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的传说故事

2024-05-03

西王母的传说故事(精选8篇)

篇1:西王母的传说故事

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知道天帝能否原谅,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来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沉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资料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篇2:西王母的传说故事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仙也未能免俗。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像氢气球一般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蛤蟆。

篇3:除夕守岁的传说故事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被称为“祟”的小妖怪, 它长着黑黑的身子, 但手却是雪白的。每年春节除夕夜, 它都要到人间害人, 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过的小孩就会生病, 莫名其妙地发高烧, 整夜说胡话, 等到十几天高烧退去后, 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所以, 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 家长们都怕“祟”来伤害自己的孩子, 就整夜亮着灯, 陪孩子一起玩, 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叫做“守祟”。

后来, 人们觉得说“祟”这个怪物有些晦气, 又因为“岁”与“祟”谐音, 于是人们就慢慢改“守祟”为现在所说的“守岁”了。

篇4:从众神的传说到人的故事

赫克托尔大吃一惊:帕里斯偷了全希腊最宝贵的东西———美貌无比的皇后海伦,他立刻下令调转船头返回希腊,同时责怪弟弟为了个人私情不顾多年来好不容易才维持下来的两国和平。而帕里斯苦苦哀求说自己和海伦已经爱得死去活来分不开了。在爱情面前,大英雄似乎也手足无措,赫克托尔长叹一声,他知道:一场残酷的战争就要开始了。

这是美国影片《特洛伊》的一个情节,也是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起因。

荷马不朽的史诗《伊利亚特》至今仍在显示着独特的魅力:女神忒提斯的婚礼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为了报复,她暗中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忒之间的争吵,都说自己是最美丽的女神,为他们评判的就是帕里斯,因为爱神阿佛洛狄忒允诺说要帮他得到天下最美丽的女人,帕里斯便将苹果判给了爱神,于是,另外两个女神发誓要向特洛伊人报复。在帕里斯代表特洛伊国王访问希腊城邦的时候,他和斯巴达皇后海伦双双堕入爱河并将她带回特洛伊。斯巴达王和他的兄长———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发动千艘战船进攻特洛伊,奥林匹斯众神也都加入到这场大战之中。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特洛伊的赫克托尔在战争中逐渐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战争持续了10年,双方都损失巨大,最后希腊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伊利亚特》描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它在展示战争的暴烈的同时描述了英雄的业绩和征战的艰难。它阐释人和神的关系,审视人的属性和价值;它评估人在战争中的得失,探索促使人们行动的内外因素;在一个神人汇杂、事实和想像并存、过去和现在交融的文学平面上对是什么影响人的生活、决定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认真的、有深度的探讨。

无论是古希腊的神话还是史诗、戏剧,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当主人公遭遇到战争、苦难和毁灭性的打击时,他们会以超常的精神进行抗争,表现出本能的求生欲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也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抗争中显示出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这也许就是古希腊神话的生命力所在。

阿喀琉斯无疑是史诗中典型的英雄人物。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人间的英雄佩琉斯的儿子,他刚生下来时,忒提斯想让他成为神,因此每天晚上将他放在天火中焚烧,但当阿喀琉斯即将成为神的最后一个晚上,她丈夫看见了,吓得大叫起来,破坏了女神的工作,使得她用手抓住的阿喀琉斯的脚踵没有成为神体,也就留下了他的“命门”。于是西方便有了“阿喀琉斯的脚踵”这个成语,意喻致命的弱点。

读大学时记忆最深的是“阿喀琉斯的愤怒”:英雄世界的价值观的中心内容是荣誉。他们把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因而也是最可贵的东西。阿伽门农夺走应该属于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意味着莫大的刺激和羞辱。于是阿喀琉斯拒绝再为希腊军队出战,只看着他们节节败退,即使是阿伽门农低头认错也不肯迁就。直到自己的好友被赫克托尔杀死,他才再度像一头勇猛的狮子重新杀入战场。最后,在一次激战中,他被射中了身体最薄弱的部位———“阿喀琉斯的脚踵”,一位人神一体的大英雄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烁出勇气、智慧和进取的光华。这便是荷马笔下的英雄的人生,凡人试图冲破而又无法冲破自身的局限的悲壮。很明显,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生的自豪。

在这样的史诗情境里,很少有人去分析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也没有人去辩论海伦是不是红颜祸水,并且,没有人注意为帕里斯的爱情断送了无数的生命是否值得。双方的英雄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荣誉而战,为每一个国民的尊严而战,于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于战斗双方的那些英雄的命运,欣赏的是他们的率真和执著,强烈和质朴。

电影《特洛伊》的故事几乎完全来自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深沉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所构造的那个颠覆传统的人神世界,扎根在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之上的希腊神话更注意英雄的塑造,在这里,神退居次位,他们自私、妒嫉、小气、淫荡,更像是奴隶主或奴隶主的化身;英雄才是希腊神话的主角,这也正暗合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电影制作的推崇英雄主义的态度,于是在银幕上就出现了这些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群像。

好莱坞的电影人的确具有很大的魄力,《特洛伊》的拍摄投资几乎高达2亿美元,豪华的演出阵容,巨大的战争场面,无不令人惊叹。更重要的是,将体系庞杂的《荷马史诗》和它所描述的希腊古典神话再次搬上银幕,这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但是,编导们选取了一个巧妙和角度,影片中叙述和观赏的视角与荷马史诗大不相同了:首先从故事中去掉了众神的介入,将它完全变成人的故事,同时,在故事中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观念。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现方式是以文明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更文明的方式往往趋向于深层而隐秘的精神活动、复杂而晦暗的情感波折。

于是我们看到了对爱情的肯定。海伦和斯巴达王年龄和外貌的反差,就在向人们表现这桩婚姻的不平等,引起观众对帕里斯和海伦的同情。而特洛伊的老国王对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也显示出理解和宽容:“我一生只为祖国和荣誉而战,为爱情而战兴许是更大的幸福。”面对年轻的儿子,老国王这样叹息,仿佛更是鼓励。

比如对这场战争是与非的态度。从阿伽门农兄弟俩的对话中透露出他们进攻特洛伊的真正用意是借机侵略和扩张,同时,无论是从演员的外形特征和表演上,都显示出骄横和霸道,这种处理显然掺入了编导的态度和评价。

比如英雄人物的复杂感情。阿喀琉斯面对女俘的矛盾,赫克托尔对妻儿的眷恋,帕里斯在决斗场上的临阵脱逃。无处不在表现人物曲折婉转的性格与情感。

这些,无疑给这个古老的故事加入了现代人的思维定势。

于是,阿喀琉斯便“愤而不怒”了,最后的结局是让帕里斯射中了胸膛,那致命的脚踵就淹没在现代人的更为理性的观赏习惯中。看过电影的人更多地在关注布拉德·彼特扮演的阿喀琉斯和艾瑞克·巴纳扮演的赫克托尔哪个更有魅力,更多的人在议论说黛安·克鲁格扮演的海伦一点也不美,根本谈不上“美貌倾千帆”,为了这样的人,只需三艘战舰就够了,如此等等。

现代的表达方式反而使得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那种率真、直露甚至狂热的因素大大消减。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原始的激情平时很少被激发,只有在感悟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真实情境,在古希腊神话的审美观照中,才能引起共鸣和心理的动荡,使人感受到古希腊文明的永恒魅力。

篇5:孔子的传说故事_孟子的传说故事

孟母三迁: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先搬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许多坟墓,每天都有许多人吹吹打打,为自己死去的亲人送葬。孟子见了,觉得很好玩,每天都和小伙伴玩起这样的游戏。孟子的妈妈见了想:这样下去,孟子一定会没出息。于是,孟母把家搬到集市,到屠猪宰羊的人家旁边的地方去住。可孟子见屠猪宰羊很好玩,又和小伙伴玩起屠猪宰羊的游戏。孟母知道了,又把家搬到学校旁。学校每天上课、写字、读书,孟子一看,马上也跟着读书、写字。孟母看了说:“这次总算找对地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离不开好的环境。

断织教子:孟子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还常常逃学。有一天,孟子早早回到家,孟母问:“《论语》你会被了吗?”孟子嘴上说会背,可却一句也背不出来。孟母见了,拿起一把刀就把刚织好的布给剪了,之后便呜呜地哭起来。孟子见了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布给剪了?”孟母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这布一样,毫无用处。”孟子听了,不再逃学,而刻苦学习,后来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篇6:经典传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

相传,疏勒国王子在山中打猎受伤,被一名叫鶄的貌美牧羊女所救,便经常借故打猎约会牧羊女子;牧羊女也被王子的真诚情义所动,爱上了王子。疏勒王知道这件事后大怒,他瞒着王子将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国后山的迷谷里。牧羊女在山谷中因思念王子,整日悲伤流泪,可她也没有办法走出迷谷。

王子知道后,只身来到山谷中寻找自己心爱的人,他呼唤着鶄的名字,寻遍众多的山谷。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找了七天七夜,还是没有找到他心爱的人。可王子还是在山谷中继续寻找,终于身疲力竭。绝望的王子对着山谷倾尽全身力量,呼喊鶄的名字,声音震撼山地,山体瞬时裂开一道峡谷,王子也昏迷在连心溪旁。这时牧羊女也听见了王子的呼唤,她泪流如泉涌,眼泪汇集成溪流,顺着山谷流到王子跟前。王子感觉到了鶄的眼泪,他知道鶄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于是他振作精神,顺着溪流继续寻找,但由于体力不支,王子还是倒下了。鶄被困在山谷中,她不停地哭泣了49天49夜,眼泪哭干了,眼睛哭瞎了,最后她化身为溪流,希望有一天王子能顺着溪流找到她。由于溪水的灌溉,王子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一片茂密的胡杨林,千年不变的溪水与胡杨林便永久的缠绵在这个山谷。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忠贞的情侣,便将此山谷命名为寻情谷。后人为了记念这对忠贞的情侣,便将此两山之间的低凹处称之为“寻情谷”,牧羊女化身的小溪被称为“连心溪”。

篇7:西王母的传说故事

春节我们这里的习俗很多,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舞狮舞龙,小孩子穿新衣,戴新帽,还可以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别提有多看开心啊!其实,提到压岁钱,还有一个传说吧。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总是会偷偷跑出来,到人家家里去,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成傻子,甚至会死掉。但是这个名叫“祟”的小妖怕灯光,因此,家家都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作枚铜钱包在红纸包上,放在枕头旁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要去摸孩子的头,这时只见枕头边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大叫一声就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的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同音,之后逐渐变为压岁钱。

篇8:“穿小鞋”的传说故事

不几日, 恰逢有一位媒婆前来提亲, 要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 就答应了下来。可是, 这时后娘的脸色却不好看了。

后娘为了刁难巧玉, 就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 让媒婆带给男方。男方看到鞋样后, 也很满意, 就根据这双鞋样做了一双小绣鞋连同聘礼一起送到了巧玉家。

巧玉出嫁那天, 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 害得她上不了花轿。她又羞, 又恼, 又急, 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人们非常婉惜。

上一篇:新疆专业技术继续教育下一篇:小队长竞选口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