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2024-05-24

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通用8篇)

篇1: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林业局加强森林公安执法队伍建设

汇报材料

***林业局森林公安系统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天职,在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同时,针对乱垦滥占林地、乱砍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相继开展了“护绿”、“天保”、“绿剑”、“春雷”、“绿盾”、“天鹰”等一系列专项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对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巩固生态成果,保障林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结合我局当前实际工作来看,林业局森林公安队伍的素质与公安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

机构建设不规范,基础设施薄弱,民警年龄老化、素质教育偏低等问题。森林公安民警面对林区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有时因法律和政策不健全而难以找到适当的处罚依据;面对执法办案的高标准、高要求,办案装备落后,证据查找困难,想办案办不成案的窘境;在森林公安执法办案中,面对林区群众的阻挠和刁难,稍不注意,就会遭受围攻和谩骂,甚至是上访和起诉等不和谐的执法环境。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使得民警无所适从,不敢执法,从而出现了执法“软”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随着对林业生态建设认识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的林业建设和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积极为落实森林公安政法编制和经费问题制定了政策,解决了制约森林公安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森林公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森林公安队伍

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就我局森林公安的工作职能以及应加强的工作措施,进行以下汇报。

一、抓素质,抓管理,做到内强素质

一要政治建警。注重加强对森林民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民警廉洁自律,勤政敬业意识和道德觉悟。深入开展爱民实践活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观念,强化民警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民警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有较高的站位、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对待,达到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凝聚警心,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二要素质树警。在基层森林公安队伍能力建设方面,要积极适应建设和谐社会主义要求,切实强化基

层所队班子建设,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民警选拔到基层所队的领导岗位上,把所队班子建设成懂业务、能实战、会管理的坚强领导集体。同时,加强对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的教育培训,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坚持面向实践、讲求实用、追求多样形式,让不同岗位、肩负不同职责的民警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进一步解决基层森林公安民警打不赢、追不上、说不过的问题,以工作能力的提高来适应现实执法的需要。三要科技强警。积极推进基层森林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真正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森林公安民警的工作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四要注重实效,加强指导。对基层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尽量帮助基层出谋划策,教传解决办法。要在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着重解决警力下沉,使基层一线的整体战斗力

得到加强。五要增强执法保障,通过局、所、队的“硬件”达标晋级工作,努力解决设备老化、装备落后等问题。要做好“筑巢引凤”的准备,重点解决基层所队存在的无独立办公用房、无车辆、无电脑、无通信工具、无外观标识、无单警装备等问题,为民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保障。六要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维权工作。加大落实“三权”工作力度,明确执法权限、范围和程序,在民警执法维权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待遇,让森林公安的执法办案从法律和制度上得到保证和支持。

二、常“照镜子”,加强正规化建设,做到外树形象

规范执法是树立森林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本质要求,而正规化建设是树立森林公安权威和展示队伍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一是要严把队伍“入口关”,有效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并要放开队伍“出口关”,保持森林公安队伍纯洁,对不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在森林

公安机关工作的人员要做到不收、不要和请出。二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好“五条禁令”,从严要求,常抓不懈,同时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重点解决“门难进,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做到执法规范、仪表威严和言行礼貌。三是要抓好示范和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在推进改革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样板作用,积极做好典型引路工作,营造良好的争优创优的氛围。四是改善服务,方便群众。做好警务公开工作,提高工作和机关效能,以公开栏的形式公开森林公安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处罚结果、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12全文查看

篇2: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但是,结合我局当前实际工作来看,林业局森林公安队伍的素质与公安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机构建设不规范,基础设施薄弱,年龄老化、素质教育偏低等。森林公安面对林区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有时因法律和政策不健全而难以找到适当的处罚依据;面对执法办案的高标准、高要求,办案装备落后,证据查找困难,想办案办不成案的窘境;在森林公安执法办案中,面对林区群众的阻挠和刁难,稍不,就会遭受围攻和谩骂,甚至是上访和起诉等不的执法环境。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使得无所适从,不敢执法,从而出现了执法“软”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随着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特别是近年来,党、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的林业建设和公安工作及公安队伍建设,积极为落实森林公安政法编制和经费制定了政策,解决了制约森林公安发展的瓶颈,为森林公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就我局森林公安的工作职能以及应加强的工作措施,进行以下汇报。

一、抓素质,抓管理,做到内强素质

一要政治建警。注重加强对森林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廉洁自律,勤政敬业意识和道德觉悟。深开展爱民实践活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观念,强化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通过全面、深、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能够辩证地看,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的现实要有较高的站位、正确的和客观的对待,达到思想,步调一致,凝聚警心,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二要素质树警。在基层森林公安队伍能力建设方面,要积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要求,切实强化基层所队班子建设,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选拔到基层所队的领导岗位上,把所队班子建设成懂业务、能实战、会管理的坚强领导集体。同时,加强对广大森林公安的教育培训,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坚持面向实践、讲求实用、追求多样形式,让不同岗位、肩负不同职责的获得学习和的机会,进一步解决基层森林公安打不赢、追不上、说不过的,以工作能力的来适应现实执法的需要。三要科技强警。积极推进基层森林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真正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森林公安的工作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四要注重实效,加强指导。对基层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一些,尽量帮助基层出谋划策,教传解决办法。要在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着重解决警力下沉,使基层一线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加强。五要增强执法保障,通过局、所、队的“硬件”达标晋级工作,努力解决设备老化、装备落后等。要做好“筑巢引凤”的准备,重点解决基层所队存在的无独立办公用房、无车辆、无电脑、无工具、无外观标识、无单警装备等,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保障。六要加强森林公安维权工作。加大落实“三权”工作力度,明确执法权限、范围和程序,在执法维权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待遇,让森林公安的执法办案从法律和制度上得到保证和支持。

二、常“照镜子”,加强正规化建设,做到外树形象

规范执法是树立森林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本质要求,而正规化建设是树立森林公安权威和展示队伍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一是要严把队伍“口关”,有效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并要放开队伍“出口关”,保持森林公安队伍纯洁,对不具备人民条件,不适合在森林公安机关工作的要做到不收、不要和请出。二是要贯彻执行好“五条禁令”,从严要求,常抓不懈,同时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重点解决“门难进,话难说,脸,事难办”的,做到执法规范、仪表威严和言行礼貌。三是要抓好示范和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在推进改革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样板作用,积极做好典型引路工作,营造良好的争优创优的氛围。四是改善服务,方便群众。做好警务工作,工作和机关效能,以栏的形式森林公安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处罚结果、法律法规等,切实森林公安执法的透明度。五是加强考核,树立导向。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实施严格的考核,通过全面的考核工作真正促进队伍形象的提升。六是加大宣传和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森林公安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努力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三、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破解森林公安执法偏软的严格

执法,加大办理案件的力度,尤其是要办好大案要案和有影响的各类案件。只有通过多办案、办大案,而有力地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活动,才能树立森林公安执法的信心,打出森林公安的声威,真正体现森林公安的权威和价值,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敢办大案的勇气。努力建设一支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法律、忠实于党的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森林公安队伍,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必须要有刚正不阿、敢于碰硬的勇气,对于任何单位、群体和个人在适用法律上,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排除干扰,杜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一查到底,铁面无私。二是要确保案件质量。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突出“准”字。严格法律和政策标准,既要对构成犯罪的予以惩处,增强打击力度,又要在注重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慎重严谨,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防止错案,抓准、打狠、办出力度。三是要解决重实体轻程序的。在办案中要严格办案程序,在严格执行实体法的同时,严格执行程序法,坚持杜程序违法。四是要协同作战,凝聚侦办。对于特别重大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以及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查处困难的案件,当地森林公安要主动请求支援,上级森林公安要及时调动警力,抽调精干组成专案组,开展跨区域、跨行界的异地办案活动,及时查处大案、要案和难案,给涉林违法分子以严厉打击,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要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完善执法办案奖励、激励机制,促进们多办案、办大案。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考核、督导、案件报告、案卷评审以及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并严格落实到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对较好完成办大案、办难案的,要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六是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公检法等职能的协调、配合,正确执行法律和政策,用政策指导执法,弥补立法的某些滞后现象,使执法工作更加,全面地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防止极端,搞好林区建设,服务好林区人民

篇3: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1 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因素

滥伐林木:这是对森林资源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行为。

乱砍烧柴:林区周围农牧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没有解决好, 煤炭价格偏高, 有时花钱买不到, 导致农牧民到林区内乱砍烧柴而破坏森林资源。

开矿建厂:随着各地方招商引资逐渐增多, 为农牧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在林区内建设水电站、开矿等项目的建设, 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资源。

滥建景点: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以追随旅游热的趋势, 提升当地的经济收益。但并不是秉着“保护林木, 创收效益”的原则, 肆意滥建、私建景点, 使地原有的珍贵森林资源以及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1]。

采挖野生植物:随着养生观念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一些中草药、山野菜、野果等野生食物, 不少的农牧民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开始涌入林区采挖而破坏了森林资源和植被。

滥捕乱猎野生动物:受经济利益驱动, 农牧民认为捕杀野生动物可以改善自身生活, 其不顾生态保护而加入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的队伍之中, 导致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 林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当前状况以及主要问题

2.1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当前状况

2.1.1 分局缺少力量

分局作为基本的案发地点, 并没有被授予执法以及处置的权利, 导致部分案件发生之后, 违法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制止, 甚至一些证据被其销毁, 嫌疑人因为证据的收集不足而不能获得应有处罚。

2.1.2 法律宣传存在盲点

目前, 我国对于林木保护的法律宣传力度仍然有所欠缺, 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 由于农牧民未接受高等教育, 使得其法制观念略为淡薄, 甚至有一些农牧民都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受到任何约束, 更不知道一些危险行为正处于犯罪边缘。

2.1.3 作案愈加隐蔽

目前, 一些违法人员日益狡猾, 其选择的作案地点越来越隐蔽, 其将破坏森林资源以及滥伐林木行为向无人区拓展, 使得林业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其违法行为, 或者找到了作案地点, 也无法及时抓捕当事人, 为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

2.1.4 执法装备差

资金欠缺、没有专用车等林政执法装备, 给办案和保护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1.5 侦破的难度增加

很多林政案件并不是由执法部门发现并治理的, 其来源大多是群众的举报以及其他渠道。正是由于执法部门未能及时发现相关的林政案件, 导致一些案件逐渐发展为旧案、积案, 再想查询有关的线索便更加困难。林政案件的侦破难度日益增加, 侦破率不升反降[2]。

2.2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2.2.1 政府干预较多

林业综合执法部门由于受当地政府的领导, 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 袒护触犯林业政策的人群, 为林政案件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甚至对一些违法行为不了了之。

2.2.2 执法部门办案成效较低

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个体, 其受到多方制约, 所掌控的权力也很有限, 所以一些林政案件的查处其可能没有能力一查到底, 只有与有关部门紧密联系, 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办案成效。

2.2.3 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内, 存在一些执法人员未能对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透彻, 由于其能力有限使得其在执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办案偏差。

2.2.4 人情案处理

在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内仍然存在部分执法人员偏袒熟人, 办人情案, 使得案件性质遭到破坏, 一些本该警戒惩罚的人员反而没有得到应有处罚, 在群众中导致了恶劣影响。

2.2.5 以罚代法

目前, 很多的涉林案件倾向于罚款, 而甚少利用法律进行衡量, 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3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

3.1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广泛开展森林管护的教育工作

首选, 加强林业相关的员工, 尤其是管护人员的法律宣传教育十分重要, 其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其次, 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强法制教育, 在设置案例剖析、专题讨论的形式中增强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3.2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实现林木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应及时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使工作人员时刻将林业资源管理作为自身的本职性人物, 在年初有计划, 年终有检查, 年底有总结的有序步骤中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较快提升。

3.3 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林木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是林业管理人员能够进行高质量工作, 是维护森林安全的重要基础。所以, 强调管理制度的完善, 及时监督与管理相关人员的行为,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照章办事, 公开透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努力加快森林管护基础建设

为了加快森林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 林业的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努力筹措建设资金, 在因地制宜中建设一个全面系统的标准化管护平台。此外, 森林资源管护需要全覆盖的管理, 通过给管护站配备相关的交通工具以及通讯设备, 在新的巡护方式、GPS定位系统以及平板电脑中增强林木的管护能力, 提升管护人员的工作效益。

3.5 建立健全案件举报制度

由于林业综合执法部门的人员以及能力有限, 对于一些违法案件并不能及时发现, 所以建立健全案件举报制度对于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十分必要。其可以设置专门的举报箱、举报电话, 鼓励群众利用手机短信、或者信件等手段完善举报机制, 通过金钱奖励鼓舞群众参与其中。此外, 执法人员还应多多深入到基层之中, 及时发现林区潜在的问题, 以实现案件的全面、及时处理。

3.6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

林政的资源管理体系一般包括林法、林权、森林资源、采伐以及木材经营等管理模块。根据以往实践经验, 可以发现构建管护经营的责任制度, 建立三级保护体系;同时, 明确管护人的责任和权利迫在眉睫。资源管理只有具备层层负责的管护体系,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 实现管护的预期目标。

3.7 为职工解决相应难题

只有从根本上帮助职工解决林地占用涉林等方面的问题, 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 使得其不再向森林伸手, 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4 结语

总之, 在实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 相关部门应当利用科学发展的观念统领执法全过程, 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中维护群众利益, 打击违法行为, 只有紧紧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 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目标, 为构建和谐林区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林木的主体地位不容撼动。其借助生产丰富物质、构建复杂系统结构、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等优势, 成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依托。森林作为其中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能够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动力。因此, 必须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 (管护) 工作。

关键词:林业执法,森林,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范文斌, 李文彪.创新机制是搞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关键[J].山西林业, 2002 (1) .

篇4: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关键词 林业执法;森林;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86-02

虽然2005年新疆全面停止了林木采伐,实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等工程,对天山东部国有林区进行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措施,逐步避免水土流失、干旱、火灾等灾难的发生,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但由于新疆的特殊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大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力度刻不容缓。

1 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因素

滥伐林木:这是对森林资源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行为。

乱砍烧柴:林区周围农牧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没有解决好,煤炭价格偏高,有时花钱买不到,导致农牧民到林区内乱砍烧柴而破坏森林资源。

开矿建厂:随着各地方招商引资逐渐增多,为农牧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林区内建设水电站、开矿等项目的建设,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资源。

滥建景点: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以追随旅游热的趋势,提升当地的经济收益。但并不是秉着“保护林木,创收效益”的原则,肆意滥建、私建景点,使地原有的珍贵森林资源以及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1]。

采挖野生植物:随着养生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购买一些中草药、山野菜、野果等野生食物,不少的农牧民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开始涌入林区采挖而破坏了森林资源和植被。

滥捕乱猎野生动物:受经济利益驱动,农牧民认为捕杀野生动物可以改善自身生活,其不顾生态保护而加入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的队伍之中,导致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林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当前状况以及主要问题

2.1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当前状况

2.1.1 分局缺少力量

分局作为基本的案发地点,并没有被授予执法以及处置的权利,导致部分案件发生之后,违法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制止,甚至一些证据被其销毁,嫌疑人因为证据的收集不足而不能获得应有处罚。

2.1.2 法律宣传存在盲点

目前,我国对于林木保护的法律宣传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农牧民未接受高等教育,使得其法制观念略为淡薄,甚至有一些农牧民都不知道法律为何物,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受到任何约束,更不知道一些危险行为正处于犯罪边缘。

2.1.3 作案愈加隐蔽

目前,一些违法人员日益狡猾,其选择的作案地点越来越隐蔽,其将破坏森林资源以及滥伐林木行为向无人区拓展,使得林业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其违法行为,或者找到了作案地点,也无法及时抓捕当事人,为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

2.1.4 执法装备差

资金欠缺、没有专用车等林政执法装备,给办案和保护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1.5 侦破的难度增加

很多林政案件并不是由执法部门发现并治理的,其来源大多是群众的举报以及其他渠道。正是由于执法部门未能及时发现相关的林政案件,导致一些案件逐渐发展为旧案、积案,再想查询有关的线索便更加困难。林政案件的侦破难度日益增加,侦破率不升反降[2]。

2.2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2.2.1 政府干预较多

林业综合执法部门由于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袒护触犯林业政策的人群,为林政案件的处理增加了难度,甚至对一些违法行为不了了之。

2.2.2 执法部门办案成效较低

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其受到多方制约,所掌控的权力也很有限,所以一些林政案件的查处其可能没有能力一查到底,只有与有关部门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办案成效。

2.2.3 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内,存在一些执法人员未能对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透彻,由于其能力有限使得其在执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办案偏差。

2.2.4 人情案处理

在林业综合执法部门内仍然存在部分执法人员偏袒熟人,办人情案,使得案件性质遭到破坏,一些本该警戒惩罚的人员反而没有得到应有处罚,在群众中导致了恶劣影响。

2.2.5 以罚代法

目前,很多的涉林案件倾向于罚款,而甚少利用法律进行衡量,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3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

3.1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森林管护的教育工作

首选,加强林业相关的员工,尤其是管护人员的法律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其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其次,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强法制教育,在设置案例剖析、专题讨论的形式中增强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3.2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实现林木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应及时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使工作人员时刻将林业资源管理作为自身的本职性人物,在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的有序步骤中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较快提升。

3.3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林木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是林业管理人员能够进行高质量工作,是维护森林安全的重要基础。所以,强调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时监督与管理相关人员的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照章办事,公开透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努力加快森林管护基础建设

为了加快森林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林业的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在因地制宜中建设一个全面系统的标准化管护平台。此外,森林资源管护需要全覆盖的管理,通过给管护站配备相关的交通工具以及通讯设备,在新的巡护方式、GPS定位系统以及平板电脑中增强林木的管护能力,提升管护人员的工作效益。

3.5 建立健全案件举报制度

由于林业综合执法部门的人员以及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违法案件并不能及时发现,所以建立健全案件举报制度对于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十分必要。其可以设置专门的举报箱、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利用手机短信、或者信件等手段完善举报机制,通过金钱奖励鼓舞群众参与其中。此外,执法人员还应多多深入到基层之中,及时发现林区潜在的问题,以实现案件的全面、及时处理。

3.6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

林政的资源管理体系一般包括林法、林权、森林资源、采伐以及木材经营等管理模块。根据以往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构建管护经营的责任制度,建立三级保护体系;同时,明确管护人的责任和权利迫在眉睫。资源管理只有具备层层负责的管护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实现管护的预期目标。

3.7 为职工解决相应难题

只有从根本上帮助职工解决林地占用涉林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使得其不再向森林伸手,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4 结语

总之,在实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相关部门应当利用科学发展的观念统领执法全过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中维护群众利益,打击违法行为,只有紧紧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目标,为构建和谐林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文斌,李文彪.创新机制是搞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关键[J].山西林业,2002(1).

[2]曲笑岩.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3).

篇5:县森林公安局执法工作事迹

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优秀单位、全省森林公安系统优秀公安局。

一、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县森林公安局始终把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摆在执法工作的首位来抓,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方式,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针对少数民警思想中存在的人权观念不强、宗旨意识不牢、执法思想不端正的状况,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逐步扭转了多年来形成的重发展轻法制、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服务的不和谐局面,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了现代法制理念。二是努力搭建执法交流平台。该局专门编发了《//森警》月刊,并在《//森警》月刊中为民警开辟了“以案说法”、“案例分析”、“个案点评”等专栏,民警可以将在执法中的收获、典型案例以及对一些重点法律在实践中运用的体会通过《//森警》及时与其他民警交流,大大促进了民警执法能力的快速提高。同时,该局还结合“五%26#8226;五”普法工作,开展了送法律下乡活动,建立为林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的服务站,在对林区的法律宣传与服务中,民警自身的法律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为民警的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县局以“大练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三基”工程建设等活动为契机,根据森林公安执法的需要,结合各岗位的不同特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制定各岗位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把民警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作为“大练兵”和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内容,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每月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四是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一方面,该局坚持“三个必训”的原则,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制度,确保执法民警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防止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执法工作。同时,注重对新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及时更新法律知积。这些年来,该局每年都要对全体民警进行一次轮训,并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百分百地完成了调训任务。

二、强化执法机制,着力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规范执法权限。200/年,//省//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林业局下发了《关于明确县级森林公安机关执法权限的通知》,规范了全市县级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权限,明确了县森林公安局可以独立对森林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涉林治安案件行使治安处罚裁决权以及有关林业行政处罚权。该局及时提出建议,由县政法委牵头,邀请县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局局长、司法局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森林公安局召开协调会,就落实《通知》精神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很快达成一致,落实到位,为该局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提供了更强大的法律武器。二是实行案件办理质量的“五级负责制”,即:主办民警、办案单位法制员、办案单位负责人、局法制科审核民警、分管局领导五级负责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实行疑难案件会诊制。该局成立了案审委员会,遇有重大、疑难案件,通过案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或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进行分析、处理。遇有案情复杂、影响大的案件或违纪案件,提请该局党总支讨论,主动邀请检察机关派员提前介入、纪检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准确客观地分析和决策,避免出现执法偏差,既精确地打击犯罪又能确保执法质量。四是强化相关部门的协同责任。该局办公室负责对各办案单位的执法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政工部门协同法制部门建立了民警执法档案,将民警的执法情况和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全部记入档案,并作为年终各项考评的依据。五是加强规范执法的保障建设。目前,该局设有单独的信访接待室、行政复议接待室、听证室和综合性的法律资料室。购置了8台电脑,新增、更新了6台办案用车,配齐了警械装备,为稳准狠地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提高办案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六是加强案件办理的透明度。该局建立了森林刑事案件破案回告制、治安案件和林政案件的公示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定时报告制,营造出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提高执法质量

篇6:浅谈森林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单位:**县森林公安局

摘要: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森林公安五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涉林矛盾纠纷频发、林区社会稳定面临挑战的新时期,如何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的中心工作。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 ;现状;若干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林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试从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加强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等方面,从理论层面就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谈点浅显的看法,以期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森林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森林公安机关执法实践的工作重心,当前,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就如何加强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出台了各式各样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加强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和理论支持。从实施的规模和参与人数上来看,绝大多数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民警都学习和传阅过,认真领会了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关于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但从实施效果来看,与上级森林公安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执法观念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根据以往森林公安工作的一般要求,检验一个地方森林公安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少发案,多破案,即发案率的下降和破案率的上升。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基层森林公安民警往往把预防控制案件发生和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作为工作的重心,势必造成过多注重执法的效果而忽视执法程序的正当性和过程的合法性,影响和制约了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

(二)执法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反映到林区社会治安方面,就是群体性事件时有显现。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户与户、村与村、镇与镇、甚至是县与县之间的林地、林权纠纷造成的。另一方面,不排除少数人为了维护一己之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带头毁林、毁苗,严重影响了林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在这一类违法犯罪活动中,跟常规盗伐、滥伐林木等案件类型相比,常呈现出参与人员多、毁林数量大、事后矛盾纠纷不易调处等方面的特点。作为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在查办这一类型的涉林案件中,如何一方面既要维护法律的权威,确保具体的方法、具体的程序、步骤、具体的法条引用等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实施和运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另一方面,又要在维护法律尊严的框架内,在惩办为首的组织、策划者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各种涉林矛盾纠纷,消除广大林区群众在认识上的误区,化解矛盾纠纷,从思想、认识上赢得林区群众对基层森林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是当前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三)执法理念的偏离

长期以来,森林公安机关在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往往片面注重森林公安机关的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这一职能,忽视了其作为政府机关所承载的社会服务的功能,作为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力量,其服务与保障、激励与教育等执法功能往往被忽视。如何在承担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同时,又肩负起服务林区群众,维护林农合法权益,服务林业发展建设大局的职责,是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在新时期执法实践中有待完善的方面。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在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中,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坚持把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执法工作的主线,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当成增强森林公安机关增强公信力、树立队伍良好形象,维护林区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整体推进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规范执法行为,严防有法不依现象的出现

执法主体必须是由法律明确授权的,取得从事执法活动的在职民警,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不能从事执法行为。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例如:在查处林政案件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授权森林公安机关代行行政处罚权的决定》,以自己的名义查处《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林业行政案件,在查处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推进执法制度建设,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要通过加强执法行为制度化建设,对办理涉林案件的每一个环节和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对办理涉林案件的各个程序,从接警、处警、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呈报审核、审批、结案的每个执法环节;从执法主体资格认证、岗位职责、绩效考评、质量考核、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到执法长效机制和基础建设,都应当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形成执法规范化体系,使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又要考虑到制定的制度与当前社会执法环境相适应,确保制定出来的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时期内的可持续性。

(三)严格执法程序,转变轻程序的观念

要求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间、期限、条件、对象、程序、文书等进行,严禁违反执法程序行为的出现。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如出现违反执法程序的行为,轻则影响执法质量,重则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甚至追究执法责任,这就要求基层森林公安民在日常执法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严抓执法质量,规范执法程序,既能有效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又能有效保护自己,从根本上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营建牢固的执法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当前基层森林公安机关与过去相比,在人员素质、装备、警力、经费等方面,尤其是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清醒看到在刑事技术、通讯手段、公安信息化建设、警务装备、经费保障等硬件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这固然有森林公安机关在上述方面由于历史、体制因素而造成的起点低、起步较晚有关,同时更需要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在较短的时间奋起直追、缩小差距。只有多方协调、加强协作,确保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办案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加强基层森林公安机关警务装备、信息化建设,建设牢固的执法保障机制,又要加强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制度建设,解除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后顾之忧,才能从物质和制度上保障民警的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稳步推进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积极加强执法监督,纠正执法偏差

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规范、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有力、有序。及时发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推进基层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要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必须加强对林业行政案件办理前、案件办理中、案件办理后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尤其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案件审核的相关规定,加强执法质量检查,确保将执法监督的成效落到实处。

(六)严格落实执法责任

要针对执法工作中各部门、个人的职责,将职责权限落实到部门、到民警个人,达到权责明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风气,实现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的目标。同时,要将执法质量与民警考核、奖先评优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基层森林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积极工作,事事有责任落实的工作局面,从而以落实执法责任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森林公安机关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七)执法规范化建设效果评估要可行、客观

应立足以完善制度构建为核心,制定出客观、可行的效果评价标准。例如在考核民警办理林业行政案件绩效的过程中,不光要重办案数,同时要把办理的案件质量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考察,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过程中,只有既有数量,有重质量的想象出现,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质量建设。

篇7:加强森林公安执法力度

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三月中旬召开了全省建筑市场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会上着重指出加强建设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我办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细化新的稽查重点,并制定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稽查队伍建设。我办强调在工作上进一步落实稽查执法责任,完善监督机制,要求每名员工强化政治素养,增强业务水平,亮化执法形象。在新时期更要协调好热情服务与严格监管的关系,纠正严格执法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三年大变样进程的错误观念。

第二、细化工作重点,强力开展专项稽查。对城中村改造和建设工程手续倒置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我办针对一些开发企业假借安置回迁和城中村改造的名义,实则实施商品开发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第三、畅通举报渠道,解决民生重点问题。及时捕捉信息,对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我市建设领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专案稽查。对拆改承重结构、擅自变更原有设计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遏止。我办多次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并会同技术与质监部门进行了反复鉴定,耐心给予群众答复和回音。

篇8: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1 当前森林公安机关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理念不强

一方面, 一些执法人员是转业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当在处理行政案件中, 由于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他们往往一味要求行政相对人服从, 而置相对人陈述申辩的合法权益于不顾;另一方面,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 政府万能的思想在一些执法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 使得他们难以树立起服务为民的思想。

1.2 参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1 怕出错, 工作积极性不高, 甚至不作为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 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往只重执法结果, 不重执法程序的做法现在越来越行不通。由于一些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不是太强, 怕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错误, 对那些不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就不予追究, 导致“人人怕出事, 人人不干事”的现象出现。

1.2.2 地位的尴尬, 导致滥作为

森林公安是林业部门的下属单位, 受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双重领导, 这种领导体制使得森林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十分尴尬:一方面, 森林公安的法律地位模糊, 使得其在调查取证的时候很多部门不予配合;另一方面, 森林公安和地方公安、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未理顺, 森林公安机关没有直接向当地检察院移交案卷的权力, 还必须以地方公安的名义移交案卷。“有公安之名, 却无公安之实”, 这种尴尬地位大大降低了森林公安办理刑事案件的积极性, 使得森林公安将一些刑事案件降格为行政案件加以处理。

1.3 考核体系不科学, 导致部分单位敷衍了事

考核指标是一只无形的手, 考核什么, 有关部门就会重视什么。因此, 一套科学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体系非常重要。但是, 反观一下我省现行的考核指标, 会发现除了案卷、执法档案的质量以外, 行政、刑事案件量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考核指标。这样以来, 一面迫于案件数量的压力, 一面迫于执法规范化的压力, 部分单位只能去处理那些简单的案件来应付上级考核 (一个县56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54起全是用简易程序对行政相对人加以50元的罚款, 足以说明问题) 。

2 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2.1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不经过实施也将是纸面上的、抽象的, 无任何实际意义, 法律的实施需要人。在法律赋予执法者自由裁量权时, 执法者有什么样的执法理念,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执法决定。所以, 执法主体素质建设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 而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培训。

首先, 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让执法民警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其次, 要加大民警法制教育培训力度, 努力提升民警的法律知识水平, 使每一位办案民警都能熟知本职工作应当掌握的法律法规, 并指导其依法、公正、文明执法办案。最后, 要严格执行执法资格认证制度, 凡不能达到执法资格要求的, 不准其参与执法活动。

2.2 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确保森林公安机关权责相统一

正如上文所述, 森林公安机关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其职权职责不清、职责与权限不统一, 进而导致其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不得不滥作为甚至不作为。要想让森林公安机关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不缺位, 只有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 保证其权责相统一。

要不要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如何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学界对此莫衷一是, 笔者倾向于将“双重领导”变为“统一管理”, 所谓的“统一管理”就是将森林公安机关从林业行政部门和森工企业独立出来, 作为一个警种由公安部门统一领导。这样以来, 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警种之间的协同配合, 强化森林公安机关系统内部上下级领导关系, 有效降低森林公安和其他警种之间的协作难度,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统一指挥, 及时、高效、协调运转特点, 提高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犯罪的能力;另一方面, 森林公安机关就可以享有《刑事诉讼法》赋予的各种权力, 在案件的侦查中就不会处处碰壁, 能独立将案卷移送到检察院系统, 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滥作为和不作为了。

2.3 完善考核体系, 提高森林公安民警参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

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通过考核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现在已成为各单位通行做法, 成为单位激励员工的主要措施。实地考核中民警不敢作为、消极作为的现象, 让笔者对现行的考核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管理学中将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而省森林公安局制定的考核办法中类似警告、记过、记大过之类的负激励措施占了很大的篇幅, 奖励之类的正激励措施几乎只字未提;而且将森林公安民警所办的案件量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显得不伦不类, 不仅让人们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在考核民警的办案数量, 还是在考核民警的办案规范化?因此, 现行的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将“案件数量”从考核指标中剔除。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办一定量的案件长期以来是压在森林公安民警头上的一座大山, 在案件数量的驱使下, 执法的规范化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 不应该将所办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执法水平高低的标尺, 相反应该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具体而言, 就是要看单位那些引起上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量, 根据案件的数量和影响大小给出相应的负分数。这样, 不仅使考核体系更趋科学化, 更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

细化考核对象, 增加正激励措施。“罚不责众”使得一部分民警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 认为规范化建设考核结果的好坏都是单位的, 与自己没有关系, 这样就导致他们平时执法工作的随意性。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在平时的考核中可以在对单位考核之后, 再对单位的执法人员进行考核, 将考核的最终结果归到个人。当然, 在增加相应责任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奖励措施, 比如, 将执法水平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 执法规范的可以适当增加年终奖等等。

上一篇:关于远程文件包含RFI 的解析下一篇:2024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