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

2024-04-20

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共8篇)

篇1: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

概况:川北医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折合数10,396.7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9,767人,成人教育脱产学生69人、业余学生1,869人。医学类本科学生7,852 人。面向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培养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万余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0人。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川、渝两地医疗卫生基层战线。学校目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或教育、科研机构建立有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如与美国托莱多大学药学院结为姊妹学校,进行了多次互访和学术交流。

专业设置: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等16个教学单位。专业设置涵盖医、工、文、管四大学科门类,包括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眼视光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方向)和英语(医学英语、教育英语、旅游英语方向)14个本科专业。

学科与课程:现有医学影像学、风湿免疫学等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9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医学影像学为省级品牌专业;有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影像诊断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有诊断学、病理学、大学英语等13门校级精品课程。近三学年校级教改课题立项40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20项。2004年以来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4项。2006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师资573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298人,占52.01%;高级职称218人,占 38.05%;留学归国人员43人。目前,学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中国优秀教师1人,中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中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 人,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卫生人才1人,四川省首届优秀博士后1人,四川省首届优秀留学归国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获得者8人,四川省名中医4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劳动模范3人,四川省优秀青年1人。厅局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6人,市拔尖人才13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823,693.04平方米(1,236.77亩),生均83.7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 275,556.9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16.72平方米,学生公寓生均7.08平方米,教室面积生均5.02平方米;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达132.40座;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达17.13台。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室(中心)21个,其中公共课类教学实验室3个,医学基础类实验室(中心)7个,医学专业类实验室(中心)11个。科研实验室7个,其中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23.8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546.73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图书94.19万册(含电子图书),生均图书83.07册。校区内敷设有主干光缆近30千米,信息点2,637个,建有46个二级网站,学校教学资源网站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13门,462部教学录像片、269个教学课件、141部实习指导和121个习题库。学校体育场地总面积58,082.1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馆面积为5.91平方米。目前,川北医学院有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拥有开放床位8,325张,生均床位数1.06张。

科学研究:学院依托学科点,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5个(医学影像学、风湿免疫学、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普通外科学、肛肠科),发展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和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一批优势学科,是四川省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风湿病治疗中心。现设有医学影像学、风湿免疫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形态学、药物学、临床神经电生理及高等教育共7个科学研究所;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4个、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和SPF级科研动物室1个;基础医学实验中心5个、临床专业实验中心6个、临床技能中心1个。

学院在2003至2006年期间,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64项,厅局级项目271项;获科技奖励53项,其中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其它省部级成果奖18项;发表学术论文2027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工具收录36 篇;出版科研学术专著10部。创办有《川北医学院学报》、《西部医学》2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学院重视对外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完成了多项科研合作课题。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分赴美、英、法、德等国留学、进修;先后成功邀请了美、加、澳、日、德等国及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近百名来院讲学;与美国儿科学会联合举办了两期“儿童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班;承办了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举办了二十多场中国及省市级学会或协会的学术年会、研讨会、学习班、培训班。学院在稳定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应用研究,强化开发,将一批较为成熟的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先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感冒药分散片、“诺迪康”(药物)、“饮尔康”(饮料)、“中华龙宝”(保健品)、中草药卫生纸系列等数项研究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目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或教育、科研机构建立有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如与美国托莱多大学药学院结为姊妹学校,进行了多次互访和学术交流。侧看成峰

1951年3月奉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指示,成立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筹备委员会。同年3月,接管德启护士学校,成立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护士班;同月,接管遂宁博济医院,开办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助产科。8月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核准,正式成立西南区川北学校,校址定在市郊西山甘露寺,校长赵安泰、副校长杨正泉、教导主任宋廷模。9月1日举行西南医士学校成立大会和新生开学典礼。

1952年1月学校更名为川北卫生学校。

1953年3月更名为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划归四川省卫生厅领导,委托南充行署代管。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医药学制中等专业学制三年,学校当年招收三年制护士150名,助产士50名。

1955年8月学校更为名四川省南充护士学校,当年招收护士新生123名。1956年,学校再度更名为四川省南充医士学校后,为适应学校的发展,迁校址于文化路。

1958年7月1日,四川省卫生厅(58)卫教科字第325号文件通知学校作好改制升格为医学专科学校的准备。

1960年学校开办了夜大医学班。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66年-1971年,由于“文革”,学校停止了6届招生。1971年冬,学校恢复了中断6年之久的招生工作。

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2004 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

2006年,我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我校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列为四川省一本招生专业。

作者:陈娇 卢禄霞

见证

应运而生,风雨漂泊的60年前,我校应时代之需而生。就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逆境中勇敢崛起,在困难中奋勇前进,在忧患中追求卓越,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用坚毅谱写川北医魂,用智慧点燃薪火相传,一所川北医士学校拔地而起。

医脉相承,曲折的办学路上,学校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秉承“博爱、敬业、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精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载,医脉相传。岁月见证了这一路的辉煌。

盛世华章,春华秋实,一甲子辛勤的耕耘,川北医这片沃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桃李遍洒天下;韶华飞逝,一甲子的艰苦奋进,川北医这座殿堂,傲立于祖国医林,享誉盛名。这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六十年,这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六十年,创造了今日华丽的盛世华章。目前我校有1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文、管、工五大学科门类,拥有一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一个四川省品牌专业,三个四川省特色专业,两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育基地;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我校有两个联合培养博士点,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点,二十二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科研上,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平台建设,使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在其他方面,加大内陪外引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与此同时顺应国际化趋势,发展国际合作,招收留学生。

展望未来,川北医这片沃土上有薪火相传的医脉和不断进取的传承,川北医这座神圣的殿堂有众多优秀的教师及求知若渴的学子。我院的绿荫将为饥渴少年挡住烈日、挡住风雨,让其吸收这片土地的营养,成长为参天大树。穿过这个世纪的岁月,走向百年历史,我们勇往直前,我们永不止步,期待着一往无前的,未来的川北医将更加辉煌!

作者:陈娇 卢禄霞 杨咪 辜佳莉

辉煌盛典

庆典晚会

银花火树增天色,齐曲留声耀川北。9月29日晚,我校6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在顺庆校区世纪会堂隆重举行。声光电影的相互配合,学生手中的荧光棒,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将川北医学院60周年校庆推向高潮。学院领导以及参加校庆的各界来宾、海内外校友、学校师生一同欣赏了庆典晚会。

晚会开始之前,学校党委书记凌保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各界领导、各兄弟院校嘉宾以及各位校友参加我校60周年校庆,并感谢他们对川北医学院各项工作的支持,我校将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奋发努力,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晚会在川北医学院附院表演的大型舞蹈《辉煌盛典》中拉开帷幕,我校团委带来的合唱《川北医学院校歌》为学校60周年华诞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杂技表演《力量》轰动全场,惊呼声掌声不断;诗歌朗诵《见证》让各地嘉宾、校友、全校师生共同见证了川北医一段段乘风破浪的发展历程。现代舞《毕业照》将校友们难以割舍的母校情表露无遗,现场观众也随着母校的沧桑巨变陷入感慨与沉思。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充市“川北大木偶”,为我校60华诞特别演出的《长绸舞》,将川北医的家乡千年绸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呈现在舞台,魅力与风光无限。舞蹈《桑园滴翠》《骤雨新荷》等表演以别出心裁的编排与高超的舞技将川北医人的豪情壮志与青春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掀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呐喊。护士学校带来的快板《辉煌赞歌》唱出了我校建校以来与时俱进的学院建设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我校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合唱团以一首《南泥湾》将全场带入高潮。随后,一面长10米、宽4米的党旗铺卷而来,川北医学院附院的职工们在飘扬的校旗下欢腾而舞,以《盛世华章》歌颂我校建设发展的辉煌成绩。晚会在一曲《饮酒歌》中圆满结束。

精彩纷呈的节目让现场师生及来宾们兴致高昂、激情满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世纪会堂久久回荡。这场视听盛宴为我校60周年华诞书写了绚烂的一笔,让我们放飞梦想,奔向未来,祝愿我们的川北医前程似锦,谱写更加壮美的历史篇章。

作者:宣传统战部

礼花盛宴

9月29日晚9:30,我校顺庆校区上方烟花绽放、绚丽多彩。学院领导以及参加校庆的各界来宾、海内外校友、学校教职工、全体同学以及南充市民一同欣赏了礼花盛宴。

长达半小时的烟花有四段小高潮:烟花升腾,一束束耀眼的火光飞上天空,四散绽开,飞泻出斑斓的色彩,璀璨夺目;火树银花,一朵朵如菊花的烟火怒放在夜空这块神秘的画卷上,一支盖过一支高,寓有步步高升之意;星如雨下,烟火迸发出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紫色的星星点点,似落英飘散而下,在天空描绘美仑美奂的光世界;万花齐放,似争艳斗魁的各式礼花,齐发而上,在苍穹的天幕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在场观众的欢呼与掌声,寄于了对美丽烟火的赞美之情及对我校六十年校庆的欢庆之意。

作者:陈娇 卢禄霞

校庆大典

校友同聚共庆六十华诞,桃李满天齐绘万千风光!在我校六十华诞之际,由各系学生组成的方队以挺拔的英姿、抖擞的精神为母校的生日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经过前期策划和细节的准备阶段以及长达3个月的艰苦训练。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这场期待已久的盛会,且看各系方队叱咤英姿。

庆六十周年校庆,展数十载影像风采

候场区里,方队成员高举红旗,手举横幅“放射激情 励志影像 彰显特色 追逐梦想”。影像系方队紧扣60年校庆及医学影像特色:方队入场时,通过花束呈现“R”字样,寓意“RAY”;走到席台前,队伍交替红黄相继变换“6”和“0”的图案,全体队员整齐呼喊口号,继续前行。

六十华诞 口腔齐贺

似狮王争霸般的舞狮场景,变幻的方队队形,以辐射的闪烁之星贺川北医的未来如星夺目,以盛开的灿烂鲜花喻川北医学子的青春活力。作为我校的一本重点学科,在全校广大师生共庆母校60华诞的同时,口腔医学系以别具一格的形式为校庆增添光彩,也表达出了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

飞腾川北医 多彩护士学院

护士学院的同学们身着护士服装,手举红黄花环,呼喊着“贺六十华诞,祝学院腾飞”的口号。圆形“花环”祝愿学院的校庆圆满完成;“红色”渲染校庆喜气洋洋的气氛;“黄色”则为母校累累硕果;红、黄色花环此起彼伏意在象征学院六十年来走过的坎坷历程。整个方队队形整齐、步伐有力,彰显了护士学校全体师生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up”风采——临床医学系方队侧影 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身着白色衬衣,手执红白两色方形道具以火箭发射的形式入场,寓意我校飞速发展,砥砺更新的大好形势。他们将道具举至头顶依次变换着“NSMC”“1951”“2011”“60”等字样,呈现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最后以“up”表达了临床学子祝愿正值六十华诞的母校能如鲲鹏达万里,登九天。他们秉承“弘扬传承,凝聚力量,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敬业博爱,桃李盈门,求实创新,锦绣辉煌”的精神,向校庆60周年献礼。

麻醉“鼓”舞 齐贺校庆 今日的川北医再展颜,今日的麻醉系出类拔萃:他们在热烈的掌声中随着阵阵整齐的鼓声向我们缓缓行来,同学携着腰鼓,为校庆“鼓气加油”。“麻醉学子献礼校庆,躬耕医林勇往直前”,是他们对学校的承诺,也充满了他们对校庆真诚的祝福!

吉祥宝宝贺华诞,检验学子颂川北

检验系对母校的情感正如方队横幅标语上写的“六十腾飞川北魂,十年赤诚检验心”那样深沉。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激情满怀,用沉稳的步伐踏出检验系10年的风采,“百折不挠 腾飞检验 砥砺进取 锦绣川北”是他们的口号。该方队最具特色的是吉祥物米奇、米妮以及用红白双面卡板不断变换出的“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60”字样。它们代表着川北医学院六十载栉风沐雨的历程,同时也祝愿母校吉祥如意!

尚学求新贺校庆 研精覃思谱华章 艰苦创业的川北医学院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研究生方队英姿飒爽,着博士服、硕士服的队员精神抖擞,从他们“热烈庆祝、六十华诞、研精覃思、尚学求新”的口号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母校情深和对学术的一丝不苟,他们踏着矫健的步伐,通过手中的道具及队形调整,先后变化出“60”和箭头,代表他们对母校60华诞的的祝福以及他们在追寻真理及知识道路上的积极向上和不懈追求。

我们走进川北医 川北医走向世界

留学生方队是由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加纳、土耳其等各国的外籍学生组成。他们以其独特的民族服饰,意义深远的标语“我们走进川北医,川北医走向世界”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只见他们手挥本国国旗阔步迈进,在经过主席台正前方时,用汉语齐声喊出“敬业、博爱、求是、创新,祝川北医学医学院60华诞”,他们用这种简单却意味深长的方式表达着对川北医学院的祝福。

离退休老干部——最美不过夕阳红 腰鼓敲出欢天喜地,鲜花映衬耄耋风采。在众多的方阵中,有这样一群年逾花甲的老者,他们华光满面,精神抖擞。他们就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们。这群与母校几乎同等年龄的老人,以欢庆的腰鼓打头,给母校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乘六十年校庆之风,恰十月花香满园,在庆典大会的入场式中,各系方队给我们呈上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为母校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川北医精神的引领和鼓舞下,川北学子正展鸿鹄之志,御风飞翔。正值风华正茂时,我们要踏出最豪迈的步伐,续写学校历史新的篇章。

继方正之后,大型团体操表演华丽登场。

“鲜艳的彩旗如朝霞万朵,欢庆的锣鼓似春雷滚过。今天是川北医学院60华诞,今天,我们为母校深情祝贺”,在主持人的开场后,“欢迎回家”的大型标语牌从会场左边开始缓缓向中央移动,那一刻温暖感激之情化作掌声雷动。随后,身穿武术服,手持武术棍的武术队员从会场的四方向中央奔来,逐渐绕成一个太极圈图案。他们的动作刚劲有力,虎虎生威,伴着校歌激动的旋律为校庆团体操表演揭开了序幕。

武术表演过后,随着活力动感的音乐奏响,600名身着湖蓝色短裙的演员手持彩带向会场奔来,交相辉映的是红旗仪仗队。他们手舞76面印有我校各实习医院名称的大旗,在“蓝色海洋”中穿梭飘扬,会场喜庆的气氛被这大红点燃;天空中的彩带也瞬即变换出粉色祥云、白色云带,象征我校60载耕耘,60载辉煌。

当《情深意长》的旋律在耳畔响起,60对交谊舞者优雅翩跹,校友们的记忆被带回到那个舞步旋转,甜蜜牵手的青葱年岁。随后,舞曲《耶耶耶》将现场拉向高潮,一些校友也跟着动感的节奏点头和拍。观众的欢呼一波盖过一波。

红绸舞出欢快喜庆,灯笼展示热情团圆。近2000人参演的灯笼舞表演给所有观众以彩绸、灯笼、绣衫等中国传统喜庆元素的冲击。最后。所有表演人员一齐奔向会场中央,组成此次团体操表演的主题图案:红十字,代表了医疗卫生事业。主题上方是翻滚的“祥云”,下方是“2011”字样的交谊舞方队;而红十字两侧为“光芒四射”图案。这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设计代表了川北医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大型团体操表演在观众如雷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庆典团体操不仅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更展示出我校学子的魅力风采与激情活力,同时也表达出他们对母校六十华诞的由衷祝福与期盼之情。

作者:宣传统战部

篇2: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

岁月如歌,我把青春镌刻在你的流年里。时光荏苒,带走你的,也带走我的,青春年少。六十年,你像个孩童般日渐茁壮。庆幸参与了你的成长,也因此丰盈我的人生。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六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六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大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长歌豪迈待我们挥斥方遒。

六十年历程光阴流转,六十个春秋薪火相传。铜川市七一路小学——这片浸润着我们青春热血和辛勤汗水的沃土,记录着我们教师们的师德风范,记录着那些学子的童年成长,记录着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风雨历程……

时光轴里的记忆:年,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走向三尺讲台,坚定着桃李芬芳的信念。虽然没能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是绝对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看着那些渴望知识的一张张天真纯粹的笑脸,我感到的更多是温暖,是欣慰。没有这些迫不及待汲取养分的花朵,哪来我这辛勤灌溉的园丁。无论是花朵还是园丁,我们都离不开这肥沃的土壤,七一路小学,六十年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锻炼着一批又一批的教师。2012年,伟大一年。这一年,我们党胜利召开了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对教育也进行的新的论述,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

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报告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对教育从低位、质量、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想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求学的孩子们以及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将会享受到党给教育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此时此刻,我怀着感恩、激动的心情,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真诚的祝福。

时光不停地转动着。日子向前,回忆向后。转眼,六十年。感恩相伴十周年。十年,像一座里程碑。从无到有。新校舍,新教学设备,让作为老师的我们以及学生和家长们都能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教学氛围。十年,风雨兼程,从未退缩。

不管面临多大的挑战,面对多大的困难,七一路小学的任何一员都从未放弃。因为我们都坚信坚持不懈,就会拥有收获。勇往直前,就能不断创新。

青春,一段不知疲惫的旅程。在七一路小学已经10年了。我奉献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刻在你的流年时光里。无数挥洒的汗滴,见证了我的羽化蜕变、坚持、奋斗。因为奋力追逐过,所以不悔。因为热爱着,所以不怨。感谢你让我离自己的梦想如此接近,给我机会让我实现人生理想。

篇3: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

从这个专辑的字里行间里,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60年来, 湖北省的城乡建设者们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紧紧抓住改革这条主线,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其城乡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 犹如滚滚长江汹涌澎湃。

建国以来, 湖北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 切实加强城乡建设事业的管理, 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名称和职责历经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为全省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国以来, 湖北省大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注重对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引导和控制;探索城乡规划编制内容改革, 开展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工作, 注重加强对镇和村庄建设发展的引导;探索对城乡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改革, 逐步确立了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先导和主体地位, 使城乡规划研究和编制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城市规划效能建设和监察工作扎实开展, 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明显增强。

建国以来, 湖北省大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停止向个人补贴出售公有住宅, 实施住房货币化分配;逐步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随着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强, 使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79年, 全省城市居民人均实有住宅居住面积仅3.9平方米。到2008年底, 全省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达到28.1平方米。

建国以来, 湖北省大力推进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推行建筑工程招标承包制;推进全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 使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不断发展壮大, 逐步形成一支拥有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制品、机械生产、物资采购供应和建筑科研教育等综合能力的建筑施工群体和有6215家建筑企业, 130万人的产业队伍。2008年, 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 建筑业已成为湖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国以来, 湖北省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把市政公用事业推向市场, 建立和实施特许经营制度;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改革,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长强劲, 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到2008年底, 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7%,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7.11%, 城市自来水用水普及率达98.86%, 排水管道总长4795.91公里, 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296179吨, 城市道路总长达13096公里。

60年来, 湖北省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经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这是我们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是我们城乡建设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农村问题, 是我们城乡建设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大问题;做好城乡建设工作, 关键在人, 在于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篇4:辉煌六十年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字眼,

这里天天都在创造着奇迹,

这里处处把国家的司法文明展现。

熠熠警徽放射着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光,

高墙电网宣示着刑罚执行的至高尊严。

这里的人们,

一生用忠诚开创着从来有的事业,

这里的每个角落

时刻都发生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

争战。

他们的青春时光

在重复无华的坚守中

逐渐耗去:

他们的人生价值

在涓涓流淌的平淡岁月里

显得更加耀目灿烂。

依法惩罚改造罪犯,

是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

守在火山口,看好炸药库,

是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千斤重担。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两眼一闭,还提高警惕。”

是他们工作特点的生动写照;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是他们献身事业的真实体现。

六十年前

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他们不计报酬,不讲条件,

不怕困难,不畏艰险,

以忠于党、忠于祖国的豪迈气概,

带领着数以万计的罪犯,

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

垦荒、筑路、开矿、种田,

进行着改造人、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

蓝烟铁路承载着他们风餐露宿的无比

艰辛,

南四湖的洪水被他们驯服得不再泛滥,

黄河入海口的广袤荒野,

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丰收的沃土。

多少个填补省和国家空白的工业产品,

是他们用智慧和忠诚,

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的积极

贡献。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绿神州大地的时候,

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针对罪犯变化的新特点,

开始了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全方位创建。

开办特殊学校,

实施百分考核,

推行狱务公开,

开展亲情施教,

创建服刑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三

个中心……

探索拉近监狱同社会距离的理论与

实践,

这一个个从未有过的监管改造新举措,

使他们一直走在了全国监狱工作的

前端。

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什么叫妙手回春、点愚化顽?

在他们身上,

就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他们的教育感召,

使多少个穷凶极恶的战犯

愧疚地向正义低头;

多少个冥顽不化的罪犯

放弃了腐朽的世界观;

多少个丧失人生信心的罪犯,

燃起了新生的希望;

多少个不劳而获的罪犯,

培养了自食其力的技能和习惯。

他们不是儒家弟子,

却把“有教无类”的千古要义

诠释得更加充实丰满;

他们不是佛教信徒,

却帮助那些坠入深渊的人

实现了浴火重生的灵魂涅槃。

对于渴望新生的人,

他们是指点迷津的可敬师长。

对于法律惩戒的人,

他们是刚正清廉的执法警官。

面对凶残对手,

他们毫无畏惧;

面对世俗偏见,

他们无悔无怨: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

他们从未放弃执著的追求;

面对鲜花和掌声,

他们却默默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他们的业绩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他们创出的“东方经验”

以引领世界行刑方向的奇迹

赢得了国外同行的由衷赞叹。

如果说“灵魂工程师”是对育人者的形象比喻,

“特殊园丁”、“无名英雄”、“攀登十八盘的勇士”

就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最高盛赞。六十年的风雨,

见证着他们的忠诚;六十年的辉煌,

记写着他们为祖国安定做出的贡献。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徐徐展开,

走过六十年光辉历程的山东监狱机关

又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

面对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的领导下

他们一定会一一

围绕“首要标准”和“平安山东”的要求,

勇于创新,统筹发展,

继续以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执法行为

向世人展示

中国监狱制度的精髓——

执法如山,大爱无边。

篇5:辉煌六十年

作者:高雨君

寒假期间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辉煌六十年——江淮巨变》这本书,我一边读,妈妈一边给我讲解。读完这本书,我虽然没能亲眼目睹,但从妈妈的话语里感受到这片土地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61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我们中华儿女却在这一瞬间,写下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篇章。那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辉煌六十年——江淮巨变》小学高年级版这本书是描写我们的家乡安徽的近期的发展进步的。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江淮农事新、劲涌工业潮、科教助腾飞、艺苑满园春、皖山皖水情、城乡沧桑变、发展惠民生与和谐文明风八个篇章。其中,最贴近我的生活、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六章——城乡沧桑变。“城乡沧桑变”这一章节中介绍了安徽第一路、淮北三十年、山城的脚步、速度改变生活、天堑变通途等喜人的变化,这些内容在报纸和电视的新闻里经常能看到。所有这些总结起来放在一个章节里来介绍,确实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鼓舞力,原来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我生活在省城合肥,这里正在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儿时,我初见“五里飞虹”是那么惊喜和感叹,至今尚未消退、记忆犹新。在我上小学低年级时,金寨路高架桥就已破土动工;当我刚刚进入小学高年级时,金寨路高架桥早就建成通车,成为贯通南北的一条便捷要道。我们开车外出感到方便轻松多了,到大圩去植树成了我每年春天的周末必选活动,而此时,合肥的长江西路高架桥和裕溪路高架桥都已开始动工兴建。在电视新闻中我还知道今后合肥城南城西和城东都将有高架出口,同时,合肥将从现在起投资279亿人民币开建两条轻轨交通线,预计2016年正式运营。到那时,我们的城市将会更加美好、更加繁华、更加现代化!

其实,我们安徽省的进步和变迁远远不止书中列举的那些,这些进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着各行各业人民的生活品质。正式因为有了这些

进步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才真正过的越来越好,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繁荣昌盛!东方巨龙昂首腾飞,亿万人民奋发有为,一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更有我们跨世纪的新一代!

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一年步入了而立。几十年的改革之路波澜壮阔,几十年的开放之举铸就辉煌!

在这辉煌的改革历程中,江淮儿女意气风发,与共和国一起踏上改革开放的征程,冲破了重重险阻,度过了道道难关,创造了累累硕果!

这几十年,是安徽经济增长最快的几十年;

这几十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十年;

这几十年,是江淮大地发生巨变的几十年!

看吧,从渡江第一船的出发地,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红土地,到热气沸腾的开发区;从郁郁葱葱的皖南山区,到辽阔壮观的淮北平原······增进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安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农村经济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轻工大省”、“汽车大省”、“旅游大省”、“农业强省”······正悄然崛起,把江淮大地装扮得越发精彩动人。

辉煌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安徽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夺得的光辉业绩,锐意创新描绘的生动画卷。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富有创新精神的江淮儿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敢当重任,如鱼得水,成功弄潮。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率先实行“大包干”,开中国农村改革先河,新世纪又率先进行税费改革试点,为在全国推广立下头功;

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突如其来的非典,汹涌肆虐的洪水······一切艰难险阻和自然灾害在我们面前低头;

扩大开放、勇于实践,皖江开发、融入“泛长三角”······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走出家门,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改变面貌;走进市场,放眼全球,凭自己的实力纵横天下······

这一切,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安徽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促使江淮大地发生巨变的活力源泉!

江淮自古多俊杰,今朝风流人物多。安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发愤图强的壮丽史诗中,人才辈出,灿若繁星。创造的业绩真实印证了安徽人民坚忍不拔、拼搏奋进的足迹。细数这些闪亮的名字,重温他们精彩的故事,都丰富着安徽精神的新内涵。改革开放在江淮大地谱写的崭新篇章,演绎的“春天故事”,我们都是见证者,都是亲历者。

八百里皖江风樯动,六千万儿女意气扬。今天,江淮儿女正雄心勃发,团结拼搏,咬定发展不放松。这是因为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人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安徽制造”到“安徽创造”;从增长方式“快中求好”到城乡统筹“破题开篇”······塑造了安徽新形象,构筑了发展新平台,争创了发展新优势,加速了安徽崛起的新进程。

篇6:辉煌六十年

辉煌六十年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作文网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每个中国人都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引起了所有中国人的重视。当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中国的人们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大家努力抗震救灾,使四川同胞们重新鼓起勇气,重新站起,从黑暗的阴影中坚强的走了出来。慢慢的,四川汶川变得更加美好,和谐。20,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作文网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许多人住上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天地,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

瞧啊~这六十年的变化多大啊!这真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啊!

篇7:六十年辉煌体育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人生能有几回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哪怕不是体育迷,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对这些体育口号耳熟能详——这些体育口号一度是社会的热门用语,借助着体育的特殊感染力和冲击力,在数十年的传诵与传承中影响了几代人。

体育口号是烙着民族文化印记的一种体育文化,对这一特殊文化现象进行过专门研究的襄樊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周红萍说:“体育口号与标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60年来,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及其演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和全面的观念进步。”

中国的世界冠军已由“民族英雄”变为“平民偶像”,他们受社会尊崇的程度不断降低的过程,正是中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名运动员,拿个世界冠军或者破个世界纪录,也能引得举国欢腾,甚至被称为“民族英雄”。陈镜开和容国团就享受过这样的殊荣。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中国打破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得到全国人民的崇拜。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他所在的乒乓球队不得不成立“看信班”来处理群众来信。

其间,中国的媒体和国民喊出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把‘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一穷二白,社会情绪比较低落,还有一些屈辱的历史记忆。中国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的突破,起到了鼓舞民心、提升全民族士气的作用。”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魏纪中说。

73岁的魏老是新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亲历了全部10届全运会。

“每一个体育口号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新中国成立直至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且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当时的体育口号的精神实质,就是展示国威、建设祖国。”周红萍说,“到了21世纪,中国体育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时候的体育口号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是全球化,是人文与和谐。”

曾经因为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而全城沸腾的北京,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崭新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

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2008年,中国运动员不但以51枚金牌获得奥运金牌榜第一,还获得120个世界冠军,打破16项世界纪录。到这一年底,中国运动员创超的世界纪录

已从陈镜开的“1”写到“1191”,获得的世界冠军已从容国团的“1”写到“2283”。在这些数字呈几何级增加的过程中,中国的世界冠军虽然依然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喝彩,但已不再是全民崇拜的民族英雄,除了少数人成为平民偶像,更多的冠军们过着路人不识的寻常生活。

在当选国际体育记协评选的“世纪最佳运动员”时,获得过14个世界冠军的李宁说:“我的祖国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而我有幸作为中国体育界的一员,向世界证明这种变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从“革命加拼命”到“健康重于金牌”的口号演变,反映了中国体育运动观念的变化与进步,这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

“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中的两句经典口号。

1981年,中国男排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大学生热血沸腾,自发在未名湖畔庆祝游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这是一种崇高的民族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巨大财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副主任毕雪梅说,“中国的体育口号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但是,为国争光的精神是中国人从未动摇的基本价值观。”

事实上,在这种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我”价值观的“不变”背后,体育口号所蕴含的“小我”价值观一直在悄然变化和进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喊得最响亮的体育口号就是“革命加拼命”。当时,举国体制逐步成型,专业培训体系下的运动员,除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外,还有“不怕苦、累、难,思想、身体、技术、训练、比赛过硬”的“三不怕五过硬”。到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轻伤不下火线”仍是体育界常用的励志口号。

毕雪梅说,新时期之前,体育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而新时期后,体育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比如体育与人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进步,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没有提“誓夺金牌第一”,而是喊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健康重于金牌”的人性化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得到生动诠释:中国体操队为了李小鹏和杨威等人的健康而毅然放弃了跳马单项比赛;身负众望的刘翔因伤退赛后,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理解。

毕雪梅认为,如果把体育口号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口号背后的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印记。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信心不足、步子不大,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她说:“如果说前两个阶段还需要得到世界的承认,那么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21世纪之初,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给世界一个惊奇,无论在奥运赛场还是在世界舞台上,中国都已经显得自信而从容。”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不仅仅是对发展足球运动的指导思想,更是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思想,这种理念在新中国的体育口号中贯穿始终

中国各个时代的体育口号,有的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思想,有的是自下而上的民众精神,有的是针对竞技运动,有的是针对群众体育,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体育口号,甚至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都包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官方”和“民间”的口号,都反映了健身运动、增强体质的理念。

魏纪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的多功能性得到政府的不断发掘和充分发挥,并最终落脚到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包括健康、运动、快乐、长寿等内涵。”

正是在这种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下,政府对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逐步富裕起来的民众有了健身条件,新中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半个世纪前,中国人的主要锻炼方式还是跑步,运动场地多是空地,器材也多是“手工”制作;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超过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3·4亿,全国社区体育指导活动站超过20万个,农民健身场地已近18万个„„

魏纪中说:“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是渐进式的过程。体育运动是生产力的促进因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又将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发展。”

60位新中国体育人物评选 已有60万人在网上投票

“中国恒好,光耀60年——恒源祥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评选正在火热进行,截至目前已有60万体育爱好者在网上投票,奖杯样式于12日在京揭开面纱,颁奖典礼定于9月6日晚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届时将现场揭晓60位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

篇8:六十年辉煌校史汇总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 经济连上台阶, 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内蒙古经济总量1996年登上第一个1000亿元台阶, 用了47年的时间;而从1000亿元上到2000亿元, 用了7年时间;从2000亿元上到7000亿元台阶, 仅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财富量, 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3倍。1949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为7.08亿元, 到1978年发展到58.04亿元, 28年翻了3番多。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又翻7番以上。去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761.8亿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 比2000年又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计算, 2008年经济总量比1949年增长233倍, 年均增长9.7%;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1%;“十五”以来年均增长17.6%。2002年以来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1位, “七连冠”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级经济发展史上是未曾出现过的奇迹, 内蒙古首开先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9年为118元, 1978年为317元, 2000年6502元, 2003年超过1万元, 达到10039元, 2008年超过3万元, 达到32214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 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 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49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有739万元, 到2008年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1107.31亿元, 增长14983倍。财政收入从739万元到100亿元, 用了整整48年的时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 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 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8位。令人振奋的数字, 印证了内蒙古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中国成立以前内蒙古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 农牧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 1949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6%, 197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2.7%。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8年的11.7∶55.0∶33.3,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各产业内部, 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 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2131.3万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和2000年增长9倍、3.3倍和71.6%, 粮食产量居全国第11位, 人均粮食产量1769斤, 仅次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居全国第3位, 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油料产量达117.54万吨,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12.1倍和8.4倍, 油料产量居全国的第9位。2008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677.22万 (头) 只,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9.1倍和1.6倍。2008年全区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193.99万吨, 比1978年增长8.3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5.9%。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

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 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和品牌。“十五”时期自治区工业化由初期进入中期阶段, 2008年工业增加值比1949年增长2020倍, 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41.8个百分点,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 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08年与1949年相比, 原煤增长1027倍, 发电量增长17800倍, 钢产量比生产初期增长1730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 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进入全国第2位, 发电量进入全国第4位。此外, 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赛飞亚、伊泰、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949年至2008年,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03.2倍, 年均增长11.5%, 快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同时, 内蒙古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亿美元, 增长557.4倍, 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5.8亿美元, 增长357倍。目前, 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口岸建设得到加强, 过货量成倍增长。全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时期全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25.18亿美元, 比“九五”时期增长4.78倍。2008年, 全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25家,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 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 比1984年增长1488倍。2008年, 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468.85亿元, 比2000年增长10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4.93万人次, 增长3倍;入境旅游创汇5.77亿美元, 增长3.6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198.68万人次, 超过了内蒙古的现有人口数, 比2000年增长3.4倍;国内旅游收入429.5亿元, 增长12倍。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草原文化底蕴深厚, 民族特色浓郁, 素有“歌的海洋, 舞的故乡”的美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 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 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 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 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 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有些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如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碧玉龙) 、草原第一都 (辽上京、中京遗址) 、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后, 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以来, 吹响了提升地区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向市场进军的号角, 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 全区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48个, 艺术表演团体109个;文化馆102个, 公共图书馆113座, 博物馆33个。2008年, 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05%和92.72%, 分别比1980年提高40.75个百分点和89.82个百分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 使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内蒙古文化事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草原文化长久的生命力,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共同繁荣, 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方, 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尊重, 成为内蒙古最和谐的音符。内蒙古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 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 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 先后有多部文化艺术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全国大奖。一些文化精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 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 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 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 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经过培育和发展,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起步, 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 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如今, 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给世界创造着一个个惊奇, 凝聚着内蒙古人民精神的草原文化, 也正在以她独有的魅力, 感动着世界。

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城乡居民经过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曲折历程, 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8年的14431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8年的4656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3%, 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分别居第9位和第14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267.7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27.04元, 年均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3618元, 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 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 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四件”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80年代的“新六件” (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 ;到90年代后期至现在的电脑、汽车、商品房。2008年全区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3和21.5平方米, 分别比1985年提高22平方米和8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私家车拥有量达到8辆。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89.4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98.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373.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194.1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中蒙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966个, 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4万张,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 分别比1949年增长101倍、101倍和13倍。到2008年末, 全区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7张, 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 分别比1949年增加29.7张和13人。2008年, 全区有95个旗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434.4万人。全区有198.85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2008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31人, 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151倍和18倍, 其中蒙古族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200人, 分别增长111倍和12.4倍。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前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张小平勇夺81公斤级男子拳击金牌, 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全区各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使全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乱占土地得到有效遏制, 城市防治污染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7%。

上一篇:企业文化产品发布下一篇:超详细的考研英语复习计划你一定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