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

2024-04-08

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通用2篇)

篇1: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

吴士好自夸这篇文言文可经常读,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查看!

吴士

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①称王姑苏,与国朝②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③为将,听自募兵,戒④司粟吏勿与较嬴缩⑤。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⑥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⑦。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注】①张士诚:出身盐贩,曾与朱元璋争天下。朱元璋破平江时被擒,自缢死。②国朝:指明朝。③俾:使。④戒:告诫。⑤嬴:同“赢”。嬴缩:盈亏,这里指多少。⑥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封曹国公。⑦格:抗拒。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谓举世莫及()②士谒士诚曰()③士诚以为然()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26.文中的吴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4.(3分)①没有谁 ②拜见 ③ 对

25.(2分)(他)尤其喜欢谈论兵法,每次说起必定推崇孙子和吴起。

26.(3分)吴士是一个自夸、大言不惭、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附参考译文】

吴地有个读书人喜欢夸夸其谈,自以为才能很高,号称当世谁也比不上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言必称孙武、吴起。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在姑苏自称吴王,与本朝争夺天下,战事还未决出胜负。

那读书人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了,物产没有比姑苏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没有比姑苏更精锐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称霸天下,是因为将领太无能了。现在大王的将领都任命那些浅陋的人担任,指挥作战而不知道兵法,这简直是鼠类相斗罢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为将军,便能夺取中原,至于战胜那些小敌就更不在话下了。”

张士诚以为他说得对,便拜他为将军,听任他自行招募兵士,并告诫管理钱粮军需的官员不要计较他支取的多少。那读书人曾游历过钱塘,与钱塘的一些无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于是就到钱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荡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选拔了几十个人给予官职,每月花费的军饷以万石来计数。他们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谈论行军作战的兵法,余下的时间就杀牛宰羊大摆酒宴,宴请那些招募来的人:实在是不能率领兵士作战的呵。

曹国公李文忠攻占钱塘以后,那读书人及部下都逃跑离去,不敢稍微抵挡一下。后来被搜索捕获,捆绑到辕门诛杀。临死前还在说:“我熟读孙、吴兵法。

篇2: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

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高:夸耀

B、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 季:最末

C、与国争雄,兵未决 决:决战

D、听自募兵,戒粟吏勿与较赢缩 较:计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 / 吾善孙吴法

B、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 甲兵莫利于姑苏

C、王果能将吾 / 未尝能将兵也

D、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 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

3、比较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意义是否相同,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形势莫便于姑苏 ②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③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

④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⑤士诚以为然

A、①②⑤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B、②③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C、②④⑤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D、①③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士请求张士诚任命自己为将领,并断言自己定能夺取中原。其实,吴士是个只会阿谀奉承,纵酒享乐的吹牛大王。

B、吴士虽然善谈兵法,但他不善用人。他在钱塘招募的全都是些无赖懦弱之人,一上战场,不战自溃。所以说,吴士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用人不察。

C、吴士自夸擅长谈论用兵之法。他对当时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深得张士诚的赞同。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得行军打仗,更不敢与李曹交战,只落得个被俘被杀的结果。

D、吴士自以为熟知三国时期吴国行军作战的兵法,因而自恃才能无人能及,骗得张士诚的信任与重用,最后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① 攻 人 之 恶 毋 太 严 要 思 其 堪 受 教 人 以 善 毋 过 高 当 使 其 可 从

② 为 恶 而 畏 人 知 恶 中 犹 有 善 路 为 善 而 急 人 知 善 处 即 是 恶 根

--明·洪应明《菜根谭》

5、请用斜线为上两段文字断句。

6、请从上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

1、C(C项中,决应解释为有结果,分胜负。)

2、A(A项中两个善都解释为善于。B项中前一个兵解释为兵法,后一个兵解释为兵器;C项中前一个将解释为拜......为将,后一个将解释为率领;D项中前一个及解释为赶得上,后一个及解释为和、与。)

3、C(①项中,形势在文中的意义是地形地势,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时局发展的趋势;③项中,丈夫在文中的意义是成年男子,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女子的配偶。)

4、C(A项错在,阿谀奉承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错在,吴士不是真的善谈兵法,而是他自以为善谈兵法,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用人不察,而是纸上谈兵;D项错在,对文中孙吴的理解应为春秋时期的孙武、吴起,而不是三国时期的吴国。)

5、①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②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6、①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让他能够承受;用善行来教导别人不要要求太高,应当让他能够做到。②做了坏事却怕别人知道,作恶之中还有改过向善的良知;做了好事却急于让别人知道,为善之时就会产生作恶的根源。

参考译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吴士好自夸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吴士宏成功经历04-11

自夸的分寸现代文阅读答案04-12

上一篇:申请更换发票声明下一篇:手机游戏推广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