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中学运动会闭幕词

2024-04-19

杨贤江中学运动会闭幕词(精选4篇)

篇1:论杨贤江中学的品牌建设策略

建校伊始, 杨贤江中学就将“弘扬贤江精神, 凸显办学特色”作为办学宗旨, 提出了“一年稳定, 二年理顺, 三年出成效, 十年磨一剑”的办学方略[1]。如今, 书香飘逸, 生机蓬勃, 已经是一所师资精良、学生优秀、校风堪称一流、质量闻名遐迩的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

怎样使杨贤江中学“名实相符”, 这就必须讲究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校园文化塑造“贤江形象”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食粮, 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和学生谋求修德进学发展的思想灵魂。门口挂着“杨贤江中学”的牌子, 能否具备从外部到内部、从形式到内容、从驱动到自觉的完全“杨贤江化”的校园文化?是品牌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力量, 它通过校风、校训、校歌等载体以及种种密切相关的特别设施影射出来, 形成一种“趋同”的价值取向与“从众”的环境氛围。

1925年1月5日至1925年2月5日, 杨贤江在《学生杂志》“社评栏”相继发表《学风与校风》、《校风是什么》、《学风与校风》的文章, 论述了校风建设的内涵。他说, “所谓风, 乃是一种风范, 或者说是一种‘空气’ (atmosphene) 。个人有个人的风范, 通常就称为人格。校风是一个学校的风范, 竟也不妨称为‘校格’。”“校风是一个学校内大多数人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2]并且指出:“要造成良好的校风, 必须学校以内的人物斟酌于当时、当地的需要, 同心一致的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力谋发展才是。”[3]

将学校以“杨贤江”命名的本身, 就意味着当地政府和人民有这种迫切需要, 期盼通过学校作为缅怀这位伟人的载体, 继承他的未竟事业, 弘扬他的不朽精神, 塑造杨贤江的教育品牌。

我们根据杨贤江教育思想的精髓, 提炼出“崇礼、尚学、乐群、有恒”的校风;制定了“比现在更好———改良并丰富人类的生活”的校训;倡导“爱国敬业、修身尚德、博学创新、授知育人”的教风;引发“尊师、好学、镇定、博精”的学风;并且创作了《贤江魂》的校歌[4]。当中每种提法都出自杨贤江的原著, 是他办学理念的凝练表达与师生最佳奋斗目标的密切结合与高度概括。

在种种密切相关的特别设施方面, 我们格外注重“有的放矢”、“浓淡相宜”与“神形兼备”。

走进杨贤江中学, 深深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花繁绵簇、树木茂盛的盎然生机, 也不仅仅是网络完备、设施先进的优质资源, 而是气氛浓郁、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是从领导的理念上, 从课堂的氛围里, 从师生的眉宇间渗透出来的一种内在特质和精神风貌。这里完全将杨贤江的人格魅力与杨贤江的教育思想融为一体, 作为引领教师与学生、指导教育和教学、统帅学校各项工作的指路明灯。

二、校本课程谱写“贤江颂歌”

校本课程是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 有谁知道, 校本课程的源头在哪里?又有谁曾想到, 杨贤江竟然是我国最早呼吁编写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积极倡导者。

1926年12月20日出版的《教育杂志》第18卷第12号, 发表了杨贤江的《教科书教授的利弊与采用补充教材之研究》。在这篇长文中, 杨贤江详尽分析了部颁教科书的意义、作用、优点与弊端, 系统论述了组织编写补充教材的意义、作用、种类和方法。他认为, 由于统编教材存在着诸多“难以自救”的缺点, 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编写“补充材料”的办法予以补救。他说, 编写补充教材的目的在于:“丰富教科书的材料”、“发展多方面的兴趣”、“调制‘书史’ (bibliography) 的预备”、“‘发表’ (expressional) ”、“发达读书方面的批判、比较及诘难的精神”, “为足以养成虚心不武断精神, 也就是尊重独立思考而不盲从权威、传说及他人意见的初步”[5]。否则, 学生“毕业离校, 还不能自由使用书籍及图书馆, 则可说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实有未尽”[6]。

由是, 杨贤江还谈到了普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改革, 并且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说, “课程改造为现在普通教育改造上的一个要点。对于各科的价值与目标、各科教材的选择与排列, 皆当重新估定。然每日从事教育的教师实有一种便利的机会, 可以发动课程改造的事业。他们不必即把现行教科书加以精密的完全的修订, 他们只要能重视利用重要的时事、当地的需要及各个的嗜好, 就足以在正式的学科或固定的课文以外, 加上了一半多的促进学生利益的工作。”[7]说明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编写“补充教材”中的特别作用。

我们十分注重唤起教师的课程意识, 在浙江省尚未跨入“高中新课改”之前, 很早就开设了三门校本课程:《杨贤江的一生》,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以《杨贤江的一生》为例, 在高中一年级开设, 课程目标在于了解杨贤江的生平事迹, 熟知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事迹, 从而为师生“学杨”、“师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教育实践落实“贤江思想”

杨贤江中学品牌建设取得圆满成功的突出之处, 在于将杨贤江的教育思想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 落实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

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创立者。结合办学实践学习和探索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觉得案头这套六卷本、近400万字的《杨贤江全集》, 就是一部博大精深、论述全面的“当代教育学”。

学校大到教育观念、办学方针、德智体美诸育等, 小到课内课外、教学环节、学习方法等等, 都可以从杨贤江的论著中找到精辟的论述, 受到极大的启发。

为了更好地用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实践, 我们选择了《用杨贤江精神办好杨贤江中学》、《杨贤江中学的校本课程建设》与《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与当今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课题, 结合实际情况, 开展行动研究, 取得了理想效果。2007年《用杨贤江精神办好杨贤江中学》的课题成果, 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说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贤江思想”方面, 成果突出, 形势喜人, 向前迈进了大大的一步。

四、课外活动弘扬“贤江精神”

杨贤江早在1924年的文章中谈到, “课外活动是养成并丰富青年学生们实际生活的方法, 是现行教育状况下青年学生们力图补救的条件, 是在改造中国及世界历程上青年学生们自谋贡献的途。”[8]对课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

早在学生时代, 杨贤江对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同样重视。他说:“凡德性之涵养, 知识之启发, 身体之发育, 均于此短促十余年中, 培其根, 建其基。故学校时代, 谓为一生最切要之时代可也。”[9]因而, 他十分珍惜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每一次学习机会, 尤其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会”、“辩论赛”、“远足旅行”等活动, 把它们当作砺德益智、强身健体的极好机会。

杨贤江中学开展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诸如有以拓展课堂知识为特色的各门学科兴趣小组;有以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特色的诸种课题研究;有以满足多方面兴趣为特色的文学社、书画社、广播社、合唱团、摄影社;有以为社会服务为特色的各式各样志愿者活动;有以强身健体为特色的足球社、篮球社、武术社等等。

就弘扬“贤江精神”为特色的课外活动而言, 主要有:

一是对于杨贤江的生平事迹进行力所能及的调研活动。杨贤江读了12书, 那个时候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杨贤江在不同学校里又是怎样学习的?这正是学生们十分关切的。而且这些学校就在我们附近, 或者相距不算很远, 是可以去实地调研的。于是, 我们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分成小组, 自己去实地调查。在这些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 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家学者研究的资料不足。

二是对于杨贤江的“全人生教育”理论开展学用结合的实践活动。杨贤江的“全人生教育”理论是学生们最为祟拜和最感兴趣的, 他们期盼付诸行动, 成为“完人”。我们就按照杨贤江提出的“完人”的七个条件组织学生一一学习, 分德、识、才、学、体、情、意七类进行实践训练。每类分别提出达成目标, 确定演练内容, 配备教师指导, 学生乐此不疲。

三是对于杨贤江倡导的“远足”运动组织安全可行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发展学生的情趣, 磨练他们的意志。

综上所述, 可见杨贤江中学在品牌建设方面策略独到, 方法对路, 工作扎实, 成效显著。恰如李岚清在“杨贤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书面发言中指出的那样:“杨贤江同志以其毕生心血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富的遗产, 这是‘国之瑰宝’。我们应该珍视它, 发展它, 用以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10]这方面, 杨贤江中学先行了一步, 起到了应该发挥的表率作用。假若全国学校都能够行动起来, 将这份珍贵教育理论遗产应用到指导当前的改革实践上, 功莫大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4]沈百宗等主编.前进中的杨贤江中学[N].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4.23~50.

[2][3][5][6][7][8]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 (2) [M].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209.247.681~683.676.685~686.324.198.

[9]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 (1) [M].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35.234.

篇2:杨贤江德育思想初探

一、杨贤江不是谈玄妙的, 他把对青年人的道德教育同青年的爱国联系起来, 同中国当时的国情联系起来。

这样道德便不再是个人的事情, 它有了社会意义。他把德育总目标确立为“众善”, “不当仅希望学生做各个的好人, 乃应培养学生做社会的好人”, [1]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具体目标一是要做一个有觉悟的青年, 有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他们决不做有势力、有钱财, 可以为所欲为”的“人上人”;“也决不甘心做个供人役使被人践踏的奴隶”。[2]他们要做的是“一个具有刚健的德性、能为社会福利而求学的青年”;[3]二是要做一个有良好习惯的青年。良好的习惯更有利于过团体生活。好习惯包括“读书底习惯、勇敢底习惯、负责任底习惯、协作底习惯和不断修养底习惯等”;[4]三是要做一个主动的、从事实际活动青年。光有有了变革社会的想法还不行, 还要作出实际的动作, 把求学和做事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改造自身的同时不忘改造社会。

二、要讲道德教育, 就必须对道德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对德育目标作了恰当的确定之后, 他便对封建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提出了旧道德的五个弊端,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德观念, 即“道德这东西, 并不是独立的、超然的、理想的, 乃是受环境的支配, 受社会制度的影响的, 乃是人类实际生活的要求和反映, 跟着经济的状况的变迁而变迁的。”[5]它有四个特征, (1) 道德是变迁的。道德是跟着经济状况的变迁而变迁, 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如果你因为饥饿, 贫困而身体内没有营养物, 那末你的头脑中, 你的感觉中, 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有的食物了。”[6] (2) 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所以一定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皇宫中的人所想的, 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7] (3) 道德是社会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而道德是人类的独有现象, 所以道德在本质也是社会性, 表现在两方面一定的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形成的, 个人的道德受社会影响。 (4) 道德是实践的。道德“不在空洞的内心的修养, 而在实际的革命训练”, [9]一个人到底有没有道德, 光说是很难让人信服, 只有表现出来, 做出实际的动作, 别人才能以此为依据, 对他是否道德做出判断。

三、杨贤江为了使青年能够养成“革命的道德”, 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 以革命的人生观为核心的全人生指导。中国青年要做的“第一是确定人生观———这是立身处世的依据, 对人对物的态度”。[10]它对一个人的生活目标, 生活态度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青年期是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生的目的, 在于对全体人类有贡献, 来促进人生的幸福”, [11]“现代中国青年必须老实承认是站在被压迫阶级而肯努力为被压迫阶级谋解放者”。[12]杨贤江还注意到以前的学校教育, 大都偏于知识的传授, 对青年出现的问题没有留意和关心。所以杨贤江认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要全面关心青年的生活, 对青年进行“全人生指导”。

(2) 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时事和近代史教育。要救中国, 就必须考查中国的现状怎样, 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首先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通过对报纸、杂志的阅读和参加时事方面的演说会和辩论会, 了解我国目前所处的落后的国际地位和基本国情, 其次必须让有志救国的青年学生研究中国近代史, 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许多时事的渊源, 同时使他们明白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受的屈辱, 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牢记百年国耻和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 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振奋革命精神。

(3) 以改造旧社会, 变革旧的社会制度为目地的革命实践。随着杨贤江思想的转变, 他认识到社会的根本问题, 不能简单地用新道德的实现来解决, 而要用正确的政治手段来解决。在他看来, 中国之所以受人欺凌, 和中国的落后的政治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不消除黑暗的政治制度, 普通百姓便不能安心生活, 知识分子不能专心做学问, 学生不能安静学习。黑暗腐朽的政治制度便是一切社会矛盾和混乱的根源。只有对旧的社会进行改造, 代之以新的社会制度, 人们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而这一切的实现的唯一途径便是革命实践。

四、为了践行德育内容, 实现德育目标。

杨贤江针对德育内容, 制定了包括团体训练、个别接触和社会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方法, 实现了对德育方法的初步探索。

(1) 团体训练法。“吾人欲完成理性, 决非一人之力所克致;欲制御庶物, 亦非一人之力所能任”, [13]“为战胜恶的势力计, 也只有靠团结”, [14]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才能推翻军阀黑暗统治, 变革旧的社会制度, 所以青年学生应该有共同的陶冶, 有为中国民众的利益及青年的利益而奋斗的觉悟和能力。

此外, 还有两个有效培养集体感情的途径。第一要多唱慷慨激昂, 催人向上的歌曲, 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样的歌曲能激发青年志气, 鼓舞士气, 培养民族自信心理, 反抗压迫精神。第二要添授军事训练, 例如兵操、朝操等, 军事训练不仅可以增强青年人的体格, 消除青年的颓唐不振之气, 而且能帮助青年学生养成实际保障社会的能力。

(2) 个别接触法。杨贤江早年学过心理学, 是中国最早的把心理学运用于教育活动之中的教育家。《第二诞生期》就是很好的例证。在这篇文章里, 他把“青年期”称为“人生第二危险期”, 并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分析青年的显著变化和特殊之处。所以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而要采取个别接触的方法。

(3) 社会实践法。有了想为社会造福的公德心和觉悟, 就一定要在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这是道德教育最终的归宿和结果, 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社会实践法主张“到民间去”, 发动被压迫民众。具体做法是一是开展平民教育运动,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6]通过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 通过露天讲演和刊发出版物等形式, 在城市、乡村和工厂开展平民教育活动, 以“增进平民知识, 唤起平民自觉心”。二是和劳苦大众结合, 组织或大或小的团体, 引导有觉悟的民众去做和他们自身利益有关系的国民革命运动。

综上所述, 杨贤江是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也是最早觉悟的教育家。在众多思想中, 他作出了自己正确的判断,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道德观念, 而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包括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德育思想, 实现了我国德育思想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最好的例证。那些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现在进行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仍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摘要:杨贤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之中, 科学地提出了新道德的含义, 确定了德育目标和内容, 并对德育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这些从实际出发得到的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天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篇3:杨贤江文艺教育思想初探

一、文艺与个人生活调和论向文艺关注社会生活转变

1918年杨贤江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萌生“欲留学闩本”之念, 他思考“家庭果许余留学者”, “余当重文学与教育”。他的想法不是没有缘因的。杨贤江自幼爱文, 就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 他就曾向校刊投稿并崭露头角。从青年时代起, 他一直阅读古今中外书籍, 并坚持记日记不辍。少年时兴趣的种子可以成为成年后择业的动机。走出校园后的他, 不仅服膺于中国文字的“高山典雅、有声有韵”, 而且屡屡在日记中自愧所作之文“虽有思想, 而无文采, 无精致, 不堪诵读”。他怪自己“少读名家文章”, 以致不能“尽曲折圆转之能事”。他根据自己的标准, 把文章断为六种:“畅达、精当、美妙、简明、稳健、清逸”, 并且激励自己时常操笔, 努力达到“精当、美妙”这个层次, 避免“冗芜平枯之病”。早年对于文艺的专注和热爱为杨贤江曰后讨论文艺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1921年杨贤江受聘担任《学年杂志》编辑, 他以《学生杂志》为园地发表了他对文艺教育的种种看法。有感于国人对美的不追求, 古来学者把文艺当成“雕虫小技”, 把专心文艺者当成“玩物丧志”者的偏见, 他提倡要重视文艺及文艺教育的价值, 号召青年提升自己的艺术感。因为“青年的心象春天的花, 需要滋补的养料来培壅, 才能发荣滋长”, 又因为青年“倘要保持活泼泼的生机, 必需有艺术的栽培”。他在《文艺与人生》中, 将文艺定义为“一种表现人生的艺术”, 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文艺的作用, 是拿这些艺术来表现人间内界所潜在的势力, 像思想、情绪等, 又拿它来表现人间在自然界的动作以及和人生有关系的自然现象。它表现的形式无论是赞美或是感伤, 却都是用一种最美丽、最感动人的符号来传达的。”[1]

针对当时社会中青年人看不到前途光明的苦闷现状, 杨贤江认为谋救的办法是“给人喜悦的艺术”。而各类艺术中“文学的趣味”又因其简易、深刻更能使青年人“思想常趋于高尚, 观察趋于精细”, 更增添“心灵的乐趣”。受英国诗人、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影响, 杨贤江把当时社会上“生活要艺术化, 艺术要生活化”的看法理解为“民众的劳动生活艺术化”, 即“生活调整艺术, 由艺术调整生活”达到艺术和生活的相融。这种方式, 具有双重的含义, “一方是对近代物质文明, 机械文明的反抗, 一方更为对于新文化建设的暗示。”[1]在1923年以前, 杨贤江一直持这种艺术与人个生活调和论。1923年以后, 他的文艺教育目的观发生转变, 他以为文艺更应该关注社会群体和社会现实。他看不惯常把“伊和他”常挂在嘴边之流, 他不赞同矫揉造作的“情感流露”和“人生安慰”, 他呼吁那些“新进作家”、“作女作者”辈睁开眼睛多关注社会。虽然杨贤江此时文艺教育观有些转变, 但他并不否定文艺和文艺教育的基本内核。在1923年8月他在《学生杂志》上回复同乡楼建南的公开信中就表示“我当然不反对文艺。我且主张青年应有爱好文艺性, 因为我承认文艺是人精神中一件不可少的安慰和鼓励, 感染和宣泄的利器。但我反对那些过消沉、颓废生活的自命‘新文学家’的人所大胆发表的全无气魄和生命的‘作品’”[3]。由此可见, 他反对的是沉醉于个人愁苦氛围里的无病呻吟的文艺, 他希望看到的是健康心态的流露, 对社会大现象的关注。可以说, 杨贤江文艺教育观的转变是其独善其身思想向“兼善”思想转变在文艺领域内的表现。

二、提倡文艺教育的原因

1. 文艺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杨贤江认为青年人对于自然之爱的深厚不是一般能理解的。这种热爱不仅可以成为学术事业上的第一动力, 而且对于艺术事业也是如此。一个最有成就的艺术家, 是把青年时对外围的感动用最充分最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文学“更具有把自然界的事物或力量使之人格化”的能力。他希望青年人通过接触自然, 提高审美的能力, 并通过文艺教育了解自然之美。同时, 他还希望通过文艺教育能使青年人体会人类的情感、思维之美。他曾在日记中写过, 读《汉书儒林传》“文词朴茂、意味深长”, 让他感受“古从风习之厚道”, 读胡适的《文学观》一文, 又让他生“句句称心, 爽若秋梨”之慨。他说如要“理会人生, 醇化感情, 古往今宋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优美作品中, 可以得到很多暗示”[4]。

2. 文艺教育具有道德价值

青年人情感丰富, 善于想象, 他们往往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这种心理特征注定了他们不太适合单纯的理论说教, 而善于在具体形象感化下悟解某些道德观念, 从而去善向恶。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能收到长久、稳定的效果。正像杨贤江所说“文艺那种兴感的、能打动心坎激动情绪的势力, 实在要比别种单诉于理性的大得多”。他还表示通过文艺教育达到道德感化的手段要“极自然地”、“于不知不觉中间触动他们”。

3. 文艺对于人生的价值

杨贤江一直倡导“全人生指导”, 他希望青年人过一种正常发展的圆满生活。他所说的正常圆满生活包括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和文化生活。他认为文化生活“就是学艺生活, 可以使人生有趣, 使社会进步”[5]。“一个人若不注意这方而的生活, 则人生将没有温情和光明, 即将陷入枯寂荒凉。”[6]中国学者受思出不位、行不出位的传统观念影响, 只知读书明理的重要, 却不知道寻乐消闲的快乐。要改变这种状, 杨贤江主张忙要忙得有趣, 闲要闲得有趣。在努力吸收新知以, 研究新文化外, “更要有关于游戏、戏曲、音乐、艺术、文学及别种有益心身的娱乐方面的知识”。

关于文艺对人生的价值, 杨贤江主要指出有三点: (1) 文艺能提升人的理想。人“除了体以外还有心, 除了肉以外还有灵”。要不沉滞于为生活而生活, 应放开眼光、展开心境, 让文艺引领人追求真、善、美的理想。 (2) 文艺能扩大人的同情。通过文艺欣赏, 能使人领会人类的喜怒哀乐, 并因人间悲欢离合引发共鸣。 (3) 文艺能安慰人的苦痛。“文学家、艺术家用最美丽、最感动人的工具, 描写全体的悲苦和希望, 恋爱和憎恶, 令人们读了发为同样的感慨和喜悦。”[7]在这里文艺居然是一种安慰人的苦痛的方式, 但它并不是吗啡和鸦片, 带人到一个虚幻世界, 而是给悲苦的心灵一点慰藉, 指引给他们一条光明的道路。

三、文艺教育的方法

《现实生活里的理想生活》一文中, 杨贤江曾指出文艺教育最简易的方法是通过文学来教育。但文学研究虽然简便, 也不是单捧几本书读读就能解决问题的。哪些具体方法, 杨贤江没有明确地指出来, 通过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

看到他对于有文艺兴趣的人提了几点要求。

1. 养成善读的能力

杨贤江认为要有鉴别的眼光、选择的能力。在《硬性读物和软性读物》一文中, 他指出要养成潜沉研究的习惯, 不要专注于浅薄的无须思量的文字中, 对于“当时出版界更有令人可憎的、可诅咒的, 便是黑幕式、香艳式的一类小说”[8]复活的情形, 他给予毫不留情的批评, 他说“这类书流行广了, 便是我国精神颓唐、嗜好卑劣的征候了, 不但高贵的文学被他们糟踏完了, 便是纯洁活跃的青年志气也要被他们断送尽了.””他建议要读“能增加热忱激荡心血”的作品, 要从事乐观向上作品的创作以改变当时流行的颓唐无聊习气。

2. 文艺应关注现实社会

对于想在几本书中讨生活的人, 杨贤江奉劝他们“到自然界

“写生”在当代中国画教学中的意义

刘晶晶 (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476000)

摘要:“写生”是西方写实绘画最基本的观察方式和训练手段, 20世纪初, 伴随西方美术思潮与美术教育体制的进入, 成为画家反映现实、关注社会人生, 提高造型能力和笔墨技巧, 摆脱程式化的一种手段。引导同学在写生时, 要把临摹和创造融入其中, 它们是同一整体中的三个部分的合一, 不可孤立开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掘中国画的传统资源, 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写生观念及体系。

关键词:写生;教学;传统;生活

“写生”一词最早见于宋人画论, 曾专用于花鸟画科, “边鸾雀写生, 赵昌花传神”。通过写生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这是是一个画家最重要的基本功和生活积累。“写生”是西方写实绘画最基本的观察方式和训练手段, 20世纪初, 伴随西方美术思潮与美术教育体制的进入, 美术界对“写生”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成为专指对实景实物作画的一种方式, 成为画家反映现实、关注社会人生, 提高造型能力和笔墨技巧, 摆脱程式化的一种手段。从美术史的意义来看, 在20世纪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中, “写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生”作为改造中国画传统手段迅速地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逐渐成为中国画教育的最基本的课程和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写生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通过写生可以了解古人是如何感受自然的, 怎样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 如何将自然形态加工成艺术形象的, 要分析研究前人将自然形态转化成艺术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写生又可以检验自己对笔墨语言的把握程度。写生也是锤炼笔墨语言的最好方式之一。中国画的学习方法, 前人总结为:“师古人, 师造物”, 师古人就是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造物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写生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 感受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发现、寻找创作的内容和灵感, 探索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的表现力, 寻找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点。艺术的每一次变革, 都有人们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写生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其形象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并具有美的视觉效果。

在“写生”中包含着东方和西方两个传统, 两者有人类共同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和审美理想, 也有因为文化传统的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别和矛盾。历来画家们不断努力, 试图在写生的过程中将两个传统融为一体, 做到真正的“洋为中用”, 或者“中西融合”。现在的一般写生是西方式的写生, 主要以学院式教学的形式存在, 不管怎样, 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画的传统为主体, 融入西方写实绘画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创造力的培养上, 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选题的写生。“写生”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美术活动, 是作者将知识、技巧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艺术来源于生活”, 写生与生活的关联密切, 写生对生活是最敏感的, 客观生活的变化导做第一步调查、考察的功夫”, 毕竟书本上的文字没有变化多端的自然界鲜活生动。对于那些只顾倾.心文艺创作, 完全置社会于不顾, “甚至连自身健康与学业也不问, 高谈‘性灵’、‘直觉’、‘神秘’……”以艺术摆脱一切苦难的理想主义者, 他则忠告他们“提起奋斗的热情”, 下决心洗涤文学描写的人间罪恶, 下决心去改造文学描写的社会腐败。他在《告青年文学者》转载玄君 (笔名) 的文章表明自己的态度, 认为一个诗人尽管他在工厂做工, 在市肆服务, 仍无损诗人的资格。而那些“徒以风雅自命”, 玩味于个人风花雪月的诗人只是一个假诗人。

杨贤江对于当时青年很大影响, 他帮助他们避免掉进空虚无聊的人生陷阱, 并使很大一部分人走上积极进步的道路。几十年前他所反对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我们今天依旧反对。在文化形式日益丰富、价值观取向更趋多元的今天, 如何培养我们高尚的文艺趣味, 达到圆满人生的目的, 反观老一辈教育家的言论, 致写生面貌发生变化, 所以在作品中笔墨变化也会很大, 这靠临摹也不会全部体现出来, 只有靠“写生”才能体现出来。“艺术又高于生活”, 写生与写心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中国画是主客观合一的艺术, 写生不只是需要直观能力, 更需要心灵的静观感悟, 是缘物寄情, 触景生情的意象表达。物象的品格和意境, 仅仅凭借实对或传授是不能获得的, 只能靠主体的灵性去感悟。感悟是从物象的整体特征习性去把握本质, 使学生对客观的把握超越于表象之上, 使其显示出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强烈的主体性格。把握住整体的内在本质, 就可能遗弃客观物象的部分细节, 从而创造一种远离物象, 却适于笔墨表现的理想形态, 构成一种形式符号化的表现方法, 即“意在笔先”而后求“法外之趣”。主体对客观内在生命力的感悟及对其人生价值的思索, 导致精神的升华, 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并通过某种手段得到实现满足。

“写生”作为各个院校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一般是用中国画传统工具对传统绘画进行临摹, 使学生初步体会并掌握传统技法, 再将所学之法运用到写生课中并转换为自身语言。要重申的是, 这个过渡过程中, 形在绘画中起支撑作用, 既然“以形传神”, “形之不存, 神将焉附”, 所以写生之初还是要画的周准, 随着写生能力的提高, 再把技术层面之上的精神传达变为可能。毕竟,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形象积累过程, 那些在绘事上举步维艰的多半是写生根基不牢。

现今的教学提倡临摹、写生、创作三者互动, 这是个好现象。只是, 临摹不仅仅是单纯的临摹, 而是要提倡创作性的临摹, 并要把临摹应用到写生中去或在写生中同时参照临摹;写生要尽可能地有可供参照的临摹范本, 并要创造性的使用, 缩小写生与创作的差距。中国画由于其程式性的特质, 不仅可以象书法临帖那样来学习传承, 也可以通过写生直接提纯个性化程式来存在, 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建构新程式来发展。引导同学在写生时, 要把临摹和创造融入其中, 那种以生搬硬套为手法, 而忽视对自身学术规律的探索, 以追求技术为目的, 而忽略对自然形态作哲理性的艺术思考是不可取的, 一幅写生稿与笔墨的生发, 都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方式。造型与笔墨对人物画是相辅相成, 当我们看一个对象, 不能只以经验的方法从科学的比例、技术的逻辑来画一个人物, 还应以对象提供的空间, 来引发我们的思考, 从物象本身如何引出关于意象空间的体验。这些都需依赖于创作者的综合艺术理法修养和对形态的准确记忆。所以说“艺术源于生活, 又有别于生活”。我们要进一步发掘中国画的传统资源, 建立我们中国画自己的独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写生观念及体系。我们相信, “传统”与“生活”永远是中国画健康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之源, 要把“写生”作为终生的功课来做。

对我们仍有振聋发聩的启示。

参考文献

[1][5][7]杨贤江.文艺与人生.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2]杨贤江.生活与艺术.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3]杨贤江.致楼建南.杨贤江全集 (第四卷) ,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5][6]杨贤江.学生生活改造论.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篇4:杨贤江自然体育观探析

一、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形成

自从杨贤江于1912年考入浙江省最著名的第一师范学校起, 他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 便开始了深入的思考。他针对当时青年学生所关心的各类问题留心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 对青年教育开始了研究和实践。1917年, 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学监处总监, 后期又于1921年春担任高要县国民师范的教导主任。做了六年的编辑工作, 又曾受聘景贤女中和上海大学社会系。担任教师期间, 他曾经多次去上海学联举办的夏令营讲学, 并和进步社团一起, 组织和创办了《余姚青年》、《余姚评论》。直到五卅运动爆发, 他开始进入学生运动。从事教育工作的那一段经历, 他每天和青年学生打交道, 深刻认识到青年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长时间的积累和教育实践, 为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 即“全人生指导”思想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并为其日后体育思想的形成, 奠定了牢固的根基[2]。

自幼杨贤江就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不耻下问。他耳儒目染中国的孔孟之道, 悉心研究和揣摩朱熹、王阳明的先哲学之道, 一直都是同学中公认的“全优模范生”。步入青年之后, 他更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并具有先进的理念和进步的思想。他对国际上的教育动态非常关注, 同时能旁征博引, 对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广泛吸纳, 对当时比较推崇的小原国芳、桑代克和詹姆士深入阅读和研究, 同时吸取养分, 而这些精华和进步、积极的观点和理论, 都成了杨贤江日后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 杨贤江非常注重调查研究, 并将教育实际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他当时发表的《中学训育问题研究》等诸多文章, 都是经过分析综合而成, 真实地体现了当时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状况[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一直都是杨贤江的指导思想, 他强调人生责任践行的立脚点就是体育, 中国青年由于担负着改造国家的使命, 必须能够沐风淋雨、吃苦耐劳、并拥有强健的体魄。在当时来讲, 杨贤江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思想, 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二、从人生圆满的角度, 去阐述体育的真义

杨贤江一直主张青年人必须具有健全的人生观, 要对运动的真义了解和掌握, 否则, 纵是强健、纵是无病, 与真实的人生无补。他认为体育必须“增进世界之幸福”、“要为人群谋福利”, 这样才能对实践人生的责任有所帮助。而身心两健的完人, 是践行这种人生责任的基础。在杨贤江看来, 体育是一项劳苦的事业, 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青年学生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责任,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偏于德、偏于智、偏于体, 都不能成为兼具“三育”之完人。他认为体育属于肉体运动, 而德育和智育则隶属于精神层面。只有“精神足”和“身体健”, 才是成为一个完人的标准。那种不顾肉体的运动, 而只知道守静读书的人, 或者是忽视德、智等精神方面的发展, 只知道运动游玩的人, 都不是完人的生活。完人的标准是意志坚强、感情和乐、兴趣广泛、头脑精明、精神充实、体格强健, 无论是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都要具有一定的规律[4]。这样具有以下四点好处:身体使用有恒, 能保持健康的体魄;精力使用有恒, 可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做事有规律, 成功则指日可待;各种事业和活动, 定序和定时, 既不闲散也不窘迫, 则可保持均衡的态度, 一切按照秩序进行得相对圆满。

杨贤江认为, 应具备以上条件, 才是一个完人的标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强健的体魄, 这是推动“知、信、意”向前发展的动力。他对西方的格言极为推崇, 即只有健全的身体, 才能产生健全的精神。只有具备强健的体格,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若器官衰弱、精神萎靡, 则将事业、前途荒废、一事无成。他认为圆满的生活, 必须具有充沛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 而体育则是养成足具生活、成就健全人格的关键。他认为体育运动必须要全神贯注, 并依赖于充沛的体力和健康的体魄,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圆满的快乐。

三、人必须回归自然, 才能实现体育的真义

杨贤江认为, 青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就是运动, 所以每天2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是必须的。只有充分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才能让人拥有充沛的经历、敏捷的动作、完整的内脏、优美的姿态、灵敏的感觉和轻松、自然的运动, 才能集内在美和形体美于一身。他向广大学生介绍自己躬身践行的运动理论:早晨起床之后定位快、练习屈膝、腹脊前后弯、腰左右弯、举腿按腹、臂向前上侧下伸。完成每一项运动之后, 再进行四次深呼吸, 坚持15分钟后, 练习结束, 这样的体育运动可使人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越来越发达。其次可做铁杠、庭球的练习[5]。而散步则是最简单的运动, 可执行较多的次数。吃罢早餐后, 去花园、操场等闲静空旷的地方, 这样肢体自由、心旷神怡、可以瞩浓翠、吸清气, 既可近观花鸟虫鱼的美丽, 又可远瞻日月星辰的辽阔。杨贤江对于体育和运动, 极尽溢美之词, 他用诗一般的语言, 对运动大唱颂歌。蓝天碧水之间, 清风白云之上, 简直是一种极乐的世界, 处处都可以壮气、健身、娱目、怡情, 而只有这种不断前进的运动, 才能让生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只有和自然母亲亲切地拥抱, 才能摆脱单调的生活, 才能拥有诗情画意的人生、昂扬向上的人生。而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 屈辱、悲哀、不幸、疲劳和烦恼, 都将被流水、阳光、和风涤荡得干干净净, 人才能真正实现向自然的回归, 和自然的亲和, 进而实现一种极乐的人生境界。

杨贤江极力主张一种自然的运动法, 让青年真正到自然界中去动。如游泳、登山、种树、跑步、走路等等, 他特别提倡的是救急、烹饪、夜宿等童子军教练, 通过以上种种的训练, 可救人、能自救, 不仅愉悦了精神, 也锻炼了体魄, 并获得了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机会。杨贤江这种“到自然里去动, 自自然然的动”的运动观, 在当时来讲独具特色。在当时的旧中国, 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而这种充分利用自然的运动观, 恰恰倡导的是一种“平民体育运动”, 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各项运动。这是一种全民素质运动, 和那种贵族式体育相比, 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符。

四、保持健康的良方, 是精神卫生和物质卫生并重

杨贤江对运动大量讴歌的同时, 对个人卫生也特别强调。他认为人要健全心意、增强活力、保持健康, 卫生则是最重要的良方, 而这种卫生是由精神卫生和物质卫生组合的。

杨贤江极力讴歌运动, 也特别强调卫生。他认为卫生是保持健康, 增进活力, 健全心意的良方。因此, 杨贤江对个人清洁非常重视。他每日扫除一次寝室, 洁净拂拭。每周换洗一次内衣, 外衣要保证大方、质朴和清洁。每晚洗一次脚, 每周洗一次澡。每日坚持用冷水洗脸, 使皮肤具有抗寒能力。

杨贤江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讲究节制。他认为人脑力和体力的使用, 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 避免因为超过了极限, 而一蹶不振、势穷力竭, 他认为只有新气不竭, 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拥有无穷的精力。不仅如此, 杨贤江对精神卫生也是十分注重, 他认为精神卫生可安定心神, 祛除愤怒。精神上的忧伤, 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6]。所以要想保持健康第一, 必须要养护精神。为了使人的精神能处于乐域, 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消除烦恼。因此他积极推崇去自然界中, 呼吸新鲜空气, 领域自然风景, 愉悦耳目心智, 而这种精神卫生法, 主要源于道家养生思想的传播, 从这里也恰恰能体现杨贤江主张到自然中运动、向自然归返的思想。总之, 杨贤江这种讲究实效的运动和卫生, 适量不过、持之以恒、动静结合的体育思想, 美而强健的主张, 在二三十年代的青年人和体育界中,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自然里去动, 自自然然的动”, 杨贤江的体育教育思想, 是在自然科学和近代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他对体育的本质和真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对我国传统体育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并对国外优秀体育文化的接纳和吸收, 通过对各种有效运动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对我国近代体育内容进行了极大丰富, 进而构建了一套完整、科学和行之有效的自然体育理论体系。通过在中国大力传播这种自然体育思想, 对学校体育和近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这种自然体育思想有一定的消极倾向, 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他尊重人, 重视人的本性, 注重体育和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人、锻炼人, 而这种教育化的理论, 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 杨贤江的自然体育思想观, 在今天仍旧具有弘扬和继承的价值。

摘要: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 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见解深刻, 对民族体育问题看法非常独特。

关键词:自然体育观,杨贤江,启迪,研究

参考文献

[1]汪盛科.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 2003 (2) .

[2]冯青山.简论杨贤江的体育思想[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2) .

[3]喻立森.杨贤江的创新教育理论与教育理论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

[4]姜永兵.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5]王晓东.小原国芳与杨贤江体育思想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

上一篇:寓居吴兴阅读及答案参考下一篇:尼尔森:汽车类网络广告数量同比保持增长网络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