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歌词

2024-04-24

爸爸去哪儿了 歌词(共14篇)

篇1:爸爸去哪儿了 歌词

曹格 :宝贝,跟爸爸一起唱歌哦

Joe&Grace :Ok!

曹格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Joe:我来咯!

Joe: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Grace :哥哥 唱得不对啦

拜托拜托,你听我唱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

啦啦啦 啦啦啦啦

曹格&Joe :(一起笑)

Grace : 干嘛笑我!

Joe : 你都唱破音了!

Feynman : 我的家里 有个人很酷

杨阳洋 : 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贝儿 : 他的手掌有一点粗

黄多多 : 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吴镇宇 : 谢谢你光顾 我的小怪物

陆毅 : 你是我写过 最美的情书

黄磊 : 钮扣住一个 家的幸福

杨威 : 爱着你呀 风雨无阻

多&洋&贝&F :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杨&吴&陆&黄: 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吴镇宇 : 这是第一次 当你的老爸

陆毅 : 我们的心情 都有点复杂

黄磊 : 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

杨威&吴&陆&黄 : 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

多&洋&贝&F :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杨&吴&陆&黄: 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Feynman : 我的老爸 是个神话(吴镇宇:当然咯!)贝儿 : 搞定老妈 绝代风华(陆毅:哈哈!)黄多多 : 就算 有天你 掉光了牙(黄磊:哎呦!)杨阳洋&多&贝&F : 我也可以 带你去 火辣辣(杨&吴&陆&黄:耶!)

多&洋&贝&F :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杨&吴&陆&黄: 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众 :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多&洋&贝&F :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里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杨&吴&陆&黄: 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 一生陪你看日出 多&洋&贝&F :老爸 老爸 我们去哪里呀 你就是我的天大和地大 杨&吴&陆&黄:宝贝 宝贝 时间的手一挥 你是永远的珍贵 大合唱 : 啦啦啦啦......曹格&Joe&Grace :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1]

篇2:爸爸去哪儿了 歌词

徒弟1:我们心中有个人很酷 徒弟2:智慧高深业务娴熟 徒弟3:他的腰围有一点粗 徒弟合:陪我走成功之路 师父1:无私的付出不懈的督促 师父2:希望你能把道理领悟 师父3:钮扣住一个科室的项目 师父合:跟着我风雨无阻 徒弟合:老师 老师 我们去哪里呀

有你在 挫折就不再可怕

师父合:宝贝 宝贝 我是本旧的书

你会看到人生甜苦

师父1:初见徒弟时 懵懂又迷糊 师父2:跌跌撞撞不知何处 师父3:从头学起又不怕吃苦 师父合:兢兢业业 跟我脚步 徒弟合:老师 老师 我们去哪里呀有你在 挫折就不再可怕

师父合:宝贝 宝贝 我是本旧的书 你会看到人生甜苦(RAP)

徒弟2:师父有时也会卖萌

爱开玩笑说冷笑话

徒弟1:偶尔 给我们 介绍对象

这事儿 您就 别再操心啦

徒弟合:老师 老师 我们去哪里呀有你在 挫折就不再可怕

师父合:宝贝 宝贝 我是本旧的书你会看到人生甜苦

徒弟合:老师 老师 我不是单身啦不要再给我介绍对象啦

师父合:宝贝 宝贝 青春岁月如梭祝福你能欢笑一生

徒弟合:老师 老师 送你真心祝福身体健康 家人幸福和睦

师父合:宝贝 宝贝 青春岁月如梭祝福你能欢笑一生

篇3:爸爸去哪儿

当亲情这一永恒的话题被观众热烈追捧,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再次热播。在环节设置上导演组更加别具匠心, 让情节变得更为精彩曲折, 也愈加从侧面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在护猪行动中, 杨阳洋和贝儿放走了猪圈里“苦苦哀求”的小猪, 虽然没有完成任务, 但他们的天真与善良却让无数观众颇为感动。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伊始的新绿, 纯洁而美好。多多作为所有孩子中最大的一位, 在节目中的一举一动无处不充满着怜爱与帮助, 正义、善良、可爱的她几乎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

在为留守家中的奶奶购买礼物时, 多多与贝儿发生了争执, 虽然买到自己心爱的公主鞋, 贝儿回家路上依旧埋怨多多, 多多因为对方的不理解而十分难过。走了不久, 贝儿停住了, 发现多多姐姐不见后若有所思, 凝重和内疚似乎写在脸上。思考片刻, 贝儿突然转身, 飞快地跑到多多身边, 拉起了多多的手, 那时两人会心一笑, 之前种种矛盾与不悦都已烟消云散。重归于好的她们在小路上欢笑着、嬉闹着, 让人不禁感叹:多好的姐妹二人啊!

《爸爸去哪儿》是一部以纪实为基础的有艺术特征的真人秀, 每一个场景都是真人真事,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每个温馨的夜晚。当劳累了一天的老爸们纷纷赶回家中后, 总是能站好最后一班岗, 为孩子们洗漱, 看着他们紧紧相偎在一起, 幸福与甜蜜充溢着每个人的内心。节目接近尾声, 孩子们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为爸爸洗脚。直到现在, 我仍记得多多埋下头认真的表情, 姐姐幼小而又勤快的手, 爸爸们脸上掩盖不住的喜悦与幸福, 在清澈月光的映衬下, 温馨得让人动容。

传吸管、踩高跷、爬竹竿、木头人……这些原始的体育项目在群山的怀抱中更是进行得热火朝天, 虽然突降大雨, 照样没有浇灭孩子和爸爸们的热情。在这里, 没有复杂的体育器材, 仅仅是一根竹竿、一地黄土就能让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 乐在其中。抛弃城市的喧嚣与烟尘, 他们做糍粑、榨菜籽油、摘杨梅, 尽情沉浸在最真切的欢乐中。

在享受自然的同时, 教育已润物细无声般地寓于其中。在活动中孩子们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每当这个时候, 每位老爸的教育方式也就成了一大看点。在一次次挫折中老爸们吸取教训, 发现不足, 孩子们承认错误, 勇于改正, 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启发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苗寨的雨停了, 苗寨的天晴了, 自然的淳朴与爱的温馨永远留在了这片清新的空气中, 更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啊, 时间你回回头, 看看他们有多美, 这才是永远的珍贵。

导师:孟军

篇4:爸爸去哪儿了

我被妈妈抱在怀里,咯咯直笑。这句话让我有一种莫名的虚荣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就是骄傲,就是自豪。那时候,我也为自己和爸爸的不亲近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的解释。

长大一点,我住校了,才发现原来和爸爸不亲近的女儿不止我一个,宿舍里的十个女生有九个都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剩下的一个,是个留守儿童,和外婆一起生活,终年不见父母。

考试要家长签名,学校召开家长会,买衣服、裤子、生活琐碎用品,生病陪伴你打点滴的……你生命中的一切大事小事,都有妈妈参与了,并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爸爸,总是匆匆一来,匆匆一过,就像经常路过你生命的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不知道你的生日,不知道你讨厌生姜,不知道你喜欢语文讨厌数学,他甚至不知道你的学校年级、班别还有住在哪间宿舍……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不及格的爸爸。

在我需要他的时候,我永远不知道他在哪里。妈妈总会替他辩解,说爸爸太忙了,要赚钱养家。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连我刚出生都没有抱我几下。

嗯,我看出来了,妈妈你真是一个不善于安慰人的人。

后来,我又把问题归咎于爸爸是大山的孩子,没有文化,重男轻女。这次,我是毫不留情地把责任全推给了爸爸。

在我十三岁时,我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个弟弟,当然,也是唯一一个。我原以为这个小霸王会占着我全家的爱,包括我爸爸,没想到,他还是一成不变的态度,整天早出晚归,吝啬得不肯伸出双臂抱抱弟弟。唯一表示的亲昵,便是妈妈告诉他照顾弟弟,她要出去一下时,他才会伸出双手,把弟弟强行抱起来,丢回房间里,盖上棉被,说爸爸抱抱睡觉觉。

事后弟弟总会苦着一张小脸蛋,活像古代受了委屈的小媳妇,敢怒不敢言。

我愈发不了解爸爸了,感觉他的心思,比女人还难猜。

直到那一次,弟弟一夜之间生了一场大病。起初只是有些微微的水肿,妈妈不敢疏忽大意,连夜带着弟弟就医,验了血,验了尿,做了B超,后来却只是吊了一些点滴就回来了。她说主任休假,普通医生看不懂化验单上的信息,要等星期一才可以。

我分明看见妈妈脸上透着明显的疲劳,眼眶微微湿润着,在灯光下迷了我的眼。我的心也跟着蒙上了一层纱,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我看着妈妈哄着弟弟入睡后,走到门外打了一个电话,不用猜,我也知道,是给爸爸的。妈妈带着哽咽的声音求他回家帮忙。我躲在里面,听着他们断断续续的谈话。妈妈的脆弱,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显露出来,可是面对一家生计的顶梁,又无从隐藏。爸爸是重要的,只是他藏在妈妈的身后,我们一直看不见罢了。

星期五的夜晚,我放假,弟弟放假,妈妈在家,爸爸却还在外面辛苦地出车,他是个货车司机。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猜,他不会回来了,至少不是现在。

可他回来了,在清晨的时候,我看见他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外,一脸疲倦,微卷的头发,棕色的外套和羊毛衫都带着水汽,寒气渗入了骨髓,冷得直打哆嗦。

妈妈也有点不敢相信,问他怎么回来这么快。他说他把车交给了朋友,连夜下了车,就睡在马路边,破晓时分才搭了一辆车回来。

尽管那时候爸爸全身脏兮兮的,比平时还邋遢几分,可是,我觉得他很帅,是我见过的最帅的男人。

爸爸看见弟弟,肿胀的地方越来越多,起先是脸,现在是手,一只“瘦猴”瞬间变成了“肥猪”。这种奇妙的感觉带来的不是惊奇,而是心疼。

他当机立断买了车票,要把弟弟带到大一点的城市就医。妈妈还有些犹豫想等到星期一,他急躁地吼着说等不了那么久了。弟弟在一旁哭着不肯去,他又谩骂说要不是这小兔崽子是他儿子他才不理。那时候的他焦躁不堪,我不知道他在恐慌什么,或许隐隐之间他预感到了什么。

到达医院的晚上,果然验证了爸爸的预感——弟弟全身浮肿,就像一个充了水的气球娃娃,平日里明亮的大眼睁都睁不开,眯成了一条细小的缝。他很乖,不痛,就没有哭闹。送去急诊室的时候,妈妈陪着弟弟,爸爸站在门外,直挺挺地立着,一动不动。妈妈叫他进去,没一小会儿他又出来了。他说,你陪着他就好,发病起因只有你看见了,我只会添乱。

他的身影就伫立在外边,再也没有进去,也不曾离开。

事后我问爸爸,说你又不是医生,怎么就清楚弟弟会生大病?

他笑了笑,说,因为我是爸爸啊。

是啊,爸爸的直觉,有时候比女人还准。

那一次大病,让弟弟住了半个多月的院,前前后后换了四次病床,期间没有离开暖和的医院过,准时吃饭、睡觉、抽血化验、称体重,这些,都是由一直陪伴的妈妈回来后告诉我的。

爸爸没有时时刻刻陪在弟弟身边,就连我问弟弟的病情怎么样了,他也只能含糊地应道:“好多了吧,应该没多久就可以出院了。”

从此我没再问过爸爸,因为我清楚,他也不知道。他夜以继日地出车运货,整整七天只睡了几个钟头,本就黝黑的皮肤看不见他有没有黑眼圈,可是我知道他的劳累与疲倦。他脱下衣物,洗了一个热腾腾的热水澡,然后倒头就睡。

我拾起他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很臭,用掉了半包洗衣粉还是脏兮兮的。一星期没洗的衣服啊,换以前我会各种嫌弃,可是现在却莫名想要落泪。

在他的面前,白求恩三天两夜不睡觉算什么,我们一直在崇拜着伟人,却忽略了自己的父母才是最伟大的。

凌晨五点回来的他,到了上午十点钟又起床了。我刚刚晒完衣服,看见他蹲在衣柜旁收拾衣物,我问:“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他顿了顿,又继续手中的动作,说:“我赶着去你弟弟那里,不知道钱还够不够用。”

……有时候语言真的是一种很苍白的东西,你掌握不了它的力度,描绘不出你想要的情感。

我就这样看着他走远,或许,有一天,弟弟问我爸爸去哪儿了,我可以运用自己毕生学到的词汇,告诉他爸爸去了哪儿,让他也做做爸爸的贴心小棉袄。

篇5:爸爸去哪儿日语歌词

メロディー、ちょっと変だよ

パパがねヒーローだよ 我的爸爸是个英雄何でもできるの 什么都难不倒他

つながる両手には 紧紧相牵的双手

力がいっぱいある 拥有强大的力量

ありがとう 子供たち 谢谢我的孩纸们

世界一の宝物 你们是世界第一的宝物

幸せに暮らすよう 就算会有艰苦

たとえ辛くても 也要幸福的生活

パパ パパ どこに行くの 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パパがいると 怖くない 只要有爸爸我就什么也不怕 Baby baby人生は长い 宝贝宝贝人生还很长 一绪に旅出よう 我们一起出发吧

初めて パパになったの 这是我第一次当上爸爸 感じは悪くない 这感觉并不坏

元気に伸びるように 为了健康的长大

ご饭いっぱい食べよう 所以要多多吃饭哦

パパ パパ どこに行くの 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パパがいると 怖くない 只要有爸爸我就什么也不怕 Baby baby人生は长い 宝贝宝贝人生还很长 一绪に旅出よう 我们一起出发吧

パパ パパ どこに行くの 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パパがいると 怖くない 只要有爸爸我就什么也不怕 baby baby人生は长い 宝贝宝贝人生还很长 一绪に旅出よう 我们一起出发吧

パパ パパ どこに行くの 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パパがいると 怖くない 只要有爸爸我就什么也不怕 Baby baby人生は长い 宝贝宝贝人生还很长 一绪に旅出よう 我们一起出发吧

パパ パパ どこに行くの 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パパはあたしの神さん 爸爸就是我的天神

baby baby 时たっても 宝贝宝贝尽管时光流逝 守り続ける 我也会一直保护你

きらきらひかるおそらのほしよ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篇6:爸爸去哪儿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总说北京是个好地方,还说我爸爸终于能休息一段时间了。他们这是在说什么,我不懂,爸爸要去北京吗?去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呀?这些疑问充满了我的脑子,饭不知是怎么咽下去的。

晚上我破例可以在大床上睡觉,我更觉得有事了,却问不出口。被两个大人挤在中间感觉真舒服,这疑心也越挤越小了, 我和爸爸躲在被窝里玩了一晚上。可爸爸妈妈只字未提其他的事情,入夜了,他们都睡着了,就我没睡,因为我真怕爸爸妈妈趁我睡觉的时候扔下我偷偷地溜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爸爸今天就要去北京出差了,离别前的最后一天,我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犹如拨开乌云看见了阳光,虽然有点舍不得,但爸爸必须要出差,这是领导说的,就像我们听从老师的指挥一样。没办法。

篇7: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是个很爱家的人,他有爱心有耐心还很细心呢,我的好奇心很重每次爸爸都是很耐心的给我讲解,有时来同学们来我家玩我爸爸都能和我的同学玩的很嗨一点架子都没有。

有一次妈妈说自己开车到泰州去看爸爸因为没一人开过车跑过高速所以有点担心,没想到爸爸傍晚做长途大巴回到了家就是为了第二天开车带我们一起去泰州妈妈说太无语了,可是我认为这是一个细心的.爸爸呀!

篇8:解读《爸爸去哪儿》

去年10月, 湖南卫视的一档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推出, 迅速抢占了各大媒体的首页, 微博、微信、空间, 随处可见和节目相关的信息, 参加节目的各大明星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也大幅提高, 《爸爸去哪儿》的节目收视率每期都保持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甚至是2013年度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创下收视佳绩, 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到目前为止来自官方或普通大众的负面评价几乎没有。这是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进步, 是节目内容、形式以及价值倡导方面的改善。

(一) 节目简介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 智理参考自MBC电视台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 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其团队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及其团队联合打造。节目中, 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 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 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二) 节目创新

《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购买和学习过来的, 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 这是一档全新的电视娱乐节目, 无论是节目内容, 还是节目形式, 甚至是节目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都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下面通过具体分析第九期来解读这档火爆的节目。

二、节目分析

(一) 预热开头

《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在最开始会有一段正式出发前的日常小片段, 如第九期是安排五组爸爸孩子去湖南旅行。

节目以展现五组家长孩子出发前吃早餐的场景开头, 将截取的五个孩子家长之间不同的互动串联在一起, 同时每展现一组家长孩子互动时, 穿插了爸爸的心路采访, 爸爸们都感觉和之前几次旅行相比, 自己和孩子的相处进了一步, 此外照顾孩子的水平有了提高。

以这种人物内心采访开头, 不仅兼顾了爸爸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之前的旅行回忆, 还能传达出节目想表达的那种爸爸和孩子在旅行中共同成长的意图。这种将现在孩子的状态和之前对比的采访, 能给观众一种收看连续的感觉, 符合综艺节目的连贯性。

(二) 节目特色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 可谓是将节目定位中的“互动”这一元素表现到了极致,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孩子与孩子之间。整个节目中很多地方展现了孩子之间的互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节目组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刻意剪辑出每一次旅行或者做任务的时候, 孩子之间都是一种相处融洽、谦逊礼让的画面, 给观众制造一种孩子们彼此团结合作, 迅速适应新的小伙伴的假象, 相反的, 最终呈现的节目中, 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从怯于同新的孩子相处、不愿分享、对家长的过度依赖的一面, 逐渐成长为善于担当、学会合作、能学着离开家长独自做任务的“小大人”。在第九期节目中, 有一个任务是“捉泥鳅”, 其中一个片段是, 在爸爸们忙着捉泥鳅的时候, 由于任务场地都是泥泞地, 容易让人陷进去出不来, 天天、石头、Cindy尝试用稻草铺路, 一边帮忙的kimi对着镜头称这是“小孩公路”。随后有一个画面是kimi、Angela、Cindy都陷进了泥泞里, 在河边清洗的时候, Cindy主动帮kimi洗去脚上的泥巴, 还帮Angela整理好发箍。从这两个片段, 我们不难看出, 几个孩子从第一期节目一步都离不开家长, 不愿和其他孩子玩耍相处, 到现在逐渐培养出一种合作精神, 学会为他人着想, 学会帮助其他小伙伴, 和小伙伴们合作完成一件事。这些镜头的展示, 可以给电视机前观看的小朋友和家长一定的带动启示作用。

(2) 爸爸与爸爸之间。在这档节目中, 我们不仅能看见孩子之间互动, 还能看见爸爸之间的互动。在这些互动中, 除了日常互相打趣开玩笑, 我们可以看到, 大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第九期中, 新爸爸和孩子们午休结束后, 林志颖和王岳伦同行, 因为交换爸爸的任务中, 林志颖和Cindy一组, 王岳伦和石头一组, 两人在路上交流起了育女心经, 都谈到带女孩子和带男孩子完全不一样, 不能用强硬的态度, 要柔和。在随后的任务“做南瓜饼”中, 郭涛主动提出和张亮合作, 这些合作交流镜头都展现出明星父母平凡的一面, 满足观众对屏幕中的人物打探的一种心理, 同时拉近明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3) 爸爸与孩子之间。这一互动贯穿了整档节目, 并且也是这档节目的核心——亲子互动。每一期节目中, 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的画面很多, 而这次选取第九期则是因为这次的主题是“交换爸爸”, 将爸爸和孩子的搭配打乱重新配对, 完成任务和旅行。在这次配对中, 最明显的一对是郭涛和kimi的合作。一个是北方的糙汉子, 一个是来自南方细腻的孩子, 两个人的组合是这期最大的亮点, 可以看到kimi一开始宣布和郭涛合作的时候满脸的不情愿, 在车上对于郭涛的搭话也是爱理不理, 到了目的地一个劲地找爸爸, 不想和爸爸分开, 而习惯了严厉教育的郭涛对于kimi显得手足无措, 在随后的任务和相处中, 可以明显看到郭涛改变以往对待石头的教育方法, 选择了一种温和的相处模式。在节目最后爸爸们的采访中, 郭涛也提到了这点, 在和kimi的相处中, 发现了自己以前对于石头过于严厉, 今后的教育中, 会温和一点。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节目组的用心, 将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合作相处, 中间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冲突, 再为节目制造冲突矛盾元素的同时, 还能对电视机前的年轻父母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是不是该采用另外一种教育模式。

(三) 节目后期剪辑

针对电视节目, 《爸爸去哪儿》巧妙运用了画面、声音、文字, 搭建了整个故事的框架。以第九期节目为例, 电视后期编辑时往往会根据嘉宾的表情附上相关的文字或是表情符号。譬如:在去目的地的车上, kimi在不愿意和郭涛讲话的时候, 画面中出现了“沉默”的文字;在泥地里捉泥鳅的时候, 旁边的田间传来一声牛叫, Angela受到了惊吓, 画面中出现了很能体现情绪的“感叹号”。这样的设计, 突出了气氛和效果, 这些阐释性符号很好地起到了补充语意、强化突出的作用, 给观众一种真实感, 让观众立即进入角色, 从心理上参与到故事中。

此外, 开头的宣传片也采用——纯漫画的形式, 不同于以往娱乐节目真人开场, 采用动画的形式, 更加新颖, 给人眼前一亮。

其次是运用音乐烘托气氛。轻音乐的运用是《爸爸去哪儿》最大的特点, 在轻松的时候播放欢快的音乐, 在悲伤的时候用伤感的音乐, 在愤怒的时候运用恰当的音效, 这些音乐的选择都强烈地体现了当时的情感, 进一步烘托了节目氛围, 使节目变得更加生动。特别一提的是, 耳熟能详的主题曲, 当由5组家庭共同演唱的主题曲播出的时候, 会将受众的新鲜感与对下一期的期待程度延伸, 轻松活泼的曲调更加强调了该档节目的亲近性。

三、个人评价

这档节目对年轻人来说, 明星将孩子带到镜头前, 展现私生活的一面, 满足了一种对名人私生活的窥私欲, 引起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观看的兴趣。对年轻父母来说, 可以学习节目中的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 在日常生活里和孩子互动, 还可以学习到一定的生活常识。例如, 做饭做菜之类, 还能从节目里父母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化解中学习到和孩子的相处之道, 教会孩子如何和同龄人玩耍。对中老年人来说, 通过观看明星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游戏互动, 回忆起自己当年带孩子的生活, 触动人的记忆。这档节目运用故事本身的新颖性和相关设置, 以及多样化且适宜的表达方式来营造真实的情境, 并通过不断制造冲突与悬念吸引观众。作为成功的亲子真人秀节目典范, 《爸爸去哪儿》也为亲子真人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即以成功的叙事方式来叙述具有深刻内涵的社会议题。在当前公信力不断被消解的情况下, 为亲子真人秀乃至电视真人秀节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杰, 丁胜利.《爸爸去哪儿》热播的原因分析[J].新闻世界, 2014 (01) .

[2]梁湘梓.亲子类节目如何在借鉴中发展——基于《爸爸去哪儿》的叙事分析[J].视听, 2013 (12) .

篇9:爸爸去哪儿了?

审视:“迷途”的父爱

笔者在学校部分年级和班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父爱缺位现象。在回答问题“你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谁更重要?”时,54.6%的爸爸认为“爸爸更重要”。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是谁负责?”“孩子犯了错,通常谁教育孩子?”等问题,他们却选择了“妈妈”。对于“你每天会陪孩子说说话吗?”这一问题,64.7%的爸爸选择了“很少陪”,11.2%的爸爸选择“偶尔陪”,只有24.1%的爸爸选择“经常陪”。这说明,虽然爸爸能认识到自己的角色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笔者曾与40名四年级学生围绕“爸爸平时忙吗?”“你觉得爸爸关心你吗?”“相比较而言,你喜欢爸爸多一点,还是喜欢妈妈多一点,为什么?”等问题进行交流,结果发现,31名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很忙,仅有12个孩子能感受到爸爸的关心。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半数的学生(21名)表示喜欢爸爸多一点,原因是妈妈平时太罗嗦,爸爸的角色则显得亲近一些。

从现实中考察,父爱缺位有如下原因:

参与意识淡薄。传统家庭观念认为,家里照顾孩子、老人都应该是妈妈的事,因此很多爸爸没有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观念,参与意识淡薄。爸爸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这必然造成父性教育的缺位。

生活压力所致。传统家庭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即父亲承担养家责任。由于忙于工作,导致平时无法陪伴孩子,与孩子缺乏亲子互动,自然造成了父爱缺位。

方法技巧缺失。长期以来,父亲是威严的象征。但是,父亲的教育方法倾向于简单地用物质奖励来满足孩子,而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则采取打骂的简单粗暴方式,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最终,亲子关系日益紧张,父爱渐行渐远。

探寻:为父爱“导航”

针对班里部分孩子父爱弱化、边缘化的现象,笔者在班里开展了“走进爸爸”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一 “温馨之忆”:开启温情回忆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是一个不苟言笑,不关心自己的人。为此,笔者开展了一次“温馨之忆”的调查,目的是通过让爸爸回忆与孩子间发生的难忘之事,来唤起爸爸对孩子的关切之情。

小唐同学的爸爸常年忙于工作,平时很少关心小唐的学习和生活。当我收到小唐爸爸的调查表时,很受触动。小唐爸爸写道:

一转眼,儿子已经12岁了,看着他仅是略矮于我的个头,我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他说。还记得,当初他妈妈生下他时,经受了8个小时的产痛,最后是剖腹产下的他。当时,等在手术室门口的我是那么担心,在手术室前的走廊上,来回走了上百次。当听到他的啼哭声时,我欣喜万分;当“肉团子”放到我手上时,我紧紧地把他拥在怀中,我知道我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爱他。可是,现在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我亏欠了他……

难以想象,这段文字出自一个平时很少关心孩子的爸爸的笔下,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爸爸对孩子的爱。

活动二 “现身说法”:唤醒教育意识

结束了“温馨之忆”的热身运动,笔者又通过校信通、告家长书、电话等形式邀请爸爸们参加家长会,结果班里三分之二的爸爸都来了。在家长会上,笔者邀请了班里家教经验丰富并且擅长演讲的小郭爸爸,分享育儿经。台上的小郭爸爸侃侃而谈,台下的爸爸们专心聆听。期间,小郭爸爸通过分享自己的家教故事,让爸爸们确信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次家长会发挥了良好的“幅射”作用,平时连老师电话都不愿接的小夏爸爸,虚心向小郭爸爸请教家教问题。家长会让爸爸们放下了架子,坦诚地畅聊教育孩子的问题,改变了过去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的错误观念,唤起了爸爸主动教育孩子的意识。

活动三 网络平台:开通家教热线

在小郭爸爸的带动下,班里建立了一个QQ群,家长们在闲暇之余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小林同学出现了迷恋网络游戏的倾向,父母多次劝说没有效果,为此小林爸爸在QQ群求助,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最后大家形成了发挥“伙伴力量”的共识,发动孩子共同帮助小林,每天轮流邀请小林参加户外活动,共同学习。渐渐地,小林交上了不少好朋友,不再痴迷网络游戏。

此外,通过QQ群,笔者向爸爸们推荐《家教周报》《家长必读》等报刊,让家长们了解科学的家教理念,掌握智慧的家教方法。为解答爸爸们的家教问题,QQ群在每月设一天为“热线咨询日”,成立了“志愿者”爸爸咨询师团队,家长们可随时咨询教育问题。通过QQ群这一网络平台,咨询师团队化解了不少亲子间的矛盾,解决了家长们提出的许多头疼的教育问题。

两个多月后,笔者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班里超过半数的孩子认为爸爸比以前更加关心自己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江苏无锡 214196)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篇10:爸爸去哪儿了

里面有5个家庭,分别是:石头和郭涛,天天和张亮,黑米和林志颖,森蝶和田亮,安及啦和王岳伦。

我觉得最好笑的是:抢房子还有森碟的裤子掉了,去蟒蛇窝找食材。

我就写去蟒蛇窝找食材吧。

五位家长去找食材,他们一个个进去,第一个是田亮,他在外面对4位家长说:如果我在1个小时内没出来,你们就不用进来了,直接走吧!张亮说:我们会把你的白骨拿出来埋了。田亮走了进去,一下子把食材拿出来了。张亮进去了,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马上拿了出来,摸了摸裤子,说:幸好没有尿裤子。到了林志颖,他进去了,很快拿了出来,他出来后说:食材一个在蛇后面,一个在蛇的一旁。吓得王岳伦连忙跟郭涛说:我把男一号让给你,你拿后面的食材。郭涛说好,郭涛进去了,问一共几条,被人说3条,郭涛说:别骗我。郭涛进去,慢吞吞的走进去,一下子拿出来了。王岳伦进去了,轻轻松松的把食材拿了出来。

篇11:爸爸的爱:爸爸去哪儿...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相信每位常年在外工作的宝爸们,每次要远出工作离家时,都有这种眷恋与不舍的离情别绪吧。

今天是远出工作离开家的日子,两岁的宝宝也许是感应到了这即将到来的离别,从早晨起来就一直黏着我,中午时分也不去睡觉,还赖着我又带她在楼下走了一圈。

好不容易孩子终于睡着了,我赶紧收拾好东西,对着熟睡中的小宝贝说再见,匆匆离去,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心情比行囊更沉重。

路途中想起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一位爸爸,常年在外工作,不能随便回家。妻子生孩子以前都会偶尔逢年过节去陪他几天。怀孕之后大腹便便就不方便再出远门了。妻子生产时,这位爸爸终于回来了三天,也就见了孩子一面便又匆匆离开。等下次再回家时,一开门,看到孩子端正的坐在客厅中间认真的看喜洋洋,男人抱着孩子嚎啕大哭:我这是走了多久?我们家娃都会看动画片了!”

笑过之后多少有些心酸,发现居然和我的经历非常相似,在我爱人怀胎期间我只在节假日回了两次家,每次都感觉那么的匆匆忙忙。

临近预产期的前几天请假回家,待宝宝出生后刚一周我又返回了职场,宝宝满月我无法参加,生病时我不在身边,直到小宝贝一岁时,加上过年休假我总共回了三次家。

小家伙一直是我爱人独自在照顾,原本特别好强的爱人也不得不离开职场变为全职妈妈,每思于此不由得满怀愧疚。

回 忆

关于宝宝成长的陪伴回忆真的很少很少,其中有一件事却让我一直无法释怀。

孩子五个半月的时候,因为感冒诱发急性支气管炎,又加上她是先天性喉头骨软化,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吐奶呛奶。据爱人后来给我说,孩子在一阵剧烈咳嗽之后突然被痰倒吸卡在了嗓子眼里,一下子就没气了,瘫软到爱人怀里再没呼吸。

爱人当时吓坏了,幸亏她平时经常翻看各种育儿知识,掌握一些基础的急救常识,慌乱之中仍反应敏捷的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孩子趴着放在她的腿上,照着后心使劲拍了几下,孩子从嗓子眼里把痰吐出来之后哇的一声才哭了出来。

而与此同时的另一个场景,我正在外地,在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和董事长过本年度业绩达成方案。

突然手机屏幕亮起,我看到了是家里的电话,犹豫了一下后我抱歉的告知董事长“我需要接一下电话,因为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爱人是不会明知道我在开会还打电话的”。

接通电话我只听到爱人刻意平静的声音说孩子感冒发烧要去医院就诊,自己抱着孩子开不了车,让我帮她预订车。

我甚至有些不耐烦。当我订完车满怀抱歉的回到办公室,继续与董事长沟通方案时,我仍然不知道此时的爱人在独自承受着多么大的惊吓和担心。

当天我离开办公室已经是23点以后了,我接通了爱人的电话,她才告知我小宝宝全部情况。孩子被带到医院,医生开了些药,让回家悉心照顾好好休息。

爱人担心影响我开会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告知我当时都发生了什么。我顿时感到内心五味杂陈,思绪混乱,心情久久难以平息……

孩子当时如果有什么意外,还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我会怎么办?

孩子在家出现危险时我还在这里开会,这样的付出真的有意义吗?

在我生命中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

……

我痛恨自己在接到电话时,我的心情竟然是对突来电话打断会议的抱歉,而非是对晚上爱人要独自带小宝宝去医院就医的孤独无助感受;

我痛恨自己对工作太投入,以至于没有听出爱人语气中的微微颤抖;

我痛恨自己在电话中还有点轻微的不耐烦;

……

那晚我彻底失眠了,满脑的如果、万一、疑问、愧疚等问题,很多我都想不明白也无法解答!

真的很庆幸小宝宝没有危险。

感 悟

还有半个小时就登机了,此时突然电话响了起来,原来是爱人打来的,接起电话后传来了小家伙稚嫩却响亮的喊声“爸爸快点回来带我出去玩”。爱人说,小家伙刚醒来就闹着非要找我。

也许是思绪正沉浸在刚才回忆中的原因,堂堂一个七尺男儿,西北汉子,尽然被这个稚嫩的声音一句话就突破心防,我发现自己眼睛湿润了。

接完电话后,我坐着候机大厅中,心酸的感觉挥之不去,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作为常年不在家的职场爸爸们,我们不怕工作的幸苦,不怕职场上的委屈,更不怕工作带来的压力、挫折,为什么?

牙齿咬碎了自己往肚子里咽;失败了自己默默承受鼓舞自己重新再来;流血流汗而泪只是流在了心里;为什么?

忍受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酸与无奈;承受周末加班时,看着别人家庭团聚幸福美满时的无奈;苦苦支撑着思念家人时的酸楚情思…

那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在外工作的爸爸们呢?

因为每一位爸爸心中都有一份责任及一个要守护的家庭,他们要为爱人、子女撑起一片天,这也是支撑着爸爸们的动力源泉。

生活的压力和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为了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

为了让家人能生活的更健康更舒适…

这些目标像一座座大山压着爸爸们,爸爸们一边自我激励着在外打拼,另一方面想到孩子在成长中父亲的隐性缺失,又背负着无限的愧疚与无奈。

我所能做到的是,尽可能的在假期中尽快赶回家,在家里的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爱人和孩子。带她们一起出去来一场短期的亲子游,放下手机给宝宝多讲一个故事,关闭电脑与宝宝多做一次游戏,取消应酬与家人快快乐乐的吃顿饭,做到真正的用心陪伴。

这也是每位爸爸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最基础做起,逐步增加,慢慢的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我们会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为了我们的小宝贝,加油吧,伟大的宝爸们。

作者:七夕爸爸

篇12:如果《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

如果《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

要问近期最红的综艺节目,那就非《爸爸去哪儿》莫属了。明星老爸加可爱萌娃的组合,真是虏获了全中国老老少少的芳心。天下似乎没什么能比搞不定的奶爸以及状况百出的淘气鬼更能打动人心的。每每看到贴着“爸爸去哪儿”几个鲜明大字的车子,载着一对对父子穿梭于中国各样的道路上,便想自己也与他们同往。那些车能走乡村小路,又过软陷的沙漠,各样路况、各样环境,一路奔驰,似是能跑过中国大小山洼、高地雪原、江川湖泊。不过节目到现在还未去过中国最具挑战的西藏高地。当然考虑到大人孩子的身体,西藏或许并不合适;但也不妨碍大家来想像一下,若是《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无论对人对车都将是很大的考验。

林志颖这一对就肯定不成问题。林爸爸自己是赛车手,体能方面应该无多大问题。或许在Kimi的一闹之下,林爸就干脆自己驾辆越野车,一路驰上青藏高原。要上海拔四千米的高地,车的性能要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车子所配的轮胎。作为职业赛车手的林爸,一定知道轮胎对于一辆车的重要性。您若以为世界上只有米其林轮胎,那可就out了!加拿大的速力达轮胎如今也是各赛车和越野车的宠儿,而且它家轮胎不走公路,只走非公路。要上西藏那样的极地,速力达轮胎一定十分给力。

张亮和天天是“天生丽质”,只是天天的体力不怎么样,老输给“森蝶”。要是上了西藏,亮哥还是一把扛起天天的好,就如在北京灵水村那般,立时搞定。田亮父女可得多担心些世界冠军,Cindy是女汉子,西藏可难不倒飞毛腿般的女子。田亮这位“慈祥的爸爸”就只有喊“森蝶,等等爸爸,爸爸喘不过气来了”的份了。至于王导和郭涛这哥儿俩好,上回出海打个渔就吐得跟什么似的,要是上了西藏还不知会如何。要说那二亮在摄制组的车里或许还能扛得住,可这哥儿俩在普通公路车里肯定颠到吐。还是及早向林爸求救,也去弄辆越野车,最重要的是配上适合恶劣环境的轮胎,卡摩拉速力达的轮胎该是不错的选择。

老爸和孩子在配有卡摩拉轮胎的越野车里可安稳到达西藏,可也不能忘了辛苦劳作的摄制组。恳请电视台也为摄制组的员工们多发放些福利,让这西藏行可少些颠簸、多些欢乐。

篇13:《爸爸去哪儿》火热引发育儿思考

在孩子的成长中, “爸爸重要还是妈妈重要”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家庭。传统的观点看来, 带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 爸爸只要负责在外面打拼赚钱就够了。近半数的中国家庭认为妈妈更适合带孩子, 许多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近日, 美国《育儿》网邀请众多育儿专家, 指出了爸爸育儿的诸多可取之处:

首先, 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在妈妈的育儿经里, 保护孩子安全是绝对的座右铭, 但爸爸们的意见却不一样。孩子爬个栏杆, 爸爸在旁一边数, 一边鼓励和指导, 争取孩子爬得更高。妈妈一看到孩子爬栏杆, 会尖叫着:危险!急忙冲过来抱走孩子。

其次, 爸爸更加不拘小节。母亲对待孩子通常遵循常规和标准, 因为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她们事事追求完美。这不但让妈妈不堪重负, 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相比之下, 爸爸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方法。 吃饭的时候, 爸爸看着孩子吃饭洒得到处都是, 还直夸:瞧我女儿, 吃得多好多可爱!妈妈看到满桌满地的残渣, 估计这饭是没法吃了, 爱干净的妈妈立马就收拾桌子顺带教育孩子。

再次, 爸爸更善于保持冷静, 不感情用事。林志颖每次和儿子说话都会蹲下来, 采用一种和他一般高的姿态。而他分享育子心得时直言不讳:“自从有了小小志, 我发现教育没那么简单, 生活也没那么简单, 当爸爸更不简单。玩的时候, 我跟他一起玩, 比他还幼稚, 还疯狂, 但严格的时候更严格。”林志颖透露, 他曾因儿子做错事而把他关在厕所, “我不是一味溺爱和纵容, 我常会一把抓起他, 放在我家的一个透明玻璃厕所里, 限制他的行动, 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后,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 也是终身导师。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 父母要有耐心地等待他做好准备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除了等待, 还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脚步。我想问题不在于是爸爸带孩子还是妈妈带孩子适合, 而是在一个家庭中, 爸爸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孩子需要爸爸宽阔的肩膀和适度严厉的批评, 而妈妈在其中加以引导, 这才是关键。

篇14:照料儿童,爸爸去哪儿了

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33个地(市)、32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设计样本量为32500个家庭。

今年的报告,作为由政府部门发布的全面展现中国家庭发展状况的第二期研究报告,其中,中国家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中国家庭关系有哪些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家庭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老龄化对中国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挑战?都是值得我们今年特别关注的。

照料儿童 爸爸去哪儿了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0至5岁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人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农村祖父母照顾的比例高于城镇;城镇外祖父母和父母双方照顾的比例均高于农村。但父母双方共同照料的只占7.5%。在日常生活照料过程中,父亲角色发挥不足。

近6个月以来,0至5岁儿童在家日常教育承担人与日常生活照料人基本一致,主要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再次是父母双方。母亲承担日常教育的比例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祖父母承担教育的比例农村家庭高于城镇家庭,父母双方承担教育的比例只占11.7%,城镇家庭高于农村家庭。

0至5岁儿童中,22.4%的儿童与父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14.4%的儿童与母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农村高于城镇。母亲每天的陪伴时间在1小时及以下的比例只相当于父亲的1/2,而陪伴时间在4小时及以上的比例是父亲的两倍。总体来说,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于父亲。

此外,调查显示,0至3岁儿童早教活动的参与率为46.7%,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早教形式。

独居老人 占老年人总数10%

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面临更多困难,28.9%的城镇老年人感觉养老目前没有困难,而农村则低于城镇13个百分点。47%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42.3%认为病痛较多,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

老年人日常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老年人接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比重很低,且城乡差异不大。老年人接受过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主要为身体健康检查、咨询,约27%老年人接受过该服务,其次是上门看病和帮助干农活、陪同看病,但接受过这几类服务的老年人很少,分别只有7.5%、6.8%和4.4%。

老年人获得的外部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农村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比城镇更强。居住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倾向于同子女住在一起。随着年龄增长,名下有房产的老人比例降低。82.4%的60至64岁老年人(或配偶)有房产,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重降低至43.9%,且这一现象在农村家庭中更加明显。原因或为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把房子交给子女换得子女养老。

家庭人口以2人或3人为主

调查对家庭、家庭户和户概念进行了界定。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家庭户主要包括依托亲属关系而共同居住的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户人口则包括调查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农村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14人,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农村户平均规模为2.79人,城镇户平均规模为2.63人。

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人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家庭规模中,2人和3人家庭分别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9%和31.7%;4人和5人家庭位列其后,分别占21.0%和11.5%;1人家庭居第五位,占6.4%,6人家庭居第六位,占5.3%,7人及以上家庭占2.2%。调查结果显示,2至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至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流动家庭成为重要形态

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导,核心家庭(以夫妻、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占64.3%,直系家庭占26.2%,单人家庭占6.5%,联合家庭占1.4%,其他家庭占1.6%。

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户主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流动家庭,占比17.2%。在流动家庭中,2人户中夫妻共同流动占81.7%,3人户中夫妻携子女共同流动占84.7%,流动家庭平均户规模为2.59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

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留守妇女占农村已婚妇女的6.1%,留守老人占农村老人的23.3%。其中,在50岁以上及有子女的调查对象中,其子女或子女配偶均不在本户居住的空巢家庭占40.3%。随年龄增加,家庭空巢率呈下降趋势。

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

本次调查的16至59岁家庭人口中,就业比例为81.3%,退休者比例为3.6%,在学者比例为4.6%,未就业者比例为10.5%。全国非农业就业比例为53.0%,务农比例为28.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城镇还是农村,非农就业比例均高于务农比例。女性未就业者比例为15.9%,高于男性未就业者(4.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未就业者比例为13.2%,高于居住于农村的未就业者比例(8.8%)。

接受调查的16至59岁成年人中,除了未找工作者,失业率为4.8%。女性失业率为5.5%,高于男性(4.3%);农村失业率为5.4%,高于城镇失业率(4.2%)。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本次调查结果接近。

nlc202309020552

在婚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有工作(或退休)的家庭占77.6%,夫妻双方均没有工作的家庭占3.9%,18.5%为夫妻一方有工作(或退休)。

31.9%的老年人2013年曾从事过有收入的劳动,男性老年人比例40.5%高于女性23.8%;农村老年人比例42.2%高于城镇12.8%。

>>>相关链接

此次调查对象涉及全国31个省的三万多个家庭,18万人口。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为了了解包括计划生育家庭在内的各类家庭及其成员在经济、社会、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去年组织开展了“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

调查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家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是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二是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三是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四是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亲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五是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比较而言,总体来讲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六是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也产生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七是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庄亚儿介绍,目前我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是人口发展的常态化特征,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了流动人口总数2.53亿,我们国家现在不到6个人中就有1人是在流动的。由于人口流动产生了几类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这次调查重点关注了这些家庭的发展状况差别。现在人口流动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人口流动也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有调查数据表明。

王海东指出,调查数据表明,夫妻共同抚养、教育儿童的比例比较低,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特别是父亲的作用。流动人口当中有一些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亲子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当前流动人口比较多、流动家庭将近20%的情况下,父亲的作用、角色发挥是不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座学校,这个环节的教育非常重要。新家庭计划针对家庭的科学育儿,怎么做好父亲、怎么扮演好父亲的角色都有专门的培训,相信会对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发挥作用,会对家庭育儿有所支持和帮助。

关于失独家庭,王海东表示,他们面临一些特殊困难,据了解主要在生活照料、大病治疗、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几个方面面临突出困难和问题。

上一篇:残疾人劳动就业下一篇:他生气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