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2024-05-22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学期校本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育内容

继续坚持之前的养成教育的成果,坚持“礼仪习惯”教育,“卫生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节俭习惯”教育,保持这四项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规范。

二年级养成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标准,从礼仪、卫生、学习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

2.通过“卫生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会劳动,爱清洁的良好习惯。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本学期教育内容如下:

1、礼仪习惯

(1)见到家长、领导、老师要主动敬礼问好。

(2)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绳或游戏。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3)接受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帮助或受赞扬时说“谢谢”。(4)进办公室先说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进办公室;

(5)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6)周一学生必须参加升国旗,要严肃、庄重、穿校服。

2、卫生习惯:

(1)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扔东西,餐巾纸等东西及时扔进垃圾筒。保持课桌内卫生。(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时扔垃圾筒。(3)随时保持教室的干净卫生。

3、学习习惯

(1)离开教室整理好桌面。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预备铃响进教室,静待老师上课;

4、节俭习惯(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3)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4)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5)爱惜衣物,不乱丢弃;

(6)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粮食;

(7)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具体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班级管理制度,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3、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通过参观访问教育基地,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三)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四、具体安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周: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规法则,强化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四周:增强主人翁意识,爱护我们的家。

第五、六周:爱国教育。

第七、八周:活动讲文明,认真做“两操”

第九、十周:学会交往,举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周: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第十五、十六周:不挑吃穿,勤俭节约

第十七、十八周:诚实守信,知错就改

第十九、二十周: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 根据养成教育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坚持反复

篇2: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临江市XX乡中心学校

XXX 为了提高我校七年级学生的书写水平,我校将写字作为七年级的校本课程。为了搞好七年级下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在我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硬笔行楷,提高学生硬笔书写的能力;通过练习颜体楷书,培养学生的毛笔书写能力。

2、通过练习硬笔行楷和毛笔楷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方法和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七年级写字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书法练习指导》教材一本,其中包括“硬笔行楷”(共8节)和“毛笔楷书”(共8节)两部分。硬笔行楷主要是练习硬笔行书结构,毛笔楷书部分主要是练习颜体楷书偏旁,这些都是书法训练最基本的要求。本学期的教学应以将硬笔行楷训练毛笔楷书偏旁的书写并举。硬笔行楷的笔法与技巧和毛笔楷书的笔法与技巧是教学的难点。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上学期练习过硬笔行楷,但是仍未掌握硬笔行楷的笔法与技巧,一下子上来就练习硬笔行书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练习过颜体楷书,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师在教学硬笔行楷和毛笔楷书时要注意示范引导,使学生模仿练习书写。

2、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书写练习中注意认真读贴、临贴,养成认真读贴、临贴的良好习惯。

3、要让学生多练写,多展示,多交流,要举行硬笔行书和毛笔楷书的书写比赛活动,激发学生自主练字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形成提高书写水平的意识和需求,养成自觉练字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课 字头

(一)第二周:第二课 字头

(二)第三周:第三课 字底

第四周:第四课 字底和字框 第五周:第五课 左偏旁

(一)第六周:第六课 左偏旁

(二)第七周:第七课 右偏旁

(一)第八周:第八课 右偏旁

(二)第九周:第九课 字头

第十周:第十课 字底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 左偏旁

(一)第十二周:第十二课 左偏旁

(二)第十三周:第十三课 左偏旁

(三)第十四周:第十四课 左偏旁

(四)第十五周:第十五课 右偏旁

(一)第十六周:第十六课 右偏旁

(二)第十七周:钢笔字练习

第十八周:毛笔字练习

(二)课时分配

硬笔行书:9课时

毛笔楷书:9课时

篇3: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关键词:版画教学,新课程理念,情感体验

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着眼于传统的绘画这一方式,学习内容一般过于程式化,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艺术作品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来开展版画的教学活动是我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我的教学实践出发,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版画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也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版画的交流活动。在2011年10月,我有幸参观了在鲁迅故乡绍兴举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国际版画交流展,所展作品种类之多,作品之精美,题材之新颖,内容之丰富,材质之多样让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孩子灵活的运用新材料新手段进行版画创作,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我认为,一方面,要学生感受传统版画的魅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了解传统的版画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现和探索新的版画表现内容和形式,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制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孩子在画、刻、印的过程中,发现版画的材质之美、印迹之美、形色之美、组合之美。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1. 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表现在制作材料和制版方法的差异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最开始接触版画的时候,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作品的艺术性,而在于学生对于“版”的初步感受,怎样让学生感受“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或一片树叶、或一个瓶盖、或一枚硬币,让学生涂上颜色印在纸上,进行实物拓印,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材质,观察各种材质呈现的不同效果,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认识“版”,可以选用一些纸质材料,如吹塑纸、白卡纸等软性材料,通过拼贴、撕揭、填彩、粉印等方式制版。高年级的学生心智已逐渐成熟,对于形体的塑造和材料的运用也较熟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创造“版”,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和材料,比如木刻,根据表现题材去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可是说版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创作时只有不拘泥形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寻找合适的材质和表现方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新的审美表现,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2.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罗丹说过: “生说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选择了一些跟学生比较感兴趣,能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题材进行版画教学,如《丰富的表情》、《花的世界》等。如《丰富的表情》一课,我让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讨论各种表情的特点,眉、眼和嘴的变化,学生抓住主要的特征,通过深入讨论,让学生分析版画的各种表现技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创作出的作品让人看后不禁会心一笑。

3. 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美。注重综合性的学习,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古人非常重视诗画结合,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在教学中,我将古诗和版画相互渗透,和学生一起感受诗中的意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的意境进行再创造,指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联想,把诗的意境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小清新的诗,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学生用吹塑纸采用线描的形式制版,通过对小池中的垂柳、荷花、流水、蜻蜓的刻画,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如潍坊的年画、风筝艺术,苏州的刺绣,等等。淄博盛产陶瓷,博山的琉璃艺术更是享誉国内外。教学中我试着把地方的传统文化与版画教学结合起来,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并把它转化成版画的形式。如《周村大街》一课,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和实地考察写生,指导学生用拓印和粉印的形式进行创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招贴画、广告很多都是版画的形式,美国街头艺术家谢泼特·费尔雷将美国总统以版画的艺术效果创作的宣传海报《希望》,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流行元素之一。如代表着吉祥喜庆的年画,都是以木刻的形式出现。尤其在农村,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贴年画。年画的题材非常丰富,用色非常讲究,是学生版画创作非常好的题材。但是传统的版画多是木刻为主,对于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可以选用填彩版画的形式来完成,借鉴传统年画的用色,表达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是校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各种节日或是一些外出参观经历的事,选择一个切入点创作。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和生活紧密联系,创作出的作品才更加生动有趣。

篇4: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二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

一、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换而言之,体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体验”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

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用简单浅显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在适宜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探索情境: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硬纸条等量一量数学书的一条边。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测量数学书同一条边长时,有的学生量出是5根半火柴的长(有的量出是3根牙签的长,有的量出是2张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的同一条边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测量的经验和通过讨论与观察发现:原来测量数学书边长的材料长短是不一样的。

要注意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应处于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反思体验情境。有反思意识的学生,一旦意识到问题,内心便产生认知冲突,于是会自觉进入反思环节。但,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往往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是对他个人的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学生看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或实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并善于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重要环节中提炼问题,然后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

(四)创设交流体验情境。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结论

篇5: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让自己更快乐

2、面对考试,你紧张吗?

3、学习的磁石

4、擦亮你的眼睛

5、在竞争中进步

6、与网共舞

7、做负责任的好少年

8、我是中国人

9、成长的轨迹

10、美丽的第一次

11、我是男子汉

12、学会保护自己

13、让我和你交朋友

14、手拉手,好朋友

15、走进记叙文天地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

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4、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篇6: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应抓住机遇,爱惜光阴,由此我想到的诗句是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校本课程检测试题

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应抓住机遇,爱惜光阴,由此我想到的诗句是()。

2、()、(。插柳之恩,我们怎能忘?

3、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子女的(),感谢医生给患者的(感谢教师给学生的(),感谢交警给行人的()。

二、判断题

1.战国后期,蔺相如负荆请罪与廉颇和好,共同保卫赵国。()2.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包粽子是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3.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一名民族英雄。()4.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被 称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列举题

1、列举本地的传统节日(至少5个)

2、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列举本地的生活习惯。

()。

2、()、()。插柳之恩,我们怎能忘?),3、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子女的(),感谢医生给患者的(感谢教师给学生的(),感谢交警给行人的()。

二、判断题

1.战国后期,蔺相如负荆请罪与廉颇和好,共同保卫赵国。())2.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包粽子是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3.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一名民族英雄。()

4.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被 称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列举题

1、列举本地的传统节日(至少5个)

篇7: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隆湖四站小学 石艳艳

一、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乐于学习语文,喜欢诵读古诗。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

二、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利用课前2分钟诵读古诗文,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

2、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4、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文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文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5、为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激发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古诗文诵读活动,将校内诵读延伸到校,开展古诗文“亲子朗诵”活动。

四、教学措施 :

1、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外诵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古诗文。

五、思想品德教育(环境教育)结合点。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懂得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知道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让同学们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一些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保护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从许多生动具体的故事中,学习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尊重平凡劳动、实事求事等优良品质,同时受到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从写景的诗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陶冶爱美的情趣,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六、心理教育措施:

1、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点,向学生渗透热人爱民、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等等教育。

2、课堂课间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古诗文,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教育

七、潜能生转化措施:

教师对学生充满“无限关爱”是转化潜能生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奖励、委托等措施,使潜能生恢复自信,激起热情,以更大的努力弥补学习上的差距,来报答老师对他的"无限关爱”。

严格的常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潜能生有学习马虎、不求甚解、不能和老师同学共同研究讨论的坏习惯,这与对后进生放松严格训练有关。为此,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从小处抓起,长期不懈,督促他们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持之以恒,良好学风一定能逐步形成。

总之,对潜能生的转化,我们必须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恒心,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我们才能取得转化的成功。

篇8:二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1对话论的本质和内涵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约翰逊 (Marysia Johnson) 教授于2004 年提出对话论, 是目前较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之一。该理论主要建立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论和巴科梯的会话论基础之上, 强调社会和文化在人类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动态的社会情景、个人差异、意图和包含在认知成长的个人差异中的社会文化、历史和管理的背景结合起来, 实现了通过语言把个人内在和社会环境的外在现实的结合。

1.1 对话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维果斯基 (1978) 认为人通过掌握语言、符号这一中介 (mediation) 环节, 从低级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心理机能, 再通过不断内化逐步形成高级心理机能。作为对话论心理学基础的建构主义将知识的形成看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即个人在原有的主观知识的基础上, 对外部新的客观知识的积累发挥潜在的作用, 而这一过程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形成, 其发展就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客观到主观、由社会性到具有个性特点的过程。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社会环境给予高度重视, 认为社会环境既是学习者语言输入又是个人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来源。

1.2 对话论的本质

对话论强调个人的语言运用, 而非语言能力。该理论认为个人二语能力的获得并不源于语言习得机制, 而在于个体所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对于语言的使用。语言的运用发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环境创造语言, 语言造就社会环境, 两者相互促进。在此理论指导下, 文化教学教师积极引入反映社会环境的文化材料, 实现语言素材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对话, 促使学习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通过文本、生生、师生的反馈和个体认知的反思促进语言学习, 这既是社会活动, 又是认知活动。

1.3 对话论的意义

1.3.1 承认个体的主体性, 重视个体发展

对话论强调语言运用先于语言能力, 认为教师可以为学习者创造符合其动机、目标和认知需要的、最佳的语言发展区域。以对话论为指导的教学强调“沟通性”“互动性”, 它改变了语言符号系统的单向传递, 重视师生通过对话对文本内容进行表达与倾听、交流与探究。在这一意义上, 对话论在学生、教师间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交流环境, 以学生自主研究为特征,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启发和讨论, 实现双向沟通、共同学习。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个体存在而具有的理解力、思想性, 强调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推动对话的延续, 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外在知识的不断内化和其高级心理机能的不断完善, 实现语言和认知的双发展。

1.3.2 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 重视文化培养

对话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发展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和制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着力于建立一种基于多维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新框架。社会文化背景即“实际情境”是个体学习的外部条件, 相关“情境”有利于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 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对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从而内化新知识, 实现心理机能的高级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帮助创建能与学习者的社会认知、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情境, 以激活、维持学习动机, 实现协作与交流, 完成意义建构。

语言课程中的文化培养是一种有意义的情境设计, 能将学习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认知充分调动起来, 在语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实现语言与文化认知的辩证互动。

2《中国文化概况 (英) 》教学模式改革

2.1 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中国文化概况 (英) 》是为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以上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该课程针对大学英语课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以文化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 实现“文化知识+语言技能+ 文化分析”的整合;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导向, 遵循“生活性、批判性、互动性”的原则, 通过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 加强文化对比和文化分析的思辨能力。该课程试图实现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2 对话教学的设计

荷兰教学设计研究专家迪克斯特拉 (S. Dijkstra) 教授指出:“当一个人想接受教学或是当组织描述和认可的教育目标需要教学时, 就必须对教学进行设计。”科学的教学应该具备贯穿其始终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用于指导教学过程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执行。根据对话理论设计的文化教学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2.2.1 生活性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自然语言习得产生于有上下文的语境中, 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习得语言。

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交际, 只有当课堂语言教学能真实反映生活, 并能用于解释实际生活状态, 符合学生固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时,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使其具有深层的学习动机;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将外部的信息转变为或内化为内在知识时, 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既是其语言输入的来源, 也是其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

对话教学重视教学所用文本的动态生成, 并不仅仅停留在学校、课堂等教育范围内, “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现了知识与价值的融合, 一方面继承了生活世界的真切性, 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科学世界的逻辑性, 从而有效弥合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断裂。” (张增田, 2004) 这种以动态生成的文本为主要授课内容的课堂具有真实性、多样性、启发性、疑问性, 从而诱发师生对文本的兴趣和关注, 引发思考和阐述, 形成具有真实意义的对话, 即对真实社会情境的讨论。

《中国文化概况 (英) 》的生活性原则体现了语言课程的实用性, 即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关注现实生活。大学生处于网络信息发达新时期, 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 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民主意识, 他们的视野不再满足于课本内容, 所关注的范围也更宽广, 他们对哲学、经济、政治、艺术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热情, 但同时也缺乏文化比较的视野和文化分析的方法, 以至于对某些事物的态度、观点等比较极端和单一。

《中国文化概况 (英) 》课程在开设前就重视教学材料的选取。课程组教师首先收集市面上关于中国文化课程的中英文教材, 反复比对、删选, 发现相关中文教材比较成熟, 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融和了多门学科内容, 如文化地理学、人类学、美学、哲学等, 在内容深度上具有优势。而大部分英文教材则流于文化知识层面的介绍, 虽然涉及文化内容较多, 但缺乏系统性和文化内容间的深层联系。考虑到选课学生为二年级以上已具备一定英语基础, 且有中国文化背景, 课程组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文化知识+ 语言技能+ 文化分析”的整合为指导原则, 基本确定整个课程内容框架分为三大部分:基本文化理论的介绍、语言技能的操练和文化现象的阐释解析。

在具体材料内容上, 综合中文教材中的文化地理和哲学部分内容, 以及英文教材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知识, 如书法、山水画、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等, 同时注重内容内部的联系, 既有文化知识的介绍, 也有其文化成因及文化内涵, 如中国山水画意境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与中国哲学里所强调的“气”之间的联系等等。

课题组成员除了比对现有教材外, 在开课前一学期, 通过分发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点和期望, 调整课程内容。本课程开过4 轮, 每次结课后都有问卷统计, 以指导教师调整修正下一轮内容。

生活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每一章节主题, 挑选中国日报中的相关时事报道或外媒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 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使教学内容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 使学习者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生活性的另一表现就是将课外社团引入课内教学。大学生社团内不缺乏如书法、绘画、剪纸、京剧、茶艺等方面的能人, 教师在相关章节的讲授中, 邀请相关社团成员在课堂上通过展示, 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冲击。

2.2.2 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约翰 • 杜威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核心是“反思”, 即: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爱的某种知识形式, 从它们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 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

莎伦 • 福瑞特 (Sharon Ferrett) 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通过判断与推论、演绎与归纳等回应客观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建构及充分支持某论点的能力;分类、组织、分析材料和数据的能力;将理解和知识运用到新的和不同的问题中去, 构造理性的和合理解释的能力;保持对新信息、方法、文化系统、价值和信仰持开放态度的能力。

福瑞特更加重视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的技能及对文化、价值的开放性态度, 提出了要区分事实与个人情感、保持开放态度。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的提法有一定重合性,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中国文化概况 (英) 》的批判性原则突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语言课程不同, 它极大地体现了对话论教学的理念, 即“构建与学习者生活相关的社会语境, 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 在文本、学习者、教师间建立起民主的交流环境,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启发和讨论, 实现多向沟通、共同学习”。

对话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三种: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言语型对话, 包括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以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为主要特征的理解型对话, 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反思型对话, 包括师、生的自我对话。 (张增田, 2004)

《中国文化概况 (英) 》在课堂模式的设计上, 遵循卡弗等人的朝向目标理论, 充分为各方各阶段的对话提供条件, 将课堂分为对话意识的激活阶段、对话情景的维持阶段及对话机制三个阶段。

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的, 参照朝向目标理论, 课程组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输入 (Question-based reading) 。这是师生对话的第一步, 即以提问为导向的输入。每章节教师设计一至两个贯穿整个章节的问题, 在进入该章节的学习时即提出, 作为整个章节学习的导向和中心, 同时也是章节学习结束时应该解答的问题。如第一章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组设计的问题是:在四大古文化发展进程中, 为何只有中国文化保持了她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其后的阅读材料中, 我们分发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材料, 从中国的地理状况、气候条件、农业发展到主要家庭模式、经济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让学生首先完成与文本间的理解对话。该阶段体现了福瑞特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案中的“通过区别事实与意见或个人情感、判断与推论、演绎与归纳、主观与客观来回应思维对象和材料的能力”, 学习者个人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印证、质疑、推翻完成判断、归纳和筛选的能力培养。

② 阐述输出—质疑。学习者个人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 教师将不同材料持有者分组, 要求小组成员间整理文本, 通过组内对话, 对不同材料的阐述输出、碰撞、质疑, 求解组内答案, 随后教师要求小组派出一至两名代表到其他小组交流, 进行组间对话, 重复输出—质疑的过程, 以期达到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随后, 小组代表回到各自小组反馈整合。输出—质疑的过程考查了学习者“提出问题、建构和认识论点的结构及充分支持某论点的能力”, 在语言技能上锻炼了学习者组织材料、陈述论点论据、倾听和吸收各种信息的能力。质疑, 是对所接受内容的透视和思考, 是接受者原有信息图式与新信息对接过程中的博弈, 是构建的前期阶段, 也是个人思辨能力得以锻炼和发展的必要过程。

③ 重构。最后, 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影响该问题的各因素, 选取个人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进行文本撰写, 完成语言技能的练习和该部分文化内容的重构, 通过自我反思推动学生在已有的背景框架下, 整理、分类、分析、构造新的知识图式, 完成自我反思型对话, 实现“通过推论评价信息、材料和数据的能力, 从而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学生通过与文本、同伴、教师的对话, 整理、比较、分析纷繁的材料和观点, 在自我判断的基础上, 调整、重构自我知识结构。

2.2.3 互动性

对话教学的本质就是沟通、互动, 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本着开放的心态, 充分交换思想, 完成对知识的共同探讨和学习。《中国文化概况 (英) 》作为一门语言文化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考虑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 提供语言运用的阅读材料输入, 通过一系列的多方对话互动, 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标, 为语言运用创造条件。该课程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①学生—文本对话, 即理解、整理、辨析文本材料的过程, 实际也是学生原有知识框架与新信息互动的过程。②生生对话。在课堂上, 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詹姆斯.H, 1989:142)

教师设计的组内、组间对话, 突出“异质”性, 推动学生间信息的交换、流动, 在阐述、质疑、回答等互动过程中, 实现语言运用。

3“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总结和评价

《中国文化概况 (英)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最终目的是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即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 加强文化对比和文化分析的思辨能力。为总结和评价本门课程, 课题组成员调查了选课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比对学生课程考核成绩。

学习者的动机决定了他们选择学习策略的种类以及最后的学习效果。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研究方面, Pokan和Blumanfield (1990) 认为学习策略作为学生的成就目标和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变量, 在学生的成就目标的实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前期, 课题组对选课学生发放学习动机问卷。根据Tremblay和Gardner (1995) 的英语学习动机模型 (Dornyei, 2005) , 语言态度、明确的目标、效价、自我效能和结果归因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响动机行为进而对英语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课程组使用的学习动机量表参考了Tremblay &Gardner (1995, 参见Dornyei, 2005) 和秦晓晴、文秋芳 (2002) 的观点, 主要调查了选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自我效能等方面。

由于本门课程属于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 主要面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二年级学生, 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所以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动机主要集中为深层动机, 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 学习目标明确为会使用英语介绍评价中国文化, 认为本门课程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 帮助对外交流。

课程学习结束后, 学生完成学习策略问卷。在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方面, 课程组成员参照使用Oxford (1990) 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SILL) , 对120 名选课学生在本门课程上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 本门课程的主要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为主。这些与其他语言课程学习的主要学习策略无太大差异, 但在情感策略上的得分略高, 可能是因为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减轻了他们在本课程课堂上的焦虑, 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社会生活环境相关, 阅读内容具有可理解性等。

《中国文化概况 (英) 》课程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贯穿整个教学。在最后的课程考核部分, 试卷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 如填空、翻译以语言考核为主, 文化现象分析则要求学生借用某一文化理论分析某些文化现象, 体现了批判性思辨能力。

再分析学生成绩、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学习策略运用上, 课程组的结论再次论证了这三者之间的显著回归效应, 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符合, 即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 并与学业成就存在着因果关系, 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有显著回归效应。

大学英语语言课堂由于语言文化的基础本质, 决定了其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和人文性,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应该与学习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密切相关, 才能承载其丰富的思想和认知, 更有学者认为语言课程应该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 使其不仅传递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视野和批判性思维等。《中国文化概况 (英) 》作为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 在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模式,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而且是将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一次有益的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如何超越语言的实用功能, 实现大文科教育的人文功能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校本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中国文化概况 (英) 》中实施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实践,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结合课程综合成绩分析, 探讨和论证了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而且是将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相结合的一次有益的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对话论,生活性,批判性,互动性

参考文献

[1]Alec, Fisher.Critical Thinking: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1

[2]Dornyei, Z.动机研究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Johnson.M.A.Philosoph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90.

[5]Pokan, Blumanfi eld, Predicting Achievement Early and Late in the semester,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1) :41-50.

[6]李凤杰, 刘文.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教育探索, 2008 (04) .

[7]高文.教学设计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 :7-13.

[8]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51-58.

[9]王振宏, 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0 (1) :65-69

[10]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何立婴译.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42.

[11]张增田, 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8) .

上一篇:自评报告填报说明下一篇:关于追加预算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