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2024-04-30

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精选6篇)

篇1: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培训网址:xxpt.ahedu.gov.cn 进入之后点击中央电化教育馆(如图:红圈的位置)

之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一般有三种方式:

1、身份证号码

2、报名时所留手机号码

3、姓名全拼+出生年月日去掉19的六位数字 密码一样的,都是出生年月日去掉19的六位数字

登陆进去以后先进行测评,系统会帮你选择学习初级、中级或者高级课程。

请大家互相转告一下我们的Q群。本次培训以后会有线上活动的通知,就不一一通知了。

问题补充:

1、每次观看完视频后不要直接关闭窗口,要点击右上角的停止观看。如果直接关闭,打开其他视频是系统会提示你不能

频。

2、如何有目的的进行培训

进入培训以后,点击学习进度后面的详细一栏

大家会看到这次培训,你完成的和需要完成的详细任务

大家有目的的进行学习,会比较有效率

篇2: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参加了“2015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远程网络培训学习。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无论在教学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下面就谈谈我对本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点滴体会。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

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3、学习内容非常实用。

从计算机基础操作,如文档编辑,数据的统计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开始培训,并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Word中的试卷设计与排版,Excel中公式与函数用于成绩统计与分析,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4、矫正了观念的偏极。以前一提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就把它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经过这次培训明白了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 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本次培训是一次实用性非常强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的案例给了我示范,坚实的理论给我教学的动力,我要把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国培项目研修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1、将这段时间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2、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争取能在刊物上发表作品。

3、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4、充分利用好各种学习的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计划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叶、长枝。

篇3: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一、应用Word文档编写自己的重难点题目

学习同样的内容,各人有各人的收获,对于甲来说是难掌握的内容,对于乙可能很简单;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都熟练掌握了,而有可能个别优秀学生漏了这一知识点,所以建立自己特色的重难点题目势在必行。

开学初,老师可以用练习输入文字的方式,把课本、学习园地、 配套练习册的内容分工,让学生分页输入电脑,老师再按顺序整理好,把电子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与作业中就可应用这些内容,根据老师的批改和与同学的交流,把自己的重难点题目按日期在Word文档中整理出来:复制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完整的解题过程,对题目的反思……这样既可省去往错题本上抄题,又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把知识进一步归类。

小学阶段,学生应用Word文档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应用。如分数的输入,方法为:插入→域→类别选:等式和公式→域名选:Eq,点域代码:选项→选项开关:选“F(,)”,点击添加到域,得域代码:EQF(,),在括号里逗号前面输入分子,后面输入分母。如题目:,右击分数,可以切换域以修改分数。

学生只有解决了基础的输入问题,才能有兴趣整理自己的题目。

二、应用Power Point演示文稿预习或回顾教学内容,解决学习的难点

现阶段我们用的是青岛版五四制课本,教师用书的光盘里面有对应的课件,课件紧扣教材,生动地展示了每节课的内容。老师把课件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也能自主学习。

在课上,老师可以教会学生应用课件的方法,比如有动手操作的题目,学生应想办法操作出来;题目的解题过程,自己在练习本上认真做一遍;需要调查研究的内容,走出家门,切实地调查一番…… 我们不应只是学习死的知识,而应把知识活学活用。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课件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剪切的时候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进行的。那么,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可以得到什么图形?可以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也可以是两个直角梯形;无论得到怎样的图形,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动手操作了,才能深刻体会这一转化的过程,这样在学习三角形或梯形面积的时候,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转化的本质。

三、学用几何画板,画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图形

自己复习资料上的题目,图形部分不好作图,应用几何画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课本的部分图形题目不理解,可以通过几何画板作图,测量、计算并推理。

比如探究谁的面积更大时,可以作图、测量并计算。一个大圆, 以大圆的半径为小圆的直径画半圆,四个半圆组成风车的样式并涂色,问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大圆剩余部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通过作图、测量面积并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大小相等。为什么呢?

我们再进一步进行理论计算。设小半圆的半径为r,则大圆的半径为2r。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r2÷2×4=2πr2

大圆的面积为:π(2r)2=4πr2

则大圆剩余部分的面积为:4πr2-2πr2=2πr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大圆剩余部分的面积相等。

所以在几何画板中,只要图形画对了,那么结论也就得出来了。

四、看微课程,学会学习

微课程引入教学,使课堂的学习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程参与的课堂学习,是学生课后按教师的要求,先看微视频学习新知识,然后在课上交流与巩固知识;学生先学习再交流,基本的学习障碍就可以提前解决。

比如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制作了微课。学生在课上学习时,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凸显了三边关系的本质;学生用不同长度的小木条,演示了三根木条何时能围成三角形,既增强了演示的直观性,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学生用两根木条钉成活动的木条,另一端缠上线,很好地解说了“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问题。

五、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远离游戏

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我们可以用网络来查找和收集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交流信息。比如自己不会的题目, 经过思考还是找不到思路,就可以上网寻求他人的帮助。老师已经建立了班级的QQ群,有些问题也可以在群里面交流。

最近,QQ群的应用不算理想,真正交流学习的同学不多,而发怪图片、讲脏话的不少。这说明学生只是把网络当成了玩具,而没有用到实处。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流的内容,把不健康的东西剔除。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寻求家长的帮助,督促孩子合理应用网络;特别叮嘱家长:以身作则,远离游戏。

篇4: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关键词】信息素养;学习评价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人类迈进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①信息获取的能力。②信息分析的能力。③信息加工的能力。④信息创新的能力。⑤信息利用的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评价”。

1 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转变性发展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学生个体由于起点不同,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因此,面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与问题情境,不应该采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需要的是一种不同起点下的“挑战性”驱动。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促进学生个体“转变性”发展。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仍可以采用“区分”,但这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本质上讲,这种“区分”仍应成为个体学习中转变性发展过程,是为了改进,而不是鉴定或选拔。

2 评价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传统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形成过程的考查。如果采用动态评价来取代传统的静态评价,将会使评价对象和范围有所突破:使之从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检查扩大到整个信息教学领域,包括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过程的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和态度的评价以及在掌握信息技术过程中与人协作、交流的评价。

3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自我建构

近年来由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使评价必须重视学生认知建构的个体差异。建构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复调节完成,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学习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建构论认为,认知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知个体处在不断发展与改变的过程中。因此,基于建构论的学习评价应重视考核以下几方面:

①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及网络知识的自我组织;

②学生真实的信息加工表现;

③学生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④学生的建构过程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4 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学习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教师评”和“学生评”。在通常的情况下,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居多数。但是,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信息教师应该尽力创造条件,力图让学生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

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自评有利于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学生互评主要是形成集体标准。学生参与评价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集体性评价中主动地展开评价与自我评价,通常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小组竞赛评比活动来完成。

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都应该强调评价学生既要有客观性,又要带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哪怕暂时的退步也要把它作为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当然,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也应强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

5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评价涉及的问题较多,且有些问题难以量化,如:对学生信息意识的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评价、网络环境下与人合作行为的评价以及是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的评价等等,因此学习评价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教师可将定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定量评价要与具体的模块教学相结合。在具体实施时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可分别采用评定和检测进行。

总之,学习评价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考核、鉴定,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篇5: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永州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利用晚上等休息时间在网上学习了一个多月,不仅没有耽误上课时间,还收获颇丰。我认为这样的网上学习既能为老师充电,又不会打乱应有的教学秩序。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应该尽可能多的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能收获时间成本,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了解到很多的理论知识,比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重教改革立德公平——习近平的教育梦》、《教育改革需要技术支撑》等等。也学到了不少干货,比如《几何画板数学教学应用快速入门》、《微课如何制作》、《教师处理声音的7个技巧》、《教师处理视频的7个技巧》等等。作为一个新老师每学习到一个新技能心里都会涌现一阵窃喜。于是赶紧运用新学到的技巧做了一篇教学设计和一个相对应的PPT以及一个简短的微课视频。在做的途中由于不熟练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于是又回过头来去观看视频解惑。作为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了每位同学的反应能力程度有出入,有的同学反应特别快,老师一点就能领会,而有的学生必须要一步一步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才能领会。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刚好成为这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的救世主,与此同时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到课堂中去,将教学内容用最简便易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新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信息技术提升国培学习指南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总结

襄阳谷城1班

在2014年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 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的培训学习。经过学习后,无论在教学和学习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的培训,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仅不能丢掉专业,更要进一步的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自身的素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老师,我想我会努力做好教师,努力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幸福感,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来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个月的学习已将近结束,现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应树立新观念。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视角敏锐,跟上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只靠过去的经验,不能做个教书的匠人,而应做个育人的艺术家。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三、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从计算机基础操作,如文档编辑,数据的统计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开始培训,并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Word中的修订功能用于电子作业的批改,Excel中公式与函数用于成绩统计与分析,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四、个人在职研修,在反思中提升。加强学习,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五、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了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六、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听了专家们的报告,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思想灵魂、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礼,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七、通过学习,学会了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在反思和在线研讨中,教师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发言都很积极,专家的点拨都很到位。每位教师都把平时的教学片断、点滴经验或是心得都放到这上面来,相互传阅、学习,这其实是最好的、最有效、最实际的学习。因为这些东西也许就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这里集中了这么多种处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从中选取最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际教学,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

八、通过培训学习,明确了努力方向。通过培训学习,促进了专业发展,努力争做科研型老师。三个月来的信息技术国培学习,对我们既有思想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这是我们汲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的三个月,也是促进我们专业化的发展!

结合本次的培训和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①、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机房操作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这次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次培训让我经历了太多的感动,经历了太多的激励。回头去看看自己在培训中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上一篇:县改厕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王彦生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