,我做的环保袋只能说是又失败了。各个部门签了到,排好对,会长说了几点注意事项后,八点四十五,我们正式像我们学校后面的南山出发,开始我们的南山环保行。一路上,大家都积极的捡垃圾,宣传部的在走一段路程后,就挂一张标语,旨在呼吁大家增强环保意识,美化我们的南山,美化我们的家。我们部门的干事们是让我在这次的南山环保行中最受感动的。大家都很积极的捡垃圾,没有喊累,看见在有点悬崖感觉的地方有垃圾,也很积极的去捡,我是又感动又生气。感动是因为,他们的认真,认真的捡垃圾,认真的进行着我们义工志愿者协会的环保南山行,所以我是感动的。生气是因为怕他们不小心脚踩滑,掉下去了怎么办,虽然说这样的想法是有些杞人忧天的,但作为他们的组长,作为他们的部长,更作为他们的朋友,看着他们几乎说得上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全的情况下,去捡垃圾,真的那时那刻让人很担心,所以说生气。在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南山环保行后,在返回的途中,我做了一下总结,站在大家面前的那一刻,我真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想着去年做了南山环保行后和今天做了南山环保行后,有着许多相同的感受,更有着许多不同的感受。相同的是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南山贡献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微薄的力量,感到很开心。更多不同的感受是干事们带给我的感动。

篇3:我爱南山的范文

小说的主体部分是画家邱东来带着儿子大壮来到泉沟村, 本来过得颇为惬意, 但儿子在晚上跟着小青去抓螃蟹的时候, 被蛇惊着了, 发起了高烧, 这让他知道“想尽点儿做父亲的职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 却随着东来的回忆及其与大壮的相处时光而逐渐铺展开复杂的皱褶。原来, 东来是一个画家, 在一家文学杂志任美术编辑, 兼美术协会的秘书长, 因工作之便结识了艺校学生赵金娜。两人恋爱结婚后, 东来一切如故, 却遭到了妻子的嫌弃。在她看来, 丈夫就是一块“榆木疙瘩”, “跟不上形势”, 不仅经济上无能, 社会地位也越来越低。离婚之后, 儿子大壮跟了赵金娜。

由此, 我们大致明白了东来为何会带着儿子来到泉沟村, 以及他为何在儿子身边思绪万千, 深感挫折。如果我们抽离掉具体的叙事元素, 东来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失败者”的原型。作者赋予了他一个倾向于精神生产性质的身份和工作, 这样的身份曾经辉煌一时, 却在当下遭遇重大失衡。如果说文学艺术曾经有过“黄金时代”的话, 那么, 在以钱为一切成功衡量标准的时代, 它遭受的是前所未有的“黑铁时代”。小说通过东来家庭生活的描写, 映衬出他的身份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衰微。曾经为他赢得年轻漂亮女孩爱慕的特质, 同样也是导致他后来被嫌弃的原因。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 就连南山深坳里的泉沟村也发展起了农家乐, 可是, 以文学艺术为职业的一代人却静止于某个时间节点, 没有随着时代洪流而浮出水面, 那么, 等待他们的必定是淹没, 是遗弃。

我以为, 东来这样的形象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70后”自我想象的悲情样本。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将“70后”称为“最后的文人写作”, 原因是, 他们是被旧时代和新时代同时拒斥的人, 他们是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进退失据的人。在他们身上, 不可避免地留有“古典”的印痕, 葆有对审美生命的向往与追慕, 却找不到在当下社会中的位置和出路。将他们和其他代际相比, 差异迥现:这一代人之前的“50后”、“60后”, 即使到了城市, 也依然以乡村为生命之根, 其叙事姿态是褒乡村而贬城市的二元对立模式, 这种模式在沈从文那里已经开启。而这一代人之后的“80后”、“90后”, 乡村已经在血缘和根源上从他们那里“除根”了, 城市才是他们的故乡。在这样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看到“70后”面临的尴尬境况:他们有乡村故乡, 却决绝地离她而去;他们生活在城市, 城市在生命溯源上却与他们无关。这使他们在乡村和城市两大地域都成了“局外人”、“陌生人”。

这样一来, 我更愿意将小说中的“南山” (泉沟村所在地) 理解为一个象征:这里“俊秀挺拔”、“植被繁茂”, 为城市提供着丰沛水源。东来这个“城里人”在城市生活得局促窘迫, 却在村子里获得了宁静和认可。在卢爷爷和小青面前, 他表现得极为自在和轻松。换言之, 只有在乡村, 他才舒展开了做为一个父亲、一个男人的自由与尊严。

“南山”, 真是一个美好的想象。不妨将它看作主人公邱东来在繁华都市的罅隙间寻回的古老安宁, 一个精神的栖所。只可惜, “南山”一梦太短暂, 东来与儿子大壮只有一个白昼的快乐, 当夜儿子就因受惊吓而生病了。东来将儿子送到医院, 自己也心力交瘁。得知消息急忙赶来的赵金娜毫不客气地冲着他一通质问, “连珠炮似的, 如同一刀刀地劈在他头上, 刀刀见血”, 并且就在东来逃离医院之前, 她还不忘给他上一轮紧箍咒:“大壮肯定要出国读书, 钱, 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涉及到钱、现实利益, 正好是东来的弱项。这真是彻底击碎“南山梦”的一个魔咒, 东来注定要在这一击里将“失败者”的灰暗日子延续下去, 泉沟村里短暂的天伦之乐也将不复再现。他终于从宁馨梦境退回到了冷酷现实。

篇4:诱人的南山秋色

不是吗?对面南山上秋色正浓,它就像画家手中的调色盘,红黄绿白纵横交错。瞧,山顶那一块块白色,是白桦树的“杰作”;山坡上的那片火红,一定是红枫的“手笔”;为数最多的白桦树形成了黄烂烂的底色;山边上苍翠欲滴的松树,为南山围上了一条绿色的裙边。这斑斓的秋色,令人赏心悦目。

如果你有兴趣,就和我一起去南山走走吧!秋天的南山还会带给你更多意外的收获!

瞧,弯弯的山葡萄藤上,倒挂着一座座“小宝塔”,摘一颗把果肉挤进嘴里,酸甜酸甜的;远处有几棵头顶红冠的树,不要以为它是红枫,走过去,你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它们是山里红,摘下一把红黑色的山里红果实,你一定止不住往嘴里塞;你一定知道山核桃长什么样儿吧?那状如橄榄的山核桃穿着和妈妈一样的衣服,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藏在树叶后面探头探脑,敲开一颗来尝尝,味道不比花生差哦;最普通的要数榛子了。山边上就有,那矮矮的榛子树上,榛子长得可多啦。有两个长在一起的,也有三个或四个长在一起的。咬开一个,洁白的仁把壳填得满满的,晒干后炒着吃,又香又脆;还有那红红的山丁子,如同鸡蛋大小的山梨,见到它们千万别客气哦!走到这里,你一定满载而归了吧?

篇5:我爱我的学校范文

校园是美丽的。晨曦里朝阳点点,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迎着朝阳,听着鸟儿快乐的歌声,我们轻快地走在校园的林荫树下。早上的空气是多么的清新,草坪上,树荫下,无名的小花正在悄悄绽放,露着笑脸,迎接着我们的到来。看那盛开的山茶花是多么的灿烂,那一树粉红的花儿正释放全部的生命,一朵朵,把花辫尽情绽放,她们仿佛是老师明媚的笑脸。

升旗台上,那闪亮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映照着太阳的光辉,高高飘扬。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萦绕在葱葱茏茏的绿树间,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校园是快乐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传授着知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语文老师在优美地朗读;“看,轴对称就是……”这是数学老师正在演示;“How tall are you?......”这是英语老师在给同学们示范朗读;“一二一,一二一,......”这是体育老师在挥洒汗水……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课堂让我们张扬了个性,发表了见解,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胆识;知识的海洋里,我们快乐地驰骋。课间的校园,那是我们的乐园。下课铃之后,我们就欢快地奔向操场,笑声顿时充满了校园。操场上,有的聚在一起跳皮筋;有的聚在一起交流着课上的认识感受;还有的你追着我,我追着你,阳光追逐着他们快乐的身影,留下了他们快乐美好的时光……

美丽快乐的校园,充满着温馨和幸福。我爱我的学校,爱它的美丽,爱它的快乐。

篇6:我爱家乡的小河(范文模版)

同学们,你们到过乡村吗?我可到过,那里可漂亮了。我最爱的是我家乡的小河。春天,小河哗哗欢快地流着,惊醒了沉睡的大地。你看,小河旁边青青的小草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好像在比谁长得快。柳树把嫩绿的枝条垂到河里,好像在梳理自己的头发。野花开得多美呀!红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还散发出一阵阵香味,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活泼可爱的小鱼看到这么动人的情景,任不住冒出头来,小鸟也赶来凑热闹。小河也哗啦哗啦地流着,像一曲优美的乐章,这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啊!

夏天的小河可热闹了,乡村里的孩子们全身光溜溜的,跳进小河里。他们像一条条小泥鳅在水里钻上钻下,一会儿冒出头来,一会儿沉下水底。有的在河里比赛游泳,有的在岸边捉迷藏。啊,小河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秋天,凉风习习,河岸边的树叶翩翩飘落,有的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张邮票,飘向远方,有的像一艘小船,慢慢地驶向远方。

冬天,小河边变得安静了,只有岸边几棵光秃秃的树木陪伴着它,这小河慢慢地 流淌着,好像在和树木说悄悄话。

篇7:我爱秋天的洞庭湖(范文)

记得那是秋季的一天,我来到洞庭湖边,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几乎看出了神。啊!真美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游鱼和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微风拂过,水面上不时泛起几丝涟漪,与皎洁明媚的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图画。

秋天,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正忙着打鱼,有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有的渔民用鱼网网鱼;还有的渔民用鱼竿钓鱼,真是五花八门,有意思极了。微波粼粼的湖面,蓝绸子般的湖水一只伸到远处的深山。远远的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动。突然刮起一阵风,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小浪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来,可又怕有人抓它似的,又马上退了回去,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在皓月银辉的洞庭湖显得更加迷人,青翠的群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就如同在白色的银盘中放了一颗小巧玲珑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篇8:陶潜的南山

很久以前,曾不解陶潜为何把孤独的灵魂置于那座南山。是讥笑于那“五斗米”的优越俸禄吗?是不屑于这浑浊的人间吗?无言,我只是望着那座南山,山间那片傲然挺立的修竹依然青翠盎然,旁边还有菊花零星地铺撒。这就是陶潜的世界吗?陶潜说:“是的。”

世事随浊流而行时,是他第一个感悟到还有如此一座南山可以让他的心不再为这纷杂的世事而劳累。是的,那是陶潜的南山,是他灵魂所依之地。

他是在感悟吗?这自然中的南山,让他把心置于此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季节的南山又注定是属于身无羁绊的陶潜的。

南山依旧伫立在那里,它这一生都在等陶潜吧!等他逃离仕途,然后把大半生都交付给自己。也许南山带给他的并不多,只是一颗安宁的心,一缕菊花的清香,但,这就足够了。

感悟南山,让陶潜有了一份释然的情怀。脱离了勾心斗角的现实,换来心胸的坦荡无垠;放下了沉重的虚名,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的解脱呢?秋是属于菊的,属于一个宁静的绽放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南山又注定是属于襟怀坦荡、淡泊宁静的陶潜的。

“心远地自偏”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这种精神,大概也起源于对南山的感悟吧!陶潜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因为无奈而逃离的懦夫,而是一个真正感悟到生命真谛的智者。

陶潜的南山,是采菊、饮酒、作诗的宁静去处。可细细一想,那茂林修竹傲然挺立,那菊花铺撒的南山又岂是一座山?那不就是孤傲清高,悠然自得的陶潜吗?

篇9:我爱南山的范文

针对本课特点及本班学生特点,在设计教学时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一、重主导,重主体,寓教学活动以“和谐”。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是阅读教学的上镜.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带着上节课的疑问“杨梅果有什么特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师生交流中梳理文章层次.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四五六自然段,在充分读中去发现蕴藏在语言文

字中的作者情感,接着对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让学生借助想象及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理解内容,同时领悟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惹人喜爱,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二、重积累,重感悟,还语文教学以“朴素”.近年来的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语言的积累与实践运用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语言积累,语言经验越丰富,他的表情达意也就越流畅,越准确,越生动.因此,学习语言应重在积累,贵在运用.如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信息,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设计时由读议交流到背诵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之厚积.感悟是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研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从而归纳出杨梅果的特点,并相机指导理解“细腻”“染满”等词意.然后我不怕花费时间,让学生再读再议再悟,读出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在练读中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仿佛自己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亲口品尝杨梅果,自己已被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所打动.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感悟追问:“你从读中有什么发现?”这样将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入深层,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把自己在读中新的感悟体会说出.紧接着,教师再抓住学生的回答,领会作者写作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的读,一次次的导,一次次的悟,学生悟出了品词析句的方法,悟出了朗读的技巧,悟出了写作方法.三、重读书,重训练.现语文教学之“本色”.设计中体现“大读书”观念,初读、自由读、体会读、换词读、练习背诵以及边想象边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领悟和体验用自己确认的语气表现出来,增强了情感的熏陶,起到陶情冶性的效果.教学中,进行删、换、比较重点词语等训练,让学生认识语言文字的准确,这是语文语感训练之道.叶老说,课文是个例子,本设计体现了这一原则,把课文当作例子进行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之本色。

篇10:我爱我家的狗狗(范文模版)

它,眼睛水灵灵的,鼻子黑黑的,小小的,上面也湿湿的。

它的鼻子很灵,每次和朋友们玩捉迷藏,每次都将我们一网打尽,更倒霉的是,每次落网的总是我。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狗的嗅觉细胞多达2.2亿个,而让我们人类只有490万个呢?还有,我又是它的主人。它的耳朵也很灵,每次有谁来,客人还没有敲门,它就已经叫了起来了。还有,它的牙齿十分锋利,一块骨头硬得很,对它来说就是一块糖的硬度,几下子就把骨头咬碎成渣了。它的胃口很好,附肉骨(带肉的骨头)光骨(没肉的骨头)还有饭,它都吃所以,我们把它养的肥肥的,壮壮的。每次我们出门都带上它,它虽然大,但是十分听话:叫它坐,它就老老实实地坐下;叫它走,它就迈着“方步”像模像样地走起来„„小时候,我很轻,就可以骑在它背上,他也受得了。到了家,如果路上“立了功”,比如说我走累了,它背我,回到家,我就会给它最爱吃的附肉骨。每次吃完了,它就会绕着我走来走去。它就是小白,就是现在的大白。

还有一件事,让我对它的喜爱到了极点那是我4岁那年春,一个多雨的季节,我发烧了,小白驮着我和妈妈一起把我送到医院,那天雨下的挺大,到医院前不久,雨停了,爸爸也骑车过来了。爸爸带来了我喜欢吃的饭菜,爸爸带着

小白在院门外等,我和妈妈在医院里,大概过了1个小时,我康复了,出来后,我把我留给小白的红烧肉放到它嘴前,它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对它的爱也增加了许多。

篇11:我爱南山的范文

我的家乡在黄土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那引人入胜的景色,更爱家乡那勤劳朴实的人们,爱那花红柳绿的春天,爱那花繁叶茂的夏天,爱那枫红菊香的秋天,爱那松青雪白的冬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金色的光辉撒向大地,到处充满生机。花园里,百花盛开,许多美丽的小蝴蝶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小燕子也来凑热闹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在树枝上叫着,好像在说:“伙伴们,快来呀,你们快来呀,你们看那山上的景色多美呀!”小溪也不例外,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僵硬的冰里钻出来了,她欢快地向外流着,他们流动的声音好像一曲动听的歌谣:“丁东!丁东!”小溪旁有一棵挺拔的柳树,它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风姐姐的力量,炫耀着自己刚长出来的新衣裳。

炎热的夏天来了,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太阳公公照得大地发焦发热,好多小朋友在大人们的呵护下来到大树底下吃西瓜。树上是小鸟的天堂,河里的鱼儿与我们共同欢乐,哗哗的水声拌着孩子们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秋天,树叶变黄了,落在河里,小鱼看见了,藏在底下,把它当成了小雨伞;树叶落在地上,蚂蚁爬上去,把它当作运动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有的农民伯伯看到硕果累累的景象都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冬天,天气逐渐冷了起来,地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天上飘着的雪花,就像棉絮一样白。路上的行人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似在述说着岁月的痕迹,被雪覆盖上,就如人们对事物的记忆会逐渐模糊一样;我家的小猫也不甘示弱地跑来跑去,给大地印上了一朵又一朵的小梅花;我也和许多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啊,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呀!

我的家乡好美呀!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四季,因为我的家乡的一年四季都会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评语】

篇12:美丽的南山

暑假的第一天,我们全家来到宜兴南山。

虽说是烈日炎炎,可是夏天的南山气候凉爽,温度适宜,大概是树多的缘故吧。再热的天也不会感觉到热,人也不会出太多汗,感觉十分舒服。

早晨,晨雾还没有散尽,路旁的野草上还滴着晶莹的露珠,我们已经来到了南山脚下。漫步在林间小道上,碎金般的阳光洒落在扑满栀子花瓣的路上,捡起一片花瓣,顿时花的香味就散开来,还弥漫着一股青草与泥土的气息,在一个孩子眼里,这就像仙境中的花瓣芬芳。

继续向前,眼前跑过一群晨练的儿童。顿时想起冰心奶奶的一句话:“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一时兴起,随着人流走了过去。果然不出我所料,眼前是一大群孩子在石凳上嬉戏,一旁的栀子花和杜鹃花映着他们的笑脸,十分的可爱,看得出,他们也无比的和谐和幸福。

经过一番波折,我登上了山顶。

周围静的出奇,只听见我和妹妹的呼吸声,从山顶俯看下去,各色的杜鹃花开在南山的各个地方,杜鹃花的花蕾像吸足了奶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个枝头上都绽开了五六朵艳丽的花朵,挨挨挤挤的,就像小兄弟小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远处的杜鹃花赏心悦目,近处的杜鹃花也令人啧啧赞叹。杜鹃花的花冠有五片花瓣组成,形似小喇叭,花冠里长着好几根细长的花蕊,花蕊的顶端都有一粒小圆珠,像丹顶鹤头上的那块红羽毛一样红艳美丽。花的颜色还不一样哩,有红的、粉红的、淡紫的、青色的和白色的,花期虽然很短,但颜色和样子令人亲睐无比。

这个暑假,我游玩了南山,令我难忘的不仅是南山的景色,还有美丽的栀子花和杜鹃花,更有孩子们那迷人的微笑。

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六(1)班

篇13:我爱我的祖国作文300字范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300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我爱中华——是啊!祖国我们离不开你。

在祖国60岁生日到来之际。一个抗日战士——我的外公带我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漫步走进烈士陵园,外公给我讲述了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叫我铭记着段屈辱的历史。好好学习,发奋图强,为中国崛起而奋斗。

篇14:我爱南山的范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八(7)班的巩雅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六中,我爱智慧班”。

我们的六中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我爱她满载骄傲的荣誉墙,绿荫环抱的操场,桂花飘香的教学楼,我爱她光辉庄严的校史陈列馆,整洁宁静的阅览室,现代时尚的多功能会议厅,我爱她晨读时的朗朗书声,我爱她运动场上传来的掌声和呐喊声。校园里的每一处天地都是我爱上她的理由。

我爱她的校园文化:“求索”精神和“仰望星空发天问,脚踏实地唱九歌”的校训,给了我学习的启示----学习要有目标,善于思考,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的教风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们严厉中透出的无限的关爱;“辩思质疑,独立不迁”的学风使我们有了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勇气,教风学风的合并,就构成了六中和谐的求索课堂。现在,我正和同学们一起在“求索之路”上不断进取。

我爱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七年级的三天两夜,让我们收获了团结自律;感恩父母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收获了亲情和包容;随州的研学,让我们开阔视野,收获了知识和友谊;运动会和小型体育竞赛,同学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艺术节更是提供了同学们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而我,一名信息班的学子,我更爱我的智慧班。我的班级是人人拥有学习机的智慧课堂,它能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究,满足我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场景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升级。

现在,我和同学们几乎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和okay智慧课堂息息相关,不论是物理的微课还是语文的朗诵,不论是数学的试题还是英语的对话,okay学习专用智能终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快捷高效的呈现答题效果;个性的定制学习内容;永久保存的错题集;自由开放地观看微课,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变得更加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在我校旁的江渎宫写下过壮丽诗篇,现在,我们智慧班将沙市六中的“求索”文化和先进的智慧课堂相结合,一定会写下更动人的篇章。

篇15:祖国,我爱您范文

龙驹中学初二六班 孙雯琪指导教师 王霞

敲响那一排青铜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年缤纷花季,在地球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在浩瀚的太平洋西海岸边,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东部,巍然屹立着一个泱泱大国,那就是东方雄狮——中国。

——题记

自从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就一直忘不了祖国那艰辛的过去,那震撼人心的五四运动„„

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10年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董必武、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时段,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热血故事。

我不禁感慨万千„„祖国啊你走过刀耕火种的历史,走过风雨变幻的岁月,曾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也曾经历了金戈铁马的动荡,曾面对沙俄的舰炮、日寇的屠刀,也曾面对列强的谎言、军阀的混战,万里长城记录了一幕幕腥风血雨,滔滔黄河流淌着一股苍凉悲怆。

一路坎坷、一路动荡、一路豪情、一路悲壮。送走了黑暗,送走了迷茫,迎来了胜利,迎来了霞光。终于,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终于,有一个声音站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向全世界发出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来自四万万中国人内心的呼喊,这是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气吞山河的壮歌!

从此,一个崭新的国家,伴随喷薄的旭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用一个嘹亮的声音把中国的名字唱响!从此,一面鲜红的旗帜,在阳光下微笑,在和风中飘扬,在雄鹰掠过的高空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航向!从此,我们的人民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主宰着自己命运的方向!从此,我们在春天耕耘希望,在金秋收获喜悦,我们用智慧创造奇迹,用力量谱写和平的篇章!从此,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流光溢彩,正快步跨入崭新的时代!

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当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篇16:神奇的南山湖

南山湖,太美了,游过南山湖的人们谁也忘不了它;我每去一次,总有一次的收获,个中让我觉得,她不仅仅只是山美,水美,还蕴含着古典的传说美和现代的创造美。

她,南山湖,会让你陶醉的!

站在大坝上,放眼南山湖

南山湖,位于曹娥江上游长乐江的支流一一南山江上,它控制流域的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湖面3600亩,库容水量达1亿多立方米,是一个以供水为主,又兼灌溉、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人工湖。

这倒不足为奇,因为如此人工湖在全国几乎到处都有。奇就奇在我们双脚踏着的大坝。

这大坝,从土石结构看,不仅堪称全国第一,而且在亚洲也是罕见的。你们看,从坝之顶到坝之底,像不像一艘倒覆的巨轮?坝顶全长近238.5米,坝底全长420米;坝顶宽仅6.5米,坝底宽却有50米;从坝底到坝顶的垂直高度是72米。这样一座活像倒覆巨轮的大坝,需要多少土石方累堆而成?我告诉大家,近300万立方米。

3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朋友们,全是我们嵊州和新昌人肩挑手拉用血汗换来的成果哪。我们在当年(1958年)投资了近550万工的劳力。

因此,我们嵊州人说,“人造自然”、“人会胜天”。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由我们不信,不由我们不服。

你们站在坝顶上,面向北俯身向下看去,这巍巍然的坝坡中间有一架石级铺设的梯子,它从下到上共有409级。我们如果一脚一脚向上登,一步一步向顶走,你会自然地感到:是在登天。——这简直是一架天梯!

你们再向南面环顾,青山连绵,倒映水中,便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阵风吹过,涟漪泛起,阳光普照,湖面便绚丽而多彩,煞是好看。

要是我们登上游艇,艇首剪开一湖碧水,随手抓起满把水珠,你会由衷地感到清凉、柔和、润腻、舒心。戏水之乐,乐不可支。

游艇驰向东南,你就会看到一个盆地。它三面倚山,一面临湖,桃树繁盛:那就是“桃花春坞”。每当阳春三月,桃花灼灼,绿叶冒油,春阳一照,真叫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站在游艇之上,碰上风和日丽,放眼向东南诸峰凝望,你能看到矗立冲天的几棵大枫树。在大枫树的繁荫之下,隐隐约约会透出翘角粉墙,那便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当年讲学之地——贵门更楼。那里还留有这位大学问家亲笔题写的“贵门”两字。要是我们能“神游故国”,或许还能似断似续地听到朱熹老先生抑扬顿挫的讲学之声。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不过,我们倒可以举目远眺,凝神细听,“有福之人天来助”,我们之中或许真有能够听到“故人讲学”的神奇之音呢!

这么逶迤的山,这么浩淼的湖,湖水从哪里来?唐代大诗人崔颢告诉我们,从东阳到我们剡乡“绿水去何长”,当代人在这里这么一个拦截,那自然是“高峡出平湖”了。

走进金银谷,仰望石和尚

如果说,我们“站在大坝上”感觉到的是人民的力量、人力的伟大;那么,这儿,这山谷,这山石,这山瀑,这水灵灵、绿油油的山树,给我们的感觉便是自然的魅力、天成的奇妙。它们将一洗我们身上的凡尘俗气,还我们一个活脱脱返朴归真的“自我”。也真是明代诗人所言:寻幽不到此,空负剡中来。这里处处是从“幽”中显出奇妙来的!

让我们抬头仰望,依次可见怪石奇树、仙洞圣水。这里的种种——人、神、物,哪样不是、哪种不像?形肖神似、活灵活现哪!

你们看,最下面的一尊:大而挺的鼻梁,宽而阔的前额;一双眼睛深邃而凝视,一张嘴巴紧闭而富棱角,像不像气冲霄汉、威武雄壮的将军?我们这里的人叫它“将军石”。

可不可以这样说:“自然”而没有传说,“自然”就没有灵性;没有灵性的“自然”,是没有情趣的;而这里一个又一个的“自然物”,都蕴育着神奇的传说。

就说这“将军石”吧,据说原先是长乐的一个富家大力士。他尚武好勇,远近颇有威名。凡除暴安良之事,似乎都离不开他。可就在这里,突然来了一条毒蛇。请你们的目光沿将军石向上看,不是有一个黑乎乎、湿兮兮的山洞吗?这就是当年毒蛇出没之洞口。

这毒蛇浑身青闪闪、油腻腻,毒蛎无比。自它来了后,几乎每天有人死在它的口中、进入它的腹中。特别是青年妇女,死者更多、更惨。于是这一带的山民不敢近这里一步,战战兢兢地呆在家里过日子。这下激怒了除暴安良的长乐大力士,他决心除掉这条大毒蛇。于是他腰间别上一把匕首,上了山道,守候山谷。临近傍晚,飒飒一阵寒气,透人心脾;忽地寒光一闪,冲出一条大蛇。它似乎通了灵性,已经得知有人前来格斗。便张开畚斗大口,眦着钉耙般牙齿,伸出扇形舌头,喷出蔽天般的水露,就“沙”地扑向大力士。说时迟,那时快。长乐大力士猛地用铁钳一般的大手,一手死死掐着、揿住它的三寸头,一手“嗖”地从腰间拔出那把匕首。一道闪光亮过,那蛇头离开蛇身滚落,可是那无头的蛇身蛮绞死缠,竟然卷成许多圆圈,将大力士紧紧地紧紧地箍住……

后来,不知这长乐大力士身受重伤而隐没山林了呢,还是升天成仙进入天庭了:不得而知。可从此在这幽幽洞口,不再有毒蛇出没,只立着这一尊将军石。

大家不妨凝神细看,从将军石怒目而视、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情看,他完全可能就是除暴安良的长乐大力士的化身。

nlc202309091101

这儿的人们都把这将军石崇为与人为善、除恶务尽的神灵。有了他,什么毒蛇猛兽、妖魔鬼怪都销声匿迹了。我们可以怀着深深的敬意,对它——将军石行个叩拜礼,以祈“好人一生平安”。

除蛇有功,感天动地,这山谷从此变成神仙境地了。

让我们的目光再沿毒蛇栖居过的山洞而上,便可看见飘飘洒洒的婀娜靓丽的上下两支瀑布,闪金泛银、艳丽动人。高者叫金瀑:金瀑者,得到阳光照耀,金色阳光闪进瀑布,瀑布映出金色。低者叫做银瀑:银瀑者,终年不见太阳,玉滚珠飞,纯亮晶莹,真正是雪一样的洁白、银一般的闪亮。

看过金、银瀑再仰望,直到山岭之顶,便可见起伏的山峦。在那凹伏处,立有一石柱,上部硕大而光滑,活像和尚头;下身长方而挺直,真是和尚身。他,就是“石和尚”。

清代诗人仰望石和尚后唱道:“春烟认碧鬟,藤蔓缚雪腕。跌坐峭壁间,惟与白云伴”。粗粗一读,美而俏:细细一想,凄而寒。

为何这样说,因为这里有一个哀怨而动人的传说。

据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金银谷附近住着一个金老汉。他生有一女,取名玉女。金玉女真是天生丽质,长到十六、七岁,肌肤晶莹、体态窈窕,走起步来如风前舞柳,站着一边是亭亭荷花。真是花般的容、月样的貌,谁见了谁就爱怜。金老汉两口子更是“爱得没商量”。

金玉女不仅俊俏美丽,而且勤劳勇敢。她经常上山拾柴,下地割草。一天,她来到千丈岩,突然发现山崖上有一朵大灵芝,活生生、鲜兮兮,通体透明。“摘回家去,我爹我妈吃了,可以养身延年、健康长寿。”金玉女一边喜滋滋地非非而想,一边蹑手蹑脚攀向山崖。好容易攀沿到山岩,靠近灵芝,俯身,伸手,摘取,不料一条红艳艳、滑溜溜足有大毛竹一般大小的毒蛇盘伏在灵芝之傍。见伸来一只玉手要摘它的灵芝,它岂能容得,便张嘴“吧嗒”一口。原来这条毒蛇也有来历,它已修炼了千把年;再修几年,吞了这颗灵芝便能登天界而成仙。如今,张口咬了金玉女,作恶了,要上天、成仙、得正果——难了。

再说金玉女被毒蛇咬伤,顿时昏天黑地,滚落山崖。幸亏被过路行人发现而抬回家中。可已经奄奄一息了。

真所谓“善有善报”,美若天仙的金玉女孝心感天,命不该绝。这时竟来了个眉清目秀、头皮精光的青年和尚。他虽涉世不深却深谙医理,医治蛇伤更是他的专行。他见金玉女双目紧闭,气息微弱,便不顾一切地扑在金玉女的伤口上吸血排毒,清创祛腐,敷药绑扎,喂药内治。真是:

神丹灵药擎天力,心诚意切动地豪。

却邪祛毒显神威,妙手回春本领高。

不到两个时辰,只见“啊唷”一声,金玉女悠悠然透出一口气,飘飘然回过一个魂。金玉女起死回生了……

从此,金玉女在小和尚精心呵护中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大概和尚并不是超凡脱俗的神仙,罗汉也还是爱河情海的凡夫。小和尚天天对金玉女“望问闻切”而“死海微澜”,金玉女与小和尚日日身傍耳边厮磨也怦然心动。这样日复一日,天下哪有真的坐怀不乱之人?他们,金玉女与小和尚“意乱神迷”了:小和尚爱上了金玉女再也难分难舍,金玉女许身小和尚决心生死相随。他们深深相爱而沐浴于爱河之中。

金玉女的病是好了,可肚子却一天比一天地高隆起来了。“金玉女怀上小和尚的孩子,小和尚钟情金家女”一时风传远近。当然也惊动了小和尚寺院的当家和尚。主持的老和尚召来了寺中和尚僧众,齐集千丈岩,他要杀一儆百,指着小和尚吆喝道:“身为佛家子弟,理应五蕴皆空,当为六根清净。可你贪爱恋情,败坏佛家清规,菩萨岂能容你?立即杖毙示群!”小和尚想到老和尚常年披着袈裟,整日念着弥陀,时时板着老脸;即使求情告饶,罚咒改过,也无济于事。何况他与金玉女动的是真情,交的是真心,这时,挺着大肚子的金玉女也赶到千丈岩,挤到小和尚身边,她两汪如潭水一般清沏的眼睛闪着异样的泪光,她似乎在告诉小和尚:我们相爱没有错,我们无所畏惧。——小和尚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决不受辱,决不认错,决心以死抗争。于是小和尚纵身一跳,金玉女伸手一抓,可怜的小和尚、金玉女双双坠入千丈岩。

说也奇怪,这小两口一跳,竟然“轰隆”一声巨响,接着卷起一阵狂风,千丈岩坍了下去,老和尚被抛到半空,又被摔向崖底。千丈岩崩塌成了如今的金银谷,在乱石堆中露出了老和尚的一颗脑壳,伸出了断了一根指头的手掌。而坍陷下去的山岭上矗立起一根石柱:上头大而光,下身直而方。有人说,这就是小和尚。而他身下躺着的是光溜溜的有高峰隆起的石磙,有人说,这就是金玉女。他们终于偎依在一起。

要是我们旅游者有精力、有兴趣,真想寻根究底,可以爬上山岭去看一看,在那里确能见到小和尚安居的石屋、安睡的石床、穿过的石靴。而且乱石间还有老和尚的手掌峰、人面石。

当然,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至今还令我们荡气回肠、激动不已的小和尚和金玉女所表现出来的人间真情、男女真爱。

凡想求得世间一知心、人生一真爱者,可以遥遥一拜,祈求石和尚赐给我们这宝贵的一切。

脚踏火山石,俯看斤丝潭

石和尚景区的怪石、奇山、幽谷、传说,真让我们惊心动魄、思潮起伏。自古以来,人们为此而吟诗作词、歌咏不已。清代的徐朝宗和屠彪都写过石和尚,一个说“花雨洗岩骨,香云归洞天”;一个唱“一拳卓立欲生云,力抵中流态不群”。晋代的谢灵运也曾经这样写他在此所见到的景象:“积石竦两汗,飞泉倒三山。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阳鸟尚倾翰,幽篁未为追。”文中真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声有色,何其美哉!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是这样写他在这儿的旅游之乐,说:“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以此可见,古之人对金银谷确是一往情深了。

现在,我们享古人旅游之乐,怀古人旅游之情,再去看看斤丝潭。

斤丝潭的美一是水,二是石。可以这样说,水因石在而清渌,石为水流而灵巧。水和石相互唱和,相得益彰。

nlc202309091101

斤丝潭从下到上、由低而高有三潭。

下潭清浅,开阔,碧水与溪滩平过。它上承中潭之水,下连外出之溪;水多就溢,水寡便驻。潭边是山,山岩泻水,铮淙有声。山印潭中,潭照山色,风光娇媚。我们不妨“投石击开‘潭中山’”,以领略潭水荡漾、涟漪泛起的奇妙。

走栈道,沿山腰,见一巨石。巨石突出而临空,吞碧水于内,这便是中潭。中潭三面紧靠岩壁,一面为大石遮隐;一泓流水姗姗而出,似乎有些慵懒和倦怠。潭面窄小,潭中清幽。人坐石上,真有超尘脱俗之感。

从中潭到上潭,石头越来越大,石型越来越怪。你摸摸“好运石”,呈泡状的,像揭去了皮的峰窝;可说它似峰窝仅是因为石之泡状,其实峰窝哪有它的光滑无比?过“好运石”,爬出横七竖八的山岩,就来到上潭。这真是神奇无比的潭!你们看,被我们踏在脚下的岩石大不大?足有十来平方米吧!你们再看,它的形象怪不怪?一颗一颗,无数颗的胖出;胖出的,又是那样的洁净和光滑,又是那样的斑斓色彩和不为所动的坚固!仰起头,与我们脚踏的岩石几乎叠成“磨担形”的那一块,足有几百万斤吧,它的泡状多么分明,活像一大锅米粥在猛火炖烧中“吱吱啪啪”沸腾了吹出无数水泡,又像舞台上“金枝玉叶帝王女”戴着的一顶珠冠上的无数珍珠。这是不是天下之奇观?或许我们一生也未见过这等怪异的岩石。这便是火山石。火山石围着潭,潭就在叠累着的火山石之下。可有人把这个深藏于四围岩壁下的潭,说成是“龙眼”,是东海龙王的龙眼睛。这只是讲其“了不得”,让我们一听到它就怀有神秘和敬畏。又有人把幽幽水潭,名之曰“斤丝潭”。这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富商,听说这潭深不可测,他硬是不信。他认为普天之下没有“不可测”之潭。于是他买了一斤蚕丝,下垂一块石头。一节一节放入潭中,决心测个结果。可是一斤蚕丝放完了,那下垂的石头并没有落到潭底。这富商耷拉着脸、搔着头皮说着“这潭真的深不可测、深不可测”的话,无奈地走了。可这“斤丝潭”的名称从此留下了,而且遐迩闻名了。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斤丝潭”应该是一个火山喷射口。让我们“脚踏火山石”、“回首亿万年”吧。远古时代,这儿火山爆发,那是怎样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那又是怎样一种天地惊、鬼神泣的壮观:地心——地热——地火——岩浆——奔突——终于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冲天的喷射——燃烧——冷却。这是怎样一种从底层的岩浆蕴育、酝酿而爆发的情景?大家看一看,摸一摸,竖在这潭上的、像小山一样的、有泡状颗粒的巨石吧,它需要有多大的力量才能冲开、抛起、飞天,而最后又跌落在这一个斤丝潭之边的呢?由此,我们无论富有多大的幻想,也很难想像出火山从怎样一个深度开始喷射,也很难想像出这斤丝潭到底有多深了!我们可以站在这块巨石上,伸长脖子、探出头去,瞄一瞄,可以发现:这水潭之口并不大,约三五平方米;它的四围全是刀砍斧削的岩石,这岩石一直陪着潭水向下、向底延伸,不知何处是个尽头。可潭水神了,渌茵茵,亮晶晶;岩石活了,青闪闪、水淋淋。多少千年来,这斤丝潭的潭水和岩石给人们以诗歌一般的美丽,哲学一般的启迪。可又有哪一个历史时代,这斤丝潭的潭水和岩石为今天这么多的人们所赏识和重视?

斤丝潭,是披着面纱的美少女;斤丝潭,是记着历史的教课书;斤丝潭,是蕴含珍宝的藏宝图!不同的人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享受和满足。

贴近天兴潭,欣赏龙之居

“脚踏火山石,俯看斤丝潭”,让我们想象了火山爆发的风貌。真的,那一颗颗有泡状的岩石应该是火山喷发、烈焰炙烤、岩浆冲射、山崩石熔所留下的陈迹。

“脚踏火山石”真让我们“回首亿万年”啊!

现在,我们转道来到了位在斤丝潭上游的天兴潭。

真叫做:“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这天兴潭可是神龙居住的地方。

站在天兴潭入口处,见一汪澄清碧水,它叫太子湖,如今成了天然游泳场。对着太子湖,面北居南的是一座岩山,在岩山凹陷处,有一个开裂之口,高不过7米,深不满5米,阔只有2米:这便是太子殿。别看这太子殿简陋、窄小、粗俗,可殿中一男——太子、一女——太子妃,却有些来历。

据说东海龙王有个儿子,名叫敖巴。他受父亲分封来这天兴潭称王。他是颇有抱负的神龙,克勤职守。有一年化作凡人去民间考察,碰上一位姓白的相公,两人言谈非常默契,情投意合,没多几天,竟成知己。于是他们义结金兰,拜白相公为兄,屈自己为弟。敖巴向白相公告别时说:“我家住大龙谷天兴府。有事无事常来走走,不忘结拜之义。”光阴荏苒,一别十载。白官人思念义弟敖巴,便带了儿子探根寻源地来找义弟。可问遍山谷乡村,大龙谷没有天兴府,只有天兴潭。“碰碰运气吧!”于是白相公与儿子来到天兴潭。

天兴潭真奇:“青天咫尺近,丹壁万寻开。沫喷千秋雪,晴喧五月雷。”峭壁、悬崖、飞瀑、碧水,天兴潭不是寻常去处,也不是等闲之地:“难道义弟敖巴是住在水府中的异类?”白相公心里这么一转念,便教儿子双目紧闭、两手合十、口叫叔叔;他自己大声喊道:“敖巴兄弟,我们分别已隔多年,为兄想煞你了。你是潭中之龙,望能现身!”敖巴听到义兄喊声,喜不自禁,便从潭中亮出黄袍金鳞的龙尾。白相公一见,喜出望外,又道:“我只见你龙之尾,不见你龙之首,还不知真面目;恳请一现真身,以求兄弟相会。”敖巴也想到多年不见,应该好好看看义兄;可又想到自己抬头出水,会酿成水患,便在暗中给义兄白相公施了“升降定身术”,以保义兄安全;敖巴哪里知道义兄会带了儿子同来看他?只见敖巴在潭里一个转身,潭里顿时冲起百丈巨浪,白相公倒身随水涨,安然无事,看到敖巴的龙眼、龙嘴、龙须:整个龙头。可怜白相公的儿子淹没水中,被大水冲得无踪无影。敖巴得知,顿足捶胸,痛心不已。他一边认白相公的儿子为儿子,封为太子;一边喷水冲山,山中击出窟窿,设灵位祭祀。这就是太子殿。殿中的二尊神像乃后人塑的。太子殿其实就是敖巴龙王忏悔赎罪之地。凡人有求,必有报应。从此香火不绝,求拜大盛。

nlc202309091101

敖巴龙王从此之后总想为人民做些好事,以赎淹死义兄儿子之罪。本来这大龙谷也是崇山峻岭,水流不畅,天晴旱灾,天雨洪灾,终无收成,百姓逃难。有一年,治水英雄夏禹来到这儿。他决心劈山引水,拯救黎民。可山峦实在太高、岩石真的太硬,终难开山凿道、疏河排水。敖巴见了,帮着夏禹为百姓出力。它集千年修炼之力、发神龙聚积之威,扬起劈天剑一般的龙尾,猛地向高山峻岭劈去。只听见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山峰矮了半截,山腰豁出缺口。洪水冲缺口而出,腾入剡江,直达禹溪;汇合曹娥江,奔向大海。从此,这山乡野谷,不再是水洼之地,而为鱼米之乡。当然这敖巴神龙也因此而断了尾巴。夏禹想找神龙表表谢意,可终不见影子。据说,这敖巴成了断尾巴龙,便隐在天兴潭,轻易不再面世。

可是,我们看看太子殿这一带,有“龙爪入洞”、有“虬龙石床”、有“幽谷龙池”、有“九龙滩”、有“龙头岩”、有“龙角石”等等神龙活动留下的痕迹,这说明神龙确实出没在这儿,只是怕我们受到干扰,不让我们看见而已。

再走近天兴潭,一边有虬龙石床。仔细一看,在一大块突出的岩山之下,凹进一个大坑,溜溜地光滑,平坦而稍有斜坡,可避风、可躲雨、可遮阳,确实是安乐窝。这虬龙在这石上或滚或躺,石面已印有身形;鳞磨爪抓,石中也渗进腥味。每到夏秋,成群蚁蝇会来这儿尝尝神龙的腥味。

要是抬头向西南望,是一支瀑布,飘来荡去,真像“秋千架上青衫薄”的“女儿乐”,人们叫它“美女瀑”。据说,这美女瀑是一位名叫凤飞的姑娘的化身。她与敖巴心心相印,双双爱慕。由于“神龟”作梗破坏,玉帝派了神龟作“行监坐守”,这对有情“神”才没有结成眷属。这是“神龟出洞”作的恶。

转过身,向北看,又有一支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沿上飞奔而下,临空直挂,洁白如练,激荡潭中;訇訇然声如雷鸣,蒸蒸然喷烟吐雾,其气势之磅礴非“美女瀑”可比。

再仰望潭口,潭口小而呈圆形。潭口之下岩壁成弧线凹进,于是腹空肚大,故天兴潭又有壶口潭之说。从壶口窥天,天渺渺而小;在壶中戏水,水清亮而甘。站在壶底的岩脊上,潭之水忽涨忽落,潭之壁时吞时吐。似有神龙盘踞,辗转,真叫人心动神摇:以为神龙将至。

诗人见此,诗兴大发。清代王国维唱道:“鲛空冰帘挂,龙宫锦幕开。无风蜚玉屑,不雨吼晴雷。”明代王三台吟道:“洞古龙常卧,山深云不开。凌空奔白浪,堕峡吼狂雷。”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见这儿的神奇景幻,乐不可支,信手写下“天兴潭”三字,凿刻于西南的峭壁之上。现在仰而望之,犹奔突期间,活虎生龙……

天兴潭从此锦上添花,自然是名声大振了。

上一篇:给宝宝讲睡前小故事下一篇:角色游戏风味小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