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案例

2024-04-22

大古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案例(精选3篇)

篇1:大古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案例

感恩在心,爱要表达出来

活动主题:

感受博爱,懂得感恩 活动目的: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都会付出很多的爱,亲情之爱,无垠无隙;授业之爱,博大关切;友情之爱,则是随需而在,伴随一生。本次感恩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体会老师的谆谆教诲,学会和同学相处。让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爱,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在活动中营造“感恩”氛围,让队员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活动中学会感谢,学会回报、关爱他人。活动准备:

1.了解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由来。2.为父母、老师制作感恩卡或者给他们写感恩信。

3、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并进行手语表演。活动过程

一、开一次主题班会

以班为单位,召开一次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1.班会上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

2.学生从找到的资料中说说感恩的小故事、唱唱歌曲加深对“感恩”一词的了解; 3.说说“你想对谁感恩,想怎么做”,来拓展大家思维,让大家学会在生活中感恩。

二、感恩社会,服务他人

1、绘制以感恩为主体的绘画或者手抄报。

2、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教育。

3、结合假期,让同学们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开展快乐假日中队活动,让同学们从学校的课堂走进了社会的大课堂,在社会课堂中学会求知、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三、感恩

1.利用班会课或者阅读课的时间共享感恩的好书,并交流感受。

2.在读感恩读物的基础上完成一篇读“感恩”故事的读书笔记,并互相交流、学习。

3.让学生收集感恩故事,并进行感恩故事集体讲活动。

四、感恩父母,懂得回报

1、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契机进行集体感恩活动。

2、在每个活动当天自己动手,给爸爸妈妈或老师准备一件小礼物、给父母写一封信、说一句让母亲感动的话语、做一件让母亲感动的事等,送上对妈妈的祝福。

3、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爱好,问问父母有什么心愿,陪父母一起做一件家务。

五、做一张感恩卡

1.在3月8日当天,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为妈妈制作一张“三八”慰问卡。2.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组织少先队员集体听《时间都去哪儿了》,开展感恩父亲、母亲综合实践活动,为爸爸妈妈亲手折康乃馨,祈求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康快乐。3.在教师节当天,真诚地对老师说一句感谢的话 活动收获:

感受真爱似海,博大包容,却不留一丝索取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篇2:大古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案例

一、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设计时,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感恩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感恩意识上相对还较为缺乏, 无论是父母对自己的奉献、教师对自己的付出还是生活中所得到的施予, 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一切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学生很难意识到对于自己的拥有以及他人的付出应当心生感激。因此,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前,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心里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让学生心里有更多爱和感动。

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很多不同方面展开,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我从学生日常的生活为切入口, 让他们从很多生活细节中来体会感恩意识的意义。课堂上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每天会很早就起床, 做好早餐然后再叫醒自己起床准备上学。大部分学生在享受父母的给予与付出时都不太懂得应当对于这一切心存感激, 学生对于父母的付出与给予太习以为常。于是, 我继续给大家讲述。父母每天也需要上班, 晚上回家后需要做饭、照顾自己, 第二天还需要早起, 父母其实是非常劳累的, 但父母为了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这一切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作为孩子自己应当有怎样的感受呢?很多同学听到这里都非常专注, 不少同学在听完我的阐述后都会从心底说出要谢谢爸爸妈妈。学生终于明白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的意义, 学生内心的感恩意识也在一点点滋生。

二、结合课本内容深化感恩教育

在展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时, 仍然应当以课堂为第一阵地。课堂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很多教学知识点都能够让感恩教育得以渗透, 教师应抓住这些良好的契机,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节教学内容是促进孩子和父母间良好沟通的蓝本。这节教学内容不仅要化解父母和孩子间的隔阂, 让成长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被父母所理解, 同时, 这节内容也是深化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课堂上我展开了一次小活动, 我让学生都说说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话。一个学生说:“我平时喜欢看电视, 妈妈老是不让我看。我知道妈妈是想让我尽快做完作业, 能够认真学习, 但我想对妈妈说, 我只是想看完那个动画节目, 我希望妈妈以后不要不让我看。”另一个学生说:“我早上起不来床, 爸爸总是会训斥我, 还说要告诉老师, 我想对爸爸说不要老是训斥我, 我只是有赖床的习惯, 以后会慢慢改的。”不少学生都在课堂上说出了自己心里的一些小疙瘩, 大部分都是和父母间存在的隔阂, 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心愿。学生发言完毕后我会引导学生来反思, 爸爸妈妈无论是不让自己看电视、还是早上催促自己起床, 其实都是为了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在学习上能够有进步。父母的唠叨、训斥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关爱。很多学生都明白这一点, 并且表示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 内心也是感激的, 只是父母和自己的沟通方式上让自己不太能接受。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后, 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父母的理解, 同时, 在这份理解的基础上也让他们对于父母的感激之情得以激发, 感恩意识在他们心里也逐渐深入。

三、开展相关活动让感恩教育得以实践

想要让感恩教育进一步得以深入, 有效的活动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年级、具体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帮父母做一件小事”。学生可以回家后做任何一件自己觉得值得做的小事,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从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 有的学生回家后帮妈妈做饭;有的学生会吃完饭后和爸爸一起洗碗;还有学生没有再让父母唠叨, 回家就主动做作业, 并且和父母保证以后不让他们担心。学生的“这一件小事”都选择得很贴心, 在做这件事情时也的确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为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给老师的一份小礼物”。同样,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及创造, 可以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感激。有的学生写了一封信给老师, 感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终于不再那么没有信心;有的学生给老师买了一瓶水, 并且跟老师说平时讲课时嗓子都哑了, 要多喝水 (老师收到后非常感动) 。班上还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给英语老师准确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 他主动将英语听写中自己不会的单词每一个都抄了10遍, 这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障碍很大, 平时也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 然而这一次他非常主动地交出了这份小作业, 让老师都有点吃惊, 惊喜之余也十分感动。

四、结语

篇3:大古县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案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德育工作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这就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政策支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大部分家长为生计奔波, 没时间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起, 疏于孩子的教育。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影响, 学生整体素养不高, 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 我校通过开展“六走进” (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名人、走进名胜、走进基地、走进社区) 综合实践活动, 弥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人格和性格缺陷, 从而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 树立理想, 主动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我县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 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美籍华人著名宇航员王赣俊等名人都诞生在这里, 也素有淮剧之乡、杂技之乡、花炮之乡的美誉。我县还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县内土地肥沃, 沟壑纵横, 水资源十分丰富。神奇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九龙口、朦胧塔, 以及汉代墓群都是有名的风景名胜。改革开放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济建设迅速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现已成为全国石油机械制造业装备基地和绿色照明产业基地, 涌现出了森达、信得、鸿达、三益、豪迈、日月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 为“六走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通过“六走进”活动, 充分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 风土人情, 以及家乡的名人、名胜、物产资源和支柱产业。

(2) 在“六走进”活动中, 了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产品的生产流程;了解农村有关农作物的栽培方式和生长过程, 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掌握有关运动项目的技巧和有关用具的制作方法;了解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 提高自主搜集信息、归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培养主动与人交往、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掌握生产劳动、物品制作、素质发展等各项技能。

3.情感目标

(1) 让学生在体验、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 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从而激发爱家乡、建家乡的美好愿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品质、生活品质、学习品质和吃苦精神, 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 联系活动的地点, 确定活动的时间。

(2) 察看活动的路线, 确定交通工具。

(3) 布置学生活动所需准备 (或收集) 的材料和有关物品及注意事项。

(4) 设置活动的形式或流程, 做好有关指导工作所必需的材料或物品。

2.学生准备

(1) 对所定活动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 初步了解活动地点的有关情况。

(2) 分小组, 根据活动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 进行合理的小组人员分工。

(3) 根据活动要求和老师的布置准备必要的物品或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1.学生的主要活动

(1) 收集资料。学生通过网络、书本或询问他人等方式, 做好“六走进”前期准备工作, 丰富自己的认识, 增强对活动的了解, 确保活动的成效。

(2) 采访调查。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企业家、名人后代、工人、农民、教师等不同对象, 多角度去了解和感受家乡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3) 劳动体验。学生通过步行、摘草莓、挖红薯、制作笔筒、烤羊肉串、野炊等不同形式的劳动体验, 感受劳动艰辛的同时分享劳动的乐趣。

(4) 参观考察。学生通过看专题片、图片展、听介绍、游名胜等参观考察活动, 让学生在看中学、听中悟、游中玩、玩中乐。

(5) 素质展示, 在走进活动中, 学生自编自演, 通过唱一唱、演一演、跳一跳、讲一讲等寓教于乐的形式, 不仅向社区居民宣传了科学家教、优生优育、文明守纪、构建和谐小区等知识,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自我全面发展的素质,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教师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明确“六走进”活动的目的, 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或方法, 实践报告的写法。

3.实施的建议

为保证“六走进”活动的效果, 建议以班级为单位, 分成若干小组, 并明确小级成员职责,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体验的同时, 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或感受, 使实践报告更加真实、完善。

五、活动评析

“六走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而且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1.在社会调查中增强责任

针对现在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等问题, 我们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通过采访、咨询、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反馈等一系列工作, 不仅对有关问题和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 而且肩上也自觉地担当起了一份责任。一位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我整天生活在父母身边, 享受着父母给我的无穷无尽的爱, 没想到在我的身边, 还有许多同伴的父母在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却远离他们为家庭生计而外出打工, 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今后我一定要和他们交朋友, 玩游戏, 让我们一起手拉着手, 共享社会大家庭的爱。”

2.在实践体验中磨炼意志

针对独生子女怕吃苦, 不爱劳动, 缺少意志力的不良习惯, 我校每年都结合“踏青节”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爱劳动、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在“走进农村”的体验活动中, 学生要步行10多里路。行走途中, 许多学生要求休息, 我们教师就和他们一起唱革命歌曲, 背诵《长征》等诗句, 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在劳动中一个个不怕脏, 不怕苦, 即使流一身汗、沾一身泥也乐在其中。教师们欣喜地发现:有很多同学虽然身体素质不够强健, 但是舍不得放弃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 还有一些平时在校表现散漫的学生也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特别是一些不爱劳动的同学, 通过与农民伯伯、阿姨们的交流后, 对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劳动是最光荣的, 劳动能带给人快乐。”在这里让他们得到了感受和体验。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农村虽然很苦、很累, 可是我坚持走到了目的地, 要知道平时我的书包是由年老体弱的奶奶替我背。我真为以前的我感到羞愧!”

3.在主题实践中接受教育

开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教育,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 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了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 我们组织部分学生赴淮安开展了一次“追寻伟人足迹, 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周恩来故居、纪念馆中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一件件珍贵的物品,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少年的成长历程。站在周恩来铜像前, 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以总理为楷模, 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的倡议。

4.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协作

建湖县是全国石油产品装备基地。一个石油产品的诞生必须经过几十道乃至几百道的工序, 是一个个产业工人相互协作、共同劳动所产生的智慧结晶。因此, 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开展“走进企业”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件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流程, 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参观了放心豆制品厂, 让我学到了从大豆变成豆制品的制作过程: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制成豆制品。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每一位工人兢兢业业的工作, 一块块鲜嫩的豆腐是他们共同劳动的成果, 少了谁也不行。这也让我明白:我们必须学会与同学合作,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共同探索, 共同进步, 共同成长。”

上一篇:吴小街镇阳光村务工程第二阶段工作总结下一篇:搬运大垫子的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