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2024-05-21

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共11篇)

篇1: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空间太阳望远镜星载图像压缩系统的研究

受存储容量和对地传输能力的限制,空间太阳望远镜(Space Solar Telescope,SST)15个CED采集的科学数据必须在轨进行5倍的`压缩.在分析了SST对图像处理的需求基础上;综合中德合作的离线压缩方案,以及国内的设计能力,提出实时在线压缩的方案;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算法,DSP和FPGA器件,设计了星载压缩系统(Onboard Data Compression Unit,BCU).仿真实验表明上述方法满足SST系统需求.

作 者:贾志宏 金声震 耿立红 王景宇 JIA Zhi-hong JIN Sheng-zhen GENG Li-hong WANG Jing-yu 作者单位:贾志宏,JIA Zhi-hong(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金声震,耿立红,王景宇,JIN Sheng-zhen,GENG Li-hong,WANG Jing-yu(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刊 名:光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OPTICAL TECHNIQUE年,卷(期):32(z1)分类号:V447 V443关键词:在轨 图像压缩 小波变换 DSP

篇2: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研究这些中心基准系统进化的下一个阶段。这篇文章将探索移植到更高深的系统中的原因。

在已经存在的中心基准系统中的用户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组:

·消费者:使用建立在这些系统的终端用户或者系统来支持他们的工作。

·贡献者:在中心系统中能更新数据的用户或者系统作为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数据管理者: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以及防止数据遗漏的用户和系统使用的元数据。

这三个组结合的非常协调,它们都和系统有关。

但是,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非常容易和其他的系统断开。那么当这些数据在其他的系统中改变,这些改变不能在所有的系统中复制;或者是延迟复制。这种断开能潜在的导致系统的有效性被破化并可能导致更糟糕的局面——让终端用户根据错误的数据来作出决定。

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为所有的主系统构造一个单独的主基准系统,这些主系统发布自己的数据,我们可以从这些主数据来收集想要的信息。

一个例子

我们使用一个普通公司来做例子来演示这个方法的好处。就叫这个公司为X,它们已经确定为主数据系统服务的不同类型的数据:

1 ProMan:一个产品管理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存储公司销售的信息,并是系统的关键信息比如产品姓名,商标,产品信息文档等等,

2 FormMan:一个明确表达管理工具它存储的信息关于怎么样管理销售并存储关键的信息比如产品的成分和处方,包括每个组件的任何安全文档或者最终产品如何正确安全的使用和存储。

3 GraphMan:一个图形和标志的存储库的存储文件存储了X公司的商标,产品和公司的logos,同时详细的说明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这些信息,这些图片通常由个人设计师来设计。

4 HRMan:人事管理工具,它列出了所有的雇员以及他们的详细信息等等。

5 LabelMan:产品标签管理工具,它管理标签的创建。

6 PackMan:一个封装管理工具,它管理被X公司产品使用的封装。

现在你了解了吧,它们每一个都是特别的数据。表面上来看,这个公司有良好的管理数据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在FormMan中的每个处方都没有作为X公司当前销售的产品来使用,并可以被ProdMan来管理。同时,如果我们给每个产品贴上标签那也不容易说明我们正在销售。我们怎么添加一个新的产品?最近,这个在每个系统正被双倍的执行尽管是不同的方法。

每个系统都是被分开管理和维护的,因为有按键的错误,我们会有不同的数据;大小写键盘的不同使用方法,间隔等等,或者还有语言上的不同,比如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

我们可以在这些程序中使用一个顺从练习,但是这可能要花费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公认的主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纠正其他的系统,要不是有数据元素,我们就不能这么做,并且我们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计算出哪个值是正确的。

篇3: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研制与分析

在简述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它的突出优点和相应的对用户航天器的要求,重点剖析了研制中继卫星带来的共性难点和在总体设计上的特殊性,介绍了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的.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并对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 者:王家胜 WANG Jiasheng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 17(5) 分类号:V4 关键词:中继卫星   星间链路   捕获跟踪   指向控制   跟踪天线   卫星应用  

篇4: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光学观测中飞行器与太阳夹角的计算方法

计算飞行器与太阳夹角,可以使光学设备操作人员预测光照强度,避免阳光直射从而使设备及人员免受伤害.本文提出了一种飞行器与太阳夹角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值算法计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根据相应的天文知识得到太阳的赤经和赤纬,确定太阳的位置.通过坐标转换确定光学设备的位置,利用余弦定理获得飞行器与太阳的.夹角.最后通过实地测量确定本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太阳夹角的误差.

作 者:陈达毅 曾永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1部队,615000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关键词:飞行器 太阳夹角 光学测量

篇5: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中图分类号:TP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32-0023-03

当今电子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工业数据采集系统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参数控制是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首要任务,如今数据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模拟量数据传感器、采集器。但此类设备采集点单一,每次采集需先停止现场设备后方可进入现场,取出采集器内部记录卡或是通过人工读取采集器上面的数据进行记录,不但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频繁地进出采集容易造成关键数据环境的破坏,影响产品质量与精度。

1 系统原理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终端变送器将采集的关键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压力、pH值等)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或0~5V电压信号,可实现200m长距离信号传输,该类型传感器具有精度比较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系统单片机采用深圳宏晶科技的STC90C52RC,具有低功耗、高速和抗干扰强的优点,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的8051单片机,管脚也和AT89C51兼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便于操作的功能。单片机主要负责完成各路采集点数据的收集和转换,将接收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系统可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信号。通过RS485、RS232总线和相关的协议来实现与智能传感器、上位PC机的.通信。关键数据采集控制器定时与智能传感器通信以获得实时温度、湿度、pH值等关键参数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上位机与数据采集控制器进行定时或随时通信可以得到各个传感器的最新采样值,并对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以备查询分析及备份打印。

2 上位机通讯软件设计

人机交互系统采用主要基于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实现主机与控制系统的数据交互。核心芯片采用宏晶系列芯片STC90C52RC,将采集并存储的数据实时地放入数据缓冲区Sbuf中,利用MSComm控件将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采集至计算机系统以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以标准9针串口作为双方物理接口,简洁、高效地完成全双工通讯功能,如图2所示为上位机与控制系统的通讯原理图。根据实际情况,以标准232串口协议为基根,RS232接口主要占用系统中的RXD、TXD、GND三个数据端口资源,TXD为数据发送端,其中RXD为数据接收端,GND为信号接地端。目前标准RS232串口的有效数据传输距离很短,在波特率较低设置的情况下,勉强可实现25M通讯,不能够适应多点和远程的数据的采集与监控,因此,为了满足生产使用需求,本系统要实现距离长达数百米的远距离数据传输,采用标准的RS232转RS485通讯转换器,进行232与485通信协议转换,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000m。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及通讯稳定性,目前上位机串口通讯采用标准EIA电平,而单片机串口输入输出为TTL电平。因此,采用MAX232芯片有效解决了双方的电平匹配问题。

在工业关键参数监测及反馈控制系统中,上位机与MCU之间的数据交互大多以串行通信为主要手段,它具有方便、高效并且标准统一的特点。目前,实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通讯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VC的标准通信函数,调用函数命令操作串口;二是利用Windows内部API函数,可实现串口通讯;三是使用Microsoft VB6.0 Mscomm通讯控件,VB是最为简洁、直观地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支持Access和dBASE等多种数据库链接模式,模块丰富,极大地节省了编程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通过Mscomm控件可以创建全双工、时间驱动的、高效实用的通讯程序。经常需要进行数据交换,串行通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它高效、方便并遵循统一的国家标准。因此为了配合下位机的通讯工作,本系统采用第三种方法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通讯,数据管理方面,利用VB6.0中的addoc控件,完成VB系统与Access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链接,将实时采集的关键数据定时保存至数据中,以备后续的查询和编辑等操作。系统的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如图3所示,将实时显示当前数据,具备参数上下限设定及超差报警、按时间顺序查询历史数据等重要功能。

3 基于proteus硬件仿真实现

proteus作为EDA高效仿真工具,得到世界广泛认可与应用,从硬件设计、程序调试到MCU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连同PCB的绘制,实现了电路板加工之前的电路仿真。是目前最为优秀的电路仿真软件,同时具备PCB布线和虚拟模型仿真等优秀功能,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它也支持IAR、Keil和MATLAB等多种编译器。系统选用Proteus 7.0 professional版本进行仿真调试,选用AT89C51代替STC系列完成单片机程序调试,选用74LS74作为分频电路将单片机产生的信号分频后作为系统的时钟信号。本系统通过proteus完成硬件电路的绘制与仿真分析,应用VSPD虚拟串口实现proteus与VB的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测试,并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设计风险。

4 系统PCB电磁兼容性设计

PCB(印制电路板)是电子系统的关键环节,本系统是多种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线路的综合与集成,系统中含微弱模拟信号以及高精度A/D变换电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具有工作电压低、速度快、高密度等特点。系统各种元器件在高度运转时存在一定干扰,各个电流回路之间通过公共阻抗相互耦合,高、低频干扰信号通过整流电路串扰到电路中,影响彼此正常工作及安全可靠性。因此,提高电路板抗干扰能力,解决其电磁兼容问题是电子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有益措施:

第一,强电信号和弱电信号电气隔离,数字地与模拟地分开,由于数据采集端为24V直流信号输入,电压比较高,而控制系统统一采用5V供电,因此双方应采用单独铺地的策略,独自构成回路,降低对电源其他功能单元的干扰。

第二,重要信号或易受干扰信号采用光耦隔离,在设计电路板时,电源与地之间都要加一个去耦电容,一方面提供和吸收集成电路开关瞬间的充放电能,另一方面可以去掉该期间的高频噪声,尽量避免相互耦合产生干扰,同时应考虑对PCB进行合理分层及布局。

第三,各元器件在长期工作情况下产生一定热量,为了避免热源彼此间相互影响。大功率发热元器件应靠近易于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加装散热片或导热管,适当加大发热元件之间的距离,并且远离热敏元件。

第四,PCB设计时,尽量加粗电源线和地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因为高频电流是由接地噪声电压和数设备布线区域的压降产生的,所以在高速数字电路中优先使用多点接地。它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电位共模参考系统。

5 结语

基于单片机的关键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比较智能、经济的方案,安装简单方便,系统稳定可靠,可维护性好,抗干扰性能好,能够满足温室环境的设计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本系统还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环境的关键数据检测系统或类似的参数检测系统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钱雪忠.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门槛创作室.ACCESS 实战入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王磊.环境水质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D].北京工业机械学院,.

[4] 田劲松.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4.

篇6:水土保持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

2012-09-14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水土保持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简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评估、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咨询等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基础数据的调查与管理、水土保持资源评价、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水土流失防治等。

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水土保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水土资源及其发展状况,它涉及大量大气、土壤、地貌、植被及人类活动因子,其信息有明显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这正是GIS擅长的地方。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元,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一定的规律性。使用ArcGIS Spatial Analyst的Hydrologic Analysis(水文分析)模块或者ArcHydro工具可以帮助您根据需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划分小流域;ArcGIS提供的多种不同的地理数据库方案可以为您提供更加符合您需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数据调查与管理解决方案,2005年开展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一期就是采用ArcGIS平台实现土壤侵蚀数据库建设和维护的;水土保持资源评价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了解现状,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可行的方案和规划。使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可以将不同的水土资源影响因子(如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地貌类型等)叠加,从而实现更加精确、快速的确定研究区的水土资源状况。水土监测与管理是确保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执行的有力监督措施,通过GIS和RS技术的有机结合,用相应的评价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水土监测与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GIS的应用将大大减少水土保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 水土保持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系统以小流域基础空间数据、水土保持业务数据库为基础,以水土保持业务为导向,建立统一的网络业务平台,实现水土保持信息网络化获取、传输、处理与共享应用,为水土保持提供信息服务和分析手段,提高水土保持时空分析、分级管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能力,实现水土保持信息的规范化、现代化管理和共享利用。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机构管理与服务水平。

一、对水土保持空间信息与业务信息以小流域为单元一体化应用,协同化更新,有效积累各方向、层次业务数据,保证数据一致、完整、即时、持续性。

二、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获取及更新渠道,实现水土保持业务数据的分级异地录入、传输、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导入导出。

三、全面、准确地掌握水土保持现状信息及其动态变化,实现水土流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预报预测示范,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布局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四、为社会单位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对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执法、重点防治区区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预防监督工作的效率、质量与管理水平。

五、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范化管理,实现不同层次管理机构对工程进展、质量和投资有效监控和跟踪管理。

六、提高水土保持数据应用价值,打造整个行业顺畅的共享通道,提高信息共享水平、扩展业务应用的范围,强化业务应用深度,提升水土保持行业管理决策能力奠定基础。

2、系统功能

2.1小流域水土保持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在统一的空间基础上,对多源、多尺度、多时相海量空间数据的无缝管理;在三维场景下对监督管理、监测预报、综合治理等信息根据流域和行政两种逻辑进行一体化管理,直观、形象的表达区域水土保持专题信息的空间范围、类型、数量及分布;对流域基本特征信息进行计算,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及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支持;实现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在线更新.为有效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撑。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单元在线划分

以DEM为基础,参照遥感、道路、行政区划等信息,提取并建立具备上下游沟道水系汇流关系、大小流域嵌套、沟道-流域包含关系的流域体系,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基本管理单元,为从小流域到大江大河水沙时空分析以及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支撑;为水土保持规划和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二、三维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在线更新

在微流域控制范围内,根据地物的时空关系和水土保持设施控制范围,实现对小流域土地变化、土壤、植被盖度、泥石流、农村面源污染、清洁小流域、经流场、卡口站以及梯田、坡面集水设施、塘坝、谷坊等水土保持措施等空间业务数据的批量入库或局部在线更新。

三、小流域水文地形分析

为水土保持业务人员提供强大、专业的水土保持空间分析计算,包括:沟道长度、比降、沟壑密度、流域形状系数、汇水面积、沟道追溯分析、坝群洪水控制分析等。为水土流失空间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暴雨情况下水土保持措施遭受的危害分析、评估提供支持。

四、水土保持空间信息管理

各级用户对行政区划、DEM、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河流水系、水源保护区、泥石流区划、重点防治区划分图、土壤侵蚀等小流域空间数据以流域、行政两种逻辑在统一的空间基础上,进行单项或联合查询、统计、分析,直观、形象的显示全市范围小流域各项专题信息的空间分布。数据检索的结果以专题图、报表、统计图、统计表等方式返回客户端。

2.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

实现水土保持方案信息、技术审查信息、监督检查信息、验收信息、专家信息、相关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一体化管理,能够掌握各个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掌握区域内工作开展情况;能够对项目具体情况,水土保持效益进行查询、汇总分析,直观掌握区域内开发建设项目的类型、数量、分布,提高工作效率。

 实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编制、受理、审查批复、监督检查、设施验收等信息的在线填报和实时跟踪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

 实现三维场景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执法检查等信息的上报、查询、统计汇总,方便用户掌握区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工作现状;

 对评审专家信息、编制单位及相关单位信息、监督执法机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2.3水土流失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统筹考虑国家、流域机构、各省、地区、县各级监测站网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降水、径流与泥沙等观测数据,建立统一规范的监测数据库以及满足不同管理尺度需要、上下互联互通的监测信息系统,改变传统以纸质公文为主体的水土保持信息传输方式,实现各级监测部门间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与高效管理,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系统集监测数据上报、审核、查询、统计、专题分析、应用于一体,规范化数据流程,在对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模型,实现对水土流失的科学预测,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2.4综合治理项目管理系统

以小流域为单元,按流域和行政两种空间逻辑,以项目、项目区、小流域三级空间分布,依据国家投资、地方投资不同途径,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包括:

一、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查、项目批复、小流域初步设计、设计单位信息、专家信息、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项目本级录入、编辑、存储、检索、统计分析、专题图表输出等要求。

二、项目实施

以小流域为单元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小流域现状、初步设计、小流域治理状态、投资完成情况、治理措施完成情况、治理措施质量、效益信息及检查信息的录入、编辑、存储、查询、统计和输出。

三、项目验收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管理,包括项目验收基本信息和项目验收文档、多媒体等信息管理。

4、系统特点

 综合应用3S技术、数据仓库、时空动态数据库、元数据、海量数据存储等技术,按新一代GIS理念架构、具有可持续性;   规范水土保持各项业务信息,建立了统一的水土保持空间和业务元数据库;

统筹考虑国家、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地市、县各级监测站网关系,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了多层次信息资源共享;

        GIS、MIS与水土保持业务有机集成,具有高度实用性,实现水土保持业务管理自动化;

按业务用户、决策用户、公众用户分配不同权限,便于系统维护;

按“业务”动态加载各项功能,可操作性强;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可随时填加到系统中,实现各类项目统一管理;

按流域、行政两种逻辑组织和管理时空数据,符合水土保持管理需要;

用户自由定制统计报表,各类统计结果均可保存为本地Excel文件;

增量存储空间动态数据,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分析管理各类业务,降低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

应用系统平台与各级水土保持数据库集成,方便定制个性化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5、成功案例

         科技部863计划“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水土保持”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全国水土保持网络中心数据库建设

全国水土保持资质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数据管理系统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系统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验收与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市水土保持核心业务管理系统            北京市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内蒙古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

山东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3S技术的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管理系统

基于3S技术的山西太原市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基于3S技术的北京延庆县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天津蓟县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海淀园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监测与管理系统

天水籍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

 郑州市水利普查成果查询系统简介

时间:2014-08-27 17:22:35 来源:星球数码 建设背景

随着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郑州市水利普查工作也进展顺利,最终形成了普查成果数据库。普查成果数据具有数据全面、覆盖面广、质量可靠等特点,是目前掌握的最为全面、最为详实的水利基础信息,同时还蕴含着大量的统计、经济和社会信息,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财富。如何更好地体现普查工作的重要成果,将水利普查的第一手数据更好的利用起来,为日常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及决策支持提供服务,成为目前各级水利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郑州市也不例外。

为此,郑州市水务局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开展了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基础数据成果应用项目。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本区域的建设成果,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数据加工处理与系统开发,实现普查成果应用,提高水普数据的利用率。建设任务

为实现普查成果的共享和广泛利用,根据国家对信息保密的政策要求,在保障水利普查涉密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在必要移动平台、水利信息专网和水利政务内网等环境,向公众、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不同用户,提供相应的水利普查成果查询与共享服务。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针对管理决策和应用共享等方向,开发两大查询服务系统;基于水利普查原始数据库,完成基础成果和主题成果两类成果数据加工;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向、保密要求和普查成果的适用范围,针对两大系统的三类部署环境,建立相应的查询服务数据库。

1、针对管理决策和应用共享两个服务方向,开发两大查询服务系统,包括水利普查成果随身查阅系统、水利普查成果综合查询服务系统。

2、针对普查成果宣传展示和分析查询需要、普查信息分类分级和脱密使用要求,完成普查基础成果和主题成果两类普查成果的数据加工。

3、针对两大查询服务系统在三类应用环境的不同信息安全要求,根据数据加工结果,建立相应的普查数据查询服务数据库,既保证各类应用需求,也保证普查原始数据库的安全。系统数据特点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需采集与处理的空间数据主要包括26个对象类型。其中19类由县级普查机构进行采集与处理,7类由省级普查机构进行采集与处理。

郑州市上报矢量数据包括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等8个普查主题上报的空间矢量数据,以及由水利普查办下发的水资源分区对象和流域分区数据集成的水资源一级分区要素类、水资源二级分区要素类、水资源三级分区要素类和一级流域要素类、二级流域要素类、三级流域要素类,共包含44类要素。

基于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及服务系统整体规划模型层次,如下图所示:

图3-1:模型层次

方案采用面向主题领域统一建模的方式。

图3-2:数据模型 系统框架

水利普查成果综合查询服务系统基于B/S架构,以WFS方式发布各类空间数据,可以通过图层控制灵活显示不同类型的普查成果,进行分类成果展示或多类成果组合展示。

水利普查成果随身查阅系统基于C/S架构,运行于平板电脑,具有界面友好、展现效果好、携带方便等特点,

客户端浏览采用PC机和平板电脑两种方式进行。其中水利普查成果综合查询服务系统应用于PC机端,水利普查成果随身查阅系统应用于平板电脑。 主要成果

 水利普查成果综合查询服务系统

水利普查成果综合查询服务系统基于水利普查上交的包含44类要素成果数据、国家下发的2.5m分辨率遥感影像图、水利专题数据、二调权属界线等底图数据以及河南省郑州市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实现对数据的分层显示并综合展示河流、湖泊、水库、水闸、泵站、堤防、流域、水系边界等多个专题图层,实现水利空间信息、水利工程信息、取水信息、排污信息、灌区信息、农村水利信息、水土保持信息、经济社会用水信息、水利行业信息等的查询与统计,还实现相关属性对象的关联查询,如:

Ø 河湖基本情况与水系轴线、水位站。

Ø 水利工程与水库(水体)、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农村供水工程、组合工程等

Ø 经济社会用水与工业企业、建筑及第三产业

Ø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与河湖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与入河湖排污口 

Ø 水利行业能力与水利行业单位

Ø 灌区专项与灌区工程、渠道工程 

5.2 水利普查成果随身查阅系统

随身查阅系统是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趋势,在水利行业应用也较为广泛,水利普查成果随身查阅系统依托移动端应用可以使相关人员无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实现对水利普查成果方便快捷的数据浏览、兴趣点浏览、属性查询、以及空间查询等。

  应用方向

Ø 多级比例尺空间数据建设和专题图建设

Ø 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Ø 水利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Ø 防汛减灾专题应用系统建设

Ø 水资源专题应用系统建设

Ø 水环境专题应用系统建设

Ø 生态修复专题应用系统建设等

Ø 三维应用专题建设

作者:北京星球数码水利事业部 任亚平

 MapGIS水利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

 

时间:2013-06-27 14:27:30 来源:中地数码

1.概述

水利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是以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产生的图表、图像、文字报告以及其它部门发布的信息为数据资源,在MapGIS互联网GIS开发平台和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实现对包括水情、雨情、台风等实时数据及业务分析成果数据的发布,不仅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也为社会提供一个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的平台。

  

2.系统功能

◆ 水库信息发布:在水库基础数据的支持下,实现对各类资源信息的实时查询、检索及综合分析处理等功能。

◆ 实时水情发布:实现对水情信息的查询及实时更新功能,可生成河道水位、水库水位、主要潮位、河道超警戒水位、水库超汛限水位等报表,以及各种图形。

◆ 实时雨情发布:实现不同雨量的分级显示与标注,能查询各个不同时段的雨量数据,实现雨量数据的图形化表达。

◆ 降雨等值线:借助MapGIS绘图软件能较快地制作出美观的不同区域的降雨量等值线图。

 

◆ 降雨分布图:综合雨量站点数据,按照雨量等级划分,处理生成降雨分布图。

◆ 台风路径发布:在MapGISIGServer的基础上实现了地图的基本操作、简单选择查询、台风历史记录查询分析、台风过程动态显示和台风预报等功能。

◆ 卫星云图:自动采集多个卫星拍摄的实时云图,并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查询、对比与分析,同时支持云图的放大、缩小和漫游等功能。

◆ 气象雷达:借助所在区域天气雷达网,建立国家气象中心至水利部信息中心、省气象台至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信息传输信道,实现双向传输,以达到信息共享。

◆ 山洪灾害:查看各地区的山洪灾害信息,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如基础信息,特征值参数、危害评价等灾害信息。

◆ 堤防:可查询某年份的河堤工程统计表,包括河堤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提防长度、设计标准、工程保护效益等信息。

◆ 预警发布:提供对预警信息的查看功能,以及监测站出现超警情况时,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的功能。

 

◆ 预案发布:实现电子化预案,并提供对灾情预案信息的发布和查询功能。

◆ 群测群防: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发布最新的群测群防宣传培训演练材料,宣传群测群防的灾害防御知识。

 

3.系统特点

◆ 实现对多种形式,多种界面和多种类型的数据统计,以及水资源业务数据发布。

◆ 实现上下级管理部门的数据报送、水利部与各个流域机构之间、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  

◆ 实现水利信息预警发布、预案发布、群测群防等功能。

◆ 实现卫星云图查询、气象雷达显示、台风路径动态分析等功能。

◆ 实现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图形化展示,同时提供对降雨等值线图、降雨分布图的绘制功能。

◆ 采用B/S模式,基于MapGIS互联网GIS开发平台,实现地图的基本操作、空间数据查询、雨量数据图形化、台风历史记录查询分析和台风预报等功能。

 

4.典型案例

◆ 市级抗洪抢险辅助决策系统    

◆ 省级水利信息在线分析服务系统

◆ 省级“三防”电子沙盘指挥系统

◆ 国家级防汛抗旱遥感监测分析系统

◆ „„

分布式数据库

2012-09-14 在水利行业中,大量的空间数据分布于国家、流域、省、市县等各级单位,这些数据需要从市县向流域(省)定期更新,同时流域(省)数据的更新也需要及时反映在国家的中央数据库中。针对地方办公机构和中央办公机构之间的这种数据分发场景,ArcGIS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技术,即分布式Geodatabase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需求。

水利行业的分布式数据中心结构

1、同步复制与增量更新

在分布式Geodatabase中,通过同步复制的方式,能够实现各级节点的、异构数据的及时更新,同时提供了数据的“增量更新”机制,即无需复制全部数据,只需提交变化的数据即可完成更新,这使得数据检查更加的高效和简单,实现这种更新的方式分为离线与在线两种,分别提供在无网络环境和网络连通环境下的更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少数据上传后的数据质量检查的工作量。

数据更新模式

2、在线更新与离线更新

在分布式Geodatabase下,实现这种增量更新的方式既可以是在线的又可以是离线的,分别提供在无网络环境和网络连通环境下的更新。

在线更新方式能够将在线完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结果,通过增量更新机制上传,适用于数据的少量、快速的更新,同时数据接收端能够直接地、快速识别上传的数据,无需任何转换,及时完成数据的检查和更新入库。

数据在线编辑

数据在线接收与检查

离线更新就是指避开网络系统,通过一定的存储介质来上传更新数据的方式。对于一些机密的数据或者变更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可以选用离线方式实现更新。离线更新的方式也是通过增量更新的机制实现数据上传的,方便快捷。

桌面平台的离线编辑

桌面平台的离线数据检查

水利共享与云计算

2012-09-14 云计算

云计算,是目前大家讨论最热烈的技术话题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技术趋势,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Esri的目标是在云端建立政府空间信息平台,它将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模式,可以使我们以更好的交互、更加综合的方式来使用信息。

Esri是行业内第一个提出GIS云端化的公司,目前已经地了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式,ArcGIS云预示着GIS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

ArcGIS公有云方案:

Esri提供的公有GIS云产品,包括ArcGIS Online/ArcGIS.COM、ArcGIS Apps/APIs以及ArcGIS In Amazon、ArcGIS for Windows Azure等等。使用这些产品的用户不用关心云端环境所有资源的安全、管理、部署和维护;只需为其所使用的资源付费,无需任何前期投入。ArcGIS Online作为Esri的公有云产品,其全新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信息共享更加的高效,工作协同更加的简单,从而真正的实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空间信息的使用者和分享者,每个人都获取或者传播地理所带我们的价值。

使用ArcGIS Online创建自己的应用

亚马逊中的ArcGIS Server ArcGIS私有云方案:

用户在应用上有多方面的需求,也会对私有云GIS的模式十分关注。Esri公司充分理解并重视这一点,在公有云GIS模式的基础上,研发和推出了私有云GIS解决方案,为那些需要在非公共网络环境中搭建云计算平台的组织机构,方便、快捷、安全地在机构内部实现空间信息的云计算服务模式提供了落地的技术和产品。为了满足用户搭建行业私有云的需求,Esri为用户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产品服务:Portal for ArcGIS和ArcGIS云管理套件。其中,Portal for ArcGIS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业务资源的整合和高效的协同办公,而云管理套件可以为用户快速交付资源服务,并帮助用户实现云端GIS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落地的云GIS建设方案,能够让行业用户构建自己的私有云,在政府或企业内部发布服务,构建业务应用。

Portal for ArcGIS案例

OneMap共享平台

Esri中国公司基于ArcGIS技术提供了集海量、多源异构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发布、WEB服务、应用搭建和运维保障为一体的完整的共享解决方案—One Map,用于搭建面向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综合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ArcGIS共享解决方案

水利专题地图

2012-09-14 制图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石器时代的岩石刻画到现代的计算机制图,万千年来,制图的精髓从未改变——抽象现实世界物体绘之于平面之上。而不断变化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制图技术的发展。

制图一直是ArcGIS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环节,时至今日,ArcGIS已经拥有了全面的数据预处理能力,完整的符号化体系,智能的要素标注机制,自动化的制图编辑功能,专业的制图输出功能和高效的制图模板,受到了广大GIS工作者的关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广泛的行业应用,加上强大的技术支撑及深厚的底蕴积累,ArcGIS的制图技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用户成功创建地图,并清晰、精细、美观、高效地展示地理数据。

ArcGIS提供的制图表达机制,可以灵活的对水利符号进行定制,并利用高级制图工具来模拟水利专题要素,从而生成精美的水利地图以及丰富的水利专题图。

全球变暖极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致使美国罗得岛州和东南部的马萨诸塞州/科德角即将被海水淹没。在该图中,海底地形及海水深度能够很形象的表述。

夏威夷海域水体深度专题图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得到地形数据,并从海平面高度变化来预测探测船舶航道的水深状况。碎屑岩地形是来自于美国地质勘探局的30米夏威夷数字高程模型。熔岩流显示为红色。梯田(橙黄色)面积较大,说明过去这里是岛屿。由此看出此海域最年轻的火山罗希海底山,尚未达到海面。通过地图中显示的海洋深度数据,可以判断出火山运动变化的状态。

2004年克林湖水电声学项目-艾伯特王子国家公园(加拿大国立公园)

艾伯特王子国家公园克林湖深度数据被采集和处理后,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对水下深度为1米、5米、10米、15米、20米处水体的溶氧量和温度值进行分析,得到鱼类种群的数目、适应鱼类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水利移动

2012-09-14 移动GIS,随时随地创造地理价值。ArcGIS为移动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来访问空间信息资源,并且能够实现在移动端进行各种数据制作和空间分析等操作,满足了目前各种移动应用的需求,获得了各个行业用户的认可。

目前,ArcGIS的移动产品支持常见的iOS、Android、Windows Phone和Windows Mobile等终端操作系统,ArcGIS分别为其提供了ArcGIS API for 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和ArcGIS Mobile等应用开发包,真正能够实现跨移动平台的、可定制的GIS应用。

Esri移动解决方案

在水利行业中,ArcGIS的移动端产品被广泛地应用到外业数据采集过程中,增强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移动设备用于野外数据采集

移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水利行业的应急指挥。2010年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致一场区域环境灾难,不仅会影响海洋、海岸的多种生物,还会影响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事件调查委员会的IT负责人采用ArcGIS移动解决方案快速推出了污染调查报送系统,使得海岸调查员和普通市民都可以对污染地点进行定位、备注、拍照和上报。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

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上报水污染事故,监测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上报结果。通过基于Flex的地图门户网站,每天调查的结果都能及时、透明的对社会大众公开,用户根据关注的区域可以逐级放大地图,点击查看具体的上报信息,包括了污染的类型、面积和实地照片,这些详细而有效的数据还有利于专家对污染事件影响的监控和评估。

小流域划分技术

2012-09-14

一、总述

合理的地形表达是小流域划分的关键。在进行小流域划分之前,一般都要进行地形的预处理,以使使用的数据更加符合分析的需要。关于地形的预处理技术,请参考文档《地形预处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小流域的划分技术。文档中使用同一份数据(美国SanMarcos),介绍流域划分过程中不同参数作用下的结果。

二、准备过程

该区域的数据包括集水区(小流域)数据,研究区30m的DEM数据,河流数据。使用的数据如下:

研究区DEM数据

研究区集水区(小流域)和河流数据

三、划分技术

(1)常规流程:

从已有的数据可知,该研究区共有19.7万多个单元格,合计180多平方公里。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设5000个单元格为河流起始点阈值,可得如下结果

生成的集水区(小流域)

生成的汇流线

从图中可知,生成的集水区(小流域)和汇流线和已有的数据都有较大差别,特别是集水区(小流域)的形状和原有数据的形状差别很大。这主要是由集水区(小流域)的划分方法以及参数设置不同引起的。

上述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河流起始点阈值来控制集水区(小流域)的形状等,对集水区(小流域)形状、面积等缺乏有效的控制。随后介绍的内容主要是更加灵活的控制集水区(小流域)的划定。

(2)通过汇流线改变小流域的形状:域)的划定。

上面使用的方法有时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控制。“Flow Direction with Streams”工具和其他工具配合提供了根据汇流线控制小流域形状的方法。

Flow Direction with Streams操作界面

生成的集水区

从图中的结果看,生成的集水区和原来的集水区基本一致。通过该方法生成的集水区与提供的河流段一一对应。

这个工具一般建立在常规流程之上,使用的汇流线数据常常是常规流程中输出的汇流线。通过修改常规流程输出的汇流线数据,可以实现集水区形状的重新塑定。常规流程的处理经常出现面积较小的集水区,通过将某些支流线删除,可以实现将原支流的集水区和主干河流上对应集水区的合并。同时,通过将汇流线要素在某些地方打断,可以实现将原来集水区一分为二。

(3)通过指定的流域出水口等点数据改变小流域的形状

除了(2)使用的方法外,根据点进行批量的子流域划定也能改变小流域的形状。与(2)类似,该过程一般也建立在常规流程之上。通过“Batch Subwatershed Delineation”,在常规流程生成的DrainagePoint的基础上添加或者删除点,即可改变集水区的形状。

增删DrainagePoint之后生成的集水区

(4)如果以上几种方法都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小流域的形状依然不满意时,可以使用ArcGIS的 “融合” 工具对小流域进行手工合并。

(5)总结

使用ArcHydro工具无法直接根据集水区面积控制集水区的划定。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法对集水区的形状和面积进行控制

使用ArcHydro工具更加灵活的进行流域划分的方法在于计算流向同一个河段或者流向同一个汇流点的单元格,属于同一河段或同一汇流点的单元格对应一个集水区。因此,确定集水区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1)流向的确定;

(2)河段或者汇流点的确定。

流向可以通过地形预处理技术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而河段和汇流点的确定则直接关系到集水区的形状和面积。通过修改常规流程中获取的汇流线和汇流点数据,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这些特征。

小流域划分技术2

 基于GIS的县级水土保持系统

篇7: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0前言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以列车运行管理系统为中心,其各子系统具有各种功能,并且相互实现信息共享的系统。其功能涉及运输计划、运行管理、站内作业管理、维修作业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信息集中监视、电力系统控制等。其体系结构可由站级设备管理系统、中央运行控制系统、区域信息管理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系统综合而成,系统功能丰富、结构复杂庞大。

由此看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集成度极高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异构的系统,负责监视地铁线网中各车站的设备、指挥列车运行。系统要如实地获取各个车站中的设备信息,根据需要也可控制各子系统设备、协调设备间的有效运行,实现列车的可靠、稳定和高效运行。这些需求无疑要求综合监控系统构建成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要求的系统。近年来我国地铁领域已开始适度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已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评估。

篇8: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光学综合孔径空间探索波前干涉理论研究

由光学综合孔径干涉模型深入研究了光学综合孔径空间探索波前干涉理论.在观测目标相当遥远及准单色观测条件下,根据光学综合孔径光学传递函数以及傅里叶变换性质建立了一个简化的像面干涉光强分布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的`物理含义符合光学综合孔径成像观测的实际情况;根据光学综合孔径瞳面干涉条件,在光学综合孔径像面干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瞳面干涉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光学综合孔径数学模型分别对像面干涉模型和瞳面干涉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作 者:毛谦敏 范伟军 MAO Qian-min FAN Wei-jun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技术工程学院,杭州,310096 刊 名:光子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HOTONICA SINICA 年,卷(期): 36(5) 分类号:O436.1 关键词:光学综合孔径   数学模型   光强分布  

篇9:太阳能超市谁主沉浮?

调查对象:全国各地太阳能超市

调查形式:电话采访

调查范围:全国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数量:58家

策划:程钰雄陈讲运

执行和撰文:黄琴

记者手记:

超市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随着近几年零售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超市在全国遍地开花,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零售连锁超市;国美、苏宁、大中等一些国内大型家电卖场;也有像好百年、宜家等一些大型的家居连锁企业。那么太阳能超市你听说过了吗?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我来说,太阳能超市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听说过那么多超市,“太阳能超市”还闻所未闻,经过与同事的沟通才明白:太阳能超市是以经营太阳能主机、热水工程、太阳能光电设备为主的连锁超市。它打破了传统的专营店销售模式,成为继厂家直销、专卖店代理、工程渠道等传统模式的又一种新型渠道。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渠道,给太阳能销售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广大太阳能生产企业提供了一条新通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我国太阳能超市的发展状况,本刊特从7月16日起,对全国58家太阳能超市展开了调查。从太阳能超市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管理办法、销售情况、经营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太阳能超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引起从事太阳能行业的人士的关注和探讨,为开创太阳能销售的新渠道,促进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篇章。

太阳能超市产生背景介绍

据权威资料显示,,中国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的器具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125852千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207102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75964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07%。1~5月,中国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的器具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059129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69%;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975635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99118千元。预计到,仅全国住宅用太阳能热水器将达到2.32亿平方米的拥有量,普及率将达到20%~30%,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前景和“钱”景都被双重看好。

在太阳能热水器因超常规快速发展而显现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其渠道相对薄弱的局限愈发凸显。由于太阳能市场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不少渠道商也还不了解太阳能热水器,与此同时,太阳能热水器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家电专业卖场渠道受限制,目前太阳能的主要销售渠道还依然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太阳能专卖店。随着专业家电连锁卖场规模的扩张及渠道地位的显现,太阳能逐渐在一些家电卖场抛头露面,并在有些区域有进一步提升趋势,同时,单位集中供热水工程和住宅用户为代表的工程渠道也日渐明朗。伴随着太阳能渠道的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太阳能的生产厂家应急需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太阳能超市应运而生,满足了他们市场扩张的需要。

太阳能超市经营现状

1.太阳能超市兴起的时间早,发展相对缓慢

太阳能超市早在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出现,兴起于20世纪初期,尤其是伴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渠道多元化的来临,近3年来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太阳能的熟悉程度的提升、太阳能销售市场的扩大,太阳能超市也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从调查中不难发现,58家太阳能企业中有46%的太阳能超市是近3年才开办的。

2.太阳能超市分布的区域不均

此次调查统计显示,太阳能超市主要集中在中北部、沿海一带,例如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山西、江西、广州等地区;西部地区分布明显偏少,呈现分布不均的现象。另外记者从调查中发现,一般以省会城市、直辖市为代表的大型太阳能超市,规模较大、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上都更加科学、更加规范。销售的模式也更灵活多样;且工程渠道更加突出。以地县级为代表的小型超市,它主要以零售为主,向乡镇发展,相对而言渠道比较单一。72%的太阳能超市都标榜所在地区仅此一家太阳能超市,可谓是独家经营。

3.太阳能超市规模参差不齐

太阳能超市的规模参差不齐,店面最大的达到5000平方米,经营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达到20多种,有安装、售后服务部门、运输车队、工程部等一整套专业的队伍。在58家中,像这样规模较大的超市只有4家。中等规模的超市有20家,一般在200平方米左右,经营的品牌有10几种,一般有自己的专业队伍,但人数比较少,以旗舰店为点,向周边的乡镇辐射,设立网点,以点带面,形成连锁经营,垄断当地的太阳能市场;小规模的有34家,一般只有几十平方米,以品牌机为主,附带一些杂牌,一般只有五六个品牌,以夫妻店为主,安装、售后甚至由老板亲自上阵。

4.太阳能超市以经营品牌机为主

太阳能超市82%以上是以品牌产品为主,其中皇明、桑乐、四季沐歌等知名品牌占到85%,另外附带一些价位中低档的品牌,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在调查中,有9%是因为卖杂牌、质量、服务跟不上,最后不得不关门。

据山西一家超市老板介绍,选择走品牌化之路一方面是现在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认识有很大提升,在选购时也多半会选择知名度高、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好的品牌机;另一方面,超市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首先从产品上抓起,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为超市带来良好的口碑,也促进超市的长远发展。在调查中也不乏因为卖杂牌和傍名牌热水器,因为质量、信誉等一系列问题,经营不下去相继关门的超市。

5.太阳能超市的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太阳能超市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以江西宜春太阳能超市为代表的,厂家直接进驻,超市提供场地、管理、售后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一种是以超市购买多种品牌的热水器,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调查的58家太阳能超市中,只有4家超市是第一种经营模式,厂家直接进驻、超市负责管理、分工明确、管理科学。但大多数还是以第二种模式在经营,没有系统的、专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由于太阳能超市尚未发展成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超市发展也相对缓慢,

太阳能超市出现的成因

1.市场的角度

从成熟的家电市场我们可以看出,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家电市场已经由“渠道为王”转向“终端为王”。终端的争夺成为厂商战胜对手、获取市场的利器。终端地位的凸显导致新兴卖场及家电连锁专卖店成为各厂商不惜重金攻占的“制高点”,各种家电品牌的专卖店更是随处可见,渠道争夺的狂潮由此形成。

太阳能热水器也被卷入这股狂潮,设专卖、进卖场、建超市,一片风风火火。但从整个太阳能市场来看,太阳能市场的渠道规划仍然是滞后的,依然是制约太阳能快速发展和普及的瓶颈。由于太阳能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家电市场并不是十分适合太阳能的胃口,特别是在日益细分的市场,更需要销售渠道的重新规划。

从专卖店渠道来说,在不少区域市场已经产生了数目庞大的各种太阳能专卖店群体,并演化为“太阳能一条街”。但是相对于绝对数量来说,太阳能专卖店的质量是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无论是从规模实力、网络资源还是经营理念和规范等方面,都远不能适应太阳能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一、二级市场,弊端更加明显。

专业卖场与家电连锁是太阳能近年来刚刚新兴的渠道模式,但从发展趋势看,并没有像太阳能行业那样取得快速的发展。在卖场和专业连锁店还没有形成气候,甚至有些厂商在进入卖场和专业连锁店后不长的时间内就选择了退出。

在专卖店发展不力、家电卖场和家电连锁未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太阳能超市以连锁经营的模式出现,它克服专卖店产品单一性的问题,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同时作为专业的太阳能卖场,更专业,在质量和服务上更有保障;太阳能超市以连锁的形式出现,市场广阔。

2.经营者的角度

据调查数据显示,开办太阳能超市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前从事太阳能相关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资源,开拓太阳能销售新渠道的有30家,占到总调查的51%;二是看好太阳能绿色环保的良好品质,对它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投入经营太阳能超市的有19家,占到33%;三是看重太阳能丰厚的利润,把太阳能超市仅作为一个投资项目的有4家,占7%。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的超市经营者都是之前从事过太阳能相关行业的,有的曾是代理经销商、有的曾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人员。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顾客在挑选产品时,往往希望能够有更多品牌的产品供他们选择。据一些有经验的经销商介绍,因为代理一种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顾客在购买的过程中没有对比性,挑选的范围和空间比较小,而错失了不少的商机。因此,有些人开始想能不能同时代理多种品牌,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又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于是借着这些年异常火爆的超市概念,就诞生了太阳能超市。

另外一部分人只是在选择投资时,接受朋友的一些建议,抱着试试的态度开办了太阳能超市,他们一般对太阳能不是特别了解,在经营超市的过程中只能一步步摸索前进。

太阳能超市面临的问题

1.投入大,风险大。

一是太阳能产品本身的成本高,因此购买的资金也高,特别是品牌太阳能热水器价格一台就高达1000多元,甚至一些厂家在提货时,就要求一次性付清货款;二是由于太阳能自身的特点――占地大,所以太阳能超市店面一般都比较大,租赁加上装修要花不小一笔费用。一般太阳能超市在投入运营后,为了推广产品,一些经营者会主动在当地投入一些广告,如电视、报纸、墙体、宣传单等。因此,经营太阳能超市的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给进入太阳能超市的经营者们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种风险性的投资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已经开始运营的超市也因为资金的问题只能从小规模的开始经营。

2.杂牌多,太阳能市场混乱。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家已经达5000家之多,而名列前茅的清华阳光、华扬与美大等企业,总共只占市场份额的17%,行业集中度非常低。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纷繁芜杂的杂牌子企业,绝大部分为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他们不断推出大量的低成本低价位产品,在市场上展开恶性竞争,这些都给以品牌经营为主的太阳能超市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调查中有8家太阳能超市因为太阳能市场的杂乱,无法经营下去,不得不关门转行。

3.目前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导致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市场异常混乱。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5000多家,除皇明、清华阳光、华扬等几个全国性品牌因质量、售后服务过硬而市场知名度较高外,行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杂牌企业。专家指出,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混乱不仅造成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而且严重损害了其自身还不健壮的“身躯”。

4.缺乏专业的队伍,安装和售后服务都跟不上。

据统计,在调查中除规模比较大的太阳能超市分工明确,有专业的销售人员、工程安装、运输车队、管理部门等,大部分还是以夫妻店为主,也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即使是规模比较大的太阳能超市也存在专业人员难找,流动性强,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据河南一家太阳能超市的老板介绍,由于安装工工资较低,一般在600元左右,而且大多是“半路出家”,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有的人因为嫌工资低,很容易就转行做其他的工作。人力资源的缺乏,导致一些太阳能超市的售后服务跟不上,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5.粗放式管理,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给太阳能超市的迅速发展带来阻碍。

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的是对业务环节的专业协作管理,每项业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强调的是店铺的每个人员、每个岗位合理设定、每个人员的作业流程的定时、定量的单纯化管理。它要求必须从“人治”的管理过渡和发展到科学的管理,逐步降低、减少直至消除“人治”管理对太阳能超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这除了需要依靠太阳能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外,还必须把它标准化、制度化和手册化,使太阳能超市科学的管理系统成为一种可以继承和发展的方法和制度。

太阳能超市的发展前景

篇10: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ZM4300光学遥感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新技术

ZM4300光学遥感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为了满足对温度、真空度、污染量、振动及多种试验模式的要求,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措施,包括:多种试验模式、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大尺寸热沉精确控温和高温度均匀性、热沉兼具液氮制冷和乙醇制冷(机械制冷)模式、多种液氮流程运行模式、卸载隔振设置等.

作 者:杨建斌 张文瑞 柏树 刘玉魁 王先荣 YANG Jian-bin ZHANG Wen-rui BAI Shu LIU Yu-kui WANG Xian-rong 作者单位:兰州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真空与低温 ISTIC英文刊名:VACUUM AND CRYOGENICS年,卷(期):16(1)分类号:V416.5关键词:空间环境模拟器 光学遥感器 热沉 污染量 振动

篇11:空间太阳望远镜主光学数据处理系统EGSE研制

尿液废水的`处理是空间站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重要环节.提出冷冻浓缩与反渗透相耦合的尿处理工艺,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评价了该工艺的水处理效果、能耗和水回收率,结果表明,三级冷冻浓缩与反渗透相结合,出水水质可保证在pH值为6~8、电导率<15μs/cm、TOC<5 mg/L、氨氮<0.5 mg/L;产生每公斤再生水的能耗<0.1 kWh;最高水回收率可达97.75%.冷冻浓缩-RO工艺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型空间站尿处理工艺.

作 者:于涛 马军 YU Tao MA Jun 作者单位:于涛,YU Tao(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济南,250101)

马军,MA Jun(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上一篇:年终总结装饰施工下一篇:狗年教师节贺卡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