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

2024-04-08

《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通用3篇)

篇1:《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

《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译文:初意打算南征荆州,施泽惠给江南人民。面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为好。到达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心情更加伤感。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互文)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罴也都入洞安眠了。农民放下了钱、镈等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灰烬。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篇2:《〈史记〉选读》文注及译文辨正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课本译文为“司马谈去世后三年,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这作为解释可以, 但作为译文欠妥, 因为本文是司马迁的自序, 而非他人所作, 所以翻译时要注意用第一人称。这句话可译为:“先父去世后三年, 我做了太史令。”

《夏本纪》

“乃殛鲧于羽山”的“殛”, 文注和课本译文都当“流放, 放逐”理解的, 而几乎所有古汉语字典都解释为“诛杀”, 基本也都以这句为例。

“声为律, 身为度, 称以出。”课本译文为:“他的声音符合自然的音律, 他的身体就是标注的尺度, 他的教令几经权衡方才发布。”前两分句译得不好, 字典上“律”有“法律, 法令, 规则, 准则”义, “度”也有“制度, 法度”义, “声”有“言语”义, “身”有引申义“自己的品德、才力、行为等”, 所以这两小句可译为:“他的言语就是准则, 他的行为就是规范。”

“九山刊旅”文注为:“九州之山已经砍削树木作为标志, 可以通行了。刊, 砍削。旅, 治理。”课本译文为:“九州之山都经过刊木表识成为通途了。”句意都对, 只是把“旅”解释为“治理”有些费思量。“旅”字典上无“治理”义, 但有“旅行”义。据此, 这里“旅”可解释为“行, 通行”。

《高祖本纪》

“息女”文注为“亲生女儿。息, 生”, “息”固然有“生长, 增长, 繁殖”义, 但也有“子女”义, 为何不可就当“子女”解释?

“啖以利”的“啖”文注解释为“利诱”。“啖”确有“引诱, 利诱”义, 但这里“啖”带了一个后置状语“以利”, 所以应直接解释为“引诱”。

“因以文谕项羽”的“文”文注为“文理, 道理”, 这里可解释得更明确, 释为“文辞, 文饰之语, 漂亮话”。

“日夜跂而望归”的“跂”文注读qǐ, 苏教版必修一和人教版必修三《劝学》都注为qì, 《现代汉语字典》读qì, 商务出版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版以前都读qì, 第4版读qǐ, 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古汉语字典都读qǐ, 长春出版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qì (又qǐ) , 岳麓书社《史记》 (韩兆琦编) 注qí。这样的注音能不能统一一下?

《李将军列传》

“军亡导”文注解释为“军中向导逃亡”。如果这样翻译, 原文应是“军导亡”。这里“亡”应通“无”, 句子译为“军中没有向导”。不当通假字也可把句子翻译成“军中失去向导”, 向导可能死去也可能逃亡, 这样翻译都无妨。

“此言虽小, 可以谕大也。”文注解说为:“意思是虽只是说桃李的寓言, 但可比喻像李广这样的忠诚老实、口虽不能道辞而能使大家都感动的人”。教参译文为:“这谚语虽只是说桃李的小事, 但也可以比喻像李广这样忠诚老实、口虽不能道辞而能使大家都感动的人。”这里翻译要贴近原句, 不必过分坐实, 可译为:“这话虽小, 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啊。”

《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的“无一还心”, 文注和译文一致, 都解释为“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表面看没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这样解释把句子解破了。本来“示”的宾语是“心”, “示……心”意思是“表明……的决心”, 这“心”是项羽的决心, 文注变成了士卒的心。“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应译为“来表明士卒一定要去决一死战, 没有一人可以后退的决心”。

“马童面之”的“面之”文注和译文都解释为“转身背向项羽”, 文注写道:“面, 背 (向) ”。其实“面”无“背向”义, 要让师生好理解, 需加注“面, 通‘偭’, 音miǎn, 背向, 违背”。

“背关怀楚”的“背关”, 文注与教参译文不同, 文注把“背关”解释为“指背约不让刘邦在关中称王”, 教参译为“放弃关中”, 教参正确。

《滑稽列传》

第一段太难, 意译也过了度。

“以垅灶为椁, 铜历为棺, 赍以姜枣, 荐以木兰, 祭以粮稻, 衣以火光, 葬之于人腹肠”中的“赍”, 文注解释为“同‘剂’, 调配”。上下文全是用比喻来写煮马吃马的, 为何独独这一句不把它看成比喻, 而把它坐实为烹调?“赍”的第一意义就是“送物给人”, 这里有何不可理解为“作陪葬品”?“用姜枣作陪葬品”仍是比喻, 与上下文文气一贯。

“漆城荡荡, 寇来不能上”中“荡荡”文注和译文都当“漂亮阔气”理解, 不准确。“荡荡”字典上无“漂亮阔气”义, 但有“平坦的样子”义, 如“君子坦荡荡”的“荡荡”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解释为“平坦”是非常恰当的, 这两句可译为:“把城墙漆得平坦而光滑, 敌人来了爬不上去。”

《刺客列传》

“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相乐也, 已而相泣, 旁若无人者”中的“相乐”, 教参译为“看看彼此, 相当快乐”。高渐离、荆轲都是不得志者, 心中郁抑, 借喝酒唱歌聊以取乐而已, 不可能真正到达“相当快乐”的境界, 要不然怎么一会儿之后又相对流泪呢?所以这里的“相”既非“看”也非“相当”, “相乐”就是“相互取乐”。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教参译为“这本是我需人做事的时候呀”, 我认为应译成“这本来是我命里该绝的时候啊”。太子丹留樊将军虽然不能排除有用他的动机, 但主要是道义使然, 怜悯之情和朋友之义不允许他抛弃樊将军, 后来用他的头做信物是荆轲的主意, 也是荆轲去跟樊将军说的, 樊将军活着时太子丹并未同意。再者, 就是想用樊将军, 也是用他来做挽国家于危亡的大事, 怎会把他当走卒看待?鞠武想赶走樊将军来消除秦击燕的借口, 太子丹认为反正自己到了命里该绝的时候了, 不能再做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 (田光) 偻行见荆卿”中“偻行”, 文注解释为“弯腰曲背而行。形容老态”, 教参译成“伛偻着背走去”, 理解是一致的, 未被太子丹充分信任, 心中受到打击, 让他从形态上体现出来, 这当然也讲得通。但“偻”还有个义项“很快”放在这儿解释似乎更有道理。他要尽快去见荆轲, 让荆轲尽快去见太子丹, 自己尽早自刎来证明自己是节侠, 这从下文他跟荆轲所说的话“愿足下急过太子, 言光已死, 明不言也”可以得到印证。

“从者以告其主”的“以”, 教参译为“因此”, 误。应当介词“将, 把”理解, 后面补介词宾语“之”, 翻译成“把这件事”。

“天雨粟, 马生角”中“雨”, 好多年文注都解释为“下雨”, 新版教材已做了补充, 引申出“落下、降下”义。

《秦始皇本纪》

“今名号不更, 无以称成功, 传后世”的“传后世”, 教参译为“传给后代”, 从前两分句看, 秦始皇重的是名, 所以可译为“流传后世”。

“书同文字”, 教参译为“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秦统一文字用的是小篆, 但实际上因不便书写未能真正统一, 汉真正统一了文字, 用的是隶书。所以这句话可译为“书写使用统一的文字”。

《赵世家》

“异敏技能之所试也”的“试”, 教参译为“试行”, 可译为“施展”。

“蛮夷之所义行也”的“义行”文注解释为“效法。义, 同‘仪’, 榜样”。其他皆可, 把“义”解释为名词“榜样”欠妥。这里“义”同“仪”, 应解释为动词“倾心, 向往”, 字典上有“公卿议更立皇后, 皆心仪霍将军女”之例。

“离中国”文注为“使中国横遭灾难”, 教参译为“远离中原风俗”, 各对一半。“离”同“罹”, 遭受之意, 这里是使动用法;“中国”应理解为“中原”, 全句译为“使中原横遭灾难”。

“乡异而用变, 事异而礼易”, 教参译为“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 事情不同礼制不必相同”。“用”译为动词“使用”欠妥, 可译为“使用的治理方法”;“事”译成“情况”更好。全句可译为:“地方不同, 治理方法会有变化;情况不同, 礼制也会更改。”

《魏公子列传》

“遍赞宾客”, 教参译作“向全体宾客赞扬地介绍了侯先生”, “赞”有“告, 告诉”义, 应把“赞扬地”删去。 (最近教参已改)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不宜有所过, 今公子故过之。”这一句文注中出现了两处错误, 教参译文有一处不当。文注把“不宜有所过”的“过”释为“过分。指超出常格的礼数”, 把“今公子故过之”的“故”释为“同‘固’, 这里是已经的意思”;教参把“于众人广坐之中”译为“在大庭广众之中”。这里“过”应解为“拜访”, “故”应解为“特意, 特地”, 所好的是最近版本的这两处文注错误已得到纠正。“于众人广坐之中”应译为“在宾客满堂之时”或“到满堂宾朋之中”。

《淮阴侯列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的“食”文注要求读shì, 而“食”字只有shí和sì两个音, 这里应读sì, 句意为“大丈夫不能供养自己”。

“赵见我走, 必空壁逐我, 若疾入赵壁, 拔赵帜, 立汉赤帜”中“若”字, 文注解释为“你, 指称二千轻骑的将领”, 教参译为“你们”。这里教参译法更有道理, 因前文是“选轻骑二千人, 人持一赤帜,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诫曰”, 告诫的对象应是二千轻骑, 并非专指其将领, 前文也未特地提及其将领。

“高祖已从豨军来”, 教参译为“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从文意和语法的角度看, 应把“从”当使动用法解, 译为“高祖带着陈豨的军队回到京城后”。

篇3:《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

关键词:隧道围岩:超前支护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035-02

夏门隧道位于大运公路灵石县境内,原为单洞。随着时间推移,大运公路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2007年底大运公路介休至霍州段改建工程开工。夏门隧道设计为上下分离隧道,其中左线利用原有旧路隧道,右线为新建隧道。桩号为K31+360-K31+762,长度402m。隧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9.75m,限高5.0m。

右线隧道在施工中部分段落围岩级别发生变化。与设计不符,如按原设计施工则无法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及人身安全。根据专家组意见隧道支护及衬砌型式随着围岩变化情况进行变更。下面笔者就围岩变化情况及处治措施进行详述。

1隧道地质地貌及围岩分类情况

隧道区位于吕梁山之脉老虎山一凸出的山梁,山梁总体走向近南北向,地貌特征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微地貌为基岩山梁、冲沟和陡坡,基岩裸露较好,海拔高程介于662.7m~774.7m,相对高差112m。隧道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峰峰组(O2f),第四系上更新统(Q3dd1)坡积物。

围岩分类情况:

(1)K31+360-K31+397段围岩主要由碎石土、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无地下水。围岩综合判定为V级。

(2)K31+397-K31+725段围岩主要由弱~微风化泥灰岩、石灰岩组成,较坚硬与软岩互层,层间结合一般,局部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稳定性一般,无地下水。围岩综合判定为Ⅳ级。

(3)K31+725-K31+762段由泥灰岩、石灰岩组成,强~弱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具溶孔,层间结合差,呈碎裂状结构,围岩稳定性差,无地下水。围岩综合判定为V级。

2隧道施工中围岩变化及处治方案

(1)K31+572~K31+620段上导开挖后,发现上部岩体破碎严重。上导1/3为碎石土,颗粒成分为泥灰岩碎块,粒径2cm~15cm,棱角状。分选性差,黏性土充填。1/3以下岩体较好,见图1。围岩级别重新判定为V级,按V级(浅埋)围岩支护与衬砌型式施工。具体方案为:φ50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环向间距为30cm。φ25中空注浆锚杆支护,长度3.5m,间距80cm×80cm,局部成孔困难段采用φ25自钻式锚杆。I 20钢拱架支撑,纵向间距为80cm,与小导管及锚杆组成预支护系统。上导1/3设双层钢筋网片,保证上部安全。二次衬砌C25混凝土为45cm,仰拱喷C25混凝土26cm。模筑C25钢筋混凝土45cm。

(2)K31+680~K31+715段上导开挖后,岩体较差。岩体主要是泥灰岩夹石膏层,强-弱风化,岩体破碎,星碎裂状结构。见图2。围岩级别重新判定为V级,按V级围岩支护及衬砌型式施工。具体方案为:φ50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环向间距为30cm。φ25中空注浆锚杆支护,长度3.5m,间距100cm×80cm,局部成孔困难段采用φ25自钻式锚杆。I 18钢拱架支撑,纵向间距为80cm,与小导管及锚杆组成预支护系统。二次衬砌C25混凝土为45cm,仰拱喷C25混凝土26cm,模筑C25钢筋混凝土45cm。

(3)K31+732~K31+740段上导开挖后,岩体较好。岩体为弱一微风化泥灰岩、石灰岩组成,局部呈镶嵌碎裂结构。下部为坚硬岩石,见图3。鉴于该段围岩较好,围岩级别重新判定为Ⅳ级,按Ⅳ(偏好)围岩支护及衬砌型式施工。具体方案为:中25自钻式锚杆超前支护,环向间距50cm,φ22全长粘结早强砂浆锚杆支护,长度3.0m,间距120cm×120cm,I 14钢拱架支撑,纵向间距为120cm,与锚杆组成预支护系统。二次衬砌C25混凝土为40cm,不设仰拱。

3洞身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

3.1开挖方法

根据围岩形式灵活采用开挖方法。V级围岩采用核心土支撑法,核心土支撑法适用于掌子面的岩石较为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掌子面无自稳能力,必须依靠核心土来维持稳定状态。核心土支撑法先开挖出隧道上台阶环形部分,并及时进行支护,再挖出核心土。核心土预留长度为4m~5m,以便开挖环形导坑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及有足够的重力来支撑掌子面的围岩稳定。Ⅵ级围岩采用正台阶法,台阶长15m~20m,先支护后开挖,上半断面采用微震光面爆破,下部台阶采用一次性爆破施工,装载机和自卸车出碴。

3.2超前小导管施工

小导管底的S2衬砌段,工字钢间距80cm,直接施打小导管时,外插角为26.8度,为了保证外插角为12度,开挖面后的第2,3,4榀工字钢需抬高,形成施打小导管的工作间,第二榀抬高20cm,第三榀抬高10cm,第4榀抬高5cm。

小导管采用先钻孔后下钢管法施工,钻孔和打人钢管均用气脚凿岩机进行,钻孔时,开孔从工作面最后一榀工字钢拱上面穿过,打入小导管后,钢管尾部和工字钢焊成整体,开挖面喷20cm厚混凝土作为止浆墙,然后,进行注浆。

3.3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

锚杆对准设计的锚孔位置,凿岩机先给风或水,然后钻进,在破碎岩中钻进时,钻头的水孔易堵塞,因此在钻进时,应放慢钻进速度,多回转,少冲击,注意水从钻孔中流出的状况,若有水孔堵塞的现象,应后撤锚杆500mm左右,并反复扫孔,使水孔畅通,然后慢慢推进,直到设计深度。钻进至设计深度,用水或空气洗孔,检查钻头上的孔是否畅通,然后将锚杆从钻机连接套上卸下,锚杆按设计要求外露。用钢管将止浆塞通过锚杆外露端打人孔口100mm左右作为封孔进行注浆。

3.4砂浆锚杆施工

采用气腿凿岩机钻锚杆孔,钻孔时,从开挖面最后1榀工字钢拱架上缘穿过,控制外插角20度。注浆采用YSB-5型液压砂浆泵进行。注浆时,φ25胶管插到孔底,然后,边注浆边向外拔胶管,直至基本注满,当拔出胶管后迅速插入锚杆,并用凿岩机推到底,孔口用木塞堵塞,防止砂浆流出,锚杆尾端和钢拱架焊连在一起。

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观测围岩的变形,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开挖方法,尽可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3.5格栅钢架施工

钢架由主筋与箍筋按设计要求型式焊接而成,钢架之间用φ22mm纵向连接筋焊接在一起。格栅钢架安装紧贴初喷砼面,为防拱脚下沉在拱脚设置锁脚锚杆。钢拱架按施工图纸在洞外加工成型。安装在初喷砼后进行,与锚杆焊成整体。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钢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骑马垫块。

4结束语

夏门隧道施工中,笔者总结得出几点体会:

(1)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成为隧道安全经济施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特别注意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的围岩稳定性。

(2)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岩体不连续面及各种岩体的观测,尽可能多地收集岩体不连续面参数,以便为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第一手资料。

(3)结合隧道所在地段具体地质情况,采用适合的超前支护方式,既能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又能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成本,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步出夏门行》全集及译文】相关文章:

《步出城东门》赏析04-25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04-28

孟门行,孟门行崔颢,孟门行的意思,孟门行赏析04-21

《蓟门行·其五》原文介绍04-19

蓟门行其三唐诗原文04-08

上一篇:康城中学聘用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协议书下一篇:吉林建筑大学之生活手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