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部部门职责

2024-05-11

统计部部门职责(共14篇)

篇1:统计部部门职责

计划统计部职责

1、负责筹建处、季度、月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统计法规,按上级要求,及时、准确、如实填报统计报表,配合综合办公室做好“十公开”工作。

3、负责项目部招标工作和对外合同签订工作。

4、负责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和计量支付工作。

5、负责工程进度、资金等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6、负责工程预算的编制、复核、上报、审批工作。

7、参与编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文件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8、负责工程竣工决算的编用。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篇2:统计部部门职责

财会部是公司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为使其能有效地运用资 金,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财会人员必须做好以下职责:

一、各类票据经有关经办人员签字后,按公司的报帐方法,(300元以下开支、厂长常务副总有权直接签单)经公司总经理、厂长批准后方可支付入帐。

二、保管好各类凭证及票据,及时做帐。现金保管不得超过人民币壹仟元。

三、做好与税务、工商等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政府部门

有关财会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时上报每月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四、及时掌握财务信息,有效地运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五、对应收、应付款随时入帐,做到有帐可查,并及时进行清理,及时提醒有关

人员按时收取工程款,并积极配合其工作。

六、正确运用成本核算,在节约支出,增资创益方面向公司经理出谋划策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七、及时督促资金暂领人员做好报帐工作。

八、认真及时做好财务、资料归档工作,公司有关资料应保密,未经公司同意严

篇3:县级统计数据质量的部门差异分析

一、统计部门的数据质量分析

县级统计部门以“地区生产总值”为核心统计指标, 形成层层加总, 勾稽相连的统计指标体系。“地区生产总值”通过一、二、三产增加值加总核算形成。其中, 二、三产增加值分为规模以上 (以下简称规上) 或限额以上 (以下简称限上) 和规模以下 (以下简称规下) 或限额以下 (以下简称限下) 两部分, (1) 分别核算再加权加总。一是规上工业企业 (限上服务业企业) 通过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系统网上直报, 即由企业自主填报, 县、市、省级统计部门原则上不能修改统计数据, 若修改则在该系统中留下痕迹。二是规下工业企业 (限下服务业企业) 采取分层抽样调查获取数据。规下工业企业又分为“法人类企业”和“个体户”两个部分, 增加值均以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数据为基数, 增幅通过抽样调查取得。限下服务业增加值也是以经济普查数据为基数, 增幅多以其他统计指标增幅代替, 如以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充当房地产业增加值增幅, 以公路运输周转量增幅充当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幅。规上和规下 (限上和限下) 两部分增加值通过加权加总分别形成二、三产全行业增加值。农业统计目前采取“村报、乡集、县汇总”的模式, 由农村的村干部在本村统计主要农产品产量, 乡镇以此编制“农业生产报表”, 县级统计部门根据“农业生产报表”并结合农产品生产成本抽样调查确定全县农业增加值。一、二、三产增加值最后加总形成“地区生产总值”。

这样的统计方式在实际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影响统计部门的数据质量。

一是当地政府干预统计数据报送。以C县为例, 该县发展改革部门每年将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增长指标, 下发各乡镇。各乡镇在完成上级确定的增长指标过程中, 若发现当前指标很难完成时, 往往采取从源头上“劝导”企业通过“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虚报, 据一些企业主反映, 有时虚报的幅度很大, 但受“压力”所迫又不得不报。这使得地方政府虽然很难控制数据报送的中间环节, 但完全可以掌控数据报送源头。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曾向C县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和一些乡镇求证。C县发展改革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明确告诉笔者:“按照上级确定的增幅来填报数据的现象在全县所有乡镇均存在”。C县统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也坦率地告知笔者:“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很难保证统计的独立性, 统计数据很难真实”。C县一位乡镇统计人员告知笔者, 除在源头上“劝导”企业的方法之外, 还可采取“做大规上盘子”的方式, 即用行政推动的方式开展“个 (个体户) 转企、企上规 (规上企业) ”活动, 增加规上企业的数量, 因为上级下达的很多增长指标仅考核规上企业。

二是统计方式依然较为原始。以C县农业统计为例, 目前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甚至文革时期的统计方式, 依靠农村村干部在田间地头采取“目测”的方式对主要农产品产量进行统计, 一些村干部干脆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直接填报。这种统计方式所获得的数据严重失实, 虚报、谎报没有尺度, 这一点连C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也不得不承认。同时在三产统计中, 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C县第三产业行业分布散、企业个头小、个体数量大, 而县统计局人力有限, 连司机算上只有20人。面对这种情况, 统计部门只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进行直接统计, 其他行业交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统计, 如“公路运输周转量、水路运输周转量由交通部门统计后报统计局, 本外币存款 (贷款) 余额由中国人民银行县级支行统计后报统计局,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由财政部门报送统计局, C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其他部门报送的数据基本不加以审核而直接作为官方统计数据。

面对统计数据失真这一问题, C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县里报上去的数字, 市里要审核, 并且会对县里的数字“砍一刀”, 至于怎么“砍”?依据是什么?完全由市里决定, 县里有“公关”的余地。他说, 这是统计系统“不成文的规矩”。为此, 笔者询问了该省统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 他说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审核是常有的, 但不会“砍一刀”, 而是让下级统计部门按照真实情况自行修改, 不存在寻租空间。

二、税务部门的数据质量分析

企业在申报纳税之前, 要向当地税务部门提供生产经营的有关数据。笔者在C县地税局调查得知, 除个体户外, 县内所有企业在申报纳税之前需网上填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中“利润表”详细列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及收益情况, 共计32项指标。“资产负债表”详细列清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共计53项指标。笔者经过对比, 发现企业通过统计直报系统填报的指标种类绝大多数包含在这85项指标当中。仅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监测的详实程度来看, 税务部门的数据远远高于统计部门的数据, 如统计部门只要求报送“营业税金及附加”, 而税务部门则要求详细报送“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多项指标。同时, 统计部门一般要求企业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数据报送, 而税务部门要求企业以月为周期进行数据报送。因此, 税务部门数据的详细程度及时效性远远高于统计部门数据。

C县地税局有关工作人员认为, 企业报送的纳税数据只可能偏低, 而不可能偏高, 而由于近年来税收征管更趋严格, 企业低报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笔者在C县调查发现, 工业企业逃税、漏税情况较少, 但服务业企业由于“不开发票”情况较多, 因而纳税数据低报幅度较大。

三、海关部门的数据质量分析

C县是外贸出口大县, 全县很多企业只做外贸不做内销。由于企业出口每单货物时都要求填报“海关报关单”, 详细列清出口货物品类、价格等信息。因此海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具有即时、精准等特点。但C县出口企业利润率较低, 主要依靠出口退税维持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量, 甚至采取同一批货物反复进出口等方式骗取退税。当地海关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认为, 随着现场查验频率的增加和原产地证明监管的加强, 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海关部门的数据质量较高, 但由于海关数据只代表某些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不能反映全县总体状况, 因而数据用途有限。

综合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从数据的真实性来看, 海关数据质量最高, 其次为税务数据, 再次为统计数据;从数据的实用性来看, 税务数据质量最高, 其次海关数据, 再次为统计数据;从数据的详细性来看, 最详细的是应是统计数据, 其次为税务数据, 再次为海关数据。

摘要:对县级统计、税务和海关三个部门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 并得出三个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实用性和详细性的排名结论。

关键词:县级统计数据,统计部门,税务部门,海关部门,数据质量分析

注释

篇4:统计部部门职责

【关键词】部门统计;管理

1.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理论探讨

1.1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需要。加强部门统计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推进统计依法行政的需要。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统计法赋予统计部门的职责之一,统计部门既不能乱作为,更不能不作为。

1.2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法律依据

现行《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1.3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预期目标

按照“政府统计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统计管理,要以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建立起一种“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合作关系,形成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为目标。

2.嘉兴市开展部门统计管理的实践

近年来,嘉兴市在部门统计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加强考核、形成机制等手段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按照总体规划、由易及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部门统计管理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有效加强和改进了部门统计工作,开创了部门统计工作的新局面。明确了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建立部门主要统计数据联审制度、部门统计数据公布核准制度等,全面加强部门统计数据的管理。

嘉兴市统计局出台《嘉兴市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考核促进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对象主要是具有统计工作职能并承担政府统计任务的主要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经授权行使统计职能的企业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授权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中央驻嘉单位等。考核内容包括统计法治建设、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内部统计制度建设和调查任务完成情况、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统计数据质量、依法实施统计调查、统计服务工作、统计资料提供、发布和管理。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实施,嘉兴市级部门统计职能几经变化不断发展,在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嘉兴市统计局不断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健全完善跨部门协作制度和联动机制,促进了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政府统计整体功能。部门统计具有统计调查项目数量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继续增多的特点。

目前,嘉兴市已形成了上下贯通的部门统计调查系统。统计作为部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已普遍被各部门领导所认同。各部门纷纷加大了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投入,逐步加强部门内部统计机构建设和基础统计工作。大部分部门成立或明确了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的统计工作。统计调查项目也逐步纳入规范管理。依法统计建设卓有成效。部门统计制度逐步建立。部门统计服务能力提高。目前,嘉兴市的部门统计不仅为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统计信息,还配合政府综合统计完成了重大國情国力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及时向政府综合统计提供国民经济核算必需的统计、财务、业务核算资料,同时,积极发挥智囊参谋作用,采取统计分析研究、定期向社会发布信息的制度、编印部门统计年鉴或年度综合统计资料汇编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服务。

嘉兴市各部门积极探索和加快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促进统计现代化,提高统计生产力。一些部门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发布全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

3.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思考

3.1充实和完善统计法律法规

我国的统计法律体系由《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地方统计管理条例及其他规章、规范性文件组成,为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部门统计的管理来说,只有以国家统计局令形式发布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且管理范围不全、约束力不强,使政府统计工作的协调和监督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依法统计的约束。因此,必须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统计法律体系,制定出台部门统计管理条例或政府规章,明确政府综合统计协调与管理全社会统计工作的职责,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都给予明确的、详细的规定。

3.2对部门统计实施全方位管理

统计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实施过程多阶段的专业性工作,部门统计也不例外。因此,对部门统计实施管理也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这是全面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的基础。只有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部门统计数据的报送和公布、部门统计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综合统计职能的行使、持证上岗、统计资料的发布、统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对部门统计工作加强管理,系统推进,才能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整体水平。

3.3改革和完善部门统计制度方法

如何引导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整体框架下逐步推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从部门自身来讲,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统计的整体改革,删除冗余指标,增加反映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内容的指标,积极采用统计标准,构建具有中国特点并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从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来讲,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宣传政府统计改革的思路和进展,以部门统计体系基本框架为基准,为部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供制度咨询、设计指导,积极拓展统计范围,推进相关部门的全行业统计。

3.4加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力度

通过清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基本趋于规范。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应进一步加大管理的力度,定期做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及时公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审批备案名单和到期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名单,运用社会监督机制,遏制违规统计调查。同时,严格监督经政府统计部门审批备案的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各类统计标准的贯彻执行、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等,对到期后不经审批而继续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及其他各种非法调查,要依法废止。

3.5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检查制度

对部门统计的执法检查,是统计法赋予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统计工作往往也不在检查之列,造成了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履责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检查制度,通过定期对部门统计工作检查,推进部门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促进各部门重视统计工作,理顺统计工作关系,不断改革统计制度方法,完善部门内部统计管理,改进统计条件,提高统计效能,依法保障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Z].1996(05):15.

篇5:审计部部门职责

1、部门职责:

审计部是公司综合审计协调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一)内控体系建立:

(1)负责拟制公司审计工作计划,完成公司下达的审计工作项目。

(2)负责拟制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办法、规程和标准,运用审计手段保证公司各部门规范运作。

(3)拟制并及时修订审计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审计工作

(1)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监督和检查公司各地区/部门以及所属单位的执行情况,依法对其进行财务审计,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合法有序进行。

(2)根据审计法、会计法等相关制度,对公司各部门(含职能部门)的费用、单据及公司制度的执行、报表进行内部审计。

(3)按照审计法、会计法等相关制度,对财务收支、财报表进行内部审计,审计对外投资事项,可行性、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评估。审计部门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并进行内部控制的后续审查,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将其纳入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4)根据公司营销政策审计营销中心各个渠道及市场部费用的实施。

(5)根据公司采购管理规定对公司采购环节进行监控。

(6)公司应收账款、个人借款的稽核。

(7)公司经理级以上的离任、交接审计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篇6:施工企业审计部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2.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公司审计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

3.对公司行政、工程、物资、财务等各类规章制度的执行适用性进行审查,并对公司项目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察,通过调查、监督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意见,促进本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4.组织开展项目过程监控,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察:

4.1.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情况进行监察。

4.2.对工程项目盈亏和债权债务的情况进行监察。

4.3.对工程项目专业(劳务)分包合同签订、结算情况进行监察。

5.对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绩效兑现进行审计。

6.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

7.对重大经济活动进行专项审计。

8.组织公司季度经济运行检查。

9.完成其他与工程项目审计有关的事项。

10.做好“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相关工作。

11.对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篇7:统计部部门职责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统计工作愈来愈受到各级党政部门重视。然而服务业统计作为一个全新的统计领域,起步较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部门统计不容乐观,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是我市统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段工作情况看,我市服务业统计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业单位杂、变化快、资料收集难度大 1、统计调查对象杂而广。服务业统计涉及国民经济行业中的15个行业门类和1个行业大类,共48个大类、184个中类、336个小类。据调查落实,目前我市服务业行业涉及到的部门49个,形成了以城市为主,辐射面涵盖乡镇和村组的广大区域。调查单位分布面广,在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2、采集数据资料难度大。统计调查对象基础工作差,经营管理不规范,给准确填报数据带来困难。服务业调查单位大部分是小、散、杂的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没有设置统计机构和配备统计人员,统计报表绝大部分由财务人员附带上报,加之财务人员变动频繁,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配合程度低,迟报、拒报现象比较普遍,即使按时上报,其报表数据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3、统计调查对象变化快。多数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复杂,有些企业经营内容变化不定,经营内容和场地发生变化后,往往不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同时,由于企业差异性大,生存周期短,开业歇业频繁。上述原因导致服务业

统计信息变动大,统计部门对企业的发展规模很难有准确的了解,法人单位漏统、错统的现象难以控制。

4、名录库更新难度大。众所周知,统计部门对全市单位情况了解程度是不如职能部门的,并且统计调查对象变化快,名录库更新难度较大。因此,全市掌握的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1603家,与实际数据仍有较大差距,数量众多的小型服务业单位未纳入统计范围。此外,还有部分服务业单位与工业、商贸等行业交叉而未列入服务业统计范围。

(二)部门统计职能不断弱化

1、部分主管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全面。随着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制,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企业基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因而容易造成统计渠道不畅,数据搜集难度加大。大多数部门只能提供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统计报表,对属于其职能管辖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的资料却没有布置、收集、上报,无法提供全社会口径统计资料。

2、实行报帐制单位无法提供统计资料。目前,不少上管单位实行报帐制,由于单位自己没有财务帐,导致无法填报报表,可以提供报表的单位,有些指标(如营业利润等)却又无法填写。如市人民银行、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

3、部门统计网络断层。部门统计是服务业统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市在服务业部门统计上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十分重视其服务业统计工作,有专人有网络,而绝大多数部门在服务业统计上网络处于断裂状态,基层单位不上报报表,部门只是根据其掌握的汇总财务报表进行估算填报。

4、部门统计力量薄弱。近年来,统计工作的任务、难度逐年加大,但统计力量却呈相对减弱趋势。部门服

务业统计工作,一部分由部门财务科人员兼任,一部分由有关的业务科室兼任,一部分由其他统计人员兼任,真正专职的服务业统计人员极少,出现了工作中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后,市场细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服务个性化以及知识性、专业性高的现代服务业单位将会逐步增加,传统服务业单位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提升,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服务业统计工作责任将会更大,困难也将会更多。

二、加强服务业部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目前服务业统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多没有具体主管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主要领导,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相当困难,服务业统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服务业统计必须强化牵头部门的领导责任,明确主抓领导,强化部门统计工作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充分利用部门统计的成果,高效的开展全社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

(一)要理顺关系,明确部门单位划分

1、对隶属关系明确的单位本部及其下级机构,由职能主管部门的统一负责管理。如学校由教育局、医院由卫生局、银行由人民银行负责管理等。

2、对隶属关系不够明确的单位,按照行业划分加强部门的归口管理。如网吧和休闲会所由文化局、会计事务所由财政局、律师事务所由司法局、旅行社由旅游局、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由金融证券办负责管理等。

(二)要加强管理,明确部门职责

要加强管理,明确部门职责,确保部门统计畅通。一是部门要定期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名录,从源头上确保一个真实全面的服务业名录库。二是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所属行业范围内服务业单位报表的布置、收集、评估、报送工作,确保通畅的报送工作渠道。三是部门要向统计主管部门抄报其上报其上级

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避免数出多门,确保数据质量。四是部门要负责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落实编制,加强队伍建设

理顺统计业务、适应对口管理、加强宏观掌握,稳定的队伍是关键。各部门要落实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在机构、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并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单位统计人员应积极贯彻执行政府统计部门有关服务业统计的精神和方案要求,经常主动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会议沟通制度,畅通统计渠道

篇8:统计部部门职责

一、部门统计学生人数不一致的现象

以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6年到2008年,教务处、学生处、办公室等三个部门每年统计的学生人数均各不相同,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即使是统计同一个部分的在校学生人数,不同的部门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统计数据。以成人教育性质的在校学生数为例,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和成人教育培训部两个部门2006~2008年的统计数据也各不相同,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统计学生人数数据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管部门多头布置报表,指标解释各不相同,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误差等,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主管部门多头布置报表

不同的主管部门往往从各自的工作需要出发制作报表,解释指标,出现各自为政、数出多门的现象。如教务处和学生处的上级主管部门在设计报表时都没有将成人教育性质的学生纳入统计范围,因此这两个部门的统计结果并不是全部在校生人数。表1中教务处统计的的数据,实际上只是已经注册的高职大专、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等三个部分的学生人数,并没有包括当时已经在校读书但还没有注册的学生人数,也不包括成人教育性质的在校学生人数。同样学生处统计的数据虽然包括了没有注册但在校读书的学生人数,但也没有包括成人教育性质的在校学生人数。而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则包括了学校举办的所有类型的在校学生人数,相对较为全面。

(二)统计口径不一致

其中主要可分为:1)统计时点不一致如办公室的统计时点是每年的9月30日,而教务处的统计时点则是每年的10月31日。由于转学、退学、休学等原因,使学生人数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化。在不同的时点统计学生人数,一般不可能会有完全一致的结果。2)统计范围不一致由于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不同,统计出的结果也会体现出部门差异。例如大部分学校的成人教育有单独的部门管辖,因此学生处、教务处通常没有统计成人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职责。因此学生处统计的只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而教务处统计的则只是全日制注册学生人数。办公室对全校情况都必须掌握,因此统计的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和非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的总和。如果某学生已在学校就读而未注册,会在办公室和学生处的统计数据中有体现,而在教务处的统计数据中则没有该学生的信息。3)对指标理解不一致如表2,两个部门统计的成人教育性质在校学生人数不同,就是因为对指标的理解不同产生的。成人教育培训部将所有在学校就读的成人教育性质的学生,包括其他学校在湘潭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校外教学点的在读学生都理解为本校的成人教育在校学生。而办公室则理解为,校外教学点的在读学生应该由设置教学点的其他学校统计,不能算作本校的在校学生。又如有的部门在统计在校学生人数时,将没有毕业的在外实习学生不算作在校学生,因此这部分学生没有纳入统计范围。所以对同一个指标的理解不同,统计出来的结果就会不同。

(三)统计误差

按其来源看,原发性误差和再发性误差都存在。比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班主任统计的数据和系部统计的数据可能不同。在数据的汇总过程中甚至因为简单的加减运算错误也会使统计结果出现误差。另外,重复统计也会导致统计误差。例如一个大专学生同时就读成人本科教育,可能会被不同部门多次统计,从而出现统计误差。

二、解决部门统计不一致现象的对策

虽然这一现象会因为部门工作需要不同、工作范围不同等原因而长期存在。但学校还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得到相对准确的在校学生人数。

(一)完善基础,加强管理

首先,必须建立统计网络,形成以学院综合统计办公室为核心,以院属各单位的兼职统计员为连接点的统计网络。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办公室的指导作用和兼职统计员的基础作用。其次,切实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和建立统计台帐及原始记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数据库电子平台,各部门均可以通过平台得到需要的数据。再次,加强统计数据的检查、验收、核实和校正。

(二)统一统计口径

首先,要统一指标解释。对“在校学生”这一指标的理解,各部门应当以教育部制订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中的指标解释为最权威的解释,不能由各部门根据各自需要来解释。其次,要统一统计时点,杜绝各行其是。各部门应以《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规定的统计时点为准,按时收集数据资料。再次,要确立学院综合统计部门数据的权威性,对内对外报出在校学生人数时均要以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为准。

(三)科学合理的设计统计表格

学院综合统计办公室在收集学校各方面情况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好面向班级和各职能部门的不同表格。使各个部门的统计数据在同一表格上都有体现,避免出现冲突或重复的情况。

(四)组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业务培训是提高综合与兼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学院综合统计办公室可以通过编写培训教材,组织短期培训等方法,加大对专职和兼职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减少统计误差,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贺幸平.高校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9.

篇9:浅议统计部门内部协作问题

【关键词】统计协作; 观念; 意识; 作用; 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05-01

统计是一项科学性工作,工作对象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决定了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决定了协作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统计专业的条块分割、业务处队的相对独立,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统计专业之间、业务处队之间的壁垒,对提升统计工作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一是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不透明,离政务公开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二是对外提供统计成果容易出现不一致,影响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三是搞专业的同志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缺乏整体的把握,难以提高数据质量。四是统计对象之间的有机联系被人为分割,统计成果综合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五是专业处队之间工作协调不到位,使减轻基层负担成为空谈。

要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必须充分发挥各处队的积极能动性,加强处队协作,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真正形成共享信息、共担责任、共同前进的全局一盘棋的格局。

(1)树立全局观念。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就必须通盘考虑各专业间的有机联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具体来讲主要是加强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系统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方式与经济利益主体日趋多样化,统计的对象日益复杂,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充分认识统计对外形象的一体性。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统计成果的需求越来越大。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统计工作的特点使各专业、各处队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某一专业数据与经济形势的明显不合理的背离,或是两个专业、两个处队发布统计信息的矛盾,往往会严重损害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信任,使统计的威信大大降低。 三是充分认识处队协作的必要性。要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优化统计服务,靠一个专业和一个处队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处队间必须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在指标设置、调查的宽度和广度等问题上,跳出处队和专业的局限,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局内部也要加强服务意识,发扬奉献精神,信息资源提供上积极主动,处队间互取优势,做好横向协调,这样工作的成效会更加明显。

(2) 增强学习意识。自发主动的学习意识、旺盛的求知欲是冲破专业壁垒的重要动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引导统计机关工作人员跨越专业界限,改变统计工作人员满足于应付眼前的工作,以完成手中的报表任务为追求的状况。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在机关中形成鼓励学习的良好作风,积极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使理论、业务和实践三个方面的学习得以加强。加强理论学习可以使统计工作人员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在事关路线、方针、政策和统计事业发展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原则、高度统一,从而增强整个统计队伍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加强业务学习可以使统计工作人员拓宽知识领域,对统计各专业的业务有系统的把握和了解,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实践锻炼是深化知识、提高本领的有效途径,深入基层的调研、跨专业的联习等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可以使统计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基层和其他处队的需求和困难,便于把掌握的知识和本专业的资源用于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超越专业界限,使思想和事业都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3) 发挥中层干部作用。统计部门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部门,中层干部大多身为业务骨干,对提升统计地位、促进统计事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影响机关作风建设成效及持久性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层干部应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作精神。一是做好表率。中层干部是统计工作的中坚力量和业务带头人,其业务水平和工作部署更多地代表了统计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富有团队精神的中层领导干部可以在局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团结协作精神在局内蔚然成风。二是客观公正。中层干部应尽可能公正地处理事务和执行有关制度,克服自己既有的惰性和弱点,工作积极主动,处理处队之间事务和个人事务時要避免多重标准,杜绝工作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是当好参谋。统计专业的条块分割、统计业务发展程度及操作具体要求的差异,现实地造成了单位内部信息的复杂性,这就依靠中层领导干部注意收集并及时向领导反馈有关信息,尤其是人员和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合理搭配等现实性信息,以便于领导探求最佳方案。四是按章办事。中层领导干部是相应统计业务的重要关口,应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把关的重任,敢说敢做,办事要程序清楚、内外有致、规范严谨,确保统计工作成果的系统、科学、合理。

篇10:审计部职责

一、组织制定、实施公司审计工作计划。

二、组织协调、实施公司内部审计项目和股东安排的审计项目,并及时递交审计报告,供高层领导决策。

三、组织实施公司各项经济合同的定价审核。

四、定期对公司财务工作进行审计和分析。

五、不定期对公司下属部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六、指导监督公司企业内控工作。

七、负责内部审计资料的立卷、收集及整理归档。

篇11:生产车间统计职责

1、根据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协助车间主管安排作业人员生产,对生产物料、工装、模具前期准备,确保生产任务的落实;

2、负责本车间设备异常简易维修,简易模具修理, 车间现场管理;

篇12:生产车间统计职责

2.现场管理完成猪,牛,羊肉的斩件与分割,切制,上浆,腌制等加工工艺,确保产品出厂质量;

3.现场管理完成时蔬类原材料的批量切制;

4.合理调配,___化使用加工车间生产机械设备,确保安全生产,生产效率___化;

5. 现场管理加工工艺,及时入库,收捡尾料,有效控制成本;

6.完成包干区和公区的每日清洁,设备清洁;

篇13:统计部部门职责

1企业管理中综合统计部门工作现存问题

1.1管理制度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

综合统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和健全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统计制度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一个过程,统计指标的设计需要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目前,在很多企业的综合统计部门中,统计工作虽然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工作的相关制度,统计的各项指标等等与企业的整体需求还存在着多种不匹配的情况。统计制度方面,企业综合统计部门对于统计制度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统计工作制度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内容,但是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需求。此外,从统计工作开展的角度来讲,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面临的问题较多,存在的制度漏洞和制度缺陷也逐渐凸现出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统计工作制度层面的问题急需解决。此外,从统计工作指标的角度来讲,目前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指标的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的设计,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对于统计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造成统计工作的指标存在多种不匹配企业运行发展需求的情况,统计工作指标的不合理性日益发展。

1.2统计基础薄弱,统计数据混乱

从统计工作日常的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在企业共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公司的不断发展中,统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员的流动性,统计工作的数据填报以及各种统计报表的报送过程等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给统计数据的内容造成影响。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往往受到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人员流动较快,统计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其数据的稳定性的保证面临着多种困难,虽然目前在企业中,数据统计的相关系统使用逐步推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落后的统计工作手段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受到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的统计手段,在数据提取和综合统计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造成统计工作的质量下降。另外,综合统计部门对于各项报表的制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统统计报表的数据也由此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报送口径,统计数据的分析等等都是综合统计部门需要承担的任务,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部门对于报表的制作要求和报送口径等等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了综合统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1.3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统计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也是影响综合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在一些企业中,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还存在着多种问题。一方面,对于一些刚刚成立的公司而言,由于公司预算成本有限,统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统计工作的开展面临的各种压力在不断增加,统计工作的质量随之受限。此外,在很多企业中,统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统计工作知识和统计工作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是影响到综合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些企业中,综合统计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统计创新和专业深刻的统计工作知识,这就造成了统计工作的开展受到负面的影响。

2企业管理中综合统计部门的作用

2.1完善统计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

未来,在企业综合统计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统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在制度和统计指标管理体系方面,要以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为主导,针对性的进行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在统计管理指标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和社会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进行创新,更好地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2.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管理与监督

为了更好的规范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提升基础的统计工作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可以根据统计工作的制度,进一步确定统计工作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要求,提升对每一位统计工作人员的制度性管理水平。在监督工作方面,综合统计管理部门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督工作制度,并将监督工作流程化的推进,更加合理的实现统计工作的顺利发展。

2.3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统计技能的培训和统计工作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一方面,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统计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能力,从技术层面提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在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存在着多种认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统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着企业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统计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对于企业的立足和发展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人员管理方面,统计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冯战选.对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12-14.

[2]顾晓中.企业统计工作难点及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12:28-29.

篇14:推动县级统计部门工作发展之我见

关键词:尴尬处境;工作方式;稳定性

一、县级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尴尬处境。

县级统计部门在行政关系上受地方政府的直接管辖,经费和人员需要地方政府来保障,尤其是面对大型普查,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基本无法开展,虽然国家提出了淡化GDP的考核,但在没有新的考核标准出台下,统计数据依然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所以统计数据必然要获得当地政府的认可,而在调查中企业出于自身顾虑对一些销售、税收、工资等敏感指标不能如实提供,当地政府会拿个别企业调查表来质疑整个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导致县级统计部门的尴尬处境。

二、县级统计部门与政府部门统计之间的尴尬处境。

尽管对“数出多门”有了一些规定,但也仅仅停留在白纸上,根本无法落实,统计人员也无法辨别这些“数据”的真伪。另外,县级统计部门在地方部门之间“地位”较低,有的部门对提供数据缺乏配合意识,有的干脆会以“保密”“单位没有这个数据”为由拒绝提供,而且有些部门提供的数据前后不一致,并且与相对应的上级部门掌握的数据也不一致,当需要再次核对数据时,基本以“我们也不知道”,“反正我们掌握的数据是这个”为由来答复,统计部门依然无法核实数据的准确性,数出多门也导致公众对统计数据缺乏信任。

三、县级统计部门与基层统计之间的尴尬处境。

近年来,乡镇、街道的统计建设基本停留在“计算机”“网络”“办公场所”等硬件设施上,人员配备上基本还是老样子,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可以说统计工作只是这些“专职”统计员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人员编制、经费、管理与县级统计部门脱节,导致基层统计人员对县级统计数据的敷衍,人员更换频繁,统计资料的丢失。可以说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处于“管不了、也管不住”的尴尬处境

四、县级统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尴尬处境

部分企业对统计数据上报认识不够,从不积极转为抵触,甚至拒绝配合,有的大型国企甚至“正规”的连门都进不去,催报的时候,企业统计员也已各种理由推脱,联网直报时间快截止时,监控人员可谓心急如焚,而上报率百分百基本上是个硬指标。就连召集企业开个年报会、座谈会,都要通过相应的管理部门去通知才能邀请到位。现有的统计手段让《统计法》无法发挥应有的威慑力,使得部分企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配合,统计人员基本是通过“讨好”的方式去开展工作。

那么如何破解县级统计部门的尴尬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县级统计部门以收集统计资料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变以督查为主

县级统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与各部门、乡镇、街道、企业的统计基础资料的收集上,尤其是企业联网直报的催报、审核以及企业其它统计资料的收集上,就连一个简单的企业简介都颇费周折,这块工作占用了统计工作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县级统计部门人员紧缺,一个专业人员基本上就是上级部门的一个对应科室,只有将“收集”转变为以“督查”为主才能彻底改变县级统计部门的尴尬处境,改变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工作作风,增强统计数据的权威性。首先,将企业报表的催报以及相关企业的其他事项划分到对应的主管部门,统计部门只负责对企业统计资料的审核,这样既可以减轻统计部门的负担,让统计人员去研究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真正拿出有利于当地领导决策的意见,还可以改变现有的“统计执法环境“,加强执法力度,发挥《统计法》的威慑力。其次,相关部门涉及到统计数据发布时,要真正做到在县级统计部门备案,尤其是一些交叉数据,县级统计部门才可以与相关部门详实了解这些数据的口径以及真伪,对“数出多门“有个交代和解释,增加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2、加强县级以及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确保人员的稳定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统计部部门职责】相关文章:

统计部部门职责范文06-18

计划统计部职责05-15

统计职责05-16

员工职责统计通知04-10

统计部门个人鉴定05-02

统计员职责05-06

统计岗位职责范文06-01

统计工作职责范文06-01

车间统计岗位职责06-24

仓库统计岗位职责06-24

上一篇:英文幽默小故事:I Want Her to go Nuts下一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做法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