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至作文

2024-04-08

又是一年清明至作文(精选14篇)

篇1:又是一年清明至作文

(一)

俯仰一世,白驹过隙。你有了“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的慨叹。你“割肉充饥”,却云发乎自然。你不为官禄所诱,只愿坚守心中之“闲福”,隐居山中,至死不变。然而与世界的不通融性,使你终究烈火焚身,在树林间血肉模糊,化作蓬蒿一丘。

世人悲之,将此日定为寒食。

夜,林中隐藏无数嗜血的麋鹿,瞳孔散发最原始的血腥之火,他慢慢靠近墓地,然后饥饿占据整个心灵,然后手在黑夜的注视中张牙舞爪,人性在酒足饭饱后灭绝,在虚无夸耀中萎靡。

世人嗤之,唾骂千年。

凤吹得墓地瑟瑟发抖,一切都在开始显现: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二)

时间,淡褪了那些熟知的记忆,淡褪了风景。

细碎的阳光,挣脱开冬日的禁锢,第一次在云端毫无顾忌地彰显力道。于是那些贪婪的,那些随着烈日移转的,那些红的,绿的,蓝的,黄的,一股脑地冒出来。霎那间冬日在色彩中被埋葬,霎那间一切都破茧而出。春天来了,是的,春天来了,来得那么突兀,突然,突现在我面前。昨日还在寒食,在千伞万伞的世界里,想终究要有一个“雨纷纷,欲断魂”的清明呢,今日就春归大地,在别有诗意的凉亭旁插柳祝福了;昨日还在听窗外怒雨打芭蕉,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今日却艳阳高照,享受踏青的愉悦了;昨日还在思索“病魂常似秋千索”中“秋千索”的喻义呢,今日就在榕树秋千上享受午后的慵懒了。

于是荒冢,独自穿行了四季。

绿色在两块石缝间崭露头角,皑皑的白雪覆盖了墓地,增加了金属般的沉重感,落叶零星地点缀了忧伤,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的闷气,一声鸣叫划破了湛蓝的天壁,留下刺痛的痕迹,梅花在烈日中开放,鼻子里吸进的气息混杂着青草的味道。于是所有的感觉都混杂了,混杂了,糅合在一起,被重重地抛进死亡的深渊里,然后腐烂,腐烂,直至生出恶臭,熏得人只想掉眼泪,一种异样的感觉占据了整个心灵,从左心室,跳过右心室,弥漫血管,涌上咽喉,触及泪腺,然后液体喷涌而出。

(三)

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勇”者留其名。生命只有一次,有着相同的开始和结局,但我们有能力,也应当让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美丽。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力拔山兮气盖世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乌江自刎,但他震天惊地的英雄气概,却长久地停留在人们的心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蔑视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诞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令高力士为其脱靴。但他坚守心中之所想,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回望鼎盛的唐朝,什么帝王将相,通通随历史的大潮退去,只有李白,站在月下独酌的背影清晰地毫发毕现。

且到了那久积沉疴的清朝,政治的落败已无法挽回,而你——谭嗣同却抛下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于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令中华民国在先者之流血中萌芽生长。

(四)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手捧鲜花,不知英雄所葬何处,亦不知如何吊唁,且送上一首自作的小诗吧:

她向天空举起盾牌

拒绝悲哀

她想

生命中没有悲哀

只有伤痛

篇2:又是一年清明至作文

一年清明至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

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篇3:又是一年清明

祭奠孤坟,会船竟渡,民间艺术表演,成为溱潼人极具特色的民间活动。清明的阴沉气氛,已被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场面所打破,演绎了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情调。

清明是一条河,思忆滔滔,我们在这头,故人在彼端。

清明是一场雨,追怀纷纷,润开冻土,生命又蕴新绿……

但你可曾想见,清明亦是一场戏,观者岸上翘首,赛船湖上乘风,一场溱澶会船节,为我们演绎出了别样的清明风情。

天下会船数溱澶

华丽的十里溱湖上,铺开千张笑脸,万种风情。岸上已是人头攒动,湖面更加呼声如潮,五百多条贡船、龙船、花船、划船、篙船列阵排开,织就一段五彩锦缎抖展开去。

这里正是每年清明节举行的溱潼会船节。你看那花船锦簇,篙杆林立,划船好手们身着各色彩服,个个摩拳擦掌,令人忆起当年的宋金鏖战的壮观场景,悠长历史与迷人传说在这里被演绎成水乡风情和民间习俗。

只听得一声礼炮爆响,千万彩球升空,2000只信鸽的翅膀呼啦啦的拉开一片晴空,这一场水上盛事宴拉开了帷幕。数十条装饰一新的贡船率先驶入湖中,华丽开场。每条贡船都分上下两层,下层坐人,上层则搭起一个流动舞台,台楼阁,画楼春晓,民乐队、舞龙队、秧歌队各显身手,白娘子在断桥上羞答答的会起了许仙。

紧随其后的便是那四乡八镇派出的篙子船。每条船上两边齐刷刷站着20名强壮的汉子,一人一根四米长的竹篙,篙尖系一条红绸巾,在风中猎猎飘扬似长矛列阵。森严中显出几丝灵动。在船首“头篙”和船尾“扬锣”的指挥下,水手们挥动竹篙,动作整齐划一,只见篙起篙落之间,小船滑水前行。伴随着火炮轰鸣,一时间,溱湖上是千军万马掠过。

篙船之侧,是柔美的划船。一叶小舟上坐着10-名女子,绿衣红裤,头扎花巾,一桨一桨,协调的韵律中平添一分妖娆。篙船划船穿梭迂回在湖面上,千篙万桨,就如同江北一手挽着江南,夕阳笛声伴随着月色丝竹,是壮美和柔美的组合。

溱湖扬帆正清明,千篙万桨逐春潮,这个名叫溱潼的江北古镇,在节日的欢乐中焕发出新生的光彩。都说“天下会船数溱潼”,可这会船的故事和别样的清明风情,该从哪里说起的好?

祭奠孤坟的习俗

溱潼镇地处江苏姜堰市北部里下河地区,四面环水,河港交错,每个村庄都依水而建。在这里,船就是人的脚。这里更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唐朝古槐今犹绿,宋代山茶春来红,前朝的水,悠悠的流过水乡人家的门前。

溱潼的清明会船之风俗源远流长,其背后传说各异,却都很动人。因为清明祭祖之俗,大江南北都大同小异,但在溱潼,人们祭奠纪念的,并非自家祖坟,而是那些无主孤坟。

传说山东义民张荣、贾虎,领将士与金人激战溱潼村。义军大败金兵于缩头湖,但自己伤亡亦甚,当地百姓为之恻然,自发收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祭扫。久而久之,便演绎成了这里独特的清明之俗。

又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清明节要祭扫祖坟,因为打了好些年仗,百姓流离,山河破落,哪里还找得到什么祖坟?军师刘基便帮他想出一个寻找祖坟的办法。清明节的第二天,如果派人四处查访,凡是有主坟的,都应留下了烧钱化纸的痕迹。而剩下的无主孤坟中,就不难找到皇帝先人之所在了。

朱元璋非常高兴,便乔装打扮,乘船在江淮一带寻找祖坟,他嫌船行得慢,下令添船加篙子,一只船上十几个人,十几根篙子,快速行进。

最后,朱元璋到底找到了祖坟没有,不得而知,但他寻祖坟之诚心,感动了江淮一带的老百姓,一方传一方,传到姜堰里下河一带,老百姓就在清明节第二天,撑船去祭孤坟,从此便演变成后来撑会船的习俗。

还有一种传说则与抗倭斗争有关。明朝嘉靖年间,里下河神童关一带常受倭寇骚扰,朝廷派官兵抵抗,官兵又动员周围村庄的民众助战。于是各庄的青壮农民,纷纷组织船队前去杀敌。每条船上数十人,各执一根竹篙,行船赶路时,大家一齐撑船,到达战地,又以篙子当武器,与倭寇搏斗。由于竹篙下面的篙钻是个铁头子,容易拔泥,行动不快,他们就扒掉篙钻。这便是会船节上篙子船的来历,撑会船的篙子一律不带篙钻。

传唱千年的水乡情怀

清明前夜,溱潼人的家里像过年一样通宵不眠,忙着蒸糯米,做青团。到了清明当日凌晨,村民们早早就聚到村头,带上自家做好的节日吃食,乘船前往古战场,既凭吊英灵,也踏野寻春。他们从墓地最老的柳树上折枝,这样春天的好运就开始了。

祭祀完后,来自四方八村的人们又展开了赛船活动,民国时期的姜堰画家陈二指曾以诗形容这壮观的会船之景:“专练会船架竹篙,一声锣响滚银涛各争胜负分前后,不亚金焦训水操。”又有诗云“绿扬堤畔霓裳按,青草湖边画舫排:每到年年春三月,如云仕女看船来。”

据说,会船节上的撑篙人在当地村庄里很有地位。回到家,家人会把饭菜送到嘴边,睡前会把洗脚水端到床边,小伙子找对象都比同伴容易。

而今天,溱潼独特的清明祭奠和会船活动,已演变成了一场盛大的文化庆典。除了溱湖这个水上舞台,会船节期间,姜堰城内亦是锣鼓喧天,欢喜连场。剧场里群众艺术在上演,街头上民间艺人展现绝技。群众演员们组织起来的联湘、腰鼓、高跷、花担等表演精彩纷呈,各个民间艺人们的表演摊位更是围得水泄不通,面塑、烙画、剪纸、糖人、字艺、木雕等绝活相继登台亮相。

篇4:又是一年清明作文

我和妈妈准备了青团、鲜花、水果等祭祀用品就上路了。一路上阳光灿烂,天空也格外的蓝,连路上并不引人注目的野花也让我觉得很美。经过前几天雨水的滋润,桃花开得更艳了,上面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前面有一条流淌的小溪,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仿佛在为我们歌唱,一阵春风吹来,让人感觉暖洋洋的。

到了墓碑前,妈妈用镰刀先清除掉了杂草,我拿起扫帚,轻轻地把周围的落叶扫得一干二净。爸爸取来铲子修整了一下墓碑,再拿抹布擦拭了墓碑,说道:“爸,我们全家来看您了!”爸爸妈妈摆上祭品,小心翼翼地奉上鲜花,我们一起磕拜祈祷,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爸爸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起来:“记得小时候我做错了事,你总是和颜悦色地对我说,让我下次注意,可我总是听不进……”说着说着,爸爸的眼眶通红通红的,变得哽咽起来。看到爸爸这样,我的心情也更悲伤,我肃穆地站在那里,回忆起往事来:“每逢过年时,爷爷总会用他那粗糙的手拉住我,往我手里塞了几块糖,还有一些压岁钱,虽然都是零零散散的硬币,但是我明白,这钱是从爷爷的牙缝里挤出来的,这钱是来之不易的呀!”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无声无息地落了下来。爸爸说:“爸,记得您曾经爱喝酒,可是那时候太穷了,买不起什么好酒让您品尝。今天我们给您带来了好酒让您享受。”说着,爸爸拿出一瓶珍藏已久的“女儿红”,倒了满满的一大杯酒,让爷爷静静地享受。妈妈拿出一株山茶花的小树苗种在了墓碑旁,我想:要不了几年,这颗小树苗就会长大的,他守护着爷爷,开出的那红艳的花朵代表着我们的愿望和祝福!

篇5:又是一年清明作文

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学校都会放3天假,让我们去“看看”那些已经过世了的亲人。

清明节当天,我乘着爸爸的车子一路颠簸的来到了爷爷家,吃过中饭后,我们带上祭品,拿好纸钱,走上了崎岖的山路。因为刚下了雨的原因,地面又湿又滑,一脚踩上去稀泥便会布满你的鞋底,我们慢慢地走着,走了十多分钟来到了先人的坟前开始祭拜了,爷爷把香拿出来,点燃了,插在坟前的小坑里,接下来,我们一一跪拜,轮到我了,我跪下来,双手合十,想着:“姥姥、姥爷保佑我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我磕过头后,爸爸开始烧纸钱,霎那间,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安静,许久眼泪滑过我的脸颊……

篇6:又是一年清明作文

这天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回老家的早班车,因为早上起得太早所以我在车上睡着了。到站后我们下了车,来到老家门口发现我们是第一个到的呢,爸爸把桌子的椅子搬下来说先做一会吧。我点了点头,这是爸爸妈妈忙碌了起来,爸爸拿出装着热水的水壶和糖准备做糖水。而妈妈在厨房里做清明节要吃的青团子,就只有我坐在椅子上喝着出门前带的牛奶。

过了一个小时,终于有人来了那就是我的伯父伯母,爸爸端着两杯糖水给伯父伯母,伯父只说了句谢谢。而爸爸把茶杯放进水盆里洗了拿出来再倒上糖水,继续等待家人的到来。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许久人都来齐了,厨房里的阿姨端出一盘一盘的青团还有一朵朵的白菊花,我不明白什么意思?爸爸说这是要把这些东西带给我们逝去的家人啊。我点了点头表示我明白了。

忽然大家都站了起来,爸爸说到要走了哦。我听后也站起来把青团和白菊花拿了起来跟着大家一起走。来到墓地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爷爷的墓碑,我走进蹲下抚摸着那张模糊得照片,放下青团和白菊花又跑去拿了一杯水浇到墓碑前,心里说着爷爷我来了,您好吗?

篇7:又是一年清明时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孺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冶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 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何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便,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基,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列“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基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无论这一天人们去踏青还是追思故人,当时间在岁月里渐渐沉淀,清明时节的细雨、青柳、筝鸣都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一种文化无声的传承。

篇8:又是一年清明作文

清明是我国的24节气之一,由于24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就有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样的谚语课件,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伯伯们也都要忙着干农活投入了繁忙的耕种季节。

我和家人看着这如画如诗般的风景,坐车在蜿蜒的上路中。经过一两个小时的奔波,终于看到了老家的标志性的桃树。大家都下车,从后备箱内拿出了几袋扫墓用的物品,拿着锄头上山去。大家在路上,边走边聊,没有那种浓烈的哀思,却有着对长辈无限遗憾。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看着远方迷人的景色,不由得感叹:真美啊!。走了一会儿,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来到目前。大人们挥动着手中的锄头,除去那些烂叶杂草;我和妈妈把祭品摆好,在坟头点上蜡烛,每个人都拿着香火拜上三拜,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的亲人们吧。墓旁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扫墓就在这爆竹声中结束了。

篇9:又是一年清明作文

我在路上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汽车里挤满了扫墓的人们,一个个手里都拿着些扫墓的花,花很漂亮,但很多人都没有说话,也许他们是在想念远去的亲人吧!我的脑子里也浮现出爷爷的身影,爷爷去世得早,他在我的记忆里只是张画像,可我还是觉得他很亲切。一旁的爸爸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开始我想问问爷爷的事,后来想爸爸可能会伤心就没有问了。

尽管车开得好快,我仍觉得十分漫长,终于到了。一下车,爸爸、奶奶眼睛就红了,看着他们湿湿的眼眶,我的鼻子也发酸了。这是个很普通的墓,圆圆的墓顶,两侧刻着“乘佛立福地,含笑枕青山”几个字,听爸爸说这副对联是妈妈写的,妈妈和爸爸希望九泉下的爷爷能笑着长眠,保佑儿孙。我们每人给爷爷烧了几张钱纸,鞠了个躬,我把花轻轻地放在墓顶上,点燃的檀香绕着花缓缓上升,这时,我好像看见了爷爷在对着我微笑。爸爸还是没说一句话,爷爷离开爸爸时,爸爸只有十四岁,爸爸常说爷爷苦了一辈子,他没有让他享到福,如果爷爷在的话,看见我一定会好喜欢。

要走了,爸爸和奶奶依依不舍,一边走,一边回头。我在心里默默说:“爷爷,明年我还会来看你!因为你是我最最亲爱的爷爷。”……

篇10:又是一年清明到作文

每年清明节,爷爷都会带着我们一家人前往墓园祭奠先人。祭祖扫墓是必不可少的庄重节日,肃静的墓碑前,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和我庄严鞠躬,向逝去的先祖祈福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一杯浊酒、半叠纸钱、三柱清香寄托着我们全家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和哀思。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懵懵懂懂中清晰感受到家族情感的传承,不知不觉间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爱愈加浓郁深厚起来。

《岁时百问》有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萌发,欣欣向荣。远郊近野是藏不住燕语莺啼,堤边柳岸是嗅不尽的桃李芬芳。我们流连在十里锦绣的落樱海洋里,徜徉在金黄绸带般油菜花田里,尽情感受春的温暖、呼吸春的气息。这生机勃勃的清明时节,让我感悟到“不负大好春光”“万物生长”的紧迫,点燃了我新学期的激情与活力。

篇11:一年又是清明四年级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去乡下扫墓的路上,天公不作美,竟飘起纷纷细雨。光景与往年一样,路边依旧塞满了车,让人心生烦躁。

下车,撑伞,艰难地行走在乡间泥泞的羊肠小道上。油菜花在雨中绽开笑脸,如礼仪小姐般迎接着我们。远望,那金灿灿的花儿在雨中盛开一大片。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在雨里静默着。

远远地便看见了村头的那座土地庙。一年未见,它早已盖上了新瓦,墙壁也贴上了崭新的瓷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曾经的人和事定是一去不复返,连这土地庙也在年年变化。环顾四周,田边却也多了几座新坟。

雨很快停了,一排排房屋在远处渐渐显露出来。“那座红瓦房就是我家!”爸爸眼尖,一下子叫起来,随行的爷爷奶奶不语,老房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出售,每年回来都是来看太奶奶的。

跪在坟前,点起火堆,放上纸钱,青烟袅袅升起,飘向远方。爸爸大伯拿起铁锹,铲去坟上的杂草,一遍一遍盖上新土。奶奶拿一支鲜花,口中念念有词,郑重地鞠了三躬。远处,来坟头烧纸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一阵阵青烟在四周飘荡、弥散、积淀、凝聚。鲜花朵朵,青烟袅袅,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

环顾四周,仍有几处坟头未被清理。又是清明了,他们的亲人又会在哪呢?“子欲孝而亲不在”,那些人一定也在思念他们已故的亲人吧。

不由自主地望向早已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根根银丝缀满了发梢,道道皱纹刻满了脸庞,而他们,却仍在为我们奔波,为我们操劳,作为子女的我们,就不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多多尽孝吗?

“百善孝为先”。又是清明了,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一些子女对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他们难道不为这而羞耻吗?

篇12:一年又是清明四年级作文

《岁时百问》有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萌发,欣欣向荣。远郊近野是藏不住燕语莺啼,堤边柳岸是嗅不尽的桃李芬芳。我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安排下,带着刚开学的轻松心情外出踏青,大学城川美、南岸广阳岛、北碚歇马镇、南川大观园、江津金色黄庄……到处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流连在十里锦绣的落樱海洋里,徜徉在金黄绸带般油菜花田里,尽情感受春的温暖、呼吸春的气息。这生机勃勃的清明时节,让我感悟到了万物生长,我们应当不负大好春光地去游玩、去感受,这点燃了我新学期的激情与活力。

清明时节,除了踏青、插柳、放风筝这些亲近自然的传统习俗外,还有祭祖扫墓这个庄重的仪式。每年清明节,爷爷都会带着我们一家人前往墓园祭奠先人。肃静的墓碑前,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和我庄严鞠躬,向逝去的先祖祈福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一杯浊酒、半叠纸钱、三柱清香,寄托着我们全家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和哀思。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懵懵懂懂中清晰感受到家族情感的传承,不知不觉间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爱愈加浓郁深厚起来。

篇13:又是一年清明到作文

欲断魂——小学时,语文老师总是会说这三个字是全诗的诗眼,仅用三个字表现出了行人的悲伤,哀愁的情绪。若是把这三个字放在古时候可能会更恰当,而放在现代,那就未必。

一次,我去公园里看樱花,看到两位母亲,母亲一手提着檀香,鞭炮,纸钱……一些祭品,另一只手及揪着儿子往前走。开始,我还觉得这个母亲有心,对于尽孝方面很让人满意。可是那母亲随即而来的那句话,却让我后悔了刚才的想法。母亲催促着儿子快点走,还嘀咕了句:“快点走,我好拜完赶去上班!”难道她真是这样想的,她真觉得清明祭祀就是个繁重的任务,如果真是如此,我觉得那位母亲没有过来祭拜的必要。她还不如早早去上班,也省了她来这儿的体力了。

清明节时自我国古代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既然国家爱肯准假这么多天,证明清明节是很重要的。在我看来,其实清明节是让生者对逝去的亡灵的一种抚慰,去告诉他们一切安好,让亡灵们更好的安息,在天堂生存得安稳、踏实。因此我们生者就有义务和职责去抚慰他们。

说到这位母亲去上坟,我也去祭拜了一番,那是一个很大的墓群,走进去时,并没有所谓的阴森,幽怨之感。倒是多了几分静谧与安详。我很快就找到了爷爷和奶奶的墓,还是那样,但每次一来,总会多了几分怀念,不舍。对爷爷和奶奶的不舍。一轮轮虔诚的祈祷与烧香之后,我们就下山了。路上,下起了细雨,轻柔,温婉。同时也带来了惆怅和离绪。有一种想掉泪的感觉,也许是美好的雨勾起了令人难忘的回忆吧!

一个清明节,不管你是用多大的排场来度过。其实同样的道理。看重的是你的心意,即便你只是对天一叩,心意传给了亡灵就足够了,但是你用再大的仪式心意没让天上的人感应,这一切,只不过是对钱的挥霍与浪费,对你身家的炫耀。

篇14:又是一年清明到作文

沉睡多年的先烈啊!看看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大好河山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们热血的痕迹。

是谁,冒着枪林弹雨在中国生死存亡之际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是谁,引领中华儿女从黑暗走向光明?是谁,舍命为国而无怨无悔?

是他们,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先烈们!如果没有他们,也许中国到现在还处在弱国的行列中;如果没有他们,也许我们早已衣不附体,甚至冻死街头了。是啊,我们谁也能忘怀,惟独他们,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人,却是永不能忘记怀的`!

司马迁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1948年5月25日,是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不料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被敌人来火了,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他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他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是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是的,他,就是牺牲时年仅19岁的董存瑞!他的死,死的伟大!他诠释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千古名句!

上一篇:共话青春团会心得体会下一篇:以毕业十年后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