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2024-04-15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虽然短小精悍,但值得说的问题是很多的,尽管在课文学习中,学生领略了这一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因而把人物形象地分析作为重点。教学时,我采取了“设疑导入——勾画演讲特点——-批注细节分析人物——探究写作手法——拓展训练”的教学过程。

在施教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批注细节分析人物”进行较为顺利,学生对于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有了深刻地领悟,但在“探究写作手法”这一环节中却出了问题,只知细节写人,其余一概不知。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少了“侧面描写”的分析;(二)是在本环节开始时没有给学生提出思考的方向,因而学生只会就本节课的分析来总结。见课堂出现冷场,我尽快做了教学设计的调整,马上给出了思考方向的指导,可以从写作顺序、正侧面描写方面思考。并让学生勾画出侧面描写的相关语句,互相交流,加深理解与领悟。经过这样的纠正,才使学生在写作特点的借鉴上有了较多的收获,对学生拓展训练中的写作练习有了更有益的辅导。

听了专家的讲座,在今后散文教学中,明确了一个理念,写人记事散文,通过“品文来品人,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加强预习力度,对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让预习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思维的发展。

反思1,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注重用关键问题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品悟课文,没必要像讲授精读课文那般细致深入,面面俱到。过于详细紧密的分析讲解,会令学生失去更多思考的空间,也没能体现出锻炼学生讨论和赏析能力的目的。而内容过多,就使得整节课在短短的45分钟里给人泛泛而谈的感觉。事实上,文章相对于整个单元来说是较浅显易懂的,除了个别段落和几首文学作品以外。所以应该分清主次,精选难点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适当点拨就好;过多的内容不仅占用太多时间,而且造成重点不突出,学生把握时拿不准的现象,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当然,学生的预习不到位,过分依赖老师也是本节课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反思2,应该注意到,成功教师的讲解应该是带启发性而懂得“留白”的,过于追求滴水不漏,容易使学生失去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师的讲解语不能过“满”,更不能为学生“包办”,该“留白”时必须“留”,只有让学生真正思考并脱口而出,才会令其印象深刻,起到锻炼其思维的目的。

此外,鉴赏课上的“对话”略缺,如果能够适当地在学生中进行答问解疑,效果也许更好,也更方便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点评。品读鉴赏课应注重问题设计和诱导,多与学生“对话”,但自己在面对学生的沉默不语时有点茫然,从而不自主地“代替”学生答疑,使得师生“对话”环节未能如计划中顺利进行,背离了原来的目标与方向,学生的阅读鉴赏没有在这节课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反思3,是备课过程中如何做到“备学生”的问题。时代在进步,观念在变化。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多了一些心眼,所以在备课时一定要更加充分、周详。我觉得自己在相关知识的准备上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即使是这样,学生也有向我们“发难”并且让我们“为难”的时候。在听到稀奇古怪甚至是相反意见的回答时,我没能很恰当地处理、引导,有点阵脚自乱,一度让课堂气氛变得尴尬。其实在这时,我应该放下架子,坦率地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考虑得不完全充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发难”时,不能自乱阵脚,要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巧妙地引导,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起评价答案的是与否。

因此,以后备课必须要多预设学生的回答,甚至是对想想面对相反的观点时自己该怎么去应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操控能力,将主动权掌握自己手中。当然,不忘记在下课前给学生们一点鼓励:回答正确的同学请扬一扬眉毛,没能完全回答正确或是还没有机会回答的同学请笑一笑,老师期待你们下节课有着更出色的表现。

篇2: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大量阅读后,我必须对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积累做出取舍。斟酌再三,我认为学生在自读时没有看到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就是我必须要教的难点;本文与其他篇章相比的特质处,就是我要完成的教学重点。基于上面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①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②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③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其中目标①是本文的特色处,毫无疑问是教学重点;同时学生对包蕴于文字背后的梁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容易被忽视,理解起来难度就较大,目标②理应要确定为教学重点;而目标③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结束时再齐诵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强化。这样取舍后教学思路清析,课堂板块化,教学过程流畅。

实际教学时,我注意根据学生的状况不断作出调整。就公开课而言,沉闷无生气的课堂,必然导致教学面貌的难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考虑上课学校的生源状况,我为“圈点评注”这个环节给出了范例,从实际效果看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进入课堂后,举目四顾,女同学占了班级的大多数,我又及时更改了开场白和导语;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语言更有抒情性,内容更加文学化,切近女同学的欣赏兴趣;因为所教班级是32中的普通班,所以在难度上也适当降低了,特别是不在问题设置上为难他们,例如在讲到侧面写时,原来设置的问题是:“课文中有些句子并不是在描写梁任公先生,不如把他们删去,你同意吗?”这样的激发容易误导学生,陷阱的设置也不利于教学的顺畅进行;后改为:“大家看看这些划线的句子,没有有描写梁任公先生?可以把它们删去吗?”既没有绕弯子,又启发了思考。

由于备课和教学时,较准确地确定了内容,备课与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是普通班,女生又占了大多数,但教学中师生互动贯穿始终,以学生的接受状况和程度,来决定教学的流程,上述教学任务得到了比较好的达成了。

回思整节课教学也留下了诸多遗憾,笔而记之,留存为今后的明鉴。

由于考虑到时间因素(32中一节课只有40分钟,当然自己也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更科学些),教学难点感觉还没有充分讲透彻,——“公无渡河”的“公”字所指没有展开,屈原、林觉民的好素材准备了,却没来得及提到,不无遗憾!

篇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关键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病,例说

现行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选录了梁实秋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该文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表现了梁任公才华横溢、博闻强记、开朗直爽、认真细致、幽默风趣、稳健潇洒等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文章篇幅短小, 语言简练, 意味深长, 精彩纷呈, 是散文中的精品之作;简练、传神的语言正好表现出梁氏语言风格。但因时代关系, 而今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文章语言多有不规范甚或错误之处, 现摘录并解析如下:

(1)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 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 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析:句中“大约”是一个表示估计意义的副词, “左右”虽是个方位词, 但用在数字后边表示概数, 也是有估计义, 同一个句子一个数字一前一后都用表估计意义的词语, 显然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另外, “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是一个偏正短语, 从上下文来看, 最好将“的”删去并在“作”后添一“了”字, 即“清华学校请他作了第一次演讲”, 如此才能与下文衔接贯通。

(2)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析:“演讲”是动词, “篇”是名量词, “听到一篇演讲”不通, 应改为“一次演讲”。其实文章题目即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改后题文更显一致。

(3)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析:这是一个明显的歧义句。可以理解为“那些莅临清华演讲的人对清华没有多少印象”, 也可以理解为“听演讲的清华师生对那些来作演讲的人没有多少印象”, 显然文章要表达的是后一种意思, 从而突出梁任公先生演讲的过人之处。歧义的成因在于“他们”在句中既可以看成主体也可以看成客体, 如果“能”后加上“给我”即消除了歧义, “他们”只能理解为客体, 语意便明确了。

(4) 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析:“大部分”和“都”一个表部分一个表全部, 二者放在一起显然有逻辑毛病, 究竟是表部分还是整体不得而知。应该将“都”删除更符合实际。

(5) 记忆力便又畅通。

析:“记忆力”是指“记住事物形象或事情经过的能力”, 能力“畅通”不搭配, 应改为“记忆便又畅通”。

(6) 听过这演讲的人,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外,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析:“发生”“爱好”谓宾搭配不当, “发生”换做“产生”。

(7) 这四句十六字, 经他一朗诵, 再经他一解释, 活画出一出悲剧。

析:这个句子主语部分是“这四句十六字”, 谓语中心语是“画”, 主谓不搭配, “画”作为动作义是“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作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 “字”不会“画”, “画”的是“笔或类似笔的东西”或使用者 (人) 。但梁任公先生当时在“朗诵”“解释”, 靠的主要是嘴巴, 所以不妨将“画”换做“描绘”———文字语言皆可以“描绘”。

篇4: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目是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梁实秋先生撷取了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来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字里行间的叙述描写中。

所以本文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把品人和品文落到实处,品鉴梁任公先生其人其事,领略梁任公先生学识渊博、率真深情的品格魅力,并通过揣摩作者简约、风趣、幽默的笔调,来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梁启超、梁实秋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深入领略人物的个性、情操,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教学重难点】

作者为何选择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杜甫的诗、《桃花扇》、《箜篌引》作为叙述的重点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梁任公就是梁启超,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挺十分喜爱他。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十二岁考中秀才第一名,被乡人称为“神童”。引出故事“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二、梁启超及梁实秋简介

1.请学生将自己了解的信息说出来。

2.教师补充介绍。(PPT展示)

三、研习课文内容

1.梁启超到清华学校讲学,给当时在清华学校就读的梁实秋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梁启超的印象和评价,请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筛选信息回答)

明确:“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2.“有学问,有文采”我们不难理解,通过我们刚才对梁任公先生的介绍可知。但“热心肠”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1)热心肠: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乐于助人。

(2)但文中并无一处写到梁任公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热心肠”在文中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在本文中应该指梁任公先生真实的一面,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饰。

(3)在本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学生筛选信息,回答)

①他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

②他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

他背诵忽然记不起下文,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③“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3.梁实秋先生在本文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说。”通过前面介绍,我们了解到梁启超先生曾是政坛风云人物,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年轻时也曾热血沸腾,晚年时,他就真的只专心学术,一头钻进故纸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了吗?其次,为何作者在文中只列举了杜诗、《箜篌引》、《桃花扇》这三个例子呢?到底有没有深层的意蕴呢?

四、品鉴细节,赏味语言,揣摩意蕴:

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PPT展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学生齐读。

(2)PPT展示写作背景:

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等地,叛军头领薛嵩、张志忠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在四川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3)杜甫喜极而泣,梁任公先生的表现呢?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①“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可见梁任公先生与这首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国家动荡不安让梁任公先生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又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爱国情怀。

2.关于《桃花扇》

(1)PPT展示《桃花扇》内容梗概。

(2)请学生找出细节描写:“听到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到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梁任公先生为何如此悲伤?(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

明确:①高皇帝就是崇祯皇帝,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其实崇祯帝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竭力剪除阉党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强盛起来,在位17年,不沉溺于声色犬马,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最终崇祯帝也没能改变现实。

②崇祯帝死去距离梁任公先生当时已近300年,与先生并无直接关系,先生为何如此悲伤?我想先生是由崇祯帝想到了他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的战败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力图振作”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③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可见其内心惶恐焦灼,忧心如焚,忧国忧民。

3.关于《箜篌引》

(1)PPT展示《箜篌引》的相关内容:

乐府诗集记载:《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2)学生朗读这16个字,注意节奏、语气语调,体会情感。

(3)教师范读这16个字。

(4)合作探究:为何20年后作者偶过茅津渡,看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满目苍茫的景象,“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学生讨论探究后回答)

明确:①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惨最凄凉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梁任公先生在讲这首诗的时候也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很容易让人想起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他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实谭嗣同本可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

②梁任公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和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自己救国救民的精神以及直面死亡的勇气和爱国情怀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

③梁任公先生之所以选择《箜篌引》作为演讲的一个例子,其实正是在执着地反映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这也是他的演讲为何能如此精彩感人,教人20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

综上所述,“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并不是真的不关心政治。先生早年投身政治,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来改变中国,后来意识到君主立宪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晚年致力于用思想、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这样一个政治家在理想的热情消退之后,内心依然深藏着爱国之情。他的率真,他的无掩饰、不虚伪、不做作,深深打动了他的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关心政事,关心国事。正如作者所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篇5: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程分析】

梁任公先生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这篇课文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先生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对梁任公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文中梁的开场白、以手敲头的回忆,以及时哭时笑的感情流露,都是极具梁启超的特点的。这里有形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

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断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先生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这种手法叫白描。白描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而白描运用得像本文这样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水平的作者才能轻巧为之。我们学习时要好好学习这种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本文摘录了一些有意思的演讲片段,可以让学生再现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一些学生分不清记叙与描写的区别。而本文在描写的手法使用上又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所以想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体味到记叙与描写的不同,及其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作用。

【设计思路】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本文短小精悍,却是言浅而意深,可供鉴赏学习的角度很多。从写人记事的角度,从演讲技巧的角度,从情感熏陶的角度,从品文品人的角度,都有很多可讲之处。教师从中择选任一角度,都可以上,却忽略了文本的多种阅读角度和阅读价值的实现,也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把这节课预设为自学课型,为学生提供几个泛角度,重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人物,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他不是冯自由等人所描述的那种变色龙。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做师长、做同事,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明镜似水,善解人意是他的常态,在某些关键时刻,则以大手笔写实爱的海洋,让海洋为

宽容而定格,人间为之增色。我敢断言,在风云际会和星光灿烂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特别是在遐迩有知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能在做人的问题上与梁启超比试者是不大容易找到的。

★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学术家。他,一代宗师,一生功烈。在政治上,他追求宪政、改革社会的理想始终不变;在思想上,他毕生以新民为己任,只开风气不以为师;在学术上,他是一位成就非凡的通家,在诸多领域开辟先河,既博又精,无人能比。他把毕生精力都用在振兴中华的爱国事业上。他就是梁启超。他的多重身份,似乎印证了今天的一句广告词:“男人不止一面。”那么,今天梁实秋要为我们展现他的那一面呢?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习阅读课文,思考:作者要展现的是梁任公先生哪一方面的个性呢?政治上?思想上?学术上?请找出相应的句子。

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2、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3、演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4、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总结:本文要展现的是梁任公先生学术方面的造诣。通过一次演讲来表现梁启超的学识和人品。

三、合作探究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那么,本文怎样借助演讲来表现梁启超的性格呢?即此次演讲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并记下讨论结果,并推荐同学发言。

A、演讲之前:演讲稿

预先写好整齐的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

书法秀丽 浓墨写就,很美观

总结:可见梁任公先生治学严谨,有修养、有文采

B、演讲过程:表演

开场白——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内容——丰富而有趣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

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

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博闻强识、自由洒脱)

总结:

C、演讲内容

①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生读)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箜篌引”,就是由听箜篌曲而引发的感慨、感受。

明确:《箜篌引》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作品。诗的大意是一白发狂夫披发提壶,欲渡滔滔江水,他的妻子紧追其后,想要拦阻他,但是他还是渡河了。于是伤心的妇人在岸边拿出箜篌,唱出这首悲凉的哀歌。箜篌是一种以悲著称的乐器。歌词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更多的引起听者心中的共鸣,“闻者莫非堕泪饮泣”。表现了梁启超是个感情丰富的人。至情至性„„

②引用梁任公自己最喜爱的《桃花扇》:

明确:《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主角侯方域,李香君。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南明小朝廷的兴亡之感”,以侯李的爱情为主线,政治变化为暗线。南明小朝廷的灭亡,标志着明朝的结束。《桃花扇》的结局是一道士对侯方域和李香君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

“高皇帝”是指明崇祯皇帝。崇祯与光绪都是末代帝王了(光绪是倒数第二位帝王,也很靠后了)。都一心想治理好国家,但是,当时国家都已衰败不堪,南明有农民起义,而大清有外敌侵略。在治国上,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一番主张,崇祯想中兴大明,而光绪也企图变法维新。

再次表现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率真、奔放、激情澎湃„„

③还引用了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在剑南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时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明确: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梁启超在讲到此诗时“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同样表现了他对收复祖

国大好山河,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总结:通过以上三处引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梁启超先生,忧患、变革、爱国贯穿了他的一生。

四、课堂总结

梁任公不是一位照搬讲义的教授,而是用心灵来教书的教师,是在教育中渗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真人!有学问,才能有文采,有赤子之心,即“热心肠”,三方面,相辅相成。

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及作者的感受来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在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们应该感谢作者梁实秋先生,他是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本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岁月里,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使人读其文,如观其人,听其声,难以忘怀。

五、拓展提升

本文既描写形象又着重表现神采,展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风范。作者饱含景仰之情活现出梁任公的精神、作风、修养。他的开场闻所未闻,他的讲课内容、授课方式近于表演……这些片断的镜头式的精彩描写不仅没有堆砌感还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深思的是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还有这份稳健、潇洒、风趣、博闻。言为心声,文也是心声,尤其在散文中,一个人的人格思想无法隐藏。优秀文学作品所以成功是因其塑造人物的成功。塑造成功的人,既需要作者有一颗善良的心,善于倾听的心,发现美的心,有要求作者有一把写作手法之利剑。

篇6: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一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

一、竞猜题导入

我想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

1、他给二十世纪文坛留下多万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审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二、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⑴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4、探究明确:

⑴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评点大师:

作旁注:

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三、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篇7: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课型】

自学悟读课。

【创意说明】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本文短小精悍,却是言浅而意深,可供鉴赏学习的角度很多。从写人记事的角度,从演讲技巧的角度,从情感熏陶的角度,从品文品人的角度,都有很多可讲之处。教师从中择选任一角度,都可以上,却忽略了文本的多种阅读角度和阅读价值的实现,也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把这节课预设为自学课型,为学生提供几个泛角度,重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技能;

2、学习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

3、感知演讲的基本技能;

4、体察人物的个性和情操。

【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找出有疑问的地方,划出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做一点回答。

2、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范例,在文中做尽可能的`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

1、入课:结合常规课前五分钟演讲,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诵读:注意朗读的基本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3、释疑:提出预习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

二、鉴赏交流

1、创设角度:

⑴作为一篇文章,你认为作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了吗?请结合课后练习,分析文章的描写角度。

⑵作为一次演讲,梁启超的演讲效果如何?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⑶作为一个人,文中说梁启超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你能从文中找出佐证吗?

2、讨论交流:

⑴学生四人一组,任选一个角度,合作讨论,并记下讨论结果,推荐同学发言。

⑵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点拨和总结。

三、迁移运用

1、请学生上台演讲。

2、学生评点:

⑴你觉得他的演讲技巧如何?可以打多少分?

⑵任选描写角度,《记同学的一次演讲》。

⑶听了他今天的演讲,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篇8:从一次演讲看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

一、《公无渡河》 (《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公无渡河》也称《箜篌引》, 最早记录在中国的史籍里。这首四句十六言的《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琴操》, 后在荀勖的《太乐歌词》、孔衍的《琴操》中均有记载。公元3世纪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箜篌引》者, 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 有一白首狂夫, 被发提壶, 乱流而渡, 其妻随而止之, 不及, 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将奈公何!’声甚凄怆, 曲终亦投河而死。”

这盘旋天地间悲怆的声音, 这令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的悲剧的起承转合如下:

公无渡河是劝诫。狂夫妻子劝阻他不能渡, 不要渡, 渡河就是死亡。

公竟渡河是质疑。让你不要渡河啊, 你偏偏要去渡河。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你急急奔赴死亡?到底是什么使你竟然超越了死亡恐惧的力量, 令你蹈死不顾?

堕河而死是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 本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 悲剧注定要发生。

其奈公何是困惑。悲剧发生了, 后来者哭泣呼喊, 也无力回天, 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原来困惑上:堕落河中死亡, 能对你有什么办法呢!

答案只有一个:疯狂的人格力量和蹈死不顾的献身精神。这一精神和力量令听演讲的学生梁实秋先生二十余年都不忘。

渡河, 正是一个凝固了抗争的极致和死亡的瞬间的意象。《公无渡河》和《楚辞·渔父》的故事背景极为相似, 我们与《楚辞》中的部分作品作一下比较。

《楚辞·渔父》叙述的是屈原投江之前的一段假托的问答:屈原被放逐后, 面色憔悴, 神情枯槁, 他披头散发地在江边湖畔吟唱。江上一个打渔的人见到屈原这个样子, 惊问道:“这不是屈原大夫吗?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公无渡河》中体现出的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和蹈死不顾的献身精神和屈原一样“虽与日月争辉可也”。

梁任公先生正是具有真挚的爱国热忱和尊崇为正义而献身的学者。演讲真如其人。

梁启超读完陆游的诗集后, 对于这位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不觉肃然起敬, 于是写下这首诗。《读陆放翁集诗四首》其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消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他称赞陆游道:“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 惟放翁则慕为国殇, 至老不衰。”

1901年, 已亡命他国三载的梁启超自好任公, 以天下为己任, 故写这首诗以自我期勉。《自励二首》其二:

献身甘作万矢的, 著论求为百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 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 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 海天寥廓立多时。

“世界无穷愿无尽, 海天寥廓立多时”这两句诗, 颇能表现出一代英雄海天独立的苍凉, 以及他宏愿无穷的豪情壮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满腔忧愤, 对社会改革理想的热烈追求和誓死变法图强的慷慨抱负, 对探索救国真理的可贵热情, 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他的演讲内容和所表现的丰沛的情感与他的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即梁任公先生那炽热的爱国“热心肠”。

二、《桃花扇》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借儿女之情, 写兴亡之感”的十大悲剧之一。梁启超在《论桃花扇》中说:“中国文学大率富有厌世思想, 《桃花扇》亦其一也。而所言尤亲切有味, 切实动人, 盖时代精神使然耳。《修札》演白云:那热闹局便是冷淡的根芽, 爽快事就是牵缠的枝叶, 倒不如把残山剩水, 孤臣孽子, 讲他几句, 大家滴些眼泪罢。”

他在演讲《桃花扇·哭主》时痛哭流涕, 不能自已。

提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 听说崇祯驾崩, 捶胸顿足对北方哭道:

高皇帝在九京, 不管亡家破鼎, 那知他圣子神孙, 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 呼不应天灵祖灵, 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 送君王一命。

伤心煞煤山私幸, 独殉了社稷苍生, 独殉了社稷苍生。

梁启超认为, 《桃花扇》“乃哭声泪痕之书”, 读它“而不油然生民族主义之思想者, 必其无人心者也”。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失败后, 于1895年与日议和, 签订《马关条约》, 日本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了台湾、澎湖。1911年, 作者曾有机会游历台湾, 所见所闻, 感触颇多, 在“台湾归舟”上晚眺海景, 想起祖国山河破碎。远望“老地荒天”, “海门落日”, 近观巨浪澎湃, 心情沉重, 游台后的惆怅、哀伤、愤恨一涌而上, 不禁低声咏道:“凭舷切莫首重回!”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如果说悲剧能让人感到悲壮而流泪, 那么喜剧则令人狂喜而涕泪沾襟。讲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梁先生“张口大笑”。他与杜甫共同分享平定叛乱的快乐。杜甫是位爱国忧民的诗人, 诗中既有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 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又有诗人爱国情怀的流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 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国家叛乱已平, 有了喜事, 与国同乐, 到了“喜欲狂”的地步, 这当然有诗人抑制不住的爱国之情。

上一篇:爱中华颂祖国下一篇:多快乐少烦恼 父亲节搞怪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