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云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

2024-04-13

在许云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精选2篇)

篇1:在许云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

在许云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战友魏虎母亲)

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许云老人。

我受许云老人家人的委托,衷心地感谢各位前来与我们一同分担这份悲伤、分担这份追思……

许云老人于2012年2月18日晚17时15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4岁。

许云老人,生于1928年12月4日。

母亲是柔弱的,但母爱是坚实的。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老人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老人出生在旧中国,在她悲苦的一生,饱经风霜,历经磨难。老人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从小起就自强自立,尝尽生活的艰辛和甘苦。成家后,为了养育子女,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生操劳家务,几十年如一日。老人就象鲁迅笔下的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奶啊。她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贫苦中把儿女们抚养成人所付出了多少心血,在这位柔弱母亲的内心又深藏着多少坚实的力量……

母亲是平凡的,但母爱是伟大的。对社会,老人是一位平凡慈祥的老人;对儿女,她是一位慈爱的伟大的母亲。在她平凡而又伟大生命中,为家庭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儿女们,如今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老人在无微不至关心儿女们生活的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她常常告诫儿女们,要诚实为人,老实做事。她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使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母亲是慈善的,但母爱是博大的。老人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因此深得邻里亲朋好友的爱戴和信任,她总是谦虚和善,严于律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图回报。老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虽然操持家务一辈子,但她始终对生活抱有

坚定的信念。她心胸宽广,知足常乐。她的一生告诫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用寿命的长短来衡量的,而是最能感受和品味生活甘苦的人。难道我们不为有这样的一位博大而慈爱的母亲而感到自豪和欣慰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向这位令人尊敬感怀的老人致敬吗?

“生与死”其实都是我们无法决择的。逝者,总让我们来者心存感恩;生者,总让逝者心系牵挂。人啼哭而来,含笑而去。老人终于与我们永别了,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的情感,对生命纯朴的心态和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存,与松柏长青。

母亲和母爱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份量真是很重很重,以至于我们用一生都无法承载…我们会思念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直到永远!

安息吧,尊敬的许云老人――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最后让我代表老人全家再次感谢各位来宾为这位伟大的母亲送行。

篇2:在许云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我们亲爱的父亲。父亲因患脑溢血,经集里医院抢救无效,于2013年农历六月初三日下午四时三十七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4岁。

1930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父亲沈海昆出生在浏阳西乡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上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旧中国,父亲的出生使得这个五个孩子的家庭更加贫困。爷爷奶奶看到年幼的父亲自幼聪明好学,也许是想改变家庭的命运,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供父亲念了两年私塾。学习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由于社会动荡,兄弟中两个先后被抓壮丁,本来贫寒的家庭,如雪上加霜。从此父亲与读书擦肩而过,为了家庭的温饱,过早地担起家庭的重担。

1949年迎来了解放,经历合作组,初级社,高级社的父亲对新生活充满着向往,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1958年从西乡来到大围山采伐场当上伐木工人。建国之初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路自己修,凭着一身的力气和建设祖国的热忱肩扛水运,把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浏阳,长沙。他先后在白沙、长安、石坳进行采育生产。他担任过计工员,他无论在哪里都是工作负责,劳动积极,从不拈轻怕重,多次被评为生产积极分子。

1965年,父亲与母亲结婚,第二年春晖降生,接着雪、冬、旭先后降生。1989 年春、冬结婚,1992年雪结婚,2003年满儿旭结婚至此他已完成了子女的教读婚配。1989年后,外孙峰、外孙女蕾蕾、孙女宇零、妮、宇豪、航相继出生。儿孙满堂,给他的晚年带来了天伦之乐。

父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岁月,却体现了人生的返朴归真。父亲一生辛劳,淳朴随和,勤俭朴素,惜衣惜食,扬善憎恶,养育子女,恩重如山。几十年来,他和母亲一起,含辛茹苦地把子女一个个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每个月领来四十多元钱悉数交给母亲,自己不抽一包烟,不舍得添一身衣服,父亲为家庭和子女付出很多很多,却很少想到自己。对于这一切他只有执著,没有怨言,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有当我们自己身为人父的时候,才体会到这种最平常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养育之恩,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它饱含了父亲的爱心和责任心。

父亲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父亲的父母过世得早,十八岁他就没有了爹,三十一岁就没了娘。他母亲去世的这年,父亲已经来到大围山当上了采伐工人,当他赶回家时,娘已生命垂危。所以总感觉到自己尽孝得太少。父亲结婚后,我们一家与母亲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时的他把对自己父母的那份孝心转移到两个姥姥身上。姥姥们待父亲也像是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直至两个老人先后去世,父亲没有跟他们红过脸,吵过架。我们的外公一个人生活,为照顾外公,他将长子习辉过继,改名李谷辉。外公年老后也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直至过世。

父亲是一个只为别人着想的人。1990年退休,春辉顶职。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退休工资低,他没有一点怨言,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自己家里增加一点收入,一人在西乡耕种着几亩田地。直至儿女们再三要求下才回到白沙这个家。他善于从细微处关爱子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只要他知道,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他乐意为我们做一切细碎的事情,一丝不苟,不怕麻烦,却不愿轻易接受我们的回报。年老后,对孙

子孙女疼爱有加,不用开口,零花钱一元两元的拿,只要他们开口,吃的玩的统统买来。但他又是那么怕麻烦子女们,每次住院总是只要病情稳定就急着要回家生怕给子女带来更多的麻烦,宁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病痛的折磨。所有这些,使我们每次回想起来,总感到十分辛酸和悲伤。

上一篇:建安公司述职报告下一篇:水利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