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感动人物先进事迹故事

2024-04-30

抗击疫情感动人物先进事迹故事(精选6篇)

篇1:抗击疫情感动人物先进事迹故事

_同志是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树蓓街社区党委书记。作为一名西藏边防服役26年、社区工作、党龄45年的老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疫情,_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兵,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保护好辖区居民,我责无旁贷”。

01作为党委书记,责任在前

苟书记一直关注武汉疫情。1月23日,在参加完街道防控工作部署后,苟书记立即召集会议社区两委会议,制定了以党员为先锋、以支部为堡垒、以院落为阵地工作方针。

一是社区两委分片分院,入户排查,落实好排查、隔离措施;

二是向各二级支部下达任务,要求支部要将不聚餐、不串门等防控措施宣传到位,党员必须执行,身体条件允许的党员要参与院落入户排查工作;

三是面向辖区54个院落,逐个开展防控宣传,落实防控责任。

四是做好辖区商铺企业的防疫宣传,切实落实防控措施。

五是明确防疫重点,每天对全社区街道、院落、市场做到2轮消杀,对碧蔓汀布控得力力量,仅2天就完成了3000多户居民的排查。共设置54个防控工作点,开展了3轮排查,居家隔离118户292人,做到了辖区应隔离尽隔离,无瞒报人员、无病例发生、无病例扩散。

02作为老兵,冲锋在前

社区防疫工作千头万绪,树蓓街10000多户居民更是情况百出,苟书记认为自己不能坐在办公室指挥、听汇报。

一是带领社区两委,对辖区宾馆、居民小区、沿街商铺挨家挨户地宣传和摸排,提醒居民“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不串门”,协同物业做好小区的封闭管控,要求对所有进出小区人员、车辆进行详细询问,严格登记好从哪里来、有没有发热,家里有多少人等等,做到“四登记、四询问”。

二是每天巡视社区各防控点位,对防控中的疑难问题更是亲自上阵,想办法、做工作、教方法。如对个别居民谣传邻居从武汉回来的事,苟书记直接出面找了当事双方,在调查取得可信行程的基础上,一是要求传谣人自己出面澄清,二是对传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03作为长者,关怀在前

社区防疫工作任务重、事情多,社区工作人员年轻,苟书记总是肯定在前、帮助在前、关怀在前。

他一是要求社区两委要多关心院落防控人员,肯定他们的贡献,也要指出工作的不足,多想具体的操作办法。

二是真诚关心隔离人员。考虑到居家隔离人员易产生情绪波动,还要求网格员做好后续工作,经常电话联系隔离户,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关爱,确保安心居家隔离。

三是自己以身作则,他每见到防控人员,必说“辛苦你了!”,就连工作餐,苟书记都让坚持其他工作人中先吃,自己最后吃,有什么吃什么,他的说法是“我年纪大点,饿过肚子,禁得起饿”。

04作为儿子,忠在孝前

_同志65岁了,他连续10多天只吃泡面和饼干,天天和年轻人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上。1月23日接到街道防疫工作会紧急通知时,他刚把年届九旬的老父亲的从苍溪老家接来成都,还没来踏进家门,他的儿子也从云南回来过年。防疫1个月来,他几乎每天不到8点就出门,常常晚上10点过才回家,他没有陪家人好好吃过一顿饭、聊过一次家常。他对父亲说:“你在家不出门就很安全,社区2万多居民更需要我”。

篇2:抗击疫情感动人物先进事迹故事

从年三十正常上班一直到现在,无数个通宵的夜晚,24小时看重点户湖北回来人员,夜晚还要做各种报表,排查各类疑似人员,统筹协调各类事宜,做到上传下达并安排部署。听她说,能回家的时候也很晚了,经常回来县城路上就她一辆车,三个字形容她现在的状态“真累啊”!

但是她没有退却,和男同志一样坚守,虽然大过年的没有陪伴家人,照顾孩子,一直在前线战斗。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情人节那天夜晚,同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们一起加班到深夜,将全镇重点监测人员录入钉钉办公系统,系统内容繁多,涉及个人信息、往返路径,亲密接触人员以及家庭住址信息等。信息之庞大,大家都在分秒必争。这时,小组成员郑贤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鸡蛋递给了她,让她必须吃掉。大家这才知道她从中午到现在一直没有吃饭,持续不断的工作量,让这样一个工作带头人,没有空闲时间,一心钻到工作中去,只想把这份工作做好,自己多干点,让大家轻松点。这种奉献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倡导和学习的吗?

篇3: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高节卓不群◎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人物事迹】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 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 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 000多元钱。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阳春布德泽◎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 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1389,这是随机选取的,2016年2月2日这个时间节点,“宝贝回家寻子网”累计收获的成功案例;数字与日俱增,它意味着,经由“宝贝回家”的大爱护航,越来越多被拐、走失、流浪儿童与家人团聚,那些曾经伤痕累累的家庭随之走出阴霾,重见阳光。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雄心志四海◎重夺世界杯的女排主教练郎平

【人物事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春草鹿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弦歌感人肠◎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nlc202309020024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阎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大国多良材◎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一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而这里面最出色的一个就是徐立平。28年过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轻,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化作光明烛◎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万人自发前来祭奠和网上无数的追思。“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天下英雄气◎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官东

【人物事迹】2015年6月,在“东方之星”救援过程中,24岁的官东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官东舍己救人的精神,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特别表扬,他也因此被无数网友点赞。2015年10月13日,官东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盛德表一乡◎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

【人物事迹】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开村1 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君子抱仁义◎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

【人物事迹】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做了榜样。

特别致敬:

抗战老兵 爱国侨胞 精忠报国

对于这些高龄老人来说,沧桑往事有很多已经淡忘,然而抗战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生命的记忆,也是民族记忆,国家记忆!他们的勇气、奉献和担当,早已经变成一个民族基因,在我们血脉当中流淌!《感动中国》2015年度特别致敬,抗战老兵、爱国侨胞!致敬!

篇4:抗击疫情感动人物事迹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5 篇)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第一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望鱼镇党委带领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落实上级领导和全镇人民交予的疫情防控艰巨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望鱼镇党委依靠集体的智慧,以大无畏的精神,顾全大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充分发挥“领头羊”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全体干部冲锋在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连续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热血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壮丽诗篇。

战斗堡垒坚不可摧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望鱼镇党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指挥。战斗伊始,望鱼镇党委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建立镇、村、组三级防控工作责任网格体系。至今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推进)会议 12 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体干部深刻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日夜繁忙的望鱼镇干部,全面深入到防疫一线,下村入户,收集摸排,研究对策,召开会议,传送信息,落实任务。按照“坚决不发生,确保不扩散”的目标,以“镇村一体化、村组一体化、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全镇总动员,上下齐参与。从每个村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镇村联防,群防群治,狠抓防控措施的落实。组建防控工作党员志愿服务队 18 支,TOP100范文排行发放《告知书》3600 余份,张贴宣传标语 30 余幅,全覆盖入户宣传摸排 12000 余人。临时关闭场镇 3 个,劝导暂停营业麻将馆 6 家、餐馆 20 家、鱼塘 1 个。劝退农村宴席 16 起890 桌。设置望鱼镇葫芦坝入境监测点 1 个,盘查车辆 764 台 2***人。***个村自发地组织设置入村管控点***个,检查车辆 1061 台 2***人,宣传劝导,护村护组,对防控疫情输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村村响、流动喇叭、宣传单、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政策措施,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普遍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全力摸准外出返乡人员、外来人口、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居家医学观察,明确责任人,动态管理。

先锋模范锐不可挡

在疫情防控一线,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干部,们始终与人民肩并肩、心连心。党委书记徐娟。带领镇党委班子、全体干部,每天综合研判、梳理问题、查找漏洞、处置落实,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镇干部杨超,也是黄村村党支部书记。*日夜里,群众一个电话告知身体不适,范文写作便马不停蹄。知道这户并非重点关注人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加之夜里群众出行不便和心里有担忧,第一时间向镇指挥部汇报,便快速联合卫生院医生上门查访,为群众检查身体,疏导心理,结果是欣慰的,事情完结已是夜深人静之时。镇干部杨潇。中共预备党员,接到上班通知后第一时间取消了原定于*月*日的婚礼,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全镇所有数据全部到这里汇总,梳理分类应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效精准开展提供支持。们是全镇干部的缩影,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把方便留给群众,困难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安全留给群众,危险留给自己,们用生命筑起了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的血肉长城。

党的力量凝聚人心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在望鱼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镇老百姓齐心协力,严防死守。规划村张小凡、郝赵杨、张杰澳、柏万,中坝村张智杰、徐永发,们志愿到村设卡点执勤,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景春村普通党员姚玉仙。每天义务为中坝、四方、规划三村联合监测点执勤人员提供午餐、开水和取暖设备,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并换岗执勤。溪口村党员赵兴鉴家属为入户排查干部免费送午餐。规划村村民郝明春自费买中草药为干部熬制大锅汤。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暖心的行为,给予全镇干部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望鱼镇党委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战役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疫情,望鱼镇干部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了一名******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战争尚未结束,望鱼镇党委一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抗击到底!(责任编辑:)

病毒无情,人有大爱。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些人选择深入疫情一线,守护一方平安。而那些无法走上前线的普通人,却默默做起了无名英雄,为这场战“疫”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四平维多海鲜平价超市老板李维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第二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公安县人民医院广大党员干部不辱使命,积极应对,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已经紧张地工作十多天了。们冒着生命危险,日夜与病人在一起,与疫情抗战拼搏。这个英雄的集体里,党员同志更是积极带头,敢于担当。们是感染科副主任、内科副书记田仕进、护士长林红、医生刘法。在感染科主任苏传清的带领下,们与同事们团结一心,奋战一线,精心治疗护理病人。顾不上防护服不透气、护目镜模糊双眼,始终如一地认真细致查房、全程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及时标本采集、规范治疗操作;

无微不至地对患者生活照顾,范文网一日三餐,污物处理,事无巨细;

耐心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安抚,疏导不良情绪,保障积极配合治疗。

发热门诊,等待接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负责接诊的夏向阳、刘世春全幅武装,着连体防护服,精心排查病人,即便声音嘶哑,仍然乐观积极地接诊每一位患者,连续几次接诊到凌晨 4 点,门外的患者仍然排着长队。

在医院作战指挥部里,蒋平同志带领班集体以院为家,日以继夜,时刻关注战情,认真分析战情,及时报告战情,集体决策,统一指挥,为医院抗击疫情提供坚实的保障。

还有们:会诊专家王代平,驻斗医医疗救治的黄巍,带领放射团队作战的圣文、听从召唤的代万发、胡红霞,主动请战的张志红,不分昼夜、全面协调的鲁俊、黄超……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员面对党旗宣读过的一句庄严誓词。“我是党员,我必须上一线!”“党员示范岗给予我力量”““”我是党员,应该带头上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院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将鲜红的党旗插在了抗击疫情最前线。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第三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在家看新闻干着急,明天上午唯多海鲜免费送餐,免费送餐范围(医院工作护士医生,特警设卡点涉及防控前线人员,高铁动车检查人员)有需要就联系我18*****。

提前两小时告诉我多少份,厨师放假我亲自做,前线上不去,我就搞搞后勤工作……”这是*月*日,农历大年初一,四平市维多海鲜老板李维在朋友圈发布的一条消息。说到做到,*月*日中午,热腾腾的饭菜便成功送到了各位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手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们是这场防疫战最前线的人,我也想为们尽一份力量。”为了让夜以继日坚守在疫情一线的防疫人员吃饱又吃好,李维费尽心思搭配营养爱心餐,小鸡炖蘑菇、豆角炖排骨、凉拌蚬尖、干煸菜花、蒸鸡蛋糕……在李维的安排下,爱心餐饮每天两荤两素,外加一份水果,一个鸡蛋,营养均衡不重样。“吃着这热腾腾的饭菜,不仅身体暖了,心也很暖,感谢李老板送来的爱心餐,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铁西区阳光派出所一线工作者感谢的说。

李维的善举得到了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赞许,也得到了身边员工和朋友的支持响应,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的爱心送餐队伍,为支援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一开始是我自己做,后来朋友知道了就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有帮忙做饭、送餐的,也有送米油、蔬果的,现在政府还派了几个志愿者过来帮忙,爱心餐越来越专业,爱心送餐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李维笑着说。

据悉,如今,李维发放的免费爱心餐越来越多,已从刚开始每天六七十份,增长到每天三四百份,截止*月*日,已免费为南桥检查站、手机版高速出口、疾控中心、中心医院和传染病院等防控一线的防疫人员提供近2000 份午餐和晚餐,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但当问道什么时候停止送餐时,李维淡淡的表示:“疫情不结束,送餐不停止。”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第四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涌现出一批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现对其中 5 家单位通报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单位典型事迹材料

一、县卫健系统以战斗姿态打好没有硝烟的战争。县卫健系统全面落实防控牵头责任,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抗击疫情,从机关到医院一线科室、从车站路口到乡村农户,全面做好返乡人员体温测量、宣传告知,扎实落实各项疫情预防、管控措施。县人民医院实行预检分诊、发热门诊 24 小时值守,对门诊、急诊患者及家属进行体温检测,做到进院必测;

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充分准备好抗病毒药品和医疗设备,全力备战疫情防控。红山镇、杨柳湾镇、南河镇、温泉镇等乡镇卫生院,主动认领属地管理任务,24 小时不间断在高速及县际道路路口,对所有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面对部分返乡心切、不理解、有怨言的群众,们微笑服务、耐心引导。其中,红山高速出口每天完成 4000 多辆车,10000 多人次的体温检测,截至正月初二,共转运发热病人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人。杨柳高速出口累计排查车辆 10000 余台,30000 余人次,检测到发热人员 3 人(均有病历证明发热明确原因)。

二、县公安局众志成城打好抗击新型肺炎人民保卫战。县公安局启动了一级勤务机制,所有民辅警自*月*日起一律取消休假。*月*日起,该局联合卫健、交运等部门在武英高速出口以及浠水、罗田县际边界等出入口实行 24 小时设卡盘查;

在县医院、县中医院 2 个临时医学观察点投入警力 24 小时轮流值守。*月*日 14时实行全县交通管制,封闭国、省、县、乡道县际进出口及环主城区,设立卡口14 处,派驻警力 24 小时常驻。截至目前,共盘查车辆 22554 台次,检查人员55***人次,其中劝返车辆 665 台、劝返 1***人,协助收治发热人员***人。同时,该局全力做好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110 接处有效警情 303 起,均妥善处置。对 1名在微信群发布涉疫不实信息的违法行为人依法快速处置;

对 3 名涉嫌妨碍公务罪的犯罪嫌疑人予以刑拘。

三、县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职工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分别牵头 5 个工作组下沉到道路、站场、社区,自*月*日 12 时起,对全县 230台客运车辆、120 台出租车、98 台公交车全部停运,对全县客运站实行消毒封闭,并发出停班通告。联合县公安局设立高速出口、毕昇大道、鸭掌树、梅岩等 4 个卡口,对道路全面管制。及时管制35处省际县际主要路口,指导实施44条镇村道路的交通管制,阻断人员、车辆流动,防止疫情传播。在温泉城区查堵出租车、打击“黑车”非法营运。成立 4 支党员突击队、1 支青年先锋队,***名党员干部踊跃报名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出征交通卡点。县全顺客运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动请战、支援防控,为应急运输保障备战备勤,全力配合打赢疫情阻击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单位典型事迹材料

四、县市场监管局加强市场秩序管控保稳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将全县 12 家农贸市场(点)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禁止销售活禽和野生动物及产品,对查获的 29 只竹鼠、17 只荷兰猪进行了深坑焚烧填埋处理。成立了***个应急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 260 余人次,巡查全县宾馆酒店、餐饮单位,发放《监督意见书》600 多份,督促宾馆加强住宿旅客体温检测、排查发热病人,劝告取消集会、聚餐等人群密集接待活动;

巡查全县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发放《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300 多份,重点监督口罩、板蓝根等相关卫生用品及药品的售价情况,受理价格投诉 20 起;

畅通 12315 热线,随时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同时,该局班子成员带领 6 名工作人员到毕升社区配合开展返乡人员登记和发热病人排查,发放宣传单 500 多份。

五、县应急管理局以战时状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县应急管理局先后为高速红山、杨柳出口、县医院、卫健局、陶河乡送去帐篷 50 顶,同时为新中医院隔离区送去被条500床、为交通局送去雨衣30件、为医院医护人员送去雨衣39件,采购棉被1000床,干部职工冒雨为高速路口执勤值守人员搭建帐篷12顶,为一线执勤同志和医院提供救灾物资保障。自正月初一开始,该局派出 2 台宣传车在城区巡回宣传,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临时关闭影院、网吧、道路等公共场所。

上述单位坚决贯彻落实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投身疫情斗争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担当作为、守土尽责,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御阻击战。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决策部署,聚焦监督首责,围绕省市纪委“四看五查处”工作要求和市纪委“执行五个一律、临阵脱逃、造谣传谣、政令不通”四类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以最严措施严明责任,以最严作风加强监督,以最严纪律追责问责。同时,对于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斗争、敢于担当的单位和个人,大力通报表扬,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关于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第五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月*日,抗击疫情第 14 天后,老张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老张一家四口,住在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镇四沟村。老张有两个儿子。*月*日,在武汉就读的小儿子放假返回老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老张傻眼了,原计划走亲戚泡汤不说,全家瞬间成了村里的“雷区”,房前屋后人人躲着走。

委屈、害怕、烦恼、孤独……一家人几近崩溃。

经历过 20**年抗击“非典”战役的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宏说,不能让返乡人员的家成为“孤岛”。嘱咐老张,小儿子要居家观察 14 天。同时为老张家配备消毒液、体温表等用品,安排网格化小组建立电话、微信联系,每天早中晚三次由网格管理医生通过视频指导进行健康体检,确定有无发热、乏力、干咳、精神差等不适症状。

学校也打来电话,叮嘱做好防控。加之网络发达,通过手机可以了解疫情情况,老张一家才算松了口气。

*月*日开始,小儿子开始居家隔离观察。老张也没闲着,和往常一样喂牛、清理圈内杂物,打扫室内外卫生,只不过多了一项家务,对全家里里外外消毒。

每天早饭过后,全家第一次测量体温。测温结果,老张通过视频告诉卫生院的责任医生;

12时30分左右,老张对家里进行第二次消毒;

15时,会准时给儿子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并提醒测量体温;时,家里进行第三次消毒。

这就是今年春节老张家按部就班的一天。期间,全家不和任何人接触,也不给任何一个来客开门。

疫情,让老张家的生活变得复杂和繁琐。但老张说,这么做既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也是对人负责。

*月*日,记者从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了解到,老张一家体温均正常,身体未发现异常,已过居家留观期限。

一个家庭,抗击疫情第 14 天后,门终于打开了


篇5:抗击疫情感动人物事迹作文

人物

姓名:姚秀宽

1983年生

驻村前职务:广西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处干部

驻村职务: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第一书记

出任第一书记时间:3月至今

“不外出、不拜年、不聚餐、不赶集、不办酒......”在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第一书记”姚秀宽利用村里的应急广播当起“播音员”,并给自己的小汽车装上大喇叭、拉上横幅,在村里巡回宣传,争取做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家喻户晓。

我是池花第一书记 就是池花人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驻村书记,我有义务、有责任第一时间投入这场战役,池花是我家,保卫家人是我应尽的义务,当然义不容辞。”姚秀宽至203月起担任池花村第一书记以来,就一心把工作当作“家事”,把群众当作“家人”,把对群众的赤子之心转化成为群众造福的实际行动。

1月26日(大年初二),收到河池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分队长(队员)暂停休假返回工作岗位的紧急通知》后,刚和妻子孩子团聚没两天的姚秀宽便即刻收拾行囊,奔赴离家几百公里的池花村。

同心协力 雪中送炭的防护物资

疫情防控需要坚定信心,更需要科学施策,一线人员自身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春节以来,口罩成了稀缺品,村里大多数同志都是一人一个一次性口罩,每天蒸汽消毒后重复使用。同志们的防护安全得不到保障,姚秀宽十分心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赶忙联系妻子想方设法买到150个口罩。

将口罩分给大兴镇政府、池花村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以后,姚秀宽仅给自己留了2个。“口罩就像战场上的武器一样,只有分给身边的战友,关键时期大家同舟共济,才能更好地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妻子心疼他:“我也是党员,我要去帮你发宣传单,帮你做饭。”姚秀宽拒绝了妻子的请求:“家里更需要你,劝住老人、看住小孩,你在家也是防疫第一线。”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又连夜帮村里的帮扶干部们代购了一千个口罩,大大缓解了一线人员缺乏防护的尴尬局面。

2月9日是姚秀宽和妻子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忙里偷闲和妻子视频聊天,打趣道:“还好你没跟我一起过来,现在给我们提供那么好的后勤保障,不然我们就要赤手空拳上战场了,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提升群众意识 做好防控引导员

“只有人人提高对疫情的认识,人人都有自我防护的知识,才能打赢这场硬仗。”

为了让村民们提高警惕性,全面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姚秀宽利用村里的应急广播当起“播音员”,还将自己的小汽车充当流动宣传车,在村里巡回宣传,制定防疫方案预案,排查出入桂重点人员,下队入户宣传防控知识,利用“学习强国”召开视频会议,利用微信群部署工作、反馈信息。

池花村防疫工作在姚秀宽的指挥下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姚秀宽只是众多驻村干部的普通一员,在都安、在广西、在全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像姚秀宽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们,他们也是平凡之躯,家里也有妻儿老小。但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犹如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战地日记】在“抗疫”一线,他们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百里之遥,阻隔不了入党宣誓的坚定决心;口罩遮面,却挡不住誓言的铿锵有力。2月14日,一场特别的入党宣誓仪式在新华社湖北分社举行。才扬、骆慧两位战斗在“抗疫”报道最前线的新党员,一位在武汉前方指挥部,一位远在黄冈农村防疫一线,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面向鲜红的党旗,同时庄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北分社和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以及孝感、黄冈报道组的一线将士们,也通过多路视频,共同见证了他们的入党宣誓。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自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华社湖北分社和总社各部门增援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干部职工,在社党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社党组决策部署,不惧艰险、无谓生死,深入前线、跨越火线,在极其危险的疫情防控第一线连续奋战,彰显了新华人的红色气质和精神品格。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新华社湖北分社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干部职工全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或许只是平凡的党员和新华人,但在关键的时刻全都不平凡地挺身而出。总社各部门、各分社增援人员36人,其中共产党员28人,专门成立了武汉前指临时党支部和孝感、黄冈两个党小组,他们或千里“逆行”奔赴“抗疫”一线,或就地归队投身战斗现场,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也带动和凝聚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员不惧危险奋勇向前。在采写前方众多感人至深的党员一线“抗疫”报道的同时,入党积极分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入党信念,纷纷提出申请,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的通知精神,经新华社机关党委研究并报社领导同意,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增援人员临时党支部研究决定,接收在“抗疫”报道一线表现突出的才扬、骆慧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由于湖北、武汉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各地仍然“封城”“封路”“封社区”,2月13日,武汉前指临时党支部以网络支部大会的形式,对接收才扬、骆慧同志为预备党员进行讨论,一致认为才扬、骆慧同志在疫情防控报道中表现出不惧危险、奋勇拼博的精神,在战斗中更加坚定了入党信念,符合入党条件。临时党支部28名正式党员一致表决同意接收才扬、骆慧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才扬同志是新华社摄影部记者、入党积极分子,1月28日增援武汉,一下火车立即投入战斗,火神山医院、中南医院、中心医院、第五医院、口罩厂、社区……日夜奔波在这座看不见硝烟却处处潜伏着危险的城市,用手中的相机、麦克风记录下一个个普通却勇敢的故事。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骆慧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1月18日从北京回湖北黄冈探亲,疫情爆发后,立即主动请缨,“我是入党积极分子,我先上!”加入黄冈报道组投入战斗,她采写大量来自农村一线的抗“疫”报道。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进行入党宣誓,两位新党员既兴奋又激动,他们表示,战“疫”一线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的精神,让他们更加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也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增援人员临时党支部书记钱彤在宣誓仪式上表示,武汉“抗疫”战事仍然处于对垒胶着状态,任务还很艰巨繁重,临时党支部在社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在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不论是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刚刚吸收入党的新党员,一定会拿出信心,打出气势,夺取胜利。

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总指挥、湖北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唐卫彬代表湖北分社机关党委对才扬、骆慧同志在这个特殊时期加入党组织表示祝贺。她说,连日来,前方指挥部全体同仁和湖北分社干部职工在生死考验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当战士和勇士,而决不当懦夫和逃兵,不仅发出大量优秀报道,忠实履行职责,防疫工作也取得阶段性胜利,才扬、骆慧就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勿忘人民的新华精神,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诲。

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总指挥、总编室副主任刘刚说,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60多名采编人员20多天来团结奋战,取得优异成绩,已采写播发各类稿件近2400条,品种繁多,质量一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单篇最高总采用2600家,社党组给予高度评价,中央指导组宣传组也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参加这样一个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是深深的教育,鞭策我们每一位新华社记者履行好党的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在党旗、党徽的指引下,作出更大贡献,不辜负社党组的期许,不辜负全社同志的重托。

【战地日记】战“疫”中的环保人 “较真”的严博士

“你们单位的医疗废物贮存场所在哪儿?带我去看看。”“各科室的医疗废物储存间在护士站吧?带我去看看。”“你们每天什么时候收集各科室的医疗废物?交接单让我看看。”……

2月6日,尧都区人民医院来了一位懂行且“较真”的医疗废物环境管理专家,他的每一个问题都直指医疗废物收贮、转运、处置的关键环节,每一项建议都深得医护人员赞同,因为专业,医疗机构和医废处置企业都“喜欢”让他检查、指点。他就是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科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家严共和。

严共和的“较真”源于他近30年的军旅生涯,,他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毕业于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并于转业回到临汾。自来到临汾市生态环境局的那一刻起,他又一门心思扎在了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中,经过多年的钻研,在专业领域内,任何一个敷衍应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每个环节上的差错他都不会放过。

2月10日,记者在市生态环境局见到了这位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专家。说话简洁明了且不苟言笑的严共和,初见时让人觉得不好接触,但说起医疗废物处置,他便滔滔不绝。

“医疗废物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五类,每一类的收集和转运都有规范……”严共和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处置规范了如指掌,对医疗机构和处置企业的运行机制了然于胸。

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严共和先后8次前往医疗机构或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检查、指导和调研。每次他都抓准关键环节通过“望闻问切”,调查摸底、出具意见,使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更规范、更安全。

2月6日下午,严共和陪同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徐红平在尧都区人民医院调研时,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带他去各科室的护士站查看医疗废物的收集存储情况。

“医疗废物收集的第一站,大多都在医院各科室的护士站。”严共和说,“护士站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初始的数据要是错了,那后边的都会跟着错下去。”

严共和在护士站检查时,第一是要看是否设置了医疗废物标识;第二是看是否分类存放医疗废物,并放置电子秤;第三是看他们的台账记录是否规范、合理;第四是看医疗废物转运交接单,重点查看医疗废物来源、产生日期、种类、数量、交接时间、交接双方签名等。他说:“抓住这几个关键点,护士站的医疗废物就出不了问题。”

“护士站与医院内部转运人员的交接单,以及转运人员与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的交接单能对上的话,医院的检查重点就剩下医疗废物集中贮存场所了。”严共和说,每到一个医疗机构,他都要进入医疗废物集中贮存场所查看制度是否完善,各类标识是否规范,医疗废物是否分类存放,贮存场所是否消毒,管理人员防护是否到位……

细致地检查、较真地询问、坚定的整改要求,严共和依据国家、省、市制定的各类法规,为医疗机构指出瑕疵、指明整改方式,并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解释每一条法规的出处、要求。

“较真”的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不时有医疗机构或医疗废物处置企业的工作人员询问他医疗废物的处置方式。每当这时,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讲解。

谈及这几天的检查,严共和说:“有些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贮存、处置方面或多或少有一些瑕疵,但不妨碍对疫情的防控。”

“医疗废物的贮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全市都做到了。但有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机构必须做到日产日清。”严共和说,“目前,临汾市确诊了两例新冠肺炎病例,我们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要求医疗机构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废物标注为‘新冠’,标识为红色,并要求辖区生态环境分局督促指导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做到日产日清。”

1月25日13时,严共和接到市卫健委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电话,得知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首例感染新冠肺炎病人的情况后,立即打电话给市生态环境局尧都分局有关工作人员和临汾市环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咱们的人做好防护,去医院跑一趟,让医院把病人产生或接触过的废物,不论是医疗废物还是生活废物,全部按照‘新冠’医疗废物处置,废水也必须进入医院的废水处理站,一定要守好新冠肺炎疫情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严共和还联系了两家医疗废物处置企业,要求他们对有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的医院进行专门处置,并做到日产日清。

“临汾有两家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分别位于尧都区和侯马市,市区和侯马市城区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出现疫情的县也单独做到了日产日清,但远一点的县还是执行的48小时内清理。”严共和说,为防止两家企业无法做到日产日清,市生态环境局紧急确定了两家医疗废物处置备用企业。

两家企业确定后,严共和陪同市局二级调研员徐红平立即前往检查指导,拟定文件、下发文件、沟通企业增加设施、嘱咐企业如何处置……

这个春节,严共和很忙,忙得顾不上家人、忙得顾不上考虑危险、忙的顾不上……

严共和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他就停止了休假,放弃与亲人的团聚,毅然决然回到工作岗位。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党员,更是单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方面的专家。

严共和对记者说:“我是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我懂得多,需要我的时候绝不能掉链子。”

【战地日记】粮储青年:青春就应该是奋斗的样子

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上下一心、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局党组决策部署、全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粮储青年充分发挥突击队和先锋队作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展现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通过以下几个片段,我们可能会对“青春就应该是奋斗的样子”这句话有更深的感触。

应急调度保障有力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平均年龄35岁的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应急管理处党小组为班底,成立应急调度中心。应急管理处全体青年党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迅速集结到位。这个以一间小会议室为阵地的应急调度中心,虽然只有十来个人,却肩负着全国粮油市场应急保供和中央应急救灾物资统筹调度的重任。

在防控疫情应急保供任务持续加压的时段里,应急调度中心的负责同志每天早、晚两次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例会,经常开会回来已是晚上7、8点钟。中心的青年党员不论多晚,都等司长回来传达会议精神、研究落实措施。经常是当大家调运完救灾物资,督促粮油企业复工复产之后,才发现食堂送来的盒饭早已凉透。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粮油和应急物资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确保了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有保障。

截至2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累计调运6批次、17.8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援湖北、河南等五省疫情防控工作;全国37家国家保供协助重点企业已复工36家,占比97.3%;538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已开工3291家,占比61.1%。

办文办会有序高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局长办,这个去年刚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的处室,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承担了大量局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了“青年文明号”的担当和风采。

疫情发生后,局长办的青年同志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春节当天,按照领导指示,局长办在全局微信工作群发布紧急通知,对内部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在京的同志第一时间到岗值班,外地过节的同志陆续提前结束假期返京。在防护物资未完全到位之前,处室同志就参与到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局内防控工作中,经常为了印发通知、安排会议、编发简报、报送信息、调度情况等,从早上八点连续工作到晚上十点。虽然整个节假日他们都在工作岗位度过,无法和家人团聚,但为了全局的有序运转,为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他们觉得这份努力和付出值得。

截至2月17日,局长办共起草印发局内防控有关纸质通知7份,转发相关通知2份,发布微信通知12个;组织全系统视频会议1次,局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6次、局内防控组会议6次;连续25天调度25个司局单位、26个垂管局的疫情防控情况;撰写工作专报2期,编发《疫情防控每日动态》25期,《春节假期值班情况》10期;上报工作信息5期、值班信息8期,其中有2期工作信息被国办采用。

挂职干部情系乡镇

宋凯强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名“90后”机关干部。9月,按照组织安排到局对口帮扶的安徽省阜南县苗集镇挂职锻炼,助力脱贫攻坚。疫情发生后,宋凯强果断放弃春节休假,大年初四即从浙江湖州家中驱车赶回镇里,马不停蹄投入到紧张的抗击疫情工作中,已经连续奋战了半个多月。

“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很重要,千万不能疏忽大意或有侥幸心理”,宋凯强说。他主动请缨,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宣传工作队到镇街道,挨家挨户对仍在营业的商户宣讲阜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十禁止”“十必须”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发放231本镇委编印的《新冠肺炎阻击战宣讲工作简明问答读本》,耐心讲解口罩的佩戴方法、正确的洗手步骤等小知识,还教会168位店主运用“智慧阜南App”、手机银行等进行网上办事、缴费。“摸清人员信息是切实阻断病源传播的关键”,宋凯强还承担了人员排查任务。根据铁路部门和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他和同事一道逐一拨打电话,询问机主当前情况、有无典型症状。碰到不配合的人员,还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确保准确掌握人员详细资料,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连续多日高强度紧张工作,宋凯强也感冒了,在去医院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后,他在自我隔离的同时,继续通过电脑、手机远程办公。日前,他还主动向所在党支部缴纳了1000元抗击疫情特殊党费。

离岗不离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跟班学习干部、武汉轻工大学的田兴恒,由于疫情的影响,暂时不能返回北京到岗工作,但他在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武汉,跟随着一个由武汉市民自发组建的“武汉不怂”志愿服务车队,用实际行动传递抗疫的青春正能量。

2月9日晚,田兴恒通过其他志愿者的信息渠道,得知四川省凉山市冕宁县一个专业合作社想为武汉捐赠西葫芦50吨,但找不到接收地点。10日,他参与到该批物资的协调工作中,经过紧张地联系,最后确定由江岸区防疫指挥部接收,并协调开具来汉通行证、捐赠说明、司机返程通行证明等工作。当日下午,专业合作社所有捐赠蔬菜打包装车并顺利启程赴汉。12日,该批物资运达武汉,同时运达的还有来自四川省眉山市广济乡济光村村民捐献的20吨耙耙柑和1吨大米。搬运、引导、协调、拍照、采访……物资到达后,田兴恒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始忙碌起来。当天,他们还将志愿服务车队募集到的33000只防护手套,分别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江汉区阳光社区等单位,提供给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防控工作人员使用。

“志愿服务车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很感动,虽然家人有些担心我的安全,但我还是决定加入他们。疫情当前,很多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挺身而出责无旁贷。”田兴恒说。

【战地日记】“最美夫妻”:一个“长”在车站,一个“铆”在医院

“列车就要进站了,请各位旅客站在安全白线里,相互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2月18日,锦州站3站台等待上车的旅客比前些天多了起来,客运员罗飞正在K2048次列车前忙碌地组织旅客有序乘车。

“你就是那个‘网红客运员’吧?”罗飞一米八五的个头,黝黑的面庞,尽管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还是被一名旅客认了出来。

去年6月,罗飞抱着81岁残疾大娘走下站台、穿过1000余米地下通道时,被热心旅客拍下照片、发布到微博上后,立即爆红网络,随即“最美公主抱”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

罗飞对旅客细心、热情,对工作认真、务实,都与他的幸福小家密不可分。他有一个在锦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当护士的妻子,还有两件贴心的“小棉袄”,大女儿6岁、小女儿3岁。

“书记,我请求随医疗队去武汉!”得知医院要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时,罗飞的妻子王颖第一时间向党组织请战。

“你家两个孩子还小,你就作为预备队员,随时准备增援吧!”在王颖的一再请求下,组织上终于把她编入了预备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飞、王颖夫妻二人便“狠心”地把孩子送到了建昌奶奶家,从此一个“长”在了车站,一个“铆”在了医院。

在妻子的指导下,罗飞不仅成了一名合格的“防疫监督员”,还成了一名“防疫宣讲员”。

“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口罩戴得紧不紧、面罩遮得严不严、防护服穿得对不对……车站每名职工上岗前,罗飞都要反复叮嘱一遍,再仔细查看一番。

“你猜我在哪?”手机屏幕中,妻子刚刚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脸颊上勒出了一道道印痕,满脸兴奋、微笑也难掩一脸疲惫。

“在医院呗!还能在哪?”

“我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锦州中心,我现在是护士组组长啦!其实我早就报名了,怕你担心就没告诉你!”来到救治中心的第三天深夜,夫妻俩第一次视频通话。

“我知道,这时候不冲上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我支持你!但你一定要吃饱睡足,照顾好自己。口罩勒得那么紧,脸疼吗?”

“不疼,过一阵就没事了!我就盼着早点看看孩子。”

“我昨天和她们视了频,孩子们都很好,还新学了两首唐诗,等疫情过去,我带着她们接你回家,背给你听!”

……

篇6:抗击疫情感动人物先进事迹故事

光明日报社计财部胡清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三年前,他响应中央号召,前往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担任挂职干部,在高原重峦中挥洒扶贫汗水。三年后,他结束挂职,回到阙别已久的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和家人过个温馨团圆年。

这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汹涌而来,胡清强的妻子李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名护士,主动请缨,在大年初二奔赴武汉,投身到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对于妻子的选择,胡清强自然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从玉树到武汉,从扶贫一线到抗疫前线,见证了一个家庭的两地相守,更见证了两位共产党员的拳拳初心。胡清强和妻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怎么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李娜离京赴汉的第7天,他们的儿子含泪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从中可以看到,父母的接续离开,并没有让孩子丧失爱的信仰。相反,儿子在父母身上懂得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这一家人,在精神上实现了真正的团圆。

【一线抗疫群英谱】咬牙坚守就是给患者希望

清晨,急促的电话铃在前往火神山医院的班车上响起。前一秒还在与同事讨论工作的感染六科一病区护士长王晓靖,下一秒接通电话后泪流不止,她用嘶哑的声音说:“爸……我回不去了,也不能回去啊……”原来,她的父亲在家乡病故了。车上的同事都红了眼眶。“每个人都有至亲至爱想要守护,只是一些人舍弃了小家来守护更多的人。”医生李俊在他的朋友圈里这样写。

接到这个噩耗的,还有王晓靖的妹妹——同在抗“疫”一线的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王宏玲。在疫情刚刚暴发时,发热门诊的病人不断涌来,承担着预检分诊重任的急诊病区,防控压力陡增。王宏玲主动放弃了已经批准的休假,虽然父亲彼时已病重卧床,但她没有迟疑、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就在连续工作了20个日夜后,她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深知父亲的身体状况,他可能随时都会病危。但我也深知我肩负的责任,当时疫情形势严峻,医护人员多一人在岗,患者就多一点希望。我是急诊科的护士长,更是一名军人,必须与大家并肩作战,只是没想到父亲……”王宏玲哽咽地有些说不出话,稍微平复了情绪,她说:“我和姐姐都是军人,同在一个单位,我们当时只想尽好职责,想等疫情结束第一时间回家去看父亲,可现在父亲却突然走了。”

王晓靖手机里存着与父亲的照片,照片上父女俩笑得很灿烂。看着逝去父亲的相片,王晓靖终于忍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每当想起父亲,心里就在流血。我真的想飞奔回家送他最后一程。但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军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还有很多患者需要继续救治。”她说,“我相信父亲会支持我这样做的。”

此时,相距千里的王晓靖、王宏玲两姐妹强忍着悲伤,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一个在武汉火神山收治病人,另一个在兰州的急诊病区预检分诊。自疫情暴发以来,这两姐妹和战友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多个日夜,收治确诊患者58人,预检分诊患者近2万人,筛查出发热患者408人次。她们咬牙坚守的这些时光,就是带给每一个患者生命的希望。

【一线抗疫群英谱】“严格,是对生命的承诺”

“这里还要再贴上标识,让人一眼就知道该干什么。”

“这个地方防护密闭性还不够,重新做密封。”

2月19日一大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丹对防护区域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细致入微的她,生怕有丝毫疏漏。当天下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接收了第一批55名新冠肺炎患者。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队员李丹接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控制科,担任主任。当时,这里还是一座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在建医院。经过50多个小时的准备,医院具备了接收首批患者的条件。

从军27年的李丹,长期负责火箭军某基地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今战斗在新的岗位,仍与感染控制打交道。李丹说:“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搭起阻断病毒的‘健康之门’,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李丹手中总是拿着一个本子。记者看到,上面记满了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到协调解决整个医院的防护消毒、垃圾处理等,小到医疗区、缓冲区一扇门窗的密封,已经解决的打上了钩,特别重要的画上了横线。

与病魔较量,就是与时间赛跑。主管护师赵晓林心疼地说:“昨天,李丹主任从一大早忙到夜里11点半,晚饭都没顾上吃。”李丹笑了笑:“医院早一分钟具备条件,就能早一分钟救治患者。能不着急吗?”

李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严格,是对生命的承诺。”采访中,正好赶上一批医用物资运达,李丹和同事们连忙进行验收、登记、入库,她不停地叮嘱大家:“这和我们导弹接装一样,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必须做到绝对安全可靠。”

忙完物资接收,上楼看到几名医护人员正在穿戴防护衣,李丹赶紧上前挨个儿进行检查,发现一名护士有几根头发还在外面,立马严肃起来:“这就是战场,容不得一丁点的粗心,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持战斗力!”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快一点,病人就能早点出院”

雷子乔是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技师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为让病人得到及时救治,雷子乔提出“每天的CT,要一个不落全部完成”。为了保证同事安全,他反复叮嘱技师们“要做好防护,一个不倒”。

作为技师长,他把自己的排班放到了放射科急诊和发热门诊的CT室。这两个地点,几乎要面对全院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是工作量超负荷、风险系数最高的区域,“我是党员,还是支部书记,就应该冲上去,这没什么好说的。”

正月十四下午,雷子乔在武展江汉方舱医院调试设备。“那里原来只是个展览场所,地下一两层也是商铺。需要安装的移动车载CT设备,既要考虑方便病人,又要考虑载重、供电等因素,选址要与其他好几个部门商量协调。”

设备早一分钟投入使用,患者就能早一点得到救治。忙前忙后的雷子乔,一刻不曾停歇。

在狭小憋闷的CT室里,雷子乔常常一待就是12个小时。累了,就在门边靠靠;饿了,简单将就吃两口。前后整整3天,雷子乔带领的团队终于完成了移动CT安装。当看到第一幅图像出现时,雷子乔长出了一口气。“方舱医院接诊的是轻症患者。时间不等人!我们快一点,病人就能早点出院。”

除了院本部、武展江汉方舱医院,雷子乔还带队在西院区、肿瘤中心2号楼以及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帮助安装调试CT设备。“放射科所有技师将近70人,目前分别在这5个地方接诊。”雷子乔说。5个地点的CT设备管理协调联络工作也由他负责,从1月初忙到现在,一天都没有休息。

雷子乔的妻子,是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医生,目前也在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虽是一个单位的,但其实各忙各的,上班碰不着人,下班隔离居住,已经10来天没见面了。”

截至目前,由于他对防护工作的重视,放射科一线工作技师没有人被感染。

【一线抗疫群英谱】夏思思: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

2月23日,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这位在医生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用生命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走进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办公室,夏思思的办公桌上,红色的听诊器还放在那里,照片中,她站在樱花树下,头戴着花环,笑意盈盈。1月15日,刚刚下夜班的夏思思在回家路上忽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原来她值班时接诊的一位76岁的病人病情加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疑似新冠肺炎,听到消息,夏思思立即返回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夏思思就住在医院里,不断为这位患病老人联系协调会诊、帮助转到传染科、转至定点医院。在同事们的眼中,夏思思就是这样一个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然而5天后的1月19日,又忙完了一个夜班回到家的夏思思出现了感染的迹象。高烧39度多,CT出现磨玻璃影,于是入院接受隔离治疗。她在微信里告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自己会尽快归队。她还对母亲说,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己就可以出院了。夏思思的病情曾一度好转,给了所有人希望,但是十多天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9个月零20天。

夏思思的父母都是医生,小时候她就常常陪着父母在医院加班,耳濡目染,让她很早就励志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毕业,勤奋好学的她很快成为科室骨干,“有事叫我,我来。”这是她工作中的口头禅。每次下乡义诊,她总是积极报名。在夏思思所在科室主任邱海华印象里,她悉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

邱海华说,夏思思1月中旬接诊的那位新冠肺炎病人后来转到定点医院,经过悉心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上一篇:藏獒多吉的读后感下一篇:我和钢琴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