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话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2024-04-17

以家为话题的中考语文作文(精选6篇)

篇1:以家为话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人们常说家是每个孩子的心头湾,没有了家,也就没有一个无价的港湾。

这句话我是深表感触。曾几何时的我,如果听到这句话,定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又有什么事比得上父母的碎碎念呢?家连学校都比不上,起码学校还有和自己志趣相同的同道中人,还有一群和自己要好的伙伴,而家只有两个成天就只会念叨的父母,这样的家又怎么可能是我的心头湾呢?

我对家的态度发生改变的是因为一次考试,那次的考试,我跌落低谷,成绩一落千丈。一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后背便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颤。该来的总会来的,怀着这种思想,我还是把成绩告诉了我的父母。奇迹的是,他们竟然一改常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慰了我几句,告诉我不要太过于重视成绩。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家。家从来不会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是默默给自己鼓励,有什么烦恼事都可以在这里解决。

从此之后,我试着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一开始还有些别扭,似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样会不会很幼稚?可随着时间的沉淀,这种想法就被我丢弃了,原因无他,无论我怎么变,我永远是家里的孩子。

原来家果然是人们的心头湾,在家里,我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爱。

篇2:以家为话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要问学校星期六的饭菜是什么味道,不知道,只知道每一个星期六回到家准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回到家,一切都那么美好,心中的烦闷顿时烟消云散,只有快乐上心头。于是滔滔不绝,将学校的趣事都列举一番,九像开精品博览会似的。家中传出一阵阵笑声,引得过路人好不羡慕。不知不觉,天色昏暗。

“这里是我们的世外桃源。”爸爸曾经这样说过。的确如此。夜,静悄悄,一屋暖融融的灯光,我们都沉浸在了无比兴奋之中。没有了烦恼,处理了忧郁,在这暖暖的爱意中,处理事情的最佳方案将出现,待人处世的态度将得到讨论。我们在这里畅所欲言,那洋溢的满屋的爱意,分明使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时间不等人,匆匆地做了一个香甜的梦后,我又该踏上征程了。带着父母的希冀,带着爱的祝福,带着又一次萌发的渴望的种子,我在亲人的视线中上路了。

我是多么幸福啊!有着美满的家庭!

鸟儿有巢,虫儿有穴,人的灵魂在疲倦时,也需要有一个休憩地。整天奔波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家成了我灵魂的最好的休憩地。

家,一个并不大的地方,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助人为乐,学会了竞争、开拓,尤其是学会了生活。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不能经常回家,但是,在家度过的时光,将是我回忆里的最美的风景。

篇3:关于中考话题作文的几个陷阱

陷阱一:把“话题”当“题目”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相关又不同。“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往往内容比较宽泛,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可是许多考生却直接用话题命题。如要求以“幸福”为话题,学生的作文题就是《幸福》。因为材料给的是一个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都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往往难以下笔,写出的作文空泛无物。所以, 考生应在话题范围内自拟一个符合选材内容的更小更新的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就可以拟《我和幸福有个约定》、《别让幸福擦肩而过》、《缝在衣服上的爱》、《幸福的滋味》、《拒绝幸福的“侵蚀”》等。

陷阱二:把“文体不限”当“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提供了选体的自由。其实,同一个话题的作文,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同,立意与选材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体裁肯定各不相同,如同样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有写成议论文的,有写成记叙文, 也有写成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 甚至有的写成了说明文的。但对个体考生而言,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文体,就必须按这一文体行文,不能不管文体,信马由缰,切忌写成“四不像”文章。一般来说,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如果擅长写记叙文,则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擅长写议论文,则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使用语言。总之,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陷阱三:不扣话题,若即若离

“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 、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合话题的离题之作。

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 ,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 ,比如 ,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3.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 、离心段 ,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的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首先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强。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再次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陷阱四:选材贪大求全,内容空泛

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 ,尽可能“充分”的感情 , 想要面面俱到 , 结果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更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 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平时学生作文的选材常出现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文章主题集中突出才有“冲击力”,可是有些学生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搞“多头并进”,这样反而费力不讨好。例如,以“朋友”为话题写作,有的同学把家庭、学校、社会,人类、物类各种“朋友”,凡感兴趣的一股脑塞进作文;写“与_______对话”,有些学生便海阔天空,闲聊瞎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文体把握随意性强,写成“临界文”或“四不像”。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在命题范围内,通过对纷繁的生活表征和积淀的审美印象进行盘点, 并与内心的创造冲动印证,精准地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做到心无旁骛,思绪不外驰,确保文章主题鲜明、集中、突出。

2.忌“顺手牵羊”不作深究。 话题作文取材立意空间广。往往想写、可写的东西很多,不少学生消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却又容易犯“鱼目混珠”的错误。例如,以“亲情”话题写一篇文章,生活中能反映亲情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有的学生不能从“真、新、深、独”的要求出发,通过反复比较,精心思考选取典型材料,而是信手拈来一个,以为符合题意就行,如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平浅之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消除这种作文时的懒惰心理和草率态度,鼓励学生工于构思、勇于创造。

3.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中学生写话题作文 ,提倡“开口”小,以小见大,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少学生选材立意时就事论事,以小见“小”,不能做到言近而意远,题浅而旨深。例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不少学生避重就轻,少惹麻烦,选取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认为这样稳实可靠,而忽视对“小事”本身的裁剪与挖掘。这种无视生活的普遍意义、本质意义,缺少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注的写作习惯,断然不足取。

陷阱五:阐述过多,缺少创新

一些应试者认为话题作文“比较好写”,觉得写作话题作文只不过是对所供材料的阐释和类比。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中就出现了这种苗头。比如2015年有不少记叙性文体是比照材料原文杜撰出的救人故事: 有自己登山时风雪中勇于救人,有路遇车祸不顾安危凛然救人,有突发洪水冒着被卷走毅然救人,等等。议论性文体只是对材料故事的简单议论和说明,如解释登山者为什么要舍己救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应如何向登山者学习,等等。这种缺乏创造性的肤浅简单的照搬和阐释,也是对话题作文写作的又一种误解。与此相联系,这种杜撰编造的文章,其感情必定是虚假的,行文必定是矫揉造作的。

话题作文要求对所供材料进行深入思考,是指经过这样的思考, 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 境。这种规定情境 ,如写记叙类文章 ,表现为人、事、景、物。如写议论类文章,表现为哲理、情感和思维逻辑。对每一个考生来说,要取得好成绩,围绕话题深入思考,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境”是关键。把自己思考的创造性成果,再用一定的文体形式,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这又是检验考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上面列举的考生对材料缺乏创造性的简单阐释和类比, 根本谈不上围绕话题进行深入思考。2015年我省高考优秀作文《选择》、《拷问灵魂》(刊登于《燕赵都市报》7月19日C2版 )等 ,对考生如何围绕材料深入思考,富于创造性地找到“规定情境”,如何立意、选材,最终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提供了有益借鉴。从某种意义说,话题作文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只有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才能为那些有写作特长的考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阅卷教师每每碰到有新意的作文,眼睛总要一亮,同时出现沐春风、浴甘露的感觉。大家相互传阅,连连称赞。这就是有新意的话题作文答卷的社会效果。

篇4:贾樟柯:以家为半径的婚姻大智慧

结合,却留下了食言的承诺

1970年,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位售货员,高中毕业的他没有考上大学,有阵子叛逆、孤独的他成为父母的一块心病。1991到1993年,贾樟柯连考了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那时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准备轰轰烈烈开展他的电影梦,他的热情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朱炯。朱炯是北京电影学院90届摄影系的高才生,精通法语,许多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大奖。一次在偶然欣赏朱炯的摄影作品时,贾樟柯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两个似乎都在表现觉醒和困惑中真实的人们,同时用社会史的角度去考察它背后的文化因缘,喜欢用表象去记录和思考,拒斥人为的深度。”他的话让朱炯微微一振,“这个小伙子眼光很锐利!”

1994年5月,贾樟柯突然找到了朱炯,“我很欣赏你的摄影表现手法,我现在想拍一个短片,能否请你担任摄影?”于是5月的一天,朱炯的摄影机在天安门广场凝视着人群,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来来往往的生命忙碌地穿梭着,无奈地轮回又显得无比沉重。这次的合作让两人发现双方如此默契,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贾樟柯在这个已留校任教的老师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地畅谈自己的理想,他兴奋的声音淹没了多日以久的疲惫。

1996年12月,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再次在朱炯的合作下得以完成,这部用纪实手法,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颠覆性”作品获得了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这个成绩给了贾樟柯无比的鼓励。“祝贺你!”朱炯伸出了手。此刻的贾樟柯由于过度兴奋并未去迎那只真诚的手,而是一时语噎,用很深情的目光来回馈这份礼物。长久的注视中,两人就这样相爱了……

朱炯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同时她又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贾樟柯的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友。那时贾樟柯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凑钱拍的,所以恋爱时他也很窘迫,善解人意的朱炯从没有提过什么要求。那时,贾樟柯每天都期望见到她,与之交流,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贾樟柯感觉到了她是一位极有修养,又让人感觉温暖和振奋的女人。

1999年,贾樟柯的《小武》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一系列奖项,可还没等他兴奋过去,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就收到了有关部门停止他拍摄影视剧的权利。那一刻贾樟柯感觉特别迷茫和孤独,又是朱炯再一次给他力量。“我们恋爱5年了,你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就这样,一贫如洗的贾樟柯在这一年迎娶了朱炯。婚礼太简单了,简直有些寒碜,直到多年以后,许多老友才知道贾大导演还有位北京电影学院当副教授的妻子。

结婚初始,贾樟柯一直坚持要送给妻子一枚戒指,朱炯拒绝了,贾樟柯很意外。“我骨子里喜欢武打片,你去拍一部吧,片尾写上献给我就可以了。” 朱炯的话随性率真,彰显个性,贾樟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随后发生的事,让贾樟柯食言了,并成为一直的遗憾。

离开,只为修整美好的未来

2000年,阴霾散去,贾樟柯再次执导了个性作品《站台》,既而又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他被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戈尔称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他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越来越多的应酬笼罩在了这个略带羞涩但并不愿意过分修饰的年轻人身上。朱炯默默地注视着,然后她开始帮丈夫梳理生活。那些日子他们经常去法国餐厅,朱炯一招一式传授丈夫如何享用西餐,如何用英语发表演说,如何与各个国家的外国人交流。如果遇到贾樟柯不解或有质疑的时候,朱炯就拿出她那些视为生命的照片一一给丈夫讲解,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以前从不曾接触的世界。

贾樟柯凭借惊人的天赋和妻子真心的帮助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法国和德国,他把他新锐、真实的电影理念传达给世界电影人,那阵子法国和德国无疑成了他的“暖身大晒场”,人们看到了一位个性、深刻、亲切、自信的新生代的中国导演,他那些卑微而重、捕捉真实百姓的电影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贾樟柯声名鹊起。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朱炯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她一遍一遍地翻看着《站台》,片首那行表达贾樟柯真挚心地——“献给我的父亲”的字让她突然有了哽咽的感觉。调整好情绪后,这位晓理体贴的女人拨通了贾樟柯父亲的电话:“爸爸,这是小贾特意拍来送给你的,希望你喜欢……”挂上电话,朱炯有着淡淡的失落,“丈夫答应自己的影片什么时候能兑现呢?”她对着镜子有些茫然,但是很快这位女教师就展开教案,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重复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

光环形成后的两人生活犹如无法重合轨迹的陀螺,你转过来,他转过去,经常是贾樟柯忙了通宵赶回来休息,而朱炯却收拾完毕赶着去上课。“你为什么非要晚上工作呢?”“晚上安静啊!人的思维这时候最清醒最兴奋。” 朱炯不再说话,她知道电影是丈夫的生命。

结婚2周年那天,朱炯特意买了一束盛开的玫瑰,她精心地插在了花瓶里。身后的时钟一点一点敲打着她的心扉,她盼望今晚丈夫可以早回。但是朱炯再次失望了,当贾樟柯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时,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他甚至没有看到花瓶里新换的鲜花。

“我的一个好友恋爱了7年却突然分手了,我觉得挺伤心的,是不是这世界上没有真正能靠得住的人?”在一次夫妻难得的晚饭时间,朱炯却抛出了这样一个伤感的话题。“我前几天还看见她呢,我觉得她有说有笑啊!” 贾樟柯并未洞察妻子的恐惧和忧郁,朱炯很失望地起身离开了。在望着妻子背影的那一刻,贾樟柯突然觉得她怎么从当初的勇敢自信变成了如今的敏感寡欢,然而电影承载了他太多的梦想,他需要毫无杂念的全心投入,家和妻子被他忽略了。

终于两人不合拍的暗流在一个暖暖的冬日爆发了。那天说好了去朱炯父母家吃饭,所有人都到齐了,可贾樟柯却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而且怕干扰的他还把手机关了。成名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被媒体所占有,从烟灰缸里那一排整齐的烟头可以看出他已经非常疲惫。但是只要聊起电影,贾樟柯就会变得耐心和兴奋。夜色重重地笼罩下来,墨一般神秘,贾樟柯也收到了妻子的短信。“做事业的人不能以家为半径,而要以自己为半径,我们俩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我决定去留学。” 贾樟柯意识到妻子生气了,一个劲儿地道歉:“我马上过去,等我!”可是待他完全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不是赌气的决定。“如果你觉得那里可以带给你自信和力量,我愿意支持,对不起,我没法停止对事业的奔跑,我忽略了你。”2个月后,在机场送行时,贾樟柯说了这么一段肺腑的话。朱炯用力地眨着眼,力图不让眼泪掉下来。

沉醉,在海鸥翩飞的季节

法国,这个承载浪漫、幻想和摄影起源地的王国,朱炯在这里开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涯。而地球的那一端,贾樟柯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这孤独似乎和2年前朱炯的孤独有异曲同工之处。

也许是没人料理自己的衣食起居,贾樟柯反而改变了自己的晚归习惯。他一个人泡面,一人交水电费,一人去对付屋内的水箱漏水,当他辗转一家家银行,拿着榔头流着汗水“救火完毕”时,才发现自己以前忽略了妻子太多的付出。北京和巴黎的时差是7小时,每晚的12点贾樟柯都坚持不睡,那时朱炯刚下课回家,他期望两人能有所交流和沟通。可是初来乍到,朱炯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适应所吞没,贾樟柯孤独地呆在网上,心里有着无尽的失落,他甚至怀念起以前妻子做好饭两人一起共处的那些甜美点滴。

有一次,贾樟柯要使用电视连接DV进行自己的影片观摩,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连接线。由于当晚必须拿出影片的意见,贾樟柯硬着头皮给妻子打了越洋电话,那时正是朱炯的上课时间。“在书房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我正忙着呢,挂了。”这个电话短促匆忙,甚至没有一点温暖缠绵的味道,贾樟柯心里有了阵阵凉意,但是这个电话也让他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么对待妻子的问候的,如今时空对调,他们的位置发生转换,所以体味也更加深刻,“我太过分了。”

认识到这一切后,贾樟柯一直想做改变,随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影片里都夹杂了这样的镜头:丈夫很忙,妻子从默默的关心到默默的伤心以至最后的生气与愤怒,漫长黢黑的走廊,似乎没有尽头,街道旁的路灯孤独瘦长,人影一个个消失在街头,灯光一盏盏出现在孤寂凄清的夜色里。这些支离的镜头一点点叙说着贾樟柯的内心改变,他把自己拍好的镜头DV一次次寄给大洋彼岸的妻子,他希望对方能看到他细微的转变。

2005年春节,贾樟柯收到了妻子的一幅摄影图片。画面上是一群海鸥,它们挥翅远行,俯冲滑翔,时远时近,而在远处的悬崖上有它们的家,那个温暖、陡峭又不容易被发现的天堂。所有的海鸥在每天出发前,都会先以家为半径绕飞一圈,然后直冲云霄,开始它们自由美好的幸福之旅。朱炯的照片抓住了这刹那的美,海鸥在蓝天下排列出的那个动态的圆像极了一个吻,聪明的贾樟柯一下子读懂了作品的内涵。

贾樟柯的心一点点温暖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家还是那个令两人牵肠挂肚的圆点,疲惫的两人为了各自的事业忙碌打拼,而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还是潜藏着对它的眷恋。大年三十他特意早早收工回家,开始打扫卫生。当他看到被自己吸烟吸穿洞的床单时,非常惭愧。朱炯曾多次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可贾樟柯不以为然,如今认识到疏忽的他想方设法补偿。终于在午夜12点前,他托人买回了新床罩,当看到家里被自己收拾得干净明亮后,贾樟柯的嘴角展露了笑意。之后,他找出了一个废酒瓶,洗刷干净后,往里面装进了许多纸条,这些纸条上面写的都是自己想对朱炯说的话,一天天积累下来,足足装满了半瓶。这些带有他体温的纸条承载了他太多的眷恋、愧疚和真诚的祝愿,他要等待,等待朱炯回来的那一天,自己与她一起品位文字里的情感。

夫妻虽被距离拉远,却在不时的交谈与沟通中靠近内心,这种别样的感觉带给了贾樟柯无尽的动力,2006年他的《三峡好人》一举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手捧金狮他一度哽咽。“我获奖了,你高兴吗?”这个电话贾樟柯用了最短的语言,但是心情却是说不出的激动和复杂。“高兴,祝贺你!” 朱炯的声音很平静,但这平静背后贾樟柯感受到自己瞬间被火热所包围,“我曾经说过你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人,以后也一定能拍出不一样的好片子来……”

放下电话,贾樟柯百感交集。在做后期宣传的时候,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我想做个摄影展,你能帮我拿点意见吗?”“当然!”就这样,贾樟柯飞到了在法国的妻子身边,他看到了一个说着流利法语,讲究生活细节、丰满自信、光彩照人的妻子,他们长久地注视着,然后再次开始了美好又缠绵的交流,这一刻他们期待已久。

2007年1月,朱炯回国参加了平遥国际摄影节。2004年,朱炯在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了自己《西北望》个人摄影展,2005年、2006年,朱炯是平遥摄影节“DV影像艺术展”的策展人。当再次回到丈夫的故乡,朱炯心头有一种复杂且亲切的情绪,而贾樟柯在事先得知妻子的行程后专程赶班机来到了她的身边。在一幅幅爱妻作品面前,他看得很专著,也很认真,为了不抢妻子的风头,他特意穿了件半旧的衣服,还把衣领高高竖了起来。站在主席台上的朱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头涌动着感动。

篇5: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时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辛找到5岁的女儿,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上面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家是什么”。请以“家”为话题,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真人真事,或编写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以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文一]

回归

盐城中学高三(8)班 谢蓓蓓

他闭上眼睛,诚心地祈求:“上帝,请让我有一所房子,我想好好地照顾我的妻子和儿女,我想有一个真正的家。”

他是个乞丐,成天在街上向别人讨钱。若不是为了妻子和儿女,他是不会这样生活下去的。他可以无所遗憾地去天堂,哪怕是地狱,他也无所畏惧。

上帝听见了他的话。仁慈的上帝想了很久,终于现身在他面前:“善良的人啊,我满足你的要求。”

一阵刺眼的光闪过以后,一所房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虽然不是很大,可他还是很激动地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以表示对上帝的感谢。

他们一家三人搬了进来。他每天像以前一样,白天在街上乞讨,晚上回到家里,和妻儿共进“晚餐”。日子开始很好,但很快地,他有些不自在起来:“我们住这么好的房子,却吃这么差的食物,还要挨别人的白眼,真是没有道理,要是我们有钱就好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中,他闷闷不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他跑到教堂里虔诚地祈求:“亲爱的上帝,请赐给我钱,我想有点自尊,让妻儿吃得好一点,这样才有家的感觉。”上帝答应了他。

回到家一看,家里的地上全部是钱,至少有100万美元。他捧起钱,洒向空中,欢笑着。他的妻儿也在高兴地笑着。他用一部分钱,买了很多像样的衣服,同时他们每天吃的也不再是剩菜,而是上等的饭菜,有的甚至连富翁都不太吃得起。房子,买了一幢很大的;车子,买了一辆很贵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了,他也变得非常奢侈起来。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妻子有点烦了,有点丑了,甚至想抛弃她。他每天沉醉在灯红酒绿中,甚至还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他的妻子很伤心,带着儿子和一些钱走了。

渐渐地,他的钱花光了。这时跟他一起喝酒的朋友,以及他在外的女人都离他而去了。“你这个穷光蛋,不配有这么好的房子!”人们蜂拥而至,抢占了他的小洋楼和车子。

冬天,极其寒冷,风呼呼地刮着。他一个人走在街上,被别人骂着,嘲笑着。他的眼睛湿润了,这时他的心复活了。他开始想念妻儿,回忆他们和他在艰难的乞讨生活中,互相推让别人吃剩的半块面包,想到妻子的种种叮嘱,儿子的亲切拥抱,他哭了,他叫喊着,在街上奔跑。他哭着,跪倒在地:“上帝,我只要我的妻儿,其他我什么都不要,求求您,上帝!”上帝语重心长地说:“去吧,他们在等着你!”

在街的尽头,有一所很小很小的房子,一对母子正欢笑着。他疯狂地奔跑过去…… [文二]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这个词,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行吟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

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 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文三]

使什么破碎的

一近家门,安安就闻到一阵异样的味道,她下意识地冲进厨房,关掉灶上的火,不知是什么烧焦了,爸爸在书房里说:“谁回来了?”安安应了一声,走出厨房。爸爸还在书房里的电脑前坐着,书房里弥漫着的烟让安安刚走进去又退了出来。“爸,炉子上烧的是什么?”“不知道,问你妈。”“妈呢?”“不知道。”爸爸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安安无可奈何,这时候妈妈开了门进来,看到安安笑了一下,脸色又立刻变了。安安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了上门。

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开始冲着爸爸叫嚷,为了那锅烧糊的东西,为了满书房的烟味,为了爸爸坐到电脑前就不肯离开的态度。妈妈是个很有文化的女子,用词深刻而犀利,虽不是在说安安,可安安心里一阵阵地刺痛,她背靠着房门想:“这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啊。”然后眼泪开始向下滑。

爸爸终于开始反击,为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来反抗一个女人的不可理喻和令人无法忍受的责骂。

为什么会是这样!安安蜷缩在门背后无声地哭泣。她不明白一个很好很温馨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个从容、幽默,如一座山那样支撑这个家的父亲在哪里?他亲切的笑,温和的热情为什么都不再属于她和妈妈,而是消失在一团又一团的烟雾和一夜又一夜的荧光之中。那个温柔,优雅,如大地般提供温暖的妈妈又在哪里?她对爸爸的温柔体贴为什么会变成了冰冷的指责和尖刻的讽刺!

门外传来了异样的声音,像是推推搡搡的声音。安安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打起来,虽然她一直相信爸爸是不会对妈妈动手的,可是她以前也一直相信妈妈的那句话:“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那时爸爸妈妈第一次争吵,安安吓得躲进妈妈的怀里哭,于是他们不吵了,妈妈笑的很温柔也很温暖地说“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多幸福的感觉啊,恍如隔世。安安在大大小小的争吵中度过了半年多,流了那么多的泪,每次她都用妈妈的话来安慰自己:“不怕,我还有一个家。” 妈妈哭泣的声音同样尖锐,穿透了每一层墙壁,墙壁都疼痛了。安安问自己,我还有家吗? 爸爸终于无法忍受,摔门而出,妈妈忽然就不哭了,一下子屋里变得很安静。

安安却似乎听到了有什么破碎的声音。

安安忽然很倦,很想睡去。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星期天早上从自己的小床上爬起来,挤到爸爸妈妈之间去睡,即使醒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一颗心里也满满的全是想哭的温柔。安安真心希望这一觉睡到忘记了爸爸的冷淡,忘记了满满的尖刻,忘记了他们半年多来所有的争吵声,然后醒来时可以看见他们的微笑,妈妈说:“不怕,安安,你有一个家。” [文四]

回家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在匆匆赶路,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地――家。

出门在外,家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那份思念,归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缩”的那种急迫;久别归来,家是“审容膝之易安”的那种舒适。

无论身在何处,与家的距离都近在咫尺。因为家是慈母手中的线。在你临行之前已密密地缝在身上。不管离家多远。家的感觉总是那么温暖,那充满着母亲的叮嘱父亲的关切,永远不会忘记。

归心似箭,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其实归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束光,千里之遥转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直到踏进家门才会慢慢褪去。

那首经典的萨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它的产生正是由于作家深夜回家时发现母亲还坐在沙发上等他归来,真情涌动于是写成了这经典之作。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听《回家》,你会强烈地感到家的温暖以及家中亲人的牵挂,思乡之情从心底慢慢升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你赶回家,这便是它的神奇所在,也是家的神奇所在。

耳边似乎想起李后主国破家亡后的感叹:“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也只能“梦里不知客”,无家可归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因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家。

离家、想家、回家,人们经常重复着这件事。但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枯燥。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悠扬的萨克斯再度想起时,我不禁自问:“何时回家?”

[文五]

家的感觉

我们的民族真是一个感情的民族,何为家?且看“家”这个字,房子下面有豕,即猪,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住在一栋房子里,还养着满圈的肥猪,好一派温馨的“农家乐”。中国人该是最安土重迁的吧,因为有家,能遮蔽一切苦风愁雨,干吗还得四处奔波呢?

出门在外,几乎所有的宾馆都有这样一条标语:“宾至如归”,看多了不禁就多想,真的吗?仅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冰冰冷不透一丝温情的被褥和一些貌似豪华的家具就可以让客人门有回家的感觉吗?恐怕不然。我们重视家,不仅因为它有我们从小就以熟悉的环境和一起生活的亲人,更重要的怕是心中那隐藏的依赖和无拘束的感觉吧。在外求学,假日到家如能看到自己想念已久的父母固然是好,但是在餐桌上那无拘束的畅谈,无压力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家的感觉。若有人认为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我恐怕不能赞成。不信你同父母一起住宾馆试试,我宁愿呆在自己乱乱的小窝里。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而变成了港湾。无助的时候心里牵念的不再是关乎前途、关乎生计的大问题,而是急急的想钻到家里的床上大哭一场。

可是说了这么多又何如呢?谁有能说得清道得明这家的感觉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家在心里上的作用就如同起风时添的一件衣服,恰到好处,但有多暖也只有你知道。

我所体会的家的感觉无非是有暖有温馨有父母有亲人有快乐有包容有安定,如此而已。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文六]

徐其国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说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唱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 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力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于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评点:文才,文思,文化。灵活,自然,文化底蕴较厚。

文七:带着我的家去流浪

高三(6)班曹瑀鋆

“人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你已经被问了几百次了吧?那是当然,这可是你在尚未与世隔绝时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而我以前的答案则是:走遍地球.因为我实在是太爱这颗美丽的星球了,年幼时从书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奇观,风土人情和可爱的生物几乎让我痴狂,所以我愿意毫不犹豫地走上这条也许没有尽头的路去看看它们.现在,每当我向上帝许愿时都会小心翼翼地更正一下我的理想:请让我带着我的家去流浪.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正值我叛逆期的顶点时期,我几乎毫不在意周围的人.因为我固执地认为要想一个人独自行走,就必须学会享受寂寞.在那些蓝色的日子里我开始有些偾世嫉俗了,甚至希望自己被忽略.自嘲的影子也在日渐扩大.一天,我带着戏谑的口吻问母亲:“假如我是个杀手,不能再回家怎么办?”

原以为母亲会瞪大眼睛呵斥我的荒唐,没想到她竟以平静得没有丝毫波澜地声音对我说:“没关系的,反正你知道我一直在这里。”

那一刻,我辛苦经营的那堵自闭的墙彻底被击碎,化作了一股温柔的水,至今滋润着我的心灵,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我的亲人把家筑在了我的心里,纵使我将心防建得再高已经挡不住家的暖流。暖流将我包裹起来,轻轻的、柔柔的,低声细语告诉我习惯被忽略并不是享受寂寞。我已感觉到独行的路上自己缺少了一些东西。

于是我常常在想自己少了什么,我需要什么?亲人吗?可是如果旅途中带上他们会太累太累,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走。也许是一些用过的东西,不,独行的路上总会有很多坎坷,我无暇去顾及他们的好坏。

中秋节的那天我独自在家,才发现我一直想要的。那天工作繁忙的父亲在我回家前已将我爱吃的月饼送回了家,而后似乎又出去了。我切开精致的月饼,开始享受美味。可是不久,我发觉到月饼太甜了,那时一个月饼我才吃了三分之一。猛的我察觉到一个月饼是要给一个家去共享的,可我呢?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原来我要的是一个可以分享、分担一切的家。

最后,我向母亲吐露了我的理想:“我要去走遍地球。”母亲轻笑,指了指我的胸口,温和的脸上闪现着慈悲的神情,没有言语。我知道,那是她认定了为我守望,守望远方的我和我带着的家。

我想,当我离开他们开始独立行走时,无论是哪一年的中秋,我都会捎回一份留下三分之一的月饼,那不是仪式,是证明,证明我正在这个星球的某个地方顺着梦想指引的方向并带着我的家在流浪。评点:感情体验比较独特,叙述的角度比较新颖。

[ 文八]

夜船吹笛声萧萧

高三(10)班陈希

时间慢慢的,慢慢的流过,当年那个头发凌乱衣着肮脏的小女孩开始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干净的手指和洁白的手帕,小谢依然认为她不是这个城市的人。时间的长河冲刷过一切布景,将我们带到下一个布景时,偏偏把小谢留在了那个城镇。

小谢说,她定格在那个瞬间,再也不出来。

忘不掉的,便是在祖屋的天井里,爬上凉如水的石桌,看暮色四合,浮光掠影,细风慵懒地从指间飞过,微微发困间笛声悠然入梦。祖屋前的河里常停着的乌蓬船,渡人喜欢在无月无星的夜晚吹笛,笛声沉静苍凉,若是下雨,便更有一番情致。小谢软下身子,快入睡时,婆婆温暖的大手便接住了她,把她抱到很大很宽的红木床上。

小谢一直以为,那便是她一生一世的家,所以当父母将小谢接到这座城市,小谢很努力地摇头,想将自己摇醒,而这个梦,她是再也醒不了了,只有踽踽独行。

这个生硬的城市,找不到一条青石铺上地的曲折小巷,有肮脏的河水却没有吹笛的渡人,雨水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没有一丝声响。小谢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也觉得这个无声的城市是个无趣的地方。

这些年来,小谢觉得自己便是那渡人,从一个渡口辗转到另一渡口,看雨中明明灭灭的灯火,找不到驻脚的家,只能从一场繁华漂泊到另一场繁华。那个渡人应是有故事的,而在小谢的故事里,他仅是思乡的另一种寄托罢了。

再回小镇,小谢已经长大。走在柔软的土地上,小谢眉上停着落寞,腕上系着红丝线。婆婆说可以祛邪的。祖屋已无可挽回的破落。婆婆说过,风侵蚀一扇木窗要三十年,大门的红漆剥落要六十年,白蚁啃食完木梁要一百年,这个家在风雨中能伫立几生几世。可婆婆没有想过,当主人走了,屋子空了,家也散了。家不是这座祖屋,家是小谢对婆婆的牵挂,家是夜晚悠扬笛声中下谢睡梦里的笑靥,家是小谢腕上解不下的红丝线。

离家数日,小谢已有些挂念家中鬓有清霜的父母。虽不喜欢那座城市,小谢仍清楚记得家中温暖的灯火,在陌生的城市不会遗失家的方向,那里,父母在等待。其实,有羁绊的地方便是家。[文九]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回家吟 高三(10)班 葛瑜

在年轻的又古老的岁月里,将凤仙花瓣缠在指尖的年龄,往事如冬日下午四点钟的阳光般温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遍地是开花的蒲公英,有心无心地将他们吹散,夕阳西下,朵朵飘向天涯。

每当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最先跳进脑海的总是田野里蒲公英飞舞的画面,白茫茫得像雪花一样潇洒在美丽的黄昏,片片浸湿里泪水依依不舍地徘徊,因为他们不愿离家。

很久很久以前,我和蒲公英一齐离家流浪,在喧哗又寂静的都市早已追寻不到它的消息。晚风来另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在暮色的苍穹下问风儿当年蒲公英的去向,它们可曾想家,然后静静地等待永远没有回应的答案,在寂寞地想家。

很久以前回了一次家,没有像想象中小野马脱离缰绳的狂喜与暴躁,流浪或日里夜里盼着的第一次回家竟是和亲人的诀别,我跟着长长的白衣队伍踱着步子送她最后一程。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死亡判决的时刻,人类只有忧伤。最后她一人沉沉地睡在了山坡,那里开满了蒲公英,也开满无人问津的苍凉,每一粒种子都在风中传递着亘古不变的哀愁。临走的时候,我贪婪地注视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野心地想踏遍石板路的每一块青砖。离家的孩子不知道下次回家是何期。

许多年后的一个黎明,我又含着泪悄悄的离家。

有些东西永远无法恨,家像家。纵使它再贫瘠守旧,再不入流,只要看一眼潺潺流淌的溪水,那三月满山映山红的妖娆和那些布满沧桑的脸,清澈的眼,所有的不快会立即冰消。

那生的生,死的死,从已知到未知,从未知到已知,历史从未解答过爱的神秘和灵魂的离奇,梦与空间里宇宙进行着的层层的迷。家则是一个要用一生来诠释的迷。即使全世界都将你拒之门外,家的门却永远敞开着。

人生只有一条路,那条路的尽头是坟墓,我一刻也不停地行走,只为在到达坟墓前到家。

篇6: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每个家庭中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性格,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简直就是个音乐狂!他曾经郑重的更我们说过:“我就是个音响,我就是个喇叭,我就是个音乐的采摘者,我就是个音乐的吃人。”不管他说什么,总能逗得我们狂笑。

“老婆,不要啊,不要啊,你再这样我耳朵会变聋的!”随着尖声看去,原来妈妈已经使出了80的高音叫爸爸,可爸爸又偏偏音响听那一首《青藏高原》,正当唱“咿呀索”时,妈妈才叫的,所以妈妈怎么叫也没用,爸爸听的可时最大分贝哟!我在一旁只能捂着耳朵听双重女高音,一个是妈妈的,一个是爸爸听的音响中的,“混合双打”,我哪里受得了呀!

“快去拖地,快点!”有是妈妈的一声大叫,爸爸实在是受不了这“拉耳朵”的冤屈,急忙关掉音响,一边去浴室拿拖把,嘴里还不时的说道:我去还不行吗?用得着拉我那双正在倾听音乐的耳朵吗?”妈咪听后火冒三丈,一下子像脱缰的野马般,抬起她那“飞毛腿”“嗖”的一下奔到爸爸跟前,正要伸出“九阴白骨爪”好好教训一下爸爸。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背起了早已准备好的“饶命歌”,握起妈咪的手唱了起来:“老婆,老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我哪儿做的不好,请你不要客气,爱骂哪里骂哪里,我服了你,我认了你,我永远听你的。”妈咪的火气一下子随着一句句歌词烟消云散,笑着说:亏你想得出来!这次饶了你,如有下次,重刑伺候!”顽皮的我,经过这次“狂风暴雨”的袭击之后,神秘兮兮的跑到妈咪面前煽风点火,谁知妈咪不领情,还说下次轮到我了呢。我并没有害怕,但还是躲到一边,避免了一场“女子单打”。

说到这大家一定知道我家的“喜之郎”是谁了吧!对,他就是我的开心果爸爸,他给我的家庭增添了许多快乐。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2

家是我心中最温馨的港湾,是我最依赖的地方。我爱我家。

记得,去年暑假的一天,我旱上醒来后却找不到父母,后来在床头柜上我找到了一张妈妈留下的字条,原来他们临时有急事要出一天差。我伸了一下懒腰,从床上爬了起来。当我正要打开床头柜找衣服时,突然看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女儿,衣服放在椅子上,如果今天的天气变冷的话,再多加一件衣服,别感冒了。”

我乖乖地穿上衣服走到客厅,当我拿起水杯正要接水喝时,又在水壶上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女儿,多喝些水,早餐放在桌上,午餐妈妈已经煮好,放在电饭锅里。别贪玩啊! ”读到这,我的双眼已经被泪水遮盖住了。妈妈七时就要出发,她要准备两个人的早饭和我的午饭,那不是五时多就要起床了吗?想到这儿,我心中又一阵温暖。

我喝完了水,吃完了饭,准备拿一本书来看看,可却又在书柜上发现了一张有爸爸字迹的字条,上面写着:“女儿,看书看久了要放松一下,别累坏了眼睛。”

终于,我的眼泪忍不住一滴一滴往下流,滴到字条上。父母原来那么关心我,他们只离开不到一天,却时时在关心我,照护我。以前,我觉得他们不够爱我,可到今天我才发现他们是那么关心我,我在家里干的每一件事,他们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时,我脑海中又出现了父母的身影:下雨天,放学的校门口总会出现我母亲那焦急的身影,考试考差时总出现我爸爸紧皱的眉头,伤心失落时总出现我母亲亲切的安慰 。一个又一个的身影就这样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它们在我脑海中构成了一个家,一个完美而温馨的家。

晚上,当我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时,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天那一张张充满爱的字条。我想起了爸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想起爸妈那日渐苍老的身躯;想起了这个家给予我的爱;我不由得再次滴下一滴滴热泪,妈妈吓得急忙问我怎么了,我看着爸妈心急如焚的样子,不由得破涕而笑。

是啊!我、爸爸 、妈妈,我们组成了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家。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3

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家,时时充满着阳光。但有一次却弥漫着阴霾,令我印象很深刻。

那时,爸爸妈妈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晚上,他们用力地把房门一关,大吵了一架。我贴着门听,听到了一阵阵哭声、吵闹声。

第二天,星期五。我心事重重地去上学,当天晚上回来,我们发现妈妈已经神秘失踪了。月黑风高的晚上,我和爸爸冒着大雨,挨家挨户地问妈妈可能去的地方。奶奶家,没有;外婆家,没有;妈妈的朋友、同学家,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呢?”我激动着急地问着爸爸。爸爸气呼呼地对我说:“鬼知道她跑哪儿去了,回去吧!”我们放弃了,回家去了。晚上,我坐卧不安,翻来覆去。没有妈妈在的夜晚,格外冷清,我还真不习惯呢!

第三天,我们从上午等到下午,还是没有等到妈妈的归来。我们又决定再次寻找,先去了外婆家。

我走进外婆家,外婆轻盈地走过来。我急不可待地问外婆:“外婆,妈妈在吗?”外婆眨了眨眼睛,犹豫了一下,给我了一个向那个房间走的手势。我顺着手势走了进去,看到妈妈正坐在椅子上,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我愣了一下,快速地跑了过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我和妈妈的眼泪瞬间掉下来,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我断断续续地跟妈妈说:“以后你不……不要再……再离家出走了,好不好?”“对不起,孩子,我答应你,一定不会了!”爸爸也进来深情地凝望着我们。

在洁白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温暖的抱在一起。这对我来说,是最温暖的一天,也是最幸福的一天!只有一家人快乐地在一起,才是一个真正的家呀!

精彩点评:奕珂真是个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的女孩,你的文章字里行间流溢着你的真情,让人很快进入了文中的情境,随之心情起伏!文章以“家”为主题,细致曲折地描写了妈妈“离家出走”的前后种种,当你着急时我们也急不可待,当你大雨滂沱时我们的心也在下雨,如你所说,一家人完整、幸福,才是真正的家!以后也要学会自己确定主题和点题哦!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4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那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活导演。想要使自己活得更充实有意义,就必须剪掉那些不完善之处,就像雕塑家去除作品的边角而获得掌声一样,改正缺点十分重要。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所受环境的影响而使他们走向不同的道路,或是平坦明亮,或是狭窄阴暗。因此不要气馁,只要我们勇于改正不足,勇于认清本质,那么一切美好并不远。

美国现任总统奥笆马是一名肯尼亚人与美国人所生的混血儿,因为肤色的缘故,他从小到大就遭受白人的冷嘲热讽,于是他变得消极,开始吸烟,打架,斗殴,甚至吸毒,最后,这种消极转化成了对白人的憎恨。高中时期,他开始与白人女孩交朋友,总是把她们一一伤害后,再狠狠地甩掉。奥笆马说:“这样,我可以感受到报复的快感。”但是,在祖父祖母的感召和劝导下,他开始走出误区,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20xx年大选,努力奋斗的他,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由此可见,肤色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的心要去除“憎恨不满”这个边角,用努力勤奋的刻刀去雕琢,这样得到的就是成功与荣耀。

尝试着去改变你的缺点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果你有赖床的毛病,那就试着将你的闹钟调早2分钟,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慢慢地,将时间调早5分钟、10分钟,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改掉了这个毛病。你的“边角”在你的坚持中被打掉了一块,这就是胜利。哪怕只是改正一个小小的缺点。

人无完人,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个完美的人。“自大的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真正的智者会在意自己的缺点”,这是一位德国作家的至理名言。因此,去做一名智者,改掉自己的缺点吧!每个人是自己的主宰,除了自己,谁还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呢?没有任何人!要获得完美的自我,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去除边角,完善自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5

家园,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暖的词。

那个地方似乎很遥远,似乎遥不可及,常在我的思绪里漂浮着,只记得在那里的日子只有阳光明媚,有翠绿的小草环绕,有鸡,有鸭,有鹅,有狗,还有一群赤脚孩子的笑声,还有奶奶和蔼的笑容。

以前

以前最常出现的就是一群孩子围簇着一张高桌子,迫不及待的等着大人搬出凳子。农村人家没有围墙,可以端着碗一边吃饭,一边一家一家地串门说笑。当有人在自家门前摆出了桌椅,那每当过一个人便有这样一句话:“嘿,留下来吃饭吧!”这样,一家人变成好几家人,桌子不够,很简单,添!一桌不够,两桌;两桌不够,继续添,在喝醉的夕阳下又多了一幅和谐的乡村水墨画。乡村人的朴实与热情总是连接着家园。当建筑工厂的钢筋铁锈味弥漫,我就更加向往那青草泥土的芳香,以及青草簇拥着老土房子的宁静与温馨。

后来

终于,近了,近了,近了。我一路狂奔回家,头脑中浮现着金色夕阳下的家,但真正迎接我的是一片晦暗的天和噪耳的冰冷的机械工作声。呆望着仅存绿色中的一块土堆,我轻轻的爬了上去,土堆边有一条小水沟,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奶奶说过沟里有蛇有虾,还有管沟的龙王。可惜现在沟里只有杂草,一滴水也没有。以前的老人离开了,龙王也回宫了吧。坐在这片曾经熟悉的大地上,闭上眼睛,似乎回到了过去,那个有炊烟,有麻雀歌唱,有蛐蛐演奏,有老屋,也有青草的地方。我声嘶力竭的问着熟悉的泥土:“一切还好吗?”但很快被淹没在噪声中,他们也自然没能回答我。只有风儿轻扶着我,一如奶奶的手。拾起一块泥土,仔细的瞧着,这是从泥墙上分离出来的一块吗?夕阳就在这时又醉了,在夕阳画出来的两道长长的影子是,我好像又骑在爸爸的脖子上问:“爸,我是不是又长高了?”

如今

如今距上次回老家已经有几年了吧,先到了附近的村镇,后来又到了一座城市,我只是怕,怕离她越来越远。如果,在某一天思绪中的家园不再清晰,不再有青草泥土的气息,不再有青草簇拥老屋的宁静与温馨,我该怎么办?

家园,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感到遥远的词。我多想走近你,走近你,永远以为在你的宽大怀抱中,因为只有你才是我永远的归宿。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6

在我的家庭中,有暴力的爸爸,调皮的我,凶巴巴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姥姥,四人一起生活得很好,当然也少不了偶尔的吵架。

那天,是劳动节,爸爸妈妈带我到云洞岩风景区爬山。我高高兴兴地回来后,突然,只听见爸爸叫我写作文,我皱着眉头偷偷地瞧了爸爸一眼,只见他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像个魔鬼。我连忙跑进书房,趴在书桌上抱着脑袋心想:作文作文,那个“魔鬼”整天就知道叫我写作文,现在,我只要一听见要写作文,脑袋就变得大大的。

我望了望窗外,只看见鸟儿们成群结队悠闲自在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心想:如果我是一只能展翅高飞、自由自在的鸟儿就好了,我就能在天空中翱翔,飞到世界各地,就不用整天挨家长的骂。哪怕用生命去交换我也愿意。唉!想来想去,我就是想不出要写什么呢?于是,就拿起笔随便地写了起来,很快,我的作文写完了。

只听见门外“咚咚咚……”的敲门声,爸爸走进来了,他随手拿起我的作文一看,生气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落到了我的脸上。顿时,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不禁哇哇大哭,爸爸就更火了,他的眼睛里似乎要喷射出火花一样,十分恐怖。他又举起了“五爪”在我的脸上挥了几下,顿时,我的脸肿得大大的,哭声越来越响,竟然传到了“耳聋”姥姥的耳朵里。她急忙跑进书房一看,原来是我们这两个“冤家”在吵架哩!

姥姥连忙过去劝阻那个“魔鬼”,可是“魔鬼”却说:“我们父女俩的事不用你这老太婆来搅和,赶快出去。”姥姥不但没劝着,而且还被那个“魔鬼”狠狠地骂了一顿。过了一会儿,那个“魔鬼”的气“消化”了许多。便用他的“五爪”拧起我的脖子,气呼呼地朝大门走去,把我甩在门外,“叭”地关上门。我又哭又闹地“躺”在门口,心想:作文写不好,能全怪我吗?你这个狠心的“魔鬼”不但没有耐心教我,而且就知道整天打人、骂人,真是不可理喻。

小吵小闹的事是很多的,但这次的吵闹是最厉害的,而且还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心。这场**至今还刻在我的心里,真希望爸爸能变得温柔些!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7

我的家,一栋普普通通的高楼房,屋里有四个房,虽然简单朴实,但是我却认为这是天下最温暖,最幸福的家,因为家中充满着爱的味道。

我的爸爸长得又高又大,对工作特别热情,对家里也特别关心,尤其是对我。记得一个晴朗的下午,阳光温暖地烘照着大地,不料,天公作怪,无情地把太阳赶走了,在雷公电母的唱和下,大雨像倒水似的落向大地。放学了,带了伞的同学快步回家了,没带伞的部分同学也都由家长陆续接走了,剩下我和几个同学在孤零零地等着。我心想:妈妈出差了,爸爸去开会了,不可能来接我,只能等雨停了再回家。这时,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没错,是爸爸!真的是爸爸!我惊喜极了。爸爸快步向我走来:“让你久等了吧,快回家吧。”我和爸爸共同撑着一把伞,顶着风雨,艰难地走着。无意间,我发现爸爸偷偷地把伞往我这边挪,越挪越过,大半部分都遮着我,转头一看,爸爸早已被雨水淋湿了一大片。此时,我感觉一股温暖涌动在心中,两行泪水从我的脸颊缓缓滑过……

我的妈妈中等身材,有一头秀丽的卷发。她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记得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我穿着两件毛衣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上课时,一股股寒风袭击着我,我冷得瑟瑟发抖,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根本无法专心听讲。这时,听见老师点了我的名:“张丁懿。”我心里一震:莫不是上课开小差,被老师发现了?只听老师顿了顿说,“你妈妈给你送外套来了。”我顺着窗口望去,看见妈妈拿着一件外套,眼中充满了焦急。我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中走了出去,妈妈连忙给我披上外套,她心疼地说:“穿这么少,会感冒的,下次注意了。”我穿上外套,顿时温暖了许多,脸上也渐渐恢复了红润。我真诚地在心里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谢谢您……

模糊间,我脑海里又出现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当我在深夜写作业复习时,妈妈给我送来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当我因为玩耍忘记了回家时,妈妈着急地四处找我;当我面临考试时,总听见爸爸耐心的辅导,妈妈真挚的鼓励;当我……

平凡的家中,有一个爱我的爸爸和妈妈,家中总是弥漫着爱的气息。生活在一个如此温馨的家里,我又何尝不会幸福快乐呢?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8

我总觉得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美满而又温馨的家。

一个周末,爸爸妈妈都在家,我就提议举办一个“喜怒哀乐”家庭表演赛,我和爸爸比赛表演,妈妈当裁判,家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妈妈站起来,把胸脯一挺,清清嗓门宣布道:“比赛开始!”我把爸爸向前一推说:“老爸先来。”爸爸立刻露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做好了准备。妈妈一声令下:“喜!”爸爸马上举起拳头在空中一挥说:“哈哈,我中奖了!”那挥手即来的表演,逗得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爸爸也得意地笑了起来。还没等我和爸爸笑完,妈妈突然喊了声:“怒!”爸爸先是一愣,旋即把脸一变,咬着牙,皱着眉,狠狠地说:“气死我了!今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小偷,偷走了我几百块钱。”妈妈也…脸严肃地附和着说:“是的,真够倒霉的。”接着抿嘴一乐,立即下令:“你再来个乐!”爸爸反应真快,一抹脸便“哈哈”笑了起来,接着就绘声绘色地说:“警察抓到了那个小偷,不但给我赔偿了损失,还惩罚了他。”“哀!”没等爸爸高兴劲儿过去,妈妈又突然袭击了。爸爸立刻装出十分悲伤的样子说:“这部小说的内容太悲惨了!”说完还挤出了两滴眼泪,逗得我和妈妈笑得前仰后合,腰都直不起来了。

轮到我了,我按照妈妈的口令,一会儿表演高兴的样子说:“噢,我考了满分。”一会儿撅着嘴生气地说:“讨厌!他把我的文具盒弄坏了。”一会儿又装出悲伤的样子说:“完了,这次考试考砸了。”最后,我又欢呼着蹦了起来,挥着胳膊得意地说:“这次表演我得了第一。”我的表演也逗得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

“喜怒哀乐”表演赛结束了,妈妈宣布:“你爸爸表演得很不错,得分是99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心想:爸爸都99分了,那我呢?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故意拖着长腔说:“你嘛——嗯,表演得很出色,100分。”“耶!”我欢呼着跳了起来,屋里义是一阵开怀的笑声。

瞧,我们这一家多么快乐!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9

我有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家,在这个家里,到处都充满了爱,充满了团结。爸爸的幽默,妈妈的和蔼,使我们这个家更加团结友爱。

一次偶然购物时听到一个喜讯:在博学路上的新天地超市旁,有一个“家庭大比拼”的游戏,九点开始。我和爸爸妈妈把东西急忙放到车里,就去报名了。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一局:父母将孩子夹在中间,腿用绳子绑着,三人一起走,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家庭胜利。准备好后,一声枪响,我与爸爸妈妈迅速向终点冲去,由于我走的规律总和爸爸妈妈的不一置,爸爸妈妈干脆把我架起来走。哈哈,真爽,真像飞一般的感觉,我回头一看,其他家庭还离我们远着哪,马上就到终点啦。口耶!第一局我们胜利了!我高兴极了。

第二局:接力赛,父母与孩子跑步,一个接一个,最先跑完的当然就胜利喽!我和妈妈让爸爸站“老大”,因为爸爸跑得最快,我站第二,妈妈最后。爸爸天天跑步,现在,跑步对爸爸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轮到我了,我像一只勇猛的燕子,向前冲去,为妈妈拉开了距离,到时候妈妈跑时就轻松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局我们仍然胜利了!我高度兴奋。

第三局:心灵感应,父母比划孩子猜。这是一个测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是否相印的游戏。游戏一开始,爸爸妈妈紧张的比划着,我也紧张的猜。不知是我们的词卡太简单了,还是我太聪明了,不一会儿就猜完了,并且还全对呀!

这时,主持人宣布:本次“家庭大比拼”的获胜者是“一定赢”家庭(报名时,我们给家庭起的名字)!哇~~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看看爸爸妈妈,也都累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我更是乐不可支了。我走近爸爸妈妈,用我那双软绵绵的小手帮爸爸妈妈擦干了汗水,旁观者都在热烈的鼓掌,祝贺我们。领完奖品,我们欢乐得像只小鸟,抱着它,回家了。

这次游戏,让我感到我们家的完美,我们家的温暖,我们家的温馨,我们家的欢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家“隐形”的团结。啊,这个家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家是港湾,是我们身体和心灵休栖的场所,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地方。我爱这个无意中有着那样默契的家人,爱这个充满团结友爱的家!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0

“同学们,上课了”,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家”字,“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算什么问题?对于我来说,家不就是外婆、爸妈和我吗?家是我生活的地方;是我累了可以休息的港湾;是我受委屈时可以依靠的归宿。除此之外,家还能是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班也是一个家!”一位同学举手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的思路被这响亮的回答打断了,思绪也被带回到上学期。那时,班上同学邓秋一因为腿受伤,走路不方便,她的父母不得不天天到学校来照顾她。有时候他们太忙不能过来,这时班上其他同学就会担负起她家人的职责,扶她去卫生间,帮她拿这拿那。被同学搀扶时她那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友爱和温馨,那是来自家的关怀和爱。是啊,在我们的班级里大家虽然是同学、是师生,但我们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这不也是家的感觉吗?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将几个人的小家延伸到班级的大家庭。那么,家的定义还可以再扩大吗?”老师的问题把我的回忆带到了更久以前。

小学时,我的班主任经常带班上同学到一位独居的老奶奶家里,有时候我们帮奶奶扫地、做清洁,有时候我们坐成一圈听奶奶讲过去的事,让她原本冷清的小房间变得热热闹闹。我们的每次来访对于奶奶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她那本已干涸的眼睛又重新流淌着清澈的目光,就连脸上深深的皱纹也放射出年轻的光芒。每当奶奶笑容满面地往我们怀里赛好吃的零食时,我的心里都是满满的暖意。

“……家的范围很广,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家里的每个成员都付出爱,也得到爱。”老师顿了顿,“这节课的作业是,你们眼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画面:外婆为我煎的黄澄澄的饺子;同学们给邓秋一抄的满满的笔记;老奶奶家里那承载着岁月回忆的老照片……思绪回转之间,耳畔响起老奶奶爽朗的笑声和话语:“我并不孤独,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外婆、父母,是我的家人;老师、同学,是我的家人;老奶奶、还有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人,也是我的家人。家是温暖,家是爱。

我爱这个家!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1

我的家,与世上的许多家庭一样,是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舒适的家,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家里,妈妈权力最大,爸爸第二,我排行第三,别看我这个第三,爸爸妈妈经常围着我团团转,我们三人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

爸爸属虎,却从来不发虎威。他是一只认真的.虎,爸爸为人耿直,做事仔细、认真,从不马虎。比如,爸爸给我检查作业,就是一题一题的仔细检查,有错时,认真地为我讲解。有这样的爸爸,我的学习就不用担心啦!当然,我的爸爸也是一只温顺的虎,爸爸是个内向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生气,遇到困难与委屈从来不告诉我们,在他的脸上,只看到平静与严肃,不过偶尔也出一个笑话,让大家娱乐一下。

妈妈属龙,是只活泼的龙。妈妈是个家庭主妇,我和爸爸每次回家,总能先听见妈妈的歌声,正如“未见其人,先听其声”。每当听到这声音,我一天的不愉快便化为乌有。接着爸爸看书发出的“哗、哗、哗”,我写字发出的“沙、沙、沙”和妈妈炒菜的“哗啦、哗啦”组成了一支家庭交响曲。之后,一家人围上饭桌一边吃饭一边听妈妈天南海北的吹。这使我和爸爸的心情格外轻松,一家人其乐融融。妈妈也是一只热情的龙。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会儿去帮张阿姨晒被子,一会儿又帮李阿姨看孩子,院子里的人都说,妈妈是热心肠。

我属猪,是家里的核心人物,你们可不要认为我是一只笨猪。我是一只调皮而聪明的猪,是家里的宝贝猪。爸爸妈妈是把我捧在手里怕碎,含在嘴里怕化。也许是因为爸爸妈妈性格不同,也许是因为老天爷注定让我拥有双重性格。所以我既内向,又外向。说内向呢,是因为捧着一本书,可以安静的看;说外向呢,是因为玩起来近乎疯狂,常常玩得满身泥浆,有时竟忘了回家。不过,我除了遗传,还有变异。我是一只马虎的猪,比如一道简单的题会因把“7”看成“1”,把题看反了之类的事而丢大分,这令我后悔不已,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可之后,又照犯不误,唉!

这就是我详和的一家———认真严肃的虎爸爸,活泼热心龙妈妈,外加我这个聪明、可爱而又有点马虎的猪宝宝!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2

我推开肯德基的门,怒气未消地坐在了靠墙的欧式小方桌前,点了一些吃食来“消化”我的怒气。

真是的,老妈最近越来越爱发脾气。刚才只是因为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便嘴不饶人的数落了起来,一点儿也不顾及我堂堂男子汉的面子。于是,我愤然离席,带着怒气夺门而出。

天,已经冷得厉害了。窗外不知什么时候竟悄然地飘起了雪花。我手里摇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像少了什么。

透过大玻璃墙,我的目光落到马路对面的一个人身上,他正坐在地上吃馒头。一阵风吹过,伴着肆意的雪花,轻轻地扬起了他那破烂的衣角,吹起了他那蓬蓬的头发。他伸手拂了拂衣角,低头又吃起了馒头。

馒头,像是从垃圾筒里捡出来的,硬硬的,上面布满了灰尘。我似乎能听到他使劲咀嚼的声音。

我低头喝了一口奶茶,暗笑自己看一个乞丐吃馒头干什么。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外面的世界蒙上了一层朦胧,昏黄的路灯下,世界似乎要凝固了。

对面的人,仍然在专心地吃着馒头,他吃得那么认真,生怕掉了一丁点碎屑,手里简直就是捧着一个宝贝。不,这就是他的宝贝,这是他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用来维持生命的唯一宝贝。

突然,他抬起头,生怯地望着四周,但很快便迷失了,迷失在这绝情的冰雪天地里,迷失在路过的行人特意绕开的脚步里。

弃在他旁边的铁罐里,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金属撞击的声音,仿佛就要与这个冬天融为一种颜色。

终于,我再也吃不下去了,想到妈妈一定又在为我热饭,或许是又在踏着泥泞在空荡的街上寻找我的踪迹,想到妈妈那望眼欲穿的眼神和充满悔意的表情,我弃下手中的奶茶,冒着风雪,跑向了家的方向。

原来,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这些年来,家一直在默默地看着我成长,给我保护。无论是浮云游子,亦或是羁旅浪人,只要有家,心便有了可以靠的地方。

正如秋叶,永远怀着归根的愿望。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3

上周五我们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一家三口都哭笑不得,下面,我就向大家讲一讲。

那天晚上,我正在写作业,爸爸妈妈在阳台收拾东西。突然,爸爸看到了一瓶用“蜜桃多”饮料瓶子灌的“红色液体”。于是,爸爸就对妈妈说:“这瓶红得像血一样的液体是什么?谁拿来的?”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啊!好像是佳佳姥爷拿来浇花的。反正浇花用不上,你倒卫生间里去吧!”

于是,爸爸就拿着瓶子去卫生间了。过了两分钟,突然听到厕所里传来一声巨响,像过年燃放的爆竹那么响,把我和妈妈都吓了一大跳。妈妈立刻跑到卫生间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刚进去,妈妈就跑了出来,手捂着肚子“哈哈哈”地笑个不停,看到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问:“怎么了?”妈妈也不回答我,还是捂着肚子笑个不停。于是,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不能再笑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妈妈强忍着笑说:“还是你自己进去看看吧!”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笔,立刻跑到卫生间里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爸爸的手上红糊糊的,好像是血还不是血,脸上、身上都有,还伴随着一股臭味。我赶紧问:“爸!咋地了?崩着了吗?哪出血了?”爸爸苦笑着说:“没大事,也没出血。都怪你姥爷,把那些鱼肠子、鱼肚子都放在瓶子里沤着,说是浇花用,也不告诉别人,时间长了都发酵了,里面的沼气爆炸了,你看,崩得我满身都是”。听完爸爸说的话,我也像妈妈一样握着肚子笑了起来。而且叫爸爸赶紧洗掉,否则这个样子出去能把人吓死。看我也笑成那样,爸爸就照了一下镜子,立刻他发出一声大喊:“哇!天啊,咋成这样了。”过了一会儿,爸爸看到自己的样子,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也有甜,这就是我家的故事。

我爱我的父母,更爱我这个家。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4

8月30日,我拎着行李第一次离开了在这之前并无多少感觉的家,暗自庆幸最后能够躲开父母的唠叨,弟妹的吵闹,过自我清静的日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几天的住校生活,使我每一天的作息如打仗一般,往日的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大家住在一个寝室,便存在着诸多不便。但更重要的是耳边缺少了父母每日的唠叨,少了弟妹欢快的叫喊声,生活便觉得乏味。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家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尽管我在同学面前并未表现出想家的情绪,但内心思家是骗不了自我的;尽管寝室中大家相处得十分和睦、快乐,但弟妹那充满稚气的撒娇声是她们不能代替的;尽管每一天都有尊师的教导和安慰,但父母的唠叨声是任何天籁也无法替代的一种完美。这时,才几天未曾回家的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些家庭破裂的孩子们内心的痛苦和自卑,比起他们来,我有一个幸福的、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其温馨所在的家。

好容易熬到了周末。当车子停在家门口时,内心真的想喊:我回来了!

我无法想象,我站在家门口会有怎样的举动:会激动地大叫?会兴奋地痛哭?就在这两眼模糊的一愣间,我看见了母亲:她正在烧饭,抬头发现我,只淡淡的一句“你回来了。”但我却从她的眼神中明白了激动。而更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出奇平静地应了一句“是的。”这就是我回家与亲人的第一句话,一切都是那么平常、那么平静。“姐姐,你回来啦!”弟弟妹妹喊着向我扑来,我虽笑脸相迎,但泪水却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偷偷往肚里吞。之后,便是吃饭,谈话。无限的思家情绪我无法在父母面前表露出来,因为父母不期望看女儿软弱的一面,我一向是家中最坚强的孩子。然而人毕竟是人,内心的情感会不自觉地跟随你的言行流露出来。谈话中,我体会到他们话语中的思念与期望。第二天中午,母亲似无意实有意地添了菜,我这才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平时那藏于言行下的深沉无私的爱,才认识到自我当初的种种幼稚太过分。

一天半的假期是短暂的,在与家人告别的时候我只想哭。我不明白挥手远去的母亲会不会哭?但我明白,家,注定是我一生的归宿。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15

这长达四个月的“豪”宅,日子虽然过得枯燥无味,但让我在慢下来的生活节奏中找到了平日忽略的,珍贵的东西。

又是上网课的一天,早起使我的胃没有想包裹什么东西的欲望,正当我打开摄像头时,母亲进来了,身穿着松垮的睡衣,端着一盘鸡蛋,捏着一袋榨菜放到我面前:“吃昂。”身负起床气和做事被打断的我不以为意,让母亲出去,继续我的课程。

上午的学习尚未过去,父亲又闯进来,打断了我思考进程:“下课了吗,快来吃……”“没有没有!我不饿!”我十分暴躁,因为这并不是第一次了。“那你下课了快出来吃……”“我上课的时间点不是在群里吗,为什么不等我下课了再吃呢?”我十分不解又觉得委屈,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的作息,连时间表都没看过,便没有出去吃。

可是不想吃饭不代表我不需要吃饭,胃隐隐发痛,之前不吃饭熬出来的,现在一不吃饭就疼。劲过去了,脾气也过去了。我不禁想着刚才的态度是不是有点过分,愧疚的种子悄悄种在心里。趁课间,我出门看了看,父母不在家,理应冷掉的饭菜还在桌上发着余温,我有些想吃掉它们缓解疼痛,又碍于奇怪的烦躁转身回了房间。

下午,状态不佳的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课,终于下课了,房门被突然打开,是母亲,手里提着一份煎饼,没说话,轻轻放在我右手边,小心把煎饼靠在了打印机上,没让露出来的部分沾桌子,又轻轻出去了。我看着煎饼,热腾腾的,和桌上的饭菜一样温热,酥脆那层均匀抹着我很喜欢的,上海亲戚邮寄过来的辣椒酱。我有些发怔,看着这口煎饼,尝了一口,是温暖的,包容的味道。

我突然想到了很多,以前我从没在意过的,放学回家正吃的饭菜,保温杯里正喝的水,放学恰好骑来的小电驴……宅在家中的日子它们不再彰显,可是它们一直存在。这次宅家让我发现了这些点点滴滴的,但无处不在痕迹,也让我看到了,家。

吃完了,我走出门,扔掉垃圾袋。

“妈。”

“怎么了?”

上一篇:骆驼祥子二年级读后感下一篇:信托产品份额分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