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演讲稿参考

2024-05-21

《选择》演讲稿参考(精选8篇)

篇1:《选择》演讲稿参考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浅谈价格策略

中移动的价格策略研究

论单一品牌与多品牌战略

整合营销理论与实践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对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企业多元化战略问题研究

浅谈企业的多样化经营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新兴组织形态研究(虚拟组织,战略联盟,网络组织)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创新商业模式的研究

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

如何培育和建立学习型组织。

如何健全企业的决策机制

浅论领导者的素质

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领导理论的研究

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发展

企业战略理论演变的研究

对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对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与研究

对企业战略经营领域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与探讨

企业多元化战略问题研究

浅谈企业的多样化经营

企业品牌战略的发展对策分析

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企业成长研究

论企业战略联盟

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对企业破产问题的探讨

管理者收购研究

租赁经营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

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统计学定量方法在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的应用

注意:这些题目只是给一个方面,选择使应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细化,这样写作起来比较容易上手。

篇2:《选择》演讲稿参考

1、大纲解析-红宝书(必备):我认为这是必备的,有的同学会说大纲解析密密麻麻全是字,很难看。但我觉得大纲解析最权威,市面上所有的考研书籍都是根据大纲解析来出的。有的同学用任的序列一,他给编排的不错,看起来轻松一些。但我觉得把大纲解析最少看三遍,比其他任何书籍都管用。我建议大家去买几只彩色笔,在第一次看的时候画一下,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看起来又快又轻松。把大纲解析看三遍选择题基本上没有问题,而且问答题的答案基本上在大纲解析上也是能找到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买一本大纲解析。

2、配套习题(必备):我认为张俊芳的2000题很不错,他的解答很详细,而且覆盖量也很大,基本上覆盖了可能考察的知识点。你看解答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把大纲解析又看了一遍,重点章节多看几遍。有的同学喜欢任的序列二,听说上面的题目挺经典的,但是我去看了之后,选择题都没有解析,我觉得这样效果不是很好,如果一个题做过了,对过答案就完了不会有什么很深的印象。我比较喜欢解析比较详细的,在看解析的时候就是再温习一遍。我那时看过同学买的陈先奎的那本习题,觉得章节分的很清楚,就去买了一本,回来做了一章,感觉题目出的很没有水平,以后那本书就再没看了。市面上的习题集有很多,琳琅满目,希望大家能够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不必贪多

3、历年试题(必备):有人问英语、数学用历年试题就行了,政治干吗还要呢?其实,如果你做了近5年的试题,对于客观题的把握和主观题的行文规则就会得心应手了。这样的历年试题的书很都多,肖秀荣的真题挺好的,肖秀荣曾经担任过十几年的政治命题组副组长,对命题规律把握比较深刻,今年他的四套题就命中主观题好几道。他的那本历年真题总结的很好,可以拿来早上背的,很不错的。

4、形势与政策:如果你没有报考研辅导班,到11月临近考试的时候可以买一本时事的辅导书就可以。基本上考单选一个多选一个,一个解答题,这个大家不用急,在11月份的时候买一本实事书,很多,尽量多看一些,这个也不会很难。没有必要太担心

5、模拟题(推荐):到考研临近时,各个辅导班的模拟题琳琅满目,大家都期望像各个辅导班说的那样压中,我希望大家带着一个平常的心态,不要迷信押题,大家买模拟题当时给自己的复习测试一下。我前面已经说过,肖秀荣的四套题,任汝芬的序列四也不错,特别是肖秀荣的四套题,我推荐大家还是买这做一下,背一下,肖老师的模拟题质量还是很高的,今年就有很多题目差不多。

英语

1、单词(必备):买一本单词书。我觉得星火的那本单词书很好,口碑也很好,词根词缀的记忆方法很好,有很多同学也用新东方的那本单词书,这个因人而异,选择一本适合你自己的。不过我很推荐星火的,单词在于不断积累,可以买一个小本子,把生词、难记的记下来,带在身上,有时间就看一眼。也可以买一个p3,走路吃饭的时候可以听一下。在这里先说一下,特别是历年真题里的单词一定要搞懂,这个下面还要讲。

2、历年试题(必备):这个我想就不用我讲了,张剑的黄宝书(和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齐名的)几乎是人手一本,张剑也担任过命题组成员,对英语命题也了解的比较多,而且试题分析的也很不错。我建议大家把从96到12年的真题研究透彻,96年到00年左右的距离他可能是另出了一本书,大家尽可能要买到,把这些年的真题研究透彻,英语肯定没有问题。至于真题怎么才算研究透彻,这个我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谈。

3、阅读(必备):阅读理解是英语取得高分的关键,因此大家一定要买一本阅读理解的练习

资料。但是,大家要记住是练手,做的成绩千万别当太真。20个题错2个你也别得意,错12个你也别伤心。他们的题目毕竟不是真题,和真题的思路是有很大出入的。培养语感和提高做题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我那时候买的是新东方的一本,上面各个题型都有,这个主要是用来练习语感,提高阅读量的。有很多用张剑的150篇,这个大家不用纠结,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就行。

4、作文(必备):买一本作文模板书来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我很推荐考研一号的那本写作160篇。上面从单词、词组,句子、模板、作文一一介绍,是一本很好作文书。希望大家去买一本。大家可以总结自己的模板,不要一味的照搬给出的模板,如果都背给出的模板,那到时候作文都一样,没有什么新颖性。所以多看多背好的词组句子,好的开头结尾等等,总结自己的模板,要突出自己的个性。那样才会得高分。

5、模拟题(推荐):考前买一套模拟找一下考试的感觉。这个大家不要介意分数,兴许你一篇阅读一个对的也没有。任何模拟题都是无法和真题相比的,真题是许多专家几个月出出来的,他们了解我们学生的思维,设定选项,有很大干扰性。二模拟题几乎都是各个辅导班老师的杰作。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真题,真题研究透了才是王道。

数学

1、辅导书(必备):复习全书有李永乐的和陈文灯的,陈文灯的那本书技巧性太强,而且编排也不太好,太难我个人认为不适合我们。李永乐的那本复习全书很经典,不难,很适合我们复习用,大部分同学都是用这本。数学我建议大家用李永乐的一套就很不错。

2、历年试题(必备):前面说过了李永乐的一套,他的历年真题很不错,后面的解答是按照章节和题型给出的,很适合最后总的复习。历年试题是很重要的,研究历年真题可以发现他的命题规律,特别是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好好研究,他的解题方法,命题角度等等。你做过历年真题后,会发现复习用的辅导书里的许多经典例题历年试题或者差不多的题目。

3、习题(推荐):李永乐的440题,这本书的选择题很不错,包括了一些很好的知识点,但是填空题不太好做,我做了一些没做完,希望大家还是买一本好好做一下选择题,填空题也可以做一下。李永乐还有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讲义很经典,看个两三遍,线代几乎问题就不大了。当然,前面说过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资料太多了,大家去买的时候不知道选择哪一本,或者买了一大堆书,看不完。所以我觉得还是买一本做透就好了。

4、模拟题:李永乐的660题,里面的题目可能题目比较考研的题目偏难一些,但是做过几套之后,会发现也不是很难,我建议大家在做模拟题是按照考研时间要求自己来做,如果不练习的话,考研的时候时间会很紧张,不习惯,我希望大家能够自己看着表自己做一下,看一下自己能考多少分。这样上考场时就自然了。

考研重点推荐复习参考书

政治

任汝芬序列一(本书是考研政治大纲教材的合订本相当于考研政治的教材 必须人手一本 一切复习都是围绕课本进行 也有人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考研政治考试大纲》 可以按个人对页面的习惯来进行选择一本)

任汝芬序列二(这个是基础题库 一般来说题量都比较大 如果复习的早的话 可以一边看序列一一边做序列二我今年买的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但是总共没做100个题)

任汝芬序列三(这本书主要是时事政治和当代经济 还有就是一些重点内容的复习强化和总结这本书建议要做一下 关于当代时事政治 还有陈先奎编写的一本 也可以看看这个)任汝芬序列四(这个是最后押题四套卷也就是最后冲刺模拟卷 和考题布局格式一样这个是最后半个月要狂背的套题一定要做)

肖秀荣终极预测四套卷(这个和任汝芬四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版 在距离考试20天左右出版 这四套卷必须要做去年押中了原题15分 今年也有至少有两个多选是完全一样4分 还有重点内容 几乎都已经涉及到了 而且这本书很抢手 我今年是网上买的因为书店半小时就销售一空 可以提前和书店预订一下)

徐之* 考前重点预测30题 或者 海*出的 考前重点预测28题(这是一个小薄本 可以作为随身携带的手册 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出版时间在考前30天左右)

心得体会:考研政治考题越来越灵活,但是我觉得还都是围绕课本展开的,万变不离其宗。必须对课本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最起码看到考题你应该马上能知道这部分在哪里出现,考试的考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快抓住得分重点。

政治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当你看其他的累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复习重点还是课本,配合做题,最后一个月是复习重点,因为早看了也可能都忘记了。最后把任四和肖四做了,然后再背那个小薄本,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英语

历年英语真题和解析黄皮书 张剑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英语的复习重点是真题 必须把每年的每一篇文章都做烂做透包括完型填空 阅读理解 翻译 单词全部识记)

考研词汇红宝书 俞敏洪主编 新东方出版(这是词汇书 可以翻阅记忆 但是我发现光看词汇书记忆单词效果并不好 还是从真题里面找生词 然后返回来记忆 这样效果比较好)

考研写作辅导王江涛主编 新东方出版(这是写作辅导 没事的时候多看看 阅读理解和写作是考研英语的重头戏 千万不要忽视写作 写作写不好 过线很困难 而且写作应该从基本功练起 不要过分相信什么模板 只有练好基本功 不管考出什么来 都能得心应手 英语没有捷径)阅读理解练习黄皮书张剑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如果你确保20年真题都做完了 而且单词都记住了 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一下这本书)

最后冲刺五套卷张剑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这是最后模拟用的套题,英语上做题速度的把握很重要 所以时间的控制是关键 英语一定要做模拟 不做模拟你会死的很惨)

心得体会:考研英语是历年挂科最多的 难度很大 其中阅读理解和写作又是重点,英语复习就是每天都必须看,坚持每天花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看。英语重点围绕真题,如果你把二十年的真题都做了,这基本上考研的词汇没有太大问题,文章就可以读懂了,做真题一定要细致,每篇文章每个单词都不放过,做的透透的,英语过线那么我认为考研就成功一半了。数学

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数学基础先要看课本 无论哪一科 课本都是指导 重点复习对象毕竟考研大纲都是围绕课本划考试范围 而不是围绕辅导书)

线性代数

概率和统计(这个数学一和数学三都会考我数学二不考 所以自己可以去考研论坛看看大家都用哪一本)

李永乐数学辅导全书(这是数学辅导书这个也是细细的做 不放过每一道题 每一个知识点这本书主要做高等数学部分 线性代数做下面那本辅导书 该书建议至少过两遍)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全书(这是线性代数辅导书鼻祖 李永乐对线性代数的研究可谓登峰造极 这本书做完 线性代数基本可以拿满分了该书建议反复看 线性代数忘记的快 可能你将来不止过两遍)

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考研数学要想拿高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拿下所以打好基础很重要建议复习全书看完后 把这本题做了)

李永乐全真模拟400题(这本书是考前模拟十套卷难度连李永乐自己都说了 那是相当大啊比真题难很多 不过考研数学就是这样 时间紧任务重 模拟的时候就应该要做好比真题困难的准备 这样真正在考场上才可能完成全部试题 这本建议在真题前做)

历年数学考试真题(真题是考研每门都要做的数学真题相对没有模拟题难度大 所以建议最后临考一个月内当模拟冲刺题来做掐好时间 做好考场模拟 即使400题做不完 十年真题是一定要做的)

心得体会:数学我认为是考研的二当家,考研成败的关键,提分科目。数学复习应该多做题,只有大量的练习之后才能达到考研的要求,在考场上基本上拿住题,没有思考的时间,要求你看过一遍题后就要马上开始作答,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全部试题。如果感觉压力比较大的同学,建议放弃一到两道大题。

专业课

课本+真题

心得体会:专业课基本上难度不是很大,因为是学校自己出题,而且给分也相对宽松。所以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课本和历年真题,如果有条件的做一下学校平时学生做的辅导题,这样下来120分应该差不多。

OK!终于完工了。先写这些,这是本人的复习推荐,不是砖家更不是叫兽,仅作参考!切记:仅作参考!!

最后,我认为:考研是个体力活!关键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只要你坚持下来了,那么你就成功了。

篇3:《选择》演讲稿参考

电信行业的套餐业务是将多种业务 (不同资费标准) 组合成为一项综合业务推出的组合营销方式, 其本质上是一种电信产品, 是电信运营商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对用户资费的优惠政策。 面对众多套餐, 消费者将陷入庞杂的多样化选择当中。 研究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是电信市场营销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在传统的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中, 往往假设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 选择行为是在“期望效用理论”的框架下进行的。但是, 即使是在选择环境中引入少量的复杂因素, 消费者的实际行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预见之间就立即明显的出现了种种背离。如阿莱斯悖论 (The Allais Paradox) 就说明了真实的个体行为表现为系统的违反期望效用理论和主观概率理论共同建筑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假说”[1]。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 人类的决策行为是众多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策者的选择行为并非单纯以绝对量为依据, 很多时候受到参考点的影响。 目前, 关于参考点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部分学者假设参考点是外生的, Zhou (2011) [2]在评估其他产品时, 将消费者第一次购买的产品设为参考点, 并验证了消费者选择时存在损失避免效应。 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假设参考点是内生的。Koszegi等 (2006) [3]建立了参考依赖偏好和损失避免模型, 该模型中考虑的参考点是内生的且是随机的, 服从某一分布。De Giorgi等 (2011) [4]研究了考虑随机的、状态依赖的参考点的偏好依赖选择模型。Baucells等 (2011) [5]研究了随机动态参考点的形成及更新等问题。

研究电信行业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时, 套餐的各个属性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从概率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定量分析各个属性对不同的套餐选择概率的影响程度, 是离散选择模型 (DCM, discrete choice model) [6]在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中的具体应用。DCM包括多项logit (MNL, multinomial logit) 模型, 广义极值 (GEV, generalization extreme value) 模型, Prob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

当消费者在选择电信套餐时, 所面临的可供选择的套餐种类很多, 从众多套餐中具体选择哪个套餐的决策过程即属于多项离散选择问题, 因为套餐方案的种类大于三类, 且套餐种类之间并无序次关系, 因此可以采用MNL模型来进行分析预测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

MNL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cFadden (1974) [7]首先提出并得到推广。Guadagni和Little (1983) [8]在市场学领域内首次使用logit模型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McFadden (1986) [9]对将MNL模型应用到市场领域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传统的MNL模型假设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 但现实生活中, 消费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研究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的选择问题上, 已有研究主要从参考点、损失避免效应等方面展开。在多属性参考点的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方面, Hardie等 (1993) [10]建立了包含参考价格和参考质量两个属性的消费者选择模型。Fogel等 (2004) [11]通过实验研究了参考点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Camerer (2005) [12]对损失避免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做了全面的回顾。Habib (2009) [13]研究了基于参考依赖模型的居住地点选择问题, 应用混合logit模型进行预测消费者的选择概率。Sivakumar (2011) [14]研究分析了在消费者品牌选择时, 价格和质量的损失避免效应。

综上, 在同时考虑超过两个属性的有关参考效应和损失避免的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研究在国外不多, 在国内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将在Hardie等[10]的研究基础上, 同时考虑套餐的多个属性及其参考点的前提下, 借鉴参考依赖模型改进传统的MNL模型, 预测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并利用某电信运营商的消费者的实际数据, 进一步验证改进新模型的有效性。

2 参考依赖模型

Tversky和Kahneman (1991) 在前景理论[1]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依赖模型 (Reference Dependent Model) [15]。在参考依赖模型中, Tversky和Kahneman提出了“固定损失避免效应 (Constant Loss Aversion) ”的概念, 给出了基于参考点且满足固定损失避免条件的效用函数, 如式 (1) 、式 (2) 所示:

Ur (x1, x2) =U (R1 (x1) , R2 (x2) ) (1) Rk (xk) ={uk (xk) -uk (rk) , xkrkλk (uk (xk) -uk (rk) ) , xk<rk (2)

其中λk>1。

参考依赖模型是为了研究无风险选择时的决策行为而提出的行为决策经典理论, 它是前景理论中价值函数在多属性上的推广。参考依赖模型具有以下特征:①参考依赖性:是指属性的“价值”不仅仅依赖于其绝对水平, 更多的依赖于该属性上基于参考点形成的赢得和损失的大小。②损失避免:是指基于某一参考点的损失比相同程度的赢得对消费者 (效用) 的影响更大。③敏感性递减:类似于传统效用函数的边际效用递减,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价值 (效用) 函数的敏感性递减是区分为赢得和损失两个范围内, 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递减。而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是随着属性绝对值 (不区分赢得和损失) 的增大而递减。

前景理论和参考依赖模型描述了基于参考点的行为特征, 在理论上解释了与期望效用理论等规范性决策理论不一致的悖论。Tversky和Kahneman还以假想的选择对象 (比如工作的选择等) 进行实验研究, 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特性。随着前景理论和参考依赖模型等理论的提出, 行为决策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众多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市场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引入到消费者选择行为研究领域中, 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

3 基于参考依赖的改进MNL模型

本文在Hardie等[10]的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多属性参考点的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行为的预测模型。对于多属性产品选择, 消费者一般要综合多个属性的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对于这类选择过程, 如果假设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 则可以采用传统MNL模型来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3.1 传统MNL模型

完全理性的消费者选择第j个套餐的概率形式可表示为:

Ρ (y=j) =Ρrob (Uj>Ui, ji) =Ρrob (Vj+εj>Vi+εi, ji) =Ρrob (εi-εj<Vj-Vi, ji) (3)

在建立MNL模型前, 假设εiεj服从独立同极值分布 (IID, Independently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 则ε*ij=εi-εj服从logistic分布, 该logistic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f (εij*) =e-εij* (1+e-εij*) 2 (4)

在建立MNL模型时需要选择一个选择项作为参照类, 假设“选择第J个套餐”为参照类, 用P (y=J) 表示消费者选择第J个套餐的概率, 将Ρ (y=j) Ρ (y=J) 取自然对数就能得到一个线性函数, 称为logit形式, 该转换的重要性在于有许多可利用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质, logit形式对于其参数而言是线性的, 并且依赖于xk的取值[16]。综上预测完全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行为的MNL模型可以通过以下logit形式描述:

logit (y) =lnΡ (y=j) Ρ (y=J) =aj+k=1Κβjkxk (5)

在所建MNL模型中, 因变量有J个套餐类别, MNL模型中便有J-1个logit。在MNL模型中, 不仅有J-1个截距, 而且有J-1套斜率系数估计对应于同一套自变量。这就是式 (5) 中βjk有两个下标的原因, 下标j标志不同的logit, 下标k标志不同的自变量。在有J个套餐类别的MNL模型中, J-1个logit可表述如下:

lnΡ (y=1) Ρ (y=J) =a1+k=1Κβ1kxk (6) lnΡ (y=2) Ρ (y=J) =a2+k=1Κβ2kxk (7) lnΡ (y= (J-1) ) Ρ (y=J) =a (J-1) +k=1Κβ (J-1) kxk (8)

式中αjβj (j=1, 2, …, J-1) 的值可以通过SPSS软件中的MNL回归得到。因为

Ρ (y=1) +Ρ (y=2) ++Ρ (y=J) =Ρ (y=J) (1+i=1J-1eαi+k=1Κβikxk) =1

那么选择某类套餐的概率便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Ρ (y=J) =11+i=1J-1eαi+k=1Κβikxk (9) Ρ (y=J-1) =eαJ-1+k=1Κβ (J-1) kxk1+i=1J-1eαi+k=1Κβikxk (10) Ρ (y=1) =eα1+k=1Κβ1kxk1+i=1J-1eαi+k=1Κβikxk (11)

总之, 对于J个可选套餐, 完全理性的消费者选择第j类套餐的概率可以由式 (12) 进行预测:

Ρ (y=j) =eαj+k=1Κβjkxk1+i=1J-1eαi+k=1Κβikxk (12)

3.2 改进的MNL模型

根据参考依赖模型和Hardie等[10]的研究成果, 本节将改进传统的MNL模型来预测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首先将影响消费者选择套餐的主要套餐属性归纳如图1所示。

根据传统的消费者选择模型, 消费者的选择效用主要受当月绝对出账金额、通话费用及增值业务费用等影响, 即

Uj=aj+βjkxjk+εj (13)

本节中有关变量的含义如下:

j:消费者选择的套餐, j=1, …, J;

k:影响消费者选择套餐的属性, k=1, …, K;

Uj:未考虑参考点时选择套餐j对消费者的效用;

Urj:考虑参考点后选择套餐j对消费者的效用;

aj:未考虑参考点时回归分析得到的常量;

arj:考虑参考点后回归分析时得到的常量;

βjk:未考虑参考点时影响选择套餐j的第k个属性的参数值;

βrjk:考虑参考点后影响选择套餐j的第k个属性的参数值;

xjk:未考虑参考点时影响选择套餐j的第k个属性的值;

rxk:第k个属性的参考点;

Gain (xjk) :考虑参考点后选择套餐j时第k个属性的收益值;

Loss (xjk) :考虑参考点后选择套餐j时第k个属性的损失值;

λk:考虑参考点后第k个属性的损失避免常数, 且λk>0;

εj:未考虑参考点时的随机误差;

εrj:考虑参考点后的随机误差。

根据图2, 消费者的选择并非受当月绝对出账金额、通话费用及增值业务费用等几个属性的影响, 而是受各个属性的参考点的影响, 相应的消费者选择效用应符合式 (14) :

Urj=arj+βrjk (xjk-rxk) +εrj=arj+βrjk (Gain (xjk) +λkLoss (xjk) ) +εrj (14)

在考虑参考点的情况下, 消费者选择套餐j的概率由Pr (y=j) 表示。在传统的MNL模型基础上, 得到考虑参考效应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logit形式, 如式 (15) 所示:

logit (y) rj=lnΡr (y=j) Ρr (y=J) =arj+βrjk (Gain (xjk) +λkLoss (xjk) ) (15)

参照3.1节可得:

Ρr (y=j) =elogit (y) rj1+i=1J-1elogit (y) ri (16)

综上所述, 对于J个可选套餐, 当同时考虑多属性的参考效应时, 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第j类套餐的概率可以由式 (16) 进行预测。

4 仿真分析

对改进前后的MNL模型进行统计推断, 需要取得的变量统计资料包括当月出账金额、本地通话费用、长途通话费用、增值业务费用和这些属性的参考点, 以及消费者的套餐选择情况等。因此, 本文对某市某电信运营商中选择不同商务套餐的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别选取消费者的当月出账金额、本地通话费用、长途通话费用和增值业务费用四个属性。

参考点的设定则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各个属性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平均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 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 有时用中位数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参考点设定方法, 对比分析哪种方法更适合本文, 以期对同类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在前景理论中, Kahneman和Tversky通过试验得到反映损失避免程度的λ值为2.25[17], 本文分别对λ值为1、2、2.25、3、4、5和6进行了分析, λ值越大, 表示消费者对损失的避免程度越大。当λ=1时, 则等同于没有考虑参考点时的情况。

首先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然后利用式 (12) 可求得完全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预测概率, 利用式 (16) 可求得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预测概率。最后使用软件SPSS18.0可以分别对上述数据靳行改进前后的MNL回归分析[18], 分别得到当参考点和λ取不同值时的预测情况, 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中横坐标λ值表示消费者对损失的避免程度, λ值越大表示消费者对损失的避免程度越大, λ=1代表没有考虑参考点的传统MNL模型的预测情况。本文利用获得的使用某电信账营商的不同商务套餐的1610个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数据, 针对当月出账金额、本地通话费用、长途通话费用和增值业务费用四个属性, 分别采用各个属性的平均值和中位数作为属性的参考点。图2表示了当λ取值分别为1、2、2.25、3、4、5和6时得到的预测结果的准确率情况。

首先从图2可以看出, 无论采取哪种参考点设定方法, λ取值为2、2.25、3、4、5和6的结果都优于λ=1时的值, 即考虑参考依赖的改进MNL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全部大于传统的MNL模型的预测准确率, 可见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其次从图2可以看出, 当λ=2.25时, 采用平均值作为参考点的预测结果比较好, 但采用中位数作为参考点时的预测结果则比较差, 这说明Kahneman和Tversky通过试验得到反映损失避免程度的λ值对于中国的实际问题不一定总是适用的。Kahneman和Tversky通过试验得到λ=2.25, 该值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对于损失的避免程度。而在本文中, 当λ=2时, 无论采取哪种参考点设定方法, 预测结果都相对比较好, 说明λ=2比λ=2.25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 可见中国消费者对损失的避免程度要低。

最后从图2可以看出, 对于本实例, 无论λ取何值, 选择中位数作为参考点的预测结果总是优于选择平均值作为参考点的预测结果, 说明选择中位数作为参考点更加合适, 由此也说明了用中位数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综上所述, 可得当进行MNL回归预测时, 考虑参考效应的改进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的MNL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 由此可见所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5 结论

本文在Hardie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在考虑套餐的多个属性及其参考点的前提下, 借鉴参考依赖模型改进了传统的MNL模型, 用来预测有限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套餐的行为。在实例分析中, 对改进前后的两个模型利用某电信运营商的商务消费者的实际数据, 通过SPSS软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所得结果显示考虑参考效应的改进MNL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的MNL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 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后新模型的有效性。

而且从实例分析的结果可得, Kahneman和Tversky 通过实验得到反映损失陛免程度的λ值对于中国的实际问题不一定总是适用, λ=2可能更适合用来反映中国的消费者对损失的避免程度。而在参考点的设定问题上, 选择中位数作为参考点的预测结果总是优于选择平均值作为参考点的预测结果。对于讨论不同的参考点设定方法, 如考虑动态的、随机的参考点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篇4:适当选择参考系可简化物理题解

【关键词】物理试题 选择参考系 简化题解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10-02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多数情况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解决。如果只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对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问题解决起来会比较困难,但若能适当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则可简化解题过程。

一、两物体均做匀速运动

研究对象和与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物体均做相对匀速运动。

例1 一只小船运载木料逆水而行,经某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过 30 min 后才被发觉,船立即返回追赶,在桥下游 5 km 处赶上木料,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恒定,求:

(1)小船返回追赶木料所需要的时间;

(2)水流速度的大小。

〖解析〗本题若以地面作参考,求解非常艰难。以小船为研究对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恒定,即小船相对地做匀速运动。水的流速也恒度,水相对地也做匀速运动。若我们改换参考系,以流水为参考系,则木料落入水中后保持静止状态,而小船以静水速度 v1 做匀速运动,因此小船返回追赶时间和木料落入水中到发觉的时间相等,均为 30 min,而木料落入水中到小船追上木料所需要的时间为 1 h,在这段时间内,木料顺水漂流了 5 km,所以水流速度为 v2=5 km/h。

二、研究对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研究对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在另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上运动。如果我们选择这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那么也可使问题的解决得到简化。

例2 某航空母舰以一定的速度航行,其上的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加速度是 a=5.0m/s2,速度需达到v=50m/s才能起飞,该航空母舰甲板L=160m,为了使战斗机能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多大的速度v0向什么方向航行?

〖解析〗以战斗机为研究对象,战斗机必须要达到v=50m/s才能起飞。这个速度是指以地面为参考的速度。达到该速度之前,战斗机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5.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航空母舰做匀速直线运动。本题可以地面为参考系,也可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

方法一: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战斗机的初速度为v0,末初速为vt=50m/s,位移为x=L+v0t,则有v2t=v20+2ax=v20+2a(L+v0t),vt=v0+at 代入数据得:v0=10m/s

即航空母舰应与战斗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

方法二:若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则战斗机的初速度为零,位移为L,设末速度为v1,则

,所以v0=vt-v1=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战斗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的速度航行。方法二较方法一简便,易懂。

三、两物体做加速度方向相同的匀加速运动

两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做加速度方向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的大小不相同。

例3 如图1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已知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g=10m/s2)。问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速度?

〖解析〗

方法一: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向右为正。

设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 ,小物块相对地加速度为am;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f ' ,小车相对地的加速度aM;经时间 t 两者达到相同速度。

由F-mg=MaM ,得

由mg=mam ,得am=g=2m/s2

由以上加速度的取值均为正可知小物块与小车一起做加速方向相同的匀加速运动。

设车初速为vM0=1.5m/s,则有vM0=aMt=amt,代入计算得:t=1s。

方法二:以小车为参考系,各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设小物块相对小车的加速度为am',则

小物块是相对地面静止放在小车上的,故它相对小车的初速度为m0=1.5m/s,两者达到相同速度时,即小物块相对小车的末速度mt=0,则

通过对比发现,以小车为参考系,问题的解决较简便。

四、两物体做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以地面为参考系问题较复杂,若能改变参考系,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则可以简化解题。

例4 如图2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 不超过多少?

〖解析〗

方法一: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向右为正物块滑上小车后受摩擦力为 f ,方向向左;物块对小车的摩擦力为 f ',方向向右。f=- f ' 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设m1的加速度为a1,m2的加速度为a2,要使物块恰好不滑出,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车须有共同速度v',此时小车所走的位移为s1,物块位移为s2,物块滑上车的初速度为v0',则

m2g=m2a2

m2g=m1a1

L=s2-s1

v'=v0'-a2t'

v'=a1t'

代入数据解得 v0'=5m/s,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 不能超过5m/s。

方法二:以小车为参考系。设物块滑上小车的初速度为v0',因为小车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故该初速度相对地与相对小车是一样的。物块向右以初速度 v0' 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方向向左,小车初速度为 0,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向右。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如以小车做参考系,物块相对小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受力分析如图2 所示。

f'= f=m2g=1N

a2=g=5m/s2

物块最终相对车的速度为0,

由 0-(v0')2=-2a'L,有

解得 v0'=5m/s。

将以上两种解法进行比较,以小车为参考系,解答该题较简便。不必设太多的未知数,也不必解过多的方程组。

通过以上四种不同类型问题的举例分析,我们发现针对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问题,不必一定以地面为参考系。如果,适当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能给题目的解答带来简便。

篇5:日语教材的选择参考

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常见的日语教材各自的优点、缺点、适用人群、适用环境:

1、《新编日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学日语系通常使用本教材。

优点:里面的语法系统、清晰,语法术语与日文辞典一致(如五段动词、一段动词等术语)。适合日语的深入学习。

缺点:课文内容略显陈旧。旧版与新版在语法及及大部分课文上没有变化,新版词汇变动较大,去掉一些淘汰的单词,加入了新的常用词汇。

适用人群:考级或将来从事日语工作研究等。

适用环境:由于难度较大,不适合自学,适用于有老师教的情况。

2、《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培训机构杭州丽思通常使用该教材。

优点:词汇量信息量大,与时俱进,内容较简单浅显,适合自学。

缺点:语法体系略乱,没有新编日语来的清晰,语法术语采用自己的一套术语(如一类动词,二类动词),与语法书及日文辞典的语法术语不同。

适用人群:对日语的兴趣爱好,喜欢自学对语法清晰的朋友。

适用环境:对语法不清晰的入门人还是老师带着比较好,即有兴趣又不会落下语法!

3、《大家的日语》(株式会社スリ一エ一ネットワ一ケ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

一般用于日本语言学校的教材以及大学日语专业的口语会话课教材。

优点:偏重于口语应用,教材的课文对话等偏口语化,生活化。

缺点:语法讲解不详细,单词不详细,课文过于口语,有些口语变形并未讲解原型就出现了口语的简化形式。自学容易让人云里雾里搞不清楚。

适用人群:有一定日语语法基础的人。

篇6:《又该怎么选择》初三作文参考

倒数计时中,还有八十天。

其实应该是七十九天吧?上次看到这么的一句话: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最终还是锁在只是的牢笼里。

很喜欢这么的一句话。现在那些亲人一旦见到我问的都是我对于未来的打算,问我要选择读什么。其实我是迷茫的。于是我总是很迷糊的回答,很含糊,我总是说,到时候再看吧。

还记得前几天自己在黄本上写下的这么一句话:即便我知道如今的东西是唯一我能抓的住的东西,什么未来都是我捉不到的,但是我终究还是想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的安排,好为我的未来铺好路。

看着文雪的文章,感受着他也有着的压力。我的压力算不得什么。我不知道,究竟的,读书是不是我的出路。有些时候,我不该想那么多,而应该在最紧要的关头再去做决定,因为往往那样子,我的选择才会是正确的,而那些我犹豫好久才做的选择,往往都是失败的选择。

我想要遇见更多的`人,我想要学习更高级的知识。但是我又不想要知识为了应试而学习,为了应试而接受知识,我真的不要。就是因为应试我迷茫了,我迷乱了脚步。即便我知道,如果不是考试,我就不会这么主动地去学习了。

昨天,哥哥过来问我说我对未来的打算,我还是含糊地回答。妈妈说做什么可以吃饭。哥哥的一句回答,真的很欣赏。他说,只要是喜欢的,都是可以吃饭的!

昨天陪妈妈出去,在路上的路人也是问说对未来的打算。一个路人说,如果学的好,自然就想学,要是学的不好,自然就不会想要学了。

我真的很想要看的坦然些,再淡然些,但是我怕我还是最终被好胜的一颗心打败!

篇7:选择参考:三大名校哲学专业解读

北大哲学系:继往圣绝学 参天地精神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进行调整。此调整的结果是六个大学的哲学系的教师都集中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哲学系。当时,哲学系还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由原清华大学理学院的心理系与前燕京大学文学院的心理系合并而成,汇聚了唐钺、孙国华等一批优秀的学者。因此这一调整无论对于中国现代哲学,还是对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来说都是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中国哲学界的精英云集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才荟萃,盛极一时。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汤用彤、郑昕、贺麟、胡世华、容肇祖、任继愈、汪子嵩、黄楠森、齐良骥、晏成书、杨祖陶、王太庆等。来自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金岳霖、冯友兰、张岱年、王宪钧、邓以哲、沈有鼎、任华、周礼全、朱伯等。辅仁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李世繁、汪奠基等。燕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洪谦、张东荪、吴允曾等。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宗白华、张颐、熊伟、何肇清、苗力田等。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黄子通、周辅成、江天骥、石峻、陈修斋、张世英等。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朱谦之、李曰华、马采、方书春等。客观上,各大哲学系的教师汇集北京大学,有利于各哲学系的学风、治学方法和哲学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补。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是金岳霖。195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成立,金岳霖奉调任该所副所长。也就在此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恢复成立哲学系,部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也就分赴各地的哲学系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队伍的分而合,合而分,一方面使北京大学哲学系得到了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师资的和思想的资源滋养,另一方面也使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风、治学方法影响了其他院校的哲学系。

改革开放以后,北大哲学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994年,哲学系被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1978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北大心理学系;而在1995年9月,宗教学专业独立成系,成为中国国立大学里最早的“宗教学系”,并在11月,成立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

注重能力培养的软环境

哲学系现有3个本科生专业方向,8个硕博士研究生专业。哲学专业,始于19,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其中,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改为现名,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宗教学专业,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本科生宗教学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

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首先是为连续十年的哲学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其次是为终生职业教育奠定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各界输送具有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同时培养引领时代的哲学家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多年的课程结构调整,哲学系确立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要求所有教师逐步打破教研室的学科壁垒,甚至突破一级学科的.壁垒,积极开拓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构建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体系,全力营造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

人文学科的特点是软环境的重要性甚于硬环境,有什么样的学风就会出什么样的人才。哲学系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朴实求真而常为新”的优秀学风;靠着这种学风,哲学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现在,维护与发展这种优秀的学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人才,是哲学系不可推的历史责任。哲学系正以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实践、鼓励创新,弘扬在哲学系具有深厚底蕴的人文精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哲学系全部实行导师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足够的历练机会。

哲学系学生普遍愿意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届本科生都要到祖国各地参观考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此哲学系还成立了“哲学社会实践信息中心”,主要汇总我系学生各项社会实践的最终成果,以及跟踪收集历年系友的最新资料。

哲学系的学生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也很精彩。从1995年到,哲学系每年都搞“哲学文化节”,十年耕耘在北大学生中间口碑极佳。从开始,“文化节”开始改换形式,变为每学期的“哲学主题文化活动”,更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如今,哲学系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中不仅有著名的哲学家,也有部长、省长、大学校长,还有著名的学者、作家、艺术家和企业家。他们的业绩充分显示了,哲学系不仅是哲学家的摇篮,也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现在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科齐全,教师梯队齐整,课程体系完备,科研成果丰硕。这里被视为学术的圣殿,名家荟萃,精品迭出。近百年的学术,始终是在培育、凝炼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1994年陈来教授为哲学系80周年系庆撰写的一幅对联,“两千年经子传承大道寓学统汉晋清流宋明义理立心立命参天地,八十载东西交会旧邦迎新命红楼文采燕园风骚继往开来振神州”,道出了哲学系的使命与担当。

今天的骄人业绩,是其辉煌历史累积的结果。哲人已逝,然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所凝聚的哲学传统,必将永远留存于哲学系的历史长河之中。面向未来,北大哲学系正在认真总结自己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哲学繁荣、东西方的文明对话再铸辉煌。

篇8:《选择》演讲稿参考

1、三大全文检索系统的比较

1.1 收录范围与数量

1.1.1 CNKI

CNKI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共同研制出版的综合性全文检索平台。该检索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数据库: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收录了1915年至今国内7482种学术期刊的全文内容, 其中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近2600种。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全文文献总量2600多万篇。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收录了1999年至今全国42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共9万多篇。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收录了1999年至今全国652家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74万余篇。4.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收录我国2000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单位的论文集, 年更新约10万篇论文。累积出版会议论文全文文献109万篇。5.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收录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重要报纸刊载的学术性、资料性文献共530余万篇, 涵盖国内公开发行的近500种重要报纸。此外, CNKI还收录了中国专利、中外标准、年鉴、科技成果和图书等数据库供用户查询。

1.1.2 维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本文中简称“维普”) 由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制作。其前身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发行的12000余种期刊, 按学科分为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7大类, 27个专辑, 200个专题, 按《中图法》编制了树型分类导航和刊名导航系统, 基本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期刊, 同时还收录了中国港台地区出版的108种学术期刊, 积累700余万篇全文文献, 数据量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

1.1.3 万方资源系统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本文中简称“万方”)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属下的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万方资源系统收录了学术期刊全文约1200余万篇, 学位论文约142余万篇, 会议论文约111余万篇, 中外各种技术专利共2400万条, 中外各种标准共约260万条, 国内科技成果约57万条, 政策法规约30万条, 还有国内企业的简介信息约17万余条。

1.2 检索界面

CNKI

新版的CNKI提供了比旧版功能更为强大、更为人性化的检索界面。界面左侧是导航区, 在导航区的上方CNKI提供了完全按《中图法》22个大类下的各级类目来编排, 用户可以借助清华提供的类目导航功能逐层点击学科目录, 直到选择自己所需的研究方向。界面右边最上方是检索方式选择区, 分为简单检索、标准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引文检索、学者检索、科研基金检索、句子检索、工具书及知识元搜索和文献出版来源这十大检索方式。右边中间是检索式输入区, 以“标准检索”为例, 里面分为两个区域:1.输入检索范围控制条件, CNKI给用户提供了根据发表时间、文献出版来源、作者及作者单位控制检索的范围。2.输入目标文献内容特征, 用户可依靠CNKI提供的五种检索入口:全文、题名、主题、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确定检索式中的每个检索词, 当有多个检索词的时候, 用户可以利用CNKI提供的三种关系:并含、或含、不含这三种关系连接检索词。在检索目标信息界面, 不但显示了目标文献的作者、单位等详细信息, 而且还提供了“知网节”, 让用户通过它来查找与这篇目标文献有关的其它文献, 从而引导用户更深入地了解目标信息。不足之处就是打开检索结果要打开多个窗口, 客户机系统资源消耗较大。且清华对用户输入两个以上的检索词的操作必须通过添加检索项来实现, 这对电脑操作不太熟悉的用户来说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维普

维普的检索界面分为检索区域、导航系统、概览区、细阅区和功能限定下载区域。不论是哪个区域进行的任何操作, 都不需要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 这对电脑配置不高的用户来说是很实在的。与清华不同的是维普检索的区域没有多个检索项让用户选择, 用户只需要把目标信息相关的检索词全部输入检索区域, 系统就会帮用户从各个检索入口对检索词进行检索, 这对不熟悉电脑操作和不熟悉检索知识的用户来说非常方便。其余如导航系统、概览区等都与清华大同小异。

万方

万方的检索界面分为两大区域:导航系统和检索区域。其中导航系统又按照用户的浏览习惯分为三部分:按学科、按地区、按首字母, 很好地照顾了不同浏览习惯的用户。检索区域的布置与清华大体相同, 不过万方为方便用户查找特定日期的期刊文献, 特意在检索区域的下方布置了“数字化期刊刊名数据库”, 用户用过输入刊名即可直接进入该期刊的所有年份, 用户可点击具体的年份进入具体的期数进行浏览。

1.3 检索途径比较

1.3.1 清华

新版的CNKI检索平台给用户提供了导航选择研究范围与检索式结合检索。与旧版相比, 新版的检索入口表面上是减少了不少, 只支持五种检索入口:全文、题名、主题、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而把作者、文献来源等放在上面的限定检索范围的输入框中, 支持多个检索项之间的与、或、非逻辑检索, 用户只需点击检索词输入框左边的“+”号或者“-”号, 即可添加多个检索项并可以选择检索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同一个检索项中用户若输入两个关键词, 系统会默认按照这两个关键词之间“或”的关系进行检索。用户想要得到这两个关键词之间“与”的检索, 则要选取检索式下方的“精确”选项。若用户所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较多要进行筛选, 可点选“在结果中检索”, 然后在检索式中输入要筛选的关键词即可进行。笔者认为, 新版CNKI的界面设计充分考虑到没有文献检索经验的用户, 把检索入口尽可能地用直观的说明输入框而不是下拉列表的形式展现给用户, 很有力地帮助用户确定自己的检索范围, 从而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1.3.2 维普

维普的检索途径与清华的大体相同, 与清华不同的是维普没有添加检索输入框的功能, 用户想进行复合检索, 一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先用其中一个进行初级检索, 在检索出结果以后再往检索式输入框中输入剩余的关键词, 而后点击“二次检索”, 即可。二是直接在检索时输入框内填写复杂检索式。用户若输入两个以上的检索词, 即使没有填充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维普也会默认按照这些关键词之间“与”的关系进行检索。维普比较有特色的是用户在输入检索式之前若点选了“同义词词库”, 则输入检索式时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的输入给出所输入的检索词的同义词让用户选择和修改。方便了用户对一些检索词的俗名与学名的查找。

1.3.3 万方

万方的检索途径也与清华的大体一致, 有所不同的是万方没有期刊数据来源的选择。若用户在一个检索项中输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 系统则会默认按“或”的逻辑关系进行主题检索。万方的导航检索也很有特色, 为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期刊分类导航方式:按学科、按地区、按首字母。在检索界面时已有介绍, 这里不再重复。

1.4 检索结果比较

笔者试用“海水淡化”和“公共利益”在三大数据库进行检索, 结果对比如下:

2、三大全文检索系统在参考咨询中的选择应用

2.1 CNKI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 CNKI囊括了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国家标准、中国专利、科技成果等, 覆盖面比较广, 适合各行各业的读者使用, 且文献收录的时限比较长, 有相当部分的数据库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以前, 这对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新版的CNKI的界面设计非常人性化,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研究人员都能根据系统的帮助提示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笔者认为, 在未了解读者要查的资料是属于哪个领域、哪个学科, 以及该文献的表现形式 (如论文、标准、专利等) , 什么时间发表这些文献的重要信息前, 最好使用CNKI全文检索平台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

2.2 维普

维普只收录期刊论文, 但在收录期刊的范围及数量要比CNKI和清华要多得多, 因此号称“中文期刊门户”, 很多不是核心期刊的刊物, 在CNKI和万方不一定能找到, 在维普就能找到, 如《云南图书馆学刊》在CNKI是找不到的, 在维普却能找到。不足之处是系统的帮助信息并不是很多, 很多要打开帮助文档才能了解其功能, 如“同义词”、“相关机构”、“同名/合著作者”等。如能像CNKI那样把每个按钮及输入框的具体功能合并在检索界面上, 将更方便用户的检索。笔者认为, 维普适合于专门查找期刊论文的检索要求, 适合普通读者的需要。

2.3 万方

新版的万方使用了标签页式的检索界面, 无需打开新的检索窗口, 对计算机资源紧张的用户来说是莫大的福音。万方的主要优势在于收录博硕士论文数量要比CNKI多得多, 特别适合高校师生查找论文资料, 而且还有很多CNKI没有的特色功能如:国外专利检索、法规法律检索、企业信息检索等。此外, 在新版万方检索平台上仍然可以根据学科、地区、首字母三种途径进行资料导航, 丰富了用户的检索途径。和CNKI相比的不足之处是:检索界面的帮助信息比较少, 是三大全文检索平台中最少的,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学者的使用。笔者认为, 万方适合于对论文、专利、法规资料的查找。

参考文献

[1]周志峰:《国内三大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比较与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5) [1]周志峰:《国内三大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比较与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5)

上一篇:季羡林爱国语录下一篇:庆典贺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