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2024-04-09

《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篇1:《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更要爱自己的德行,不使自己的品格、节操受辱。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3、我们要学习曾子对老师那种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受教。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出示原文,体会孝道。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教师范读。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7.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将《开宗明义章第一》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出示译文并小结。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麽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就是为什么要讲这篇经文,它的要点是什么。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这句话“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后面还有一句“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才叫“开宗明义”。

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讨。

1、出示自学要求:

(1)、孔子闲居,谁在旁侍坐?

(2)、曾子是怎样的人?

(3)、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

(4)、孔子对曾子以什么内容展开了教学?

(5)、我们如何把孝心扩展?谁是孝亲爱民的典范?举几个例子。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请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同归纳。

5、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亲尝汤药 》。

1、听老师讲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四、许下承诺,付之行动。

师:听了故事以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学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你们如何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尊敬老师。(讨论后在班级中交流汇报。)

五、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六、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篇2:《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孝经》第一章节的开宗明义。

开始的`时候,自己拿着书读了几遍,完全不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后来通过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文章,我知道了:我们身体的四肢、头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把它们弄坏和损伤,这是孝敬父母的第一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人在世上,要好好学习,要有所成就,要扬名于后人,要让父母以我为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我学了孝经以后,忽然懂得了感恩,忽然明白了,孝顺父母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听妈妈的话,从这一刻做起,报恩父母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篇3:《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师:学习新课内容之前, 让老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如何,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答题机, 将学案上1~4题的答案发送上来。 (等待学生传送答案)

师:请看屏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正答率。从同学们发送的答案中看出第3、4题的正答率偏低,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新课的内容。

2教学过程

师:这是体育课上常见的毽球, 请同学们观察毽球在落地过程中的轨迹特点?

问:同学们一起回答毽球的轨迹有什么特点?

生:轨迹是曲线。

师:这就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定义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曲线运动。

生:研究直线运动时我们主要研究了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三个量。

问:很好, 与直线运动相似研究曲线运动也要研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这三个物理量哪个研究起来相对更简单呢? (板书)

生:位移。

师: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曲线运动的位移。 (板书)

师:直线运动同学们一定很熟悉, 直线运动中我们是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移的呢?

生: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用数轴就可以描述。

师:很好, 请坐。如果物体的运动像毽球一样是平面内的曲线运动, 又该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呢?

生:可以采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非常好!描述曲线运动的位移选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用位移来描述, 位置变化的快慢用速度来描述, 本节课的第二部分我们一起来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展示图片, 猜想速度的方向?

生:感觉是火星沿着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去的, 链球也是沿切线方向飞出去的, 所以我觉得曲线运动物体的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沿切线方向运动。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让我们用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结论。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探究实验。实验是利用稳定旋转的陀螺, 在其边缘处滴上墨水, 观察墨水被甩出时在白纸上留下的点迹, 分析陀螺边缘上的做曲线运动点的速度的方向。请同学们对照学案完成探究实验。并在学案上总结归纳出你的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过程现场进行视频采集并投影到大屏幕上)

师:请同学们停止实验。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得到了实验的结论, 你们的实验结论和猜想一致吗?下面我们请几名同学代表各自的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实验成果。哪位同学愿意展示?

生: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小组的实验轨迹, 从轨迹上可以看出墨迹是沿着陀螺的边缘飞出的, 就是切线方向。

生:我们小组的结论也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师: (教师总结) 根据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质点在某一点速度的方向跟曲线相切, 即该点的切线方向。

(板书) 师:物理学中的切线概念与数学中的切线有什么不同呢?结合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更好地理解切线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停止讨论。

师:先回答初中数学是怎样定义切线的?

生:过圆上的某点与半径垂直的那条直线, 就是该点的切线。

师:这是同学们以前学习的切线的概念。那如何来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中切线的意义呢? (白板课件展示)

师:结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来理解切线概念, 哪位同学想好了?

生: (学生白板笔书写) 连接AB两点, 直线AB即成为割线,

师:老师来总结一下, 根据瞬时速度的概念当t趋近于0时的平均速度是瞬时速度, 而此时割线AB也是趋近于0的, 那么此时的速度就是曲线上该点的瞬时速度, 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并且物理中的切线是有方向的, 与物体实际的运动方向有关, 即是一条射线。 (板书)

生: (学生白板笔画图)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轨迹的切线的方向, 所以先看哪些位置的切线方向是竖直方向的, 再根据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确定切线的方向, 过切点画出速度方向。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速度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板书)

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既然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物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曲线运动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

师:第三部分内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接受新知识,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动手实验。通过小钢球在磁铁的吸引下的运动情况, 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请同学们对照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现象又明显!请同学们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过程现场进行视频采集并投影到大屏幕上)

生:把磁铁放到小钢球的正前方时小球的轨迹是直线, 把磁铁放到小钢球的侧面时小钢球的运动轨迹就是曲线。

师: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呢?

生: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同合外力的方向有夹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问: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呢?

生:我们小组的实验结论是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同合外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师:很好!

生:物体受到的是恒力的作用, 所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但与合外力在同方向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但与合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学生齐声回答)

师:非常好。为了更好地理解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做一题。

师:同学们们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那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分析啊?

生:我做了一个实验, (手中有一个纸球, 水平抛出纸球) 。根据纸球的运动轨迹画出轨迹。 (但轨迹的末态速度方向为竖直)

师: (白板课件) 根据矢量三角形, 可以得到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的速度, 如此这样继续下去, 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发现物体的速度的方向越来越向下偏, 但是无论时间有多么长从图形中可以分析, 速度的方向是不可能和合外力的方向平行的。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记忆, 我们这样记录“无力不拐弯, 有力必拐弯。曲线运动的轨迹夹在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之间, 而且向趋近于合外力的方向弯曲, 即合外力指向轨迹的凹侧。”

师:根据同学们的正答率, 对轨迹、合外力和速度方向的知识点的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下面我们选出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分析一下第五题。

(白板课件)

教师点拨:我们在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以及物体的轨迹的时候, 要注意速度的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而轨迹是始终夹在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 并且只能无限的趋近于合外力。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 本课小结。 (课件展示)

师:课后作业。 (课件展示)

师:下面老师把本节课所有学案上的练习题的答案发送, 请同学们接受, 并进行反思和反馈。 (答题机答案发送)

摘要:通过分析让我们知道物体的速度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篇4:《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篇5: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即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比?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分析了什么是遗传,知道了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最终决定性状的遗传的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具体到某一性状,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的基因会有不同的性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有些同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篇6:《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1.让学生了解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以及遗传物质(核酸)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通过分析某一具体性状的遗传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其他遗传现象。

3.在区别遗传病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遗传病的基本特点以及禁止近亲婚配的生物学原因,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基因的概念以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课堂讨论的中心。对基因这一名称,学生从各种媒体和一些科普读物已经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认清基因的本质以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以性状在上、下代传递为线索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基因的基本知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传递规律以及显、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染色体在生物的上、下代传递规律与基因的传递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讲清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变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甚至制作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3.国家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国家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近亲结婚?生物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所造成危害的遗传学原因上——遗传病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和发生遗传病概率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

参考课时

本课题建议授课时数为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如下: 性状调查表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课 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即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比?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分析了什么是遗传,知道了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最终决定性状的遗传的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具体到某一性状,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的基因会有不同的性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有些同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1.遗传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各种生物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2)基因:

第二课时:

【复习】

(1)什么是性状?什么是遗传?请举例。什么叫染色体?什么叫基因?

(2)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什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基因又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我们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

(2)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

(3)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

【新课】

下面我们以人的上眼睑为例,研究以上问题。

生物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人的眼睑,耳垂等。

篇7: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沪科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内容它联系了质量与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比较综合的章节。它主要包括“什么是浮力”,“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在本章知识学习过程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既运用前面的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又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及特点,学会运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

2、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学会运用“压力差法”判断浮力的存在;

3、初步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物理探究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实验、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过程;

3、经历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节约意识;

3、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所教学生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质量与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对浮力的现象已经有了简单的感性的认识,但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浮力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要让所有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浮力的存在,进而对其展开理性的分析,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创设:放映图片,让学生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会浮在水面?学生观察图片,并仔细思考问题(少部分同学会想到浮力)。该部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引出浮力。实验探究:(1)、将悬挂着石块的弹簧测力计的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会变小,若用手向上托起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变小,对比分析两次变小的原因,由此总结得出浮力的定义; 对定义进行分析,得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方向。对石块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称重法求算浮力的方法。

(2)步骤一:将去底的塑料瓶倒放于手中,将瓶盖打开,把乒乓球放于其中,注入的水,乒乓球不上浮;步骤二:拧上瓶盖,乒乓球向上浮起。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反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一的乒乓球会上浮?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其产生好奇心理,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一的乒乓球不上浮?同学们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因为受到浮力的原因,进而重新思考实验中步骤一的乒乓球可能不受浮力,继续深思浮力的产生原因。理论分析:对于放置到水中的长方体,利用前面的压强知识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所产生的。

五、课堂小结

知识点小结:(1)、什么是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篇8:《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现在新课程的使用已全面铺开。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高中地理新教材 (湘教版) (以下简称地理新教材) 中有大量的“活动”内容, 这些内容需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解决。我们知道, 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但主要还是通过学生自身学习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教师是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外因, 而学生是其学习成绩变化的内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 毫无疑问, 学生就处于主体地位。尤其是随着新教材的使用, 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而且,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也是目前发展均衡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 如何发挥学生在其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就成了目前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三年来使用地理新教材的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做法, 与同行们商榷。

二、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1. 让学生“占有”课堂。

从地理新教材的结构来看, 插入了大量的“活动”内容, 或“探究”、或“阅读”、或“实践”、或“思考”。例如, 必修I当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一节, 这些内容大致占到了该节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其中这一节当中, “探究”和“实践”活动所占的比重更突出。且大多是地理学科的重难点知识。例如, 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时间、线速度、角速度的计算;昼夜更替的成因;某地的经度计算;时区、区时的有关计算;日期的判定;日照图的绘制及昼夜长短的判定;正午太阳高度及计算。所有这些要通过“活动”来解决, 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而学生学习地理的主战场就是课堂。因此, 教师必须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和解决地理的相关问题。

2. 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当是学, 而不是教, 承认理解应当是学习的目标, 因此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主张应当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在教学目标上, 丰富性教学强调从多维度、多层面完整地把握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来预设和实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在地理新教材中插入的“探究”活动, 是地理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培养他们多角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地球自转”处插入的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时间”的“探究”活动。其中第2个问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 称为恒星日。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并根据已学的知识, 以太阳日为标准, 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时多少分, 将结果填入下表。”并且课本还配有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和相关表格。在这里, 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有关问题去思考和发现结论, 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教师可以在这里设计相关问题来进行调控, 并在适当的时候出示参考答案:

(1) 请说出该问题有哪三个要求? ( (1) 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2) 根据已学的知识; (3) 以太阳日为标准) 。

(2) 请结合“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 说明太阳日和恒星日形成的情形并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什么差异? (从插图上来看, 一个恒星日里, 地球上的点P随地球自转了一周即3600。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当地球上的点P随地球自转而形成一个太阳日时, 显然, 地球自转的角度已超过了3600, 这样一个恒星日的时间长度就小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 。

(3) 以太阳日为标准, 看看表格中给出的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多少?这时怎样去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时多少分? (从表格可以知道, 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根据对星空的观测, 若在不同时间, 要观察到同一星空, 日期要推迟15天, 同时时间点要提前1小时。即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提前4分钟。也就是说, 一个恒星日要比一个太阳日短4分钟, 这样一个恒星日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的时间长度为24时-4分钟=23时56分钟。也找到了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的角度是360059/。) 这样, 使学生了解了结论的产生过程, 并容易理解和掌握结论。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3.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课文中插入的“阅读”内容, 一般是课本的重点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如果设计成具有层次的相关问题, 就不仅能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同时, 还能有利于他们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例如, 关于“地方时”这部分知识的“阅读”, 让学生结合地球自转情境去品味东早西晚所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在这里, 可以把它设计成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去“阅读”: (1) 什么是地方时? (2) 经度与地方时有什么关系? (3) 如何定量地分析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由浅入深地去“阅读”这部分内容时, 不仅感觉不到它的枯燥无味, 而且还较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4. 让学生及时地去参加“实践”。

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所在。作为学生, 除了在教室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外, 在教室以外的其它地方, 也可以获得许多知识。从地理新教材的内容看, 插入了相当多的“实践”活动。例如, “地球自转”部分的“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用观测日影的方法, 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以及使用地球仪或其它地球模型和手电筒来探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现象。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及时地在适当的地点去做。尤其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 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这个活动, 需要学生在学了相关内容之后到教室外去做。从课本内容的编排来看, 这个活动安排在课本中“地方时”这个“阅读”内容之后。可以说是为求证“地方时相差多少导致经度相差多少”而设计的。该问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及时地让学生结合课外实践去验证。且在晴朗的白天, 在教室外去按步骤做。让学生的全身心完全动起来, 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获得这方面知识。这样就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经度分布的知识和东早西晚的时间观念, 算出当地的经度约数, 从而达到突破难点, 掌握计算某地经度的方法的目的, 还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提高他们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三、需注意的问题

1. 时间分配要合理。

上述所进行的“探究”、“阅读”、“实践”等适宜于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作用的各环节, 都需要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同时, 在哪一个知识点之后进行哪一个环节, 都需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否则, 就不利于相应知识点的拓展或巩固, 也就不利于学生相应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 在探讨“如何归纳求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这个问题时, 不仅要注意到需要一个较长一点的时间, 还要注意到这一问题的探究应放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地球的公转,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之处。

2. 教师要当好向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来实现的。这就是说, 在学生自主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当好向导。这就如在旅游区当导游一样。把学生从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问题。但每一个问题是什么, 如何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去确定了。很显然, 这里涉及的就是教学方法问题。正所谓教而得法, 事半功倍。可以说, 发挥学生在其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以一定适当的教法为载体的, 而教法的确定必须以教材为前提。例如, “区时的换算”部分的第三个问题, 即“从上述计算结果中, 可以看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试提出一些具体方案。”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 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就是待他们产生“愤悱心理”时, 再去开导他们, 进而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即: (1) 跨00经线, 不考虑日期的方案; (2) 跨1800经线, 考虑日期的方案。这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的思考, 就把这个难点解决了。

参考文献

[1]褚绍唐, 孙大文.地理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2]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1) .

篇9:《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虚拟实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巩固自变量的控制,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和重复实验的设置。

(2)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的价值。

(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探索、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形成关心科技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三、教学难点

酶的特性探究、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提炼与酶有关的信息。

奇强A3+加香加酶洗衣粉

奇强A3+加香加酶洗衣粉采用国际先进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复合体,有效分解蛋白、碳焦和皮脂等污渍,洗衣过程中达到三重去污效果,同时采用国际流行香型,香味提升三倍,带给你去污、留香和护理衣物的三重功效。

主要成份:A3+复合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种助洗剂、高效抗沉淀剂、高档香精、高效增艳剂。

使用方法:以家用汤匙量取少量洗衣粉; 将洗衣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 放入衣物浸泡,水量以刚浸没衣物为佳; 以平常习惯洗涤,无需再用衣领净或肥皂。

可得到更佳洗涤效果的方法: 用温水溶液浸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不宜用60℃以上热水直接溶解洗衣粉;

洗衣物时,请先认明衣物上的正确洗涤指示;

若有褪色衣物,请将深、浅色衣物分开洗涤;

请将本品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如不慎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如不慎误食,请及时就诊。

多酶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多酶片 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

[成份]胰酶300毫克、胃蛋白酶13毫克。

[相关症状] 消化不良

[作用类别]本品为助消化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理作用]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能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胰淀粉酶能使淀粉转化为糖,胰蛋白酶能使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胨;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转化为蛋白及蛋白胨。二者合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本品酸性条件下易破坏,故服用时切勿嚼碎。

4.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5.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

1.铝制剂可能影响本品疗效,故不宜合用。

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未见不良反应。

(二)根據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证明你的推测。(根据材料一推测酶可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受温度影响;根据材料二推测酶可能具有专一性、易受PH影响。)

1、实验原理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够水解成麦芽糖。在煮沸的条件下,斐林试剂能使麦芽糖氧化,自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溶液中是否有麦芽糖,进而可以看出唾液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其他糖类(如蔗糖)水解。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做酶的专一性实验的方法;理解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材料用具

新鲜的唾液,消过毒的脱脂棉,镊子,试管,小烧杯,量简,玻璃棒,酒精灯,火柴。

质量浓度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浓度为3%的蔗糖溶液,新配置的斐林试剂,清水。

方法步骤 (要求用文字叙述)

2、实验原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入反应试管内液面的上方,卫生香燃烧会更猛烈。

实验目的

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探索过氧化氢酶在不同pH下催化过氧化氢水解的情况;领会影响酶活性的主要条件。

材料用具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酒精灯,pH试纸,卫生香,火柴。

方法步骤(要求用表格绘出)

3、实验原理: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淀粉遇碘,形成柴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蓝色。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试管,量筒,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质量分数为3%的可液性淀粉溶液,热水,冰块,碘液。

篇10: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教学建议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建议

广东实验中学 刘芙蓉

一、考试大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

(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实验1-1,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和适用分离的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1-2,让学生掌握重结晶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分离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4)通过对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最简式)。(5)通过对质谱法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6)通过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初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体会逻辑严谨的思维美、解题的格式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 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 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五、教学过程 建议课时:4课时

第1课时: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介绍(蒸馏、重结晶、萃取)第2课时:学生实验:蒸馏和重结晶操作 第3课时:李比希元素分析法与计算

第4课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结构的确定

本节教材为课程标准新增的章节,内容全新。教师要注意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逻辑。首先介绍人们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学习者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步按顺序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介绍元素分析开始以未知物A(乙醇)为例介绍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步骤:有机物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分子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如下图:

1、充分利用化学史,从中体验科学方法与学科思想。

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有机化学发展简史(山东与江苏的版本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来展现人类认识、使用和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引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并为后面介绍用物理方法鉴定分子的结构作铺垫。

2、充分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实验要点,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学会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蒸馏、重结晶实验。将粉笔层析可随堂进行,增强兴趣。

分离、提纯的实验在操作前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培养学生做实验预习的习惯(填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关键等。教学时,教师应介绍分离和提纯的区别,并在实验关键操作上提出思考题(如重结晶中为什么要趁热过滤,如何趁热过滤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观察和思考,发现异常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原因分析。课后还可以把分离和提纯的几个操作: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和重结晶进行比较,区别这些操作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3、利用网络资料、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对现代实验技术仪器有所了解

对于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物理分析方法的教学,只需要学生了解,不要深究其原理。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会学生如何读图、提取所需信息,明确每种图谱能解决什么问题。也可以事先由学生收集有关这些物理分析方法的电子资料(图片或视频录像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在后续“烃的含氧衍生物”一章中多次出现,也是学生解题时判断同分异构体、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时可以多举两个例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4、讲解依据元素组成确定分子式的方法,要求计算思路清楚、书写规范

对于燃烧法确定元素的实验式的计算,建议增加一课时专门讲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计算,弥补新教材对计算的削弱,加强训练以减少学生对计算题的畏惧心理。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讨论

对于老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建议组织小组讨论,对于实验要点、注意事项充分讨论,得出结论。对于现代技术,建议学生课下上网查资料,有所了解交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二课时:

[引入]世界上每天都在合成很多新的有机物,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些新合成的有机物呢?我们也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你们不想知道吗?引入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板书]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讲解]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书P17 图片

[讲解]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思考与交流]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1.不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一、分离、提纯

[提问]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物理方法,能否用在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学生活动]

1、蒸馏的分离物质的原理

2、搭建蒸馏装置,并说明仪器名称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1/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4)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5)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6)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演示实验1-1]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有条件也可以分组实验,这样可能会要增加课时,或者两个实验一起到实验室用1课时完成。)

2、重结晶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1-2,并思考下列的问题 [思考]

1、苯甲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2、杂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实验操作中“全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的目的4、实验操作中“趁热过滤”的目的 [分析问题]

3、萃取、分液

[学生活动]

1、萃取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

2、主要使用仪器名称,并说明该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萃取操作的注意事项:

(1)检查分液漏斗的瓶塞和旋塞是否严密。

(2)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的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分层。

(3)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当下层液体刚好放完时,要立即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说明: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以学生自主回忆学习为主,重点介绍重结晶操作,但不宜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将重结晶的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的都介绍并分析异同。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结合生物课学习过的叶绿素的纸层析法。也可以现场演示一次。

第三课时

[讲解]研究有机物的第二步就是研究它的元素组成和含量,讲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科学家——李比希。

[展示图片]展示李比希当时的元素分析仪,现代的元素分析仪,李比希元素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解析]元素定量发展,李的分析由定性向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有机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人李比希提出的。他用CuO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产生的H20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剩余的就是氧原子的含量。[学生活动]

(1)氧化铜的作用主要是 确保碳元素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2)有人提出用CaCl2或浓硫酸替代Mg(ClO4)2,请说明替代Mg(ClO4)2物质的基本条件 只吸收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只吸收水

(3)氧气的作用主要是 氧化样品;将产物全部排入吸收装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此装置还需要完善,请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末端再连接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

[例题]讲解,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并说明解出来的是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最简单整数比。称为实验式。

练习1:3.26 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 g CO2和1.92 g H2O,试确定该样品的实验式。

w(O)=100%-(39.6%+6.53%)=53.87% 然后求出原子数目比:

N(C)∶N(H)∶N(O)=1∶1.98∶1.02≈1∶2∶1

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

第四课时:

[讲解]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测出有机物的实验式,从实验式到化学式还有一步之遥,还缺少一个物理量,是什么?

[学生活动]有机物的分子量或摩尔质量

[讲解]我们现代化学只需要一个仪器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质谱仪,同时展示质谱仪的图片。(但不具体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我们只关注图谱上最右边的谱线对应的数值,这个数值=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

图1-15的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实验式为C2H6O1有机物的质谱图,请同学们通过计算给出这个有机物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从图谱上读出相对分子量为46,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1。[提问]请同学写出符合分子式C2H6O1的有机物的结构式 [学生活动]写出结构简式

[讲解]究竟它是二甲醚还是乙醇?我们只有通过鉴定分子结构才能确定。再给大家介绍两种关于结构确定的实验方法:红外线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讲解]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可以帮助我们辅助判断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图1-17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化学式为C2H6O1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请同学们判断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的官能团。[学生活动]根据图谱中的信息,O-H的出现,预测有羟基。

[讲解]红外光谱只能用于辅助判断,有机物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这需要我们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请大家阅读书本P22核磁共振氢谱第一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思考]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得到什么信息

2、吸收峰的面积比有什么意义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谁?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又是谁? [学生活动]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知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种类

2、吸收峰的面积比=不同种类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乙醇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是二甲醚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及个数比?

(1)

(3)

2、已知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符合下图的物质是

A、CH3CH2CH2CH

3B、甲苯

C、CH3CH2 CH2OH

D、CH3CH2OH

3、化合物A、B的分子式都为C2H4Br2。A的1H—NMR谱上只有一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

。B的1H—NMR谱上有2个峰,强度比为

。B的结构简式为。

4、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若在1H-N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峰的强度为3:3,则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 , 若给出峰的强度为3:2:1,则可能为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

篇11: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放线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

设计思想:学生对放线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放线菌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放线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加深对放线菌的认识。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参考课时:1课时)

一、复习:

1、提出问题:1、细菌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二、讲授新课:

(一)放线菌的形态:

1、出示放线菌的形态图片(可选择多种放线菌)。

2、请学生观察,并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放线菌由许多菌丝组成一个菌丝体。呈放射状。

(二)放线菌的结构:

1、出示放线菌结构图或高倍显微镜下放线菌的结构:

2、组织学生观察,总结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3、教师总结:

放线菌的菌丝内没有横隔,是单细胞组织。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放线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播放录像:演示放线菌的菌丝类型及生殖过程。

2、教师讲解:放线菌的`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它靠营养菌丝吸收营养物质,营腐生生活。当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时,气生菌丝顶端长出孢子丝,形成孢子。孢子散落出去,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四)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放线菌的作用的认识。(学生对放线菌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要求一定能说出)

2、播放录像。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放线菌

一、形态特征:放射状的菌丝体

二、结构: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四、营养方式:异养

上一篇:客户软件应用分析报告下一篇:登华山有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