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2024-04-08

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共6篇)

篇1: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痢菌净“是喹恶啉类药物,抗菌谱广,”痢菌净“对多数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更强,不易产生抗药性,价格低廉,在畜牧养殖中应用广泛.其口服和注射给药均易吸收,体内消除快,半衰期为2小时,体内破坏少,其中3/4以原形随尿徘出.

作 者:谢开专 谢开春 作者单位:谢开专(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开专兽药技术服务部,353000)

谢开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畜牧兽医水产局,353000)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年,卷(期):”“(2)分类号:S8关键词:

篇2:雏鸡痢菌净中毒的诊治

大群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体温下降、采食和饮水减少,严重者食欲、饮欲废绝,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头部皮肤呈暗紫色,喙、爪发绀。部分鸡出现瘫痪,两翅下垂,逐渐发展成头颈部后仰,弯曲,角弓反张,严重者抽搐倒地死亡,死亡率5%左右。

2 剖检

全身脱水,肌肉呈暗紫色。腺胃肿胀、糜烂、出血、有陈旧性坏死,腺胃肌胃交界处有陈旧性溃疡面, 呈褐黑色。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充血,肠腔空虚,泄殖腔严重充血。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肾脏出血,心脏松弛,心内膜及心肌有散在性出血点。其他脏器无明显眼观变化。

3 诊断

通过对临床调查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性判断,确诊为“痢菌净中毒症”。

4 治疗

根据用药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无菌等情况可诊断为鸡痢菌净中毒,随即采用有效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

立即停止饲喂拌有痢菌净饲料,将已出现神经症状和瘫痪的病鸡挑出予以淘汰。全群使用5-8%葡萄糖和0.04%的维生素C饮水,连用7天。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B粉,连喂7天。为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在拌料中加0.25%的大蒜素,连用4天。

篇3: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12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2型糖尿病9例,1型糖尿病3例,既往明确糖尿病史8例,4例入院时才发现糖尿病。发病后出现昏迷5例,嗜睡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检查结果:血糖22mmol/L~56.9mmol/L,TCO26~12.8mmol/L,酮体50~175μmol/L,血浆渗透压270~300mosm/kg,均符合糖尿病DKA的诊断标准。

2 治疗及护理体会

2.1 治疗。

2.1.1 合理安排输液:输液是抢救DKA首要、极其关键的措施,由于严重失水,故应迅速补液。立即给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快速输入0.9%生理盐水加入胰岛素(根据血糖决定胰岛素剂量),另一管给输入其他液体如抗生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药物。如无心力衰竭,开始补液速度应快,2h内两条管最多可输入1000~2000ml,开始4h输液量占总失水量的1/3,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以后逐渐减慢,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决定输液速度。补液量须视失水程度而定,一般按患者的失水量相当其体重的10%估计,若超过原来体重10%以上者,应分批于2~3d逐渐补足,不宜太快太多,以免发生脑水肿、肺水肿。总液量一般为4~5L/d,以后逐渐减少。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液体可改为5%葡萄糖溶液加入胰岛素(按2~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计算)[1]。2.1.2 胰岛素治疗:静脉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是目前治疗本症最常用方法,采用胰岛素加入液中静脉滴注,胰岛素入量一般以0.1μkg/h计算。每1~2h查血糖、血酮、TCO2,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浓度,使血糖每小时下降3.3~5.6mmol/L为宜,不宜下降太快,以免造成脑水肿,病情稳定后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

2.1.3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定时抽血检查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然后对症治疗。如初始血钾正常,一般在胰岛素治疗后3~6h就要补钾。因血钾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且多随尿排出。如TCO2仍较低,给应用5%碳酸氢钠,低钠者应给补钠。

2.1.4 积极治疗并发症,去除诱因:及早治疗并发症和去除诱因是抢救本病的关键之一,严重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DKA常并发感染,应根据感染部位选择相应抗生素,并发休克、心力衰竭等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本组有1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致血压下降至80/50mmHg,经积极止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平稳,再无出血。

2.2 护理体会。

2.2.1 保证充分休息:让患者卧床休息,并告知休息重要性,休息能使体内消耗能量达最低水平,以减少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并注意保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应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昏迷者加床栏。

2.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脉博及呼吸变化,患者因脱水严重,应注意皮肤弹性、干燥程度、眼眶是否凹陷以及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定期监测血糖、血酮、二氧化碳结合力及电解质,并将结果及时报告医生。

2.2.3 及时执行医嘱补液。患者因脱水严重,应有计划,合理地安排输液和速度,并根据患者年龄、心脑血管病、血压、血糖、尿量等随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本组1例78岁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输入液量和速度为该病的重点问题,经积极抗心衰,液速相对减慢,并密切监测心率、脉博、血压以及肺部啰音情况,病情得到控制,抢救成功。

2.2.4 饮食护理。如昏迷伴高渗严重者,应留置胃管,注入多量温开水。清醒者鼓励多饮水,进食无糖食物,并将每天进食量告知患者,避免饮食过量。如患者进食后仍无饱足感,可进食低糖,高纤维的蔬菜[2],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进餐时间与注射时间要配合好。

2.2.5 做好生活护理。昏迷者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0.9%生理盐水擦洗口腔2次/d,棉球避免太湿,并注意口腔有无霉菌感染及溃疡;定时翻身,擦洗,防止褥疮发生,经常按摩受压骨突粗隆处,留置尿管者避免牵拉,并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做好会阴部的护理,凡留置尿管者应加强会阴的护理,每天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2次,并观察尿色是否混浊,沉淀,早期發现尿路感染,必要时做尿细菌培养。

2.2.6 加强宣教力度。本组1例1型糖尿病青年患者,1年前患过DKA并发昏迷,经抢救成功,出院后大吃大喝,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导致本次再发病并发昏迷。所以健康教育极其重要,告知患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如血糖长期控制不良,饮食无控制,极易引起DKA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后期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3]。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指导患者应终身遵守饮食疗法,坚持运动锻炼,合理应用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门诊随诊,可减少本病发生。

参考文献

1祝鸣兰等.重体腺瘤术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5(1):392~393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10

篇4: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雏鸡;成活率;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51-01

和政县位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有“春迟秋早,冬长夏短”的高原气候特征,平均年日照2 457 h,无霜期133 d,年均气温5℃。近几年,农户散养鸡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由于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差,要想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从管理上抓起,重视饲养各环节。为指导农户养鸡,加强管理,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原因

(1)自然气候寒冷,外界气温过低,农户鸡舍建造不规范,鸡舍保温性能差,外界气温过低等,育雏室内常有穿堂风或贼风。用母鸡带小鸡的没有保温设备,亦不作保湿;不让母鸡带的,利用竹箩、纸箱,或用竹木搭架盖上一层薄膜,温度难以掌握,温度过高导致体热难以散发,体液消耗大,影响雏鸡生长发育,易患病死亡;温度过低则容易诱发疾病而造成死亡。

(2)疾病预防工作不力,雏鸡的各种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差,容易发病。农家育雏,对疾病的预防在思想上往往麻痹大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雏鸡进育雏舍后往往不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杆菌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农村育雏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多数情况要等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工作被动、效果差。

(3)饲养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相对较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

(4)饲料单一,营养不足。农家养雏鸡习惯用大米、谷子、粮食加工副产品,余饭剩菜等饲喂,饲料单一,营养不足,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导致雏鸡生长缓慢,体质弱,易患营养缺乏症及白痢、气管炎、球虫等各种疾病而导致大量死亡。

(5)不注意鸡舍通风,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城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疾病。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6)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如兽害、鼠害、啄癖、药害等因素。

2 对策

综合上述原因,养殖户为提高雏鸡成活率,须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适宜育雏温度。应建造塑料暖棚鸡舍,可用火炕进行育雏,母鸡带小鸡的与厨方式则需要注意加热保温,温度要均匀平衡。

(2)根据雏鸡营养需要及当地饲料来源,配置全价饲料。有条件的用仔鸡成品料(正大510或希望310饲料为佳。

(3)及时防治疫病。①认真做好场地、用具消毒。②预防鸡白痢病。预防15日龄内要在雏鸡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二的呋喃唑酮。治疗可用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按0.2%加入饲料喂鸡。③防治球虫病。治疗:肌注青霉素每只1 000~2 000 U。2 000~5 000 单位拌料或饮水。内服金霉素每只病鸡5 mg或在日粮中加入0.08%,连服2~3 d。球虫宁在饲料中加入0.02%~0.04%。氯苯胍在饲料中加入30%~60%。采用上述措施育雏,大大减少死亡,据调查120户,成活率都在90%以上,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值得推广。④建立合理高效的免疫程序。

(4)严格把好种苗关,要从信誉好、无病源、成活率高的场内购买种苗。

(5)合理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30~40只,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篇5: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因此,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因素及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作必要的干预,对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2003~2008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32例,其中男性1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5岁。女性20例,年龄22~60岁,平均43岁。病程一个月到二十年,平均10年,1型12例,2型20例。

1.2 方法:血糖,CO2-CP均采用来自日本东芝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酮体用试纸法检测。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检测。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糖尿病症状加重,胃肠道反应,呼吸加深加快,脱水与休克表现,诱发并表现。

本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体++~+++,血糖16.67~27.67mmoi/l,CO2-CP<20mmol/L。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与小剂量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严重脱水时肌肉注射)比较,32例糖尿病患者中,按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类型随机分为2组,其血糖恢复时间,CO2-CP恢复时间,酮体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感染者20例占65.2%,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占25%,治疗不当7例占21.88%,胰岛素自行减量2例占6.25%、停用2例占6.25%,停用口服降糖药3例占9.4%,其他应计4例占12.5%,其中手术2例占6.25%,外伤1例占3.13%,消化道出血1例占3.13%。

2.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病程的关系 32例中按病程长短分为3组,其中<10年组6例,10~15年组10例,15~20年组16例,可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病程成正比的关系。

2.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年龄关系 32例中按不同年龄分段,(25岁组14例,25~45岁组8例,45岁组10例),小于25岁组发病率最高。

2.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性别关系 本组32例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

3 讨论

3.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是指按 0.1 mu/kg/h的剂量,经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成人通常4~6u/h血清胰岛素浓度可恒定达到100~200mu/ml。以达到抑制脂肪动员分析及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和相当强的降糖反应。本文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对糖尿病酮症病人血糖恢复时间,CO2-CP恢复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上均无显著差异。

3.2 据文献报道DKA最常见的有因为感染,其次为治疗不当、饮食不当及应激状态,本组中感染20例,治疗不当8例,应激状态4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由于急性感染及应激造成的升血糖激素(糖皮质类固醇、儿茶酚胺、胰升糖素、及生长激素)分泌持续增多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相对不足,末梢组织对葡萄糖及酮体的利用减少,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近年来多种糖尿病治疗手段问世,其中一些方法并无治疗效果,而某些患者却轻信这些方法,放弃原正规治疗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或者随意减少胰岛素用量也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

3.3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磺脲类药物的使用,胰淀粉样物质在胰岛B细胞的沉积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随之加重,胰岛素分泌缺乏,体内脂肪及肌肉组织中的能量物质被分解生成氨基酸、脂肪酸。脂肪酸生成酮体。氨基酸作为糖异生的原料被利用。胰岛素严重缺乏时,可直接作用于肝脏,是酮体生成增多。故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与糖尿病病程成正比。

3.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缺乏及反调节激素分泌增加,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极少或缺如,血浆胰升糖素增高,故此1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发生大于2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显示<25岁组大于其它组,考虑与本组以1型糖尿病为主有关。

3.5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女性多于男性,考虑女性患者尿路感染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因素因本组研究例数较少,尚未发现,有待以后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均有明确的诱因与感染,治疗不当,饮食不当,及应激状态有关,糖尿病人出现上述情况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正确宣教,避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避免随意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胰岛素可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病人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医院具体条件,本人习惯任意选用。

篇6:雏鸡常见疾病及治疗

一、白痢病

鸡白痢是危害雏鸡较严重的、多发性的、呈急性败血症的传染病,其死亡率占雏鸡死亡总数的51.3%,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严重。

1.症状:多在雏鸡出壳后5~7天开始发病。病雏衰弱,聚集怕冷,闭目垂翅,吃食少或不吃食;肛门周围有灰白色黏附粪便,排粪困难,粪便气味恶臭;呼吸困难,常发出尖叫声。

2.预防:发现病雏及时隔离,并减少蛋白饲料的用量,因为高蛋白饲料影响消化,会增加雏鸡死亡率。雏鸡出壳3天后,饮服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

3.治疗:用0.02%~0.03%呋喃唑酮拌在饲料中喂服,连服3天。饮服0.05%~0.1%土霉素溶液,也可拌在饲料中喂服。每只雏鸡每天用10~20毫克金霉素,拌在饲料中分3次喂给。用20%大蒜汁滴服,每次0.5~1毫升,每天2~3次,也可把大蒜捣碎拌在饲料中喂给。

二、肺炎

该病主要由于育雏温度太低,昼夜温差太大,温度忽高忽低或突然遇到寒冷而引起,也有的是感冒继发肺炎。

1.症状:多发生于3~7日龄雏鸡,急性患鸡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程慢的病鸡伸颈张口、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或不食,最后因肺充血而死。

2.预防:要掌握好育雏温度,防止忽冷忽热,并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治疗:青霉素片(针剂也可)2周龄内每只鸡每次500单位,溶于水中喂服,每天4次,连喂3天。磺胺噻唑每只鸡每次25毫克,拌在料内或直接投服,每天4次,连服3天。土霉素按0.05%溶于水中或拌在饲料中喂给,连喂3~5天。

三、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对雏鸡危害最大。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病愈后大多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

1.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闭目呆立,羽毛蓬松,双翅下垂,食欲不佳,喜喝水,先便秘后下痢,肛门周围羽毛粘在一起。以后双翅轻瘫,走路失调,嗉囊充满液体,拒食,粪便由水样带血到血粪,黏膜和冠苍白,消瘦。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要适宜;饲料和饮水要清洁,营养要全面;粪便、污物要及时清除,防止水、料、场地环境污染,水槽、饮水器要坚持每天用消毒液或高锰酸钾液冲洗一次,每天清粪一次,地面用3%的火碱水喷洒一次;注意通风换气,肉鸡无论是笼养、地养还是网养,通风换气都很重要,特别是冬季,暴发球虫病往往是由于农户只注重保暖引起的,因此要利用好鸡舍天窗,及时排出氨气、硫化氢气体,保持舍内干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3.治疗:实行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后遗症少。

①小肠球虫的治疗:抗球安或球普安或诺达球克饮水,同时用迪球散拌料;②盲肠球虫的治疗:伊美克或红球饮水,同时用鸡球虫散、整肠安、水疏清按3∶2∶1比例拌料。③气血双虚证的治疗:上两种病变日久不愈,或血痢失血,病鸡羽毛松乱、食欲不佳、粪便增多变稀、粪便如水带血,重者全血便,死亡率上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雏鸡「痢菌净」中毒的原因及治疗体会】相关文章:

雏鸡死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09-11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要点09-12

雏鸡曲霉菌病防治05-04

上一篇:招工信息网下一篇:路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