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课第一节

2024-04-19

七课第一节(通用6篇)

篇1:七课第一节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借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材料表明()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 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材料中科学家通过实践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得到社会尊重和满足,①符合题意;通过60年辛勤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③。②④表述错误,社会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和归宿,而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2.2011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利用周末时间,登门看望获得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对其关于把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建议给予高度评价。而师昌绪老人也总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 B.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荣誉 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D.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辩证统一的

解析:选D。获奖者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国家授予他们荣誉称号并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承认,故选D。A、C与题意不符;B说法错误。

3.有一位40岁的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2002年孤身一人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身无分文的他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借给他100块钱。为了表示感激,他决定将爱传递下去。8年间,他卖了30多万串烤羊肉串,攒了10多万元,用满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并在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尽管那是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学校却敬重地以阿里木的名字命名。这说明阿里木()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②④的观点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是错误的,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4.(2012·河南开封调研)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解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邓建军的事迹表明()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④人生价值要通过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邓建军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终成“知识型工人”的楷模,较为明显地体现了①②④,答案为A。③中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必要条件,但非唯一途径,故舍去。

5.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这句话旨在强调()A.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必要性 C.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

解析:选C。正确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确题意。材料说自己在帮助别人中,得到一生的快乐,体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因此D不如C切题;A、B不合题意。

6.“社会就像一桶水,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儿,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多,社会就能不断进步。”材料中的话主要揭示了()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B.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C.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解析:选C。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贡献与索取关系的理解。重在弄清材料的含意。“社会就像一桶水,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儿”喻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再往里面放一些”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只有贡献的多,社会才能不断进步。A与题意不符;B、C、D都与题干相关,但从“多”与“少”看,C最切题。

二、非选择题

7.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要求在打工中挣钱,更希望扎根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有梦想有追求,不愿从事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很多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深圳市是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材料,新生代农民工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应结合材料从人生价值的含义这一点进行分析。

答案:(1)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新型生活方式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应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在劳动和贡献中创造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陈善在《孟子-义利》中写道:“利出私情客万喃,义测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这启示我们()A.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要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解析:选B。题干强调不能仅仅满足个人的需要,应从社会的大义出发,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故选B。

2.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大学期间一直主动为同学服务,每天打扫宿舍卫生,为同学打水。十年后,俞敏洪寻找创办新东方的合作者,当年这些同学无条件地给予支持,理由是信任。从哲学角度看,俞敏洪的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①当你把自己变成别人,别人也就会变成你自己 ②只有在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条件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选D。①错误,只承认自己与别人的统一,否认了自己与别人的区别,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③错误,正确的说法是正当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②④切题,答案选D。

3.“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这一理念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因此也才有了周恩来把他和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的赞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解析:选A。“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选A。B、C、D材料没有体现。

4.在台湾台东县,年过60的陈树菊每天清晨4点起床去批发蔬菜,然后运到菜市场叫卖,一直忙到晚上9点收摊。以卖菜为生的她,多年来累计向学校、孤儿院及其他慈善机构捐款超过1000万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元)。2010年,陈树菊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体现了()A.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价值的享受者 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立场观点制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

解析:选A。陈树菊凭自己的努力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体现了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答案为A;B、C与材料主旨不符;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错误。

5.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广州亚运亚残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②个人的生命历程 ③个人为社会创造财富 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推文明前行,说明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故①③符合题意;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表明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故④符合题意。

6.“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方永刚”三个字位居2011年4月份“流行语”排行榜榜首。他说:“人活着就要尽责,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方永刚的事迹表明()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 B.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舆论 C.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相关知识的理解。方永刚为社会作出贡献,其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实现了人生价值,D符合题意。A、B、C本身表述错误。(2012·安徽双凤高中质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谈到,“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据此回答7~8题。

7.胡主席演讲中的“人的价值”是指()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的统一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解析:选A。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故A符合题意。B、C、D片面,不选。

8.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A.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 B.对其家庭或亲人的贡献 C.对小团体的贡献

D.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注意把握关键词“最根本”,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

9.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在营救两名落水少年时不幸牺牲。教育部授予他们“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这说明()①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精神贡献与物质贡献是统一的

③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④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长江大学学生积极营救两名落水少年,是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他们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了人生价值,①③④正确切题。题干不涉及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②与题干无关。

10.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我国当前志愿者遍布城乡,他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与我国“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许,正如印度古谚“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这说明人生价值是()①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②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③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 ④社会发展和个人活动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确处理了个人和社会、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贡献和索取的关系,①②④正确切题,答案选C。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的,③观点错误。11.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有益于社会”即为社会多做贡献;“把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而个人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故②④入选;题中没有讲人生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①排除;③是把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割裂开来的观点,本身错误。

12.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①②说法不准确,人生价值只有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13.“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正因为郭明义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幸福,使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献工、献血、捐钱、捐物,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回报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①观点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观点错误。②④正确切题,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4.(2012·河南鹤壁第一次模拟)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和首都大学生座谈人生时讲到,我已年届不惑,我最大的不惑是四个字——“输入”“输出”。人在步入社会前,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输入”;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出校园,就应该对社会“输出”,就必须对社会“输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输出”。

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输入”“输出”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应该对社会输出”和“必须对社会输出”?(3)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输入”和“输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1)材料中的“输入”就是索取,即社会对个人生存发展等所需的满足。“输出”就是贡献,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一个人“应该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输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证。一个人也“必须对社会输出”,这是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和可靠标志,一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3)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输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努力“输出”,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15.世博志愿者大军是上海世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以微笑和敬业征服了全球来宾。记者在采访中也真切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优秀。“当志愿者前,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优秀。”

“能为别人提供帮助,我很高兴。”“我感谢世博会的洗礼。” “志愿者工作对我来说永远不是句号”„„

我参与,就承担了一份责任;我奉献,就付出了几多辛苦;我快乐,就收获了一生的记忆。这是广大世博志愿者的心声。

世博会结束了,这样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又该如何保存和发扬呢?

综合材料,运用价值观、人生观的知识谈谈世博会志愿者活动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解析:注意设问限定“价值观、人生观”,运用这两方面的内容,有条理、分层次作答即可。答案:(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坚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认识和不断完善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正确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

篇2:七课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 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礼貌是尊重”:把礼貌与尊重联系在一起是要告诉学生:礼貌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对人礼貌是人的一种素质。课文通过两个学生在书店购书时所使用的“礼貌”与“不礼貌”的语言为线索,引导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考,分析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给交往对象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以及给自己带来的结果。在提出“礼貌是尊重”论点的基础上,通过“相关链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礼貌问题的认识。

第二目“‘谢谢’的魅力”:以服务员“微笑服务”的案例为线索,引出礼貌的魅力所在,从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三个方面进一步展示礼貌的魅力。用“填充法”让学生找出常用的四类礼貌用语;用“图示法”让学生感受到态度亲和的魅力;用“相关链接”向学生介绍举止端庄的注意事项。最后,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改进方法。

二、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的音像资料,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或者表现人的礼貌与礼仪的录像;收集有关礼貌与礼仪方面的小故事,穿插到讲课过程中,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几张国外专门为中国人所设的“文明告示牌”海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话题。

非礼的代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总部底层的大花园中,销售部经理带者孩子休息,孩子边吃边扔,旁边有一位老者跟着她们母子拣地上孩子仍下的垃圾,母亲拉者孩子的手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像他一样做清洁工”。老人在旁默不作声-------

下午,公司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女经理匆匆赶往会议室,推门进入,发现坐在主席台的却是上午的那位老者(他就是总裁)--------

请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以公交车上的种种不礼貌的表现展开。

请同学表演公交车上常常发生的一些“无礼”的表现,如往窗外扔垃圾、大声喧闹、抢座位等。

提问:看完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礼的害处。]--------礼仪是尊重的具体表现。(道德准则)

1、礼貌是尊重(板书)

教师归纳小结: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就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着我们的风采。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谦让,要与人为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对人不礼貌,不但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我们自己,妨碍我们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变成孤家寡人。

2、“谢谢”的魅力(板书)

活动:“变质”的牛奶。(具体的故事情节见书本80页)

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礼貌的魅力所在,明白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要求:(1)请学生阅读材料(可以编成小品表演,给小品增加一个情节:顾客遭遇到有礼和无礼两个服务员),回答书中的问题。(2)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我们应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点评:对人有礼貌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我们都想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那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板书)

语言文明(板书)

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美丑高下之分,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文明要求我们说话要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不说大话假话。

组织朗读学生P81页“相关连接”的内容,并填写表格。

态度亲和(板书)

态度亲和,能是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这样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很愉快。

举止端庄(板书)

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反映着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诗经》也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我们做的内心真心诚意,外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我们在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相关连接”(教师可根据书本讲解)。

(三)小结新课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什么是礼貌,也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那就是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我们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让我们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受大家欢迎的好学生。

让我们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辱,树新风,知荣明耻,知书达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貌,以礼相待。特别是再过两年就要迎来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作为东

道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彬彬有礼,诚信守礼,去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四)课外拓展

校园不礼貌行为面面观

不礼貌的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有发生,大家把这些不礼貌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行动的警戒。

不礼貌的语言

不礼貌的态度

不礼貌的行为

通过对不礼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表现是否合格,时时检验自己。

四、教学反思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考查学生对待文明礼貌的态度,如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在活动中对同学的态度等;通过自主设计活动,考查学生对待文明礼貌的态度,除书本上已经提供的有关活动情境之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情境,考查与强化学生对文明礼貌的态度。通过课后观察,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

篇3:七课第一节

在精读课第一课时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针对当前学习状况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融入特定的教学情境,经过学生的互助学习和共同探讨,最终在解决问题的阅读探讨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围绕精读课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学生营造趣味化教学情境,顺利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型学习阶段,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任务投入到阅读过程中,使孩子们逐步感觉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精读课第一课时也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主动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围绕课文中心内容,提出一系列具有情趣特色的问题,鼓励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以研究探索心理去寻找问题答案,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精读课第一课时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问题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探究意识,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教师在第一课时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具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这也是提出互助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动学生从强化学习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开始,让互助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设置了诸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问题,让孩子们在情趣盎然中,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进行探索性阅读,并形成竞争比赛格局,极大地增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精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的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实施的教学计划。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有序调控师生心理因素,从而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使孩子们很快融入课文情境中,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系列课堂教学管理行为。课堂管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严格训话,主要在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环境的构建,为了强化高效的课堂管理,教师一定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始终使孩子们在愉快心理状态下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搞好课堂管理,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解决上课不专心的问题。其次要帮助学生认识思维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词语以及记忆的规律,剔除记不牢或死记硬背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调节厌学情绪,消除课堂提问的紧张心理,指导学生轻松投入学习等等。课堂管理是宏观的,第一课时必须从宏观方面把握好,良好的课题管理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容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教师在第一课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学习,使孩子们产生主动学习互相竞赛的心理趋向,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第二、第三课时教学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通过有效课堂管理,加强互助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状态后,根据情况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实施因材施教,提高第一课时教学实效。在实践中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范围。

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精读课第一课时营造文化氛围,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生的语言社会实践锻炼。语文知识的应用不仅是把学过的知识反复练习,更主要的是应用所学词语知识解决生活中交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指导学生互助学习的机会,营造生活化语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在实践应用中获取语言交流信息,激发语言应用兴趣,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能力在于后天的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学的自然比较快,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高语言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第一课时,教师围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生活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自由表述,不断增强语言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在第一课时提倡学生围绕所学课文进行大胆实践,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等公共场所了解情况,尝试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以应用意识激发语言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探索的语法问题,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思维能力。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在阅读与写作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精读课第一课时强化语言的应用意识,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描述部分,反复讲解,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通过对文章语言运用得体的词句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夯实语言文化基础。使他们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结语

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通过创设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加强应用知识进行合作学习的自信心,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在互相探索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更多基础知识,因为有广泛交流的机会,语言应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调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增强感染力、有利于阅读理解的进行。通过创设文化氛围提高对所学词语及其相关知识的应用意识。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词语表达的兴趣。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使语文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文章的感染下投入学习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篇4: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呆板

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般都是“三部曲”,第一部是指导朗读课文,第二部是学习生字和词语,第三部是理清课文条理和归纳主要内容。此外,便无新鲜的话题。如此僵化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锐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观念上不重视,认为第一课时仅仅是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追求,因而很少深入思考和探索,也就很难认识第一课时的地位和作用,更不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去探究教学的基本规律。

对策:灵动而不呆板

例:《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文包诗”写法,我设计了“品诗,读文,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板块:品诗。教师先播放《烟花三月》歌曲,让学生感受诗文意境。然后,在学生读通顺文章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字正腔圆地朗读诗。最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自然导出新词“脍炙人口”,学生也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

第二板块:读文。首先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朗读,教师指导流利地朗读课文。再次,在朗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理解“依依惜别”的意思,并将其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区别。结合语境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最后,指导学生谈谈自己独立阅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板块:赏画。教师出示描写诗意的图画,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描绘或概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

1.在求活上做文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破了上第一课时的“三部曲”传统模式,根据课文既理解古诗,也读通课文,还有大量的词句需要理解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品诗、读文、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首先,将文章最后的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大体领会诗意。其次,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引导他们感知内容,归纳主要意思。最后,将词语集合组块,让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强化运用。教师顺利达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等。教学形式灵动而不呆板,学生学习有乐趣,第一课时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2.在求异上下功夫。首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旋律优美舒缓的《烟花三月》,烂漫的春光,滚滚的江水,浓浓的友情扑面而来,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这为学生理解文章做好认知和情感储备,学习课文就会水到渠成。其次,教师在检读的环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有新奇的感受。再次,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有认识上的,有情感上的。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得到了发展,多元解读得到了认可,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在求趣上动脑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本节课的词语教学,我在求趣上动了一番脑筋。本节课学习词语有四种方式,一是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譬如,理解“送别”。教师设问:根据我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古代的送别和现在的送别有什么区别?让学生领会古代交通不发达,送别以后,经常是天各一边,音信渺茫。二是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如学习“脍炙人口”一词,先问学生“脍”“炙”的本意,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脍炙人口”的含义。三是通过比较来理解,如,将“依依惜别”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比较,让学生建立词的立体概念。四是用组块的方式理解,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暮春三月”、“滔滔不绝”等词语组块,让学生分别描写黄鹤楼、长江,以及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面,促进学生在运用中理解。多种多样的方法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二:越位

许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添加了大量额外任务,如,品味语言文字,领会文本意蕴等,却忽视了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和感知内容等基础性教学环节,把第一课时上成了“夹生饭”。试想,学生连文通字顺都没有达到,如何能“深入感悟”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没有准确把握,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不甚了解。如何克服第一课时教学的“越位”现象呢?

对策:到位而不越位

下面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三个片段为例来阐述。

1.防止字词教学越位深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后,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

教师:谁能将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蓬乱”、“裹”、“趿拉”等词语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衣衫不整”来形容。

教师:说得好!你再读一读“冷不丁”这个词语,能不能说说这两个词语中的“不”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读轻声,一个读去声。(教师指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爱因斯坦衣着不整,生活随意,课文作者用“衣衫不整”来形容,你还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教师: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

学生:爱因斯坦生活随意,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科学研究上,是一个忘我工作的人……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几处处理得当的地方,如,联系语境理解“衣衫不整”,并让学生区别“衣衫不整”中的“不”的读音与“冷不丁”中“不”的读音,把理解词语和读准多音字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词语教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这就是深究文章的内涵了,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把后继教学的任务提前了。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不应随意深究,要保持教学的程序性和连续性。

2.防止朗读教学一味拔高。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时,教师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教师: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学生:分别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的。

教师:这里面有两个语气词,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别是“噢”和“嘛”。

教师:“噢”和“嘛”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A:“噢”表达了爱因斯坦满不在乎的语气。

学生B:“嘛”表现了小女孩自以为是,是比较得意的语气。

教师:你们说得比较好,爱因斯坦是多么谦虚啊!胸怀是多么宽广啊!而小女孩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多么得意。谁来朗读,把这两个人的语气、神态读出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从语气词入手,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知语气词对表达人物心理活动和神态的作用,这种从感知语言入手的教学,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遗憾的是,教师要求学生读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语气、神态,这就拔高了要求。因为,学生此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不全面,情感体验还不到位,所以,我们应花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3.防止内容感知一竿子插到底。

教师: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在书上找出表示这些时间的语句。

学生:主要有四句:1940年的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

教师:读了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A: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接着写小女孩遇上了爱因斯坦;然后写爱因斯坦等小女孩;最后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教师:读了最后一句话,再联系前面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成为忘年交。

教师:爱因斯坦是一位大科学家,居然与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女孩成为忘年交。此时,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个教学片段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过程。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语句,然后组块让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感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成为忘年交的经过,可以说学生的感受是“从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张志公语)的自然结果。不过,最后让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就显得生硬牵强,教师试图一杆子插到底。这样做,即使有学生能回答,也是限于表面的,是机械的、概念化的认识,没有内容和事件的支撑,就不可能给学生有效的启迪,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是架空的。

问题三:空洞

有些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空洞,教师虽然也让学生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但总觉得教学浮于表面,难以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教学为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为朗读课文而朗读课文,教与学脱离。我们知道,解词、朗读和品文,都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是情感的熏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重新审视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也许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对策:实在而不空洞

例如,以一位教师教学《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些片段为例来谈。

教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水》,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A:我想到是一泓清泉,碧波荡漾。

学生B:我想到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学生C:我想到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河流在交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对“水”都有丰富形象的认识。那么,课文作者想通过这个最普通、最平常的字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学后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我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句子:“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引导学生将出示的句子与原句比较,认识原句中的逗号是强调水的珍贵,“成了”起到充分肯定的作用,然后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后,重点讲读了第一自然段。)

教师:(读第一小节)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水的珍贵?

学生:课文中写道:“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这句话让我对水的珍贵有了深刻的感受。

教师:如果这是电影中一个远镜头,你会看到什么?

学生:……

教师:现在将电影镜头拉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水的珍贵。)

教师:请同学再读课题,此时,你感觉到这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

众多学生回答:是甜蜜的渴望,是痛苦的期待,是生活的无奈……

1.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对“水”的认识和感悟作为教学重点,围绕“水”这一主题,努力拓宽学生对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教师问:“你们读了课题《水》,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你会联想到什么?”这样就唤起学生对水的原有认识;其次,让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重点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对水的感受;再次,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关句子,进一步感悟缺水地区老百姓眼中水的百千滋味。窃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实的,也是学生所需要的。真实之一,是因为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真实之二,是涵养了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验;真实之三,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加深了对水的情感。这样,就使“印象中的水”、“文字中的水”、“生活中的水”陆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水的百千滋味也了然心头。

2.致力于扎实学习的课堂。语言学习有着独特的规律,要在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上下功夫。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采取比较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这句话中逗号的作用,品味“成了”这一充分肯定的表达语气,了解“最珍贵”三字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教师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分享语言的情感,那么,学生学习语言将是扎实有效的,日积月累,将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组织朴实学习的课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语文课堂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让学生陷入“浅阅读”和“快餐文化”的困境,学生可能会在多彩的画面里迷失自己,思维浅薄了,想象力枯竭了,感觉也贫瘠了,情感也枯萎了。所以,语言的学习还要强调“个体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将文字还原为生活图景,“如果这是电影中的一个远镜头,你会看到什么?”“现在将电影镜头拉近,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我想这样的启发和引导是朴实的,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思考。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篇5:汉语口语速成第七课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课生词,以及课文一。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是结果补语,并熟练应用“除了„„(以外)”的句子 【教学重点】结果补语以及“除了„„(以外)”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水平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角色扮演

去中国朋友家里做客

2、第六课易错生词讲解

二、热身练习

1、你们来中国已经一个多月了,你有旅行计划吗?

2、那你想去哪旅行呢?为什么?

三、讲解生词(具体见ppt)

1、讲解时注意词性,常见搭配,让学生造句练习。

2、跟读生词

3、复习生词——练习第六题(上节课留的作业)

四、课文一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解释文章意思,回答问题(1)望月想好去哪儿旅行了吗?

(2)李钟文想好去哪儿旅行了吗?为什么?

(3)李钟文见过大草原吗?为什么?他对什么感兴趣?(4)望月最后是怎么决定的?

3、语法学习A、结果补语

我还没想好去哪儿吃饭。

我还没做完作业。

他没有听懂这句话。

B、除了„„(以外),„„(1)除了A(以外),B(都)X B都有X的情况,强调A是特殊的,没有X的情况。有时候后面用没有。

除了他骑自行车以外,我们都坐公共汽车去。除了爱珍以外,没有人去过那个地方。(2)除了A(以外),还/也B 表示有A情况,也有B情况,A情况为大家知道的,B情况大家不知道,是补充的。

图书馆除了中文书以外,还有外文书。小明除了爱吃苹果以外,还爱吃香蕉。

五、课后作业

做练习一三五

篇6: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一框教案

主讲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以一次“航班”试飞考核为主线,完成本课知识串联。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知识树。然后开始探究活动体验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热爱社会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难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去一个月里MH370航班成为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飞机去哪儿了”成为我们每天所想的事,而我们现在所在的SZ370航班即将试飞,你们作为本次航班的预选成员,为了让辛勤工作的家人不再担心“你们能去哪儿”,请大声告诉我: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是否有信心通过本次考核成为正式成员呢?

先看一组图片,猜测考核范围: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一框

我作为本次考核的负责人,要告诉你的是„„本航班在前两周已经成功飞过“生活与消费”站,“生产、劳动与经营”站、即将进入“收入与分配”站进行试飞活动,该站里机关重重,陷阱颇多,只有把握通关秘诀才能顺利通过。加油!

(二)合作探究

各小组围绕“分配”总结本次考核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树并展示到黑板上。

(三)重点精讲

为了使咱们的每次试飞都可以顺利着陆,咱们还需再进行试飞培训。

通关秘诀一: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p58 1.根本原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决定分配)

2.直接原因: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通关秘诀二: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和要求 范围、尺度、对象、标准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1)必然性 P58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具体来说: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2)意义P59 ①从劳动者的角度看:调动积极性,促进生产。→体现效率原则

②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地位→体现公平原则(3)地位P58、59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通关秘诀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1.形式

2.意义(两个尊重,两个一切)

备注:根据关键词区分收入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绩效工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回顾考核要点,准备试飞 通关测试1

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小李的妻子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他家在市区有一套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近期他还在股市赚了3万元,向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通关测试2 张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6000元。其中张某之父是国有企业中层干部,月收入6000元;张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月收入6000元;张某自己投资经营一家小公司当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9000元;张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化验员,月收入3000元;张某之妹参与政府早餐工程,开了一个早餐亭,月收入2000元。

(四)总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七课第一节】相关文章:

上一篇:失得的作文下一篇:总行办公室主任助理岗位竞聘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