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2024-04-14

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共19篇)

篇1: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两个自己渐行渐远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个自己渐行渐远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我的愿望也仅仅如此。

——题记

我在寂静的夜里,在昏黄的火烛光晃动着的影子里,在那片秋衰的枯黄华叶里,听着夜风筱筱地呜呼,那温柔的风儿从木槿花上借了一小抹弥足珍贵的淡香,将它悄悄地撒在我窗台前,深情地嗅着这童年熟悉的味道,让我伫立窗前,一时陷入那快乐的`回忆,也不禁感悟到:自己与自己,不熟悉了,渐行渐远了。

朝阳之花

母亲给我梳上小麻辫,夹上蝴蝶结,穿上祖母缝的蓬松的小碎花裙,背上那父亲送的新书包,祖父为我摘下院子里他那朵最喜爱的木槿花,那可人的木槿散发着清香,祖父把它别在我头上。童年,大家都在阳光下笑得灿烂,那时的自己无忧无虑地像只自由的小鸟,沐浴在满满的爱里,在葱葱郁郁的大树庇护下茁壮成长着,在宽广无垠的蓝天下自由翱翔着。“那朵质朴单纯的木槿花会永远开着”天真的我这样幸福地想道。每天在母亲怀里带着幸福的微笑闭上眼睑,去梦里寻找长大后的自己。

暮时落花

有一天,母亲不再与我过度亲近,而是低下头去忙碌;父亲不再陪伴我多时,而是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祖父与祖母也不再买糖哄我,不再为我缝制漂亮的花裙子,而是躺在床上隐忍着骇人的咳嗽声,我惊恐地发现别人变了,而自己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我想找到答案,我去问母亲,却发现母亲不如往昔有精神了,发间那刺眼的白丝全都挽在背后,平时她最惜爱的长发啊!是谁如此糟蹋?看着母亲的背影,却不知她在为谁忙碌;我去问父亲,却发现难得一见的父亲仍坐在书桌前,瘦骨嶙峋的手执着笔有力地书写着,另一只手偶尔按按肩后,便又继续覆在文件上,那曾经扛起一切的肩膀不知何时陷下了,他力大无穷的肩膀啊!是谁如此对他?看着父亲凹陷的眼眶,却不知他是为谁在劳累;我去问祖父和祖母,祖母半坐在床上,听着电视机里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时不时伴随着几声轻咳,那几根稀疏的黑发藏在白茫茫的发之间,显得无比苍凉。祖父摇着那把破旧的竹扇,蹲坐在大院的台阶上,模糊的视线落在那颗木槿花树上,嘴中若有若无地叨念着小时常念给我听地童谣“有个小孩儿怀里抱,粉面团团长得俏……”

我就只能静静地望着,看着那棵木槿花开的旺盛,我突然就醒悟过来:我长大了,而陪伴我长大的一切却渐渐老去。我有了更多要承担的责任,需要拥有更多的成熟和稳重去承受这一切了。两个自己,在渐行渐远着。

夕日拾花

我在感悟中长大:人一共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有些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我在学习中长大:哭的时候没人哄,于是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于是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于是学会了承受。最终时间筛掉了我那稚气的外表与天真,沉淀了坚强刚毅、稳重成熟的自己,现在与曾经的这两个自己,渐行渐远了。

篇2: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我的愿望也仅仅如此。

——题记

我在寂静的夜里,在昏黄的火烛光晃动着的影子里,在那片秋衰的枯黄华叶里,听着夜风筱筱地呜呼,那温柔的风儿从木槿花上借了一小抹弥足珍贵的淡香,将它悄悄地撒在我窗台前,深情地嗅着这童年熟悉的味道,让我伫立窗前,一时陷入那快乐的回忆,也不禁感悟到:自己与自己,不熟悉了,渐行渐远了。

朝阳之花

母亲给我梳上小麻辫,夹上蝴蝶结,穿上祖母缝的蓬松的小碎花裙,背上那父亲送的新书包,祖父为我摘下院子里他那朵最喜爱的木槿花,那可人的木槿散发着清香,祖父把它别在我头上。童年,大家都在阳光下笑得灿烂,那时的自己无忧无虑地像只自由的小鸟,沐浴在满满的爱里,在葱葱郁郁的大树庇护下茁壮成长着,在宽广无垠的蓝天下自由翱翔着。“那朵质朴单纯的木槿花会永远开着”天真的我这样幸福地想道。每天在母亲怀里带着幸福的微笑闭上眼睑,去梦里寻找长大后的自己。

暮时落花

有一天,母亲不再与我过度亲近,而是低下头去忙碌;父亲不再陪伴我多时,而是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祖父与祖母也不再买糖哄我,不再为我缝制漂亮的花裙子,而是躺在床上隐忍着骇人的咳嗽声,我惊恐地发现别人变了,而自己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我想找到答案,我去问母亲,却发现母亲不如往昔有精神了,发间那刺眼的白丝全都挽在背后,平时她最惜爱的长发啊!是谁如此糟蹋?看着母亲的背影,却不知她在为谁忙碌;我去问父亲,却发现难得一见的父亲仍坐在书桌前,瘦骨嶙峋的手执着笔有力地书写着,另一只手偶尔按按肩后,便又继续覆在文件上,那曾经扛起一切的肩膀不知何时陷下了,他力大无穷的.肩膀啊!是谁如此对他?看着父亲凹陷的眼眶,却不知他是为谁在劳累;我去问祖父和祖母,祖母半坐在床上,听着电视机里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时不时伴随着几声轻咳,那几根稀疏的黑发藏在白茫茫的发之间,显得无比苍凉。祖父摇着那把破旧的竹扇,蹲坐在大院的台阶上,模糊的视线落在那颗木槿花树上,嘴中若有若无地叨念着小时常念给我听地童谣“有个小孩儿怀里抱,粉面团团长得俏……”

我就只能静静地望着,看着那棵木槿花开的旺盛,我突然就醒悟过来:我长大了,而陪伴我长大的一切却渐渐老去。我有了更多要承担的责任,需要拥有更多的成熟和稳重去承受这一切了。两个自己,在渐行渐远着。

夕日拾花

篇3:别让语文渐行渐远

课标已不再考查字音字形, 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强调, 尽管有些教师仍然注重, 但是因为高考不考, 平时测试也寥寥无几, 所以学生对此不理不睬。只是分值虽小的两道小题, 但影响很大, 造成默写、作文中错字的数量急剧增大, 甚至很多学生屡教不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 集音美、形美、义美于一身的汉字从此被忽视, 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课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很多教师都想做到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 所以, 语文课上讨论、探究的环节屡见不鲜, 目的自然是想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但是真正的对话是有内容的, 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教师预设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要充分关注问题的生成。问题浅了, 没有营养;问题深了, 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 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从而会令其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去充分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对话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 很多时候这些热闹环节的设置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

还有,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使得大部分学校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那就是多媒体应该怎样用?好多老师上课喜欢用多媒体, 因为方便、信息量大。因此, 上课时, 屏幕上有文学常识, 有字词, 有画面, 有音乐, 甚至好多老师把课文原文也一段一段地打上去, 这样做好不好呢?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 但是如果把所有东西都弄到屏幕上是不是会影响学生对课本的重视呢?

语文, 是以语言、文字为核心, 融合了德育和美育的学科, 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理。所谓理, 包括德和智。智, 则是知识和文化;德, 即做人的道理。那我们是否应该深思:课标下我们应该怎么上好语文这堂课?形式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学生识字、读文、汲取、创造, 从而能够欣赏文学、传承文化。希望我们的教育不要如河伯之喜, 如井底之蛙, 别让语文渐行渐远。

篇4:别让快乐渐行渐远

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用一分钱买两块水果糖,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好几天。两块水果糖,一块含在嘴里小心翼翼地吃,剩下的一块揣在兜里随时拿出来向伙伴们炫耀。

那天去超市买东西,听到一个女孩在和同伴抱怨:“我和他吵架了,从情人节那天到现在,一直没理他。那个小气鬼,过个情人节,就送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还说什么对我一心一意。”

我疑惑了,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足够表达心意了。可那个漂亮女孩还不满足,让人觉得她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我记得我在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礼物。一张普通的卡片,上面写上几句热烈的情话,就足够让人偷偷幸福好久。没人的时候,把卡片拿出来,对着它傻笑一会儿,心里甜甜蜜蜜地想着那个人,觉得他给了个金元宝似的。

同事小燕住的是两室两厅的新房,却一脸苦闷。她向我抱怨说:“那天我去老公同学家了,人家那房子,二百多平方米,装修豪华,要多气派有多气派!”我劝她:“你们现在也不错啊!”小燕撇撇嘴说:“你知道吗,那个同学的老婆长得真不咋样,凭什么她就那么好命。同样是女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我笑了,我想起以前小燕和她老公挤在筒子楼里,生活得有滋有味。那时候,她还向我炫耀:“住筒子楼挺好的,今天去东家借棵葱,明天从西家借头蒜,那叫一个方便!”而她在住上漂亮的楼房后反而不知足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因为身边纷繁的事物太多,追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欲望和贪婪成了我们快乐的杀手。快乐为什么会渐行渐远?内心的不满足是个巨大空洞,吞噬了我们原本简单的快乐。

篇5:4A 渐行渐远

麦迪逊邦最近内容更新非常快,体现了行业最近的快速变化。4A们辉煌的时代随风而去,就像大观园,昨夜歌舞生平之后,一夜豪雪,天明时分物是人非。但每家都在内心无奈之时强作欢颜。广告人好面子,守着一个经不起折腾的寄生业务模式,放不下原本气派的排场,于是对“新兴市场”洞察,对“年轻人”洞察,对“90 后”洞察……层出不穷。问题是谁还有兴趣?广告人不断无力地向市场呐喊:“我们是一个有知识和有价值的行业,你们应该看到我们的价值。”然而,市场的变化,经济的萎缩,预算的减少让营销企业更多地关注快速发展时期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的拼杀。除了替垄断性行业和强势企业锦上添花,广告成为为销售推波助澜的奢侈利器。

在过去高度关注强者的氛围下,中小企业被忽视,细节被忽视,基本功被忽视……广告人一味跑马圈地并伴随着豪言壮语,

然而转眼之间,大家放慢了节奏,将重点放在了苦练内功和精耕细作。

4A 向来强调创意,即使像麦肯这样的生意导向巨无霸也打出了向创意转型的口号。的确,创意在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然而市场需要的未必就是广告创意,而是生意的创意。但是4A 人员的高成本、灵活性和激励体制决定了它无法提供这样的创意。

4A 在广州从来就不强,现在在北京也开始衰落。在北京,谁挤不进红筹企业俱乐部谁就完蛋,因为从此垄断型企业会认为你不再门当户对了。如果4A 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现不出价值,无法得到回报,将会步广州的后尘。接下来就是上海了――上海市场程度最高,合资企业最多,FMCG 也多,所以还能把这样的模式坚持一段时间,但能够坚持多久?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广告创意如果越来越去争夺硕果仅存的几个大客户,那中小4A的关门指日可待。

马丁爵士(WPP 集团CEO,Martin Sorrell) 早已经看到今天了,而对于他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很简单:让广告走到它该走的地方去。以传统广告为龙头,走向更细分的专业领域。想法很好,然而问题出现了。奥美的整合这么多年,效果如何?如果不是IBM等几个大客户的支持,整合又从何谈起。JWT 中国整合了很多公司,然而逃脱不了各自为政的无奈。我们还是停止幻想,做一个比专业更专业的创意工匠,必然会有回报,但回报不可能比拟以前的印钞机了。

篇6:渐行渐远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书架上除了一些平日里看过的书籍外,还有一个曾经是我记忆中最宝贵的东西,那便是同学录了。

这本同学录是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让班里的同学们写的,当时我把这本同学录当作瑰宝般放在枕头下面,每天都要翻看几眼,但是时间久了,我对这本同学录的热情也渐渐消退了,久而久之就把它辗转放在了书架上。

看见这本落满了灰尘的同学录,我内心深处的回忆便如泉水一般涌上心头。我轻轻地翻开来,里面一页页都写满了稚嫩的笔迹,曾经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都跃然纸上,六年同窗的音容笑貌让我慢慢回忆了起来,在脑海中,一个个似曾相识的画面又仿佛像是在昨天发生的一般。

当年的我们关系是如此的要好,曾约定友谊天荒地老,但是随着上了初中,我们大家之间的联系变淡了,大家都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结交了新的朋友,以前的交朋友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彼此渐行渐远了。

篇7:渐行渐远

因为,不管何时,她总是喜欢眯着眼睛唱歌.她心情总是很好,真的,说实话,我挺羡慕她来着。

她总是喜欢嘲笑我,说我唱歌像鬼叫.我不理她,她自顾自的高兴,也不理我。

看吧,那就是她,一个可爱的孩子。

她很喜欢写东西,写得乱七八糟,看了叫人头疼。

因为,我和她都是那种和流行背道而行,总以为是超凡脱俗,我们能自顾自的高兴,我们又高傲又可怜。她拉着我,一起眯着眼睛写一些无聊的文字,一边唱一些可爱的小曲。我们总是又清闲,又忙碌。

我总是喜欢低着头,一边望地面,一边走,她总是喜欢昂着头,一边望天空,一边跳。

我们总是如此高调又如此低调,如此如此。

她忙了,忘了,越来越自信了,离我越来越远了,再也不需要我了。

是啊,她那么一个优秀的女孩,我凭什么和她做朋友。

没有资格。

篇8: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为什么步行街背靠背的座椅中, 朝向道路的座椅总是坐满人, 而背向道路的却没有人?为什么人们是如此不愿意走过街天桥以致经常要跃过围栏?为什么有些广场上总有停留的人群, 而有些广场空空如也?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人的最大兴趣是看其他人, 面朝人行道的座椅可以看到人来人往, 所以总是座无虚席。在人的步行经验里, 高度是非常大的障碍, 人会愿意走更长距离的平路, 但是避免登高。实在要改变垂直高度, 缓慢的地下通道也比天桥容易接受, 用先下降再上升高度的也是可接受的方案。或者是上升高度时, 采用错落的方式, 例如分阶段的台阶, 在每段台阶提供不同的景观, 缓解爬高带来的焦虑。

而这些现象反映的问题, 正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永恒之道只是一些微妙的模式, 一种建筑中的特质, 它负责让生机勃勃的人的活动在这里产生, 并且绵延不绝, 是以人为尺度去重新看待和构筑与空间的关系。人在公共空间小憩的时候应该如何?步行的时候应该如何?什么样的距离和第三场景可能产生陌生人之间的社交?什么样的空间能产生观看关系?

“通过人的观察与感受, 使公共环境中的活动与毗邻的住宅商店车间工厂的各种活动融会贯通, 就能带来双向扩展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这是新的理念, 在欧洲, 不少临街办公室开着大大的玻璃窗并且毫无遮挡, 外面对里面的东西和活动一览无遗。在瑞典, 私人住宅的阳台和院落大多都是通透的, 夏日经常有人在阳台上闲坐观望甚至用餐, 外面的人也看到他们, 大家互为风景。

篇9:买家:别让我们渐行渐远

什么人读什么书,没有公理可以提供。但总的说,一个人应该读一点文学作品,读文学书能够柔软和温暖人的内心。这个世界有太多残酷和苦难的事,让自己拥有一颗温暖、柔软的心有助于我们超越苦难,面对残酷的现实。

8小时以外:你如何看待当下?如何看待自己?

麦家:现在这个时代和我的愿望是有距离的,过于物质化,人的情感过于复杂,我觉得人还是单纯一点好,欲望可以少一点。我属于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我对欲望也有一点研究。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打开一扇门,紧接着其他的门跟着就打开了,所以,满足欲望的最好方式就是关闭欲望之门。

8小时以外: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扇门,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试图打开人们心中的某扇门,而你首先把自己的欲望之门关闭了。

麦家:有些欲望是无用的,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复杂,一复杂就会茫然。现在的人少了些思考,很多问题他们是不问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问。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8小时以外:我想替许多年轻的读者提出他们心头的一个疑问:现在是网络时代了,咱们还需要读那么多的书吗?

麦家:谈读书当然是谈到了我的最爱,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阅读度过的。我经常说,我从17岁离开家乡,其实一直是在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就把阅读、把文字当作我的亲人,我有什么高兴的有什么苦闷的,都在和书本分享,在书本当中打发我所有的情绪,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欢乐,所以文字我说它是我的亲人。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个阅读的年代,现在许多人以物质为荣,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忘记了心灵的存在,就远离了阅读,现在甚至有人就这样说,读书也是没用的,那么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读书有什么用,你不读书是不知道的,只有读书的人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我个人体会呢,读书能让我安心下来,那我觉得一个人安心下来最重要,你心不安下来,你得到的再多都等于零。网络的存在不能完全替代纸质的书籍,这对于我,既是一种习惯使然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小说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一己之私,它的直接代价是把人格的光辉抹平,人生开始匍匐在地面上,逐渐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

8小时以外:作为小说家,你应该注意到,现在人对小说的热情在下降,你是怎么看的?

麦家:我觉得这首先是我们小说家应该承担责任,我们的小说一味沉迷于庸俗人生,反对宏大叙事,满足于身体叙事、欲望叙事,伴随而生的也是一种精神的溃败。小说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一己之私,它的直接代价是把人格的光辉抹平,人生开始匍匐在地面上,逐渐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近二十年以来,我们的小说总是不停地在写黑暗、绝望和恶,并且写得惊心动魄。这样的阅读令人意志消沉、精神涣散,同时也粉碎了作家对世界的信心一一我们再也无力肯定一种健全、有信念、充满力量的人生了。其实人天生是需要温暖、柔软、有力的东西的,我们老在小说中传达一种萎靡的人生,这种小说被人抛弃在所难免。在这个一切价值都被颠倒、践踏的时代,展示欲望细节、书写身体经验、玩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写作勇气的象征;相反,那些能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值得尊重的写作。

8小时以外:你在博客中写道:十年前,我没有想到一年又一年过去。会让我越来越怀念那个年代,但事实就是这样。因为它正在一年又一年地消失。许多人都有“80年代情结”,人们怀念那个年代。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失落了什么?未来该如何重建我们精神上的家园?

麦家:失落得太多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我们都远离了常道。这个时代重视变道,内心里只有破坏的欲望,而没有友爱、仁慈,这总是一种缺憾。我一直相信,人类的精神和文学,都是有一个常道的。就像数学上有常数。常道是原则、方向、基准。没有常道的人生,就会失了信念和底线;没有常道的文学,也不过是一些材料和形式而已,作家根本无法对世界作出大肯定。没有肯定,否定如何会有力量?没有常道,一味地崇尚变道,又如何能看出这个时代的匮乏?因此,我觉得,处于这样一个价值混乱的时代,肯定比否定更重要,常道比变道更重要,当然,建设也比破坏更重要。我当然知道,生活肯定有丑陋的一面,但驱散黑暗最简单的方法是引入光明,一味展示黑暗肯定无济于事。哪怕生活中没有这样光明的人物,那我们塑造几个也可以温暖读者的心。

对于我这样的写作者,其实并没有刻意地去迎合市场或迎合某些受众的口味,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至于市场认同与否或认同度多高,则有些靠运气了。不过,个性化还是不可缺失和放弃的。

8小时以外:这个时代,一不小心你就会落伍。你怎么来把握自己,保持与这个时代同步?

麦家:我觉得还是要坚守自己。我经常和那些文学业余创作者讲,成名前,要耐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诱惑。

我的阅读量非常大,有些人说不读同时代人的作品,不读活着的人的作品,而我是大量地读同时代人的作品。—方面我是在学习,另—方面,我也在琢磨他们的作品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我今天这种写作路子,是我在经过大量的比较学习后探索出来的一条路。大量的阅读也在告诉我,你的作品连我这个专业的读者也不能打动,怎么去打动一般读者。

8小时以外:你身为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对电视剧叙事原理非常了解的编剧。请问,小说的故事性与电视剧通过对观众心理的巧妙掌控的方式,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麦家:其实小说和电视剧都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一件真人真事,—旦贴上小说或电视剧的标签,那么它也就背叛了客观真实,只有“文学和艺术的真”。这是小说和电视剧存在的前提,也是它们的魅力。它们的魅力来自于对生活多样性的寻求,对精神深度和宽度的不断拓挖。但中国的读者似乎不大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经常对小说发问:这是真的吗?为此钱钟书先生曾经发过感叹:吃了鸡蛋还要找下蛋的鸡。我的小说和电视剧反映的都是秘密领域的人和事,真实感和故事性比较强。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不二之道,没有别的选择。“现代派”为什么走着走着又回头了又重新迷信传统的故事,就是因为读者和观众在远离他们。孤独地站在没有掌声的舞台上,你终究是会因无趣而离去的。

8小时以外:你的小说目前口碑很好,而且也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根据您的小说改编后的电视剧也是一时的收视大热。给人的感觉是,您的作品很好地做到了雅俗共赏,那么您是如何做到平衡两者的呢?

麦家:没有刻意去做,是撞上的。我觉得所谓的雅也许是可以追求的,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受的是外国经典文学的影响,对小说的艺术性是比较迷恋的,比如语言、结构等。我不喜欢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一板一眼的叙事不喜欢。我喜欢玩点花样,追求一点形式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上也是这样,不太老实。这大抵就是现代主义的趣味了。至于市场,我经常说,市场是难以迎合的,我只迎合自己。我写“特情”系列的小说刚开始出版时,没有人看好它的市场,因为我写英雄,似乎是个落伍的话题。但市场转眼变脸了,现在军事题材、英雄主义的东西很火。这是无法预计的,可遇不可求,我算是运气好。

8小时以外:你觉得改后的影视剧与小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麦家:小说和电影天生不是一个道上的,无法“同呼吸”,“心连心”,如果彼此“合二而一”,成为兄弟了,像一个模子压出来的,那么这两个作品当中肯定有一个是失败的:要么是小说,要么是电影。甚至可以这么说,越优秀的小说要改编为优秀的影视越要接受更多的“区别”。

一部高明的电影与原著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近乎镜像的关系,就像你的左手和右手,手心可以贴手背,但这个时候左手右手永远不可能重台。

篇10:渐行渐远

还记得那时年纪小,有一年九月份,你家种的桂花开得异常漂亮!香气浓郁,飘香十里。我见了以后,眼馋的不得了,非要去摘下来。

“好漂亮的花啊!我能不能摘一朵?”

“不行”你拒绝了我。

“就一朵好不好?就一朵!”

“不行。”你不管我如何哀求,都不答应。

“哼,小气鬼,不和你玩了”我生气极了,决定跟你冷战。

在那天过后,我强忍住寂寞不去找你,而你也没有主动来找我,我心慌慌的,怕你再也不和我玩了。

直到我们冷战第4天,你还没有来找我。我着急了,决定去找你。这时,妈妈突然喊我:“大丫头,思思来找你玩了。”

我一听到你名字,兴奋极了,都顾不上我们现在还在冷战,脱缰的马似的,飞奔出去找你。我刚跨出房间门,就闻到一股桂花独有的气味。

“大丫头,思思带了桂花糕来请你吃呢。你还不赶快谢谢人家。”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把香气来源锁定在你手中被盖住的盘子上,你打开盖子,我一看,嘿嘿!果然没错,是你家特有的桂花糕。

我刚想说些什么,你就先开口道歉了:“对不起,前几天是我错了,我本来是想让妈妈把桂花做成桂花糕的,我不该那么小气就拒绝你。”

我本来就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现在听你一说,自己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这是我的错,我不应该那么淘气去摘你家的花,也不应该说你小气,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吧!”

于是,我们两个人之间长达数4日的冷战,经过一盘桂花糕,就迎刃而解了。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一天复一天,一年复一年,我们每年秋天都会在你家的院子里赏花,吃糕点,真是趣味十足。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却不料天公不作美,你要搬家了。临走前你送给我你家的桂花,我直到现在依然精心照料着。

篇11: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高70.12班 刘 婷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剩下的路必须自己走完!

这是我儿子的人生,他的事情,我必须参与!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总在两种意愿间不断动荡。当你下定决心想要冲破这层令人苦闷的处境时,事实上你早已无路可走。于是以下的对话便成了这段时期最经典,最常见的部分:

“你怎么什么事都要管,你烦不烦啊!”

“我烦?我是你妈,我不管你的事,还有谁管?”

是的,如此简短的两句话,便道出了这一生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想来,思想上的差异应该就是这些矛盾的“毒源”。而我们的故事便是千万个家庭中共同的故事。

儿子篇:

大家好,我叫汤小小,是一个在校读书的高中生。别看我叫“小小”,其实,我一点都不小,从小就被妈妈喂养得高高壮壮。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很早就离婚了,自打我懂事那天起,我就暗暗对自己说:“小小啊!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不要让她操心啊!”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让我按照她的方式生活。小学一年级,她把我扔给各种补习班,补英语,补数学……庆幸的是,我只是不经意地向她提过我喜欢画画,她就真给我报了个美术特长班。我的周末就在繁忙与混乱中度过。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她对我的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一心想让我成为老师眼中最聪明听话的学生,家长眼中最优秀的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我在课间休息时与其他学生追追打打,其严重后果也是可以预料到的,最后我被风风光光地抬进医院,在小腿处打了一个结实厚重的石膏筒,并且被告知要在医院待上一个星期才能出院。不凑巧的是再过一个星期恰好要进行期末测试。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她走到我病床前郑重宣布:考试是一定要参加的,由于这次情况特殊你只要考进前三就够了。听到了这个消息,我的月光锁定在她身上愣了好一阵,最后只好忍痛咬牙拼死复习。

我过去的十几年人生都在这样紧张与压迫下度过。她在我过去的岁月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我所有的辉煌战绩,全部和她有关。时间流逝,年轮上早已刻上十几个圆轮,而我身后也早不是一张白纸,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痕迹,却始终倒映着妈妈的影子。

如妈妈所愿,我考上了这里最好的高中。因为高中三年的重要性,她在我背后推动的步伐似乎更加紧促了,我开始厌恶这种被人要求的感觉,在我身后的这股动力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只是觉得该是我一个人独自面对的时候了,你们都说读书是我自己的事情,可到头来我明白了,她却再也不肯放手。我不想伤害她,我只是想一个人把剩下的路走完,走出我自己的样子!不再有她的影子。

妈妈篇:

我是汤小小的`妈妈,是这个世上最关心、最爱小小的人。小小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理的孩子,这段时间我明显感受到他的变化。他开始和我顶嘴了,开始不想和我说话,开始把我的要求当耳旁风……他每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我既心寒又心痛。他说他讨厌我管他,可他是我的儿子,叫我不管他怎么可能?他说我的要求太苛刻,他不想被我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自由。我知道他大了,可他怎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想想以前,小小总是很黏我,去哪儿都要我把他带到身边。记得那一次,学校放假,本来可以睡懒觉的,可迷迷糊糊中发现出门买菜的我不在家,以为我不要他了,躲在被子里哭了一个早上,等我回来才发现他已经把枕头哭湿了一大半。可如今却不同了,要是我不在,他会不会很开心?

以前的路,我们互相搀扶,艰难地一路走过,回望那深一脚、浅一脚的痕迹,觉得幸福在心田里开满了花,成片的花海,“甜蜜”四溢。而将来的路他却不想有我的参与,他只想留下自己一个人的痕迹,那,我怎么办?

为什么那所谓的痕迹却让我们渐行渐远呢?

篇12:渐行渐远作文

一杯茶、一本书,许是淡?许是浓?看茶叶在杯中上下浮沉,读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有雨也有风,端坐桌前,打开一本泛着油墨清香的书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好不惬意。昏暗的灯光下,斜倚床头,翻读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文字的芳香氤氲萦绕,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然而,这种阅读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生存竞争的激烈,生存空间的日趋逼仄,现代社会人们像一只只被有形或无形的手抽打的陀螺,为现实的物欲和利益拼命地旋转、旋转,以至精疲力竭、头晕目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功名利禄的追逐,各种诱惑的纷扰,茅台美酒夜光杯,这家请来那家催,KTV里歇斯底里的飙歌声,麻将场上稀里哗啦的酣战声,于喧嚣浮躁、光怪陆离的尘世,要想停下脚来,让心情澄清下来,认认真真地读几本抑或是一本书,几乎是一种苛求、一种奢望。

人的需要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我们是否在滚滚红尘、忙忙碌碌中,耽于浮浅短暂的快乐和幸福,而放弃对整体深刻幸福的体验和构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还是现代人的不幸与悲哀?

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比起书籍,比起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现代社会我们读得更多的是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孔子的韦编三绝、宋濂的寒日抄书、刘秀的手不释卷、李密的牛角挂书,听起来像个传说,那么陌生、遥远。每天,我们努力睁大双眼,不停地在电视机和电脑之间逡巡、搜索、浏览、阅读,生怕有一天被这个飞速急驰的时代遗忘、抛弃。

有科学家指出,电视机主要是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媒体专家说,电脑是电视机的一次逆反,电脑是互动的,它不像电视机那样单向地流动信息,它可以让使用者有所反应。

由于海量信息与强大的技术支撑,电脑,这个现代社会空前庞大的图书馆,将颠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书籍阅读,培养和引领我们新的阅读习惯。或许有一天,传统意义上的书籍阅读,像那些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或许现在下这一结论还为时过早。

篇13:奢华,让教育渐行渐远

曾经随团观摩一名校,据说是某地重点打造的教育航母,由市重点中学领衔,重点初中、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联袂参与的十五年一贯制的新教育园区,占地近千亩,师生万余人,耗资近十亿。听这数字就很吓人,想看的心情也就很迫切。走进校园,果然气势磅礴,进门就是展示声、光、电的科技广场,再向前走就是开阔的音乐喷泉广场,周围一圈石阶,很有古罗马大剧院的风格。放眼周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欧式建筑目不暇接。游泳馆、篮球馆、网球馆、图书馆,馆馆精彩;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部部争辉。同行诸君纷纷赞叹,感慨学校财力之足、物力之丰,我却隐约有些不安。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气象,十多年持续的教育投入给校舍带来了极大地改变,一句“再穷不能穷孩子,要富先要富教育”曾经感动过多少人,不少学校正像部分领导所描述的那样成了当地“最漂亮的建筑”。照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在解决了基本的校舍设施等硬件问题后,学校自当将精力投放到教育教学内功上。然而,时下一种攀比之风正在校园悄悄刮起,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舍的华丽、设施的完备、设备的先进、活动讲求华美包装等令人咋舌,学校的艳丽身姿如出墙的红杏,百花争艳令人侧目。追求教育设施的奢华越来越成为校园新时尚。

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每一分钱都来自于纳税人的口袋。如果说对危房改造、校舍改善属于责任义务范畴,那么校长凭借走关系,靠领导“政策倾斜”争取来的经费投入则已经超出了义务的范围。按照经济学的常识要求,市场的投入与产出应该成正比才不致于失衡。如此巨额投入,作为普通中小学校能否有足够高的收益回报政府、回报社会呢?追求校舍的外表漂亮就必然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使得有限的教育经费没能用到最关键、最需要的地方。这于学校之间,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于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比较上,也造成重视外表忽视内功的不平衡。“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用在中小学也有同样的普适性。有限的经费不用在教师培养、教学研究上,而作大楼的建设和外表的粉饰。这只能制造一时的“昌盛”,吸引一时的耳目,不能确保学校长远持续地发展。明眼人自会轻易识破伪装的面具,看到学校的实质。追求教育奢华更花费了校长和教师宝贵的精力于庞杂事务上,不能全心用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上,教育教学自无暇顾及或虚于委蛇,这样造成的实质危害更大,影响深远。

追求教育奢华还会扰乱和破坏沉静务实的学术风气。学校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做学问讲究求真务实,而不是追求浮华。都说“一所好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是榜样,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带头人。校长的思想、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教师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一个校长即便不是某一门学科的行家、专家,也应是教育管理方面的行家、专家。当校长把有限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管理或者教学研究上,教师必能屏心静气,认真琢磨教育教学之事,这才让学校回归应有的状态。相反,校长热衷于跑外交,搞建筑,疏于管理,懒于引领,更不作“师范”,很难相信教师们会埋头于课堂、书本之中,与学生研磨学问,教学相长。

追求教育奢华更严重的是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是一个培养和熏陶学生的地方。校长、老师的价值行为直接和间接投影到学生的心里。富丽堂皇的学校也许会让学生产生暂时的荣耀感,但这必定是虚荣的,多年以后能让学生回忆起的只是外表的美丽浮华,而缺少更重要的有价值的人生影响。更何况过于奢华舒适的生活并不利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利于磨砺意志,培养毅力。学校提供正常的学习、生活设施无可厚非,若是过于奢侈,岂不是“教”会浪费,于学生成长自是有害无益。

回想自己也去过不少省中、师大附中一类的名校,印象里这些学校大多远离闹市埋首深巷,罕见高楼富贵、伟厦荣华。走进校园,满眼只见古木参天,树旁楼侧,学生手持书卷孜孜以求,书香气息氤氲浓郁。看过往行人,师者温文儒雅,生者沉定贤淑,眉宇间都有鸿鹄气象;若是一头撞进校史馆院士壁,则华彩竞舞,群星争辉。那是另一种奢华,另一类浩荡。就像很多人时常追忆西南联大的简朴校园一样,从那里走出的教师、学生哪一个不是声名显赫?那才是学校应该追求的方向。

由此,倒是想到了几年前媒体一度热切关注的洋思中学,一所偏居乡野的农村联办初中,校舍简陋自不必说,教师专业素质也是很低的,然而在校长蔡林森的带领下,竟闯出一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独特的课堂教学之路,为全国的学校、老师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和无尽的启发。无独有偶,山东西北部聊城市茌平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杜郎口中学,同样以三流的教学条件、三流的教师队伍,却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其关于以“学”为主,“教”为辅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老师、专家去观摩学习, 改革先驱魏书生老师不也是凭借课堂教学改革而享誉全国的吗。以教学研究而使得学校成功是一条最节俭却最高明的路子。

学校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门艺术, 其中自有诸多的神妙。但是朴为大美, “嚼得菜根, 成得大事”。做人如此, 办学也如此, 返朴归真才能入至高境界。一所学校如果注重物质的奢华, 那么离教育也就远了。

篇14:别让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装满共产主义理想的安化楼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

在北京寸土寸金的东南二环内,中介公司挂出的这栋大楼的出租屋价格远远低于周边楼盘。年轻的租客心急地想着,只要薪水提高就尽快搬出这里;一些与这栋大楼相伴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老住户,则盼着在某天早上醒来,能听到与拆迁有关的消息。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50年代末,围绕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3个被称为“公社大楼”的样板工程在北京破土动工。

关于公社大楼,作家史铁生在散文《九层大楼》里这样回忆当年老师在课堂上的描绘:“总之,那楼里就是一个社会,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影或者样板,那儿的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可以说他们差不多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

如今在广渠门内大街边显得落寞的安化楼,正是3座公社大楼之一,它曾经承载过意气风发的“首都和全国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生活的期盼。

另外两座公社大楼,北官厅大楼与福绥境大楼,一个已拆迁,一个面临拆迁。

安化楼也正在老去。它的墙皮已经斑驳,老式的木框窗户上净是碎裂的玻璃,走廊天花板下拉满了电力电信明线。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就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公社大楼的设想诞生于那个高喊“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年代。那时候,金诚才30岁出头,这个年轻的建筑师刚刚带着家人从上海迁往北京。

共产主义不再是遥远的将来,课题摆在面前:什么样的城市建筑才能适应人民公社的生活?金诚回忆,这一特殊建设任务由当时的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亲自负责。

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金诚和几位同事一起,捧着八届六中全会的文件,围绕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开起了“一个又一个务虚会”。

“要把职工特别是妇女从繁琐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投入生产,大食堂必不可少,各家各户就不用开火做饭了。”

“职工们都上班去了,孩子谁管呢?最好把幼儿园也盖在大楼里。”

“虽然一切有供应,针头线脑总需要的吧,最好每层有个服务部。”

坐在位于北京西南二环外的家中,已经85岁的金诚精神状态并不好。他得过脑溢血,说一段话后便要大喘几口气,但他依然清晰地记起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熬夜讨论是经常的事”。

后来,方案定为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城区各盖一座公社大楼作为试点,再向全市推广。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以及崇文区的安化楼根据同一张标准图相继开工。由于“宣武区底子最薄”,计划中位于白纸坊的公社大楼则没有动工。

在最终建成的3座公社大楼里,安化楼的体量居中,建筑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共设有288个居住单元;布局为“U”型,主楼9层、附楼8层,每层的走廊内都装有5盏吊灯;入门的大厅则完全按照“公共建筑的标准”设计,门口3扇墨绿色木制大门,大厅有两根大红柱子,地上铺的是红花方砖。

大楼的内部设计同样寄托着设计者们对于“共产主义生活”的期待,本着“大集体、小自由”的原则,主力户型是不设厨房的两居室,层高达3米2。

附楼的一二层是托儿所,三至八层为单身宿舍,也可以改为旅馆。主楼一层大厅是大食堂,大楼的最高层则被规划为俱乐部,“将来可以在这里跳舞、开会”。

金诚还记得,每户的厕所都预备安上浴缸,在北京民宅中从未使用过的电梯也被专门从上海引入,但因为“怕把人养懒了”,特意设计为三层以下不停。

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住进来

从一开始,公社大楼就成为老百姓向往的对象。“好多人都在讨论,什么样的人才能住进那样的楼房啊。”徐钦敏回忆道。

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拔地而起的时候,史铁生还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他曾在散文里这样回忆小学老师对公社大楼的遐想:“那儿的人连钱都不要挣了。为什么?没用了呗。你们想想看,饿了你就到食堂去吃,冷了自有人给你做好了衣裳送来,所有的生活用品也都是这样——你需要是吗?那好,伸伸手,拿就是了。甭担心谁会多拿。请问你多拿了干嘛用?卖去?拿还拿不过来呢,哪个傻瓜肯买你的?”

在那个没有高楼和电梯的年代,关于大楼是高干楼的传闻不胫而走。“有一回一个老太太问我,你在这楼住啊?她说,我们都没敢進去看过。我说,你干吗不去啊?她说,人家说原来这个楼是高干楼,我们哪敢进啊,我们不敢进啊。”已经80多岁的王守恒是当年房管所派驻在安化楼的水暖工,他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拍着大腿回忆道。

事实上,安化楼的第一批住户太多是就地拆迁户、住房拥挤户和换房户。但搬进安化楼也有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能负担得起小间4元、大间5元的每月房租。而当时的平房房租,大概只有几毛钱。

79岁的老居委会主任李秀梅记得,当时换房站问了好多街坊,“好家伙,平房变成了楼房,谁不愿意?但一听房租,就都不言语了。”

显然,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住进这座共产主义大楼的。

不知道那种天堂一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存在过

大楼迎来了新住户,却没有迎来崭新的共产主义生活。

3座公社大楼相继建成时,人民公社热潮已近尾声,三年困难时期接踵而至。金诚清楚地记得,一次去石景山区开会,市里的一位领导告诉他“气候要变了”。史铁生也发现,“顿顿吃炖肉”这句话说了没多久,便“老也吃不上炖肉了”。

安化楼也不得不在装潢上打了折扣。每户的浴缸并没有安装,原本计划的4部电梯也被减为两部。

因为房租较贵,安化楼过了三五年才慢慢住满,而多数的两居室单元都是两家合住,共用一个厕所。直到今天,大楼里好几口人挤在一间房的情况仍不鲜见。事实上,大楼设计之初,金诚等工程师的想法是“夫妻俩人舒舒服服地住两居室,孩子长大了就送到单身宿舍去”。

史铁生最终也没有走进那座北官厅大楼。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楼里是什么样儿,到底有没有俱乐部和放映厅,不知道那种天堂一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存在过。”

事实上,在安化楼里,大食堂最终没有出现,幼儿园也无从办起,只有九层的俱乐部短暂地开过,但在1964年前后也被租给了一家医疗器械厂办夜校。

“公社大楼不是不合理,只是太超前。”金诚曾经这样评判自己当年遵循“大集体、小自由”标准所设计的作品。可是这位老人发现,时间不断推移,按照“理想化的共产主义生活”设计的大楼却似乎离快步向前的时代越来越远。

安化楼的居民从搬进来的第一天开始,便只能在门口支个煤炉子生火做饭。一到饭点,整个楼道便充斥着浓重的烟雾,有时候

还会形成明显的分界线。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了1964年。那时候北京已经有了煤气灶,房管所便在每层各辟出了3间房当做“公共厨房”,大家也就此过上了一起烧水做饭的生活。

具有“集体主义”意味的是,每个公共厨房只有一个水表,水费要按照各家的人头均摊。而值日牌则挂在灶台上方,各家轮流做清洁。到周末还要每户出一人,进行大扫除。

楼道狭长,做一次饭往往要来去好几趟。老人说,冬天时端着菜从厨房到房间,菜便凉了。但在那个物质匮乏同时纪律严明的时代,人们对大厨房生活,并无怨言。

日子继续过下去,厨房像是放大镜,映着大楼里的历史变迁。

“文革”期间,厨房成了批斗的地方,小将们把“走资派”关进厨房,“打出了血”。过去并肩做饭的邻居开始相互回避,“生怕对方是黑五类”。

改革开放后,楼里住户日杂,年轻一代宁愿在阳台摆个桌子放电磁炉也不愿走进大厨房。附近的房屋中介业务员说,要是安化楼房间里能有厨房,房租起码高上500元。

老徐隔壁的邻居上世纪80年代进楼,那时轮班值日制度早已不复存在,值日牌不知道被谁丢进了垃圾桶。大厨房里按人头收费的公共水表,更是最大的麻烦导火索:交水费时少报人头,在厨房里玩儿命用水,更有甚者,直接把自家的洗衣机推到厨房。

为了缓解居民的怨气,2008年,房管所停用了公共水表,改为在厨房里的公共水池安装了一字排开的水表和水龙头,供各户自用。共住一个单元的两户人家也分了表,在墙上用红油漆刷上房间号,再标上“大”和“小”加以区分。

然而换了水表后,一些水龙头被挂上了密码锁,另一些阀门则层层包上了塑料袋,还有的住户索性把自家的水龙头卸下来,再把水管封死,“还不是怕别人家偷自己的水”。

公共厨房里没有抽油烟机,弥漫着一股复杂而刺鼻的味道。厨房的地面被油垢覆盖,踩在上面有明显的黏稠感。蹲下身,角落处能找到一些指甲盖大的蟑螂,仰着身黏在油垢里。

“现在厨房可比厕所脏多了。”正在做饭的老徐把苦瓜扒拉进锅里,低着头说。

大楼的共产主义气质吸引了我

老人们偶尔会聊起,当年另外两座公社大楼,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早在2001年就在危房改造中被爆破拆除。

从2003年开始,位于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也传出了拆迁的消息。有人说拆迁是因为大楼被列为北京市第一重大火灾安全隐患,也有人说是因为“影响了白塔寺的风貌”,但更多的被拆迁者则相信,真正的原因是金融街的北扩。

去年,这座早已不在新闻中出现的老楼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央美院的一个学生以这栋大楼为蓝本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主题是将其改造为专为“蚁族”群体而设的青年旅社。

“我希望为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做一点东西,而福綏境大楼的共产主义气质,吸引我把它当做改造原型。”设计者胡伟楠这样解释他的初衷。不过他也表示,在金融街北扩的背景下,这个方案也许只是“又一个乌托邦”。

关于福绥境大楼的命运,安化楼里的老人感同身受。大楼建成时,周边还是土路,现在已经变成了被称为“第二长安街”的两广路;楼旁的坟头和菜园则变成了每平方米售价4万元以上的商业住宅区。

老人们抱怨,曾经是地标的九层大楼,如今只是个“矮胖子楼”,跟环境和时代都格格不入。

王守恒记得,自己女儿上学的时候,别人间她家住哪儿,她都会大声说,“安化楼啊!”到了孙辈,小外孙女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带朋友进楼了。

尽管大楼门前的公交站牌上仍保留着“安化楼”的站名,但它的确正在被人们遗忘。一个年轻的租客说,打车回家,总要告诉司机师傅“去富贵园小区对面”。

偶尔,这座大楼也会被人想起来。北京奥运会前夕,灰色的大楼被刷成了粉色。前几年,一部葛优主演的电影《卡拉是条狗》也在大楼里取景。谈起在这儿取景的原因,李秀梅轻声说:“破呗。”

去年,一位建筑师曾经探访过这里。离开之后,他在一篇手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这一切消失,他们最不容易调适的,将不是房价、房租、平米数,甚至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在大家一样贫穷也就等于一样富有的年代里才能享受的优越感,将一去不复返。”

篇15:渐行渐远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总是梦回那个村庄。我曾以为,思念是离家的游子在千山万水之远才会有的心绪,谁曾想可以在闲余之时回返的我也会有这般的思念。

当梦境在我眼前展开时,那逼真的画面让我不禁迷惘。

清晨的村庄,有一种宁静古朴的美。沿街的房屋虽免不了涩黄斑驳,但更透出了一分典雅的韵味。太阳还未完全跃出地平线,仅有薄晖映在它的脸上。这时的村庄,更像是笔墨渲染出的桃源,隐约中似乎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吠。

院中,有一位老人正在洗衣,石板搭起的洗衣台旁就是一片竹林,而老人在这翠绿的映衬下挺起了原本被岁月压弯的腰杆,唱起了欢快的歌谣。她的脸上透着朝气,似乎是心还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时光中从未老去。

歌声之中,屋内跑出了一个孩子。她剪着短发,双颊上泛起两朵红晕,身上穿着运动衫,脚上是一双手纳的布鞋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冒着人气的糍粑,大口大口地吃着,双眼笑已弯成了月。

她不时地跑到老人身边去捣乱,老人双手一摆轰走了她,引起一阵银铃般的笑,然后跑出院子去玩了。

跑着,跑着,道旁的景物渐渐地抽离,而后是一片黑暗。

这样的梦大抵相似,多是农村十年前的模样,以及我脑海中或虚或实的记忆。

就在不久前的清明,我和往常一样回老家扫墓祭祖。村中早已变了模样。没有了白皮红心的砖房。取而代之的是每家每户独幢的三层洋房;没有了往来于小路上的背着竹筐的老人,那小路已成了贯穿小村的公路,而老人们也早已不干农活了。整个村子只剩我们家的老屋孤零零地立着,但住在其中的人也早已到了城里生活。我努力地寻找着这里和我记忆中的村庄有哪些相似之处,但似乎,除了那独一座的老屋,也再无其它了。这里虽仍十多年前的那片土地,但变味了,陌生了。想到这,心中免不得陡然生出一分怅然和失落。

我你不止一次地听到老人们的抱怨,几乎都是些琐碎之事,比如抱怨冬天太阳少,夏天太热出不了门之类的。当我们提出带他们出去活动的时候,他们只是紧闭着双唇,严重多了一份落寞。有一次,我听到了他们特别的抱怨:外面的山水和村里的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干什么放着近的不去费那周章还浪费钱听到这话,我的心中不免酸楚。

似乎我不曾远离过家乡,可又似乎那个能让我寄托灵魂与盛放最柔软的记忆的地方我已无法到达了。我们在时光中行走着,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我们,束缚着我们,当我们试图回返的时候,它大力地将我们扭转了方向,以至于在我们身上留下深深浅浅、密密麻麻的印痕。我们从不想远离,可是我们无从选择。于是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我无数次地重回,又无数次地迷惘。摊开手掌,掌心纵横交错的掌纹就是时光留给我们的记忆,它不可磨灭,同样也无法复制。

篇16:渐行渐远作文

秋天的天空很低,肥胖的云彩悠然垂落在天际。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城里,我度过了十七个这样的秋天。每一次秋风的吹临,都为他注入蓬勃的血液。

自打上初中起就住在这三十层的高楼里。每天从睡梦中醒来,车流在眼下流淌。从新阳升起,到车轮从远处驶来的将午夜路灯颤抖的光线扯入轮底,碾碎,流淌出一地月光。这样的风景,甚至让我麻木。唯有傍晚,晚风衔着一口温润的气流迎面而来。静立在阳台上远眺黑暗,蓦地,一盏灯,两盏、三盏……无尽微弱的光从黑暗中涌出,唯有此时,我才能从这毫无温暖的钢铁森林中感受到丝丝温暖。但同时,一种巨大的空虚感涌入心头。于人间,我似断了根的浮萍。于世界,我似一粒渺小的尘埃,被遗忘在偌大的宇宙空间里。始终飘摇在城市里,何处是我的那一颗星。

早晨,静伫于阳台,车流在流淌,日光泻了一座城。父亲突然对我说:“走吧,带你回老家看看。”如同一颗飘摇的蒲公英,经历风吹雨打后,扎根于土地。如同一叶扁舟,经历波涛汹涌后,驶入安全的港湾,我惊喜我也有老家,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根,一颗心砰然落了地。

不知车开了多久,外面的世界不再一片灰白。欲滴的绿,娇艳的红,五光十色。下车,刚打开车门,泥土的新鲜气息扑面而来。风融融地吹着,透明的阳光在土里躲藏,天边飞过不知名的鸟。“村上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父亲望着这土地,向我感叹道。“唉,多好的地,不知能盖多少房子呢!”我斜眼望着父亲,违心的说道。“人的有些东西不是用物品可以衡量的,例如感情,时间。”我看着父亲,又看着这土地,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什么叫“乡愁”。

在学校时我惊讶那些城市中千禧之年的同学。他们竟不知花生长于地下,更不用说那香甜的山芋稀饭。似乎在他们的世界里早晨只有包子、面包、牛奶和豆浆,我不禁思考,我们的大地之根,去哪了?

回想小时候,房前屋后都是我与小伙伴们的游乐场,远处熟悉的山坡、近处亲密的小溪,都遍满了我们的足迹。而现在远眺过去,只剩下那孤零零的山坡,身边已无那潺潺的水声,只有那望不尽的庄稼。

想到当代中国,我忽然明白了些许,中国之社会已开始转型,现在大片的土地都已被少数人承包,去兴建工厂、开垦农场。于土地之主人,这正是这些闲置土地最后的压榨价值,于是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于是乎,我们的根被埋没在这一座座工厂、农场之下,与我们渐行渐远。

篇17:渐行渐远诗歌

发现所有的人都渐行渐远

唯有自己却依旧迷茫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心中又怎样是苦楚?

一切都来得太匆匆了

逝去的即将逝去,永远无法复返

只留下他们华丽的背影

然而一切都渺无声息了

抬头仰望天空

天空依旧如往常一样平静

心确如那苍茫的大海

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这来与去之间,又留下些什么呢

是短暂的虚幻,还是漫长的等待

匆匆走过了冬日的严寒

接下来又要迎接什么呢

依旧是等待?依旧是虚幻?

渴望着春天里的田野

依旧充满着那浓郁花香

依旧迎来春燕的旅行

依旧有你的相伴

依旧为我讲述那春天里的故事

即使短暂却又如此温暖

如同那晨曦的光芒

篇18:跟随时光,我们渐行渐远

那年, 周景王后去世, 籍谈奉晋侯之命吊丧。席间, 周景王问别国都进贡为何晋国没有。籍谈回答:从未得到王室赏赐, 又忙于抵御外侵, 未做准备。景王大怒, 列举王室赐予晋国各代物品, 后又指责道:“你本姓孙, 因掌管王室典籍, 才有籍的姓, 怎能忘记?”籍谈羞愧而退。景王对左右人说:恐怕他的后代不能世袭爵位了, 他居然数典而忘其祖。

“数典而忘其祖”一句无异于打了籍谈一记响亮的耳光, 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句成语——数典忘祖。忘本是最要不得的事, 即使两千年后的今天, 人们依然认为周景王是有理的, 籍谈的确该骂。

那就该有人问了, 历史简单来说不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吗?有那么重要吗?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 悠悠古老的中华文明, 仰望着历史的长卷, 我们自叹不如。看那一个个在历史高峰上的英雄, 看那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战役, 听那一曲曲浑然天成的绝唱。华夏炎黄, 龙凤呈祥, 孔孟之道, 礼仪之邦。秦皇汉武, 贞观之治……正是他们交映生辉, 才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为她的子孙, 怎能忘记本民族的历史?

抬头望望天空, 万千年的历史, 无论人类的世界如何变换, 天空始终是一个样子。

上帝让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 我们就要活出自我来, 时光如果也有命运, 历史如果也有命运, 那么它们就和我们一样, 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命运呢?我们不能不去争, 去争了才能看见自我。

时光, 其实并不是宿命, 只是一道风景而已。

篇19:我们与文艺渐行渐远

若非业内人士恐怕并不清楚所谓212与2020之间的区别,在此可以简单科普一下:这其实是相同的车型在新旧两种国标里规定的不同代号,我把它们区分开的目的其实是在强调一个时间的节点。在我儿时的记忆里,BJ212都是绿色的,它原本生产出来就是军用的,在那个“备战备荒”的年代里军队和地方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以至于212对应的官员级别表述就是跨界的“县团级”。这种官本位的符号不会给我留下什么积极的印象,所以真正能够打动我的,是90年代之后的、已经改叫BJ2020的那款车,有白色,有黑色、蓝色,还有很多车主随意改成的颜色。这就是当时我能体会到的浓浓的文艺情怀。

二十年前我正在上大学,那时候有一部很文艺的电视剧主演是现在已经变成大叔的王志文,他在片中塑造了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形象,最重要的道具是一辆拆掉顶篷的白色BJ2020。电视剧的情节全忘光了,但那辆车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成为了我当时的梦中之车。我甚至都想好了,等自己大学毕业了,和几个朋友一起努力创业,然后买一辆这个车。当时我并没有仔细去琢磨为什么它能如此打动我,后来对车的了解逐渐加深,才想明白原委,那时候的2020是多么完美地迎合了文艺青年的口味啊!当时的文艺青年爱自由、爱生活、爱自然,不循规蹈矩,刚刚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却又囊中羞涩,2020这样一辆简单原始的越野车,虽然5万多的起价在当时也算不菲,但毕竟门槛已经不是遥不可及,所以这款车堪称当年最有文艺气质的座驾了。惭愧地说,我当时也可以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吧,学设计、留长发、穿破洞的牛仔裤,幻想着将来自己能成为乔治亚罗……

就这个话题和我们的摄影师王锋聊天,我问他在十几年前买第一辆车——一辆二手夏利的时候,作为一个学摄影的文艺青年,为什么没买一辆2020呢?他很认真地想了又想,给我的回答是:对啊,我当时为什么就没买一辆2020呢?我同样认真地给他讲了我当年的梦想,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我们对2020的放弃,意味着我们都不是纯粹的、彻底的、坚持理想的文艺青年,而且这些年来,我们与文艺渐行渐远。

好吧,这并不是自我检讨,更应该算是自我剖析。我和身边的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没有什么功利心,曾经喜欢文学、美术,爱音乐、电影,热衷读书、思考,藐视权威、追求真理;进入社会,棱角渐渐磨平,爱好慢慢荒疏,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追名逐利的滚滚洪流之中,过于轻率地放弃掉了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基本无人能置身事外,最多就是程度不同罢了。那么,回到开头的话题,重拾文艺气质的北京40越野车,价格虽然涨了三倍,但按照这二十年以来收入和物价的变化来衡量,其实它的门槛更低了,却不知道是否还会有很多的青年人对它怦然心动?是啊,现在人买车,不是都会更看重品牌、性能、空间、配置这些吗?

时至今日,尽管我已经不再文艺,甚至连青年,严格说都快算不上了,但我希望自己依然能够热爱文艺。我很欣喜地发现,几位年轻的同事新近组建了一个乐队,他们的技艺可能称不上有多么出色,但弹唱出的音乐却让我莫名地感动,请坚持下去,一定!

上一篇:(十九的总结)下一篇:福建天津2013作文题目分析题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