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建议书作文

2024-05-10

雾霾天气建议书作文(精选6篇)

篇1:雾霾天气建议书作文

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 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统计,大雾已成为导致高速公路连环相撞恶性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这方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是当前高速公路一旦出现雾,必须采取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甚至是封闭道路的原因。

雾霾如此可怕,我们应如何预防其对我们的危害呢?

1、雾霾天气少开窗 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注意,挑选口罩要慎重:在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2014年防寒口罩监督抽查质量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口罩无统一执行标准,导致问题口罩占9成之多。检测还指出,有九成标明防pm2.5的口罩实际根 本不具备防护能力。因此,大家购买防霾口罩要到厂家官网或正规销售渠道购买,确保使用正品行货,要购买通过专业防护机构检测合格的,不要购买“三无”产品或标识模糊不全的产品。在选用及使用口罩时,应注意口罩包装完好,并有产品合格证明、性能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同时,建议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如有不适,应远离污染源,摘下口罩。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桔梗汤的百度百科介绍。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最好多吃水果和清肺的猪肝、猪血、绿豆汤、红豆汤、莲子心煮水喝等,以防雾霾天气对自身呼吸道产生的影响。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

篇2:雾霾天气建议书作文

【摘要】随着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多个国家出现了雾霾的天气,雾霾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就雾霾天气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防治

1、前言

本文主要从雾霾的定义、雾霾的成因、雾霾对人体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2、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和霾都是一种低能见度的天气,但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能见度在1~10公里时称为轻雾,雾和轻雾的主要成分是水,它们本身并不是污染。霾主要由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即空中悬浮的大量细微颗粒物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气象上区别雾和霾主要依据能见度大小和相对湿度的高低。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因冷空气势力较弱,风力较小,大气层结稳定,也就是不同密度大气的高度分层状况十分稳定,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近期极端不利污染扩散的气候等客观条件因素之外,还有本地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也包括周边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的因素,工业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而pm10和pm2.5是造成最近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首要污染物质。

pm2.5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按照环境质量监测标准,pm大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可以被阻挡在人的鼻腔外,pm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也可以通过痰液排出体外或者被鼻腔内部的茸毛所阻挡,pm小于2.5微米的就不容易被阻挡,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空气中pm2.5浓度年均值不应高于10微克/平方米。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3、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

3.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3.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3.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3.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3.5.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3.6.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4、防治雾霾天气的对策

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人们必须根据雾霾形成原因,做好相关防御措施。要想彻底防治雾霾天气的再次发生,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雾霾天气的治理工作。4.1.加强雾霾天气的预防

加强预防雾霾天气的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雾霾天气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及安全损失,气象站应采取一些措施:

一、业务值班人员实时监测雾霾天气,根据雾霾特征、观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及时发布雾、霾预报预警信息;

二、密切关注天气,认真做好预报服务。

三、加强与公安交警、高速、农业、环保、交通、公交、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四、加强对此次雾霾天气过程发生和持续的成因、雾霾天气过程的影响、后期天气变化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

五、认真分析总结当前雾霾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雾霾预报业务。4.2.提倡节能减排、环保出行

这里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积极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提倡人们外出游玩时,多采用乘坐公交车、自行车、徒步等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同时,继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提供空气质量。4.3.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建设

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导致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比较多,不容易扩散和稀释,给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4.建立相应的环境监管和协调制度

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强气象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组建雾霾天气预防工作小组,建立必要的监管和协调制度,认真分析本地区的天气状况,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加强城乡违法、违规污染环境单位和个人的调查与处罚。4.5、加快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

前段时间,长时间、大范围笼罩我国华北、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民生周刊》记者近一周的采访发现,这亦是代表委员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多位代表今年提交了相关建议。

1989年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早已落后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不能适应当前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首先要研究其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理应将其上升为中国生态法治建设的基本法。

其次,应当明确其国家环境政策法的性质,以国家意志形式向全世界宣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局性、战略性制度,规定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根本战略、公民的环境权益、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体制、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违法责任以及环境诉讼程序等,都应当在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环保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健康,环境保护法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将保障人体健康作为立法目的。同时,环保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共同参与,只有形成政府、企业、公民的“共治”,各方面都齐心协力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才是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尽快推动《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这个行动最重要的方面。

5、结束语

总之,雾霾天气对人体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交通的安全,因此,加强对雾霾的预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先进技术,降低环境污染,从制度上、法律上强化雾霾天气的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旋晓晖.暖季中国东部气溶胶影响显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d辑,2008,38(4):519-528.篇二:雾霾天气治理的一点建议 雾霾天气治理的一点建议

《晶瑞净化》 2014年 3月 第3期 青峰

雾霾是空气中的粉尘与有机物(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结合而产生的,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一旦出现,30年不会结束,能见度低,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中,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雾霾颗粒附着在肺上,还容易诱发肺部疾病。

雾霾产生的原因,包括汽车尾气、建筑装修产生的有毒气体、工厂废气、空调废气、建材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电厂燃煤废气及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等,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浮游在空气中,能见度低,不易消散,特别是有机废气,大自然很难净化消除,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还会产生光化学反应,对人体危害更大。

我非常关注京津冀的雾霾天气,也看到了政府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和魄力,大规模的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的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提高油品,节能减排,有很好的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是治理中的重点:预防;但是雾霾成分包括尘霾、烟霾和雾,尘霾和雾可以在刮风下雨和阳光照射的自然过程中会迅速好转,可是烟霾的主要成分是汽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电厂含硝含硫废气,这些成分大自然净化能力很差,特别是大量的存在情况下,阳光、风雨不能有效净化,只是会有少量的缓解,在特殊自然条件下,还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出危害性更大的有毒气体;所以我建议,还需要考虑进行“科学人工治理”,现在我们国家的纳米光催化材料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据慧聪环保网2011-01-18报道:上海已在复兴东路、河南路部分路面铺设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光催化剂,试验表明,该路面能吸收45%的废气污染;ofweek环保网讯2013-09-05 08:58:06报道:深圳南山区近期在南油片区启动实施“晶灿环保光催化氧化技术”治理空气污染应用试点项目,计划喷涂建筑和路面面积合计42.6万平方米,探索治理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对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外墙和路面喷涂纳米光催化材料,以jr05纳米二氧化钛来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善区域大气质量。另外东北林大交通学院承担过交通部两个项目,也是使用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处理水泥道路和柏油道路,利用太阳光做能量,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jr05光催化材料做催化剂,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产生的是无害的物质,效果很好,氮氧化物降解效率是20-60%;项目已经验收结题;并且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都有这样的案例;处理成本在大范围使用情况下,可以大幅度下降;控制在较低的可以承受的范围。这种新材料光催化治理空气污染可以常年有效。篇三:针对雾霾的几点建议 针对雾霾的几点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为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 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又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受其害。本文为减轻雾霾提出几点建议。

大气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治理污染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根本上消除重污染天气,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并制定长效的协同联动机制。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雾霾天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燃煤、燃油以及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各种排放。对于燃煤源消减的关键是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逐步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淘汰中小型燃煤锅炉。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推行“煤改气”工程建设;鼓励北方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洁净煤。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的工程建设。减少燃油导致的污染物同时需要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大城市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燃油品质,加快石油炼制企业的升级改造,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行为。除燃煤燃油外,污染物源还有油烟污染、秸秆燃烧等,应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及露天烧烤的环境监管;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等综合措施,加强秸秆燃烧监管。

(二)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民众减排意识

大气污染不仅仅来源于工业、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等,也来自于日常生活。驱散雾霾,离不开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积极宣传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舆论监督,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对雾霾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研究,提高科学有效防控能力

篇3:如何开展“雾霾”天气的教学

作为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之地, 为应对恶劣天气, 中小学首先应制订和完善有关预防和应急工作方案。其次, 应结合学科特点, 向学生开展“雾霾”天气的教学, 让学生及早认识“雾霾”,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节能减排, 防治雾霾”的活动中。

一、提出“雾霾”问题

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没有“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 但在电视新闻、天气预报和报刊中, 却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一词。地理教师可结合教材中天气、气候的教学内容, 或者当地出现“雾霾”天气的时间, 适时向学生提出:什么是“雾霾”天气?由于“雾霾”天气是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 学生迫切想知道相关知识,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搜集“雾霾”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和报刊, 搜集关于“雾霾”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师可安排学生个人搜集或学习小组共同搜集;也可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搜集。搜集资料的时间一般2~3天为宜。

三、探究“雾霾”活动

地理课探究“雾霾”活动, 教师应在课前检查、了解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 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和讨论活动。

先由学习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择其要点给予肯定, 并及时归纳小结。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 应回避专业性太强的文字内容, 选择简明易懂的文字资料和直观、清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探究“雾霾”活动中, 需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1.概念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是雾和霾的统称, 白色是雾, 黄灰色是霾。多出现于秋冬季节。雾由水汽组成, 霾由二氧化硫等细小颗粒物组成;雾的气象符号像中文“三”字, 即“≡”;霾则像阿拉伯数字躺倒的“8”, 即“∞”。

2.产生原因

据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张瑞芹教授关于PM2.5相关课题的研究表明, 燃煤、交通、扬尘造成的空气污染各占三成。让学生明确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石化能源消费增多, 排放出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和悬浮物。此外, 城市“逆温”现象增多, 不利于城市空气产生对流运动, 空气中悬浮微粒滞留在低空和近地面, 加剧了“雾霾”的形成和发展。

3.“雾霾”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是“雾霾”最直接的危害,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 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长期被吸入人的呼吸道, 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甚至肺癌。同时“雾霾”会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 扰乱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危害人的生命和财产, 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

4.防治措施

防治雾霾的根本是“减少污染源”。

(1) 建立长期的联合防控机制:由国家统一制定方案和措施, 由环保部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实行关闭、减产或转型升级。

(2)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 所以从全国环境治理来说, 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降低煤炭消费, 降低燃煤排污是重要之举。

(3)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实行单双号限行, 排污超标的车辆不能出厂, 同时应完善城市公交体系, 市民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

(4)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要增加隔离带、扩大绿地和水域面积, 工业布局必须长远规划, 科学合理。

(5) “雾霾”来临时, 市民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戴口罩是外出活动最简便而有效的防范措施。

四、组织讨论活动

在学生认识雾霾的基础上,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 与我无关”“防治雾霾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任务, 个人无能为力”“为减少大气污染源, 我能做些什么”等问题。

在讨论中, 有的学生说:“我可以向亲戚朋友们宣传, 让大家多乘公交车, 不随意焚烧垃圾等”;有学生说:“我骑自行车上学, 不让父母亲开私家车接送!”也有学生说:“老师, 我们节约用电, 少吃烧烤, 算不算为减少“雾霾”做贡献?”通过讨论, 学生逐渐明白:防治“雾霾”不单是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 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一些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会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要减轻“雾霾”的出现和危害, 需要树立公众参与意识, 人人参与行动, 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才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篇4:雾霾天气如何拍摄?

近日,北京经历了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绝大多数人都减少外出,选择待在家中或者办公室里,但也有一些勇敢的人选择了拿出相机外出拍摄,对这些记录如此盛况的人们,我们不能不表示敬意。摄影是一门减法的艺术,当雾霾笼罩了整个城市时,往往可以使得普通场景因为大量的细节被隐去而出现陌生感,而摄影被人们所看重的一点就是它可以使我们熟悉的东西被陌生地呈现出来。这也许就是一些人所谓的“诗意”吧!

雾霾是表现画面空间深度感的重要手段

对摄影师来说,雾霾其实是好事情。因为适当雾霾可增加大气透视,它是表现画面空间深度感的重要手段。由于空气中存在着烟雾、尘埃、水汽等介质,这些介质对光线有扩散作用,其中蓝色光(其短波光线)更容易被扩散,因此,本来无色透明的大气就被染成淡蓝色,这是产生大气透视现象的原因。

由于大气透视的存在,雾霾会对远方的景物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它会模糊影像,使得物体的轮廓不再清晰,一些细腻处也显示不出来。第二,它会使色调变淡,并且较少色调的变化范围。因此,照片上的色彩就会变得很淡,色调也不会那么明显。第三,大气层会吸收温暖的色彩,同时反射出冷色彩,因此,任何看得到的色彩都会蒙上一层蓝色的光辉。

这种重度污染的天气,彩色照片会自动变成黑白照片,照片会不由自主地带上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的风格——那种粗颗粒的黑白照片。

雾霾适合表现朦胧或超现实的感觉

凡事有弊必有利。只要加点想象力,薄雾、烟雾、尘埃与浓雾,也可以被利用来拍出有趣、动人的摄影作品。雾霾中景物若隐若现,往往是近景清晰,中景朦胧,远景模糊,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雾霾能使景物产生残缺,又能把这些残缺的景物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景观效果,雾霾对景物的天然留白,会产生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意境和效果。让人们展开无限的空间想象,它是画意摄影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然,雾霾有浓淡之分,一般来说,利用淡的雾霾来拍摄,可以得到较好的空气透视感,照片色彩明快,会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形状特殊的树木、建筑物、农机和动物,都会很清楚地在薄雾中显现出来。薄雾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在清晨的水上——因此,可以拍摄薄雾中的湖边或者薄雾笼罩的湖面上白色天鹅。

利用中等雾霾来拍摄,因为其强烈的遮蔽作用,可以产生虚幻、神秘的氛围,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感受。灰尘和污染物会在城市和工业区里,制造出大量的烟雾。拍摄这些景物时,试着选择落日时分,因为这时的烟雾最为明显。背光拍摄,可以增加烟雾的效果。

而严重的雾霾,则可以利用其遮蔽特点,滤掉物体的颜色,打造昏暗的超现实主义效果。

在雾霾天气拍摄应注意什么?

当雾霾比较浓重时,我们首先应注意对相机的防护。湿气会损害机器内部电路,灰尘被湿气浸湿还会形成阻塞,悬浮尘粒会弄脏镜头,所以,如果空气中的烟尘较重,最好给镜头配上UV镜,如果空气中水汽较重,最好带上防湿罩。

拍摄薄雾,最好时机是在雾天阳光初露的那一时刻,运用逆光或者侧逆光进行拍摄,可以显示出光线透过浓雾层的美景。这种雾气拍摄的人和树木的剪影效果非常漂亮。

如果是能见度很低的雾霾,除较近的前景外,中景和远景都看不到。可以根据拍摄者与雾气之间的关系来选择镜头。如果在雾中,由于空气通透性较差,可以采用广角或中焦镜头,对身边的近景进行突出描述,比如拍摄雾霾中带口罩人们的活动等;如果身在雾气之外,比如都市的高层建筑上,则可以利用雾霾营造的虚实进行构图,一般中长焦镜头会发挥不错的作用。

雾霾天拍摄尽量采用较低的感光度。对于色温的控制,建议使用RAW 格式拍摄,避免因色彩偏差而带来的损失。另外,要根据画面适时调整曝光,一般都要在测光数值基础上进行增减,原则也是遵从白加黑减。

雾霾天一般为散射光,但阳光的方向一般可以分辨,如果使用顺光拍摄,景物有时会流于平淡。所以,使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效果和景物立体感。

本文记者新浪微博:@北科报张二

邮箱:xinghaiz@126.com

篇5:防范雾霾天气的建议书

自1月,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区相继出现持续的雾霾天气,空气大范围的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

(一)尽快修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空气质量指标、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措施得力,主体清晰,责任明确。

(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北京市监测体系中,除了固定的监测站外,还建设了40多个小型地面空气质量检测点,负责监测高度在10米以内的空气污染物。建议参考北京的情况,增设小型地面空气质量检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并在监测地点的选取方面多听取市民的意见,以便更全面反映空气质量真实情况,为空气污染治理做好准备。

(三)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借鉴天气预报信息发布的成熟经验,建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等多种形式媒体参与的空气质量高效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向市民提供空气质量信息和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空气质量情况给市民提供出行、锻炼方面的行为建议。

(四)出台应急措施,应对雾霾等重度空气污染。如,在雾霾重度污染天气发生时,实施限制公车出行,污染企业停工,大型堆场洒水抑尘,重污染区域非公交车辆限行,建筑工地停工等应急措施。

(五)建立多城大气污染治理联动机制。大气污染流动性强,影响范围广,单一城市治理难度大,需要协同治理。如:科学家测算,北京的污染物有30%来自周边数十个城市。因此,在空气污染治理时,首先应在范围内采取统一的标准和行动,而不是只在中心城区强化空气污染的治理,却放松了对所属区(市)的治理要求。同时,还应与周边城市及县(市)协商、联动,共同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六)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尽快制定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要充分挖掘海洋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对煤电的依赖。同时,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集中式沼气系统、热泵技术等先进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减少广大农村地区对煤炭、薪柴等高大气污染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七)加强对扬尘的治理。科研结果表明,扬尘对许多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率在25%以上。目前,各地在建工地很多,围挡防尘,车辆冲砂消尘、洒水防尘等措施落实的不到位。工地外尘土满地,渣土车不经冲砂直接上路。建议强化技术消尘手段,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等设施实施监管,并加大对建筑工地、粉料堆场等场所及运输过程的检查、监督和违规处罚力度,减少扬尘的危害。

篇6:关于雾霾天气的建议书精选

以下是我提出的进一步加强雾霾综合治理的建议

1.加快环境立法步伐。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方面国外有先例可循,1952年,“伦敦毒雾”事件造成120多人丧生。伦敦最终依靠法律告别“雾都”,其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在严密法律下全民参与治理。1954年伦敦通过了“城市法”,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空气清洁法”,1968年对“空气清洁法”作了补充和修改,1974年又制定了“控制公害法”等。最近,号称史上最严厉、最细致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在征求意见。条例规定,遇到大气严重污染等环保突发事件,可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部分机动车停驶;在一定区域内机动车拟限行;停车三分钟车辆应主动熄火;超四级风停止拆除工程等。空气污染治理,不能单靠一项条例,或者某个城市的单兵突进无法根治。此次雾霾天气恰恰成为环境立法的良好契机,要在全国层面重新进行系统规划,参照其它国家的良好做法,立法机关应在空气治污立法层面加大违法成本,出台针对性更强的国家法律,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在空气治污中的责任,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要出重典,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政府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煤炭、油气、核能和清洁能源合理比例,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源排放(专家分析,灰霾天气成因中,燃煤、机动车、油烟、有机物挥发物和扬尘等占了1/4,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相当于对1/4的燃煤污染进行了有效整治)。其次,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科技、轻污染、绿色产业,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钢铁、冶金、建材等重工业进行有序关停、搬迁整顿和节能改造,全面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再次,出台具体化硬性考核指标。国家要把环境因素作为考核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尽快完善生态考核体系。各地要及时掌握并严格保护自身区域内的环境容量,环保部门必须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3.加快建立群防群控和区域联防工作机制。政府要加强领导,从制度层面加大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政策,形成政府各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全面明确发改、财政、经信、环保、农业、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等不同职能部门在严格环境准入、优化工业布局、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脱硫脱硝工程、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加强烟粉尘污染控制等方面的部门职责,依法治污,严格执法。积极推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地要

及时制定雾霾天气防治应急预案,全国各省份之间、各城市之间要搭建一个合作互动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时掌握污染发展趋势,形成对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水平。

4.加快完善空气污染治理长远行动规划。大气污染治理难是社会共识,欧美发达国家耗费了30-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治理大气污染有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国家环保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及时出台一项空气污染治理的5年或者20年专项行动方案,各级政府要将行动方案细化配套,科学制定治理大气污染的路线图和进度表,做到污染治理工作有规划、有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有成效。行动方案要大力整顿当前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如:针对环保工作定位问题,合理界定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定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方法和指标同步。针对大气环境系列监测考评指标体系不统一,要明确在规定时间内建立统一的空气质量监测、考核、评估等指标体系,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针对机动车污染日益加剧问题,要大力推进油品提升步伐,严格规定国家油品提升计划,限定时间表大力推进油品升级换代,全面落实最新国家等级标准等等。

上一篇:免费薪酬体系设计方案下一篇: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