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江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

2024-04-21

张兆江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精选1篇)

篇1:张兆江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

张兆江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讲

牢记使命忠于职责

争当强村富民、服务群众的“领头雁”

——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张 兆 江

(2013年7月31日)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前一阶段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刚才播放的专题片,充分展示了驻村书记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以及驻村书记在基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海安县、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及三位驻村书记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从2010年起,我市如皋、如东等地陆续开展选派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职工作,到去年3月,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目前全市共有347名机关党员干部在村(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部门(单位)整体联动、全力支持,全体“第一书记”沉下身子、真抓实干,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一是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新提升。驻村书记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个人特长,积极帮助村集体和弱势群体拓展致富渠道,共协调引进项目842个,规范流转土地6.3万余亩,发展高效农业面积3.3万余亩,培育种养加大户1717家,吸收剩余劳动力2.5万余人,任职村集体收入平均净增22.6万余元,村民人均增收1900多元,化解村级债务5024.9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驻村书记多方争取资金、项目为农村办实事、解难事,筹资新修村级公路1038公里,新建或改造农桥300多座,开挖疏浚沟渠3400公里,建起了一批“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乐园等便民服务设施,广大农民普遍受益。

二是村级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驻村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为薄弱村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务村务公开,及时公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916名,培育村后备干部525名,进一步提高了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通过努力,派驻村(社区)党组织全部实现晋位升级,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新改善。驻村书记始终以沈浩同志为榜样,自觉与村民打成一片,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据不完全统计,驻村书记共走访群众12.4万余人次,代理代办群众事务6000多件,帮扶困难群众7000多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200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1000多起,从源头上有效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四是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得到新锤炼。驻村书记深入基层、贴近实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分忧、为民解难。通过在发展一线、民生一线、稳定一线摸爬滚打、经受历练,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群众工作水平,培养了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目前,全市已有52名工作表现优秀、党员群众公认的驻村书记职务职级得到提升。

我市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特色之路,实现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与强化干部培养锻炼的“双丰收”,得到了基层干群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中央、省委领导就我市选派工作多次作出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组织人事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市的经验做法。这些成绩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向全体驻村“第一书记”表示亲切问候,向关心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市上下正坚定不移地落实“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形成新的挑战。“官职不大、责任重大”。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破解发展难题、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培养锻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保持“第一书记”工作良好态势

集中开展选派工作已有一年多时间,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大家一定要站在促进改革稳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到南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考量、去布置,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驻村书记直接面对、影响、联系、服务群众,驻村工作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体驻村书记要进一步增强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意识,把破解派驻村发展难题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大实践。组织部门要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进行再总结再提升,再拓展再深化,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为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是推进“四有一责”建设的组织保障。最近召开的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加强“四有一责”建设,强化基层基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会议部署,充分发挥驻村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对薄弱村的帮扶力度,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确保所有薄弱村如期达到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标准。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载体。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下大气力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各级组织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驻村“第一书记”这一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大选派工作力度,在做好管理服务、强化工作指导的同时,加强跟踪培养,及时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驻村书记选拔出来,使用起来。

二、担负责任重托、不断挖掘潜力,切实提升“第一书记”工作成效

市委抓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意图是十分明确的,但实际效果需要实践检验,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能不能看到实际成效,最关键要看我们选派下去的干部能不能围绕大局、谋划工作,脚踏实地、主动作为,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今天的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一定双诺四争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其中的“定”,是定位职责,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践、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进一步强化对新形势下“第一书记”职责定位的认识;“诺”就是承诺,是希望大家在吃透村情、找准症结、认清优势、突出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发展规划,重点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及兴办惠民实事项目进行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评判;同时,按照“四争先”的要求,加强实践,务求实效,努力在派驻村(社区)留下好的成绩、好的作风、好的形象。

1、要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积极争取惠农政策。对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做到了然于胸,畅通项目信息沟通渠道,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各种涉农项目的筛选、包装、申报,把政策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银”。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思路,根据各村不同的情况、基础和优势,多做扬长避短的文章,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要以“突出特色、重视科技、提高质量”去闯市场、创品牌、增效益。加快发展物业经济,盘活村级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增长。要提高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2、要在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要完善服务网络。调整优化村(社区)党组织设置,积极构建村(社区)党组织、下属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延伸服务触角。以“诉求代言、事务代办、便民代理”等为主要内容,建立村(社区)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要整合服务资源。以推进“惠民党建”为重点,积极整合组织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小组的前沿阵地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协调解决一批矛盾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要建好服务阵地。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代办服务等阵地功能,打造好“十分钟服务圈”。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网上村村通”等平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党员群众致富本领。

3、要在推动双强型村居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带领班子成员共同学习提高。最近,全市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村委会换届工作也即将启动,我们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好村“两委”换届,确保圆满成功,另一方面要及早谋划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建设工作。要加强自身建设,严于律己,发挥好示范、带动、联络作用,带领村干部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致富带富的能力。要以完善制度为根本,推动村级班子规范运行。进一步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实现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将有关资金使用方向、收入分配等情况告知于民。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决策能力和依法治村水平。要以干部梯次化培养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多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指路子、搭台子,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成熟。重视村(社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为派驻村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4、要在推动文明创建促进和谐稳定上取得更大成效。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当前,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房屋宅基地的矛盾仍然多发,劳动争议、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等特殊领域的纠纷时有发生。我们要经常到群众家中走访,了解村情社情民意,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不断提升社会和谐文明程度。抓好平安村居建设,完善治安防控机制,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有效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要加强村居环境建设。结合村情实际,加快农路、桥梁、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参与“绿色南通”建设,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改善村居面貌,着力打造宜居和谐的生态环境。

以上这四点,是对驻村书记在工作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大家在基层工作的重点,四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大家要珍惜这样的平台和机遇,发挥好聪明才智,把工作开展好。同时,在加强自身建设,加快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方面也要取得更大成效。到基层工作的同志,都是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经组织研究确定选派下去的,大家是想干一番事业的,想在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作出自己的贡献。到基层工作,毫无疑问,环境是艰苦的,工作是辛苦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不适应。但能选择到基层工作,首先就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志向,大家在农村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上,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意志、品格和作风,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素质、能力、才华和水平。一方面,我们自身要不断努力,用实际工作表明“能干什么、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另一方面,各级组织部门、派出单位及有关职能部门都要重视和关心这项工作。我希望通过这一轮的驻村实践,大家在各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管理服务,推动“第一书记”工作常态开展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依然任重道远。如何让选派的干部真正进得去、立得住、干得好,还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级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务必要深刻领会市委意图,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推动“第一书记”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系统谋划,加强统筹协调,牵头召开驻村书记管理办公室例会,解决疑难问题。要加强工作推进,经常组织驻村书记学习培训、现场观摩,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培育选树各类典型,推动面上工作开展。这里要强调一点,组织部门和农口部门要牵头组织,总结提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模式和典型做法,帮助启发思路,引导学习借鉴。要加强考核激励,坚持管理与考核并重,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引导“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服务发展、建功立业。

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发挥作用。驻村书记管理办公室成员单位要提供政策扶持,在出台政策、安排资金、选定项目时,更多地向派驻村(社区)合理倾斜。要细致周到服务,积极为驻村书记提供政策咨询、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保证专项财政经费的投入到位。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宣传报道,形成部门争着派、干部争着下、基层争着要的生动局面。

派出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帮扶。派出单位是驻村书记的坚强后盾。要大力支持帮扶,将本单位选派干部任职村(社区)作为联系点,发挥部门力量,调动部门资源,为派驻村(社区)办实事、解难题。要把握工作动态,采取听汇报、看现场等方式,定期检查“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要解决后顾之忧,及时了解驻村书记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交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困难。

任职镇村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所在乡镇党委要主动指导、主动服务“第一书记”,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与“第一书记”相互信赖、相互支持、相互提醒,共同推进工作开展。“第一书记”要真正尊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多向他们请教,多与他们商量,多请他们支持,努力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张兆江在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相关文章:

东街社区创业典型张兆辉05-05

何江在哈佛大学2016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英版+个人简介)04-13

(张兆红)优秀教师感言04-17

悼念张兆前老人05-11

沈从文与张兆和悲剧08-24

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积极话语态度评价09-10

上一篇:好久不见散文欣赏下一篇:读书心得《习惯的力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