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

2024-04-18

病菌(共11篇)

篇1:病菌

“好机会!”我急忙往那奔去,迅速钻进袋子。谁知这时来了一小队人,身穿一色的衣裳,胸前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其中一个人飞快地将包装袋拾起装进了随身准备的塑料袋里,还扎紧了口,我吓得赶紧往外蹦,乖乖,差一点就闷死在里头了,幸亏我眼疾手快。

“这是什么人,竟敢坏我的好事!”我窝了一肚子火,正要发作。一个见识较广的弟兄连忙扯住我的臂膀,悄悄地说:“别嚷,他们是奥运志愿者,专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我看我们没戏了!大哥,撤吧!”“休想,小小的挫折算什么,我就不信治不了这些人,快瞅着去!”我牙齿咬得咯嘣直响,狠狠踹了他一脚。

等了半天,终于发现前面有一个人咳嗽不已,正要往地上吐痰。“先生,您不舒服吧,给!”一张餐巾纸及时递到了那人的手里。动作比我还快,气死我了,又是那什么……什么志愿者……我怎么那么倒霉,老碰上他们,又差一步。

唉!再四处看看兄弟们,个个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看来是一无所获呀!突然,从远处跑来两个弟兄,一个断了胳膊,另一个扭了脖子,一脸狼狈。来到我面前就扑通一声跌倒了,“大哥,我们的一批人遭到喷雾器的袭击,损失惨重,就我们俩跑得快,其他兄弟都完了……呜呜……”

我“嗷”地一声就瘫了下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后,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先的住地,身边一个兄弟也没有,看来,他们解散了,就剩我一人。第二天,我终于“失业”了。

★ 心情随笔:月夜有感

★ 失业职工介绍信

★ 毕业=失业美文

★ 失业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 失业证明怎么写

★ 北京失业保险金标准

★ 随笔 我失业了。。。

★ 深圳怎么开失业证明

★ 村里失业介绍信怎么写

★ 失业保险个人总结

篇2:病菌

“这是什么人,竟敢坏我的好事!”我窝了一肚子火,正要发作。一个见识较广的弟兄连忙扯住我的臂膀,悄悄地说:“别嚷,他们是奥运志愿者,专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我看我们没戏了!大哥,撤吧!”“休想,小小的挫折算什么,我就不信治不了这些人,快瞅着去!”我牙齿咬得咯嘣直响,狠狠踹了他一脚。

等了半天,终于发现前面有一个人咳嗽不已,正要往地上吐痰。“先生,您不舒服吧,给!”一张餐巾纸及时递到了那人的手里。动作比我还快,气死我了,又是那什么……什么志愿者……我怎么那么倒霉,老碰上他们,又差一步。

唉!再四处看看兄弟们,个个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看来是一无所获呀!突然,从远处跑来两个弟兄,一个断了胳膊,另一个扭了脖子,一脸狼狈。来到我面前就扑通一声跌倒了,“大哥,我们的一批人遭到喷雾器的袭击,损失惨重,就我们俩跑得快,其他兄弟都完了……呜呜……”

我“嗷”地一声就瘫了下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篇3:病菌

1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 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或褐色长条斑, 与叶脉平行延伸, 呈矩形, 对光透视更为明显。病斑中间灰色, 边缘有褐色线, 病斑大小0.5~20mm×0.5~2mm。病菌最先侵染叶片下部引起发病, 有时病斑连片, 气候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整株叶片, 使叶片枯死。病斑后期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 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 不断扩展蔓延。分生孢子萌芽产生蚜管通过气孔侵入植株, 成株叶片上潜育期9天, 12天出现长条斑, 16~21天病斑上形成孢子, 侵染幼株叶片时在成株上产孢。侵入后菌丝扩展受叶脉限制形成长而窄的平行病斑。多雾、多露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发病。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 而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7~8月多雨年份发生严重。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降低了植株抗病性, 如有几次降雨, 也可导致严重发生。

3 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玉米灰斑病感病叶片病原菌分离与培养采取常规分离方法, 从感病叶片病斑上进行病菌分离培养, 获得病菌的纯培养。采用病菌孢子稀释纯化法, 将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配制成悬浮液, 涂抹于PAD平板培养基上, 产生病菌单孢菌落, 最终获取纯化菌株。

3.1.2 病菌产孢培养基制备

采用玉米叶粉碳酸钙培养基和高粱粒培养基。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分为两组——不同Ca CO3含量, 1号-10号培养基各成分含量见表1, 其中I组1号-5号培养基的玉米叶粉含量相同, II组6号-10号培养基的Ca CO3含量相同, 121℃常规灭菌30min, 冷却至45左右倒入灭菌培养皿, 制备成平板培养基待用。高粱粒培养基为两种——红高粱粒培养基和白高粱粒培养基。将高粱粒分别加水煮沸10min, 然后分装于三角瓶中, 制成两种不同的天然培养基, 灭菌要求同上。

3.1.3 病菌产孢量测定

应用表1所列10种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作为病菌产孢量测定培养基。将分离纯化的菌株培养扩繁, 配制病菌袍子悬浮液, 分别吸取1ml滴于9cm平板培养基表面, 用曲玻棒涂布均匀。每处理重复3次。于25℃下培养5d, 用0.1%Tween20液将分生孢子洗下, 用血球计数板计测病菌产孢数量, 折算每皿中孢子产生数量。

取培养5d的玉米灰斑病菌分别移至装有两种高粱粒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两种培养基分别进行20℃+散射光、20℃+暗、25℃+暗等条件处理每隔2天摇1次, 使病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高粱粒表面, 培养5d后观察、记载病菌孢子产生情况。

3.2 结果分析

应用10种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和2种高粱粒培养基, 对病菌分生孢子产生量测定结果表明: (1) 玉米灰斑病原菌在I组的5种培养基中, Ca CO3含量为1.5g的2号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 达到了平均每皿1.36×109个, Ca CO3含量越少或越大时, 病菌产孢量逐渐减少; (2) 病菌在II组的5种培养基中, 玉米叶粉含量为24g的10号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 达到了平均每皿9.70×108个, 其次为9号培养基, 达到了平均每皿8.70×108个6、7、8号培养基上病菌的产孢量未达到差异显著; (3) 分别对两种高粱粒培养基——红高粱粒培养基和白高粱粒培养基进行20℃+黑暗、25℃+黑暗等条件的处理后, 玉米灰斑病菌均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 而不产生分生孢子。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灰斑病菌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且产孢稳定, 但在不同的玉米叶粉和Ca CO3含量的处理之间病菌的产孢量存在一定差异。适宜培养时间为5d~7d, 产孢量达到高峰, 继续培养则产孢量逐渐减少, 分生孢子萌发成菌丝体。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进行研究, 表明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是最适合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的培养基, 病菌在该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且产孢稳定, 但在不同的玉米叶粉和Ca CO3含量之间的产孢量存在一定差异:玉米叶粉含量相同, Ca CO3含量为1.5g的处理产孢量最高, Ca CO3含量越少或越大时, 病菌产孢量逐渐减少;Ca CO3含量相同, 玉米叶粉含量为24g的处理产孢量最高, 随着玉米叶粉含量的减少, 病菌产孢量逐渐减少, 产孢量与玉米叶粉含量成正比;病菌产孢最适培养时间为5d~7d, 产孢量达到高峰, 继续培养则产孢量逐渐减少, 分生孢子萌发成菌丝体。

对两种高粱粒培养基, 无论应用何种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处理, 病菌只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 而不产生分生孢子,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粱粒培养基营养含量高, 水分少而利用病菌营养生长所致。

玉米灰斑病菌在PDA培养基上不易产孢, 限制了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病性品种选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经研究表明, 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是最适合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的培养基, 应用该培养基可使病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解决了生产上玉米灰斑病抗性资源鉴选工作的瓶颈问题, 为玉米灰斑病育种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琴.玉米条斑型圆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篇4:致命病菌很特殊

自5月中旬,德国发生疫情以后,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深圳华大基因就开始关注。当时,德国被感染的病人,用常规方法治疗收效甚微,病情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科研人员希望能快速地了解大肠杆菌的基本情况。这时,华大基因的合作伙伴——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与华大基因取得了联系。

5月底,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从病人身上提取出了大肠杆菌DNA样品,并通过快递空运到华大。DNA样品来到华大,研究者们立即开始了测序工作,希望获得该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信息,从而对其特征、基因的功能、调控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最终希望能够获得该大肠杆菌致病机理的一些线索。3天后,DNA样品的测序数据产生,研究人员立即展开数据分析。

6月2日,华大基因得到了该大肠杆菌的初步分析结果,并立即将其上传到了公共的数据库。2天后,华大基因确定引起疫情的病原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它属于血清型O104:H4。

菌株携带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实际上,EHEC主要分为157、26、111等多个血清型,有100多种血清型,其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该病菌曾在全球引起多次感染爆发和导致死亡病例的发生,它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关注的头号肠道疾病。

这次德国发生的EHEC O104:H4,是一种罕见的血清型,曾在美国引起小规模的感染事件,但是经比较发现,引起欧洲疫情的大肠杆菌与之前美国O104型大肠杆菌的菌株在基因组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该菌株携带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已发现8个。这也就是说,这种菌株对至少8类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性。这一分析结果,有助于药物筛选,因为错误的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引起病菌的反抗机制而释放更多的毒性。

华大基因立即对外公布了新的研究发现。在数据公布后,全球研究微生物的相关科研人员都采用了他们的数据,做出自己的分析。

6月5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小组经过继续追踪,找到了致命大肠杆菌起源的新线索。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引起此次疫情的菌株与2001年在欧洲分离的菌株及2002年中非分离的菌株高度相似。根据这个发现,研究人员对这三株菌展开进一步调查并推测,2001年的欧洲分离株很有可能是这次菌株的直接“祖先”。而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0年的进化,2011年的菌株可能获得了一些新的基因,从而具有了耐更多种抗生素的能力。

新方法可迅速检测出是否感染

遗憾的是,目前,由于2001欧洲菌株没有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而只有当时研究的一些基本数据,因此华大基因需要全球的微生物专家以及研究团队提供2001年这一菌株的一些信息。如果能找到那种菌株的样品序列,那么全球可以共同分析,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导致这次疫情的菌株“致病性”如此强,也希望能为疾病的传播和控制提供线索。

不仅如此,基于之前的研究发现,华大基因还在做另外的一项研究工作。他们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完成了德国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并免费将检测方案提供给全球疾病控制和研究机构。

篇5:读《病菌集中营》有感

象山文锋学校 夏韬

《病菌集中营》这篇郑渊洁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丁永辉是人类成员中最先探知“每座医院都是一座病菌集中营”此事的人。他去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的化验科工作。他喜欢坐在显微镜前俯视微观世界。一次实验后,丁永辉准备清洗一块放有病菌的长方形玻璃片,发现了袁猎猎这个病菌,这个病菌原是袁世凯身上的病菌。

袁猎猎是个文物病菌,他先让登陆在丁永辉身上的感冒病菌离开,丁永辉的病不治就痊愈了。这样袁猎猎成了丁永辉治病救人的好帮手,他俩成了知心朋友。他们又用同样方法治好一位患有尿毒症的老头,三位精神病人,李霞母亲的糖尿病,吴院长的男性病,所有好人的所有病。

丁永辉、袁猎猎和李霞创建了一个“耻辱柱”的网页,获取了全中国贪官官员的名单。让全中国所有贪官都得了不同级别的病。后来,他们请了十家电脑公司的员工把所有贪官人员名单和事迹刻成了达摩克利斯光盘,交给了中国反贪局。他们请反贪局把这些人员名单公布,三个月后没来报到的人依法处理。

篇6:中国企业面对的病菌

在秘鲁高原城市卡哈马卡,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与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在1532年11月16日历史性地相遇,

代表欧洲最强大国家的君主的皮萨罗,带领着仅有168名士兵的一支乌合之众。新大陆上最大最先进国家的专制君主阿塔瓦尔帕,则由8万人的军团护卫。但是两个人见面仅几分钟,皮萨罗就俘虏了阿塔瓦尔帕。

为什么是皮萨罗去南美洲俘虏阿塔瓦尔帕,而不是阿塔瓦尔帕去西班牙俘虏皮萨罗?为什么是欧洲人屠杀印度安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屠杀欧洲人?

著名人类学家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认为:原因在于技术、知识和组织和病菌。

一、航海技术使得西班牙人可以远征南美洲,装备了战马和钢铁武器的西班牙骑兵,面对使用棍棒的印第安步兵,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屠杀。

二、尽管皮萨罗本人是个文盲,但是西班牙人具有先进的知识、情报、经验和文化。相比之下,阿塔瓦尔帕对西班牙人、对殖民侵略几乎一无所知。

三、在皮萨罗背后,是西班牙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在资金、技术、人员和装备上提供支持。而阿塔瓦尔帕的被俘,就使印加帝国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四、西班牙人带去的天花,杀死了之前的印加皇帝和继承人,造成了争夺皇位的内乱,削弱了印加帝国的实力。

让我们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战场转到商场,思考一个相似的问题:为什么是可口可乐到中国来收购汇源,而不是汇源到亚特兰大去收购可口可乐?当然也有中国品牌收购外国品牌的例子,但是我们听得更多的,是达能收购乐百氏、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强生收购大宝、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如果把外国品牌收购中国品牌与欧洲人屠杀印第安人画上等号,是愚蠢的,

但是,如果认为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则是肤浅的。 在外国品牌大举收购中国品牌的背后,同样是因为中国企业在技术、知识和组织上技不如人,同样也有容易被人忽视的“病菌”的作用。

实际上,大多数印第安人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来自旧大陆的病菌。跟欧洲人不同,印第安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没有免疫能力和遗传抵抗能力。

与之类似,西方社会也给中国带来了传染力和杀伤力都很强的新病菌,其中最主要的可以称之为“3M崇拜”:对金钱(Money)的过度追求,对市场(Market)的过分迷信,以及对以麦当劳(McDonalds)为代表的美式文化的过于热情。 这些病菌在西方社会为害已久,跨国企业已经了解其弊端,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建立了一定的防御机制。

但是中国是市场经济的“新大陆”,对“3M崇拜”没有产生自发的免疫力和自觉的抵抗力。许多中国企业以为做企业、甚至做人就是为了赚钱,于是在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许多中国企业以为品牌无国界,却发现中海油买不了优尼科。

篇7:《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作者在小说内通过生物,地理,及其他领域的科学仔细探究了人类社会文明于历史的发展走向并且揭发了现今社会动态的根本缘由。

为什么西班牙殖民军会如此简单的.占领美洲?为什么欧洲的经济与人文发展能够超前于别的社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人类社会的命运?试图从人类最原始的时候开始通过生物及地理学的知识来解释所谓的“西方优势”。

作者在小说中强调了欧亚大陆所拥有的优势―多种类的植物以及可驯服的动物,以及这些优势对古代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资源,社会渐渐开始精英化。例如在中国,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发展相比于美洲及澳洲要快速许多。但是由于欧洲大陆的地理分割,使得欧洲的政权极度分散化,这样使其文化发展变得更加自由。

相较而言,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貌平坦,政权集中,统治者更倾向于闭关锁国,导致了行为思想的发展缓慢。在小说被发表之前,社会普遍认为是欧洲工业革命造成了现代文化的差异与不平等,甚至一些理论含有种族歧视的成分。这本书的发表改变了世界对历史与社会的简介。

对我而言,这本书使我学会了如何抛开历史中具有误导性的原因,去寻找事物发生的根源。根据这本书的总结,我在读完以后经常会把地理及生物的结论延展到更多事件上,比如―研究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政治系统―甚至可以试图去推断现代社会以后的走向。

在阅读完一本长达五百页的逻辑推断以后,我学会了如果有效的在平时讨论中使用证据和推理,在生活琐碎的阅读―新闻,报纸,小说,课本―中找到异曲同工的地方,以及有效的分解一件复杂的时间从而找到造成事物的起因。这些生活中的智慧在我的成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意识到了单单一本书带有的内涵和能造成影响的能力。正如林语堂所说,看书就像是吃饭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爱,也会从不同食物中得到不同的营养。

篇8:疾病本质与病菌

关键词:疾病本质,共性本质与个性本质,中、西医在疾病本质的结合与统一,病菌的共性,去疾病化

1 疾病的本质性

当今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疾病的本质机理,这样才能从更深层面上去应对各种疾病。例如面对发生于人的种种病菌性疾病,我们不必从千里之外或其它生物中去寻找病菌根源,因问题的答案就在疾病本质等机理及其规律性条件联系里。虽然现今用显微镜等仪器还不能观察到许多更深奥的疾病本质机理,但运用哲学的方法论,却能帮助我们进行认识。各种疾病都有怎样的本质机理呢?通过认识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我们就能去发现疾病的本质性。因为以一定结合态构成细胞等组织结构的种种蛋白质体,具有生物性的感触及反应等性能。蛋白质的结构级别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表明,各种蛋白质体是以一定结构及可调构型等变化,来感应着种种物理性及生化性等因素及变化,并以一定形式产生着一定功能及反应来适应着这些变化,从而使其蛋白质与组织结构间通过相应的局部性稳恒而保持着相应的整体性稳恒联系。生物体中不同蛋白质结构有着不同感应态,而且各蛋白质的感应性都处于一定的耐受稳恒值范围内。例如人体在不同生理期的不同感应态与耐受稳恒值。一旦有因素打破了相应蛋白质在正常范围内的耐受稳恒值时,就会造成其蛋白质结构相应的失衡性异常变化及反应,如与某些金属元素或病菌等的结合反应。正常的蛋白质结构有着正常的功能并形成正常的生化反应。发生了异常变化的蛋白质结构又会产生异常的功能性活动及生化反应。不同的异常结构有不同的功能活动及反应,如蛋白质的变性反应(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我们可看到蛋白质在失衡性变化中的凝固、沉淀等变性反应。在体内的生理条件下,蛋白质仍然有着失衡反应中的变性特性且具有更广泛的生化意义)。当某部位的蛋白质组成特性,因此就会以一个一个的变构等形式在蛋白质间进行传变,直到其失衡性动力被消除而形成种均衡态(即阈面态)为止。此时就在发生了失衡变化的部位出现了两种状态:一种是原正常结构态,一种是异常结构态。于是在正常的生化反应中又发生着异常的生化反应。蛋白质结构的失衡具有累积性,即当失衡未回复时又受失衡因素作用,就会加重其失衡。当相关蛋白质的失衡性变化通过代偿等途径仍不能恢复正常、且受失衡因素继续作用到一定质的异变程度(如变性)时,相关蛋白质就会在相应的生化反应及联系中,发生病阈性(或病理性)变化。此时的蛋白质就是引起病变反应及病理感觉的蛋白质。由于失衡的病变蛋白质总要获取一定能量形成功能性,而生物体的稳恒性又总要消除这样的失衡,因此就在致病因素与抗病因素之间引起了失衡与恢复稳恒的生化性竞争变化,呈现出时而病变、时而抗病变的反应或相互间处于一种对立的均衡态。这也是为什么从健康态到疾病态之间还存在一种过渡态即亚健康态的原因之一。生物体各部位中的蛋白质组成结构及稳恒耐受值虽有不同,其感应性及引起失衡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以这样的机理发生种种病变。在此我们就可对疾病本质用哲理方法作一个概括性结论,那就是生物体中相关蛋白质的病阈性变化,就是各种疾病的本质所在。因其本质性而在相关条件联系中引起疾病发生、发展等系列变化的过程及特征称疾病本质规律性。体现为各种疾病除有共同的本质规律即共性本质外,还会因不同条件而有各自特殊的疾病本质规律性即个性本质。造成蛋白质失衡的因素称病原病因(或许有的人会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病菌。其实病菌的致病等过程仍然受病原病因等疾病本质规律的支配。所以病菌的更深刻本质问题,包含在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等条件联系中。也因如此,所以有的疾病就不具病菌性)。由病原病因引起蛋白质异常变化的过程称病原病理。其外,基因虽是生命稳恒活动的调控者,但基因的稳恒调控是通过相关蛋白质进行的。表现为基因通过蛋白质的正常表达而产生着正常的稳恒功能,调控着蛋白质的生命活动。当基因的正常结构受异变蛋白质影响而发生失衡性异常变化时,就会通过蛋白质而表达异常的稳恒活动。于是在相关蛋白质的稳恒与失衡而引起相应基因的正常稳恒调控与异常稳恒调控的交替演变中,使蛋白质病变具备了应有的新陈代谢活力并呈现出由轻到重的发展规律,体现为许多疾病都是由简单性逐渐发展到复杂性。如某组织结构从最初的不合理药物等失衡性损伤到逐渐纤维化、硬化,细胞癌变,基因缺陷病,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如果理论在有些方面不完善,就会影响到治病效果,成为看病难的原因之一。

2 中、西医差异之源及其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既然各种疾病都有着共同的一致性本质,为什么现今会对同样疾病有着不同的解释呢?如对感冒病,中医学有受寒冷等因素所致及西医学受病菌因素所致的不同解释。这又在于疾病的层次性本质总是隐藏在表征里面,人们又总是从各自所处的环境等条件为出发点、并以疾病本质的种种表象及规律特征去认识疾病的。如中医是在接触自然环境的冷、热气候等条件中去认识感冒病的,西医是通过显微镜等仪器观察到感冒病菌后认识感冒病的。由此也逐渐形成了既有社会民族的经验医学如中医学、也有现代医学如西医学的不同医学观,体现了本质认识的相对个性原理,也表明中医和西医在有些方面还处于通往本质之路的"不同路途"中。随着认识的深入,各种不同医学观也会统一在疾病本质规律的共同认识中,体现了本质认识的普遍共性原理。疾病本质的一致性与中、西医的差异性,也给我们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在今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中、西医应实现本质上的结合。通过对疾病本质的哲理性认识,就给我们用现代科学方法从本质上诠释古老的中医开启了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入到疾病本质的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提供了哲理性的支持。因此也希望学者们在对疾病本质更深入的探究中,能够补充和完善现今医学理论中的不足,并通过中、西医等不同医学观在本质上的结合,形成具有普遍共性的统一医学。这也有利于深层次"看病难"问题的解决。

3 疾病本质与病菌

不仅各种疾病有共同的本质性,而且在其本质机理支配下,各种疾病还会因条件性而具有相应的规律性。发生于生物体中的种种病毒、细菌等致病菌,就是在疾病本质等机理作用下,因不同条件而有不同规律性变化及表达的结果。这是由于凡有生物构成要素等条件的系统中,都会因生物发生等本质机理形成相应的微生物。生物体的不同部位生存着不同微生物也在于此。当生物体某部位由于病原病因发生病原病理的变化后,原来的生化稳恒态被打破,加之发生病变时的物质代谢等变化,为形成、繁殖微生物提供了条件,因此会因相应的条件联系,形成相应的病毒或细菌等致病菌。例如若是因病毒类致病菌侵入宿主而引起相应蛋白质的病阈性变化,病毒就会通过获取相应能量等条件并以复制等形式,形成相应的病毒。如果虽无病毒类致病菌侵入,但宿主中的病变蛋白质在反应中达到一定能态等条件时,由于与基因的联系性而会通过去阻遏等形式,引起基因在异变中以转译等方式形成相应的病毒。如果病变蛋白质在引起相应基因的异常反应中,只产生了某些基因片段而未能转译出相应蛋白质,就会在其联系中形成只有相应基因如RNA而没有蛋白质包裹的核酸分子,如类病毒。如果病变蛋白质因条件不具备而未引起基因的相关反应,就会在其联系中成为不带基因的毒性蛋白,如朊病毒。如果宿主虽能提供病菌的生存环境,但病菌却不能引起相应蛋白质的病阈性变化,就会成为没有病变的带菌者,如临床检验中的病菌携带者。随着疾病本质等机理因条件联系的规律性变化,病菌也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等种种演变规律。

4 病菌具有共同特性的观察报告

由于生物体有条件保留的进化规律,使各种不同生物组成结构中的相关蛋白质及基因具有同源性或相似性,因此在不同生物中发生的相关疾病也具有共同本质性。由此我们就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即发生于不同生物中的类似疾病,既然都具有共同的疾病本质等特性,则在不同生物中形成的病毒等致病菌也因此而具有同源性或类似性。例如感冒病,只要生物体具备了肺等呼吸系统的蛋白质结构,都能感应相应的冷、热等气候变化及某些生化因素(如病菌),并能进行相应的调节,以维持一定的稳衡态。一旦因失衡性因素(如气候因素、病菌因素)打破了相应蛋白质类组织结构的稳恒防御系统而使其失调,就会引起相应的Na/K泵等蛋白质在逐级变构中的失调性变化,并出现相应的流涕乃至因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出现发热等感冒症状。由于人类、禽类都有这样的蛋白质组织结构及其反应,因此就有相应的人感冒病、禽感冒病。同时也会因其条件联系,形成相应的人感冒病毒、禽感冒病毒。而且因为疾病本质规律等机理,因而在人、禽之间,即便没有病菌传播,各生物体也会因其共同的本质机理而形成高度同源或相似的感冒病菌。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如果某些条件有差异,出现的感冒症状及形成的病菌也就有差别。这也表明:解决好疾病的本质问题即相关蛋白质的病变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病菌问题。例如一些感染性疾病,按照中医缓则治本的原则而虽未用抗菌杀菌药,但由于解决了疾病的本质问题,因此病菌就会因失去其生存条件而自然消退。

5 去除疾病的本质机理

疾病不仅有着发生的本质性,生物体还有着去疾病化的本质性。去疾病化是以正常生化能量在与疾病抗争中的转换为契机而启动的。也是形成种种治疗途径的本质性动因。而越是符合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就越是最合理、疗效最好的方法。这也预示着如果没有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就是以间接或代偿性途径起到了治疗作用。这

·经验交流·就往往会带来药物对身体机能等方面的耗费,也会引发病菌耐药性与变异性及药物不良事件等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周衍椒,张镜如,等.生理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武忠弼,等.病理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篇9:枪炮、病菌与钢铁

根据一份由皮萨罗的随从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稿,当西班牙人看到印加皇帝和他的军队时,他们发现:“印第安人的营地看去像一座很美丽的城市。他们的帐篷如此之多,我们全都在心里充满了莫大的疑惧……我们西班牙人全都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我们用了不少时间来商量对策。因为我们人数太少,我们全都去见总督,讨论第二天的行动方针。那天夜里很少有人睡觉。”

第二天正式相遇时,皇帝的出场声势浩大,一如中国导演拍摄的大场景:“在阿塔瓦尔帕前面的是2000个清扫道路的印第安人。他们的后面是一些战士,其中一半人在他一边的田野里行进,另一半人在他另一边的田野里行进。”一队印第安人身着彩服,载歌载舞。还有一队人抬着“盔甲、巨大的金属盘子和金银打造的皇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到这一场面,埋伏着的西班牙人心里充满了恐惧。但结局却出乎意料。这也成就了历史的戏剧感。只经历了短暂的战斗,皮萨罗就俘虏了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皇帝被关押了8个月。帝国交付了惊人的赎金来拯救他:足以装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超过8英尺房间的黄金。即便如此,皮萨罗仍背信弃义杀害了阿塔瓦尔帕皇帝。欧洲人征服了印加帝国。

这一切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首先是军事装备的优势:西班牙人的武器是钢刀、盔甲、枪炮和马匹;印第安人则是石头、青铜棍、短柄斧、弹弓和护身软垫。其中可能被低估的是马的优势。马不仅能在第一次交锋时让从未见识过骑兵的军队感到恐惧,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印加人从来就没能在空旷地带打败过骑兵部队。成吉思汗能席卷欧洲靠的也是战无不胜的骑兵。

欧洲人带来的流行性疾病:西班牙移民将天花带入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经由陆路传播到南美,印第安人对此毫无抵抗力。天花杀害了当时的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和他的多数大臣,以及他指定的继承人。这导致阿塔瓦尔帕和其兄弟为争夺皇位而战,开始了帝国内战。

接下来,将皮萨罗带到秘鲁,而不是将印加皇帝送到欧洲的,是欧洲人的航海技术、国家的组织制度和文字等我们统称为文明的其他要素。因此,“皮萨罗成功的直接原因包括: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贾雷德·戴蒙德如此写道。

贾雷德·戴蒙德是位生物学教授,但他对一些关于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萌生兴趣,他写的两本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和《崩溃:人类社会如何选择毁灭和死亡》都大受欢迎。以往这些命题都是历史学家的专宠,戴蒙德以生物学家的身份切入研究人类社会兴衰这样的大命题,反而别开生面。1998年出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将人类社会兴衰的原因概括为武力、疾病和技术。这是欧亚大陆人能“征服和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反过来的原因。

至于为何是欧亚大陆人能够占据枪炮、病菌和钢铁的优势,而不是相反,也自有其脉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是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因为唯有粮食生产才能产生出“枪炮、病菌与钢铁”所需要的种种条件。枪炮所代表的专门的武装组织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唯有大规模粮食生产才能带来如政府官员的职业化和军队的职业化这样的组织变革。至于说到病菌,那些帮助欧洲人大肆虐杀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病毒,都是由于人类驯化的大型动物和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的;钢铁所代表的技术变革,就更需要组织的配合、财富的丰裕、专业技术人员的产生和社会强大的需求这些因素了。

“能否利用驯化的动植物,最终说明了为什么帝国、知书识字和钢铁武器在欧亚大陆最早发展起来,而在其他大陆则发展较晚,或根本没有发展起来。在军事上使用马和骆驼以及来自动物的病菌的致命力量,最后就把粮食生产和征服之间的许多重要环节连接了起来。”贾雷德·戴蒙德说。

以动物的驯化为一个例证,“动植物驯化对征服战争的最直接贡献是由欧亚大陆的马作出的,它们在军事上的作用,使它成了那个大陆上古代战争中的吉普车和坦克……而马匹改变战争是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黑海北面的大草原上对马的驯化开始的。”

这其中就有颇多看似注定的条件决定了欧亚大陆的领先。按照戴蒙德的统计:驯化的哺乳动物的重要性全靠数量惊人之少的几种大型陆生食草动物。如果把“大型”定义为重量超过100磅,那么只有14种哺乳动物在20世纪前得到驯化。在这14种中,只有5种遍布全世界而且重要,它们是牛、绵羊、山羊、猪和马。残酷的现实是,这14种中,包括主要5种在内的13种的野生祖先只有欧亚大陆才有。

另一个吊诡的原因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曾经有过巨型动物,但是它们在大约4万年前遭到了灭绝。它们灭绝的原因让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争论不休,但贾雷德·戴蒙德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的先发优势决定的。人类过早地来到了这两个大陆。那些毫无面对人类猎杀经验的巨型动物们被杀死、食用。与之相反的是,“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活到了现代,因为它们已和原人一起共同进化了几万年或几百万年。因此,由于我们祖先开始时并不高明的狩猎技巧提高得很慢,它们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逐步形成对人类的恐惧。”自然,“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所有大型动物的消失对其后的人类历史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动物绝种了,本来可以用来驯化的所有大型野生动物也就被消灭了。这就使澳大利亚土著和新几内亚人再也没有一种属于本地的家畜了。”

驯化大型动物,有助于发展农业,也有助于为人类补充肉类食品和代替人类进行劳作。农业和定居,带来的是欧洲人在武器、技术和行政组织方面对他们所征服的大多数非欧洲民族的巨大优势。在这里需要插一句的是,技术方面的进步绝不是人种歧视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不同人种拥有的智商不同。在戴蒙德看来,仅仅是因为需求才是技术之母。“我所认识的那些新几内亚人中就有潜在的爱迪生。不过,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解决适合自己情况的技术问题:不靠任何进口物品而在新几内亚丛林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发明留声机的问题。”他说。

接下来,另一个有助于欧亚大陆人确立优势的秘密武器由于定居生活和驯服家畜而产生。“如果没有欧洲送给其他大陆的不祥礼物—从欧亚大陆人与家畜的长期密切关系中演化出来的病菌”,少数欧洲人就能够征服一个帝国的戏剧事件是不会发生的: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下的多得多。

篇10:《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作者:星火一班·李静

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从原本的没有氧气、没有生物,逐渐演化出原始海洋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地球上开始有了丰富多彩的物种与生命。人,是地球生物中最具智慧的存在。在现在的考古发现中,广为人知的较早的人类祖先是320万年前南非古猿Lucy,其脑容量只有400ml,我们现在则达到了1300ml以上,虽然能够直立行走,或许已经能够使用简单工具,但生存依旧是早期人类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

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加速了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漫长的46亿年时间相比,这几百万年来,人类的进化速度可谓飞速。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社会明显拥有更多更复杂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工具的使用和文明的发展相互促进,人类社会的进化在工业革命之后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速度,不同的社会之间也逐渐出现分化。从纵向的角度来说,以中国为例,我们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奴隶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以及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时期。而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以当今世界为例,欧洲北美地区普遍要比非洲、南美和亚洲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上要高得多。从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多种维度,我们都可以去尝试来解释这种差异。然而,《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

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上次冰川期结束后的13000年间,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发展成为使用金属工具的有文字的工业社会,另一些地区则仍然保留这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这种不同地区的社会分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文明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一种文明对待另外一种异己的文明,似乎总是有一种毁灭和吞噬的倾向。正如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他们的工业文明,他们需要攫取更多的财富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原始的资本。贾雷德·戴蒙德在前言中用非常生动的故事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归结起来,这个问题就是:为何原本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的人类,逐渐出现了不平等?进一步,贾雷德问到:为什么财富和权力分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而不是其它方式呢?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者消灭欧洲人和亚洲人?历史为何呈现出它当前的这种模式。

贾雷德试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和许多人类学家一样,他不只注意到了文明存在的差异,更想深刻探讨形成这种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人类社会在近几百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加剧,自相残杀,伤亡也更为惨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很有必要。

形成这种非常普遍的历史模式的因素有很多,许多人类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采用环境决定论的角度,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前世今生,并解释了世界何以如此参差。从贾雷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最早的人类活动或许可以追溯到700万年前的非洲,之后,非洲大陆上的人类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历程,人类大约100万年前达到了亚洲,50万年前到达了欧洲,之后继续扩张,在距今1~3万年左右,人类通过亚洲东北部向美洲大陆扩张,通过亚洲南部向大洋洲扩张,终于在世界6个事宜人类生存的大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回顾这漫长的人类“扩张史”中,《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以生物进化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角度考察了动植物驯化问题、粮食生产问题以及大地理问题;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技术、文明等巨大差异。如贾雷德所论述的,不同地区的野生动物物种种类以及植物品种,使得一些特定的地区有了粮食剩余和粮食贮藏,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的规模且人口稠密定居的等级森严的社会。作为一种智慧型生物,人类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聚集在一起,却能产生可怕的力量。这些形成固定的大规模聚落的社会里的人类对改造世界的技术掌握随着人类社会代际的累加不断加强,发明出了枪炮、钢刀、远洋船只,并有了自己的行政组织和语言文字。

而另一方面,那些并未获得大量经过驯化的动植物物种的地区,则很难形成上述的具有强组织性的人类社会组织。他们依靠少数野生物种生存,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容易产生流行疾病,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变得艰难。同为人类,他们也掌握了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简单的弓箭,还有代步的骏马,但这些与那些技术与社会组织发育更为成熟的社会相比,则显得不堪一击。远洋船只让那些技术更为强大的文明能够突破其原本的生存空间,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空间进发;枪炮、钢铁则让他们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西方人或许没有忘记大航海时代,欧洲文明的辉煌鼎盛;但对于那些被奴役、被支配、被侵略的地区的人来说,那段历史确实一段不愿想起的恐惧。

贾雷德的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却努力尝试跳出西方决定论的思想约束,而是选择了考古学、地理学、演化生物学和地理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思考方式,大胆地对人类社会不平等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考察,并进行了非常翔实且令人信服的论证。这在众多的文化相关研究视角中显得尤为可贵,并呈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有一个章节对中国社会进行了论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依旧存在的文明。贾雷德看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中国人的原始祖先们驯化动植物积累下来的物质基础,以及中国拥有南北两个粮食生产中心,中国的地理和生物学上的条件确实是事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通过对中国各地语言系统的研究,他发现整个中国的语言种类相比世界其他各地要少得多,这里面深层的原因则在于中国早早的就实现了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此后,尽管经过朝代更迭、皇权变更,中国在形式上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尽管语言、外貌、血统特征区分明显,但他们又遵循同一套官话体系和政治体制。对于中国,贾雷德进一步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原本强大的中国却在近代失去了这种领先优势呢?贾雷德认为,这也跟中国政治上的大一统相关,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来自中央的一个决定或许便能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而中国,正好是在整个世界快速发展的时期,选择了一种退避策略。我们说“成也萧何败萧何”,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这样的一种观点论述非常新鲜,但又不得不承认,它是具有说服力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并不期许自己去做那个入侵者和扩张者,我们依旧维持着自己平和稳健的作风;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却也必须要获得不被他人侵略的保护自己的力量。中国现在的崛起与强大,同样也是依靠于整个民族的统一和国家政治经济方面决策的民主性与正确性。

篇11:病菌词语释义及近义词

能使人或其他生物生病的细菌,如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等。

二、病菌词语近义词

细菌

三、病菌词语造句

1、感冒病菌肆虐真是一视同仁,我们一家五口无一幸免于感染。

2、如果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抵抗力一差,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3、平时应该多洗手,才能预防无孔不入的病菌。

4、春天是一个隐形的病菌杀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们防不胜防。

5、这是一种无孔不入的,传染性极强的病菌,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6、小心伤口沾染上病菌。

7、结论放射性粘膜炎中部分病例存在致病菌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

8、炭疽热必须是人们直接接触了这种病菌,才有可能被感染。

9、制药者藉由测试这些化学分子对抗致病菌的能力高低,寻找具有治疗潜力的分子。

10、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是很复杂的,既有棉株体固有的抗性,又存在病菌侵染诱发的抗性。

11、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降低,西芹干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降低。

12、病菌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13、如果病菌突破这道防线,后天免疫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

14、初步阐明番茄灰霉病菌抗丙烷脒的生理生化机制。

15、某些铃形和无蜜腺减少病菌容易进入棉铃的途径。

16、目的为了简便快速地筛检出肠道致病菌。

17、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上升。

18、你的意思是我刚刚制造了两万个病菌,而你可能因此而死亡。

19、病菌携带者自身不显示病征但仍有传染性。

20、鼻腔粘膜还可分泌免疫球蛋白A,以围歼入侵的病菌。

21、小麦秋苗带菌量大,则翌春病菌越冬菌源量也大。

22、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内抗菌活性。

23、几个小组利用基因簇的软腐病菌藻为表达在其他主机。

24、晚疫病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全球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

25、在直接涂片上致病菌可能不明确。

26、生长中的胎儿是处于无菌的羊水中,羊水能避免碰撞和病菌。

27、夏季头部容易出汗,枕芯极易成为藏匿病菌的地方。

28、两支科研团队均在结肠肿瘤中发现了梭菌属病菌。

29、食源性致病菌是指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发生疾病的细菌。

3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真菌是主要致病菌。

31、分生孢子在稻瘟病菌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细菌中能促进抗药性的遗传因子能转移到更具感染性的病菌中。

33、结论莽草提取物对两种常见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34、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35、这些科学家检查了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的99种菌株。

36、一种名为叶草虫的小昆虫携带病菌,在田间传播。

37、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兽共患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38、结论凝结芽胞杆菌TBC169株对肠道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9、目的研制靛基质纸条和ONPG圆片用于肠道致病菌的检验。

40、依据吸水纸培养特征,能快速检测这四种.种传德氏霉病菌。

41、结论消痤洁肤乳膏对寻常痤疮常见致病菌具有抑菌作用。

42、铜绿假单孢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以导致很多种类型的感染。

43、他研究的是一种可传染病菌的微生物。

44、在PSA培养基上,利用稻曲病菌菌核分离培养了稻曲病菌。

45、该病主要危害幼瓜和叶片,病菌借气流和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灯之歌初中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