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

2024-05-20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精选6篇)

篇1:《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一个主题内容。第二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知道动、植物和我们关系密切,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努力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破坏动、植物的家园,最终只会毁坏我们自己的家。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力求体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即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关注学生主动发展,围绕学生主体,贴近生活实际,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出发设计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让他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并在活动中明确和动物相处时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2.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3.学会如何与动物和睦相处。

四、教学重点

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要善待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五、教学难点

懂得关心动物就是关心人类自己,学会与动物和睦相处。

六、课前准备

1. 收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资料。

2.手偶(小白兔)

3.小兔、小狗、鸽子、乌龟

4.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七、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明确主题

1.(课件出示)谜语:小乖乖,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跳。(学生猜出:小白兔)

2.(出示手偶)小白免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大森林的一只小白兔,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不仅我来了,我还带来我们林森里的小伙伴。

3.(课件出示各种小动物图片)教师边出示边介绍画面。和这些小动物见面后,你有什么愿望?(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我喜欢的动物

1.同学们,动物们这么可爱,说说看,你最喜欢谁?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小组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并推荐一人代表小组交流)

2.全班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兴奋、热烈;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小小动物专家)

3.游戏:辨声猜动物(播放动物的叫声,生听鸵鸟、猴子、百灵鸟、小猫、大象的声音,学生猜出动物的名称)

4.此时,你们一定非常想和小动物亲密接触,和它们做个好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你们喜欢的小动物,请看它们都是谁?(小兔、小狗、小松鼠、鸽子、乌龟)

(1)你想怎样和它们交朋友?

(2)和它们交朋友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活动二:我和动物的故事

过渡:正因为我们身边有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富有生趣。你们和动物之间一定发生不少难忘的故事。

1.(播放故事:长颈鹿、小猫和小鸟的故事)

(1)听到长颈鹿和小猫的哭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通过这三个动物的遭遇,你们明白了什么?

师: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爱护它们。(板书:爱护动物)

2.(课件出示:人类捕杀动物的图片、影像资料)看后谈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3.你们有没有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呢?你平时是怎样对待动物的呢?

活动三: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今天,老师把这只小乌龟送给你们集体领养,这有一张“养龟知识卡”,上面写有小乌龟的生活习性,希望班长能带领大家把小乌龟养好,你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

篇2:《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尽可能体现情趣化,具体表现为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变枯燥单一的学习形式为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视学习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一)再现生活情境

通常传统的品德课是老师提出问题,或学生本身提出问题后,再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或参与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思维被问题“启发”了。但我觉得它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自主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导学意识很重要,需要层层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在活动体验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探究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模式入手,与学生探学习内容密切联系。教师还必须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所以我不仅分析本课的目标,更思考单元整组在教材中的整体情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本课的目标。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本课的体验与有效学习,我还仔细分析了课前调查,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成长体验的单薄、知识积累的单一所产生的三个怪圈予以击破。所以我这次的说课主题紧紧扣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而展开。

例如:《我的动物朋友》教学之前,我和小朋友聊天,在全年级开展了课前调查,了解到他们是否喜欢动物,喜欢哪些动物,有没有饲养过小动物。同时,我鼓励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亲近动物,或饲养小动物。这样,在我还没有真正上课之前,我的教学就已经默默地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要求全部学生都必须“怎么样做”,而是在学生们愿意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着做什么,这样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了解、亲近动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就逐渐地学会了观察,同时丰富了相关的知识。

因为小朋友都喜欢动物,对这节课的主题会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就一定要创造一个轻松、充满快乐的课堂。

在确定了活动目标之后,我最初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来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在课本“我最喜欢的动物”这个环节,我创设“我们的交友会”这个情境,分三步层层激发学生与动物

交朋友的愿望,引导学生对不喜欢的动物也学会有恰当的态度,突破孩子们对动物认知的局限。通过听一听动物的叫声、读一读动物的儿歌、猜一猜动物的谜语,让学生富有童趣的活动中猜猜都有哪些小动物赶来参加“我们的交友会”,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所吸引,自然地引入“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这个话题。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和这些动物朋友相处的故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这些身边的动物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初步了解动物与人生活的关系。问题情境“还会谁来参加我们的交友会呢?”以学生生活为圆心进一步向外扩展,通过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照片,并在小组中交流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资料,于是孩子们发现熊猫、老虎、狮子、树袋熊这些平时并不生活在我们身边、但却是我们关注的动物也来到了交友会。进一步了解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发现我们感兴趣的动物朋友。继续追问“我们的交友会还缺谁呢?”在学生陷入思考盲区时教师巧妙补白,直接张贴动物调查中小朋友最不喜欢的蜈蚣、蛇、蜘蛛等动物的图片。课堂掀起了头脑风暴。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我们的交友会能不能少了蛇、蜘蛛、蜈蚣等等这些动物?”让学生在在观点的交锋中重新认识这些原来不喜欢的动物,懂得他们的存在对于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甚至对于我们人类的生活也有特殊贡献,这就是我们也应有的恰当态度。

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来建构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空间为教育提供了范例。因此,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就应当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知行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二)关注生活情感

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地添加、删减、更换社会生活内容,链接时政新闻是践行“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之一。其实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理解水平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感受。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转变。注意从学生生活周围选取事例,学生也易于接受。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聆听孔雀、长颈鹿的哭诉,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我们不正确的爱带给动物朋友的是什么?帮助学生体验,什么是对动物朋友真正的关爱。其中,孔雀的故事,不来源于教材。而是就发生在我们学校的真实故事。因为我们学校就养着家长送来的三只孔雀,由于缺乏专业饲养孔雀的知识,其中一只孔雀已经死去了。现在学校正在想办法为孔雀找一个快乐的家。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选取学生听得到、看得见的时事材料,就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从而提高课

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认识生活方法

生活世界多姿多彩,人们对生活的评判也因人而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评判,情感态度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导引也便落到了实处。

如:选取一些生活中的道德两难画面,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这些生活中可能碰上的两难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对话,去碰撞,去寻找真知灼见,去建构认识。又如:通过课件出示公益广告、回顾地球上那些曾经鲜活的、已经消失的动物的资料,想象如果地球上缺少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我们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伙伴,是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其实懂得关心动物就是关心我们人类自己,让孩子们与动物和谐相处,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道德理性在学生的心里就逐渐培养起来了,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生活情境中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四)收获探究生活的成长,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教师的适时引导,不仅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更能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生活体验,并树立成长期的价值观。如:老师顺势播放课件(鸟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小鸟越来越不怕和人接触了呢?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活中的变化,知道因为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不再伤害和打扰鸟群,所以城市的天空有越来越多的小鸟经过,马路旁的树杈上时时能看见鸟窝。这就是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法之一。又如:小区里的宠物狗惊吓老人和孩子的事实报道。引导学生知道喝动物相处时也要保护好自己。这一板块,从交友会上的哭诉切入,容情入境的活动设计、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由此及彼的认知重构,在层层递进中,使得学生对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 “回归生活”,贴近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此才焕发出了“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共鸣,“三个怪圈”在真切的活动体验中得到了突破,学生也收获了真实的成长体验。不仅帮助初步树立学生保护动物与自然的意识,更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情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融合。

反思自己,每一次教学都不会是完美的。我这节课也是一样,虽然对前面的问题进行了

研究和改进。但对于如何让学生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探索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快乐的学”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创造。不论是《品德与生活》或是《品德与社会》都让我对品德学科有了更多很强烈的感受。作为班主任,作为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导航灯,如何用好《品德》教材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并需要所有人迫切行动起来的。品德课堂是一个极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平台,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必须以人的生活为根基,从而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放的课堂里,贴近学生现实,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把握社会,并通过社会生活验证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理论、倡导的观念和思想,最终达到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使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篇3:《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计划

场景一:中一班的好几个小朋友头低着头围成一圈蹲在一起, 正在专心地做着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依然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笔者好奇地走过去, 只见几个孩子正在地上努力地挖沟, 最里圈的沟中间有一只受了伤的草蜢静静地趴着, 过了一会儿有些孩子开始站起来, 去拔了许多的小草回来, 铺在沟边上。虽然我故意靠得很近, 可是忙碌的孩子们并没有理会我, 我忍不住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呢?”孩子们这才抬起头发现了我, 答道:“我们在给它安家。”然后又低下头去继续忙碌起来, 自讨无趣的我, 只好走开了。过了很久, 他们依然在忙碌, 我又凑了过去, 这回看到草蜢的家多了许多树枝、小草、小花的装饰, 王子轩一手轻轻捏着小草蜢, 一手拿着一片草叶在给草蜢喂食, 草蜢的下颚一张一合地在动着, 旁边的孩子们都关心地问到:“它吃吗?”王子轩一脸成就感地说:“吃!看, 它也不会咬我”。

为了一只受伤的草蜢, 孩子们忙碌了近半个小时, 始终很专注, 观察着草蜢并做了许多他们认为对草蜢有帮助的各种事情, 小心翼翼地生怕它不开心、不肯进食。我不禁想:他们或许是把小草蜢当作自己的小伙伴了。

场景二:有两个小朋友头挨着头立在墙边一动不动的, 我久久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好奇心又泛滥了, 他们到底在干嘛?走近一看, 墙上还有两只小蜗牛, 我问道:“你们在干嘛?”其中一个孩子看看我, 指指墙上的蜗牛, 羞涩地回答:“它们在赛跑。”“谁赢了?”孩子指指其中一只:“这只赢。”我更好奇了:“你们怎么看出来的?”这下两个孩子都转过头来奇怪地看着我, 再次指指蜗牛的身下:“这只跑得远啊。”可不是嘛?虽然看上去两只蜗牛并没有动, 可它们头朝着一个方向, 身后还有淡淡的一点点挪动过留下的印渍, 这一动不动的蜗牛是走了多久才留下的这一点印渍啊?两孩子待在墙边站了那么久, 原来是在“观战”, 看来我的观察力远不比孩子啊, 突然有种鄙视自己的感觉。

篇4:《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个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让家园更美好”这一中心展开。《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培养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三个主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主题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明确认识如何与动物相处,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学重点】

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

【课前准备】

金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谜语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孩子在课下喜欢的游戏,所以本环节设计了“猜谜语”的游戏,以动态的媒体课件形式呈现出来,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为本课能成功地进行下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看一看,猜一猜

1.逛动物王国(播放动画:美丽的动物王国)。

想一想,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什么?想不想看到更多的动物?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美丽的动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谁呢?

2.说一说。

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长的可爱;给人快乐;给人帮助;给人启示)

3.猜猜它是谁。

学生自己做动物的动作、学动物的叫声或介绍动物的习惯等,猜出动物的名称。

4.小结,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美丽动物王国》,学生看到了各种动物美丽、可爱、顽皮的瞬间,学生从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动物的可爱,很自然地产生要与可爱的动物交朋友的愿望;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这一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展示功能,通过精彩的课件演示,唤起学生对生活实际的回忆,感受到动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帮助、启发,充分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猜猜它是谁”这个游戏,学生学做动物的动作表情、学动物的叫声、介绍动物的长相生活习性等,实现了“认识动物”到“了解动物”质的飞跃,富有童趣的表演、介绍进一步升华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活动三:和动物亲密接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欣赏动物与人类亲密的照片。

2.大家在看录像时都露出了高兴、惊奇的微笑!什么让你们那么高兴,那么惊讶啊?

3.看到别人和动物那么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4.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表达我们对动物的喜欢?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有和猫、狗、鸟等小动物交朋友的经历,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没有局限于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孩子的视野扩大,真实地再现了法国“丛林女孩”和豹子、老虎等凶猛的野生动物和谐生活的例子,随后师生共同交流感受,孩子们感受到只有喜欢动物,才能和动物交朋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哪些动作、行为、方式能表达我们对动物的喜欢之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交流面,提高了信息被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活动四:听一听动物和人类相处的故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1.播放故事:小鸟的故事。

(1)听完快乐小鸟的故事,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伤害动物的行为呢?

(4)(播放人类对动物的伤害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2.小结。

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爱护它们。(板书:爱护动物)

3.播放故事:长颈鹿遭遇。

(1)听到长颈鹿的哭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知道小鹿宝宝是怎么死的吗?

(3)在动物园里参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你们有没有和动物交朋友的经历呢?你平时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呢?

设计意图:长颈鹿、小鸟的遭遇材料来自教材,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的两个小故事连贯起来,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思考,去回答,孩子们对如何与动物交朋友有了更深的体会。孩子们讲自己与小动物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行为,矫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学会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共鸣,从而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观看人类残忍杀害动物的影像,把孩子的视野从生活中拉向更广阔的天地。人类杀害动物与动物的可爱、对人类的贡献做对比,激发了学生保护动物、善待动物的决心。

活动五:集体领养动物,延伸课堂教学行为

1.你们准备怎么照顾金鱼?

2.送“养金鱼知识卡”。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教师在新课结束前送可爱的小金鱼让他们集体领养,不仅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而且使孩子们在领养这个小动物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与动物做朋友,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活动六:画一画,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既表达了对动物的喜欢之情,还懂得了要爱护动物。最后,请小朋友拿起你的画笔来画一画你们心中最喜欢的动物吧!

(作者单位 安徽省芜湖县赵桥中心学校)

篇5:《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反思

“喂动物好不好?”这个问题的提出出乎教师的意料,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理解而提出的。对于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思考,互相启发,最终发现^答~`案。事实证明,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而学生之间因为思维火花的碰撞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学理念。

二、联系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在理解“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问题时,教师通过媒体画面的提示,启发学生了解动物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如,打鸣的公鸡,沙漠之舟──骆驼、庄稼的好朋友──青蛙等动物形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说出这些可爱的动物能够帮助人类做很多事,得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结论。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考虑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平时见过、课外阅读过的,事实证明学生能够讲清画面的意思,这就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原则。

课堂中教师还向学生展示了一段描写动物帮助残疾人的录像。录像中一只可爱的小狗能够周到地照顾它的小主人──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这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录像中的小狗能够帮助小主人做哪些事?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作为人类的忠实朋友──狗还能够帮助人们做些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能够互相启发找到很多^答~`案。学生的活跃思维再一次把课堂教学带入了^***,可以感觉到学生对“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观点产生了更深切的认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提升。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辨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一些不爱护动物的现象。在看到“人们买鸽食喂鸽子”的画面时,很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显然不少学生都有“买鸽食喂鸽子”的生活经验,看来这个班级的学生在爱护鸽子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教师抓住了这一现象,再次让学生体验当可爱的小鸽子在啄食着你手中的鸽食时,其实它在对你说话,它会对你说什么呀?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回答的兴趣,学生也很快能体验到小鸽子对大家的感谢的话语,想和大家交朋友的心情,让学生的心和小小的鸽子更加贴近了。教师带领学生与鸽子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对`话,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亲身感受,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动物的朋友的快乐。

三、课内外结合,引发思考

在《我和动物交朋友》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介绍一个宠物,可以展示实物,也可以画成一幅画,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介绍小宠物的生活习性,喂养方式,也可以介绍一些有关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让学生能够开展探究性地学习,有目的地去了解喂养小宠物的有关知识。结果,不少学生将自己喂养的小宠物带到课堂中展示给大家看,并能够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小宠物,甚至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乌龟是长寿的动物”的问题,并在课外书籍中找到了相关^答~`案。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主动精神,鼓励其他学生今后有问题也应该到课外的书籍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还有一个学生提出家里养的小金鱼需要定期换水,但这些事情平常都是由喜欢金鱼的爸爸来做的。当堂有一位同学对于如何给鱼换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问题。作为教师明白:这个问题对于那位家里养金鱼的同学可能也说不清楚,于是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能够请这位提问的同学有机会到养金鱼的同学家去看看,亲眼目睹这位同学的爸爸是如何换水的,到时候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当面请教。看似在课堂上并没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实教师在暗示学生如果碰到问题,不能马上得到^答~`案的话,可以开动脑筋,和小伙伴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或者通过自己的小小的探究行动来寻找^答~`案,这样得出的结论将会更有价值。

篇6:《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

石丹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3.培养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教学难点

保护珍稀动物。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鸟叫声磁带。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然后告诉我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好吗?(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CD)学生回答。

师:答对了!你们真聪明。看来同学们对许多动物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它独特的特征,请你把你喜爱的动物的动作特征或叫声表演出来,让大家猜猜是哪种动物好吗?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JIAOXUE SHEJI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猜。师:(根据学生表演和猜测的情况予以评价。)今天有些同学还把自己和动物照的照片带来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

(请照片中的同学到讲台上讲一讲照片中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师:太好了,你们与动物之间共同经历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可见动物是你们的好朋友。不过,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动物不仅仅带给我们许多美的感受、还为我们提供食物、成为我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有的动物身上有明显的特征,聪明的人类就向动物学习利用这些特征,研究出许多为人类服务的创造发明。请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吧!播放课件:“我们的老师”(蝙蝠—雷达;飞鸟—飞机;变色龙—迷彩服;蜻蜓—直升飞机;鱼—潜水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也为我们提供了创造的灵感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动物们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服务,你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你知道他们都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吗? 播放课件:“我们的朋友”(狗、蜜蜂、猪、啄木鸟、鹦鹉、猫、猫头鹰、蚯蚓等动物的图片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动物朋友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每种动物都有它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它们都跟我们人类一样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它们到底生存在哪儿呢?你知道吗?请你送动物回家好吗? 播放课件:“地球村”(把各种动物放到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去)

师:人类与动物是平等的,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家园里,我们与动物是朋友,但为什么朋友慢慢减少了呢? 播放课件:“珍稀动物” 教师讲“熊之死”的故事,引发学生的讨论。教师小结:有一些人因为珍稀动物可以为他们带来巨额暴利而残害这些动物,使得本来就少的这些动物越来越少。好在现在国家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专门保护这些动物,制裁这些违法犯罪分子;越来越多的善良的人们开始以自己的行动开展保护动物,拯救动物的活动。(老师介绍相关故事)那么,保护动物,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请学生自己看课本第36、37页明明把鸟儿放走的故事。师: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鸟儿放走呢?

教师出示鸟叫的磁带,请同学们猜猜鸟儿在说什么?

黑板上各种动物的图片,图片后有各种动物想说的话,请同学们去摘下你喜欢的动物图片,自己读读图片背面动物的话。想一想你要对动物说什么呢?(播放大自然背景音乐。有水流及各种动物的叫声)

师:每人说一句你最想对动物说的话!(在森林音乐的背景下)

上一篇:科学家的小故事100字下一篇:力的合成与分解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