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心得

2024-04-08

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心得(通用8篇)

篇1: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心得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生物学著作,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该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篇2: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心得

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它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从我们学习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这些科学理论的诞生与应用都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他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从这部书中,我不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文章,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现在,聪明的人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使方便、快捷的节奏悄然进入人们生活中。高铁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缩短了人们间的距离。

袁隆平克服重重困难研究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短缺的问题;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出、氢弹,增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吴孟超将毕生的时间都入到肝胆外科的研究中,至今未离开手术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他们热爱科学研究,不畏辛苦,为人类造福。然而,在充斥着利益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利用科学,用高科技研制有毒化学试剂加入食品中,试图谋取暴利。假烟、假酒早已屡见不鲜,爽口的饮料中有塑化剂,美味的饭菜加入了地沟油、苏丹红。入股额大家都利用科学,用于满足自身的欲望,不考虑他人、社会,那还不如回到古代,回到没有危害到人们健康的时代里。

想到这里,真想告诉大家要正确对待科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以正确的态度对科学。热爱科学,是让它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所以,让我们热爱科学,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执着坚持的精神徜徉在科学的海洋中,让我们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让科学为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范文2

《物种起源》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今年以来仍居于多家图书榜前列,仍在读者的手上流传着。

在英国伦敦,那一天是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一定会被当做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接受。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生物的变异及相互适应的途径,从家养而变异的知识,因为每种生物产生的个数,远超过其所能生存的个数,所以常引起生存的斗争,于是人生物的任何变异性质,不论其如何微小,只要是在复杂的和特殊的生活状态下有利于它本身的,即将有较佳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变异了的类型。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就在人们对生命演进机理持不同见解的各门各派展开激烈论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进化论思想终于在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手中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体系。到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了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后来不断地得到发展。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创立了“现代进化论”。

现代进化论者摒弃了达尔文把个体作为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把群体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本身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它既是进化的动因,又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通过对优胜个体的挑选,而是以消灭无适应能力的个体这一方式而实现的。现代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古典达尔文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事实。遗憾的是在达尔文时代,遗传学先驱孟德尔还没有能够让世人相信他的遗传学说,否则,达尔文定会痛不欲生,因为1838年,他选择了亲舅舅的女儿、表姐埃玛作为终身伴侣。据说,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学略有所闻,他常常为他的近亲结婚感到不安。

当然,所有的生物才是《物种起源》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生物的智慧,生物的生命强力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对此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审美的、而不是充满道德义愤的实用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我对书中生物在与自然斗智斗勇的大量精彩片断很感兴趣,生命意蕴甚丰,它让人的灵魂震颤、让人的心智慢慢苏醒、让人看清生物进化的本质、让人知道在基本的人性天理面前应当如何珍惜、如何拥有、如何警觉、如何拒绝、如何捍卫、如何爱、如何关怀。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委实太少了。

我总感到,关于物种起源的话题没有完,某些非科学,非理性,非文明的似是而非的理念仍在流行,而《物种起源》最具代表性。它抓住了生物得本质,就好像找到了一把开启世界生物进化史的钥匙。

尊重所有生命的生存权,尊重所有民族的生活习惯,保护和珍惜生存环境,善待生命。使草原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既不是开疆拓土的血腥厮杀,也不是各种生命在草原上的嗜血竞争草原恶化、沙化的道理是这样,所有生物生存的道理也是这样。无论牧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电子文明,生物的进化离不开自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鼓吹在社会生活中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其结果并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世界被毁坏、被沙化。难道我们对那么多物种的灭绝没有感觉?难道我们对那么多热带雨林被大规模沙化意味着什么一无所知?有报道说,臭氧层的破坏、各种污染、各种毁坏已使地球不堪重负,光是气候变异这一项,就足使人类在极端的时间里面临灭顶之灾。

它使我们触及所有生物的灵魂。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有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持。

物种起源读书心得范文3

曾经,我站在海边的沙滩上,陷入了这样的深思:潮起潮落,无法计数的分子,各自孤独地运行着,相距遥远却又息息相关;骄阳弥散着能量,射向无垠的宇宙。

大海掀动着波浪,在她深处,分子变幻重组,悄悄地萌生新的组合,它们将自身复制,愈变愈大,愈变愈复杂,DNA、蛋白质,她们的舞蹈愈加神奇……我常常想着这些奇妙的东西,若在从前,人们根本无法推测她们的“行踪”,而如今的科学,却能使我们向这“神奇”靠近,轻探她的鼻息……

《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更是一部科学的伟大篇章。它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逐一解释,使之化解。这正表现出科学的学说本身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第三个大部分,达尔文用它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异,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试问,有此发现与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科学的力量!

那不容低估的科学,是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概念。由于科学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想象无穷奇妙的东西,比诗人和梦想者在想象中的丰富、离奇千万倍。比如吧,诗人想象巨大的海龟驮着大象到海里旅行;而科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别样的画卷——天宇中一个巨大的蓝色星球正在旋转,它的表面,人们被神奇的引力牢牢抓住,并依附着它柔和地、永不停息地转动着……

而科学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刀光骤起,许多人也因此殒命;它又犹似一把钥匙,既通往天堂,又延伸至地狱,它能使国家富强,推动整个历史潮流的发展;它又能使人们为了利益,不惜发动战争,让硝烟弥漫整个天宇。而这“钥匙”又确实有它的价值——没有它,我们无法开启天堂之门;没有它,我们即使明辨了天堂与地狱,也还是束手无策。这样推论下来,尽管科学知识可能被误用以导致灾难,它的这种产生巨大影响的能力本身是一种价值。只是人们用错了它,因而,我们更要把握好这把钥匙,“钥匙”的确很轻很轻,但是它握在手中之后,就会变得很重很重……

还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和无尽的宝藏是不会带着它的使用说明书的,因而人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步步摸索,投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技术,才能真正翻开她的“使用说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激动、惊叹和神秘,在我们研究问题时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知识的进步总是带来

更深、更美妙的神秘,吸引着我们去更深一层地探索。有时探索的结果令人失望,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总是兴致勃勃而自信地深钻下去,发现无法想象的奇妙和随之而来的更深、更美妙的神秘。这难道不是最激动人心的探索么!打个比方,先贤们缔造了民主的制度,因为我想没有一个人绝对懂得如何管理ZF,我们只有用这样一个制度来保证,新的想法可以产生、发展、被尝试运用,并在必要的时候被抛弃;更新的想法又可以如此地轮回运行。这是一种尝试――纠偏的系统方法。这种系统方法的建立,正是因为在18世纪末,科学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质疑和讨论是探索未知科学的关键。如果我们想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就必须这样地运用科学,才能把通向未知的门开启。

篇3:玉米及近缘物种的起源

在1492年11月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 玉米仅仅存在于美洲。当时玉米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没有玉米就不可能有印第安人的文明。经近代农民的选择和育种家工作, 玉米获得了更高产的性状, 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

任何野生的种子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种子散布方法, 使其后代得以延续。现代玉米是高度驯化的作物, 它的种的延续完全依赖于人类。玉米的果穗在生物学上是一种畸变的类型, 它能产生大量的种子, 然而不具备散布其种子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掉落地上的果穗在有利于萌发的条件下任其萌发、生长, 就会产生一丛过分密集的幼苗, 它们之间在有限的空间里争夺土壤水分和营养, 以致全都不能正常发育结实。因此, 现代玉米如果没有人的干预不用几代就会灭绝。只有经过人的收获、脱粒和播种, 它们才能保存下来。玉米果穗是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选择育种创造出来的, 一切野生植物和其他植物都没有这样的果穗。但是玉米原先必定是从某种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它的祖先究竟是何种植物?这是许多科学家为之努力而至今仍未揭开的谜。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使人非常感兴趣, 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玉米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也由于在其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变异, 同时与其他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小麦、大麦、水稻相比在自然界尚未发现具有现代栽培玉米形态的野生玉米, 因此, 玉米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然而, 对于玉米的起源和进化途径的理解有助于育种工作者把握其进化趋势, 更有成效地从事育种工作。

1.1 玉米起源 (origin of maize)

用生物进化观点来探讨玉米的近缘祖先及其演变为现代玉米的过程。栽培玉米的野生祖先是一种类玉米。

玉米族 (Maydae) 内的植物共有7个属, 其中Zea (玉米属) 和Tripsacum (摩擦禾属) 原产美洲。与玉米有关是类玉米 (Teosinte) , 俗称大刍草, 分类上原为Euchlaena属, 现已改为Zea mexicana。它包括6个一年生的野生种家族, 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广大地域内, 与玉米有很低的亲缘关系, 在植株外形和花序器官等方面与玉米也有相似之处。

从生态习性来看, 类玉米和玉米一样, 是12~13小时短日照的一年生喜温植物。作为一种野生草类, 它分布于墨西哥中部玉米最初驯化的同一地区内。而大多数摩擦禾的种都是多年生野草, 具有密集的根茎, 这是栽培玉米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性状。细胞学观察表明, 墨西哥类玉米和栽培玉米的配子染色体基数相同, 都是n=10, 而摩擦禾的相应基数是n=18。在现代栽培玉米和墨西哥类玉米的小孢母细胞中, 粗线期染色体上的染结往往分布于染色体的近中部位;在摩擦禾和危地马拉类玉米的相应染色体上则以顶端染结为主, 说明与玉米染色体特征有明显的不同。用人工方法更容易进行类玉米和栽培玉米的杂交, 在其杂种一代中双亲的相应染色体可以联会成对, 呈现同源性, 导致良好的结实。

类玉米在中美洲逐步驯化为栽培玉米以后, 不同玉米种簇间会经常发生杂交, 产生形形色色的变异类型。现在分布于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最高产马齿型玉米, 就是由北部硬粒型玉米和南部典型深马齿玉米杂交和选择的产物。

1.2 玉米的分类学概况

玉米的近缘种:

分类学上玉米 (Zeamays L.) 属于禾本科 (Gramineae) 玉蜀黍族 (Maydeae) 玉蜀黍属 (Zea L.) 。玉蜀黍族由7个属组成, 其中2个属——玉蜀黍属和磨擦禾属 (Tripsacum L.) 起源于西半球。另5个属——薏苡属 (Coisc L.) 、流苏果属 (Chionachne R.Br.) 、硬皮果属 (Schlerachne R.Br.) 、三裂果属 (TrilobachneHenr.) 和多裔黍属 (Polytoca R.Br.) 起源于东半球。

2 玉米起源的理论假说

关于玉米的起源存在5个主要理论假说和几个次要的理论假说。

2.1 有稃玉米理论

有稃玉米理论是法国博物学家Saint-Hilairel829年提出的。当时有人从巴西送了一种独特的玉米类型给他, 这种类型的籽粒被颖片包被, 他将它描述为一种新变种Zeamaysvar.tunicata, 认为这种类型是玉米的自然状态, 推测其原产地在南美, 可能是巴拉圭。有稃玉米理论当时引起科学家的注意, 由于有稃类型与正常玉米之间只有一个单基因的差别, 它在形态上与玉米草 (comgrass) 、类大刍草有稃型 (teopod) 等畸形玉米类型相似, 但它不具备野生禾草的特征, 在野外不能存在, 许多人对这一理论持反对意见 (Mange—lsdorf, 1974) 。

2.2 共同祖先理论

1906年Montgomery首先提出玉米和大刍草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1918年Wea—therw9x认为不仅是玉米和大刍草, 还有摩擦禾, 这3种植物按照达尔文所描述的通常的趋异进化方式由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这3种植物都有很多未发育的结构, 它们是进化过程中失去的器官的痕迹, 如果这些结构能得到充分的发育, 这3种植物在形态上将有一种共同的形式 (Mangelsdorf, 1974) 。

2.3 “三成分”理论 (TheTripartiteTheory)

这个理论是Reeves和Mangelsdorfl939年提出的, 它由3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有稃玉米可能是祖先类型;由于有稃玉米由稃壳包被籽粒的特性是野生的禾本科植物的普遍特性, 因而Reeves和Mangelsdorf认为“有稃”这种怪异的性状是单个遗孑的野生基因迭印在高度驯化的现代玉米品种上的结果。这个理论的第三部分是:玉米驯化过程中, 大刍草对玉米的进化至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墨西哥部分地区的玉米地周围普遍生长着大刍草, 它频繁地与玉米杂交, 其杂种高度可孕, 且易于与一亲或两亲多次重复杂交, 结果,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大刍草向玉米的基因流。因而, 许多现代玉米品种必然是过去与大刍草杂交的产物。

2.4 野生玉米与多年生大刍草杂种理论

当1979年报告发现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 (即二倍体多年生玉米) 之后, Mangelsdorf提出另一种理论假说, 认为玉米起源于野生玉米与多年生大刍草的杂种。他认为:现代玉米的祖先不是一个, 而是两个, 它产生于原始的有稃——爆裂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之间的杂种后代。这个杂交不仅产生现代玉米, 而且还产生一年生大刍草。这个理论的观点最初是由Wilkers提出的, 1979年初Mangelsdorf用杂交试验检验了这个假设。所用的杂交亲本是较原始的玉米品种PalomeroToluqueno与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 杂种一代互交以及与多年生大刍草回交。在F2群体中得到一年生大刍草、多年生大刍草、一年生玉米和多年生玉米4种植株类型, 在回交群体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一年生大刍草植株 (Mangelsdorf, 1986) 。

从拥护有稃玉米理论到提出野生玉米与多年生玉米杂种理论, Mangelsdorf一直坚持存在着已灭绝的野生玉米祖先的意见, 其主要根据在于考古学方面的发现。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起, 在从美国亚利桑那州到危地马拉的Peten的范围内至少10个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玉米穗轴或化石花粉以及大刍草的片断 (MacNeish, 1985) 。这些玉米标本的年代范围是从大约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后。最丰富的有价值的考古学标本来自于Tehuacan山谷, 那里发掘的洞穴是古代人堆积垃圾的坑洞, 坑洞里玉米穗轴在不同层次中显示出由于驯化而演变的明显次序。在那里发现了20364个玉米穗轴或穗轴的部分、3822个玉米片断。其中75个玉米穗轴来自于最早的栽培时期——Coxtatlan时期,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这些穗轴细小, 大约2.5cm长, 有软而长的颖片、壳斗浅、长而不宽, 像大刍草壳斗那样明显;大多数穗轴着生8行籽粒, 顶端具有雄穗的残余, 每穗大约长有50~60粒籽粒。下一个时期是Abeias时期, 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来自于这个时期的发掘平面上的大多数穗轴 (176个穗轴) 与Coxtatlan时期的穗轴极相似, 但有10个穗轴明显不同, 其中的8个花序轴和颖组织硬化, 颖低、厚而弯曲, 它们比其他穗轴大, 有2个大穗轴具有大刍草的某些特征同时也有较多的行数。这10个穗似乎最早表现出大刍草显性遗传特性所决定的特征。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的AJalpan时期的发掘物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穗轴达到相当数量, 在186个穗轴中有104个有这样的特征 (MacNeish, 1985;Beadle, 1980) 。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的一个穗轴上有类似于大刍草那样的离层延伸至横过花序轴的中途。大刍草渐渗的总效应与用现代的ConfiteMo—rocho玉米与Guerrero大刍草杂交的杂种Pl的表现相似 (Galinat, 1977) 。在Tehuacan山谷Coxtatlan洞穴的标本中, 来自于第13层的6个完整穗轴中的1个和来自于第11层的6个完整穗轴中的3个在体积上稍大, Mangelsdorf等推测它们是“栽培化的首批产物” (Mangelsdorf等, 1967) 。

支持存在过野生玉米祖先的意见的化石花粉的证据来自于墨西哥城BellasArtes处的钻孔70m深处取回的岩芯, 在这岩芯中发现14粒花粉粒。当时估计这些花粉粒存在的年代距现在有25000~80000年之久。其中9粒较小, 另5粒较大, 这5粒的大小在玉米花粉粒大小范围之内, 经Barghoorn鉴定为玉米的花粉粒, 根据这一发现, 玉米存在的时间被推至距今80000年以前 (Beadle, 1981;Sears, 1984) 。在GurlaNaquitz洞穴从公元前8000年至现在的各剖面中都发现了玉米花粉 (Schoenwetter, 1974) 。根据Ma-cNeish的意见, 这里的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玉米花粉是野生玉米的, 而且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各层的植物残体中没有玉米的残体。由于所有各处考古学上发现玉米的年代总比发现大刍草的年代早, 发现没有受到大刍草渐渗作用影响玉米的年代总比发现受到大刍草渐渗作用影响的玉米的年代早 (MacNeish, 1985) , 因而Mangelsdorf及其同事认为大刍草是近代起源的, 它不可能是玉米的祖先。

BellasArtes的化石花粉的年代近来受到质疑。取出岩芯的钻孔地点过去是一个浅湖和沼泽, 其岩芯剖面有3层, 最上层厚6~8m, 沉积着菊科、苋和禾本科植物 (包括玉米) 的混合物;中间一层厚约50m, 是xitle火山喷发的岩浆;在71.2m平面以下仍然是与最上层一样的沉积物。由于溶岩和火山灰的沉积, 这里的地面以每年4cm的速度沉降, 在2000年左右即可沉降70m。因此, 这些化石花粉不是距今80000年前的花粉, 而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玉米花粉 (Sears, 1984) 。

1964年R.S.麦克尼什在墨西哥南部特瓦坎山谷史前人类居住过的洞穴中, 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野生玉米穗轴, 据判断为公元前5000年有稃爆粒种玉米的残存物, 现代的栽培种系由此进化而成。但也有人认为玉米是从野生墨西哥类蜀黍 (Euchl-aenamexicana) 进化而来, 或是由类玉米与其他禾本科植物杂交而形成的。

3 我国玉米引种的历史及途径

关于玉米第一次传人我国的真实年代和途径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但根据对我国农学遗产的初步研究指出, 玉米引入我国的时间至少在公元1511年以前。公元1511年的古书《颍州志》中已有关于玉米的记载。传人我国的途径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由印度经西藏传人四川, 另一条是由海路传人东南沿海地区, 再传至内地各省。早期引进的玉米是硬粒型的, 马齿型的引入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7年公主岭农业试验场自美国引入“美稔黄”和“白鹤”;1930年山西太谷铭贤学校自美国引入“金皇后”;1931年引入“意大利白”, 后经选择形成现在的“白马牙”品种;1943年由欧洲引入“英粒子”。50年代初期“金皇后”和“白马牙”品种曾在北方推广了一定的面积。这些引进的马齿型品种经在各地条件下长期栽培与选择, 分化为适应于当地条件的品种, 其与当地硬粒型品种通过渐渗杂交产生新的粒型为中间型的品种。在1760年以前由云南、广西一带的硬粒型地方品种经突变和选择形成糯质型的品种, 云南、广西一带是糯质玉米的起源中心。曹镇北和徐文伟将我国的玉米品种划分为5个“种族”和4个可能是独立种族的类群。

参考文献

[1]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1.3

[2]西北农学院.作物育种学[M].农业出版社, 1992.11

[3]朱军.遗传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

[4]周洪生.玉米种子大全[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0

篇4:用太极探析物种起源的奥秘

关键词:太极,基因,物种起源,奥秘

1、太极概述

现在社会上宣传的太极八卦图多钟多样,这些图分为两大类:

太极图所指物是什么,是指的算卦吗?肯定不是,如果具体指的是物,又是什么呢?二者必具其一。首先探讨图一的真伪。据出土的夏商时期的陶器及陶器的盖子上就有太极图的图案,那上面显示圆内是曲线,没有所谓的鱼眼(两个小圆圈)。韩国的国旗上也只有曲线,没有那两个圆圈,由于中间是曲线,就形成连个象鱼形状的图案,不知哪位后人加上两只眼,以后就叫阴阳鱼。

2、太极与基因DNA逆时针双螺旋结构的关系

受到地球自转以及地球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都是反时针旋转的。例如地球、大台风、豆角爬架等都是反时针旋转;人为的事物中,赛马、赛跑等也都是反时针旋转甚至人自身基因的旋转方向也是逆时针旋转。太极图中的曲线也是反时针旋转的,不妨大胆假设太极图就是人体的基因图,太极图中的曲线即是连结基因的基因链。 基因起到自身复制遗传的作用,单个基因不能负担起自身复制的作用,要将基因串连起来才行。

先天古太极八卦图(图3)中间的太极和周边的八个符号,都是表示的基因原形,其图所以大小不同,我认为是因为用两个比例画出来。如果中间的太极比原形扩大十万倍,其周边的八组符号比原形只扩大一千倍,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如果用同一个比例尺画出,中间的基因链缠度就接近直线,所以后人就误认为是直线,结果改变了其性质。

3、太极的数字意义

从“太极”两个字意上解释,都含有“最”“极端”“顶端”的含意。现代电子计算机,其发明就受太极的启迪,以“1”和“0”二进位的计算方法实现其“最”的,同时也通过“1”和“0”来进行运算。基因同计算机的原理一样,通过有太极基因“1”和“0”的结合来遗传,代代如此,与宇宙共存亡,如果只有“1”或者只有“0”基因便不能遗传。任何本质的东西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的,组成太极的两个符号都有“最高”“顶端”的含意。太极居于八个符号正中央,处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综合上述可归纳为:“1”是数之极,数之父,最大最小,其在数中。“0”是数之太,数之母,博大若宇,数在其中。“1”和“0”以数的身份表示。“1”和“1”表示数的质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1”和“0”表示数的数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15=1×1×1×1×1=1; 0.15=0.1×0.1×0.1×0.1×0.1=0.00001; 最大和最小是两数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失去存在的条件,最大和最小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1最大用10000……….表示为了简便用省略符号“.”将许多0略去简写为10。1小用0.000……….1表示为了简便用省略符号“.”将许多0略去简写为0.01;所以1+1=10+0.01=10.01。

4、太极是万物的起源

太极是万物之源,其基因也是万物的基因。既然我们人也是宇宙中的物质,当然也是人的基因,如果数也具备其基因,肯定也能生出数来,每个数都有太极的基因,这就保证了万代不灭,代代相传。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运用,稍有改变,但万变不离其祖,成为现今世界上通用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太极的外圆是密封的为何遗传时的基因有个缺口呢?不要小看这个缺口,这是遗传成败的关键所在,它起到输出和接受先天信息的作用,或者说它就是先天信息通道。如果没有这缺口,先天信息输不出、也收不到,就会给下代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婴儿生下来就没有神经系統,对创伤没有疼痛的感觉,世界仅此一例,此人于2012年死亡。人先天性的缺陷,都与基因遗传有关。

基因遗传有始有终,从开着口到口的封闭共需十个月,十个月后紧接着就是婴儿降生。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就是数学上十进位的根本来历。人,也可说是十进法的结果。

上一届的数学家已经考虑到下一届的人们如果不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怎么办,于是他们就想一个绝妙的办法即太极永恒,以适应其进位方法的变化。二进位:1和0,即太极。三进位:1、2、10。四进位:1、2、3、10。五进位:1、2、3、4、10。六进位:1、2、3、4、5、10。七进位:1、2、3、4、5、6、10。八进位:1、2、3、4、5、6、7、10。九进位:1、2、3、4、5、6、7、8、10。十进位不但适应各种进位计数方法的变化,而且最主要的是符合太极的宗旨。进位方法可变,这是先贤们的远见卓识的又一个创举。

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从古至今未被认识和理解的难题,“三”生万物,可见是高于太极层次的事物。但究竟是什么?皆未探出奥秘。老子的道德经成书于2700年前春秋时代,那时的稿件书籍等全是人工抄写,在传抄过程中,抄错一个字也是有可能的,这样就可能将原著上的数生万物的“数”误抄成“三”,就成为“三”生万物了。再一个可能就是认识问题,把“三”狭隘的理解成“量”,如果把“三”理解为自然“数” 这不就是顺理成章而又无隙可击的“数”生万物了吗?在这里“道”是什么含意,怎样解释?庄子天下篇称老子之学主之太极,将太极等同于老子哲学中的最高范畴——道,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道即是太极。道是对太极的尊称,太极生数也可叫道生数,太极和道是同义语。

先天古太极八卦图(图3)的出现在前,还是太极八卦图(图1)在前?顾名思义,先在时间上在先。不但图1是由图3演变而来,而且就连图3的冠名都是原始的,绝不是后加上去的。大约距今6500年(一说距今8000年)前有位先贤见到先天太极八卦图,对其内含心领神会。为启蒙后人理解其真谛,随将图3周边的八组符合的“点”“圆”“线”结构改为“爻”——长短线结构,而仍保持了其原有的先天性不变,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太极八卦图(图1)。这位伟大的先贤就是伏羲氏,史记603页有“伏羲作八卦”五个字:易经是太极的继续。

nlc202309040517

5、太极图与基因图的演绎

从图1、图3,一目了然的看出,两图有大同也有大异:中间的太极相同,周边的八组符号截然不同。两图都是表意的,图不同表示的内容一定各异。图1周边的八组符号可能表示太极所生的八个子女:2、3、4、5、6、7、8、9四男四女或者也可叫四偶四奇。

图3、图4是通过什么表示其真谛的?从图4“易”字的原形看上面是太极、是基因,下面是基因链,这样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图3表现的更加具体详尽,更能表现承前启后——只有纵向基因链连结基因还不能完成物体的自身复制,还要有横向、左斜向、右斜向的基因链。纵、横、左斜、右斜这四个方向各有两条,共八条基因链组成一层基因网络,这同样的基因网络共有三层,共二十四条基因链组成。图3还表明这上中下三层基因网络,由十六条基因链将三层网络串联成一个整体,该网络共用四十条基因链将所有基因组成完整的四通八达的一个立体网络组织。

先天古太极八卦图,是用来解释事物的,此图就是最简化的语言,启迪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太极图给我们提示了几个条件,例如八乘六等于四十八,八和六就条件,四十八就是计算结果,错误的答案有许多,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我们要认识先天古太极八卦图的真谛就要以图解图。太极图表明:要用四十条基因链组成三层基因网络,并用基因链将三层网络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立体网络;还要求该图有二十四黑点,三十六个白点,安排在恰当位置。完全符这些条件的图是对的,有一点不符合条件是错误的。我想先天古太极八卦图应该与我们人体的对称性相对照,是很有规划、很有秩序的,基因链的分布也该是对成的。八卦图,故名思意其基因链很有可能分布在对称的八主方向上,且基因链四十条是八的倍数,就有可能基因网络有八个角。经过推导及筛选,得出基因网络的图形,如图6。

要求条件:基因链四十条。黑点二十四个,白点三十六个;图中实有:基因链四十条。黑点二十四个,白点三十六个;完全符合要求的条件,图案正确。图6完全符合条件,因此这个正确的图案,也证实了先天古太極八卦图是最初的原始的,没有经过改动的图。下图这就是画出全部基因立体。

通过基因立体图(图7)可以看出,黑点起到了将三层网络接通,使之四通八达的作用,所以给它起个名符其实的名字——链接通点,简称接通点。白点起到基因链立体交会作用,所以叫它基因链立交点,简称立交点。从图7可以看出,全图在内部四通八达,对外密封的很严实。先天古太极八卦图中间有个比较大的符号叫太极,这个符号一符多意,在这里表示胎儿的肚脐和脐带。母体给胎儿输送营养、信息传递、氧气供给全靠这个肚脐和脐带。先天阶段结束,新生命开始后天的生活。人体有十多亿个基因,授受双方就有二十多亿个基因,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事实却是万无一失的做到了。

6、结论

先天古太极八卦图是易经的缩写,其图可称得上天体基因结构图。基因微小,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放大万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到。要看清楚基因网络现在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也做不到,可见太极和易经出现的年代和地区的科技水平之高。

先天古太极八卦图,易经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最古老、最珍贵的遗物。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研究成果,同时也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一把开启宇宙的金钥匙,是文明进化的启蒙导师。

篇5:物种起源读书心得

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书中最基础的问题。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是,最初的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个被常人忽略的事实使达尔文认为――生命是被创造的。在阅读当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达尔文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

篇6:《物种起源》读书心得感悟

就是达尔文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英气了全世界的轰动城中的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诬蔑达尔五种文的学说,他们认为这部著作有失人类尊严,当时的科学家甚至把达尔文的头像和猴子的身子摆在一起。

这部著作中提到了家养状态下的变异、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古生物的演绎以及胚胎学等。这本著作不但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而且达尔文还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一一解释,使之化解。这正体现出达尔文的勇气和学说自身不可战胜的信念。

达尔文经过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达尔文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地球上的所有有机生物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就是“被吹了一口仙气”这于圣经里提到的人类的出现是被“上帝吹了一口仙气”有相思之处。这一结论,就是达尔文所谓的创造进化论。

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提问,既然达尔文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过来的,那还为什么相信人类的出现时“被上帝吹了口仙气?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迫不得以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其实我们平时都会说要相信科学,上帝是不可信的。但这些话也不一定是科学的。我们像达尔文一样会探索,会思考,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人们通常会不得已以不科学的方式来解决。

达尔文提出人类只有一个祖先,是因为达尔文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同一层次、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我们可以不相信上帝,但要用科学作为理论、根据,那是不标准的。

篇7:《物种起源》800字读书心得

一、博物学。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看看达尔文的著述就很明白了。对海量资料地把握,是我最为惊叹的。博物学者的确很“博”,种植、养殖、观察、考察,从家鸽的毛色到白垩纪地质层的特点,无一不知。在对大量感性资料的占有基础上,博物学者们进一步整理、归纳,提出了诸多理论。许多现代科学如地质学、生物学等都产生自博物学。虽然现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传统博物学似乎已“日薄西山”。但是,博物学或者说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依然很大。

二、大自然的“想象力”。书中对某些动植物有趣习性的描述让我不禁感叹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大自然造就了如此“计划周密”的行为,简直超越我们的想象。如第六章关于盔兰属植物“大水桶”的作用,真令人拍案叫绝。

三、达尔文谨审慎的学风。达尔文有理由为自己建立了这一解释力强劲的理论而骄傲。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达尔文并不自负,他对自己理论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对所有质疑者者表示了可敬的尊重。如第九章“首次杂交不育性与杂种不育性的渊源与原因”这一节中,达尔文写道,“经过再三考虑,我确定这个结果大概不是经由自然选择而来的”。达尔文的谨慎还表现在他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承认。他在第七章中对为什么与长颈鹿亲缘很近的动物没有长出长脖子时,写道,“正如对为什么人类过去有的事情没有在这一国发生而在那一国发生这种问题,期望得到确切的回答一样是不合理的。”

篇8: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心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一文,即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载体。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虽然也意识到“体会和把握达尔文身上的科学精神也应该是本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但其对科学精神的说明较模糊,除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注重实践,自信坚定等”别无其他具体阐述。这让我们大多数本就不太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语文老师不知如何操作。笔者以为,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进化论的主要著作即《物种起源》,而本文作为这一重要著作的导言,对其科学内涵作全面深入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作为本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种探索宜从三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走近科学,亲近科学。

一、科学素养的形成

1.专注。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不能到处挖井,到头来全是枯井。达尔文从1837年就想到“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经过5年的工作之后”,“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他还说:“从那时候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达尔文对生物学研究的专注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应引导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专注。

2.持之以恒的毅力。从1837年想到“搜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到“现在(1859)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达尔文费时22年,这其中的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可想而知,如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或许这一伟大发现的发现者就不是达尔文了。

3.科学探索的信心。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感受达尔文的自信,另一方面,我们要将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以鼓励他们去进行科学探索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孩子没有动手科研的机会,导致他们对科学研究望而却步。“这些事是科学家做的,我怎么能做呢?我怎么做得了呢?”凡此种种想法束缚着学生,使得他们不敢碰科学,更不用说研究了。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可以引导鼓励学生。“栽几棵树,种几盆花,养一些动物,然后对它们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我们同学们能做吗?”当然能。好了,达尔文能做的其实我们也能做。所以我们如果大胆地去接触科学,研究科学,或许也能有像进化论一样的伟大发现。“同学们,行动起来吧!”通过如此分析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科学探索的信心。

二、科学精神的弘扬

1.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严谨务实是科学的底线。“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并“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尊重事实,如此,科学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

2.怀疑精神。在一个神权思想主宰的世界里,大家都相信“每一个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而达尔文敢于怀疑,“虽然许多情形至今还不清楚,并且将会在很长时期内还弄不清楚”,“但是我能做到精细的研究和冷静判断”“我以前的观点是错误的”。从伽里略到达尔文,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怀疑历来为科学认同和赞颂,它是科学进步的源泉之一。中学生要从小培养怀疑精神,敢于挑战旧思维、旧思想,敢于创新。

3.竞争精神。科学发展需要竞争,只有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科学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才能更好更快地进步。达尔文在文章中很坦率地承认“完成还需要许多年月”。但急于发表除了健康之外,主要是因为华莱斯先生的研究课题跟自己一样,而且“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不难看出,达尔文把华莱斯先生看作竞争对手,在发表文章问题上与之竞争,在科研过程中必然更要竞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竞争精神促进了他的研究进程。

三、科学方法的学习

1.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理论,必然没有生命力。达尔文的成功有赖于实践。首先他的灵感来源于实践,1831年,他随比格尔号军舰作环球考察,途中见到的生物分布等种种现象给了他灵感,然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其次他的研究过程以实践支撑理论。从1837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就想到“搜集和思索与之关联的各种事实”。然后又“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并且做到“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

2.协作。团结互助,协同作战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又一要求。达尔文说“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并“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他“最近十五年来”“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帮助了我”。由此可见,达尔文的成功,不仅仅靠个人的禀赋和奋斗,它也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体现。

上一篇:经理致辞下一篇:郭景瑞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