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演讲

2024-04-11

吴良镛演讲(通用9篇)

篇1:吴良镛演讲

吴良镛院士16日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战国时候起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事实上,科学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当前来讲,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当然,对学术研究腐败的揭露也是屡见不鲜,包括中国、外国,说明真正认识并严格自律并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因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资料汇编》上有好多文章已经将一些道理说的很透了。刚才韩启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随着自己的成长,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逐步对建筑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就不断加深认识,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就不断提高。

第二,选择。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到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1983年,我年满60,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间屋子、一间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既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筑与城市的学术领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时期,根据现实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第三,坚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不论是青少年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处都要面对困难,也难免遭受挫折。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华先生讲的一句话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这是在他写的《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第四,榜样。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会起到重要的影响。我在求学的各个阶段都有幸得良师的指点,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1940年我进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师从我国建筑领域的先驱鲍鼎、杨廷宝、刘敦桢、徐中等诸位先生;1946年自云南抗日战场回到重庆,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赏识,获邀参加协同创办建筑系,其间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传身教;1948年梁先生推荐我赴美求学,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里尔?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获益良多。除了诸位“良师”还有诸多“益友”作为榜样。数学家冯康因独立于西方系统创始了有限元法而享誉,20世纪40年代初,他与我同在重庆中央大学求学,1946年又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他原本在电机系,后转学物理,又发现对数学感兴趣而转到数学系。数学的事情我说不了,但是可以谈一谈从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对他的认识。冯康一度喜爱音乐,将图书馆有关古典音乐的著作借出来逐一阅读,这体现了他即使在业余爱好上也拥有钻研而广博的科学精神,在各方面日渐渊博,最终成为“有限元”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获得国际瞩目。植物学家吴征镒是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我在上世纪40年代即在清华园中与他结识,当时我们同居住在工字厅,隔院窗口相对。他当时公开身份是民盟成员,在1946年清华大学纪念闻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纪念会上,他鞭挞时局,我后来参加“教联会”的工作,与他多有往来,才初步辨明时局。吴征镒当时事实上是清华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去了解放区,解放前夕代表党组织接收清华大学,并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筹备等,如果他将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为优秀的领导,但是他选择回到昆明,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主编了《中国植物志》等权威著作,他的一生,参加了革命运动,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学术抱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在为学、为人、为事中给予我心灵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建筑与规划专业内的“益友”更多,在此不再多举。

以上主要讲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关于师生关系,我执教多年,颇有些亲身体会。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两句话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便不只是师生关系,而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国际建筑师学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我被委任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我身上,当时时间紧迫,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当时的工作情况是:我每天清早将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给我,我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了《北京宣言》,这个文件获得咨询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认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的宪章。它说明师生共同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的发展。这名曾协助我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长。

第五,顿悟。回顾几十年的学术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不断注意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知识累积、比较研究、借鉴启发,逐步“发酵”,得到顿悟。我的学术道路上有以下几个顿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

顿悟一:建筑学要走向科学。我在1940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学术思想的启蒙。1948年,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这一时期因制度变革、政治经济等局面的变化,有诸多困惑。文革结束后,我满怀激情再次投身于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1981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认识到,一方面是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

顿悟二:从“广义建筑学”起步,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过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涉猎、对古代人类聚落遗址的考察,等等,我认识到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触及它的本质,即以聚居,说明建筑要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的建筑物要拓展到社会构成。因此,提出了“广义建筑学”。这本著作今年被译为意大利文和英文。

顿悟三:“人居环境科学”的追求,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广义建筑学”之后,我仍在从各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领悟,基于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进行种种探索及对国外种种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需要追求一种不囿于过去的新学科体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探讨如何科学地利用空间,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即有序空间。人居环境科学始终以人为核心,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所有层次的空间规划设计都为人的生活服务,旨在创造适合于社会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即宜居环境。

顿悟四:人居环境科学涉及诸多学术领域,要走向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学。它将迈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科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入、对社会中下阶层的关怀等;艺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的创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题为“人居艺境”的展览,将我的书法、建筑、绘画、速写等作品进行展览,我进一步体悟到我们过去所居处的人居环境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其中蕴含的艺术境界丰富、充实而又深远,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从个体人的生活到社会的运转,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这已超出了我从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学习,多种艺术门类以生活为基础,相互交融、折射,聚焦于人居环境之中,在某一门类中有独到之心得,都可以相应地在人居建设中有所创造和展拓,这可以说是人居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尚有广阔的空间待我们去探索、发掘。

由于建筑设计的事物太庞杂,作为建筑学人,以上所说的是我结合自己学术人生经历的一些体悟,我也很难就自己的专业领域把今天的大会主题解说清楚。在座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学科,但都应当关心多方面的学术思想的变化,多学科互补、拓展知识面,从而了解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数学家冯康对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猎、融贯综合,植物学家吴征镒既关心国家政治,又专注学术研究。他们都是青年人学习的典范。

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在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如今,我虽已年逾九十,但仍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向未来,随着年龄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于体力不及等原因已经做不了,但是依然觉得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有无限的生机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愿与广大青年学人一道共勉!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凤凰网 石玉)

篇2:吴良镛演讲

城市规划 1 班学号:20116239姓名:白雪燕2012.10.15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绘画、雕刻并称三艺,他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并享有非常高的美学要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孤立其外、独善其身,艺术也不例外。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和。”建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已经成为新时代建筑不争的本质内涵。而此处的科学与艺术,已不仅仅是从前的定义,而是涵盖更多领域的大科学与大艺术,在它们的结合下,一个“大建筑”的概念顺应而生。

何谓“大建筑”。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传达给人的心情与音乐的效果相似。”的确,在从前,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别致的建筑往往与某种特权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因此对那时的人来说,看到一栋美丽的建筑时,心情总是愉悦而向上的。可随着时代的改变,建筑的需求渐渐从少数权贵扩张到数量庞大的寻常百姓里,也正因此,新的时代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的原因——在建筑外形美的感受外,提供更多的因素,启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在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下,建筑、园林、规划等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成为了同时为人与美服务的科学学科。

篇3:吴良镛演讲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人人相关, 是普通人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并非高不可攀、玄而又玄的理论, 而是普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普通常识”。经过化解和归纳, 充分认识“普通常识”的科学性规律, 便可以成为“平凡真理”, 进而又可成为“社会共识”, 使大众对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产生认同。同时, 人居环境科学又是需要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探索才可以实现的科学理论, 它要将“普通常识”“平凡真理”“社会共识”从一般感性上升为科学理性, 它渗透于各个学科的理论之中, 融汇贯通成为一个大的学科体系, 最终成为渗透于日常生活与建设活动中的“普世哲学”。

可以说, 人居环境建设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但是面对的情况又是错综复杂的, 各有特殊性, 因而也可视为永远的“学术前沿”。从人类的发展前途来领悟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 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信心。此外, 人居环境科学是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所做出的理论探索, 在世界上也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

就中国人居环境而言, 中国社会也正处在转型之中。当今的时代发展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世界的发展也面临转型, 今天可称为是“大转型”的时代, 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大的时代背景。

“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成绩显著但问题严峻”, 这是转型过程中, 中国呈现的特点。同西方相比, 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化的发展急速, 规模浩大, 中国对问题的认识及对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西方的发展模式, 包括一些已经证明不合适的模式等, 仍在中国重演, 这迫使我们必须在总结30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多方借鉴、研究, 探索中国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在学术领域涉及多个重大问题, 包括:科学与人文、中与西、古与今、城与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等等。

记者:您的著作中曾提到:“世界任纷纭, 我自觅转型”, 请问您想强调的是什么呢?

吴良镛:历史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转型的过程。在世界问题的纷纭变幻中, 中国也正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 城市急速发展, 各方面的问题纷繁芜杂, 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难以预料。但是,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社会要进步, 人类要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当前, 我们正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时代重任。当今城市规划中的很多现实问题都离不开人居环境的思想, 无论规划体系由分散走向整合、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统筹, 等等, 这当中, 人居环境中的整体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 是围绕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 尚处于始创阶段, 我们仍在吸取有关学科的思想, 努力尝试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 结合实际走自己的路。

记者:就中国而言, 您认为, 转型的重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实现转型?

吴良镛:从中国当前的社区发展看, 主要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建设经营模式, 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 不能盲目遵循美国的房地产发展途径, 可以试借鉴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地建设“社会住宅”的成功经验, 更重要的希望根据中国国情, 另辟蹊径。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社区和住房问题是关系民众生存的关键问题, 也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的智慧来解决时代的问题, 在住房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的内涵。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理论上说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 社会建设就要责无旁贷地加多一份责任和义务。住房及社区的多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但也不是没有新生的萌芽, 社区规划还需要积极的倡导与规划, 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秩序, 促进人民安居, 这是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记者:您提出要建设“完整社区”, 那么您对“完整社区”的设想是什么?请您谈谈正在广东云浮试点的情况?

吴良镛:社区本身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在社会整体转型的今天, 建设“完整社区” (integrated community) 正是从微观角度出发, 进行社会重组, 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 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例如, 社区养老问题、残疾人康复问题、青年工作者的居住问题, 等等。今天的中国已进入所谓“后单位”时代, 由各事业单位的“大院”分头负责, 逐渐转向由社会负责, 因此, 必须丰富社区的内涵, 建设“完整社区”, 承担综合功能, 解决社会问题, 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从2010年至今, 我们同广东省云浮市政府合作, 进行人居环境理论的地方基层实践——在当地逐步开展“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营造”的实验。而美好的人居环境与美好的人类社会共同创造, 意图就是把环境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目标逐步统一起来, 各种设施的建设无不源于美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云浮市开展了一系列这样的实践。一方面, 广泛建设以“健康、生态、幸福”为目标的、关系民生的人居环境设施, 如:建设全市5条总长500多公里的生态慢行绿道网, 整体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另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建设中来。如:采用创新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推进模式, 提高地方群众的参与主动性和基层组织凝聚力;同时, 坚持统筹和整合, 以城带乡, 探索新型城镇化。如:健全保障机制,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共同享有。基于此, 云浮的实践还将继续发展, 从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进一步推广到社会文化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的缔造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云浮共识》, 进一步强调“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为目标。全国各地都可以做不同的试验, 创造不同的经验。实际上, 一些城市都自主地进行了面向人居环境的可贵探索。在此基础上, 人居环境科学的实验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向更大范围推广。

记者:从重视民生与建设“完整社区”出发, 如何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

吴良镛:从时代发展的需求出发, 人居环境科学应当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物质与社会:“美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二是城乡统筹;三是生态 (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的保护与修复;四是宜居与住房;五是方法论的探索。

社区是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场所, 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 不能只当成一种商品来对待, 必须把它看成是从基层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公益事业。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 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当中不仅包括住房问题, 还包括服务、治安、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教育等多方面因素, 应当逐步走向“完整社区”的概念。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今天, 完整社区的建设尤为重要。

解决社区和住房问题, 构建宜居的人居环境, 需要进行多学科融贯综合的研究, 把社区与住房建设放到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 在战略上整合它所涉及的多方面政策问题, 在战术上需要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所进行的物质空间规划建设的基础上, 融合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综合探讨住宅设计、环境塑造、制度保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问题, 以实现良好住房、完整社区以及和谐社会的共同营造。

记者: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城乡统筹模式?应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吴良镛:城乡统筹是中国快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城乡发展中, 正面临“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 城乡之间的差距、沿海同内地间的差距都在持续扩大, 各地城乡都在用最短缺的资源负担最大的建设量。同时, 在快速城镇化的情况下, 现代化与地域性之间的矛盾, “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 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如果不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不从城镇化战略问题就城与乡进行双向探索, 显然难以得到全面的结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 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如何保持广大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始终是中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第一, 不能用城镇化取代新农村建设, 不能把城镇建设的做法简单地套用于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 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 保持广大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避免用土地统筹代替城乡统筹。

第二, 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构建农村公共设施配置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理论、转变农村建设方式、改进设施配置技术,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第三, 以县为单元开展农村基层治理, 以县域为单位, 促进城乡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在农村地区搭建起“县域”平台, 整体地解决农业、新兴工业、农副业、手工业生产, 发展县域经济, 依据地方现实情况进行试点。通过不断的试验, 对制度加以创新, 孕育新的能够切实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制度, 不断发展丰富县域农村基层治理的理论体系。

记者:城镇化发展存在复杂与多元化特征, 那么, 该如何营造和谐的社会与人居环境?

吴良镛:当前, 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中国城镇化也面临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 而且更为复杂多元。2012年6月召开的“里约+20”峰会 (Rio+20) , 继续从全球的角度关注城市、能源、水、粮食系统和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事关全球人类共同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可持续和平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之上”。在战略方面, 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具有时间紧迫感的大战略;在战术方面, 这一命题已成为科学技术探索的热点。

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 文化建设在人居环境中与物质建设同等重要。就人居环境领域而言, 需要更多的与相关科学技术相联系, 需要进一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与拓展。

面临大规模快速城镇化, 要从战略高度谋划城乡发展, 在大框架下确定未来发展路线, 而有关战略构想又须通过可操作的措施落到实处。当然, 这种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的“顶层设计”, 不能满足于已有成果, 而要因时代变化而重新进行检验;同时, 其途径也因时因地而异, 并不能等量齐观, 有赖于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既有决策者的关键性作用, 也有智库的创造性的贡献。

面对现实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思想, 但更应该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智慧”, 进行再创造, 从中探索今天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在这个互动的格局中, 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记者:您多次强调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那么,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吴良镛:“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问题。宏观层面上,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要以民为本;中观层面上, 城乡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微观层面上, 广大群众也需要一个良好宜人的生活环境。

古语有云:“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国家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国家的政策要重视民生, 正是从关怀人为出发点。我们在不断进行着多层次理论的探索与思考, 也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展拓理论, 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其总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努力, 探索一种交叉的多学科群组, 融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等与人居环境相关的部分, 形成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 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前提之一。人居环境科学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怀, 故而必然要具备高远的人文精神境界, 我们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和正在进行的“中国人居环境史”研究, 正是试图重新认识东方人居传统中的人文智慧。

记者:您认为, 目前我国人居环境建设存在哪些现实问题?需通过哪些途径促进解决?

吴良镛: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成就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当前, 中国城镇化面临规模巨大、速度空前、民生问题凸显的挑战, 同时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文化、交通、住房等多个方面, 且因地区差异而更显错综复杂, 面临着“转型”, 这是历史性任务。从世界范围看, 如此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史无前例, 也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的经验, 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

城镇化反映方方面面的建设, 包括若干交错的系统, 如:城镇系统、交通系统、河湖系统、信息系统、文化系统, 等等。将各个系统都投影到空间中, 相互叠加、交联, 成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空间巨系统, 作为在空间上共同经营的研究平台, 进而开展系统的研究与协调的行动, 实现人居科学指导下的空间优化。以此解决城乡统筹、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文化继承与创新等城镇化中的若干基础问题, 既自上而下纲举目张, 又自下而上积极主动, 创造有序、宜居的人居环境。

整体观念的缺失造成了今天城市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它提示我们需要运用复杂性科学观念, 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原则, 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关方面, 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政策管理各方面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战略决策, 并具体有效地落实到有关的空间规划中, 确保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对当今规划科学进行改革。从人居环境角度而言, 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优化、有序发展;在科学研究中, 应面对时代任务, 探索合理范式, 进行系列实验;进而归纳出若干重大关系, 总结出科学理论, 实现战略上的可能突破。

记者:您认为, 如何通过以问题为导向, 确定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

吴良镛:中国正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大课题, “转型”与“重构”有待于战略突破。当然, 这涉及各方面工作, 需要长时期探索,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宜“稳中求进”, 而非一味追求速度。

当前, 较之改革开放初期, 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 “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并存。改革开放的成绩不容抹煞,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 为此所付出的高昂代价, 在理论上是不可持续的, 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道路。例如: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城市发展的种种难题;住房制度改革, 仍旧存在住房不公平的现象, 城市中继续大量出现一般市民无法负担的商品性住房;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与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三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年连续成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 政府部门的相关投资在逐步上升, 但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 广大农村仍然面临着生产水平低下、劳动力短缺、村庄凋敝等令人担忧的现象。

这些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第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 社会中就存在不安定、不安全的因素。“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要求与过程, 是大势所趋, 但又不能听其自然。我想说, 任何纯技术性的措施, 临渴掘井, 只可以收效于一时, 问题的关键在于全局性战略。我们应以交通问题的教训进而思考其他问题, 包括今天城市所普遍面临的水危机, 以及应对极端性气候事件、或者暴雨狂风问题等。需要进一步以现实中的严峻问题为导向, 探索自己的道路。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时代的挑战推动其不断有新的发展。

记者:从广义建筑学起步, 到人居环境科学提出, 作为亲历者, 您如何看待它未来的发展?

吴良镛:我毕生所从事的建筑专业思想发展同我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战乱中的生活和学习的种种经历, 使我加深了对居住问题的认识、对基层劳动人民的情感, 怀着对战后重建的强烈憧憬和谋求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的希冀, 推动我开始思考城乡发展、住宅建设等重建中的基本问题。多年来, 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人居环境实践, 既是检验理论的必需过程, 也是展拓理论的重要契机。

在有了“建筑学要向科学发展”这一初步认识后, 我开始逐步酝酿, 希望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学术思想。1989年, “广义建筑学”提出, 它特别强调从交叉学科, 尤其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建筑;通过“聚居”这一概念, 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 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综合社会构成, 找到了建筑在多元社会中的发展框架。在此基础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1993年, 正式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不再囿于一个学科, 而是从学科群角度整体探讨。1995年, 清华大学成立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伴随着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城乡建设实践的推进, 感觉到要完成大课题就要有大兵团, 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 而大兵团的协作离不开共同纲领。因此, 于2001年出版《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系统阐述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此后十年间, 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也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 2011年出版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2002-2010) 》。2011年, 在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过程中, 又对原有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提炼, 使得人居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有所完整, 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科学方法、理论内涵、理论应用、学科发展、实践模式等。

人居环境问题,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 正在越来越复杂, 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重视各层面的实际问题, 淡化学科界限, 开展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哲学和方法论上要具备生成整体的思想, 这需要最高决策的智慧。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 发展到现在并未完全定型。当前, 生态灾害、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环境、生态、能源等各种问题的困扰。在这些新的挑战中, 酝酿了相关科学的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人居环境科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 包括低碳、节能、减排、生态的保护与恢复等, 要注视从某些新观念的提出、发展, 以至于“大幅度”的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术发展领域, 人居环境科学也可由此得到新的启示, 来为面对能源的匮乏、以及土地、淡水等资源的紧缺等提供有效的科学对策, 并探索某些传统学科改造、发展的途径。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大转型”的时代, 虽然问题众多, 但也带来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契机, 展现出蓬勃的希望。就城乡建设而言, 必须面对现实问题, 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 寻找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共同创建美好未来。

“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过程, 是大势所趋, 但又不能听其自然。刚才我说过, 人居环境, 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优化、有序发展, 在科研方面, 要面对时代任务, 探索合理范式, 进行系列实验, 从而归纳重大关系, 总结科学理论, 争取实现战略突破。

记者:您如何看待转型中的创新问题?对于中国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 您有什么展望?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源于生活的领悟、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来自国际的共识。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向国际学者和学术组织吸取营养, 寻找大方向, 把握大趋势。从个人感悟到学术探索, 再到团队建立, 并获得学院、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这是一个由幼小萌芽逐渐发枝长叶的过程。通过国内外交流, 希望我们现有的工作能够更多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指正, 也希望能够将古与今、中与西沟通起来, 将学术前景与全球发展沟通起来。

篇4:吴良镛:要站着

9月16日,人民大会堂“开学第一课”演讲之后,一则报道引发众多关注。媒体从道德层面抨击90后大学生的缺乏担当,反思教育体制或者阐发“一代不如一代”。在吴良镛心里,这些都言过其实,其科学秘书武廷海还替他表达了对部分学生睡觉的理解。

吴良镛透露报告题目是自己定的,且尽量选择了学生能理解的讲。其报告中直言“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讲稿全文显示,老先生讲述的确实都是十分坦诚的个人经历,非常接地气。

当然,抛却各种客观环境因素,在生命的探索中,当年青遇到年老,尊与不尊已经不是道德沉沦,而是一种精神追慕的价值多元。“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则是欢愉。

这是一种多维环境所造成的差别,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

但是,当他一手拄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报告台的时候,吴良镛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大师,更多的是一位怀着职业情怀的追梦者。“想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给后代带来启迪。”他说。

92岁高龄的身躯,吴良镛立了35分钟,讲完自己亲自撰写的《志存高远、身体力行》。这些都可以是表面文字。但作为梁思成的学生和继承者,吴良镛毕生的梦想是让人们诗情画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用当年梁思成的精神轨迹,致力于解决 “城市病”和“千城一面”的庸俗化倾向,不断重申半个多世纪前的常识:中国城市不应是西方僵化的复制品,而是富有传统和灵魂的家园。

吴良镛曾经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从梁思成、林徽因、吴良镛一直到清华建筑系,这种情怀从未远离。

“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在吴良镛面前,传统秩序的失落、时代精神的迷茫都是一种折磨,他一直在前进。

一个真正的大师,不是看他站着演讲还是坐着演讲,而是看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否能够足以警醒视听。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吴良镛不仅站着,而且透析了这个时代。

篇5:吴良镛演讲

A.美籍华裔建筑家贝聿铭的话表明,吴良镛在中国建筑行业的成就与地位少有人能企及,而且社会活动频繁,认识结交的人非常多。

B.少年时代的生活,对吴良镛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乱和流离的生活使得他决心从事建筑行业,让人们能够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C.尽管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吴良镛在生活中并不如意,加之有恩师的邀请和祖国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于是他就立刻决定回国。

D.吴良镛对现代缄市建设中的标志性建筑痛心疾首,明确地指出现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误区,并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长官意志。

E.本文撷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若干片段,详细地描写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自己的事业深深的爱,表现了一位建筑大师高尚的品格。

(2)吴良镛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良镛在建筑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吴良镛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影响人才成长的因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说他“社会活动频繁,认识结交的人非常多”,不准确,原文只是强调他的社会影响大;C项,说他在国外“生活并不如意”不恰当;D项,理解错误。文中是在谈对“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合理、不讲究文化的地标性建筑”的看法。)

(2)(6分)①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人,为了人民而走上了建筑这条路,为了国家而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②他是一个尊师重教的人,遵从老师的教导,接受老师的邀请回国,在老师因坚持理想而遭遇困难的时候,他坚决地站在老师的一边。③他是一个有坚定个性的人,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不屈从,对于生活中违背建筑规律,劳民伤财的事情,敢于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④他是一个执着坚韧的人,为了能尽快战胜病魔,他刻苦锻炼,早日回到自己的岗位。(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3)(6分)①与梁思成合著《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使许多中国古典建筑在战火中保存;②在美国完成重要设计项目而且获奖;③参与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新北京的规划工作;④对于城市建设中文化灵魂失落的现象,敢于指出其错误的根源。⑤致力于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建筑界的后备人才。⑥保护大江南北的古城。(要点不分先后,每点1分,共6分)

篇6:吴良定简介

姓名:吴良定

性别:男

年龄:56

出生地:浙江绍兴

学历:大学

主要公司:中宝集团(没有网站)

公司总部:浙江绍兴

第一次上市:没有

主要行业:机器和汽车零配件,机械工具,汽车

资产:1.95亿美元(1.8亿美元)

篇7:余干金笔作文五级 吴良琦

放风筝今天我来到了朗朗还带了一只“喜羊羊”的风筝。我来到班上有许多人也带了风筝,有蜈蚣风筝、金黄色的小鸟风筝、老鹰风筝......开始我不会放,老师就问谁会放,宋文杰说他会,老师就让他上来讲解一下。他就说一只手拿着线,然后快点跑看就可以飞起来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去放风筝,我和同学们来到了东门小区的公园,老师叫我们自由放风筝,我就按着宋文杰说的做,没想到真能飞起来,我就看其他人的怎么样了,别人的风筝也飞起来了,天空上有有许多的风筝,杨承泽的风筝被树枝卡在那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弄了下来,之后老师就想玩一下她的,老师还不知道让风筝飞起来,有一个同学讲给老师听,老师好像懂了吧,老师也会放风筝了。

这次放风筝不但教会了我如何放风筝,还给了我许多的快乐!

金笔点评:

良琦同学学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会分

篇8:吴良东10月份工作简报

彦洞乡10月份大病医疗救助24人

金额达25082元彦洞乡社会事务办公室本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宗旨,认真落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两个办法”(即黔东南州城乡医疗救助办法和黔东南州临时救助办法)的工作要求,我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仅10月份就救助达24人,救助金额25082元。其中:农村低保对象7人,救助金额7270元;农村低收入贫困家庭 17人,救助金额17812元。(吴良东)

篇9:哲理故事:刚正不阿的吴良

有一年,过春节时,他和他的一些同僚一起去给太守拜年,其中有个叫王望的.人,对太守极尽谄媚之言,说:“在我们这儿,多年来一直受到盗贼的骚扰,长期听不到鸡鸣犬吠的声音。但自从你来到这个地方上任以后。五年以来,开辟了很多的土地,盗贼也都绝迹了,百姓每年都五谷丰登,这些都是您治理有方的结果,所以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来给你拜年。”听了他的话,同去的很多官吏都应声附和。

只有吴良例外。他突然站起来对太守说:“王望是个奸佞小人,他说的全是谄媚之言,没有一点根据,我们这个地方现在仍有不少的盗贼,老百姓生活贫困疲惫,完全不是王望所说的那样!”www.gs5000.cn

本来听了王望的话,太守很高兴,现在经吴良这么一说,就立即收敛起笑容,觉得吴良说得有道理,赐给他礼物,后来又升了吴良的官。

有个叫王苍的人,很敬重吴良的为人,就向当朝皇帝推荐他,说:“国家最重要的是得到治国之才,臣子最重要的也就是向国君推荐人才,吴良这个人敦厚固执,工作正直,为人廉洁,谨慎而恭敬,做什么事都事必亲躬,节俭而又安于贫穷,不贪财,不求利。正是国家所需要的啊!”

果然,直到晚年,吴良仍然坚持着一贯到底的气节。

上一篇:受入检查流程图最新下一篇:高中老师英语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