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收获

2024-05-06

网络研修收获(通用14篇)

篇1:网络研修收获

网络研修的收获

这段时间通过看视频学习,我感受颇多。

在刚接触新教材时,觉得不习惯、不顺手,有些难。不仅学生感觉难,对我们教师来说教着也难,也觉得新教材有些不合理,但后来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教材上的东西,都要教给学生的。老师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新教材就强调,并要求做到这一点。

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我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前旧的模式上。今天看到视频中别的老师的教学成果,深深地了解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使我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深入教学,充分备课,及时反思,适应新课改,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和学生沟通,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更多的了解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希望自己能够做的好一些。

相信在学习和实践中,老师们会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新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与网络研修同行!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篇2:网络研修收获

今年我非常荣幸地再一次参加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在这过去的四天学习中,此次研修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享受到了网络学习所带来的思想冲击。首先学习的时间很充足。假期研修让我可以静下心来观看研修视频,阅读简报,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充分享受研修带来的收获与快乐。其次,学习的空间很自由,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问讨论,及时的交流互动,丰富了教师各自的专业成长。再者,学习的交互性非常强,能感受到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的快乐,也让大家彼此成为了学术上的朋友。最后,指导老师的及时点评和评价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敬业。

我只要有时间就坚持在线学习、写作业,和同仁们共同学习与交流,指导老师也对我们的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指导。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研修中的几点收获:

一、研修使我体会到了学习的愉悦。

特别是亲身实践设计制作微课程,我一遍遍地观看视频,一遍遍地针对评价标准修改设计方案,终于由最初的懵懂到了今天的娴熟。成功的喜悦更加坚定了我研修的信心。

二、研修使我感受到了互动的魅力。

通过研修,我在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网上与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还进步了自身文化素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研修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篇3:网络研修收获

2016年1月1 4日上午8时许,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四楼会议室, 2015—2 0 1 6年度高端研修项目湖南省名师名校长培养推进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李再湘同志主持,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贾腊生同志致欢迎辞, 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张大伟处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各高端研修班学员代表相继发言, 畅谈参加高端研修培训班以来的“收获与建议”, 共商学者型教师和专家型校长的“成长与发展”。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高端培训项目始于2014年, 先后经过两次严格遴选, 组建了12个班级共5 3 0名学员。本次会议的召开, 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指明了方向, 达成了共识, 坚定了信心。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副处长王俊良同志,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惠明同志、副主任冯传书同志等领导与会指导。

篇4:研修,苦并收获着

从军、转工、升迁

刘海山出生于北京平谷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和同时代的所有农民子弟一样,一首《再见吧,妈妈》让他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的人生道路。1981年,他成为了梦寐以求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心想在部队有一番作为的刘海山,却似乎被历史开了个玩笑。1983年7月,刚刚参军一年多的他随着中国军队百万大裁军,和战友们转工成了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

转业到地方后,刘海山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他从基层干起,直到成为了北京城建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说到他的这段经历,我们说他好像还在部队。因为他基本上是四年迈一个台阶。1983年当班长,1986年當工程队长,1990年任项目副经理,1994年任项目经理,1999年任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自己的这段历程,刘海山侃侃而谈:“我从部队转工后,历经班长、工长,1990年元月,组织上任命我担任了第二项目经理部副经理,负责组织亚运会重点工程之一——2万1千平方米的北京电视台主楼施工生产。临行前,当时的公司经理郁志桐同志亲自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海山哪,这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啊,组织上派你去是对你的信任,也相信你能完成任务。’的确,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亚运会总指挥部要求:必须在6月底以前完成“三条线达标”的任务。通过项目部全体成员众志成城的努力,5月28日,我们实现了外沿亮相、内沿粗装修、直播楼5层以下全面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的既定目标,而且获得了国家建筑行业的最高荣誉——‘鲁班奖’。1994年,我升任第二项目经理部经理,同时组建‘刘海山青年突击队’,开始了13万1千平方米的仟村百货及其附属建筑的施工。由于现场条件比较艰苦,我们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最终我们的青年突击队被团市委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甲方也给我们送来了《高速度,似蛟龙出海;高质量,如鲁班再世。》的锦旗。”

1995年11月,刘海山随团中央“中国青年建筑技术考察团”到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在日本,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建筑工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结束考察回国后,“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工地搞得漂亮些呢?”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在建设深房商业大厦时,刘海山想:“人家能够搞工地绿化,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于是他会同团支部,决定在工地四周留出宽一米五的绿化带,栽种小麦搞试验。七天以后,小麦长起来了,工地也围绕在绿色当中,他们的试验成功了。这个时候,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记者路过,被这个工地独特的绿色吸引,在电视上进行了报道。这个报道立即引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媒体的关注。因为当时全国对于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还没有很好的治理办法,刘海山他们的做法,无疑成为了治理扬尘污染的典范。他们的工地被北京市委城建工委等部门列为“北京市规范化服务示范单位”,同时,工地附近的居民将他们的工地誉为“花园式工地”。

对于这个当时名震一时的举措,刘海山很平静。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让工人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让环境改造人、环境造就人、环境约束人。”

1996年,刘海山所在的青年突击队荣获了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刘海山也成为了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

困惑、求知、收获

1997年底,由于刘海山的出色表现,共青团北京市委决定向团中央推荐他作为国家基本建设行业的优秀青年赴日研修。得到这个消息后,刘海山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首先,去日本研修一年,个人收入至少损失5万元;其次,家中病弱的父母自己也无法照顾;另外,还有妻子、孩子。毕竟要去这么远,而且要去一年啊!但是考虑到自己是作为全国建筑行业第一个到日本研修的人员,他终于下定决心去日本。

“在我们同一批赴日的6名研修生当中,除了我之外,其他的都是大学毕业,都进行过日语培训,有的还是日语专业毕业的,唯独我基本一点日语也不会。出国前的日语强化培训,也由于我忙于“青年突击队丰碑”的竣工工作,没能坚持参加学习。”

刘海山就这样到了日本,开始了他的研修生活。“到日本后的第一个月,因为当时我一句日语也不会,感觉就像小孩学说话一样学习日语,特别难。那一个月我感到的压力最大,头发也掉得很厉害,被他们戏称为东京的葛优。”“每天晚上我都要学到很晚,天天听录音,背单词,尽可能的跟日本人交流。”面对困难,刘海山没有被吓倒,他在不断努力着。

1998年春节时,刘海山得知团中央派人到日本看望赴日研修人员。“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就跟他们说,你们无论如何要见我一面。我太苦了,我得找人倾诉倾诉。”“当时真是有点受不住了,甚至动了回来的念头。因为感觉从零开始学习语言实在是太艰苦了。”找到人倾诉之后的刘海山,又艰难地挺过了适应陌生环境的三个月。经过这三个月的学习,他的语言基本过关,日常交流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压力也减轻了许多。

根据研修计划的总体安排,三个月的语言文化学习后,开始进入实习阶段。“在日中建设技术友好协会的安排下,我到了日本会津工建社总部进行实习。会津工建社是日中建设技术友好协会会长梅木信秋先生的公司,1995年我访问日本,1996年他们回访的时候,我就跟梅木信秋先生有过接触,这次到了日本后,他对我特别关照,我去日本后就住在他们家。”

到了梅木信秋的公司以后,刘海山被安排在总部学习管理。“他们为我们这些中国研修生请来了专家讲授专业课,甚至当时日本的议员也被请来给我们讲课。当时虽然学习的是建筑管理,但是这个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桥梁建设公司。正因为去日本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现在才能负责这个新组建的公司。”

“在会津工建社实习期间,公司每周都会给我们安排二、三次业务培训课。一般是上午培训,下午结合培训的内容深入现场实习。使我们可以较快掌握学习的内容。”

在研修过程中,让刘海山感触最深的是日本人的敬业精神。“日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任,他们的质量管理几乎没有空挡,充分体现了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

“另外日本人的危机感很重,他们认为工厂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工厂倒闭了,对自己也是非常不利的。这个跟我们国家前一段时间的一种说法很相似。也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他们对这一点的认识非常深刻。”“别看日本人上班跟咱们一样也是八个小时工作,但是他们能够做到在这八个小时之内不停的工作,除了每天规定休息的30分钟(上午9:30,下午3:00),你会看见日本人都在工作。这一点让人不得不佩服。”

“还有就是,日本企业在管理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现在就准备借鉴他的本部制管理,以此来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环节,降低管理成本等。”

机遇、改革、憧憬

自日本研修回国以后,刘海山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日本研修之前,我主要是考虑眼前的利益,基本上是围绕自己来考虑问题。从日本回来以后,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爱国,发自内心的想为国家做事。”他吸收了日本很多先进的东西,并逐步把它运用到实践中。

原来他们公司承揽的项目都是由基层提出施工方案,报上级技术部门批准,但受技术力量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样的设计方案往往不能达到最佳。为了更好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方案的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他提出所有项目的实施方案全部集中由技术部门统一规划,建立起技术操作平台。以便充分地集中公司的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力量,更有力地促进业务的开展,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企业家,战略性的眼光非常重要。刘海山所在的城建一公司主体业务是城市建设。但他们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道路桥梁建设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此,今年6月,经过城建一公司领导班子研究,他们决定成立城建一市政公路项目管理公司,主要从事桥梁、公路的建设。刘海山由于在日本研修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自然成为了新公司的首选负责人。虽然公司成立仅仅3个月,但业务却在蓬勃发展,目前公司的业务已经涉及到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就在我们采访的那天,刘海山就是刚刚中标了一个新的项目,匆匆赶回公司接受我们的采访的。新公司的成立,为刘海山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施展自己才干的空间。

篇5:研修的收获随笔

我战胜了惰性,收获了勤勉——本想,这次研修的大军如此浩荡,弄潮儿如此之多,我只是朵小小的浪花,做个随波逐流者便罢了,可是,办公室里同事的勤奋,网页上优秀作业的吸引和感动,让我从惰性中走出来,勤勉于研修。

我收获了感恩——感恩各位专家和指导老师们,他们甚至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为我们制作了精美的简报,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和视觉的享受。感恩各位同行的老师们,为研修献计献策,奉献自己的精彩。

我收获了成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踏入研修大军,更知自己的渺小,唯有不断充实,方能提高。

……

篇6:研修收获

经过为期十天的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查阅的习惯。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将会终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读书,但是,他们认识的字却不多。有些常用字,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经常遇到,他们却不认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怕浪费时间,看书的时候,只看热闹,不管其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学生必须准备工具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扫清障碍,直到弄明白为止。

2、培养学生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学习,我明白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名篇,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注意材料的积累,他们积累的材料往往要超过他们的成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教学生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3、培养写阅读心得的习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篇7:研修感想与收获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研修学习,我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身为教师,就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融合,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传统的章回小说,或评书艺人,常在讲到关键时刻,突然停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卖关子,也就是设置悬念,引起听众对下情的探究。这对我们教学工作很有启发。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

3、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注重优化历史教学方式,从数量上说,坚持少讲;从质量上说,坚持精讲。整个教学活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又给学生思维以充分的“自由度”。一是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思考对象,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提供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三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引导,事先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不直接给出相关答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4、加强学习,不断网上研修,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篇8:网络研修收获

一、创建研修平台

(一) 创建公共研修平台

1. 进入网易网站http://www.163.com/———2.注册免费邮箱———3.激活博客———4.注册一个月后创建我的圈子 (公共研修平台———教师乐园) 。

(二) 创建个人研修工作室

研修工作室实际就是教师的博客。创建个人研修工作室的方法跟创建研修公共平台的1至3点方法相同。

(三) 加入“公共研修平台 (教师乐园) ”的方法

方法一:

1. 进入“研修平台 (教师乐园) ”http://q.163.com/jch899/———2. 点击“加入圈子”按钮———3.输入自己博客的账号和密码, 点击“登录”———4.输入“加入教师乐园的理由”———5. 等待管理员审核。 (有多种方法)

方法二:

1.登录自己的博客———2.点击“关于我”按钮, 进入博客个人资料页面———3.找到“基本资料”中的“加入的圈子”部分, 点击已经加入的圈子“教师乐园”———4.进入“教师乐园”。 (有多种方法)

二、网络研修

(一) 上传资料

1. 上传文本:

(1) 进入个人研修工作室 (博客) ——— (2) 写日志——— (3) 发表日志——— (4) 推送到“教师乐园”。

2. 上传课件:

在个人研修工作室 (博客) 中, 没有直接上传课件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网易网盘 (别的网盘也可以) 来进行。先在网盘中将自己的课件上传, 再复制一下地址, 在自己的博客中插入链接就可以了。

3. 上传视频:

先在酷6网注册盛大通行证, 再把视频上传, 最后复制一下地址, 在自己的博客中插入链接。

(二) 研习资料

1. 研摩文本资料。

我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通过登录自己的工作室, 来到公共研修平台 (教师乐园) , 对这些文本进行研摩, 进行反思, 吸取别人之长处, 弥补自己的短处, 达到进步的目的。

2. 观摩视频资料。

我们登录公共研修平台 (教师乐园) 观摩异地教师上传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借别人的好做法为己用, 使自己的教学技法精益求精。

(三) 参与讨论

1. 在讨论区长期讨论。

2. 在QQ群即时讨论。

(四) 集体备课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情况和自己设计出的教学初案放在集体备课栏目里, 让各位教师参与备课, 最后得出一个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实用的教学定案。

三、网络研修意义

(一) 模式改变

纵式研修模式是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举行的网络研修模式。材料、视频由上级制定, 教师按规定和考核标准进行培训。横式研修模式是纵式研修模式的补充。出现了横式研修模式, 网络研修模式改变了。

(二) 促进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和更新知识、不断增长专业技能的动态过程。教师在个人研修工作室写日志, 记录了思想活动、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变化, 刺激了教师对教学进行思考、控制和调节。

(三) 互动互助

公共研修平台联结着你我他的教研工作室, 里面资源共享, 问题互提。不受时空限制, 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互动互助。

(四) 共同进步

公共研修平台设有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多个栏目。教师既可以在那里推送材料, 也可以在那里观看、阅读材料,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进行反思;对材料进行发帖、跟帖。在反复推敲中促进个人反思, 促进成长, 同时, 给予材料推送者宝贵的反馈意见, 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篇9:校本研修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词:初中英语 校本研修 收获 反思

一、三年的收获

三年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合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基础。集教研,教学,培训为一体。具体讲,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先通过集体备课,研究出优质的高效的课件质料。同时研究编写出与老师上课同步的师生共用的导学案。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有以下收获

1.更新了教育观念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对研究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通过课题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在课题研究的逐步实施中,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正在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注意积累案例,深刻反思教学,积极探讨学生主体性与教师角色的特点。.

2.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每一种课型的教学特点和大致模式,再将研究的东西编成上课用的课件,和课堂课下师生共用的导学案。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反思、再研究、实践,将“教研训”融合在一体,使我们这个教师团队整体得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基本趋于正确,教师在借鉴教学指导用书提示的活动建议时有所创新;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考虑的多了,想的细了,对于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达成主观预设的成分有所减少,而更多考虑学生的实际;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观摩课和展示课活动,不断总结反思,提高研究实效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学习,反思,提高。提升了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刚毕业的2位年青老师。二位老师在2010和2012年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考试成绩

学生学了音标后,90%的学生能自己拼读单词,并据读音记忆单词。预习导航给学生指明了预习任务和要求。因此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就能大量进行句型和语篇的听说训练、交流、互动。老师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理解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4.编著了《音标导学案》、从《七上英语导学案》到《九年级英语导学案》共6本导学案,并在全年级使用。

实践证明,我们的导学案是适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案课时安排更合理,所练基础知识和语篇能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尽量精讲精练,减轻负担,追求实效。以七年级下期九单元How was your weekend?为例,此单元是初一同学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态。所以我们将此单元分为7个课时完成,第一、二课时上专门的语法课,并有相对应的导学案。三至七课时每一课时学习一页,重点学习掌握一项内容,并有相对应的导学案。预习导航明确了预习内容,方法和达到的目标,重点讲解精讲有互动,走进课堂,规定在10小道以内,针对性极强,课后拓展,基础知识部分新课要求占60%,复习内容占30%,有10%的衔接下一课时的内容,语篇内容要针对该单元话题选择,同样以刚才九单元为例,语篇以谈论介绍上一个周末,上个月,过去发生的事为主。注重语言的地道性、文化性,故事趣味性和时令性。

二、为什么会有这些收获

为什么会有这些收获,三年来的研究,我有很多体会。

1.研究一定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实践,才有真正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果只是开2个会:开题会、结题会,那就不要搞课题,不搞校本研修。

3.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人畅所欲言,发挥每一个人的优点。

4.要有奉献的精神,首先自己要起带头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写稿,审稿质量。我们课题组陈必坚老师已是高级教师,却积极参与发挥专长.

三、三年的反思

1.课题切入点太大

此次课题由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以导学案编写为载体,集“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包括了对教师教学的研究,对教材、教法的诠释和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内容太多,强度太大,负担太重,以后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选一个小的切入点进行研究。比如:怎样提高学生短文填空的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2.研究周期太长

此课题我们研究了三年,开始研究时,黄满老师大着肚子,而现在她的孩子都快上幼儿园了。时间太长,人员太累,我认为一年或一至二年为宜。

3.进度安排不合理

此课题前期工作安排太密集,任务太重,以2010年3-5月为例,2个月时间我们就承包八项大型区级或跨市级活动。

活动太密集,让课题组伤不起。因为我校老师本身教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课题内容如果太多,时间太长,太密集,反而不利于研究。

四、结语

篇10:研修收获

宁湘桂

本次研修仔细聆听了多位专家和教育部官员的讲话,尤其是王树声老师的课,我反复听了多次,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来谈谈本次研修的主要收获:

一、加深了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②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③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④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⑤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让地理素养成为公民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古今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的一个常用词语。如今交通四通八达,形势千变万化,人们之间的交通联系更是方便快捷,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试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如果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哪该有多麻烦啊!曾记得有学生高三毕业后去外地打暑假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出门在外才发现自己的地理知识掌握得还太少了一点!所以现实要求我国公民必须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公民基本的地理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要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生今后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现在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有更长远的眼光,有更强的大局观,比如说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农业布局等关乎国计民生方面的决策,都要地理知识的支撑。

在日常生活方面,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能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比如在灾害面前如何求生,如何救人。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旅游成为很多家庭的必然选择,旅游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这跟我们的地理教学密切相关。记得有次带学生在云山考察,学生说迷路了,我就在电话里考验他们说,怎么才能顺利下山?学生猛然醒悟,说:顺河下山!很快他们就与大部队会合了!而那一届学生在读高一时,有个班的学生去望云山考察时也迷过路,最后动用了公安和消防才在深更半夜营救成功!事实证明,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3、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太强,还把这当作自己的个性,与人交往不知如何正确地去交流沟通,自以为是,缺乏合作精神。现在的地理教材中有众多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究未知的学习精神;通过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研究,通过实践掌握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掌握一些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

二、对今后教学方式的启示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地接受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最常见教学方式。学生如果能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我常常跟学生说,一个题目你如果能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出来,保证这个题目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永世不忘!很多同学也实践过这种学习方法,都说受益匪浅,尤其是拓展了他们的思路!这就说明了,与其不断地去灌输,还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当然教学方法很多,我觉得学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去填那么几个空,这不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么?如何去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贴近生活,综合实践

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更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记忆深刻。比如说讲到水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时,我用了一句关于邵阳特产的老话:武冈铜鹅邵阳鸭,桃花坪码头甲天下!学生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沸腾了,效果特别好!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很幸运,我们学校允许老师带学生去野外考察,几年来,我们把课堂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分别去白水洞、云山、崀山考察过流水地貌、亚热带植物群落、石英砂岩地貌,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意志,并提高了生存能力!

今后,我们还可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

3、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学校是信息技术教学样板校,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由来已久。新课改倡导“主体教育”、探究式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课堂设计,课件使用上主动创新,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

三、看到了“教育环境改善”的曙光

在一些对国外教育一知半解的“专家”们的倡导下,中国学生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中国教师的责任被无限放大。只要老师批评、处罚学生,“专家”、家长、网民就群起而攻之;只要学生出了什么事,“专家”、家长、网民都会异口同声说是学校的事!教师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权利,教师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这样的教育环境如何让教师安心从教?

还好,通过学习教育部长袁贵仁的讲话,终于了解到了今后学校可以制订校规,处罚学生,对一些不符合学校要求的顽劣学生,可以要求转移学习环境!也听到一些专家讲到,美国一些顶尖高中,学生的负担比中国还重。这些言论,对中国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我盼望着这些制度早日颁布,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教育权利,让中国教育早日走上正轨!

篇11:研修收获

研修收获:

在这次培训中,我感触最深的内容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在学习过程中,专家,教师的循循诱导和点拨,让我受益匪浅。我的收获如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生活、与自然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创性地开展各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必须实现由“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向“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根本转变,努力开发并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些指导对我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尝试、探索。

篇12:校本研修心得及收获

校本培训,首先让我充分认识了校本培训的意义。要想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的重中之重,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但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的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的,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时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层次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继续增进了校史的了解,参观了校史馆,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再解读,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惑与经验进行了交流。

三、校本培训的主要收获

这次的校本培训,把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校本培训后,反思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仍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四、校本培训后努力方向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

篇13:网络研修收获

1 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的构成

“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由线下研修和网络研修两大板块组成。其中线下研修分为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网络研修贯穿培训的全过程,原则上网络研修不少于80学时。培训主体由高等学校(机构),区县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以及远程机构(高等学校)三方共同承担。三方相互独立,分工明确。高等学校主要负责项目总体设计与牵头实施,重点负责理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和总结提升阶段的工作,审核项目县(区)制定的“影子教师”跟岗活动内容和远程培训机构制定的网络研修课程及网上网下活动计划,并按区县要求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项目区县顶岗实习支教。远程培训机构(或高等学校)负责建立教师工作坊,提供适切的网络研修课程和网上网下活动计划,协同高等学校和项目区县实施网络研修活动。区县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制定“影子教师”跟岗活动内容和返岗培训实践安排,实施参训学员影子跟岗和返岗实践,安排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配合高等学校、远程机构监督和指导学员网络研修。三者也相互配合,围绕“全面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这一目标,进行通力合作。

2 网络研修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它是对传统的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2]21。新常态下的网络研修问题主要体现在研修内容,平台的管理与对学员的辅导以及对学员的评价三个方面。

(1)网络研修与线下研修内容的一致性问题

按照“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总体目标是提升本学科教师骨干培训者的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和培训活动组织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为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3]75。与之配套的培训课程也被划分为“培训政策与理念”(10%),学科教学前沿(40%)和“学科教师培训”(50%)三大维度,培训政策、培训理念、学科理论、学科教学、学科教改、方案研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组织、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考核等10个模块。那么,与之配套的网络研修课程设置也应该与这个要求保持一致。参与项目网络研修的远程机构由公开招标选出,这确保选出的机构具有实施“国培计划”的资源和能力,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其不足之处在于网络平台的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是既定的,不能按照培训项目的总体需求进行增减,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网络研修的效果。这种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线上研修内容与线下学习内容步调不一致。该网络研修平台共提供课程42门,其中与教师职业道德、个人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16门(38.1%),与课堂教学与学习理论相关的课程15门(35.7%),与英语学科教学相关的课程11门(26.8%),没有与“培训政策与理念”以及“英语学科教师培训”两个维度相关的课程。可见独立的远程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还是有自身的不足,他们懂技术,但不一定了解学员的需求。二是该平台限制了辅导教师以及学员资源上传的功能。资源创建与流动是有效进行网络研修的基础,引领与互动是成功开展网络研修的关键[2]24。这一设计短板限制一方面限制了辅导教师根据线下培训实际和学员需求对线上网络课程进行完善与补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专家与学员间,学员与学员间的优质资源共享,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建设与流动。

(2)网络研修的辅导与管理问题

网络研修要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网络研修体系,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专家跟进指导,同伴交流、及时反馈和分享成果,促进教师常态化学习。为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该网络研修平台为该“国培”英语项目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和英语学科辅导教师,全程参与学员网络学习过程的始终。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对整个平台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并解决参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网络故障、硬件损坏以及与学员登录平台和学习相关的技术问题。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评价,如发布学习任务、组织学员研讨、批改学员作业、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等。二者分工明确,却又相互合作。这种人员配备方式确保了网络研修的顺利开展,但也有自身的不足,即辅导教师不懂技术,技术人员缺乏学科知识。再加上学员与技术人员间缺乏直接的沟通渠道,从而导致很多时候,辅导教师成了沟通技术人员与学员的桥梁。学员将问题反映给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再将问题反映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处理后将结果告知辅导教师,再由辅导教师转发给参训学员。在一来一回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时间的耽搁和误解,进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在对学员学习的督促方面,该平台没有短信群发功能,不能将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及时地传达到每个学员,从而导致部分学员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3)网络研修的评价方式问题

该网络研修平台共设置了统计查询、课程学习、研修作业、资源分享、研修日志、论坛研讨、同伴协作、公告、简报、E优资源站、助教V课程等11个模块,其中与学员学习相关的有课程学习、研修作业、论坛研讨以及研修日志等四个模块。其考核方案也围绕四个模块展开,并对每个模块中学员需要完成的任务都进行了量化,以便对学员进行最后的考核。考核方案规定学员网络研修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课程学习板块占40分,研修日志、论坛研讨和研修作业三个板块各占20分。在课程学习方面,学员累计学习时长大于或等于750分钟,即可获得满分40分。在研修日志方面,学员需要结合培训过程中所思所得提交研修日志5篇,每篇4分;在论坛研讨方面,则要求学员在论坛中发布不少于5个主题帖及不少于10个回复帖。研修作业方面,提交1篇作业,并根据作业完成的质量获取相应的分数。量化了的考核方式为评价学员的学习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但过于量化导致学员片面最求完成任务,而忽略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如有的学员的回复贴只有寥寥数语,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简单的“赞”或“顶”。除研修质量方面的问题外,这种量化了的考核方案更注重的是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从而导致某些学员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降低了网络研修的学习效果。

3 解决办法

2015年是国培实施改革的第一年,各方的协同合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从项目的设计与规划,网络研修平台的管理以及调整考核方案来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整个项目的有效推进。

(1)整体设计与规划学习内容

各项目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统筹兼顾,整合各方资源,紧紧围绕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这一目标,从整体上对项目进行规划,突出培训目标的整体性,培训内容的一致性和培训过程的连续性。将集中研究阶段的理论课程内容与“影子跟岗”、“返岗实践”阶段的实践相结合,提升参训学员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教学与培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线下培训内容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对学员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提升。将学员自学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区县教师发展中心以及远程机构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与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将置换培训与学生顶岗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解决学员参训后留下的师资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网络学习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与线下培训内容保持一致,从而作为对线下学习的完善与补充。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体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培训政策法规,也体现学科教学前沿知识以及学科培训知识。二是在平台的设计上体现灵活性,给辅导教师和参训学员留下可操作的空间,开放用户资源上传功能,实现辅导教师与学员间以及学员与学员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建立优质的本土生成性资源,从而提升培训的效果。

(2)完善网络平台管理与学习辅导

教师在既是资源和知识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网络研修社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研修活动设计,辅导教师对活动的引领和指导等人工干预活动来提高参训学员网络研修活动效率和效果[4]48。因为那些真正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网络研修学习共同体都是有引领、有管理、有评价的。网络研修社区管理与指导团队是网络研修得以持续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重要力量。要提升网络研修效果,首先要对管理和辅导团队进行面对面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2]23-27。此外,还要打通学员与技术人员,学员与辅导教师,辅导教师与技术人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直接沟通的渠道,让管理团队的理念以及教师的指导能够直达每个学员,学员所反映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避免中间环节,提高网络平台服务的效率。

(3)完善网络研修评价机制

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活动的评估应采用真实性评估,即注重参训学员参与研修活动的行为,评价的结果要能够反映学员教学和研修行为能力的发展状况,从而分析学员网络研修的实际效果[4]45。相对于研修结果,网络研修评价更重要,因为它关注的是教师研修的全过程,通过跟踪与诊断,为管理和组织工作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决策依据以及前瞻性指导[2]26。因此,对学员网络研修活动的考核要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数量,也要注重观察学员的学习过程,如研修日志的质量,论坛研讨的参与度,研修作业完成的质量等,从而形成常态化的评价机制,提升网络研修的效果。

4 结束语

2015年是“国培”实施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三方协同申报,共同实施的第一年,高等学校、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以及远程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这种新常态模式的推行,三者间协同并进,合作实施的渠道与方式将更加完善,三方在项目的设计与规划、项目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方面的协同将更加娴熟,“国培”的效果也将逐步提高。

摘要:高等学校、区县教师发展中心以及远程机构三方协同申报、共同实施的国培新模式给参与各方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的培训模式下,网络研修在学习内容上与线下研修存在不一致,在管理与评价体制上也存在问题。我们可以从统一设计与规划、加强平台管理与辅导以及转变评价方式等方面来提升网络研修效率。

关键词:国培,网络研修,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34/201509/t20150906_205502.html

[2]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21-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14:在课例研修中收获着、成长着

课例研修是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教学研修活动,没有具体的课例,没有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课例研修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在研修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准备,尽心研讨,大胆地尝试教学设想,每天都感受到了进步的快乐。

—、课堂观察不再是被动观察,而是具有针对性

课堂观察是在课堂预设的观察点上更为细致、量化的研究工作。为此我们课例研修小组的教师专门一起设计了课堂教学观察量表,有观察教师行为的,有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情况的,有观察教师移位的,这样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就具有针对性。在议课时,每个教师就可以根据各自观察点的记录,用事例和数据来说话,大家都有话可说,避免了传统评课时教师说到最后无话可说的局面,也便于下一轮教师授课的教学改进。

二、把握和调控好课堂问题预设和生成问题

结合课例研修的主题,我们选定的课目是《风雨中我在成长》。刘居峰老师进行了第一轮上课,课堂上学时基本上是按照刘老师预设的问题来进行的,但他们对问题的挖掘不够深入,如乒乓英雄邓亚萍的事例挖掘得不够到位,而且在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问题生成,尤其是对“战胜挫折的方法”的处理是刘老师自己导出答案,而不是让学生分析而得出的。因此在王世超老师的第二轮上课中,我们创设了一些情境,对每个问题重新设计,让邓亚萍的事例贯穿两个问题,使她的事例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但在评课时,带教老师说可以让邓亚萍的例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材料中摘出关键词、句来分析知识点,这样对事例的挖掘可能更加深入,而且由学生来分析课程资源(创设的情境材料),得出结论,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带教老师的一席话,为我们对下一轮教学情境的深挖指明了方向。为此在第三轮的李秋红老师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例到底的教学模式,当然这次我们把事例换成了“无臂英雄少年刘伟”,加上了视频。学生受到的震撼更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积极活跃,问题不断生成,实现了学生情感上的升华,达到了预期的研修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李秋红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设计了一个辩论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但创设很好的情境却没达到最佳的效果,导致这场辩论赛以不了了之收场。在评课时带教老师也提到了这点,辩论赛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有老师适当的点评、总结。经过三课两反思的研修,笔者认识到:课前预设好的情境,在课上不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学到了在讲课时可以采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模式,对笔者以后参加评优课大为有利;注意对教材的深挖,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合理支配、充分利用教材,而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对问题的预设要具体、适用、深入,要对学生生成的问题给以认真的追问、适当的评价,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三、使课堂环节的设计有效、实用,实现师生情感共鸣、升华

一堂课是否成功,和这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环环相扣,注重时效性,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能在课上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升华,课堂情境的效果才能发挥到极致。例如李秋红老师的第三轮讲课,采用了“刘伟成长经历的视频”,通过刘伟真实事例把学生带入到了刘伟面对挫折,不畏不惧,顽强克服困难的生活世界当中去,使学生在李老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认识到面对挫折时,应如何战胜挫折、困难。学生再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经历,加上李老师的激情引导、问题的深入挖掘,使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让整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效、实用,对教学情境实现了深挖,也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升华。

总之,在课例研修中笔者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笔者在课例研修中快乐着、成长着。

上一篇:文化馆双拥工作总结下一篇:广东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