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情书

2024-04-08

说说情书(共8篇)

篇1:说说情书

1.海枯石烂,有你陪我,够了。

2.他说,他爱我是我爱他乘十,其实我爱你是你爱我乘一百。

3.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你却是我永远的牵挂。

4.我爱你,就让时光陪伴我们一起到老。

5.一对对情侣依偎漫步,草坪上,一双双恋人喁喁私语。

6.看著你的眼,我看见了大海,蓝天,更看到了美丽的未来。

7.我的悲哀,你不会懂,雨后不再有彩虹。

8.你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除了你,再也没有人能走进我的生命了!

9.你令我改变了很多,不再是一个人。

10.我们手拉手,一起闪亮到世界尽头。

11.昨天我知道了我喜欢的人他也喜欢我。

12.只要心情好,心态好,明天会是晴天。

13.你的笑容总是在我脑海中,让我难忘。

14.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

15.我想有一个人明白我,即使我什么都没说。

篇2:说说情书

2.用刀刻画最幸福的风格,用手指写下最幸福的情书,用手捧起最幸福的爱情。

3.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

4.我想要的爱情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还能一辈子。

5.最初你用一堆形容词标准出的理想恋人,在你真实的爱上某个人之后,他的名字就会轻易代替那些标准。

6.那个让你流泪的,是你最爱的人;那个懂你眼泪的,是最爱你的人。那个为你擦干眼泪的,才是最后和你相守的人。

7.做事总三分钟热度的我,却爱了你这么久,平常总健忘丢三落四的我,却把你记那么清。

8.我抱着和你白头偕老的心态,也做着随时和你分手拜拜的准备,深情而不纠缠。

9.总有一天,你不再奢望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而只是想要的一个不会离开你的人。

10.这种热死人的天气适合表白,成功了可以约会喝冰,要是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心已经凉了半截。

11.我只爱对你发脾气,因为我潜意识相信你不会离开我。胡闹其实是一种依赖。

12.我终于也可以落落大方的提起你,也不会表情难过的可怜。

13.为什么感情在一起时需要两个人同意,分手时一个人就够了。不公平!

14.要相信,那个和你聊天聊着聊着就一不小心睡了的人,一定是最在乎你的人。

15.爱情不在于说多少次“我爱你”,而在于怎么样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16.以后谁再说爱你,你就上去啪的一嘴巴子,他如果要是没还手估计就是真爱你了。

17.在别人眼里他或许并不是那么那么好,可在我心里谁也替代不了。

18.最讨厌男人刚开始对女人好的不行,慢慢的嫌东嫌西,态度越来越恶劣,你要疼不起,从一开始你就别装。

19.准备好了吗,那个爱你的我要消失了。

篇3:大地情书

我要给你写一封情书

信纸就用黄花绿底的中国地图

经线和纬线是把握分寸的方格子

海岸线是镶着少女花边的边框和底纹

书写工具可以用鹅毛笔一样抒情的小帆船

墨汁用东海深蓝的海水

悬挂地平线的落日就当是书桌上一盏橘黄的台灯

左上角终年积雪的天山山脉作了镇纸的和田白玉

信的开头要跟西湖的水一样含蓄

但不能如苏堤白堤老在柳暗花明中绕来绕去

在运河的某一段我要直接切入主题

首先写自己钱塘江的水一样

一腔深情地想要奔向你的沙漠地带

最终却是南辕北辙东流入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个开阔的段落

比较适合平铺直叙, 但太湖, 鄱阳湖, 洞庭湖

这些眼泪汪汪的相思用语最好不用

过去的秦岭, 六盘山, 祁连山

这一连串大大小小的山脉

我可以写成缠缠绵绵的排比句

黄土高原是这封信的中心思想

在这里西北风口无遮拦地就喊出了爱

接下来的表白就简单多了, 像黄河的一泻千里

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我用阳关, 嘉峪关还有玉门关作省略号

春风不度的地方爱能度过, 这是真理

几千平方公里的信, 结束语我用月牙泉一样的吻

你所在的小圆圈我作句号

落款上的我是一件无须注解的老式旗袍

产地江南, 质地丝绸

你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署名

2. 去敦煌的路上

西望荒凉, 北望也荒凉。风揪着失水过多的蓑草

蓑草揪着缺衣少穿的大地, 大地揪着人心

茶叶, 盐巴, 经卷, 壁画

丝绸闪亮, 飞花满天……而今, 而今的雄关漫道

走着五匹供人拍照的骆驼。五匹骆驼

一匹学着一匹, 在空气中胡乱嗅着什么

四蹄扬起的沙尘, 旋即被大风吹散

那个牵骆驼的女人是多么矮小,几乎被沙尘淹没

她包着麻雀的旧头巾,手筒在花母鸡破衣烂衫的袖子里

背后看, 她只有三十岁, 最多四十岁

前面看, 她至少五十岁, 甚至六十岁

她反手拉紧绳子, 有点像飞天的反弹琵琶

牵着五个粗大的音符, 她牵着五匹骆驼

走过一片洼地, 又上了一个黄土坡

在坡顶她停下来, 脱下鞋子使劲抖, 抖出沙子, 石子

这些细小而坚硬的东西硌痛了她的日子

最后她解下头巾, 顺着风

抖出一个跟她一样满面沙尘的落日。在我眼里

她们一样的面目模糊, 一样的

悬浮在我始终无法触及的天边

3. 苹果树

那时候伊犁河边的杏花风一吹就落

河那边察不查尔的领地里散落着孤独吃草的马

锡伯族人在落日旁升起了他们细细的炊烟

烧茄子和烧辣子的味道顺着南风就吹进了

你家土墙的小院子

那些夜来香, 那些葡萄架, 那些墙头上小小的太阳花

那些俄罗斯风格的门窗玻璃明亮

镶花边的布帘子遮住了童年

多少往事。不能忘怀的还是那棵苹果树

每次回来我都要在树下坐上一整个下午

你母亲端来奶茶, 杏干, 葵花籽

她本来也应该是我的母亲

小时候为我梳麻花辫

如今在我面前小心地不提到你

看来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痛

你从青苹果中探出脸喊我的小名

然后虫子一样钻进苹果里不见了。恍惚是昨天

你钻进我心里, 一小口一小口的咬

坐在树下我常常会被突然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

就像你在一个什么地方伸手打了我一下

你母亲已经包好了韭菜和芫荽的饺子

我好羡慕院子里那些一生都能在一起的韭菜和芜荽

它们绿得那么一致, 老了就一起开出细碎的小白花

多么像两个青梅竹马的人

一起长大,又一起幸福地白头偕老

篇4:不是情书的情书

“三十年了,我几次没有让出版社重印,因为我那时认为这种情调同那时的空气不协调。现在雨雪菲菲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想,就让它重见天日罢。”

这是真话。不能怪出版社,只能怪我自己,我没有冲破那股“空气”的胆量和勇气,何况我那时恐怕也沾染上那种“空气”。但奇怪的是在海峡那边这个集子(虽然没有署译者的名字)却多次同读者见面——这是我一九八○年带代表团访问香港时才知道的,而且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祁峰副社长送了我一本台湾版。

台湾版是在哪一年初次印的,我不知道。由台北乐友书房作为《乐友丛书》之八印行时是一九五九年(前此已有文星书店的版本),又十年(一九六九)印了新版,我得到的一本是民国六十三年(一九七四)九月的四版本。书名为《柴可夫斯基书简集》,署梅克、包温合编,只署吴心柳校订;书前有校订者写的《新版序》(一九六九),和《重刊感言》(一九五八)。由于此书在彼岸印过多次,可以断言“老柴”也很受那里的读者欢迎的。《重刊感言》末段云:

“对于本书译者,我们充满了感激。设非他的努力,中文的音乐书丛中何来此一佳著?知音何处?只此附表敬意。”

十年前当我在香港读到“知音何处”这四个汉字时,我深深的感动了。天然的障碍,人为的阻隔,都阻不住艺术家心声的交流。但愿这位从不相识的“老柴”迷此刻还健在,有朝一日到这边来看看“老柴”在大陆有多少相知,这该多好!台版校订者继续写道: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间的逸事,久为音乐史上的美谈之一。其间的情挚意深,非仅后人难究其详,就是当时也少为人知。他俩曾维持通信十四年,简牍盈累,寄意寄情。有一段时期两人的住处相距还不到半英里,而且互相都清楚知道对方的所在——可是仍然款款鱼雁,未曾有过一次交谈。这种友情交往方式,更使人觉得如在春朝薄雾,看绰的花枝,沉在人们心底下的迷茫美感,反比看透了更为撩人。”

《重刊感言》接着对这世界乐坛的佳话,发表了一些感想,虽有不少臆测成份,却正好是译者我在初版前记(一九四八)或重版前记(一九八○)中都没有触到的。比如说——

“至于两人间的感情深度和幅度,有无爱情的成份?答案可以说是有的。这可以从梅克夫人对柴可夫斯基太太的暗妒上面反映出来。还有那些缠绵醇醪的传情字句,使读的人每每有书不胜情之感。但两人都懂得用理智来约束自己(虽然也有激动之时),乃有此玉洁冰清之局。至于两人为什么连面都不愿意见?明显的理由自然是怕沉沦于世俗的男女情爱漩涡中。因为照当时的社会习气(对寡妇的歧视),双方年龄(女大男九岁),身家境况(夫人有十二个孩子),怕羞性格(男比女更腼腆),连维持这种通信的‘神交’都是一种不便广为人知的行为,遑论其他?

“另一处细节也值得注意——即一般多认为两人确是终生不曾见过面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至少他们碰过两次头,但始终未通一言。昔人诗云:‘束情难似束马’,这种自制与自持,我们低徊传诵其婉丽信柬之余,未免令人叹息。但正也可以看出两个何等坚毅高洁的灵魂,不时在这些信中交互闪现。”

这段充满感情的推理,引人浮想连翩。贵夫人与平民,富婆与潦倒的艺术家,寡妇与结了婚的男人……所有这些都同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相抵触,甚至比作曲家普茨尼(Puccini)在歌剧《波希米亚人》(《绣花女》)所描写的那位穷艺术家和染了重病的绣花女之间的遭遇更困扰人。“老柴”和冯·梅克夫人默默地、悄悄地,文字交往了十四年,固然已经是一个谜;忽一日他们之间突然中断了通信,更是不可解的一个谜。无法解释,十年前我只好把这归结于命运,我写道:

“然而命运对柴科夫斯基却是多么残酷啊。他不与人争,但乐坛的人们却并不护着他。他把一部钢琴协奏曲献给他所尊敬的大师鲁宾什坦——而大师却拒绝演奏;他把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他所钦佩的欧爱教授——教授拒绝接受。他胡里胡涂跟他的一个女学生结了婚:他憧憬着的是理想、爱情、事业、祖国,而她追求的则是浮华、虚荣、庸俗的生活与无目的的享乐。无恋爱的婚姻(虽则短时期的共同生活)迫使这个音乐家几乎陷入精神分裂,的境界——还是冯·梅克夫人把他解救出来,让他游历西欧,摆脱世俗的纠缠。然而同冯·梅克夫人的交往,最后也并没有使我们的作曲家得到持久的幸福。两人第一次通讯是一八七六年,是作为‘施主’向他‘订货’的,十四年间她资助他,鼓励他,却有意地避开了面对面的接触(虽则有过两次是在马车上偶然邂逅),到一八九○年,冯·梅克夫人突然诿称破产了,停止了对他的经济支助,同时也停止了书信往来。这中断对于这个忧国忧民而又多愁善感的音乐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尽管如此,在其后的三年间,他还是出访了‘新世界’(美国),他写完了最后的一部交响乐——第六,即题名《悲枪》的交响乐,然后与世长辞。”

这两个人十多年间的通信,一九三四至三六年由苏联科学院汇编成三卷,以Academia(科学院)名义印行,故称“学院版”。此书我始终没有看到过。中文版书简集是根据美国兰登书屋(Ran-domHouse)一九三七年出版的《挚爱的友人》(“BelovedFriend”)一书译出的,这部书有个副标题,即《柴科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故事》。冯·梅克夫人的孙媳妇巴巴拉(他们夫妇二人一九二三年离俄定居美国)在美国人波汶(C.D.Bowen)的协助下编成此书。原书以“老柴”与冯·梅克夫人的通信为中心,夹杂了少量其他信件,加上叙述性文字,有意将它编成一部传记性质的读物。因为加了说明,读来容易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因为加了叙述,不免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尤其是带着一层小市民的伤感色彩。在翻译时我已适当地加以处理,初版时取名《我的音乐生活》,由吉少甫主持的群益书店刊行。封面是郭老(沫若)题的书名,字写得刚劲有力,现今已成为郭老留给“老柴”迷的墨宝了。我在初版题记的第一节“书名的来由”中说:

(这本书是由梅克夫人的孙媳妇和C.Bowen根据两人的通信编成的),“其间加插了事实的叙述,和同时代人其他通信的选译,首尾连贯,俨然一部专讲柴科夫斯基音乐生活的专书,甚至俨然是柴科夫斯基自己写成的讲他自己的音乐生活的专书,所加的说明正好是一种加深后人了解的诠释。因此,当出版者仿照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我的艺术生活》,想把这部书的译本定名为《我的音乐生活》时,译者经过一阵踌躇,也觉得相当确切;不过因为不是柴科夫斯基亲自有意写成的专书,因此译者提议上下加一个引号,即《“我的音乐生活”》,表示这不过是借用来表达书中的内容的。后来我们就这样定下来了。”

不过后来书名并没有加引号,封面除了郭老题的六个大字外,右上角还有两行仿宋字: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讯集

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丛书

显然此书是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丛书之一;与此同时,还有苏联研究丛书由俞鸿模主持的海燕书店出版,这两套丛书是不是一个计划的两面,我说不清楚,但其源头却只有一个,即中苏文化协会,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老世界语者先锡嘉杭日战争时期曾在郭老手下工作,后来又在中苏文化协会工作,他于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托曾任中苏文化协会秘书的张震转给我一封信,叙述了这一段史实,其中说到:

“张震同志是原中苏文化协会的秘书处秘书(我是他的助手——助理秘书),为应四川省党史工委编纂四川省党史资料的需要,撰写南方局领导下的中苏文协的史料。他已把初稿寄给我看了,我提了一些修正补充的参考意见,补充了一些(关于〕研究委员会的工作情况。

“研究委员会在重庆时期未能开展工作,到南京后更难工作了,当时,三位领导人——主任委员郭老〔沫若〕,副主任委员阳翰老〔翰笙〕和葛一虹都在上海,主要的文化界人士也集中在上海。研究会的两位专职工作人员在南京无事可做,就自动离去了。一九四七年初,研究委员会计划在上海编印《苏联研究丛书》,需要一个为此工作跑腿的人,由于秘书处有张震在南京,于是我调来了上海。一九四七年三月,郭老出面邀请有关文化界人士在他家便餐,商谈编印《苏联研究丛书》事,应邀出席参加的有:姜椿芳,吴清友,梁纯夫,焦敏之,陈冰夷,叶水夫,许磊然,有阳翰老和葛一虹,VOKS〔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驻华代表符拉基金,驻沪代表克留柯夫也应邀出席参加了。席间,一致赞成编印《丛书》,初步商定了选题,落实了撰稿人。VOKS代表表示给予大力支持。计划开始实现了。一九四八年夏开始,上海已处在暴风雨似的日子里,被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在行将灭亡的反动统治的迫害和威胁下,文化界进步人士纷纷离开上海,其中有《丛书》的撰稿人。海燕书店负责人俞鸿模走了,担任《丛书》排版的利群出版社的负责人冯秉序被捕了,于是,撰稿中断,排版停止,已发排的稿子只得收藏起来,《丛书》的编印工作搁浅了。”

先锡嘉信中所述是指苏联研究丛书,“老柴”书简集似不在内,但这部书简集确实在一九四八年在郭老及中苏文协关怀下出过一版,因为我是四八年十一月奉命撤离上海的,在这之前我已经完成了译事,并且见到样书了。不管怎样,它是这套丛书的一种也好,是另一套丛书的一种也好,总之是在非常艰难的日子里印出来的,这应当感谢吉少甫和群益书店同人。

那时我手中除了那本我据以为蓝本的《挚爱的朋友》之外,只有“老柴”的《日记》——我手中还没有由“老柴”一个兄弟莫德斯特(ModesteTchaikovsky)编译的两卷本《柴科夫斯基生平和书信》(TheLifeandLettersofPeterIlich Tchaikovsky),虽则这部书早在一九○六年已于伦敦印过,据说此书汇集了“老柴”跟冯·梅克夫人全部通信的四分之一。我在一九八一年游美时才看到纽约维也纳书屋(ViennaHouse)一九七三年的重印本。莫德斯特编书时,也加上史实背景的描述,这些描述比起巴巴拉来,少带感伤色彩。如果我四十二年前得到莫德斯特的书,也许中文版“老柴”书简集的面目就和现今刊印的不一样。现在的译本对“老柴”最后三年——即“老柴”跟他的“施主”中断了通信以后的三年——过于简略,而这不能责怪原书,因为原书的主题是这两个主角之间的交往,交往中断了,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三年,在莫德斯特的书却还占有一百一十页的篇幅,包括“老柴”给他的信,给出版家犹根孙的信以及给别人的信。遗憾的是现今的集子缺少了“老柴”同冯·梅克夫人最后一年的几封通信(莫德斯特的书有这几封信),涉及他的最后歌剧《黑桃皇后》(PiqueDame)而且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请看“老柴”分两次(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二十六日)写成的信:

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十七日(29),彼得堡。

“我亲爱的,柔情的,无可比拟的朋友,——

此刻你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真想跟你说一会话,所以我开始写此信,打算到莫斯科后找到你的通讯处立即寄给你。我在彼得堡三个星期一事无成。我说‘一事无成’,因为我真正的事是作曲;而所有指挥乐队,排练舞剧,等等,我都看做无目的的,逢场作戏的勾当,这些事只能缩短我的生命,因为需要集中我的意志力来忍受彼得堡这种生活……正月六日我必须回到莫斯科,指挥音乐协会的一场音乐会,安唐·鲁宾斯坦将在这个音乐会中弹奏他的新作,而我十四日却在这里有一个大众的音乐会;在这之后将会是我气力用尽之时。我已下定决心推辞国内外所有的邀请,也许要去意大利休息四个月,并且在那里写成我未来的歌剧《黑桃皇后》。这个题材我采自普希金。事情是这样的:三年前我的兄弟莫德斯特给克伦诺夫斯基写过一个脚本,然后在这个主题上写成一部非常成功的书。”

一八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月七日),莫斯科。

“我继续写我的信。《黑桃皇后》这个脚本是莫德斯特为克伦诺夫斯基写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不愿将它配上音乐。后来歌剧院院长符舍伏洛伊斯基很想我来写曲子,由于下面的原因,这事就办成了。原来他把他的愿望告诉我,这同我暗下决心离开俄国一个时期以便潜心创作相一致,所以我就说:行。召开了一个会,我兄弟朗诵了他的脚本,讨论了它的优点缺点,分了场次,甚至连扮演者都分配好了……我非常非常想工作。只要我能在国外某个角落舒适地住定,我将能胜任愉快,而且可以在五月里交出钢琴总谱。配器将在夏季完成。”

这封信表明了在最后的几年,“老柴”的创作力还是那么旺盛。接着,翌年(一八九○)四月七日他在罗马给冯·梅克夫人写的信表白了他对祖国的爱:

“亲爱的朋友——

我正被迫逃离罗马。我不能再给我的真名保密。有几个俄罗斯人已邀请我参加宴会,晚会等等。我已婉拒了所有的邀请,但我已无法自由自在,我出访的愉快已经结束了。此间的著名音乐家斯甘巴蒂听那几个俄罗斯人说我在罗马,便将我的第一部四重奏编在他的室内音乐会节目里,并且来邀我出席。我不好不顾礼貌加以拒绝,因此我只得牺牲我的工作时间,坐在那沉闷乏味的客厅里,去听我的作品的二流演奏;况且在整个晚上我都成为听众猎奇的目标,因为斯甘巴蒂已通知大家说我在场,而他们好像十分好奇地要看看一个俄国音乐家究竟像个什么。这真是太不好受了。因为这种机遇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所以我已决定两三日内取道威尼斯和维也纳回国。

“你不能想像我是多么想念俄国,你不知我如何想望着在乡下独居。此刻俄国虽遇到一些麻烦。但无论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对我自己的国土那种热爱。我简直不能想像我从前为什么要离开它那么多日子,甚至在国外还会有那么多的欢愉。”

我上面谈过巴巴拉的书带着某种情感的色彩,她没有叙述到“老柴”这段故事的终结,也许她不想提起这个结局。书中只是感伤地叙述:

“这就是柴科夫斯基的终局;这是他重建通信关系的最后企图。他最好的友人永远的离开了。他已经五十一岁。过去的记忆一幕一幕在他的脑海里重现。他累了,他不能再找新的友人,他也不愿再去寻找了。这时是一八九一年的六月。两年之后,柴科夫斯基就走完了他的人生之途。”(’八二版第254页)莫德斯特比较巴巴拉冷静些。他交代得清楚——

“这就是柴科夫斯基要挽回他的‘挚爱的友人’最后的努力。但是伤痕始终没有治愈,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恼使他的余生笼罩着一层灰暗。甚至在他弥留之际,他仍经常喃喃地念着娜哲兹达的名字,在他最后呓语发出的声音中,只有这个名字在他身边的人都听得出来。

“可以认为,这个在柴科夫斯基的生活中起着施主作用的冯·梅克夫人——为了减少她那不应有的铁石心肠的罪过——她的生命也在缓缓走着下坡路,她得了一种可怕的神经性病痛,使她改变了她的一切关系,不只改变同他的关系,而且改变同其他人的关系。他辞世的消息传到她的病榻,两个月后,她也辞世了——这是一八九四年一月十三日。”(纽约版,第616一617页)

在“老柴”同他的“施主”之间的无数通信中,有三封信是一八七八年七月连续写成的,表述了“老柴”本人以及他的“挚友”的音乐观和创作方法。所有别人的评论远不及作曲家本人说得那么真切。

在这些表述中,“老柴”把他的艺术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于自己的冲动非写不可的(“我主动地由于忽然的意趣与内在的迫切需要而写的曲子”),另一类是人家“订货”的(“由外面做主动的曲子,例如应一个朋友或出版家委托而写的”)。世人通常以为头一类才是“创作”,连某些艺术家也不免这样认为;而第二类则不过是“应景”之作,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可是“老柴”不这样认为。他说:

“经验证明了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看它属于哪一类。常有这样的事,即受人委托写出来的曲子结果很成功,而由我自己的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却因为种种意外的理由而不甚成功。作曲家写曲时的周围环境,因此而产生的心情,这是很重要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他必须是很平心静气的。在这种意义下,创造性的活动往往是客观的,即使音乐的创

造也不能例外。”

他接着分析第一类作品,即由自己内心冲动写出来的作品,是无需乎什么“意志力”的,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就够了。那时,“你忘记了一切,你的精神和甜蜜的刺激一起在震动,你还没有时间跟随这飞快的行程走到结尾时,时间早已不知不觉的溜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面就有所谓梦游病的状态。Onnes′entendPasVIVre.

——这一瞬间是不可能解释的。在这样的时候,凡是笔下流出来的,或者仅存在于脑海里的,往往都很有价值,要是从外边并无什么东西打扰它的话,将会成为这个艺术家顶好的作品。”

至于第二类即别人的“订货”,则必须由艺术家因这种委托而激发出自己的灵感来。他说,“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你首先必须征服懒洋洋的状态,和缺乏兴趣的状态。接着种种困难来了。有时胜利来得很容易,有时灵感完全消失。但我相信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就是永远不肯罢手,因为懒洋洋是人类很强烈的习性,对于一个艺术家,是再没有比之让懒洋洋支配了他更坏的事情了。你不能老是坐在那里等待灵感;灵感是客人,她不会来拜访懒汉的,她要去看那些想会见她的人们。”“老柴”把灵感称为“善变的客人”,谁去追求她,就会得到她。

灵感是勤奋产生的,“老柴”这样认为;但在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把带着爱情和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摧毁。”他在信里对冯·梅克夫人这样说:

“只有勤奋的、不断的劳动,才使我终于获得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跟内容相称的形式。”

“凡是感情冲动所写出来的作品,必须精密地去处理它,把它修正,把它增补,顶重要的是把它压缩来适应格式的需要。”

我在《重版题记》中暗示了“老柴”以他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俄罗斯乐派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我在那里写过译本初版前记所不曾体会到的这样一段话:

“……他膜拜莫扎特(这是他的“神”!),他敬重贝多芬(这是庄严的师长!)。他没有盲从,他创新。在许多自白中(我这里指的特别是给冯·梅克夫人写的信中),他提出了一个复一个新的断想。有一次他甚至提出‘不协和音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力量,没有了不协和音,音乐就会变成永久的祝福——而无法表现一切受难和痛苦。’这样,他不仅从教堂音乐和古典音乐中破门而出,而且还大胆地跨过了浪漫派的门槛,通向现代主义。当然,柴科夫斯基曾经警告过,必须‘很有见地,很有技巧,很有风趣’地使用不协和弦,否则就显不出它的‘巨大的意义’——仿佛他预见了各式各样现代主义音乐滥用了不协和音,这样的断想对于我们当然是饶有兴味的。”

台湾版的重印感言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发现几点:第一,如果没有梅克夫人,便不会有柴可夫斯基。在他四十岁以前,她的金钱支助使他安心于作曲;此后则因精神的鼓励,而光大了他的才华。第二,原来直到柴可夫斯基写出他那首出色的小提琴协奏曲时,俄国音乐在德、法、意等国度里还是被歧视和鄙视的,他乃是在诽谤的环击中挣扎了一生。第三是梅克夫人的过人才华与德性,尤其是她的音乐素养,不少次的含蓄暗示,给予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很大的影响。”

这几句话说得比较中肯,同我上面说的异曲同工。尤其值得译者感激的是台湾校订者花了一定劳动,校正了我的译本中的错误。《感言》中说:

“在决定重刊之后,我曾以半个月的功夫,把原书与有关资料对照细校一遍,结果发现有些尚待修订之处。首先,原书译者把安唐·卢宾斯坦(Anton G.Rubinstein 1829—1894)和尼古拉·卢宾斯坦(NicholasG.Rubinstein 1835—1881)这两个人混在一起,每有错断。事实上,安唐是哥哥,是柴可夫斯基的老师,常住圣彼得堡;尼古拉是弟弟,是柴氏的同事,为莫斯科音乐院院长。在本书中柴氏所流露对‘卢宾斯坦’的怨懑和责难,多是指尼古拉而言的。”

知音何处?我愿在这里重复台版校订者这句话,对他的教正表示由衷的感激。

篇5:给女朋友情书说说

2、我哭一百次,只是想让你心疼我一次。

3、我们在放弃,涂白了记忆,以为就可以伪装无邪的美丽。

4、那时候我们以为喜欢就是永远,后来才发现,我们只有曾经,没有永远。

5、我用一个人的执着,对待两个人的寂寞。

6、我只想当听众,因为不想感染太多尘世喧嚣。

7、硪们旳茴忆,被风吹散了。你狠心地让我一个人站在这里,想念你。

8、相识,总是那么美丽;分手,总是优雅不起。

9、眼睛说着不要走,嘴巴倔强的不挽留。

10、心中的那把钥匙,至此至今,都无法打开。因为,无法把你忘怀。

11、别问我有多爱你,我连你爱别人都能忍受,你说我有多爱你!

12、结婚九块,离婚十二块,傻子才离婚呢那么贵!

13、在什么都不确定的年代,我们总是爱得太早、放弃得太快,轻易付出承诺,又不想等待结果。

14、曾被爱伤得彻底才把自己关的那么紧。

15、曾经,有一个人真正的进入了我的世界。但已经不知不觉的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在我的小世界里随意走动。

16、真想问一下,我的心疼,我的难过,我的无奈,我的哭泣,在你眼里算什么?

17、真心的微笑,越来越少。心中的伤痛,越来越多。

18、知道真相又如何?青涩年华里,我们都怀揣着各自的秘密,原谅了彼此的心机。

19、只是突然喜欢上了sorry.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只有这样默默的喜欢。

20、我赢了所有人,却输掉了你。

21、原谅我的词汇不够用,不够形容我爱你的生动。

22、我拼了命的去爱,换来的却是你的不屑一顾,你以为你是谁?

23、为什么总是在最后一刻才明白,我们的爱早就已不在。

24、为什么从前的要一直幸福,走到最后却只剩下了祝你幸福。

篇6:给男朋友的99封情书的空间说说

2、爱情是麻烦的意外 我就是爱上她的怪。

3、﹌透 支 千 年 泪 、祭 奠 你 的 美

4、每想你一次 天空飘下一粒沙,从此就有了撒哈拉。

5、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散尽一身的戎甲。

6、传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如果真的是那样,我愿是只鱼,频繁的记住你,再恍惚的忘记你。

7、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最伤心的时候,为我撑起一片天

8、没想过放弃爱你 我已经付出所有勇气。

9、你会牵着我的手腕哼着怎样的歌。

10、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地看。

11、最暗的夜,才会看见最美的星光。

12、男女朋友无法迁就 越拖越久越想分手。

13、迟迟不肯公开我的身份 你到底是在给谁机会。

14、没关系 总要多爱几回 我只是不舍谁再受累。

15、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快乐。

篇7:说说情书

可以这样写

什么是搞笑情书?搞笑情书就是让你在笑声中收获爱情,享受爱情。爱情的道路上百味千态,不如为她谱上一段浪漫幽默的小插曲,让爱情轻轻蘸上笑声,蘸上快乐的味道。那样的的状态,一定是我们所渴望的。

若要享受爱情带来的快乐,那么就请用快乐去感染爱情,这是让爱情对你微笑的最佳快捷方式。欣赏幽默搞笑的情书,打开浪漫文件夹,点击笑声的快捷键,释放出让爱情快乐的情书吧!

一、《最搞笑情书大全》

每次想到你,我都会充分调动五官 的每一个部分,以显示出想你的诚意来。我的左眼皮会跳,会连续不断地打喷嚏,伴之以眼中的思念牌泪花。我的左耳朵会高低上下地旋转,想倾听你的声音,我的右耳朵虽然做着相反的动作,但也是想倾听你的声音。我的毛绒绒的大嘴会产生强烈的渴求,顺便从舌尖沿淌下一种叫作消化酶的液体,一滴,二滴……滴滴难舍,意犹未尽。

每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全身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我想温柔地把你抱在怀中,亲吻你的每一寸领土;我想把你含在口中,让你体会我的温暖。每一次你都想挣脱,说我的手是魔掌,说我的口是虎口。我想严正地指出,这些词用在我身上并不妥当,但你总是不听,拼命地摇耳朵,我只好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了!

由于爱你之心难以抗拒,我让你深入进我的腹中,实地参观什么才叫伟大的爱?什么才叫做撕心裂肺?你很安静,我知道,在我的教育感化下我们终

于融成一个整体了,这就是普通人所说的“结合”吧?

有时看到人那么辛苦地追逐一个叫“爱情”的东东,我很是为他们不值!我的爱与他们不同,我是爱你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无论多少苦难,无论什么坎坷,这种爱今生今世都不会磨灭。我爱你尖尖的耳朵,爱你红红的眼睛,爱你蠕动的小嘴,爱你柔软的身体。我用我的一生等待着你的到来!没有你我一定会痛苦地死去!

二、《最搞笑情书大全》

我对你1见钟情,绝无2心,想照顾你3生3世,因为我偷偷上你的网站4次,你那迷人的5官,总让我6神无主,一颗心7上8下,9不能平息,如果我的满分是10分,你一定不止11分,起码也该有12分,只可惜我讨厌13这个数字,不然你一定有14分,如果再加上你的聪明那又不止15分,16分你一定还嫌少,所以我给了你17分。

我今年18岁,再过几天就19岁,也就是我还未满20岁,今年大概会21所以得交22万的学费,其实我的智商是阿甘的23倍,只是,我24小时都在睡。

我猜你今年未满25岁,26我也无所谓,27跟我还是很配,28也不过才大我10岁,29的女人据说最美,30我会考虑考虑呗,31我应该没这么衰,32我会开始反胃,33我宁愿自己一个人睡,34你敢钓我,我娘也才35岁,但我还是想送你36朵玫瑰,但摸摸口袋我只剩37块,户头也只剩38元,因为跟女友分手在39天前,手机每天得打40块人民币。

永远记得41天前,写下42句爱她的誓言,还有43种我想的永远,却只换来44CC真情的眼泪,加上45夜辗转难眠,老实说我打了46句废言,其实你该从47句开始看,但是你都看到了第48句,只写49又觉得怪怪的,那就哈啦到50,凑个整数吧!

第51句我要说声我想你,第52句我要说声我爱你,但第53句我暂时还没想到,所以直接跳过54句,来到55

句,这时我想起56分前的你,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57分钟后的我?

我在这想了58分钟又59秒,我总共找到60种想你的念头,61个爱你的理由,62句适合我俩的情话,还有63段电影浪漫的邂逅,虽然我也找到你64个小缺点,但幸好我也找到你65个优点,尤其是你的腰只有66公分,这会让我沉迷67年,与其我爱你说68遍,还不如我爱你写满69页,反正我们还有70年,这份工作麻烦让我拖个71个月,你的爱慕者一定不止72位,因为我是那第73位,但我要定下你74年,反正我会付时薪75元,就算要追你追76个月,只要你能陪我过77情人节,花掉我78万我也心甘情愿。

看完我写下的79句真心话,我猜百分之80你会愿意当我的女朋友,因为你发现了我81处迷人的地方,还有82个你无法拒绝我牵你的手,就算你有83个逃避的借口,我也会有84种留你的理由,好啦我加薪加到85,麻烦你陪我到

86岁,就算你皱纹是以前的87倍,我爱你还是愿对你说88遍。

篇8:致邮差的情书

人所喜欢的, 往往是自己所短缺或不能的。

M, 虽是个典型的物质主义者, 却会由衷地喜欢那些具有清贫气质的人群与事物。乡村教师袖口一点白色粉笔灰, 山庙小和尚的清癯之笑, 传达室老者的陈旧而含糊的问好, 等等。

所以, 她喜欢邮差罗林, 也是很正常的了。当然, 这种喜欢, 无足轻重, 可能跟儿童喜欢别人的零食、男人中意第一口冰啤一样。这里面的深浅程度。相差无几。

这个邮差, 他的真实姓名, 是否便叫罗林呢?肯定不是。《邮差罗林》在欧文·斯通替梵·高所写的传记里———以印刷品的方式出现在开头几页的铜版纸上, 略有些反光的纸上, 色泽深浅不一, 邮差罗林一手支颐, 眉头紧锁, 带着小镇居民常见的那种拘谨与严肃。M没有看过原作, 她很少有机会看到大师的原作。生活与艺术的距离。恰恰就在印刷品与原作之间。这种不远不近, 恰好有着M所能感受的“度”。

比如, 一个中国邮差, 他与阿尔小镇的罗林, 一定是有着共性, 而又略有些不同的……绿色的职业制服有些嫌小了。在肚子处掉了一个扣子。自行车破烂但结实, 两边的马鞍袋里塞着报纸信件和一些小小的包裹, 沉甸甸的。他像灵活的木马。在小巷里与M迎面碰上, 眼神下意识地躲避开去, 宛若小鸟倏地飞走……

或许仅仅就是因为那幅画吧, M开始决定喜欢邮差了。这里面, 有种她所追求的趣味, 没法加以解释。柴门轻叩, 从脸色黝黑的邮差手中接过沾着露水的远方书信……

在她这个年纪, 又长得漂亮, 自然是有一些追求者的。她不开玩笑地分别跟他们说:不要送礼物。不要写E-mail, 不要发手机短信, 不要上MSN, 不要给我的博客留言。你们就给我写信好吧。纸质的传统的那种信。唉, 这个时代, 要与邮差打交道, 不得不人为地加以设计了。

既是芳心所托, 自然会有响应者。可惜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耐心, 或许觉得M也只是心血来潮。稀稀拉拉几封应景之作, 薄薄的信封, 寒碜地寄到手中, 完全是仪式之下的产物。拆开细看, 所写之文, 还是像短信或QQ聊天记录。字迹歪歪斜斜, 不忍细看。

M想起她曾经看过的一个短句, 一直不知其意:“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上网查了一下, 发现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她的这些男友们, 他们在写信一事上的表现与作为。唉。

到底是M, 她突然想到一个聪明的办法。网上邮购, 让罗林来给她投递。她知道有好多邮购通道, 麦考林之家, 贝塔斯曼书友会, 阿里巴巴, e Bay易趣, 淘宝等等。当然, 她也注意到, 并不是每一个网购的投递渠道都会通过邮差罗林, 这就需要她在选择时特别注明:使用中国邮政投递网。

好了。这样就可以了。她可以与邮差罗林经常照面了。看到他皱巴巴的制服, 冬天里他嘴唇上方的清鼻涕, 关节粗大生有紫色冻疮的手, 递过来请她签字的那支旧圆珠笔, 缠着的胶布已经黑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M想起了梁实秋的情书集《我每天等候邮差》, 与聂鲁达发生瓜葛的意大利电影《邮差》, 以及还没有看过的《邮差总按两次门铃》———她不肯承认, 这是很小资的想法。小资, 这个词现在过时了, 臭大街了, 恶心人了。她现在比较喜欢的词儿是:品位或格调。

现在我们来看看罗林吧, 看看M一心记挂着的邮差。

他长得有点苦巴巴的, 瘦长的脸, 嘴唇微微向里瘪, 头发黄而软, 常年趴在头上。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 长得不那么乐观, 好像永远走不出泥地, 并随时准备着承受更大的打击与不测。看着他的脸, 你永远不会联想到诸如童年、夏威夷度假、愚人节PARTY之类美好、奢侈、糜烂的玩意儿。实在要联想, 你大概只会想到隔夜的剩菜、卷起的裤脚、发黄的搪瓷缸。

上班要穿制服, 要挂工号牌, 要微笑服务, 邮件要保持整洁完好, 二次投递不得超过十八小时, 改退邮件要注明原因……违反任何一项, 就得扣钱。罗林时时记得这些。他穿着工作服 (幸好是深绿的, 要不然, 会多脏!) , 别着工号牌 (风吹雨淋, 反面的别针完全锈了, 不过没关系, 永远没人会靠他那么近) , 投递邮件时, 他带着一副僵硬的表情———他是在笑, 不过没人认为那是笑容。

得承认, 邮差不是什么美差。好在罗林有一个本事, 像任何一个小人物一样, 他们总有一些秘密的技巧与出口:他能够一边干活, 一边想心事。每天凌晨五点四十分。赶到投递班上, 他抱着一大堆信报, 在灰扑扑看不出颜色的工作台上, 按照自己的骑车路线进行排序。上百封信, 上百份报纸。他得按照它们的地址排成一个完美的单程路线, 像把散落的石子 (不是珍珠!) 穿成若干个不太规整的环形。不要有回头路, 不要重复的行程, 没有游离在外的投递点……这算是个细密的活儿, 但他能够一心二用, 想着家里的事情。

“我亦无他, 唯手熟耳。”

投递班里有个爱读古文的投递员, 他总是一边排信一边大声唱歌, 当班长威胁着要扣他奖金时, 他严肃地据理力争:“我亦无他, 唯手熟耳。”班长想了想, 同意了这句似曾相识的古文, 果真没有扣奖金。罗林在一边看了, 还是觉得唱歌不好, 没有他这样默默地想家里的事情好。

老母亲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了, 浑浊的眼珠, 与世间隔起一道屏障, 罗林劝她去开刀。这个每天十几小时收听半导体的老人, 马上列举出各种医疗事故与收费黑幕, 态度激烈, “不去!就是明天瞎了我也不去”, 一边说一边捉住手边的桌子角, 好像罗林会用武力把她拖到医院似的。实际上, 罗林知道, 那跟医疗事故无关, 她是不想花儿子的钱。老母亲终身都是个家庭妇女, 从未有过任何收入, 对于在自己身上用钱, 一向非常敏感。

而妻子, 就在今天早上, 罗林悄悄从被窝里爬出来准备上班时, 她突然坐起来, 好似一夜未睡, 神情极为清醒, 口齿清晰地宣布她当晚就要离家出走, 出去“潇洒潇洒”。她用一种很别致的口气, 反复地说“潇洒潇洒”, 眼睛闪闪的, 像在提前索取一个意外的礼物。罗林临走时隔着卧室门回看, 发现她又重新躺到被子里去了。那么, 刚才她说的, 是梦话吗?

还有儿子, 前天的课间十分钟, 撞坏一个同学的眼镜, 同学从小便是弱视, 那镜片是定制的高度散光, 韩版加硬镀膜防紫外线。要赔七百五十块, 今天就要送到学校。班主任在电话里的语气十分严肃。

排完信, 罗林开始装袋。人们总认为, 在这个时代, 古老的邮差是该要失业了, 可是真奇怪, 每天的邮包还是那么重———没完没了的银行对账单、保险宣传册, 超市邮报、商场促销页、免费抵值券, 地址不详的广告函、名人辞典入选函、获奖通知、征订单。当中的大部分信件, 罗林前脚刚走, 收件人马上便把信丢到废纸篓了。连拆都不拆。唉, 罗林感到他每天都在精心处理一堆堆垃圾, 从一个巨大的公用垃圾中转站, 先集中、再分拣, 转移到无数个私人的小型垃圾桶……

当然, 还有广告越来越厚的报纸与越来越重的铜版纸杂志, 以及各种各样的邮购产品———魔术扑克牌、水晶麻将、生发灵、自动充气床垫、万能理疗仪, 总之, 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东西, 也开始出现在罗林的自行车上了。

然后, 在七点之前, 罗林便与他的伙伴们在邮局侧门口的岔道上分手了, 分道扬镳, 各人骑往各人的小街小巷, 骑往他们各自的环形投递道。去时靠右, 回时靠左———在大街上, 罗林唯一的特权是骑反道。交警从来不拦他, 这里面, 有一种约定俗成般的规则:全中国的交警, 都不会去管一个送信的邮差。

骑反道的邮差, 听上去, 像是一个严谨的逻辑, 有对称之美。

对于他若干个环形投递道上的收件人, 罗林有一个大概的记忆。

有个老头儿, 就一个人住。天天一大早站在小区传达室等待他的《参考消息》, 如果偶尔没了, 比如, 节假日停刊, 印刷厂晚点, 他会失态地拖着罗林的自行车不让他走, 表情绝望, 好像他接下来的一天都没法过了。

有个中年男人, 不知为了什么事, 不上班, 吃低保, 长年在家用毛笔写上访书, 从国家总理开始写起, 一直写到人大、政协、省里、市里、区里, 轮过一回, 他安静地等待回音。一个月之后, 再重新开始, 周而复始, 永无止境。只要看到罗林送信, 他都会蔫蔫儿地凑上来, 衣襟上沾满黑色的墨汁。他在罗林的邮包里翻来翻去, 细心地凝视每一封信件的收件人姓名。“找什么?”罗林一问, 他便迅速地缩回去, 一晃, 人就走了。

有个卖药的, 或许是个声名远扬的骗子, 成功的骗子, 他每天都会收到汇款单, 从九块五到九百五十, 数额不等, 均为九块五的倍数。有一次, 为了感谢罗林每天替他送汇款单, 他神秘地送给罗林一包他的药:免费赠送, 聊表心意。罗林回到家拆开来, 发现那是一包壮阳冲剂。他犹豫了一小会儿, 到厨房悄悄地用开水冲开, 喝到嘴里, 有股海腥气, 还有点粗渣子。罗林吐出来, 放在指尖一看。是没有完全碾碎的一块贝壳。

还有个姑娘, 好像头脑不大对, 一直在家等高考录取通知书, 从十八岁等到二十六岁, 一套运动装的校服天天都穿在身上, 肘部发白, 又旧又小, 像是捡来的衣服。她十分懂礼貌。每次都喊罗林作“叔叔”。“叔叔, 辛苦了, 有我的挂号信吗?”

还有个大学教授, 喜欢收藏杂志创刊号, 他的印刷品多得惊人,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志。卷成个大雪茄或摊成个大烧饼, 把罗林的邮包撑得像中年官员的肚子。他非常挑剔, 只要发现邮件有一点破损, 都会把老花镜推到秃光的头顶上, 盯着罗林的工号牌看:“我要投诉!向你的上级反映!”

当然, 还有一个衣着时髦的年轻姑娘, 她最近忽然成了一个邮购爱好者。五指袜、打折书、情趣内衣、瑞丽版长靴、多功能晾衣架, 她邮购各种她所喜欢的小玩意儿。

“我离不开网络, 我靠网络来赚钱。又靠网络消费……”

“来, 看看, 我今天买的什么。来, 没关系, 你进来看……这个抱枕叫‘男朋友’, 你看, 因为它做成了两只胳膊的样子, 我可以躺在这两个胳膊中间睡觉, 想象自己躺在男朋友怀中, 怎么样, 这个设计很棒吧……”

她经常会很亲切而热心地跟罗林说话。可是, 那亲切里, 怎么说呢, 罗林总能感到……一点点居高临下的意思, 当然, 这并不令人讨厌, 所有漂亮的年轻姑娘, 对男人都是居高临下的……再说, 她的邮购商品, 每个月都会为罗林的奖金做一些真正的贡献。所以老实说, 罗林很愿意替她服务。

看《参考消息》的老头儿, 上访信书写者, 壮阳药贩子, 等录取通知书的魔怔少女, 收藏创刊杂志的秃顶教授, 邮购品爱好者。像挨个浇灌花草的园丁, 罗林在每一个收件人处做短暂的停留。核对邮件, 递上圆珠笔, 签字或加盖私章。与昨日无异, 每一天的情形都与上一天无异, 日子像流水线上的合格产品……

罗林仍旧面带谨慎微笑, 可实际上, 他还在接着想家里的那些小问题:白内障, 七百五十, “潇洒潇洒”……这就像衣服上层出不穷的褶子, 他总在想着, 能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烫平, 他到哪里去找那样一个万能的熨斗呢?

M今天邮购的是一个微型按摩器。作为一个典型的电脑寄生虫。M患有肩周炎, 可能不是那么严重。但她感到有必要早做养护。这是一种意识和姿态, 对自己的爱, 永远至高无上……

她一边签收, 一边飞快地打量了一下罗林, 他的表情跟从前一样, 僵硬之极……M熟悉这个, 银行小姐、百货店职员、饭店侍应生、有线电视修理工……他们都是这样, 因为对职业的极度厌倦, 又因为行业所要求的亲切与热心, 他们的表情, 便在矛盾之中变得别扭和僵硬了……唉, 可怜的家伙。

M把淡淡的优越感压下去, 人文主义的悲悯突然像酒气那样从胃里往外涌上来, 挡都挡不住, 令人心潮澎湃———M突然想到, 她应当给罗林的生活里增加“一抹亮色”。一抹亮色, 这是她在晚报上经常能看到的词汇……够通俗。也够精确。

想想吧, 一个没什么盼头的邮差, 毫无成就感, 更谈不上远大的理想与希望, 日子永远死气沉沉, 难道他不需要一点新鲜的刺激吗?就像诗人、作曲家或画家一样, M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人物传记, 瞧他们, 为什么会无休止地谈恋爱呢?很简单, 他们需要激情, 从异性的眼泪里吮吸生命的养分……没有激情的生活, 那跟坟墓有什么区别?即便是一个邮差, 他也有获得激情的权利不是吗?

崇高感和新奇心, 两种情绪作乱之下, M决定采取一个伟大的行动, 把罗林从他枯燥的日子里拯救出来……

罗林瘦削而凄苦的背影渐渐远去, 他在自行车上轻微地扭动着身子, 粗大的车轮碾过飘着纸片与塑料袋的肮脏街面。M站在小阳台上, 撩起白色纱帘看了一会儿, 直到罗林消失在街角———这多么像法国电影的某个画面。M简直被自己给感动了。

然后, 她回到桌前, 开始在电脑上飞快地敲打起来。

亲爱的罗林:

你不知道我是谁, 永远不会知道, 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 因为我不得不写信……

M满意地点起一根烟。真他妈太诗意了, 太经典了, 太格调了———一个每天见面的陌生女人, 给邮差写信示爱, 但又绝对不是因为爱情……

她现在已经不大会用笔写字了, 只得先在电脑上打个草稿。她提醒自己。等会儿, 一定要用最优美的书法把这封信重抄一遍。她要炮制一份最正宗的情书, 像味道纯正的巴西原装咖啡豆。

上午的邮件送完, 中午, 罗林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他决定先回一趟家, 然后再到学校送钱。本来可以让儿子上学时把钱直接带过去。但罗林怕他弄丢了。七百五十块, 丢了算什么呢。

老母亲的听觉现在好得异常, 好像正是为了平衡她的白内障似的, 她坐在餐桌前, 对罗林调过头:“你才进院子我就知道了, 你那二八的大自行车, 听上去比谁都笨……”

她在吃午饭, 昨天晚上剩下的旧饭菜。母亲的眼睛坏掉之后, 在厨房里出过很多故障。饭, 要么硬而夹生, 要么烂兮兮难以下咽;菜里有虫子;搁太多的盐或酱油;按错煤气按钮导致泄漏。后来, 没有人再愿吃她做的饭菜了, 她自己也不敢再烧。这样, 中午她一人在家, 总是将就着把昨天的饭菜混在一锅里简单热热。今天, 她却又热过了头, 焦煳味很重, 碗里都看不出颜色。她用筷子扒拉着, 含糊不清地招呼罗林:“你还没吃吧, 锅里还有……”

罗林看看她眼里的白色屏障, 把他想了一路的话说出来:“还是到医院动个手术吧, 切除白内障,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上班挣钱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吃饭穿衣看病保命吗?现在不治, 拖到最后, 眼睛完全瞎了, 更麻烦更费钱。”罗林一向嘴笨, 这些话是他想了一路的, 因此说得有些急急忙忙, 像在背诵, 生怕忘了。

奇怪, 母亲听了, 却突然抽抽搭搭地哭起来:“我现在, 跟瞎子有什么区别, 别去浪费钱了, 我看你们, 养个孩子已经很吃力了, 我现在吃你们用你们住你们, 还看什么眼睛……”老母亲的泪, 脏而浑浊, 滴到热煳了的饭菜里。

罗林没法往下说了。他站起来, 站到灶台边, 举着铲子就把那锅里剩下的菜饭吃了。烂糊糊的锅巴饭, 剩菜的油腻汤汁, 有着他从小就喜欢的焦香气。总之, 午饭算是吃过了。

通往学校的路上, 罗林发现自己总在没完没了地念叨一个词:韩版加硬镀膜防紫外线, 韩版加硬镀膜防紫外线。这是个复杂而冗长的定语, 眼镜商的把戏, 七百五十块的把戏。可是真奇怪, 罗林发现自己记得十分清晰。唉, 儿子, 他跟老母亲多么不同呀, 在他身上, 永远会产生出无穷无尽花钱的地方。

《哈利·波特》。最近, 儿子开始提起这套书, 非常周密、有计划性, 富有值得称道的耐心。一到六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十九块八毛, 《哈利·波特与密室》, 二十九块六毛,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二十六块五毛,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三十九块八毛,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五十九块,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五十八, 合计, 二百三十五块九毛……好像明天就要考试似的, 这些莫名其妙的名字与数字, 他记得滚瓜烂熟, 如同神父念经文一样, 每天在餐桌上布道———每念到书名, 他会用一种极其虔诚、高调的语气, 而念到钱数, 则稍稍收敛些, 好像是些过渡性的虚词。在祷告之后, 他又开始演戏, 一会儿装得十分可怜, 愿意放弃半年的早餐牛奶。一会儿又理直气壮, 说这是全美国全英国全韩国……总之, 是全世界的儿童都在看的精神食粮。他的所有智慧与口才, 好像就用在这一件事上了……

不过, 为什么就要二百多块呢, 平均四十多块一本, 可真不便宜呀。罗林从儿子的口中也知道了罗琳女士。这个女人, 一九六六年出生, 比罗林还小一岁, 并跟自己同姓, 名也仅仅比自己多一个小小的偏旁, 听上去, 她像是罗林的一个远房堂妹似的, 可她的钱, 已经那么多了, 比英国女王还多。她到底有多少钱呢, 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呢, 罗林永远无法想象, 而且只要一想到罗琳的财富状况, 他便会隐约地感到胃疼, 一种抽象的疼, 这个世界实在太大太离奇了, 他永远捉摸不透……

中午的校园, 有点空空荡荡, 走到教室门口, 却闻到混合起来的饭菜香。每间教室的后门口, 都有一个深蓝色的大泔水桶。孩子们正排着队往里面倒剩饭剩菜。今天中午的主菜是大排和西红柿炒蛋, 泔水桶里一片红黄之色, 啃了一半的大排东一个西一个, 像是精心设计后的点缀。儿子回来说过, 每天中午, 每个同学都是要倒菜的, 如果当真香喷喷吃得精光, 那是很不得体的行为, 暗中会被瞧不起的……

罗林看到了儿子, 他与另外两个男生, 可能早已吃完, 正以一种很别扭的姿势倚在双杠上———那应当叫做“酷”吧。他们沉默地站着, 嚼着口香糖, 远远看去, 像在不停地交谈。

罗林远远地看了看儿子, 却缩着身子偏过头, 突然失去了跟儿子打招呼的勇气, 身上的绿制服, 在阳光下, 脏而黯淡。

他独自慢慢找到班主任的办公室, 班主任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 正对着电脑笑眯眯地看着什么, 两只手“啪啪啪”地打着字。突然看到罗林。一愣, 表情在瞬间神奇转换了, 她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班主任。

罗林相应地也怯弱起来, 略有些结巴地解释着来意, 恭敬地把七百五十块递过去, 为儿子的过失支付着迟到的歉疚。这个场景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应当有很多次吧, 在儿子出生以来这十二年, 为他所犯下的这个错、那个错, 罗林不得不向一些几乎完全陌生的人, 赔笑脸, 赔小心, 赔面子, 赔钞票……做父亲的过程, 好像就是这样, 自尊慢慢地消失, 脸皮在似笑非笑之间变得麻木, 并厚了起来。

小班主任严肃地接过钱, 又斟字酌句地对罗林交待了一个重要意见, 看样子是早有准备的:“你家儿子, 在班上, 中不溜秋, 我看不上补习班是不行的……语、数、英, 一门都不能丢, 明年就要小升初, 冲刺一下, 压一下, 他是有希望的, 是可以争取的, 是可以拉上去的,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她的语气像在谈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扩大一条看不见的阵营……这是罗林脑子里残留的一些历史常识, 可能是因为来到了校园之故, 他突然记起来, 突然地便想笑了, 但只是一秒钟之后, 罗林就完全地清醒了。笑什么?哪里还有心思笑, 哭都来不及!补课费, 他知道的, 一小时四十块, 每周一次, 三门功课加在一块儿, 一学期得两千多, 那可比赔眼镜、比买全套《哈利·波特》厉害多了……

重新出了校园, 罗林踩不动自行车了。他感到很懊恼, 要是把钱给儿子直接带来就好了, 这样, 他就不会碰到班主任, 她就不会提到补习班的事, 只要她不提, 那两千多块, 似乎就可以躲过去吧……

半个钟头过去了, 电脑上还是这三行字。亲爱的罗林:

你不知道我是谁, 永远不会知道, 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 因为我不得不写信……

激情的第一次喷射太过短暂, M突然卡壳了。短短几行字, 她删掉了一遍, 又恢复了一遍。抽完了一根烟, 再点上, 又突然掐灭。像在做一个事关重大的策划案。是啊。什么样的情书才能让那心事重重的邮差高兴起来呢?M感到这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她必须布下一个绝对可信的相思阵, 却又神龙见首不见尾, 要足以吊起罗林的胃口, 激发起全部的荷尔蒙, 给他以翼, 给他以风, 让他得以从可怕的现实生活中飞翔起来……这是一种救赎, 一种超度。人本主义, 功德无量。

M从书架里翻出她许久不读的泰戈尔与聂鲁达。又过了半小时, 终于写出了一段她认为相当出色的内容。虽然有抄袭之嫌, 而且, 太过虚渺, 缺乏诚意似的, 但是, 我们不能要求太高, 毕竟, M只是M, 而这份绵绵情意, 又完全是虚构的产物……

亲爱的罗林:

你不知道我是谁, 永远不会知道, 这是我给你的第一封信, 因为我不得不写信……忍耐了多少时日, 我还是决定把我的心肝掏出, 置于你宽阔的胸膛……

我在每一个白天追随你的车轮, 像孩童寻找慈母的身影……夜晚, 我在寂寞的花园徘徊, 想象你呼吸的声音, 你瘦长的身影掠过我的梦境……我悄悄地跟你的身后……啊, 你不必回头, 我绝不会妨碍你的自由……

我要对你说的话, 像一首歌, 永远唱不出口。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边叹息着走过。

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最简单的一句话, 也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有些话。被人们说过千遍, 还是意犹未尽:有些话犹豫许久, 始终难以出口。叫我如何跟你说出那句话?一旦说出, 那会是一种玷污与出卖……

不, 不要说, 我只要, 能够长久地凝视你的背影, 倾听你的车轮从我心上碾过……

你不要试图寻觅, 你永远不会发现我的踪迹, 我只会出现在你的身影之后, 像一声叹息, 像一朵干枯的玫瑰……

你未知的爱人

紧接着M开始大动干戈翻箱倒柜, 终于找出几张她比较中意的信纸, 带着淡蓝印花的:久不使用的派克水笔, 握在手中, 有种令人敬畏的生疏之感。这一切, 多么好, 像一种复古之仪, 一次回归之旅。M对自己的书法很满意, 她小时候是练过字的, 《庞中华字帖》……她一边写, 一边大声地深情诵读。太美妙了, 太伟大了, 她很得意, 一边提醒自己, 待会儿得把这封信的内容原封不动、一字不删地挂到博客上去, 对了, 还要用数码机子拍下这封货真价实的手写情书, 精心挑选的信笺, 风韵犹存的书法, 把照片也贴上去作为纪念吧。另外, 她要再写一篇大大的博客, 好好地记录一下这事儿的全过程, 说不定, 明天的博客点击排名, 就会迅速上升, 她的博客会成为当天的热点, 会引来留言无数, 会引发网民讨论, 会造成短暂的虚拟的轰动……

M用一个最温柔的笔法写下了最后的落款及日期, 本以为是大功告成, 可是等一等, 邮票?信封?哦, 真是烦人!得跑一趟邮局。她现在有点体谅她的那些男朋友了, 他们能够寄出一两次信, 已是了不起的举动。写信着实是件大动干戈华而不实的事情, 还是短信或QQ好呀。唉, 这个时代, 总之就是这样, 许多事情, 看起来美, 做起来肯定不美……

外面太阳很辣, 晒伤指数一定很高。但M咬咬牙, 撑了把伞跑出去。邮局不近, 她不得不在大日头下连穿三个街口跑了十几分钟, 忍住没有打车。热气腾腾的大街, 人群喧嚣, 她格格不入地捏着一张写满情话的信纸……等会儿回家后, 这一切的细节, 包括街景, 都要写到博客上去, 就像纪录片一样……哦, 不要责怪M的矫情与作秀, 不写博客的人一定没法贴心贴肺地理解她, 要知道, 为了喂博客, M们每天得“创造”多少事情……这是写博者的甜蜜烦恼, 这不是生活本身, 而是对生活的表达方式……

下午的晚报和快件已经送完了, 天正好也差不多黑了, 小街小巷里飘出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罗林有些磨蹭着, 不敢回家。他不敢想象那样一幅场景:厨房冷锅冷灶、餐桌空空荡荡, 老母亲忧心忡忡, 儿子带着狡黠而无所不知的眼神迎上来:“妈妈今天没回家!她是不是跟你闹翻了?”

整个白天, 他都没法跟妻子“沟通”, 她上班的地方, 没有电话, 也不让接手机。他更不能去她上班的店里找她。

妻子是一家中式快餐店的侍者, 这家中途改换门庭的面点老字号, 不知怎的想到学起麦当劳, 让一群像妻子这样年纪的服务员穿起红黄相间的彩色工作服, 在操作台一溜排开, 热情洋溢地拍手, 大声地发出不伦不类的吆喝:“欢迎光临。先生您要点什么?谢谢光临!祝您用餐愉快!欢迎再次光临!”

罗林曾在午餐时分到妻子的店里去过一次, 他是想给她一个惊喜。新店开张后, 他还没去过。挤在来来往往的用餐者当中, 闻着冲鼻子的酱爆葱香, 他看到妻子勉强而刻意地对客人发出甜美的招呼, 千篇一律的腔调, 而用餐者们一概听而不闻, 只顾研究墙上的价目表。这真让罗林有些心疼妻子了……他把头低下来, 混在队伍中, 假装成一个陌生人, 排在妻子面前的队伍里。

终于到她面前了。“欢迎……”妻子把“光临”两个字生生地吞下去, 眼睛张得大而圆, 但不是惊喜, 相反, 她十分生气。眼里甚至闪起羞恼的泪光。她压低声音对罗林耳语, 口气严厉:“快走!来看我笑话吗?我活像个小丑对不对!瞧你, 还穿着这身绿皮子!快走!”

这样, 罗林再也不敢在她上班时去找她了。所以, 关于妻子的“出去潇洒潇洒”, 真正的结局会是怎么样, 他得回到家才知道。整个下午, 他几乎一直在想着这个可怕的后果, 如果, 妻子真的离家出走了, 那该怎么办……天知道, 他一边殚思竭虑愁肠百回, 一边竟还能把信报送得分毫不差。

爬上楼, 照旧是耳尖的老母亲蹒跚着替他开了门。厨房里, 熟悉的炒苞菜味儿飘出来, 这是妻子最爱烧的菜。苞菜, 外皮一剥就可以了, 好收拾。除了苞菜外, 根据“好收拾”的唯一原则, 晚餐通常会吃的还有:茄子, 黄瓜 (加上鸡蛋) , 洋葱 (加上鸡蛋) , 西红柿 (加上鸡蛋) 。周一到周五, 周而复始, 像一份县级中学的学生食堂菜谱。

“怎么办呢?你总不能让我做个满汉全席吧, 在外面侍候人一整天, 回来还要再侍候你们一大家子……”妻子的抱怨让罗林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他曾经对这样的晚餐完全失去胃口。在外面跑了一整天, 他多么期望另一种色香俱全、含有爱心的丰盛晚餐……可是, 他好像一辈子都不会有这个福分。母亲的眼睛没有坏掉之前, 是她张罗晚餐, 但她舍不得花钱, 总是在菜场上挑选别人不肯要的“堆儿菜”, 一下子买回来很多。那些快要腐烂的菜。吃到嘴里似乎都是一个味道, 把罗林吃得更为瘦削了……唉, 永远令人没精打采的晚餐……不过, 今天, 闻到这炒苞菜的味儿, 他多么高兴!多么热爱!

妻子正在热肉汤, 这是周日烧好了放冰箱的, 一大锅, 每天舀出五分之一来热一热。她照旧围着那条卷了边的塑料围裙, 头发散乱, 挂着脸, 一边训斥儿子。还是为了前天那七百五十块的眼镜, 对罗林的回来毫无反应。这一切皆跟平常无异。罗林突然放松下来。

挂着脸没有关系的, 妻子在家一般都挂着脸。罗林曾经不大理解, 但自打那次去她店里“送惊喜”之后, 他就想通了。一个在外面热情洋溢地拍着手“欢迎光临”过几百遍的女人, 晚上回家之后, 面对一个白内障患者的婆婆, 一个散发街道灰尘味的邮差丈夫, 一个只会带来坏消息的儿子, 她可能真的很难微笑吧。

“吃饭!”妻子没好气地把简单的饭菜端上来。老母亲摸索着替大家拿筷子, 没有必要地在碗边放得整整齐齐。

儿子吃得心不在焉, 照例开始念起《哈利·波特》, 他的晚餐祷文。他也许不算太饿, 此前, 他已经吃过两个炸鸡腿, 这是妻子从店里带回来的, 员工可以打折, 价格比市场要低一点, 这算是她在工作中所得到的最实用的福利。店里还有一些别的菜式可以打折, 但天天买, 就不是福利了。这鸡腿不同, 算是给儿子长身体的特别供给。跟所有的家庭一样, 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甜得先甜孩子。典型的中国式伦理。

罗林暗中打量妻子的脸色, 一边庆幸老母亲的眼睛不可能注意到这种细节。他犹豫着, 最终决定不在今晚跟妻子谈论班主任要求儿子补课的事。

《哈利·波特》的祷文刚念到一半, 儿子忽然停下来, 并且放下手里的筷子, 连饭也不吃了。他东张西望, 等着别人关切地询问。罗林垂下眼皮, 不想理他。但老母亲中计了:“乖宝宝, 哪里不舒服?怎么不吃了?”都十一岁了的大孩子, 老母亲一直改不掉, 仍是唤孙子做“乖宝宝”, 像呼唤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唉——我知道, 老爸老妈你们是不会给我买《哈利·波特》了……那我换一个项目行不行, 买个MP3好吧, 现在价格很便宜了, 只要一百多块, 比《哈利·波特》要低对不对, 这样, 你们反而划算。真的, 只要有了MP3, 我保证不再提《哈利·波特》了, 我们班胖刘超终于答应借给我看全套的了, 只要我肯认他做老大……”

“本来就没打算给你买《哈利·波特》!什么划算不划算!这是跟人做生意呀!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就活该欠着你的!摔坏人家眼镜的事才刚完呢!又来什么MP3, 当我们是摇钱树?”妻子出口反击, 眼皮仍是不抬。她到现在还没理过罗林, 但她说话间总“我们”、“我们”的, 罗林听了, 觉得很好。

“我还没跟你们说这些呢, 英语学习机, 四百块!电脑, 五千块!手机, 一千五!我还没说轮滑溜冰鞋呢, 没说捷安特呢, 没说耐克呢……你们以为我没良心?其实我不知替你们省了多少了, 我们班同学, 哪样没有?全是品牌货, 我哪敢跟他们飙, 我多少事情都没跟你们说过。在同学面前, 我丢分儿失面子的事情, 多了去了……最近我想来想去, 能问人借到《哈利·波特》看看也就算了, 就像没学习机也能考试, 没电脑到同学家过过瘾也行, 没手机没自行车没轮滑溜冰鞋都算不上什么。那些都是贵的玩意儿。你们不可能答应, 我也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但MP3, 都烂大街了, 公交车上一人脖子上挂一个, 就我没有!我到店里看过了, 才一百多块, 要碰上搞活动了还能再便宜, 就不能给我买一个吗?让我学几首歌, 每次我们班上搞晚会。就我, 一首流行歌儿都不会唱, 很跌分的……”儿子倒越说越有理了。

妻子没有说话, 但吃饭的速度慢下来, 她的表情更为复杂了。罗林也没吭声。跟儿子对嘴这种事, 他本来就弱。况且。儿子这次的长篇大论, 的确有什么地方, 令他若有所感。唉, 想不到, 儿子竟也是有一肚子心思的, 他并不是一味地毫无节制地要这要那……这顿饭, 越吃越没得滋味了。

等儿子做完作业躺下了, 母亲的收音机也关掉歇下了, 罗林这才进了卧室, 却发现妻子在床上摊了一大堆衣服, 正对着半截子的梳妆镜一件件地试。

罗林看了, 心中一跳, 这又是什么意思?某种信号、某种迹象?她今天没有出去“潇洒潇洒”, 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

罗林小心地在床的另一边坐下, 好像很欣赏的样子, 看着妻子试衣服, 一边想着该说些什么才好。

妻子没好气地翻翻眼:“看什么看!哼, 我刚才在下班路上买了件毛衣, 很贵!一百八!为什么不买?我总不能永远替你们做牛做马, 一点没有享受生活……”说到价格时, 她的语气有些得意, 或者说是幸灾乐祸, 遮盖住最深处的痛苦。

罗林在晚报上看过, 主妇们在压抑时会通过购物来释放。花点钱就花点钱吧, 如果这就能让她不再想到“出走”, 如果这就能让她感到是在“享受生活”。

他这才注意到妻子上身的新衣服。褐色, 或者是黑色, 还是深灰色?总之看上去混浊而陈旧, 胸前亮闪闪一大片饰物, 下部收紧, 卡在腰间, 这款式倒不差, 但对妻子的身材而言, 却是一种背叛。她配了若干条裙子, 若干条裤子, 自然, 效果都不理想……好在妻子从不追求高价, 罗林曾经翻过他所投递的那些时装杂志, 上面的一条围巾, 就要两千多块。而妻子这毛衣, 一百八, 她已经觉得是“很贵”了……

罗林想让她高兴:“嗯, 就配……刚才那条黑裙子挺好, 显瘦……喏, 我给你钱, 就当是我送你的怎么样?要有时间, 你再去买条新裙子配一下……”

“算了, 不想买了, 就你那点可怜的奖金, 而且, 我也没机会穿新衣服……一上班就要穿工作服, 一回家就要穿围裙。平常也没什么重要场合……”妻子好像猛地索然无味了, 把床上的衣服统统收起, 连同新毛衣一起胡乱塞进衣柜。接着迅速钻进被子里, 疲惫地放平身子, 不再说话。

匆匆洗把澡, 罗林小心翼翼地上了床, 他看看妻子, 以为她一定是在无声地哭泣———又委屈又失望, 一个无法出走的妻子, 只能买件廉价却又不合适的衣服来发泄……但仔细一看, 发现妻子是真的睡着了, 嘴巴半张着, 发出粗重的呼吸……一个劳累的女人, 连愤怒哭泣的力气都没有了……

罗林的夜晚, 就这样, 以一条失败的女式毛衣告终了。可总的来说, 罗林觉得, 他这一天。还不算最坏。最起码, 妻子没有当真出走, 最糟糕的情况没有出现。虽然, 妻子起伏不定的情绪还是像一枚定时炸弹似的埋在某个地方。但没关系, 有了这件毛衣作为缓冲器, 那炸弹应当会相对安全一段时间……所以, 暂且睡去吧, 进入梦乡, 进入忘忧谷, 进入短暂的天堂。

当罗林与他的家人们沉人无知的睡眠, M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这个时候, M常常会站在窗前, 一手端着五分之一杯红酒 (五分之一杯, 格调!品位!) , 一边俯视正在渐次熄灭的万家灯火。她知道, 这个时候, 邮差罗林一定是睡了, 他必定是那种早早上床的人……她在书上看过, 上床时间与人的文化修养有关, 也就是说, 那些睡得过早的人, 大部分是蓝领或以下, 而子夜过后依然双目炯炯的, 毫无疑问, 最起码是艺术工作者及以上, 他们怎么可能睡?最精彩的事件才刚刚开始, 小包间里的杀人游戏, 酒吧里与陌生女人搂抱而舞, 茶馆里低声而激烈的探讨, 更新博客或者争抢别人博客的沙发。

M满意地对着黑洞洞的夜景咂了一口红酒。她的下酒点心是关于罗林的想象。那样一个愁苦、拘谨的家伙, 收到一封如此富有浪漫情趣的书信, 结果会怎么样?出现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这整个事件的开场, 哈哈, 有些像什么?用蝴蝶兰喂山羊, 用锦缎被盖贫寒儿, 不对, 这两个比喻太俗气了, 太不人文了, M很不满意……对了, 眼下有一个词儿, 叫“混搭”。这是M从时尚杂志上看来的, 现在穿衣流行混搭, 品味流行混搭, 比如说, 波希米亚风格的裙子与小西装背心, 喜欢打高尔夫同时喜欢吃方便面, 等等。这样一说就通俗易懂了———笑容僵硬、缺乏生机的邮差罗林, 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绵绵情书, 这的确是一种典型的混搭。

有品位!够格调!M满意了。五分之一的红酒终于一饮而尽。味道纯正。

不过, 如果, 如果罗林真的信以为真、像老房子着火怎么办?他一下子陷进疯狂的热恋了, 他珍重地悄悄收起信件, 然后寻根究底地查到真正的寄件人, 一直找到M这里来怎么办?

M想了想, 富有牺牲精神地昂了昂头———出于对游戏规则的尊重, 出于某种怜悯与温柔, 会的, 她也会给予他一些似是而非的爱情之露, 使他的人生突然发出异样的光彩……哦, 也许那样更好玩, 祈祷吧, 但愿罗林能够一点就着吧, 烧得像一块滚烫的红炭, 来找她吧, 绝望地坠入爱河, 像抓住生命中唯一的指望……M一定会在博客里如实地连载这个故事、这个游戏, 像她这样的高智商高品位女子, 与一个底层邮差的倾情之恋……

M兴奋而期待, 即使喝了些红酒, 但她知道她今天仍会失眠。美妙并富有格调的失眠。

即使是一封市内邮件, 即使只是从罗林所在的环形段道寄出, 并寄往同一个环形段道, 仍然需要两天。两天后的上午, 罗林收到了M的信件。

有没有人相信———

这是罗林生平第一次收到信件。此前, 他上学, 他工作, 他恋爱, 他结婚。但在前面那些阶段之中。真的, 他没有写过一封信, 也从未收到过一封信。他所有的亲戚都住本城:从小到大的众多同学, 其友情都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 从未延续到毕业之后。他高中一毕业就招工进了邮局, 没有外地大学生涯。与妻子, 他们看电影逛公园, 并不需要写信……所以, 真的, 这是他平生第一封私人信件。

当时的情形跟平常毫无二致, 他一边排信, 一边慢吞吞地想着家里的事……突然,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地址:小红山邮政支局投递组。他垂下眼皮略微往下一扫, 又看到一个古怪的收件人名字:罗林。说古怪, 是因为, 罗林不习惯他的名字出现在工作对象上, 出现在一个信封上。

第一个反应不是激动, 而是疑惑, 什么地方出错了———就像一个标错方向的路牌, 不合时宜的文字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出错的信件总是要挑到一边稍后再处理。这样, 他便把写有自己名字的信件拿出来, 像从流水线上拿出一个不合格的产品。他接着往下处理。

但他的脑子开始转到那封信上……那, 不大像是封“错误”的信呢。罗林注意到信封上认真的笔迹, 准确计费的邮资……可为什么他并不是那么高兴?是因为他每天已经接触了太多的信件吗?也不应该呀, 难道天天烧菜的厨师胃口都很坏?难道图书管理员看到署有自己名字的书会同样麻木吗?

可是, 就算是一封“正确的”、“合格的”的信又怎么样?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吗?浪漫, 邂逅, 奇遇, 男女之情, 华丽而不道德的关系, 那些对罗林而言有什么意义呢?它可以像熨斗那样烫平生活里的小褶子吗?它可以改善什么吗?母亲的白内障?妻子的心情?儿子的MP3?

唉。除非那信里面, 比如说, 是一张数目不小的支票, 好像天上掉下块热乎乎的巨大馅饼。最好, 支票上有七八千!有一万块!要不, 贪心点, 是三万好吧, 那就完全够了……这样。他就可以分蛋糕一样, 切下其中的一块, 比如说, 是一万, 大方地花在儿子身上, 给他买全套《哈利·波特》, 买MP3, 买品牌电脑, 买轮滑溜冰鞋 (包括头盔和全套护腕, 罗林在送信时看到有小孩玩过, 真神气呢!) , 还要买手机, 买耐克运动装。买完了儿子想要的所有那些玩意儿, 说不定还能再剩下两三千, 正好用来去请老师给他补课……然后, 再切下一万来, 给母亲动手术, 现在看病贵, 还要送红包, 但一万也该差不多吧, 他要大声地告诉母亲, 别心疼钱了!这钱, 是天上掉下来的!咱花掉!再有一万呢, 正好给妻子, 这都快赶上她一年的工资了, 正好, 让她好好休个长假。不用去没完没了的“欢迎光临”。这样。妻子一定会重新微笑起来吧?会有心情到外面好好逛个街, 买套又好看又合身的漂亮衣服, 让她看起来整整年轻五岁……如果, 就这样大胆地可着劲儿地花, 那支票上还有余钱的话, 罗林就会, 替自己……咦, 自己需要什么呢?罗林一时竟想不起来了。他最想要什么?他最想要什么?

罗林面带奇异微笑的胡思乱想就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打结了, 好像一场美梦被小便给憋住了似的。他略有些扫兴地摇摇头, 把手中排好的信报全部放好, 同时, 在心里大声地总结了一句, 像抽了自己一记耳光:不可能的!怎么可能有那样的运气, 一张免费支票?哼, 这辈子, 哪里有可能靠运气来过好日子呢?挣每分钱都是要流汗出力的, 花每分钱都要是细心考量的……

所以, 真的, 那封信, 罗林就一直搁在一边, 直到临出班之前, 才突然想起来, 毫无兴致地撕开, 撕开粘贴处的邮票, 撕开他的第一封信件。心情平静得像夏日黄昏的河面。

信不长, 字也好认, 意思也明白。他并不特别欣赏这些句子, 也不需要反复流连。

我在每一个白天追随你的车轮, 像孩童寻找慈母的身影……

啊, 你不必回头, 我绝不会妨碍你的自由……

你不要试图寻觅, 你永远不会发现我的踪迹。我只会出现在你的身影之后, 像一声叹息, 像一朵干枯的玫瑰……

两分钟便看完了。他抹一下脸, 一时没什么表情, 像一个反应迟钝的家伙刚刚听旁人讲了个听不懂的笑话。他把信胡乱往上衣口袋里一揣, 上路送信去了。

骑到半路, 罗林倒突然“哧”地笑了一下。还想什么支票, 三万块的支票呢, 竟是一封情书。这确实让他有点想发笑。

笑完了, 也就完了, 结束了。

十一

这几天, M天天留意着罗林。即使没有她的邮购商品, 她也会像那个等待《参考消息》的老头子一样, 站在小区门口。像猎人埋伏在陷阱附近张望。

终于, 等到了。

她一下子就看到罗林口袋上方露出的一小角信封, 她认得她那个信封, 八毛的邮票被撕坏了———M特地把邮票倒着贴, 按照学生时代的说法, 这种贴法表示:我爱你。显然, 罗林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过没关系。M并不会那么小气, 像女学生那样计较。

她所计较的, 只是罗林脸上的神情, 他的精神状态。

根据M的经验和理论, 一个男人, 如果被暧昧之光笼罩, 被女人主动追求, 被艳遇一下击中, 死了的会起死回生, 活着的会焕然一新, 新了后会重返年少……总之, 有爱与无爱, 那绝对是一眼就可以看出, 就像从满树的黄叶中识别一片新绽的绿芽……

可是。

这个人!怎么!还是!老样子!

绿衣服皱皱巴巴, 襟口甚至还多了一块小小的油渍。神情依旧委顿, 头发不景气地向下趴着。嘴唇往里微瘪, 挂着那种寒酸的职业的笑, 一点不像笑的笑。

也许, 一个小小的邮差, 在他的周围, 都是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 简单浅显的情感, 实用的逻辑……是不是, 他根本就不能够准确地接受那封信的信号?难道她精心策划、满腔热情所设计的这次爱心行动竟完全是对牛弹琴?

M心存疑窦, 心有不甘, 她主动地走上去, 跟罗林寒暄, 直指他胸前口袋里的那封信。

罗林, 你这兜里放的是什么?

信。客气而无动于衷, 一边跟传达室老头儿数报纸。《金陵晚报》二十一份, 《报刊文摘》十三份……

哦哟, 投递员给自己送信啊!以权谋私呀……谁给你写的?M咯咯地笑, 开着夸张的玩笑, 一边紧紧盯着罗林。

不认识呢。罗林把指头送到舌尖上舔湿, 把邮件签收簿往后翻了一页, 请传达室的老师傅盖章。

啊?陌生人写给你的!有这么好玩的事?男的还是女的?肯定是情书吧?都写什么啦?能不能跟我说说……来, 到我家坐坐, 我来帮你分析分析好不好, 告诉你, 这方面我最拿手了, 我是感情问题专家……M装得大惊小怪、兴趣盎然, 热心得忘了掩饰。

可怜的, 她是一心想套出罗林的真实想法, 像要从一片枯竭的荒漠里引出汩汩清泉。她无法接受她的失败, 她如此迫切地需要得到罗林的呼应———现在, 这或许已并不仅仅是为了罗林, 是为了她自己。要知道, 倘若罗林真的是如此冥顽不化、不解风情, 她今天的心情一定会很糟, 她恐怕从此都会彻底失去对罗林的兴趣, 这难道, 不是一种很败胃口的事吗?唉, 在她原先的构思里, 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可能……不可捉摸的邮差罗林啊, 这微小而关键的背景, 刺激在于此, 障碍亦在于此。

算了, 那信, 没什么的, 谢谢你……我还要往下送信呢, 迟了会扣奖金。

罗林再次客气而拘谨地冲M笑笑, 他没有注意到年轻女郎瞬间黯然下来的神情, 转身跨上自行车就匆匆地走了。他上衣口袋里的信, 那撕碎的一角, 在迎面而来的晨风里, 颤巍巍地抖了一下, 然后又完全静止了。

骑出去几米, 在一个拐弯处的垃圾桶, 罗林支下自行车, 以一个最轻便的动作, 把他的第一封信, 或许也是最后一封信吧, 扔了进去———这样就好了, 他担心接下来会再碰到一两个像M那样好奇的用户, 他会被一直盘问下去, 为什么, 一个专替别人送信的邮差, 自己的口袋里也会插着一封被撕开的信……

当然M没有看到那一幕, 罗林前脚刚走, “唉哟!”她突然尖叫一声, 想起来———早上忘了吃水果了!对美容来说, 晨吃水果是“金”, 午吃水果是“银”, 夜吃水果是“垃圾”。她立刻飞奔上楼, 冲洗, 去皮, 忙碌一番, 当她终于咬下第一口饱含汁液的桃子, 她高兴地发现:自己的心情, 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嘛。是啊, 心情不好会容易衰老。再说, 哈, 一个不开化的邮差, 一个情感麻木的邮差, 跟他当什么真?有些人, 永远就是那样, 缺乏趣味, 莫大的悲哀呀……她打开电脑开始写当天的博客。一时间思绪万千, 十指翻飞, 把键盘敲打得喀喀作响。综

(选自《人民文学》)

鲁敏, 江苏东台人。1999年开始小说创作, 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博情书》、《方向盘》等, 另有《白围脖》、《镜中姐妹》、《思无邪》、《风月剪》、《逝者的恩泽》等, 多篇小说入选各种年度排行榜及年度选本。中篇小说《颠倒的时光》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度读者最喜爱小说奖, 中篇小说《思无邪》获2007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获2007年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小说家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说说情书】相关文章:

情书格式及情书范文06-20

古代情书经典情书06-29

经典情书最经典情书05-01

情书pk新情书范文06-06

短情书04-11

微情书04-17

表白情书范文05-15

爱情情书范文05-15

暗恋情书范文05-15

短小情书范文05-16

上一篇:高中生英语演讲三分钟下一篇:声之形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