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2024-05-03

刘向东的诗歌欣赏(精选5篇)

篇1: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回想

据说我已经是诗人了

一个乡土诗人

土得要命。而我

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

家乡依然在我梦中

谁知我的亲人才真乡土

当年饿着肚子闯关东

一个个瘫在柴门

把锅卖了,留下老宅

让青山补墙头之缺

有一天他们回来了

有的珠光宝气

有的背着儿女和破烂行李

有的至今在落叶上行走

而我

在离家很近的贵宾楼过夜

家乡依然在我梦中

我们上庄

沟门子山门以里,赵大地

草木庵、河西、大花宅石、厂沟

西沟,青山两列,清溪十里

星星点点自然而然六个村落

我们上庄啊

在燕山六千尺青峰之下

在避暑山庄外八庙之外

从出生到终点

从灵肉到泥土

上庄,在我生命的来去之间

和我们的命运之上

站在燕山看燕山

冒烟儿的旮旯就有亲人

有亲人必定有柴米油盐

和梦想

风中的炊烟山神的手臂

把房屋搂在怀里

有时炊烟是直的,又高又粗

是不是树木的灵魂守望

追溯一百九十九年

老祖宗从山东投奔燕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

先人把雪花铺在土炕上

先人至今守在北台子

守着爹,守着娘

此刻他们在我身体里

看我一笔一划写下:上庄

苦是寻常之苦

乐是天伦之乐

亲人忙活。为活而忙

男人打小儿就上山下地

女人老早就推碾子烧火

不用出远门儿

家门口就见到大世面

戚继光把长城修到西岭

老佛爷把骨头埋在东陵

外八庙里住着菩萨

已是家家户户的亲戚

赶赴此生,这命中

注定的生身之地

我领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老屋和祖坟比邻而居

栗子树下,妈妈

老早为我备下向阳的宅基

想要告别这大山沟子

说起来要快,像是逃离

事实上大病一场

留下老屋不拆,不卖

也不租赁

好让路过的人说:这

是谁谁的家啊

可以没有炊烟没有门窗

要有一盘土炕

有一盘土炕连着地气

留做梦归的眠床

而今上庄退耕还林

还兽。草木和太阳一起向上

落叶纷纷如归鸟

回家的牛犊吊着奶头儿

羊羔儿落草先拜四方

看小村四周无数山冈

总共还剩下三棵古松

与三岁以下的童子一一对应

在只有三个男孩儿的土地上

小伙子梦里抱紧枕头

醉汉用山庄老酒瓶子

垒成三面透明的院墙

这就是上庄

我们上庄

在燕山深处在河北兴隆

离北京不足一百公里

西大梁上,天气晴朗的夜晚

有人望见了天安门

说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呢

不是开场就是散场

有什么高于一切之上

我看见祖坟高于黄土

我看见一棵拔尖的青蒿

高于坟墓

而高于青蒿的`不是日出

不是青烟

亦非头颅

或许

支撑天空的是岭上松

当它倒下

老坟地里的荆条成为树木

群山起伏心思起伏

连绵的道路连绵的灯火

连绵起伏

平平常常的存在

难得一见的气度

有什么高于一切之上

一切都是元素

有不完美的完美

没有不完美的事物

篇2: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作者:刘向东

太阳正旺,眼睁睁地看着房檐上的片片残雪润湿了整个屋檐,清亮亮的雪水顺着瓦槽珍珠似的从瓦檐上“滴嗒、滴嗒”往下落。山鹰不再是立在光秃秃的白杨树杈上,而是舒展着翅膀在空中盘旋,搜寻着在田埂边探头探脑的田鼠和在草垛上窜来窜去的松鼠。山雀和白头翁似乎忘记了屋檐下的主人,竟然叽叽喳喳地落在藤条簸箕里啄起了春播用的种子。“唔嘘”,一声吆喝,鸟儿们又纷纷飞到门前那残雪斑驳的麦地里。小姑家的大花狗晃荡着尾巴慢悠悠地从屋里出来,看见二叔赶着两头牛已走远,便撒腿奔去……

坡上,被雪滋润了一冬的草这时最鲜嫩,成了黄牛和山羊的美食。忽然,两只长着大弯角的公羊“咔嚓咔嚓”地厮撞起来。大花狗见势想冲过去。“人家叫春顶头打架为争媳妇,管你啥事?”二叔拍了花狗一巴掌,花狗瞅了二叔一眼又乖乖地蹲了下去。

坡下一隅,老槐树下有几户人家,最东头的是我姑奶奶家。房子还是前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已是人去屋空。房顶上的雪都化了,瓦缝里的“不老草”像出浴的少女,腼腆地接受着春风和阳光的轻抚。门前是大晒场,堆着麦秸垛、玉米秆垛和柴火垛。垛上有几片残雪。垛下湿漉漉的地上,零星地长着细小的苗,我认识的有麦苗、玉米苗和豆苗。几只烂而不死的红薯,也挣扎着用仅存的汁液,催生出粉嫩嫩的薯秧,贴着泥土恣肆地往前伸去。

这些薯秧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记忆。

有一回,我想吃烤红薯却不敢下地窖拿。正无奈时,忽然想起有天见奶奶拎着一篮红薯走进了房后的草庵。我猜想那里肯定藏有红薯,于是就悄悄钻进草庵翻了起来。果然,被麦秸和茅草盖着的地坑里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又大又红的红薯。奇怪的是,它们身上都长出许多红扑扑的细芽。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几个,剥去嫩芽后就焐入大灶内的热灰里……

奶奶鼻子灵,一闻到香味就跑过来问我哪弄的红薯,我说从草庵里拿的。奶奶一听赶紧拿起火钳取出灶内的红薯,并神色严肃地说:“这是育苗的红薯,不能吃,长出的芽就是开春下种的红薯苗。”从此,我知道了播种红薯要用薯苗,不是直接把红薯埋在地里。

姑奶奶的房子倚山朝阳。不到晌午,太阳就把门前的空地晒干了,场上残留的鞭炮红纸屑飞了起来,那是春风给它们插上了翅膀。叔叔伯伯们束在腰间的粗布带不见了,披着的黑袄干脆敞开着。他们有的端着烟袋,有的嘴里嚼着什么,三三两两地蹲在一块,合计着开春后的营生。婶婶奶奶们坐在山墙的朝阳处,有纳鞋底的,有搓麻绳的。听说化雪时有种湿气,搓的绳结实。孩子们仍沉浸在过年的欢乐里,那小袄的前襟和袖口散发着油馍的香气。有的吃着脆香脆香的麻糖,有的冷不防在你身后点一只鞭炮吓你一跳再哈哈大笑,笑得让你不忍心去骂他赶他。这时,最显眼的,还是老槐树下那些说笑着的表姐小姨小姑,那花花绿绿的新衣裳依然干干净净,有棱有角,和年初一才穿上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每个人的脸颊被初春的太阳抚摸得胭红胭红。

篇3: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上海卓仕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新崛起的行业领先的物流装备技术、服务集成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卓仕凭借丰富的制造资源、专业的应用技术和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借助资本的力量, 在中国建立了健全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仓储物流设备、物流智能机器人、高空作业设备、承载器具、工位器具类、手电动工具、清洁设备、液压元件和系统等。在10月份召开的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年会上, 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卓仕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东先生, 请他向我们介绍一下卓仕打造的物流设备行业新模式, 为我们描绘他眼中的行业未来蓝图。

大力发展电商业务、引入信息管理系统

刘董事长介绍, 卓仕创立之初的主要业务范畴是工业和叉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此后逐步进军叉车代理商的队伍, 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了物流设备市场的巨大潜力, 因而将公司定位为物流技术综合型企业, 从研发到制造 (产品试制、专用设备改装、产品安装的“小制造”) 、整车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租赁, 从而打通整个叉车供应链。目前, 卓仕已拥有数以百计的工业品供应商, 合作客户达两万余家企业。

近年来, 卓仕顺应时代潮流, 大力发展线上电子商务业务, 成立卓仕商城, 打造物流装备行业领先的一站式物流设备采购平台, 涵盖了销售、服务、租赁等多项业务内容。同时, 线下的物流设备5S店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项功能, 从以前单纯的销售转向集销售、展示、配件、维修和培训于一体。目前, 卓仕已经在十几个城市设有直营分店或办事处, 拥有员工200人左右, 而其中约三分之二是直接面向客户的销售人员,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客户提供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属具的配备、堆垛高度、托盘尺寸、载重重量、作业环境等不同需求出发, 打造量体裁衣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刘董事长告诉记者, 随着公司平台的产品品类日益增多, 卓仕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 这对于卓仕的管理体系和经营理念也产生了影响。最初, 卓仕只是随着发展的需要开设新的直营店, 后来逐渐发现客户中很多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希望在不同区域实现同样优质、便捷、快速的服务, 于是卓仕也开始打造拥有自己特色的、成熟的模式, 并将之复制到越来越多的区域市场。通过这样的平台, 卓仕成功打通了叉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经过产品的归类、过滤和筛选, 整合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产品。目前, 卓仕拥有行业较完整的物流装备生产线和高性价比的物流装备解决方案, 能够灵活满足不同领域的个性化需求。卓仕以专业的产品技术开发团队、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工程师团队,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 高效整合了产品、技术和服务资源, 为客户制定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

顺应行业转型、打造一站式供应链平台

卓仕的主要客户群体分布在制造工厂和物流行业, 而今年中国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对此, 刘董事长也表示, 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需求下降为叉车行业带来的寒意也使卓仕受到了些许影响, 但是他认为, 未来制造业要进行产业升级、机械进一步替代人工, 工业车辆的需求仍然存在, 只不过会由内燃车逐步转向电动叉车和新能源叉车, 无人的智能化、系统化产品也会部分代替原来的单机产品。虽然从宏观经济上来看不那么乐观, 但是以前瞻性的视角来看, 智能物流装备的市场前景光明。为此, 卓仕也通过产学研合作, 积极开发和引进无人叉车等智能仓储设备, 为客户提供更加核心的、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

谈及当前中国叉车市场的现状, 刘董事长表示, 结合工业车辆分会的统计数据来看,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叉车生产基地和市场, 不单是叉车制造大国, 也是使用大国,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数是简单地复制, 在产品的可靠度、精细化和智能化上还有待提高。未来一定会从简单的单机生产走向集成化, 整合力最强的企业将成为行业中的代表脱颖而出。另外, 产能过剩使并购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远有凯傲集团的成功模式, 近有三菱力至优的并购案例, 未来中国工业车辆制造业也会走向这个方向。但无需悲观, 并购不是某一方的消失, 而是资源的整合优化。基于这样的市场现状, 卓仕的努力目标是成为叉车后市场的优秀代表, 以卓仕的一站式供应链平台模式树立行业的新典范。

对于中国未来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刘董事长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把整个社会经济归为三类: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人流包括民航、公交、高铁、汽车等涉及人的流动的产业, 而与电子、IT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银行卡等相关的产业则称为信息流, 而物流则是基于大物流的概念。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虚拟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工作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物, 因此物的流动是时刻发生着的, 那么物流装备的需求也必然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未来的物流市场会更加青睐智能化、高品质、性能可靠的物流装备产品和贴心、及时、便捷的售后服务以提高效率。因此, 卓仕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以涵盖各个环节的一站式平台, 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最强最优, 既能设计方案, 又能提供产品, 既能解决日常的售后维修, 也能提供灵活的租赁服务。卓仕希望成为一个不受经济曲线波动影响的企业, 不会因为某个行业的变化而制约自身的发展, 尽量减少局限性, 做一个“全能型队友”。

篇4:刘向东的诗歌欣赏

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向东开幕致辞。刘向东:各位来宾、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向东,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热烈欢迎各位参加201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年会。

趁此机会,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的11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刚刚举办了非常隆重的60周年的院庆。往前追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命名组建时候的工厂管理系、贸易经济系和会计教研室。商学院60年发展历程当中,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管理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在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企业,通过我们的老师、通过我们的学生,在管理教育方面贡献了60年,因而这次我们60年院庆的主题是“贡献中国管理教育60年”。通过60年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工商管理、会计学和贸易经济三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科当中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的学位和培养项目。目前我们有7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有6个本科专业,我们有150多位专职老师,目前在校生规模大概在4000人左右,差不多占人大的五分之一。

去年我们人民大学商学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事件,2010年12月9日,我们得到了欧洲商学院认证体系中的EQUIS认证。大家都知道企业有质量认证,像ISO9000;其实在商学院这个体系里我们也有国际认证,比如欧洲的EQUIS认证和美洲的AACSB认证。通过认证,实际上代表了这个学校在这个领域当中所处的地位,我告诉大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是全球差不多两万多家商学院当中第129家通过欧洲EQUIS认证的学院。从外面看,知道现在我们商学院处在什么位置;对内通过这样的认证,从办学理念到各种规章制度建设,从人才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从所谓的本土化到国际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告诉大家,我们在2010年12月又正式地向美国AACSB认证提出了申请,我们将再花三年左右时间拿到这样一个认证,这是一个标志,同时也促进我们商学院有更大提升。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EDP中心,即高级管理培训中心。这是我们商学院有关终身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EDP中心现在主要有在职研究生、各种类型的课程班和高级企业内训几个项目。EDP中心是我们商学院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个课堂,实际上跟一般的本、硕、博课堂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教学相长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当中,是由类似于在座的企业在职学员构成的课堂。EDP中心在组织项目时都会配备非常优秀的师资,比如人力资源总监高级管理课程就是整合了我们人民大学商学院、整个人民大学管理学科以及校外部分老师共同完成这样一个项目。

今天我们举办201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年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人力资源领域当中的优势和积淀,在持续开设人力资源总监高级管理课程基础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起成立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联盟将致力于搭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之间沟通的平台,今后我们想通过定期开展主题论坛和沙龙以及标杆企业考察分享一系列活动,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持续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

篇5:刘向的名言

1、君子择人与交,农夫择田而耕;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半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平时必得禄矣。

2、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3、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4、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5、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6、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7、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8、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9、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1、人背信则名不达。

12、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13、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14、亲贤学问,因此长德也。

15、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6、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17、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18、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19、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20、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

21、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22、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23、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4、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25、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2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7、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28、智士者,国之器。

29、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30、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31、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32、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33、诚无垢,思无辱。

34、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35、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全。

36、学因此益才也,砺因此致刃也。

37、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8、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3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1、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

42、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

43、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44、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

45、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46、成大功者不小苛。

47、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48、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49、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50、为地战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

51、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52、树曲木者,恶得直景。

53、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54、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55、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56、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57、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58、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59、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60、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61、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62、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63、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64、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65、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也。

66、鲍鱼兰芷,不一样箧而藏。

67、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

68、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69、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70、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

71、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72、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73、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74、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75、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76、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77、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78、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79、多闻善择焉,因此明智也。

80、隋侯之珠,国之宝也,热用之弹,曾不如泥丸。

81、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82、以势交者,势倾则败;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财交者,财尽则绝;以色交者,色落则渝。

83、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84、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

85、循法之功,不足以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86、存亡祸福,其要在身。

8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88、福生于隐约,祸生于得意。

89、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

90、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91、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92、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93、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94、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95、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96、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97、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9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99、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

100、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0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102、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

10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0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上一篇:升初一作文600字下一篇: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