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2024-05-15

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精选11篇)

篇1: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培养目标及办学方式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7]57号)精神,自1998年起在企业中招收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我校特别重视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通常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即教师走出校园,课堂设在企业;学生入学不离岗,所学内容、研究的课题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报名事项

1、报考条件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05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2004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按国家学位办有关要求,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10%以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所占的比例单列,但不超过该领域当年录取总数的20%。

(3)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注意:按照学位办的有关要求,考生在报名前需进行资格自审。报考者须满足报考工程领域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工程领域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将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报名方式与时间

全国联考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登录有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网站,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资格审查表(样表)。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持资格审查表(样表)和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缴纳报名考试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报考者应仔细核对现场确认时当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和“报名登记表”,认真核对并阅读相关信息后,在“诚信承诺书”栏签名确认。只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照相、缴费及确认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网上报名时间:7月上旬

黑龙江省考生报名网址:http://xwks.hlj.edu.cn 现场确认地点:哈工大(一校区)行政楼114室

现场确认时间:7月18日-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00 其它地区考生报名请查阅学位中心网页:http://

3、资格审查

(1)按照国家文件要求,除考生资格自审外,对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有关工程领域的条件的资格审查,由招生单位组织在录取前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学校不予录取,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和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2)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报考院(系)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3)在专业课考试前,考生将身份证、《报名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一并交报考工程领域(学科)所属院(系)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院(系)将《报名资格审查表》存档。

4、其它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一般应在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报名和考试。以企业为依托集中办班的考生报名,由企业统一组织。单独报名者,报名前必须与相关学科联系人联系,确认相关院(系)是否在考生所在地开课,并在所在院(系)备案,未在院(系)备案的单独报名考生报名无效。相关院(系)联系人见后表。

(2)报名时请认真填写“报考院(系)”一项,以此确认第二阶段的考试,具体见后表。

(3)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由本人所在单位推荐报考,推荐单位与培养单位必须签定工程硕士培养协议。

(4)报名费:80元/科。

(5)工程硕士研究生与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内硕士生二者不得兼报。

三、考试

1、考试方式

2008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采取两段制考试入学办法。

第一阶段,考生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为二年。“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日、俄之一)运用能力测试。每部分各占100分,满分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大纲请参见《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版)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考试(包括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由我校统一组织安排。具体考试科目见后表。

2、考试时间

GCT联考考试时间:2008年10月26日8:30~11:30 我校专业课考试时间:2008年11月1日

3、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申请第二阶段考试

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且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工程硕士录取标准的考生(语言40分;数学、逻辑、外语 30分;GCT总分 200分),可以持本人成绩单等材料向学校任一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申请报名参加专业课考试(报名时请咨询报考领域在考生所在地是否招生及报名的时间地点等事宜)。报名的具体事宜见《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考生申请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第二阶段考试的说明》。

四、录取

每年1-2月,我校根据考生考试情况,按考生成绩择优进行录取,招生名额由我校自定。录取时,考生单位或个人须与我校共同签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培养经费将在协议书中确定。

五、其它事项

1、每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2.2万—3.0万(根据委托培养单位地域和招生领域不同而确定;软件工程硕士收费标准为:1.8万元/年)。

2、工程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软件工程硕士为2-4年)。其中课程学习必须在1—2年内完成,攻读学位期间在学校本部学习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半年。

3、录取工作将于每年一、二月份进行,按成绩录取。每班学员人数一般应超过20人。

4、有关准考证的发放、考试成绩的查询及录取等相关事宜,我校将及时在研招办网站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看。

六、联系方式

1、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相关领域招生联系人具体联系方式见后表。

2、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招办

联系人:贾云刚

周善宝

霍钢 李文彬

话:0451-86414004,0451-86416113

真:0451-86415167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编:150001 网

址: yzb.hit.edu.cn

篇2: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二、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报名时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单独考试除外)报考我校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此类考生若选择复旦大学报考点,须上传提供本人上海市户口簿或居住证,工作单位在上海市的考生提供本人最近三个月的社保记录。

四、凡报名参加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网上报名时,“报考点”栏须选填“复旦大学”(考点代码为:3102),“考试方式”栏须选填“单独考试”,“考试科目”栏请先填写所报考专业对应的统考科目,后期由我校统一修改为对应的单独考试科目。

五、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旦大学报考点考生报考信息确认将于2011月7日――11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进行,报考复旦大学并选择复旦大学报考点(代码3102)报名考试的考生均须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考复旦大学、选择其他报考点报名考试的考生请按照所选报考点的要求进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时间:年11月7日8:00至2016年11月11日17:00(期间24小时开放),请在系统关闭前完成所有网上确认步骤。

六、网报期间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公布的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复旦大学报考点因实行网上确认,认证报告由考生在复试阶段审查报考资格时提交)。

七、下载准考证时间:2016年12月15日至12月26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或yz.chsi.cn)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面均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八、初试日期: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九、初试地点: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请于开考前一天前来熟悉考场)。

十、初试成绩查询: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下载、打印成绩单(我校不另行寄发),具体开通时间将提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请予关注。

十一、复试时间:2016年3月上中旬左右。

十二、所有考生的报考资格将在复试时进行审查,届时请带好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应届生携带学生证。

(3)往届生携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需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学历查询”栏目进行申请和下载打印。若无法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线申请和打印,须按照该网“学历认证”栏目公布的认证代理机构和认证申请办法进行书面认证,并于复试时提交认证报告。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学位证书须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4)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携带报名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

(5)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6)“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7)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于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1.复旦大学20硕士研究生报考考生须知

2.考研报名费能退吗?

3.2016考研西医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详解

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含答案)

6.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7.20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汇总(Word完整版)

8.2016考研政治真题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9.1991年全国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篇3: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关键词:金融危机,硕士研究生,报考,引导机制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爆棚”景象, 各高校报名人数普遍增长, 为了掌握第一手实证资料, 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笔者借助自己的工作实际,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硕士研究生报考问题而设定, 通过数据收集、资料分析、对比研究, 旨在全面了解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际情况, 评估金融危机对研究生招考和培养的影响程度, 掌握其客观规律, 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问题和机遇, 构建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立体引导机制, 进而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实证参考。

本研究选取湖北部分高校 (以7所211重点高校为主, 包括其他部分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 的2009年应届考生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实际收到问卷2484份, 有效问卷2028份。问卷主要围绕考研的目的原因、确定考研的时间 (包括确定报考的时间、确定学校的时间、确定专业和导师的时间) 、了解报考和备考信息的途径、备考的时间、对本科阶段学习的影响、对研究生招生的希望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

硕士研究生报考呈现的问题和机遇

基于实证样本的分析, 结合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的情况, 我们发现, 金融危机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直接影响是报考人数尤其是应届生报考人数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呈现出许多问题, 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存在的问题

1. 竞争的激烈性。

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从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的情况分析, 这种竞争的激烈性首先表现在报考人数的剧烈增长, 10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率达217.9%;其次表现在录取比例实际降低, 虽然从录取的相对比例看, 10年来似乎总体保持稳中有增, 甚至还有较大的增长, 但是随着各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推荐免试生比率的大幅度提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指标的增加, 实际录取比例明增实降, 录取竞争激烈。尤其是2009年,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表现更为突出, 录取比例相对下降, 报考人数反而再次回升, 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今后几年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2. 报考的盲目性。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硕士研究生报考表面上看来目的明确, 那就是“回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占据主导地位。调查中有几乎一半 (49%) 的考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选择了考研, 但到底考研能否一次性成功, 能否真正地“回避”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难还是未知数, 他们仍然是盲目的;而且还有5.6%的考生选择了“随波逐流或家庭压力”, 比率虽然不大, 但是绝对人数不少。这些考生本身报考就是盲目的, 或者说目的不够明确, 一旦被录取, 其培养可能又会面临新的问题。同时还说明金融危机不仅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3. 备考的仓促性。

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 一半以上 (53%) 的学生是在大三下学期确定报考研究生, 甚至还有16%的同学是在大四上学期才决定报考研究生, 思考和备考的时间竟然只有三四个月, 显然是仓促应战、心怀侥幸;即使是那些早就准备考研的同学, 准备也不一定都很充分, 大部分考生所用于备考时间为一年左右, 其中还要学习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 处理许多个人问题, 备考英语四六级, 撰写毕业论文等, 真正用于备考的时间屈指可数。尤其是那些临时决定报考的同学, 他们几乎没有经过系统复习, 就直接上考场, 报考仓促, 准备当然也很仓促,

4. 改革和引导工作的滞后性。

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教育行政部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 紧急调整招生政策、培养政策和就业政策, 缓解了金融危机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就业工作的影响, 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现存的问题, 比如研究生扩招问题、招生制度问题、培养模式问题、研究生就业问题等等, 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改革明显滞后。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绝对数达到124.6万, 其中应届生约占70%, 几乎占到全部应届本科生的1/3, 有的学校甚至达到50%以上[1]。因此, 无论是在抽样调查分析还是在从事招生工作的实践中, 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引导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通过对考生考研的目的原因、报考专业和报考学校等方面的调查, 我们发现, 对学生报考的科学引导甚至是系统的生涯规划迫在眉睫。

(二)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面临的机遇

1. 对考生而言, 机会增加、实惠更多。

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虽然存在许多风险, 但是也蕴含着许多机遇, 对考生而言, 由于国家为缓解金融危机带给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 出台了一系列对学生有利的政策, 如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考试加分制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扩大招生规模、弹性学制、鼓励报考以及增加就业岗位等政策, 这些都预示着硕士研究生在报考中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惠, 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 对招生单位而言, 生源充足、政策优惠。我

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一直存在生源不均衡的问题, 报考地区间的不均衡, 招生单位间的不均衡, 专业间的不均衡, 导师间的不均衡, 应届和往届间的不均衡, 这些除了考生自己的选择因素外, 许多是学校名气、科研能力、培养方式、国家政策倾向等因素所导致的, 而这次金融危机不仅给考生有了一个重新反思过去选择的机会, 更给招生单位带来了生源, 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的关注, 能够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学生。

3. 对国家而言, 抓住机遇、促进改革。

这次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也显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检验了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在高等教育方面, 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为经济社会建设更好服务、大学毕业生更好地就业等,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应该分析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的种种问题, 抓住机遇、促进改革, 确保高等教育发展的稳定性, 加快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制度建设。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

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立体引导机制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 当务之急是为新一轮和以后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构建立体引导机制, 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引导机制构建

目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有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单独命题考试三种, 但免试、单独命题考试招生人数很少, 绝大部分考生都是通过全国统考方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全部是采用全国统一初试加招生单位复试来完成。国家每年以接近120%的比例划定全国统一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 各招生单位既无降分录取的权力, 也无法对有限的生源进行选择。这种模式和制度, 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不利于高校自主权的发挥和选拔创新性人才, 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各个招生单位的总体规划, 尤其是对中、小型院校, 许多考生是通过调剂录取方式完成的,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2]。因此, 许多专家都提出了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扩大招生单位和导师自主权的做法, 也提出了包括改革考试制度、录取制度等一系列的方案。在现存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和制度的前提下, 构建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立体引导机制, 首先就是要构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 的宏观引导机制。

通过实证样本分析, 可以看出有80%以上的考生是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或者其主办的官方网站来了解信息和进行报考。而我们在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受影响的根源时, 教育行政部门的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也是其根本因素。因此, 构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 的宏观引导机制, 首先是教育部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关注现实、深入调研、统筹兼顾, 及时出台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并且将多年总结的成功经验和政策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充分发挥政策的时效性、制度的权威性和法律的稳定性;其次, 在宏观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 积极改革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 尤其是统考科目的设置, 给予招生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再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整招生计划, 在招生规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招录方式、培养模式、费用分担等方面及时发布权威的统计和预测, 从宏观上引导考生科学报考, 避免报考的冷热不均和生源浪费现象。

(二) 招生单位的中观引导机制构建

招生单位对学校的宣传、对专业的推荐、对导师的介绍, 以及学校培养方式的改革、招生规模的调整、奖励机制的实施等信息引导,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报考的选择。在调查中, 有88%的考生希望招生单位各种信息要公开、全面。因此, 构建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立体引导机制, 招生单位作为桥梁, 必须构建中观引导机制, 对考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

构建招生单位的中观引导机制, 其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是招生部门必须根据自己监测的每年的报考数据、人数分布、专业设置、考试方式、录取程序、导师情况、学校特色、市场需要、就业状况等, 完善招生培养的信息数据库, 及时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 并且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 出台适合本校特色的招生政策;其次, 完善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学校招生网站、报纸杂志、社会媒体等渠道, 将招生的最新政策、措施等信息, 迅速发布出去, 让考生能够及时查阅和了解;确保招生咨询系统的畅通, 报考网络在线服务、电话咨询、招生宣传等, 尤其是报考前有计划的招生宣讲, 面对面的答疑, 效果都很好[3]。

(三) 本科院校生涯规划等部门的微观引导机制构建

本科院校是考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梦开始的地方, 也是为硕士阶段打下坚实基础的地方, 没有本科阶段的引导, 学生的报考就很难跳出盲目性的怪圈, 调查中也有25%的考生希望得到本科学校生涯规划的指导, 64%的同学认为研究生报考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存在较大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考生报考的盲目性和心存侥幸心理以及部分考生一心只读考研书的现状对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非常不利。因此, 要构建完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立体引导机制, 必须包括本科阶段的微观引导机制。

构建本科阶段的微观引导机制涉及不同的主体, 包括基础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甚至是已经读研的校友。但是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 承担重任的主要应该是生涯规划部门的教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不一定有系统的生涯规划部门, 但是几乎都存在类似的机构, 如就业指导部门、毕业分配部门, 或者是辅导员等, 因此, 我国构建本科阶段的微观引导机制, 就要充分发挥不同微观主体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中的引导作用, 把硕士研究生报考作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一部分,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就要求, 首先要提高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导师, 能够及时了解本科生的实际和心理状态, 了解国家政策和形势, 从大一开始就进行系统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并将其渗透到整个大学阶段,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考研, 理智选择考研, 科学准备考研, 顺利实现考研。其次, 要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引导作用, 要把考研的目的, 考研的内容, 考试的技巧、能力等渗透到课堂上, 与课堂教学相衔接。如果学生为了考研而只学习考研课程, 荒废了本科阶段其他课程的学习, 不仅很难到达录取的标准, 即使录取了, 也很难适应专业和社会的需要, 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都不利。再次, 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部门的引导作用, 就业指导部门掌握着每年各个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能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以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他们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学校实际和国家政策, 预测出未来的就业前景, 从而给研究生报考一个合理的建议, 引导报考者正确报考。最后, 还要发挥已经读研的校友, 或者同班、同寝室等同学的相互引导和激励作用。

总之, 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引导机制的构建是一个立体的系统, 必须综合发挥国家、学校和老师等几个方面的作用, 各自发挥所长、相互协调, 共同引导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 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9-02/18/content_17297923.htm.

[2]王志兵.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7, (2) .

篇4: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高山流水遇知音】乐器表演专业

在众多音乐学院里,乐器表演专业的分量最足,专业方向最多,招生人数也是最多的。乐器表演专业大概分为西洋乐乐器表演和民族乐乐器表演两个方向,而西洋乐乐器一般分为键盘乐器、管弦乐器。

键盘乐器不仅包括我们最熟悉的乐器之王——钢琴,还有电子琴、合成器、手风琴、风琴等。开设钢琴演奏专业的院校很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的相关专业都很权威。尤其是沈阳音乐学院的电子琴专业,有双排键系的主任沈小明教授坐镇,培养出了很多国际上获奖的选手。

管弦乐器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萨克斯、小号、长号、大号、圆号、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吉他、打击乐等。与键盘演奏不同的是,键盘演奏很多时候是单独演奏,而管弦演奏则大部分是团体演奏。在国内,优秀的上海交响乐团使上海音乐学院在管弦乐器表演方面所向披靡,独领风骚,教学水准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地位。

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文明源远流长,《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曲目都令人如痴如醉。民族乐器包括古琴、筝、琵琶、三弦、柳琴、扬琴、中阮、二胡、板胡、低音拉弦乐、笛、管子、笙、唢呐、打击乐等。与西洋乐比较而言,选择民族乐器的学生不仅要熟悉简谱,还要对五线谱略知一二。因为高考的专业加试里,民族乐器表演的考生一样也需要考乐理与视唱练耳。

特别说明一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除了开设固定的民族乐器专业,还设有特别的专业,如马头琴、热瓦甫、弹布尔、冬不拉、独弦琴、月琴、小闷笛、莪芘、筚篥、直笛、横笛、巴乌、葫芦丝、象脚琴、牛角胡、芦笙、吐良、阿乌、叮琴、小三弦等。其他可供选择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贵州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南大学、沈阳大学、海南大学等。

报考提醒:

所有报考乐器表演专业的考生,都会附加乐理、视唱练耳的加试,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因为有很多学校会在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成绩中,筛选出成绩优异的学生。

【为梦想而歌】声乐表演专业

声乐表演专业基本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时下刚刚兴起的原生态唱法。一般情况下,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需要一定的钢琴底子,演奏得达到一定程度,而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便不作太高的要求。

谈到通俗唱法,我们马上会想到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超女李宇春、何洁。而且,现在的通俗演唱圈内,来自正规音乐学院通俗演唱专业的人也非少数,我国很多音乐学院也都开设了通俗专业,如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

报考提醒:

学生在高考加试中不仅要演唱歌曲(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还要掌握乐理基本知识和五线谱视唱技能。

【“舞”林高手】舞蹈专业

舞蹈专业的学生一般得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才可以参加高考的专业课加试,这基本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呀。作为舞蹈专业的大学生,除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现代舞技术、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舞蹈剧目分析、舞蹈创作实习的能力之外,还要适当地掌握音乐(钢琴、曲式分析)、舞蹈编导理论、现代舞专业基础课程、现代舞表导教系等相关专业知识。

北京舞蹈学院是该领域的大佬,沈培艺、李恒达、官明军、张润华、邢亮、刘震、叶波、黄豆豆、武巍峰、王亚彬、刘岩、胡岩、王磊、张姝、孙锐等多位优秀演员和青年舞蹈家均出自此门。其他开设舞蹈专业的院校有云南艺术学院、河南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吉林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同济大学电影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

报考提醒:

该专业对考生有身高要求,普遍要求女160cm以上、男170cm以上。另外,考生还要柔韧性好,弹跳力强,动作协调,表现力好,音乐节奏感强,有一定的想象力。

【音乐行必有我师】音乐学专业

音乐学专业包括艺术学与教育学两个方向。

艺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以朝着电视台电台编辑、评论、策划、管理,及影视公司发展。因此,需要该专业的学生掌握大量的音乐史论、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的能力,以及作曲技术的基础和相当的文学功底。总之,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灵活的音乐思维,渊博的音乐知识和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

而教育学专业则是为中学培养优秀的“孩子王”。因此,本专业的学生除了必修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接受舞蹈、指挥等相关方面的训练。

除了专业性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学专业外,很多院校里的音乐学也非常优秀,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

报考提醒:

考生应掌握乐理基本知识和视唱五线谱技能;能演奏乐器;会演唱;掌握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外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加试和学习钢琴、声乐两门专业课,而声乐一般则都是美声与民族唱法。

【秉烛夜“谱”】作曲及作曲理论专业

作曲大概是音乐艺术专业中最需要付出汗水的门类,在四年或者五年的大学本科生活中,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各种音乐体裁的作曲技巧,并能够熟练地把握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俗称四大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学习戏曲音乐作曲者,还应系统地学好戏曲音乐艺术的知识、戏曲作曲的基本技能和创作规律等。侧重学习电子/电子计算机音乐者,除了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的有关知识,还要能够较熟练地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分析、研究和创作。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培养了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活动家,如谭盾、郭文景、叶小纲、陈其钢、陈晓勇、唐建平、陈怡、周龙、张小夫、刘索拉等。退而求其次的话,开设作曲专业的院校还有四川音乐学院(五年)、云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五年)、新疆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五年)、沈阳音乐学院(五年)、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河南大学、武汉音乐学院(五年)、星海音乐学院(五年)、广西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五年)、中国戏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五年)、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

报考提醒:

考生在高考加试中不仅要通过钢琴或其他乐器的专业加试,另外还有乐理和视唱练耳的严格考试。

【声音魅力的记录者】录音艺术专业

这是一个非传统的音乐艺术专业方向。电影、电视、歌唱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录音。随着影视音乐的日渐繁荣,人们对录音的技术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更多的使用高科技设备以及市场对于高品质的作品的要求,使得这个领域对录音艺术的专业人需求量不断增大。该专业毕业生除了能在广播、电视、电影系统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录制外,还可以在很多商业的演出公司工作,更可以到高校任教。

学习录音艺术专业,除了要求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外,更要加强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的训练。比如,声音录制、艺术处理等方面,以及掌握声音(音响)设计、音频目制作的能力。这些看起来很有趣,但学习起来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得通俗点,乐器表演、舞蹈、声乐表演更像是一门被欣赏的视觉、听觉艺术,而录音技术更像是一门技术活,是艺术与技术的“混血儿”。目前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报考提醒:

录音艺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报考竞争不会像传统学科那么激烈,那些专业学习起步较晚的考生,报考这些专业可能更切合实际。

│作者单位:河南省嵩县实验中学

篇5: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五纬路21号110003024-62180575接收报考全国统考(不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沈阳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沈阳市域内应试语种为俄语和日语的考生报考(不含法硕联考)

2102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招生办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斯大林路687号1161000411-87877707接收大连市户口或工作在金州域内的往届生的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报考。

接收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连财经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大连艺术学院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报考。

接收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报考

210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招考办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熊家岗路28号110026024-25441672接收报考全国统考(不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法硕联考(含各语种)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接收报考沈阳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04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招考办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寿寺街高台庙后巷28号110013024-24133522接收报考全国统考(不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沈阳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05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招考办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工农路32号110043024-88570967接收报考全国统考(不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沈阳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06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6号1160440411-86111234

2107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招考办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雪山路8号110031024-86275404只接收考试方式为“全国统考”的考生报考(不包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2108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招生办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七贤岭汇贤园4号腾飞3号楼935室1160230411-84795893接收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报考

2109辽宁省鞍山市招考办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60号(老卫校院内科技馆一楼西侧)1140050412-2663005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鞍山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0辽宁省抚顺市招考办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辉南路41号(五职三中院内)113006024-53996961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抚顺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1辽宁省本溪市招考办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市府路8号1170000414-2848960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2辽宁省丹东市招考办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振七街兴七路48号1180000415-2536773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3辽宁省锦州市招考办辽宁省锦州市解放路五段24-1号1210000416-2850991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锦州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4辽宁省营口市招考办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新华路南一号1150030417-2806645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5辽宁省阜新市招考办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矿工大街36号1230000418-6010040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接收报考阜新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6辽宁省辽阳市招考办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新兴街72号1110000419-3667786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7辽宁省盘锦市招考办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市府大街8号1240100427-2824893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8辽宁省铁岭市招考办铁岭市凡河新区泰山路商业88-10-2111024-79792811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19辽宁省朝阳市招考办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凌河街四段483号1220000421-2620661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20辽宁省葫芦岛市招考办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新区龙湾大街3号1250000429-3100305接收报考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考生。

2121辽宁大学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110036024-62202349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2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1160240411-84708338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报考

2123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110870024-25496237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24东北大学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110004024-83681389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报考

2125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鞍山市千山中路185号1140510412-5928178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2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1230000418-3350462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27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1160260411-84729493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28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17#110161024-88487057

2129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110013024-31670100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30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1160440411-86110153

213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110847024-31207065

2132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110016024-23986089

2133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黄河路850号1160290411-82159070

2134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1160250411-84710347接收报考本校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2135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794号1160280411-84106587

2136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1160340411-86323616

2137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110168024-24692889

2138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53号110034024-86592979

2139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招生办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长江路100号1160010411-82635860接收报考大连市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应试语种为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考生

2140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招生办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沈阳路139-1号1160110411-83683522接收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等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毕业生的全国统考和管理联考类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专业的报考

篇6: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1.报名、考试及录取

(1)深圳研究生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各招生学科的报考条件、报名、考试及录取工作均与哈工大校本部要求一致。具体参照《2012年哈工大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附件1)

(2)各招生学科考试科目与哈工大校本部各学院对应学科的考试科目相同,参考书和考试大纲也相同。

(3)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复试地点在哈工大校本部。

2.培养方式及学制

硕士生采取传统实验室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的三种培养方式,学制为2年或2.5年。

3.奖学金与生活补助

硕士生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评定办法(试行)》确定奖学金等级、学费标准,2012年硕士生奖学金设置,待国家政策和学校要求明确后,将尽快通过深圳研究生院网站对外公布,可查询学生发展处(部)网站http://xsfzc.hitsz.edu.cn首页“招生信息”栏。

推免生与统考生分别单独评定奖学金。所有被深研院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学年奖学金等级都是特等,奖学金金额为7500元/人·年。

硕士生生活补助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补助发放办法管理办法(暂行)》管理,可查询教务处网站http://sys.hitsz.edu.cn/dept/pyc/Roll.asp。

4、关于公派出国留学、招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研究生,同哈工大校本部要求一致,请参照哈工大校本部报考须知。

5.报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033759

传真:0755-26033356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B栋201E室学生发展处(部)

邮编:518055

电子邮箱:yzb@hitsz.edu.cn

学院网址:http://。2011年11月10~14日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具体地点及有关要求可查阅报考点的网站,哈尔滨工业大学报考点的确认时间、地点及有关要求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网址:http://yzb.hit.edu.cn,下同)。

2.报考点选择。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要正确选择报考点,并到该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和参加考试。哈尔滨工业大学报考点(代码:2301)只接受报考我校的考生和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推荐到本校及外校的学生)。外地报考我校的考生可以在当地报考点就近报名考试,具体情况可查询当地省(市)招生办网站。

四、考试

1.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科目详见招生学科目录中有关考试科目的设置。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发行,考生可在各大书店购买查阅。我校自命题初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可通过我校研招网查阅。初试时间为2012年1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统一规定为准。初试地点与准考证发放等信息,请于2011年12月中旬到我校研招网查询。考生初试成绩预计于2012年3月上旬通过我校研招网公布。

2.复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初试通过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资格基本线由我校自主划定,预计于2012年3月中旬通过我校研招网公布。对于具有国防、军工专业背景且报考理学、工学一般学科的考生,其复试资格基本线将参照我校照顾学科线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具体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复试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复试时间预计为2012年3月末,复试科目及具体要求将于2011年10月末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科目可向报考院(系)咨询。

五、录取

我校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确保质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硕士生的录取工作。录取时将综合考虑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具体办法于录取前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六、关于报考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与哈工大(威海)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网址:)与哈工大(威海)(网址:)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颁发与校本部相同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有关两个校区的详细介绍可在网上查阅。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和哈工大(威海)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由校本部相关学科按照“分开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录取”的原则进行。

七、关于报考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

根据国家五部(委)教民[2005]11号文件精神,我校2012年将在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所属学科,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定向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划线”等特殊措施进行招收。考生考取后签署定向培养合同,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地域)工作。

八、关于报考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

1.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国防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2.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在上条规定范围之外的在职工作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方式,培养经费为0.9万元/年(特殊说明除外)。

报考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交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其报考的证明,录取后由定向或委托单位、考生及学校三方签定相关协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职工相关审批事宜可与我校人事处联系。这类考生执行统一的录取标准,不参加奖助学金评定,学习期间不转人事、档案关系,其工资、医疗费由定向或委托单位支付。

九、其他有关事项

1.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我校接收一定比例的推荐免试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本校推免生和外校推免生),这部分招生人数包含在招生学科目录所列的招生人数中。

篇7: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2018专硕考研:工程硕士报考须知

报考工程硕士的考生们可以参考以下小编总结的此专业学位常识十问,其中清楚明白的解答了关于这个专业考研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概念扫盲部分

1、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区别? 关键词:单证 双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在职工程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而工学硕士具有双证。

2、全日制工程硕士VS在职工程硕士?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地位平等

国家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特点,允许各学校培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其中全日制工程硕士占了很大比例。与以往GCT在职工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毕业可以拿学历证和学位证,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全日制工学硕士地位平等。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每年会减少工学硕士而增加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工程硕士比工学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校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不同于GCT在职工程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构成不小的挑战。

3、在职工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怎样? 关键词:含金量

由于在职工程硕士拿到的只有学位证,企业对在职工程硕士的市场认可程度略有差异。

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员培训部高层培训中心项目主管顾巍表示,随着近几年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逐渐上升,很多企业不再苛求学历证书,而是更关注专业学位证书本身的含金量。

4、报考GCT(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条件? 关键词:学士学位或本科学历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报名备考部分

5、攻读在职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须知 关键词: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2)考试方式

除了部分学校和部分专业,在职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篇8:《材料工程》投稿须知

《材料工程》为月刊,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览》和科技引文统计源 (核心) 收录期刊,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等机构入编期刊。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 、剑桥科学文摘 (CSA) 、美国化学文摘 (CA) 和日本科学技术数据库 (JST) 等多家国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刊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化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投稿约定

1) 本刊接受科研论文、综述性文章及研究简报和快报等方式的论文。

2) 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建设中, 目前需打印一份纸质稿件邮寄到编辑部, 邮寄地址:北京市81信箱62分箱 (100095) , 收件人:《材料工程》编辑部 (务必写明收件人) 。

3) 本刊暂不收取审稿费, 对刊登的稿件收取发表费, 在邮寄录用通知时, 通知作者交付发表费。论文发表后, 支付相应稿酬 (包括提供给各检索机构的稿酬) , 并赠送当期杂志。

三、论文书写及相关要求

1) 摘要为论文精华, 它独立于正文而存在, 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 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中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在150~200个实词为宜。特殊情况字数可略多一些。摘要编写应注意以下问题:

———摘要应由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或结论三部分组成, 直接写出研究问题, 尽量避免介绍背景信息, 过程和方法应尽量详细陈述, 结果或结论应明确列出。

———摘要叙述要完整, 清楚, 简洁明了。英文摘要尽量用短句且句型不单调,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摘要中不要出现类似“本研究是对过去工作改进”等词语。同时作者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文摘。

2)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 且在文中引用处应按“[文献序号 (右上角标) ]”顺序标注。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篇, 同时参考文献应以近几年出版的文献为主, 同时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在稿件录用后再作要求。

3) 引言 (前言) 部分以500~1000字为宜, 这部分应详细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 本研究工作的基础及要解决的问题。本部分一定要有国外研究情况, 引用国外参考文献不应少于5篇, 国内文献不应少于3篇。

四、其他约定

1) 作者请自留底稿。正常情况审稿周期为3个月, 如逾期请致电 (010) 62496276查询。未录用稿件, 本刊不退原稿, 只通知退稿, 不反馈审稿意见。如需审稿意见, 请与编辑部联系, 在支付审稿费后, 可以提供。

2) 稿件在投本刊前请在原单位完成保密审查等手续。

3)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的情况, 本刊将在两年内不再接收此作者的稿件, 并追究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4) 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在签署《保密审查单及作者声明》后, 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 需经编辑部同意才可更改。

5) 来稿文责自负 (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 。

篇9:研究生报考须知

2考生必须在2011年10月31日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2012年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并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名费,不进行网上报名、缴费的将不能取得2012年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关于网上支付说明详见公告

三、公告四)

3“招生单位”一项应选择已经接收本人推荐免试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4报考点必须选择“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代码为1313,如错选报名点其报名信息无效。5考试方式选择

推免生必须在考试方式菜单中逐级选择“推免考试”-“专项计划”-“无”,选择完毕后根据弹出的窗口提示输入学校发给本人的校验码,提交后如实填写有关信息,确保网报信息与审核通过的信息一致

6如考生发现报名信息有误,可在国家规定的网报时间内,凭报名号等信息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的修改。“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为报考关键信息,不论是否支付报名费,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都不允许修改。

7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名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报考关键信息,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的,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予退还。此时,考生若要正确报名,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月31日)前,重新报名、交费。

8为方便考生,我省推荐免试生的现场确认工作由本科毕业高校具体负责。网报结束后,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确认,不进行图像采集的学生,其网上报名信息无效。

9已被推荐为推荐免试的学生不得再参加2012年硕士研究生其他考试的报名和考试,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篇10: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1、报考我校的以下考生必须选择华北电力大学(1162)作为报考点,且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后,必须以“网上支付”方式交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华北电力大学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否则报名无效:

⑴北京地区的考生(不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

⑵报考单独考试的京内、京外考生;

⑶报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京内考生。

2、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现场确认期间一律不接受现场补交费。

3、除报考单独考试和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外的其他所有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供北京市户籍证明或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否则不予现场确认。相关证明必须与网上报名信息一致,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4、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鉴于认证反馈时间将近一个月,请考生务必留出充裕的时间做好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否则华北电力大学报考点将不予进行现场确认。

6、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为年11月9日―12日,逾期不再受理且报考资格无效。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的具体工作安排于11月初在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7、确认程序为: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注册有效的学生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出示由教务部门提供的修过六门本科课程的成绩单原件。

8、特别提示:只有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电子照相和信息确认全部完成后,考生的网上报名信息才有效。

篇11: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1.时间、地点及确认程序:

(1)时间:11月9日至11月12日

(2)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3)确认程序:报考点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及相关证明→考生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报考点拍摄考生电子照片。

为方便我校昌平校区附近考生(仅限报考我校考生),中国政法大学考点还将于月8日之前,在昌平校区设置报名站,办理现场确认事宜(昌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具体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将于近期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通知。

2.须携带证件或材料:

(1)报名信息校对表(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

(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其他证件无效)。

(3)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4)工作或户口在北京地区的非应届毕业生考生,现场确认时需提供京内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工作证明及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或户口相关证明。凡由考生所参加的考研培训机构开具工作证明的,不予办理现场确认手续。提供虚假证明者,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未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者,不予现场确认。

(6)在20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7)获国(境)外相应学历(学位)证书者,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该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9)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须加盖公章)。

3.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4.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照相的考生,报名无效。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下一篇:文明创建我先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