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汇报材料

2024-04-27

驻村第一书记汇报材料(精选6篇)

篇1:驻村第一书记汇报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擂台比武”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县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半年述职测评中开展“擂台比武”,聚焦“比什么”“怎么比”“比之后”,促工作再担当、能力再提升、作风再改进,考准考实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一、聚焦“比什么”,突出重点促工作担当。

紧紧围绕“一宣六帮”等重点内容,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坚守岗位等具体工作的落实速度、力度、成效纳入“擂台比武”范围,在“比武”中既看现状、又看努力程度,既看客观条件、又看主观努力结果,既看一时表现、又看一贯表现。比如,兴仁镇烧茶村列入全省全州第三批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共建成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50亩、吊瓜种植710亩、蓝莓400亩,烧茶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光磊以98分的高分牢牢守住兴仁镇“擂主”位置。

二、聚焦“怎么比”,比学赶超促能力提升。

县、乡镇(街道)两级联动,分别制定“擂台比武”方案,按照乡镇初选、县级决赛的方式逐级搭建“擂台”,搭建95个村级擂台、7个镇级擂台和1个县级决赛擂台,各村(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番打擂,通过现场观摩展风采、实地走访听民意、擂台述职亮成绩“看、听、讲”三个环节,展示各村(社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好经验、好做法,各评委结合实际进行民主测评,并把各环节分值按照4:3:3比重形成“擂台比武”总成绩,以排名论英雄,确保比武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目前,在全县285名选手中现场评选出1名“终极擂主”和10名“十佳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确保晒出成绩单、比出新干劲、促进再提升。

三、聚焦“比之后”,示范带动促作风转变。

强化成果运用,把“擂台比武”结果与激励先进、绩效分配、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监督管理、考核6类情形挂钩,用好约谈备忘录、电视问政,让有问题的、干得不好的人出出汗,亮亮相,对干得差的及时调整,促进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带头先行一步、履行职责,营造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时组织全体人员到评选出来的“终极擂主”所驻村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总结工作经验,令“落后者”奋起直追,让“领跑者”不敢懈怠,促进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结合实际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共提拔或进一步使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人,共对8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责成相关乡镇(街道)纪委进行谈话提醒。

篇2:驻村第一书记汇报材料

小麦、玉米、花生等,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苹果、桃等经济林为主。

上任四个多月来,***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村委大院里不锈钢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村委墙上悬挂的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到***村任职以来带来的新气象。***村有三位建国前老党员,***了解情况后,经常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七一”前夕,他陪同区政协领导走访慰问老党员,并为他们送去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

去年,***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修建硬化了1.6公里道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水果的销售,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程款一直未结清。***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实地查看道路硬化情况,争取补助资金2万元,为村里减轻了包袱。

***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协助村“两委”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使上访案件消化在镇村范围内,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村庄稳定。

篇3:怎样当好“第一书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风云激荡的百年史,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农村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朝廷委派的官员只到县一级,县以下主要是乡绅自治,也就是由告老还乡的官员、考上秀才或举人的读书人等依托宗法制度进行乡村治理。乡绅自治应该说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也并非全是温情脉脉,如田园牧歌一般美好。因为许多乡绅同时也是大地主,动辄田连阡陌,他们在农村是压迫性的力量。到了近代,乡绅更蜕变成压迫农民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总结的那样,土豪劣绅在农村通过神权、政权、族权、夫权等四大权力,残酷压榨剥削农民,是农村凋敝和农民苦难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迟迟无法启动的主要障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推翻的三座大山之一的封建主义,主要就是指向这个阶层。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原有的乡绅、地主阶层被彻底粉碎了,治理农村的权力转移到了农村党员和党的积极分子手中。这些人大多是翻身农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中许多人都有当游击队员或民兵的经历,跟着党出生入死,解放战争时他们积极参与土改、组织支前,推着小车、抬着担架跟随大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对象,我们可以形象地把他们称为“老支书一代”。

“老支书一代”的特点是政治觉悟高,跟党一条心,经验丰富,在农民当中享有崇高威望。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主要通过他们实施。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承担了国家工业化的大部分成本,当时的一化三改造、统购统销、合作化运动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民为把新中国建设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切,没有老支书们在基层农村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没有他们带领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战天斗地,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结构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老支书一代由于年龄的原因逐渐凋零,但硕果仅存的一些老支书,仍然在新的形势下带出了全国瞩目的明星村,如吴仁宝之于华西村,王宏斌之于南街村,霍金河之于周家庄村等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了思路。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治理农村?如何才能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这些年来,在农村治理机制方面主要进行了两种探索,一是“能人治村”,即鼓励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回乡担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二是“海选”村民委员会主任。这两种做法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就具有了十分积极的意义。去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指出:“实践证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实乃英明之举,将在未来几年里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在笔者看来,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实际上也是向我党的优良传统回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向情况复杂、工作落后的农村派驻工作队,是党的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工作队到农村之后,紧紧依靠广大贫苦农民和一些靠拢党的积极分子,通过组织民兵、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动员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很快就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当时的一些文艺作品如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及同名电影,都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

现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机关干部与当年的工作队有很大相似之处,比如,都得到了上级党和政府的支持,都负有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使命,都有更加开阔的视等,因此,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

不过,担任“第一书记”的机关干部虽然拥有种种优势,但要做好工作也并不容易,如何才能迅速打开局面,促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机关干部要端正态度,要抱着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驻村任职,绝不能有镀金思想、候鸟心态,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在农村开展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基本法宝。对于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最简单明了的概括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先生”。

如何做好“群众的学生”?在笔者看来,“第一书记”至少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明了群众的真实需求,即农民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又是什么?二是要把握当前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对本村本地的状况要进行客观分析,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说,进行调查研究是“第一书记”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部分。每位“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应该向上级提交有分量的调查报告,这也应该成为上级考核他们工作能力和成绩的重要指标。

对于“到群众中去”和“做群众的先生”,则是指“第一书记”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要在制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政策后,下力气向农民群众宣传、解释,如果农民有不理解的地方,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做思想工作,把政策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而不仅仅是“第一书记”案头的装饰物。

篇4:第一书记驻村来

河南省委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带动各级各部门抓实施抓推进抓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党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如今,在河南农村,第一书记已经作为特有的时代符号深入人心,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故事让人感动,他们不畏艰辛,探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的第一书记们,必将成为承担“十三五”期间河南如期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的主力军。

惊蛰过后,春意萌动,特别是在城市里,几个暖阳天过后,柳条就开始吐绿了。在农村,春天总要来得晚些,大多植被都尚未复苏,加之春节返乡的农民相继返城,村庄显得有些空寂。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此时已经打点行装从家园出发,贫困、落后的村庄是抵达的地方——他们就是驻村第一书记。

“按照中组部的部署要求,河南省委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大举措,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从省、市、县党政机关选派12332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实现了对4626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86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05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全覆盖。”河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

2010年7月以来,河南省委作出了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软、穷、乱”村任第一书记的重大决策。5年来,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党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选派第一书记是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关系、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强调。

河南省委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强根基、补短板、谋脱贫、奔小康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带动各级各部门抓实施抓推进抓落实。

去年下半年,河南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研究批准了《关于全面开展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书记郭庚茂明确要求,要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与确保“十三五”期间如期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坚持标准、严密组织、采取措施、完善政策,真正把第一书记选好管好,充分发挥作用。

河南现在已经形成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构和机制。比如河南省纪委就专门明确一位副书记、一位常委分管,把第一书记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信阳市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滑县把领导力量向下延伸,从22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各挑选一名负责同志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配合县委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特别是去年8月,河南对全面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特别进行了动员部署,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在主持会议时说:“各地各部门要以‘严和‘实的精神,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

选优派强,到基层一线去担当重任、接受考验

众所周知,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更多的发展思路,加之农村民生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缺少资金,缺少发展的龙头产品,这些都对农村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实践证明,第一书记的能力素质、作风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选派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要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能干事、干成事的第一书记队伍。选派第一书记,必须把好人选的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

为此,河南严把资格条件,坚持选优派强。省委强调选派第一书记是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舍得把那些优秀干部、骨干人员拿出来,到基层一线去担当重任、接受考验。

首先是严格把关“选优”。按照单位动员、个人报名、党委组织部审核等六步工作程序,把好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经过层层从严把关,河南选出的12332名第一书记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其中,处级干部464人,占3.7%;科级干部5464人,占44.3%;45岁以下的8206人,占65.6%。

其次是因村定人“派准”。河南把派驻村的突出矛盾与干部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结合起来,科学调配、用人所长,一批熟悉党务的干部被派往软弱涣散村,一批经济管理部门的干部被派往贫困村,一批医疗卫生系统干部被派往艾滋病村。比如郑州市充分发挥军转干部综合素质全面的优势,市直选派的101名第一书记中军转干部占55%,全部被派往“软、散、乱、穷”最突出的村。

最后还要狠抓培训“育强”。第一书记入村前,省市县三级分级负责,就农村基层党建、涉农政策法规、群众工作方法,对第一书记进行培训。比如省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和省卫生厅领导同志分专题作辅导报告。第一书记入村后,各级党委还要对其持续加强培训,要求派出单位和第一书记所在乡镇,分别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联络员,经常深入派驻村,对第一书记进行“传帮带”。

强化战斗堡垒,突出党建引领

选派第一书记是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

“针对我省部分农村‘软、散、乱、穷等问题综合交织的实际,我们把强化党建作为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要求第一书记抓党建促发展。”河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书记以培养“双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通过集体学习、个别谈心、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开阔他们的思路视野,提升派驻村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建强支部核心。

“六步工作法”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行动指南,他们按照组建工作队伍、绘制村情五图、部门集体会诊、制订整改方案、整建效果评估、落实责任追究的程序,有望使全省4626个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彻底扭转。

落实好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对于解决派驻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意义。河南把基层民主决策、矛盾纠纷调解化解、便民服务和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四项制度,作为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的根本性措施,指导第一书记认真检查总结四项基础制度落实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此外,河南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第一书记推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着力解决村班子中存在的“软、散、庸、懒”等突出问题,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将真情融入农村

带着方便面,徒步行走十几公里,河南省扶贫办派驻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第一书记吴树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全村300多农户。从唠嗑谈心做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位副厅级干部便成为村民信赖的热心大姐。

脱下皮鞋换布鞋、学做农活当村民,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为群众服务,和吴树兰一样,许多驻村干部正是带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怀,使自己真正融入到了农民中间,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只有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要始终坚持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村民愿望迫切、条件许可的事情办好,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艰苦的条件,发展的重任,也让第一书记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接了地气,聚了民气,长了才气,壮了底气,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的“双丰收”。许多第一书记深有感触地说:驻村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影响一生。

在第一书记们为河南农村发展奔波的背后,是省、市、县出台的保障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真正让他们融入农村、扎根基层。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对涉农资金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对派出单位力量进行充分挖掘,对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活进行充分保障,推动帮扶政策、资金项目、人力物力“三向集聚”,积极构建大帮扶格局。

河南省委组织部实行“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明确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驻村任职工作第一责任人,举单位之力,尽帮扶之责,为派驻村提供人才、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

在考评上,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反映良好的第一书记优先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称。一项项创新举措,不仅让选派单位对驻村工作“高看一眼”,更激发了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当好扶贫攻坚主力军

去年秋季,位于辉县市太行山脚下的白道村迎来了第一个冬桃丰收年,功臣是来自辉县市人民检察院的驻村第一书记韩喜群。为了带领白道村实现脱贫,3年来,他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为村里修了路、打了井、架了电,并深入考察后引进了效益可观的冬桃树。

河南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深入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紧紧抓住贫困村、贫困户这个薄弱环节,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如期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目前,推进精准扶贫显然是第一书记的一项主要任务。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河南各贫困县以村为单位,由第一书记牵头,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核查工作。

此外,河南立足于拓宽帮扶渠道、充分调动派出单位的整体力量,组织选派单位党员干部或支部与派驻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实现帮扶措施到户、脱贫成效到户。目前,各派出单位正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

第一书记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掌握村情、落实政策、引领发展的作用,促进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选派第一书记要更加强调落实好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

篇5: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材料7篇

是专业的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自从入xx村任职“第一书记”后,xx一步一个脚印,一户一户走访,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市医药总公司干部到村“第一书记”角色的完美转换,用行动为xx村增添了一个“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新故事。

驻村以来,xx立足“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双重角色,将脱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将脱贫措施由“千人一方”变为“因人而异”,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服务体现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走出一条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种植黄桃的产业扶贫之路,被群众亲切称为“xx村的马向阳”、“黄桃书记”。

结合扶贫工作,他首先从精准识别入手,将全村以前确定的XXX户贫困户,在村干部、村民代表会议上对照认定标准,一户一户过,清理人情户、富裕户、脱贫户共XXX户,并在全村进行张榜公布,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树立起党组织和扶贫工作队的良好形象。

他带领村民发展黄桃思路,采取干部党员带头、实地查看引路的方式,组织群众先后3次赴礼泉实地观摩取经,解放群众思想,启动产业发展。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起西瑞黄桃专业合作社,实行种苗统供、技术统管,让贫困户种植黄桃从挖坑、种苗、栽树到修枝、打药、浇水全部免费,让他们稳定取得收入。在园区带动下,周边焦赵、寨阳、镇东、镇西等村也发展起了黄桃,规模达到1000多亩。

在xx的带领下,遗留多年的村中断头路顺利硬化,园区1.25公里道路全部硬化,安装路灯11盏,总投资达5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园区生产的道路建设难题。在他的努力下,xx村已经旧貌换新颜,正在奔向美好的明天。

“xx书记很能干,他能带我们赚钱,过上好日子。”这是xx镇xx村的贫困户经常说起的一句话。

他们所说的“xx书记”是xx镇xx村的村支书xx。近些年,xx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破败的落后小村,成为了崭新的示范村:除了完善医疗、公路、水、电、通讯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外,更有不少的多层小楼拔地而起,为秀美的村庄增添了一份靓丽的风景。“以前住的就是泥巴房,周围都是泥巴路,现在是样样都好,做什么都方便,这一切都源于咱们xx书记领导的好。”家住马路边的吴光琴说着,脸上不由笑开了花。

看着现在美丽的村庄和笑容洋溢的村民们,xx只说了一句话:老百姓的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的好:知识改变命运。xx深信知识是穷则思变的根本。自年初,总书记提出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名村支书,他积极响应,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里的党员们一同学习系列讲话精神,还针对每个党员的个人特点制定了各自的“学、改、做”计划,切实将“两学一做”的教育效果发挥在每个党员的身上。秉承着不落下一人的原则,面对年满六七十岁的老党员,年岁已大,行动不便,xx总是抽出自己的空闲时间,走访他们的家中,不定期的到户看望,并为他们传达学习教育精神,送学上门,温暖人心。xx村还有流动党员三名,他们常年在外,xx也不忘他们是xx的一份子,以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为他们传递讯息,与之交流,让远在他乡的党员们依旧感受到支部的温暖。在xx的关心和监督下,外出务工的党员也都积极配合开展学习,有的还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向党支部汇报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他从来没有忘记,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xx看着别的村都一步步的逐渐发展,村民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如何才能使本村的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春节刚过完,xx就把村两委班子召集起来谋划全村发展大计。

“别的村有的搞黄花菜,有的搞养殖场,现在都致富了,我们村上也得搞起产业,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作为村书记,xx带头发言。

xx书记找到了六台山公司董事长陈国盛反复商谈,最终达成了合作。流转了xx村三组XXX户村民500亩的土地,建立起了xx村生态茶叶园。短短一两个月,原本的荒山上盖上了“绿毯”,生意盎然。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xx村的脱贫工作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原计划预脱贫4户XXX人,现经验收,已实现脱贫XXX户XXX人。可喜的成绩源于大家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xx村产业园也将不断地扩大规模,发展茶叶深加工,争取将xx村的茶叶品牌打响名气,销往全省全国,为当地的村民带来长远的效益,确保让百姓的穷困生活一去不复返,实现全村XXX户XXX人脱贫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xx曾与笔者说,他和村委班子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无非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老百姓的需要,就是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只有始终将老百姓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办几件实事好事,百姓才会信任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对得起村书记这份工作。

“扶贫就是“啃骨头、拔穷根”,就是要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扎根基层,在扶贫岗位上摸爬滚打5年多,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来不得半点虚的,真抓实干搞产业,贫困户收入有了保障才是关键。”xx镇扶贫办主任xx有感而发的谈到。

扶贫办主任,承上启下衔接脱贫工作

从“十X五”期间的开发式扶贫到现在的精准脱贫,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五”扶贫到现在的“三个六”精准脱贫,五年的扶贫路,从镇扶贫专干到现在的扶贫办主任,xx始终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尽心尽力为xx精准扶贫工作出力,全力以赴紧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通过及时与县扶贫局沟通交流,确保掌握的政策准确无误,力争不遗漏任何细节,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问题,编制了《xx镇脱贫攻坚到户帮扶政策明白卡》、《满意度调查问卷》和《xx镇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等,设计的表册力求全方位体现驻村干部到户掌握的详实摸底资料,这也是做到扶贫信息精准的前提保证。

充分发挥扶贫办“主心骨”作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手续繁琐但又不容出错,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就落在了xx身上。全镇村级道路15.6公里、便民桥12座、饮水项目16处,移民搬迁安置点6处,搬迁安置XXX户的资料,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从项目选址到设计到招投标手续再到项目开工,都亲自上手,参与其中。

夯实基础信息,严把建档立卡信息入口关。为精准建档立卡系统信息,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录入,制定了《xx镇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xx镇20**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全镇XXX户预脱贫贫困户的自查自验,对全镇XXX户1XX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亲自审查后再让录入信息系统。

驻村干部,我的辛苦指数是换取贫困户的幸福指数

作为xx村的脱贫驻村干部,xx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扶贫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宁可苦干,不可苦熬”,“5+2、白+黑”已成为xx工作的常态。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摸底调查;完善梧桐村申报项目方案,争取项目资金;指导村干部精准建档立卡资料;核对贫困户信息采集......走村入户摸清家底,充分发掘和整合资源,依托“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支部书记袁世清是村上的能人,颇具威信,又是香猪、蚕桑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支部书记的长期共事,让两人都知道彼此是干实在事的人。xx联系上中药材大户徐启芳,三人达成共识,通过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将村上香猪、中药材、蚕桑合作社进行整合,形成三社联动集中发力的格局。香猪合作社针对贫困户实行“统一提供猪苗、统一组织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养殖规程、统一回收销售”养殖模式,带动了XXX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中药材合作社积极吸纳贫困户带资、带土地入社,种植白芨、元胡等中药材,吸纳贫困户XXX户,助力XXX户贫困户脱贫;蚕桑合作社通过桑园流转、技术培训、大户帮带、免费小蚕共育技术服务等办法来破解贫困户缺蚕室、缺桑园、缺技术等难题。三个合作社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包户干部,帮扶脱贫结下深情厚谊

xx村三组的徐家友是xx今年结对帮扶的贫困户,48岁的徐家友至今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过去在煤矿上打工,落下了职业尘肺病,在家休养就是大半年。年初,xx结对帮扶他,经常到他家,嘘寒问暖。“得了尘肺病的人,不敢感冒,今天这么冷,还下雪了,我得过去看看他。”拿着一床被子,xx就往徐家友家去了。

经过长期治疗,徐家友的身体健康多了,多次和xx聊天,都透漏着“家里穷,我想挣些钱”的想法,可是老徐就挖过煤,别的不会。记在心上的xx打电话联系上老同学,告诉了自己帮扶户老徐的情况,老同学一口答应让徐家友到宝鸡自己开的物流公司务工,负责看管仓库打扫卫生,一个月3XX元。工作有着落了,让老徐开心不已。现在,老徐时不时会打电话联系xx,告诉他的近况,老板对他很好,有空过宝鸡来玩。

现在,xx将继续为xx的脱贫攻坚工作努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精准脱贫,在脱贫工作中转变角色,真扎实干,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20**年1月19日,在石泉县驻村脱贫工作队培训会现场,县国土局副局长xx与县脱贫指挥部签署了一份《20**整村脱贫责任书》,自此与一个名叫“xx”的贫困村结下不解之缘。xx村位于石泉县xx镇西北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全村XXX户XXX人中,贫困户就超过1/3,达XXX户XXX人。一年来的辛勤努力,xx硬是让它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情暖民善作为

xx变样百姓喜

xx的穷是看得见的,20**年初,村上的土坯旧房还有很多,活动场地更是想都别想。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变个样。

xx村五组的托家沟,这里沟深路远,下乡走访得知,储茂康和储春江两位孤寡老人就住在祖辈留下的老房子里,每月领着补助,衣食倒是勉强不愁。但是赶趟集市却要来回走上3个多小时。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想着从此也就在这山沟沟里了却余生。没想到驻村工作队队长xx亲自到户告诉两位老人将作为特困户入住“交钥匙工程”。储茂康老人笑呵呵的对着xx说,“活到这个岁数,还能沾上这个光,真要xxxx你们这些好干部,住到活动室跟前,以后逢节赶集,再也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了!”

依托扶贫惠民政策,国土局驻村帮扶,这些在大山里居住的人们终于能走出来,到集镇、到交通便捷的地方扎上根。目前,xx村修建安置点1处,XXX户XXX人将入住“交钥匙工程”,统规自建安置XXX户XXX人,进城入镇进社区6户XXX人,贫困户旧房改造XXX户XXX人,都分别享受国家帮扶政策,国土局自筹资金完成了XXX户XXX人非贫困户旧房改造。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县国土局的帮扶下,争取到县上下达的XXX万精准脱贫专项资金用于该村村道、便民桥和人饮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5.6公里村道改造,新建2座便民桥、3处人饮工程,投资60余万元新建18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广场,设置羽毛球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惠及全村百姓,为其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

倾心教育勤帮扶

助贫圆梦学无忧

村民徐世海一家5口人,家中两个女儿都在xx九年制学校上学,妻子在集镇陪读,一家5口仅靠徐世海一个人的务工收入过活,日子很苦。来到徐世海家,看着简陋的陈设,两个孩子认真写着作业,xx不禁想起自己的女儿。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协调到西安中策咨讯公司,与其签订了助学帮扶协议,每年为徐世海2个孩子提供不低于6XX元的助学资助直至毕业,为徐家解决了大困难。

在xx村,苦孩子想完成学业的还有很多,xx和驻村工作队利用到户走访的机会,了解家庭实际情况后,分别由国土局的干部下来结对帮扶,目前帮扶了XXX户XXX个学生,助其完成学业。

富民增收强措施

如期摘掉“贫困帽”

在满腔热情下,xx带领的脱贫工作队和xx村民迅速融入,形成了连心牵手决战贫困的局面,为了摸清底子,白天入户,晚上汇总,村委会经常灯火通明。很快,村上制定出了“三个一百亩、三个二十户”的产业发展规划(即发展中药材、魔芋、黄花菜各100亩,发展养鸡、养猪、牛羊养殖各XXX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六个一批”脱贫攻坚思路。

有了思路,立即实施。种植养殖业顺利进行的同时,xx又通过亲情招商,带领西安鼎力设备安装公司多次到村考察,注册了“泉水叮咚”生态农业公司,“插秧节”带动乡村旅游,吸引游客500余人次;建立生态种养基地,引导贫困户发展有机稻种植,稻鳅共生的和谐增收新办法还登上了8月7日的《陕西新闻联播》;活用“泉水叮咚公司”五两泉电商平台,农家平常的土蜂蜜、干菜、山货也为农户增收。

建立产业奖补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XX.X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用在贫困户产业发展上,依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推行订单产业,“泉水叮咚”公司无偿投入稻种120公斤,有机肥22吨,与农户签订2元/斤的保底回购有机稻协议,解决农户愁销路问题,每亩还可增收400余元。新模式下,XXX户贫困户种植黄花56亩、XXX户种黄芪45亩、XXX户种有机稻120亩,养鸡4100只、牛、羊、猪、蚕等养殖业规模也得到有序扩大,有机稻种植和稻鳅养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经初步测算,xx村民的年人均纯已超过了10XX元,比20**年的9XX元增长XX.X%。20**年整村脱贫的目标已经胜利在望,而这并不是脱贫工作队的最终目标,让xx百姓全面小康,才是xx和脱贫工作队的梦想。xx说,“压力再大也要把村上脱贫工作搞好,全村如期脱贫。现在xx村干部群众一条心,村上一天一个样,虽然辛苦但是值,我相信xx的脱贫攻坚仗能打赢!”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如今,他正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与村民一道,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奏响着一曲曲动人的小康之歌。

xx是xx县湫坡头镇xx村“第一书记”、xx县交通运输局挂职总工程师。xx村共有XXX户XXX人,贫困人口XXX户XXX人。他觉得要想贫困户脱贫,除保持苹果等产业外,还得选准增收新门路,发展新产业。

xx调研市场,请教专家,把目光放在“散养土鸡”上。通过“娘家”xx县交通运输局寻求资金支持,得到给予5万元产业扶贫款。按照每只鸡苗7块钱补贴贫困户,一下子提高了贫困户养殖积极性。他购买土鸡养殖书籍免费发放给养殖户,邀请农技人员上门指导,联系电商公司包装礼盒土鸡,提高土鸡附加值。第一批土鸡销售一空,销售额约XXX万元,毛利近4万元。此外,xx还在村里发展起剪纸产业,通过他销售剪纸3000多张,帮助群众增收近2万元;20**年,争取市通村公路完善工程,硬化进村道路路肩。20**年,先后争取到市通村油路项目,修筑村道1300米;xx县“一事一议”项目,修筑水渠800米、xx县公益公墓项目,修筑xx村生态公墓;硬化绿化道路300米,进一步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村上滞销的苹果,xx积极与上海易果等电商公司对接,为底庙镇、湫坡头镇等塬区果农销售苹果100多吨;争取县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到xx村开展义诊活动;帮助村民曹进锋联系香菇种植大户和技术指导……去年,xx作为中国银行“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脱贫助理人代表,在市“公益中行”推进会上介绍经验,得到市县领导和与会同志的肯定。目前,xx通过该平台帮助群众销售土鸡、苹果、核桃等农副产品8万余元,为贫困户增收3万余元。

xx,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风采,以为民情怀谱写着“第一书记”一心为民的壮丽篇章。

“现在扶贫工作一切进展顺利,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x村村民的饮水问题,村民一直以来从几百米远的水井挑水吃,当地水源缺乏仅有的水井也是常年失修,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当地村民的饮用水问题”。近日,xx连州市星子镇x村驻村第一书记xx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20**年5月,中国太保产险x分公司委派x中支理赔法务xx为驻村第一书记进驻星子镇x村和溷坪村,紧紧围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据了解,x村委会位于连州市星子镇,距星子镇政府所在地约30公里。现有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5个,中共党员XXX名。x村委会管辖7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周家带、旱冲、盘家留、大广子、香炉田、泉水湾、连塘,共有农户约XXX户约1XXX人。

xx介绍,作为x村和溷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具体来看是“三年攻坚,两年巩固”,今年的目标是完成脱贫,达到国家规定的“八有”条件,使得当地人均收入达到7XX元以上。

在实施精准脱贫方面,通过“授人以渔”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脱贫;另一方面,通过“扶孤助贫”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苦户脱贫。同时,中国太保产险x中心支公司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子成员还多次督促要求委派的驻村干部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切实做到扶贫到户全面落实帮扶工作,并进村调研扶贫工作和开展慰问。

自20**年5月至20**年11月底,借助广州荔湾区华林街道办的帮扶政策,x村已经累计接受投入的帮扶资金为XX.X万元,其中x省扶贫资金XXX万元、荔湾区财政引导资金XXX万元,华林街道自筹资金为XX.X万元,行业扶贫资金为XX.X万元、社会资金XX.X万元。其中投入到村资金XX.X万元、投入到户资金XXX万元。

“借助帮扶资金,利用XXX万元为村委会7个自然村安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出行。同时,利用XXX万元成立了两个合作社,因地制宜,利用种植生姜和养殖田螺,打造x村的主导产业,吸纳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务农,提高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xx说,这些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x村村民唐成学称,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的交通更加便捷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参与的光伏、种植生姜、养殖田螺等项目,为当地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观。

据了解,自20**年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确定了XXX个贫困户XXX人,其中20**年退贫XXX户XXX人,完成脱贫任务XX%;20**年脱贫XXX户XXX人,完成脱贫任务XX%;2018年的任务是退贫8户XXX人,完成余下脱贫任务XX%。

xx介绍,下一步驻村扶贫工作计划是,落实好扶贫项目,保证项目实施的后期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贫困户的利益。另外,还要加强党建工作,做好村委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化解村民矛盾。

20**年,他来到榆树市泗河镇富户村,第一次担任“第一书记”;20**年,在xx市委组织部面向农村开展的“双包双转化”扶弱帮困工程中,他被安排到榆树市环城乡东岭村,再一次以“第一书记”身份为包保村解决实际困难;今年,在全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行动中,他转战九台区波泥河街道茂林村,肩负精准扶贫重任,第三次踏上“第一书记”征程——他就是xx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处处长xx。

出任茂林村“第一书记”的半年时间里,xx战贫困、谋发展,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换取民心,生动诠释了“精准”二字。

用心扶贫:

包里揣着帮扶工作本

茂林村位于九台区波泥河街道东北部,是街道最贫困的村落之一,全村共有XXX户贫困户。回忆起第一次跟随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组到茂林村“认门”的情景,xx至今记忆犹新——由于道路年久失修,高低不平的冰雪路面让车轮不停打滑,好几次差点掉进路边的沟里。有惊无险的进村之路,让xx深深感到,改变茂林村的落后局面迫在眉睫。为摸清贫困户底数,春节刚过,xx再次来到茂林村。这一次,xx在村里住了10余天,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把村里XXX户贫困家庭挨个走一遍。

每天天刚亮,xx便从宿舍炕上爬起来,拿着他自制的扶贫工作本和照相机,开始一天的走访工作。每到一户贫困家庭,xx都会详细询问家庭成员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晚上回到宿舍,再把白天了解到的家庭人口、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年人均纯收入等具体资料详细记录在扶贫工作本上。

经过10余天的走访,xx心里装满了XXX户贫困户的脱贫账,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善这些家庭的落后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用力扶贫:

脑里绘着扶贫发展蓝图

在xx看来,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只有扶到点上、根上,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断掉穷根,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翻开xx的扶贫工作本,只见他将XXX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成因病致贫、因老致贫、因学致贫三类,按类排序,一目了然。“既然每个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不同,那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过与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组其他工作人员探讨,xx为XXX户贫困户分别制定了个性化脱贫计划:对于3户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动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为其捐款,以发放最低收入标准和生活必需品的救助方式进行扶贫,最终由国家保障政策兜底,实现脱贫;对于XXX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茂林村实际,为其安排肉牛养殖、种植山榛子和天景玉米3个脱贫项目。

为扶持贫困户开展山榛子种植和肉牛养殖,xx一方面协调银行为贫困户提供扶贫贷款,另一方面协调市人大常委会对贫困户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得知种植天景玉米比传统玉米每垧地可多增收3XX元,xx亲自找到天景玉米公司协商,为有种植天景玉米意向的贫困户争取到免费种子、肥料等,并签订保证价格收购合同……在xx的不懈努力下,XXX户贫困户从疑惑到相信,从相信到肯干,从肯干到干劲十足,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用情扶贫:心里装着为民解忧账

“这是我和同事们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吃的用的!”日前,当xx把自己和同事捐赠的6XX元钱和一些学习用品交到贫困户杨柏河手中时,杨柏河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杨柏河现年50多岁,三个小一点的孩子才上小学。

“当我第一次来到杨柏河家走访时,残破的院落、裂缝的房屋,简陋的家具,看得我心里难受。最让我不是滋味的,是杨柏河打算让孩子辍学。”xx说,他当时便否决了杨柏河的想法,表示一定支持孩子们把学上完。

贫困户柳忠现年70多岁,唯一的儿子患有精神病,是茂林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典型。“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应该从解决实际困难着手。”xx向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小组汇报情况,并积极联系相关医院。经过协商,医院同意减免部分医药费。

篇6: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斗号角吹响,一场浩浩荡荡的脱贫攻坚战拉开序幕。经个人申请,***校党委研究,报请叶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审核批准,最终***同志作为我校驻村工作队长,带领***工作队赴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驻村扶贫。***同志1999年9月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高等专科学校,当今来我校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虚心好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2004年至2007年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完成本科学习。2010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本人积极学习党章及党的政策,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坚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同志做为一名老师,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知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深知任务重,责任大,自己是代表着单位来村工作的,更是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同志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

首先***同志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好,要先明白脱贫攻坚的主要任 1 务是什么,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个短板就是聚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弄明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弄明白这些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对政策的研究。***同志不断研究政策扶贫和产业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把各行各业的政策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同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正如***同志说的,只有能明白了行业、产业扶贫的政策,才能做到因户因人施策。

最后是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在脱贫攻坚中做至扶真贫、真扶贫。

二、摸清民情村情。

叶县***位于水寨乡东北3.5公里处,有两个村民组,175户720口人,其中有贫困户43户144人,贫困户中因病致贫26户,因学致贫8户,缺技术4户,缺劳动力3户,因残1户,因灾1户。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有耕地813亩。杜楼村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农业贫困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短缺。***同志到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与村干部进行讨论交流,把问题进行梳理,那些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形成时间表、路线图。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 2 走访,他就把村委的情况,村设施情况、生产生产情况、民风民俗情况等摸得一清二楚,做至了底子清、情况明,也为开展下步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同志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和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一道认真研究,制订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真对村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与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一道,争取上级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村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广场、标准化的卫生室。借整村推进的政策,对村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路灯80余盏,排前排后水泥硬化一系列项目的落实,杜楼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用村民的话说,下雨不用穿胶鞋,天黑不用拿电灯了,有健身好去处,看病也方便了,心里也敞亮多了。

由于杜楼村多数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下来也争不了多少。***同志在网上的查找,多方咨询,同村干部一道去南阳方城县考察花生种植,结合村情进行推广。开始没有几户想信的,都不愿尝试。最后决定先由村干部带着种植,第一年全村种植花生也只有40多亩,当年每亩毛收入达到1500多元每亩,群众看到了成效,再加上对贫困户讲解和做工作,第二年种植面积达至200余亩,更好的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同志在掌握户情的基础上,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在教育、医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方面因户施策。把贫困户 3 进行分类列表,有学生的主要宣传落实教育补贴,因病因残的主要宣传慢性病、报销、民政等政策和落实,并及时帮助贫困户办理。危房改造方面政策宣传和讲解,协助贫困户办理补贴等。饮水安全方面,积极协调县水利局水利扶贫资金,在杜楼村安装无塔供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在提升户容户貌方面,在单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到两万余元开展“六改一增”,***同志同村干部一道逐户走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户容户貌改善,实现对贫困户全覆盖。***同志组织***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每月开展两次“六干净一整齐”活动,帮扶引导贫困户打扫庭院卫生。清扫村中的垃圾。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贫困户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得到了贫困户一致好评。

四、扶贫无小事,事事皆系民。

扶贫工作无小事,事事皆关系着民生,关系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党的温暖的传递者,把党的每一顶惠民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困难群众身上,这是我们党员、也是我们广大扶贫工作者的责任。贫困户杜丰长,女儿出嫁,两位老人共同生活。杜丰长本人双目失明,无法参加劳动,家中无卫生厕所,无洗澡设施。***同志争取资金为其家改建了水冲式厕所,通过残联为其争取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提起***同志,杜丰长连连说好。

细节决定成败,***同志不管在档案规范整理在政策扶贫、产业扶贫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2017年获得县级优秀扶贫集体荣誉称号。

五、克难攻坚,砥砺前行。

我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2018年4月,因工作需要,经校党委研究,报请县、市、省组织部门批准,***同志调任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驻村第一书记。谢营村位于龙泉乡东南5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全村282户1214口人,有耕地2040亩,2018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24人,贫困发生率10.2%。2018年是我县最为关键的一年,***同志面对困难,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首先:抓党建促扶贫,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在摸清村情户情的基础上,同村党支部进行对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活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一系列的党员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服务群众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党的97岁生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上党课,远程教育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群众中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

其次,脱贫攻坚工作。***同志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村情和贫困户进行摸底。虽然他驻谢营村时间短,但却能很快融入 5 至工作中。目前,正与驻村工作队长及村“两委”一道,为谢营村的脱贫攻坚最关键阶段而努力工作。

最后,培育文明新风。***同志到谢营村后,借助省、市、县、乡开展的“三百一千”活动,在谢营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营造谢营村文明和谐的氛围。利用“一约六会”来引导民风村风的树立。

上一篇:自我评估专业资格证书下一篇:书籍作者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