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2024-05-10

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精选14篇)

篇1: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根据反复性的歌词结构,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动物,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玩具小猪一只。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玩具小猪引题,组织幼儿学其叫声,激发幼儿的兴致。

2、请幼儿想一想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带领幼儿念出歌词。

3、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曲调和歌词句式。

(2)组织幼儿随着音乐放慢速度演唱歌曲。

4、请幼儿想象出其他的动物及其叫声,创意仿编歌词,加入乐曲中,一起来唱唱看。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农场中的一种动物,一同来演出“在农场”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农场,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模仿动物的活动方式,一边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反思:

适宜行为:

1、孩子本身对动物就很感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在活动中教师给与幼儿想象,自主创造的空间;如让幼儿自己模仿小动物等

不适宜行为:

受现实的局限,我和孩子们只能模仿常见几种简单动物的叫声。

在模仿动物时我没有对幼儿的动作给予提升。

对策:

我可以录制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孩子听听并模仿,这样孩子就可以感知更丰富的动物叫声。

在孩子模仿动物时我可以给有创意的孩子进行表扬,对他们的动作给予提升。

篇2: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声音不吵架

小班音乐歌唱活动:

《声 音 不 吵 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初步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

3、能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交大胆地表现音乐。活动重点:

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初步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活动难点:

学习节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 活动准备:

音乐游戏 图谱 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发声练习。

1、律动: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做动作。

2、发声练习: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班歌和《我把秘密告诉你》)二:新教歌曲:《声音吵架》

1、教师完整示范唱。(钢伴)提问: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在唱歌?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帮助小朋友理解歌词

3、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1)幼儿分组学习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2)师幼对唱。(教师唱歌曲前两小节,幼儿唱歌曲后两小节)(3)师幼完整演唱。(前四句)(4)幼儿分角色唱。

(5)解说歌词:大家一起唱,声音就吵架。一个一个唱,才能听得清。(6)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四、歌曲创编:替换各种小动物。

附歌曲:

声 音 不 吵 架 1=C 2/4 5 5 | 6 3 5 | х х х | х х х | 小 鸭 呷呷叫 呷呷呷 呷呷呷 5 | 6 3 2 | х х х х х | х х х х х | 小 鸡 叽叽叫 叽叽叽叽 叽 叽叽叽叽叽 5 | 6 3 5 | х х х | х х х | 小 猫 喵喵叫 喵喵喵 喵喵喵 5 | 6 3 2 | х х х х х | х х х х х | 青 蛙 呱呱叫 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 1 1 3 | 5 — | 6 5 3 1 | 2 — | 大家一起 唱 声音 就吵 架 3 5 | 6 5 3 | 2 5 3 2 | 1 — | 一 个 一个 唱 才能听得 清 《声 音 不 吵 架》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应选择有一定情景性、趣味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歌曲。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同时,针对班内幼儿在音乐歌唱活动时,常常大声叫或胡乱唱的现象,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初步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

3、能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较大胆地表现音乐。三:说教材:

《声音不吵架》这首歌曲形象、生动,歌词风趣、易懂。用各种节奏学小动物的叫声,幼儿对这文档仅供参考

些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音域为6度(1=C)最高音b,在旋律的设计上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小班幼儿演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歌曲的重点:学习唱歌的正确方法,初步培养幼儿辨别音色的优劣。

难点:学习节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为掌握这两条节奏在辅助了小动物的各种叫声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动物叫声进行了选择。让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和自然的动物叫声相似。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在整首曲子的教唱时,采用分段教学法和整体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为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中采用了难点前置,通过图谱及对唱、分组唱和集体唱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节奏|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

五:说教具:图 谱 指挥棒

教具的作用是来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应低投入高产出。简单的图谱直观、形象,能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六:说教学程序

1、导语:以生动、激励性的语言,引起幼儿音乐表现的兴趣。复习律动、班歌演唱。

2、新教歌曲:以“小动物开演唱会”情景贯穿始终。(1)引题:“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

(2)设疑、提问:老师范唱,幼儿回答。激起幼儿听歌曲的情趣,启动幼儿的思维。(3)视听结合,观察对比,加强感知:学习节奏 | х х х | 和 | х х х х х |(4)幼儿学唱歌曲:主动感知、体验后半段歌词的内容及含义。

3、歌曲创编: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别的小动物及叫声编入歌曲中。可以让整节课推向高潮,令人意犹未尽。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篇3: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一、选择歌曲, 快乐参与

1. 适合性

小班的孩子, 在歌唱活动中基本能掌握歌曲, 但对于不理解的字词, 吐字往往不是太清楚, 因此, 我们在选择歌曲时, 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 为孩子选择的歌曲, 其歌词的内容与文字要有趣, 并易于记忆和理解;要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 还要适用于动作表现。其次, 选择的歌曲其曲调一般应具有的特点是:音域较狭窄;节奏较简单;旋律较平稳且以五声音阶为骨干;结构较短小工整;词曲关系较简单。

2. 感染性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 让孩子去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从而获得最大的快乐。但是, 小班孩子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 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果教师一旦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没有及时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在歌唱活动中让孩子反复练习演唱, 孩子就会注意力不集中, 感到枯燥乏味, 于是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

二、创设情境, 快乐歌唱

1. 创设游戏, 开展演唱

孩子年龄小,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小班孩子更是如此, 一个故事、一段表演、一个游戏往往能让他们身临其境, 共同欢喜和悲伤。在歌唱活动中, 我将歌曲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或简短的儿歌讲给孩子听, 让他们从小故事或儿歌中理解歌唱活动的内容。这样, 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 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2. 多种形式, 掌握技能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在孩子快乐歌唱的同时, 我们应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孩子的歌唱能力。包括帮助孩子体验美好自然的声音;帮助孩子获得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初步感受歌曲节奏特点, 初步体验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等等。

我们可以在活动中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学会学习。培养孩子倾听是让孩子们发出好听声音的一种方法。孩子学唱时, 我先给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 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并尝试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玩节奏游戏, 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

三、提供空间, 快乐创新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所以, 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独立地思考, 大胆地创新,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 都留有孩子探索创编的余地, 例如, 改编歌词, 根据歌曲创编动作, 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1. 动作创编

边唱、边跳是孩子的特点, 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 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 并易于用动作表现, 就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做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例如, 歌曲《小鸭小鸡》, 孩子们用动作将小鸡小鸭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 充满童趣, 充满创意。

2. 歌词改编

让孩子给熟悉的歌曲改编部分歌词, 提高孩子唱歌的兴趣, 这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例如, 《我爱我的小动物》这首歌, 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 我请孩子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是怎么叫的?孩子们兴致很高, 将自己知道的小动物都创编到歌曲中。孩子们在自己创编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快乐, 同时也对此类活动乐此不疲。

童年是美好的, 属于孩子的歌是令人陶醉的。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爱唱歌的孩子很快乐!愿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能快乐歌唱。

注:此文系张家港市“十二五”立项规划课题《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摘要: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 尤其是快乐的孩子更爱唱歌。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我觉得开展歌唱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歌曲, 让孩子快乐参与;创设愉悦的情境, 让孩子快乐歌唱;提供足够的空间, 让孩子快乐创新。

篇4:小班歌唱活动:两只小鸟

两只小鸟

美国儿童游戏

林大春 改编

(备注:伴奏时,在“丁丁飞走了”和“东东飞走了”两句中分别加入装饰音,以增加趣味,更加形象地表示小鸟不见了。)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美国童谣,歌词内容简短易懂,描述了丁丁和东东在树上,飞走又飞回的过程。歌曲旋律进行呈音阶式阶进,琅琅上口,音域只有六度,适合小班幼儿的音域。第一和第二乐句均有附点音符,小班幼儿较难唱准。

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已有集体生活经验,和同伴之间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愿意和好朋友拥抱亲近、一起活动。歌曲中的“两只小鸟”就像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表现了同伴间的亲密友好,能引起小班幼儿的共鸣。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4小节,双手各持一只小鸟纸偶随音乐,左右摇动。

5—6小节,右手持小鸟,上下摆动。

7—8小节,左手持小鸟,上下摆动。

9—10小节,将右手小鸟藏到身后。

11—12小节,将左手小鸟藏到身后。

13—14小节,右手所持小鸟从身后回到胸前。

15—16小节,左手所持小鸟从身后回到胸前。

尾声的4小节,两只小鸟相对,随音乐靠近,以示拥抱。

(备注:演唱时,要根据歌词内容演示相应颜色的小鸟。)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学会倾听前奏、尾声,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根据纸偶和课件的演示记忆歌词内容,并能运用手指进行相应的表演。

3.愿意和同伴拥抱,体验小鸟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两只小鸟》、电脑、投影仪、钢琴;

2.3对小鸟平面指偶: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黑色和白色;

3.KT板制作的树模型一个,立体纸偶1对:丁丁和东东;

4.场地布置:幼儿椅子摆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观看三对小鸟表演节目,熟悉歌词和旋律

师:“今天我们到这里来观看表演,开心吗?节目就要开始啦,请大家掌声欢迎。”

1.教师演示小鸟指偶(红红和绿绿),进行演唱。

师:“第一个节目:两只小鸟。表演者:红红和绿绿。”

2.教师演示小鸟指偶(黄黄和紫紫),进行演唱。

师:“第二个节目:两只小鸟。表演者:黄黄和紫紫。”

3.教师演示小鸟指偶(黑黑和白白),引导幼儿猜出小鸟名字之后,进行演唱。

师:“第三个节目:两只小鸟。表演者是谁呢?”

“为什么说是黑黑和白白呢?”

(评析: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易受情境感染。小指偶的表演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边运用指偶边演唱时,教师的眼神、体态语和歌声相融合,不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表演氛围,还引起幼儿对两只小鸟的倾听和关注,帮助幼儿感受了乐曲的旋律,理解了歌词的内容。“黑黑和白白”名字的猜测,既引起幼儿对小鸟名字的关注,又让幼儿通过推理,判断出小鸟的名字。)

二、观看课件,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重点感受附点音符。

1.完整观看课件。

师:“这两只小鸟叫什么名字呢?我们认真看,仔细听。”

观看课件的前半部分,并学念第一、二句歌词。

师:“仔细听听小鸟究竟叫什么名字呢?谁会念出来?”

观看课件的后半部分,了解丁丁和东东飞走飞回的先后顺序。

师:“谁先飞走的?然后谁也飞走啦?”

“谁先回来的?然后谁又跟着回来了?”

观察课件的最后画面,感受好朋友之间的相亲相爱。

师:“丁丁和东东飞回来之后,他们做什么了?”“爱心表示什么意思呢?”

(评析:观看动画片是幼儿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教学课件形象地展示了丁丁和东东飞走飞回的过程,清脆的童声演唱和课件画面紧紧吻合,这是帮助幼儿欣赏作品的有效途径。当幼儿第一次猜错小鸟的名字时,教师没有直接反驳幼儿,而是重新播放了第一、二乐句,让幼儿在自己的倾听中寻找正确答案。课件中的丁丁和东东在歌曲尾声部分相互拥抱,画面中还显现着一闪一闪的爱心,这些都给予幼儿明显的暗示,促使他们也相互拥抱,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增加了歌唱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好朋友之间的情感表达。)

2.玩手指游戏,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用歌唱的方式,唤回丁丁和东东。

师:“动画片放完了。还想见到丁丁和东东吗?”

“他们听到我们的歌声就回来啦,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

(2)教师演示小鸟指偶(粉红和淡蓝),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用大拇指及其他手指当小鸟,演唱歌曲二至三遍。

(评析:小班幼儿大多不愿开口唱歌,教师用丁丁和东东的角色唤起幼儿演唱的兴趣,并用手指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唱,在唱中玩,减轻了幼儿唱歌的负担,让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中掌握了歌曲。)

活动延伸:

1.制作指偶、头饰放入音乐角,供幼儿区域游戏时自选表演。

2.可运用沙锤、碰铃等乐器边演唱边演奏。

3.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姓名加入歌曲,如:“他叫兵兵,她叫芳芳”,初步培养幼儿改编歌词、创新演唱的意识。

篇5: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年龄班:小班

冯甜甜

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来、来、来好朋友”的部分,尝试跟老师边唱歌边做游戏。

2.在小老鼠找朋友的情景中,创编小老鼠的动作,知道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在游戏情境中,感受邀请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楼房、老鼠、老猫的图各一张(附1)。2.曲谱《小老鼠找朋友》(附2)。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瞧,这栋房子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楼房的图片)一一楼住着谁呢?(出示小老鼠的图片)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一是小老鼠,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用动作学一学? 一那它想去干什么呢?听!(教师清唱歌曲第一遍)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小老鼠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 多次倾听歌曲。教师清唱歌曲第二遍

一小老鼠想去干什么呀?我找到好朋友啦,握握手吧!一还想找朋友,谁是我的朋友呢7 教师清唱歌曲第三遍

一又找到一个好朋友,我们靠一靠吧!一我的下一位朋友会是谁呢?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四遍 一找到啦,我们抱一抱好吗?

一还想找还想找,我要找多多的朋友。我的朋友是小老鼠,小老鼠准备好!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五遍,引导幼儿学唱“来、来、来,好朋友。” 一我已经找到很多好朋友啦。

一我每次找到好朋友的时候,我都跟好朋友说什么啊?(动作提示)一你们会不会用好听的声音打招呼?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这次谁会跟我打招呼,我就来找谁哦。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幼儿学唱歌曲最后一句。一还有小老鼠没有请到,不着急。

一瞧,我们草坪上有三栋房子,有许多小老鼠,我会找哪

一栋房子里的老鼠做好朋友呢?你们要记得用好听的声音和我打招呼哦!

一怎么和我打招呼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一还有两栋楼房有老鼠朋友,跟着老鼠妈妈去找他们做好朋友哦。一还有哪一栋楼房里的老鼠没找到?手指一指在哪里,我们一起去请吧。

一天黑了,小老鼠们要回家睡觉啦。

(3)增加老猫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听声音指方向,保持幼儿参与歌唱游戏的兴趣。

出示老猫图,丰富游戏情境。一一楼住着小老鼠,二楼住着谁呢? 一原来是一只老猫,老猫来干什么呀?听—— 引导幼儿听声音指方向。

一老猫躲在哪里啊?用手指一指。悄悄走回家,别让老猫发现我们。教师鼓励幼儿演唱“来、来、来,好朋友”部分,教师扮演老猫,进一步感受游戏的快乐。

一二楼住着一只老猫,小老鼠出去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老猫,仔细听一听老猫在哪里哦。

——原来老猫化装成老鼠妈妈的样子,还好小老鼠们动作快,安全回家了。

(备注:如果有孩子想扮演老猫,可以满足,以“它和大家开玩笑呢”进行反馈。)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基于以上背景,我对本次歌唱活动进行以下 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活动的游戏性成分要略高一些。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在本次活动中,我直接以找朋友游戏的形式进入,幼儿会瞬间被游戏吸引,在连续五遍的范唱中,幼儿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记住歌词的旋律和内容。另外,基于歌曲复杂程度,本节活动重点在于接唱最后一句“来、来、来,好朋友”,对歌曲进行一些减法处理,便于幼儿接受。

由于幼儿经验不同,在活动中的反应会有差异。当老猫出现时,有的孩子会说:“我是小魔仙,我能打败它„„”等类似的语言,我以不予回应以及侧面否定的方式进行反馈。然而,由于幼儿没有得到回应,反而更加坚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对于上述的问题,我在活动后进行了一些反思。小年龄孩子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其想象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就越明显。教师应该尊重和接纳幼儿多元的、可变的、相对自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针对孩子不害怕老猫的表现,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是:“这次只有老猫出来了,下次我们再请小魔仙出来哦!”一语双关,既是对孩子的语言、想象有所回应,同时又引导幼儿回到活动中来。

篇6:小班歌唱活动教案

一.设计意图:

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音乐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帮助幼儿直接感知音乐的节奏,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因此,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特点,找准节奏。

2.学习用生活化的乐器“鼓”和“鼓槌”进行演奏。

3.能看指挥、听音乐、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重点:听音乐找准节奏。

难点:用乐器按节奏进行打击演奏。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化的“鼓”“鼓槌”每人一份

2.《军队进行曲》选段

3.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和音乐做游戏

1.听着音乐神气的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我们用身体来和音乐做游戏吧!”

2.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

3.难点前置

(1)听音乐在dom的时候走动,在tak的时候立刻停住。

(2)幼儿熟悉音乐节奏后提升难度,加上转身。

(二)认识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身体和音乐做了游戏,除了身体还能用乐器来和音乐做游戏呢!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乐器,认识吗?”

师:“它可以怎么玩?请你们自己玩一玩”(幼儿自由的敲乐器)

1.认识dom音和tak音

师:“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和曲子里差不多的两个声音?”

(1)幼儿边说教师边敲

小结:响一点的音和敲鼓面的声音差不多,轻一点的音和敲鼓槌的声音差不多。

师:“我们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dom)(tak)

2.分段学习乐曲《军队进行曲》选段。

3.合音乐完整演奏。

(三)分组分段演奏

1.将幼儿分为2~3组(或男女分组)。

第一组演奏第一段,第二组演奏第二段,最后一起演奏第三段。

2.交换演奏。

(四)结束退场

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士兵?带上小鼓像神气的小士兵一样回教室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五.特色体现: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身边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筷子、牛奶箱、泡沫箱等物品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我把这些工具拿来作为活动的素材,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动作和指挥,我采取了“单圈马蹄形”的演奏队形。难度上,为了让幼儿学会并掌握打击方法和节奏,我选择了图谱法,分段出示图谱让幼儿看图谱、看指挥逐步学习打击乐,引导幼儿拿着乐器和着音乐学习敲打出好听的节奏。

篇7:《小乌龟》小班歌唱活动教案

2、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3、能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号子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排成半圆。

2、音乐《小乌龟》。

3、制作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4、书包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律动《拍手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合拍的做拍手点头的动作。

二、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

2、教师根据歌曲内提问。

师:歌曲里提到了哪只小动物?它要去干什么?它背着什么上山坡?

三、学习歌曲《小乌龟》。

1、教师出示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2、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清唱歌曲《小乌龟》。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乌龟究竟在干什么,它背着什么?

4、教师第三次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6、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己做小乌龟的动作。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钢琴边演唱歌曲,幼儿逐句学唱。

2、教师带领幼儿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号子部分。

3、教师演唱歌曲前半句,幼儿演唱“嗨嗨哟”和”嗨嗨嗨嗨哟“处。

4、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五、教师发放书包,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幼儿背上书包,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

2、请个别幼儿上台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篇8:小班的音乐活动应以律动为主

一、带领幼儿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去亲身感受

在刚入园不久的幼儿学习“打鼓、吹号”这一模仿动作之前, 我们先让幼儿观看本园哥哥姐姐们为庆祝国庆而练习打鼓、吹号的活动, 幼儿会对哥哥姐姐的这一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 看得非常认真、仔细。待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 再教他们做打鼓、吹号的动作。这些孩子由于进入了生活的情境, 有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在头脑中留下了鲜明、深刻的表象, 因此在随音乐做这些动作时, 就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方式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来。

二、观察实物的动作

在教幼儿学小鱼游的动作之前, 我先让幼儿观察活动室里鱼缸中的金鱼是怎样游的, 幼儿观察后有的说:“鱼游水没有声音。”有的说:“小鱼用翅膀在游。”到了音乐课上, 我说:“一会我当捉鱼的人, 你们当小鱼, 小心别被我的网捉住呀!”接着让幼儿先听音乐, 然后自己随音乐做小鱼游。这时大部分幼儿都自发地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 或垂在下面, 两手前后摆动。名航小朋友用游泳动作表示鱼在水中游, 澜波小朋友用碎步轻轻地跑动, 还特地跑到我面前说:“小鱼游是轻轻的。”幼儿们用的都是小小的跑动步子, 没有一个是跳跃前进的, 因为他们所观察的金鱼都是轻轻地、无声地、自由自在地游动的。这一观察活动对他们进行小鱼游这一模仿动作起了极大的影响, 使他们在身体活动的同时, 头脑里也有着丰富的思维活动。

三、用实物演示动作

在教“敲锣、打鼓、放鞭炮”这一模仿动作时, 我除了先给幼儿观看及倾听鞭炮的响声外, 还有意识地左手提着一面锣, 左臂夹着一个小鼓, 一边慢速地敲着锣、咚咚咚咚快速地打着鼓, 一边走到活动室, 以造成热闹的气氛, 从而引起幼儿的注意。等到上音乐课时, 弹着“敲锣、打鼓、放鞭炮”这一模仿动作的曲调时, 我眼睛看着琴上的锣与鼓, 提问幼儿这是什么。经过我的暗示, 幼儿很快联想到了刚才老师敲锣打鼓的情景。从这以后, 再用这样一些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做模仿动作时, 幼儿脑子里的表象就会起积极的作用。

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 以获得亲身体验

幼儿对摘苹果的模仿动作很感兴趣, 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做出手腕转动、摘下果子的动作, 我组织幼儿亲自采摘园内成熟的水果, 从而使他们有亲身的体会。同时, 为了让幼儿能把手指张开, 用张大的手指做摘苹果的动作, 我把大苹果依次放到每个幼儿的手中, 给他们机会, 让他们尝试摘苹果手指要张大到什么程度。

篇9:小班歌唱活动:王老先生有块地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演唱中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制作的音乐图谱。

2.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故事讲述形式,引出内容

教师:有一位王老先生特别爱唱歌,只要一高兴就喜欢唱“咿呀咿呀哟”,他有一块地,开心极了,大声地唱着“咿呀咿呀哟”,(同时用耸肩动作表现)他在地里养了一群小鸡,高兴地唱着“咿呀咿呀哟”。( 同时用耸肩动作表现)你们听,他真的唱起来了。

(二)引导幼儿辨识、学唱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该乐句

1. 教师清唱歌曲,在唱到“咿呀咿呀哟”时,继续用耸肩动作表现。

教师:王老先生一高兴就爱干什么?

幼儿:爱唱歌。

教师:唱的什么呀?你来学一学。

幼儿:咿呀咿呀哟。

教师:王老先生不仅爱唱歌,还会边唱边跳呢,他怎么跳的?我们来学一学。(幼儿模仿时教师单手演奏乐句)

教师:王老先生还会唱着歌做什么动作?

幼儿:还会摆摆手。

幼儿:还会扭扭屁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大家一起做,同时单手演奏这一句)

2. 教师演唱歌曲并逐句出示图谱,让幼儿辨识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教师:王老先生又要唱歌了,这一次你们听到“咿呀咿呀哟”的时候,就和他一起唱。(钢琴单手演奏乐曲)

教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哟”有点调皮,它就藏在这幅图里,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它藏在哪呢?

3. 幼儿借助图谱寻找并表现反复出现的乐句。

教师:你觉得“咿呀咿呀哟”藏在这幅图的哪里?(请幼儿上来指图谱)

(幼儿寻找,教师用演唱的方法带领幼儿确认是否正确,同时钢琴演奏乐句)

(三)幼儿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1.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已经把王老先生在高兴的时候唱的那句“咿呀咿呀哟”全部找到了。现在王老先生想请你们跟他一起唱“咿呀咿呀哟”好吗?(幼儿在演唱到“咿呀咿呀哟”时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2. 教师指导幼儿用较轻的声音演唱“叽叽叽”部分。

教师:小鸡在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重重的,还是轻轻的?

幼儿:是轻轻的。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用轻轻的声音演唱小鸡唱歌的部分。

教师:小鸡在唱歌时有时快有时慢,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是慢的,什么时候是快的吗?(根据图谱中符号大小的不同、间隔距离的疏密,指导幼儿分别用快慢不同的节奏演唱)

幼儿看着图谱演唱。

(四)创编新的歌词,体验不同歌词演唱的快乐

教师:王老先生不仅在地里养了鸡,你们瞧,他还养了什么?(出示小鸭图)

幼儿随节奏念白“他在地里养小鸭” 。

教师:小鸭怎么叫?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幼儿随节奏来念“嘎嘎嘎”。

幼儿跟随琴声演唱。

教师:小朋友们帮王老先生想想,他在田边还可以养什么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唱唱试一试。

活动点评

篇10: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教案

教师:秦紫兰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歌唱。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3.感知春天的美好,并在歌唱活动中初步表现“春天真好”的情绪。

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歌唱。

教学准备:

1.图片:太阳、小花、杨柳树枝、蝴蝶、蜜蜂、小白兔。

2.曾观察过春天的景色。

3.课件教学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今天来了许多春天的客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依次出示花朵、蝴蝶、蜜蜂、、、、的图片)

二、初步感知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听老师唱一遍!

2.出示图谱,幼儿观看老师根据歌词摆放的图片。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什么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根据旋律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引导幼儿再次熟悉歌曲。

师: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把这首歌唱出来吧!(师幼同唱)提问:唱完这首歌,你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呢?(幼儿回答)师:我们一起把这句唱出来。

提问:谁喜欢跟她不一样的句子呢?(幼儿回答。)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分组演唱。

三、歌表演《春天》: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曲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出来,谁愿意做花朵、蝴蝶……(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教师请全体幼儿参与游戏)

四、结束部分:

篇11: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

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3、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合怍游戏,初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

(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

(1)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是怎么数豆豆的?”和幼儿一起回忆、熟悉歌词。教师用动作带幼儿

说一遍歌词,然后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点豆豆”,“猜豆豆”

(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

(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

(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

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

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篇12: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方式歌唱。

2、尝试运用图片自由组合“找朋友”,创编歌词。

3、体验与教师及同伴歌声交流与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四幅背景图:天空、树林、草地、池塘。

2、各种动、植物,太阳、白云图片等。【活动过程】

1、随乐入场,创设交朋友的游戏情境学唱歌曲。

(1)随乐入场。(音乐从欢快、活泼到优美、舒缓)

(2)教师原地示范歌唱。

(3)教师歌唱并逐个与幼儿交朋友。

(4)全体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边唱边玩游戏。

2、创设找朋友的图片情境,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1)分别介绍四幅背景图。

我的朋友们坐到我的身边,看看这都是什么地方?

(2)出示图片太阳,请幼儿为太阳找朋友并歌唱。

这是我的新朋友太阳,它也要找好朋友,它会找谁呢?(教师边贴边唱)。

(3)幼儿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继续创编出另外三组好朋友。教师将幼儿所选择的图片贴在底图上,并请幼儿歌唱出来。

(4)根据创编的歌词完整歌唱。

3、教师创设天黑了的语言情境,共同探索用优美的声音歌唱。

(1)教师用语言创设天黑的情境。

(2)幼儿尝试完整歌唱一遍。(3)幼儿与教师共同探索怎样可以让声音变得优美连贯。

(4)幼儿再次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

4、幼儿与老师们一起玩交朋友的游戏。

篇13:小班音乐歌唱活动教案

首先,教师的语言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能给幼儿带来最美的教育享受。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心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语言艺术,感染幼儿。语言不单单只是我们的口头语言,更包含了肢体语言,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传达情意,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1.丰富、生动的表情语言是前提。不仅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很重要,需要教师形象地将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我们的表情、动作上。另外在小班的音乐活动中,更需要如此。我们提倡微笑教学,微笑是快乐的催化剂,让孩子们的快乐叠加,微笑是温暖的色彩,把孩子的心情调和成彩虹的光芒,照耀他们的心田,我们不仅仅是一位微笑家,更是一位艺术家,将情节、人物深刻地理解,并以艺术加工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就仿佛一幕幕地动画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

2.适度的手势语言营造氛围。手势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也是对孩子的预示。预示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小班小朋友,教学音乐活动时,随着动作音乐的变化,幼儿可能来不及反应,那这时预示就起到了作用,比如:《早上好》,唱完两句乐句后有一个休止符的时值,利用拍两拍手让幼儿感受它的存在,这时需要老师利用身势,即动作表情及双手的动作提醒幼儿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同样地,在其他活动中,也需要我们老师利用我们的身体各方面去开发,提醒幼儿。

3.合理的眼神“对话”促进活动开展。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交流也是传达信息的一个渠道,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微妙的感情变化。可以通过与幼儿的眼神交流与幼儿对话。当孩子们唱出悦耳的歌声时,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像一缕春风给孩子们带来徐徐暖意;当孩子们思绪游于他们的世界时,我们一个疑问的眼神就像一座古钟敲响他们的心灵;当孩子们迟疑地回答时,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像妈妈的臂膀拂暖他们的心田。

4.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是关键。整个活动中都离不开我们的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讲的话带有美的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美感,会让幼儿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丰富幼儿的情趣,进而激发幼儿的无限遐想,使孩子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虽不是演说家,需要气势磅礴地当众演讲,但更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素质,将教学内容内化、理解,融入自己的风格,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是无法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就像一位表演家,将音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组织自然、和谐,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并在情感突出的地方起伏跌宕,更易于幼儿理解,学唱歌曲。

其次,游戏时幼儿组织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孩子们能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成果也能大大提高。纲要也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和指导游戏,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护愉快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音乐活动中组织游戏是很有必要的,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增长知识,就好像春风时雨般使草木生机盎然。那么,创设游戏情境是让孩子们尽快投入游戏的捷径。

1.创设故事情境。小班的很多音乐歌曲都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趣味性强的优势,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能尽快投入到愉快的气氛中,纵情地游玩。比如《大树妈妈》活动,歌曲分为两段,我将大树妈妈和小鸟这两个形象编进我的故事里,并用形象化地动作与充满感染力的语言组织,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它也被誉为“心灵的唯一门户”,也只有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才能让孩子充沛地与音乐交流,插上想象的翅膀,挥动思维的火花,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2.创设开放性情境。教师应充分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并不单单止活动室的墙面、地面、空间,而是可以利用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社区、自然,充分整合利用,不止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特点,更能促进孩子们的情感教育,一举两得,所以,在创设时,我们不仅考虑到让孩子参与,而且应大胆地把“民俗文化”、“地方特色”、“现代气息”相融合。

篇14:例谈小班歌唱活动中的情感培养

关键词:幼儿,歌唱活动,情感,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13.5

歌唱的情绪体验能力,它是引发幼儿对歌唱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歌唱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歌唱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幼儿歌唱能力关键在于重视幼儿对歌唱的情感體验。结合个人开展小班歌唱活动《妈妈我要亲亲你》的活动案例,我来谈谈自己是如何让幼儿充分情感体验,并引导幼儿情感表达的?

一、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幼儿情感需求的题材

我们时常在小班看到幼儿哭喊着找“妈妈”,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提到“妈妈说…”的画面。他们的这些行为体现出妈妈跟自己的情感是很牢固的,是自己在初次入园最依恋的人。在开展歌唱活动前,抓住他们爱妈妈的特点,选择《妈妈我要亲亲你》这首抒情、温柔的歌曲,作为有价值的题材进行情感体验。

二、通过丰富情感经验,挖掘歌曲的情感内涵

(一)活动前,对“爱”的表现,引导要全面

1.收集妈妈爱幼儿的照片,并感知亲子间温馨的画面。

妈妈爱幼儿的表现有方方面面,课前通过亲子翻阅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妈妈怀孕的辛苦、妈妈对自己生活起居的照顾、妈妈怎么表达对自己的爱等各方面,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妈妈的爱。

2.收集幼儿爱妈妈的照片,感知母子间爱的传递

通过“你为什么爱妈妈”、“你想怎么爱妈妈”等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感知母子相亲相爱的幸福感,并从中找出常见表达爱的行为表现。

(二)活动时,对“爱”的表现,引导要主次分明

通过亲子交谈与照片收集,幼儿对“爱”的感知有一个充分体验的过程,幼儿的情感经验丰富了,为感知歌曲里的情感做下铺垫。歌曲《妈妈我要亲亲你》主要体现的是幼儿表达自己爱妈妈的情感,亲吻只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活动的设计,我就围绕歌词,既不能大篇幅地引导母子间情感的方方面面,又不能急于技能的学习。于是,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大环节:

环节一:布置情景,小狗亲狗妈妈的额头、小猫摸猫妈妈的脸,通过观察它们表达爱的方式,为学习歌词做铺垫,并在该环节自然地练声《小动物问好》。这个环节还隐含着: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动物也会表现出爱动物妈妈的举动,让幼儿拓展知识面。

环节二:回顾小动物爱妈妈的肢体动作,引发幼儿思考自己爱妈妈的方法,以及爱妈妈的原因。通过幻灯片展示班级幼儿日常表达“爱”的生活照,提升三个情感表达法:为妈妈端茶送水,当“小小服务员”;为妈妈分担家务,当“小小助手”;用亲密动作或关心的话语哄妈妈开心,当“贴心小棉袄”。

环节三:教师以想唱一首关于妈妈的歌表达爱妈妈为由,自然地导入歌曲,通过欣赏歌曲的舒缓、温暖,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

环节四:情感迁移,引导幼儿说说“除了爱妈妈,还爱谁,为什么爱他们?还想把这首歌唱给谁听?”让该歌曲的情感体验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三、教师动情地范唱,进一步感知旋律表达的情感

歌曲有分高亢激昂、活泼欢快、低沉舒缓等多种感情基调,教师首先要做到语言美、示范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分析,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有效地引发幼儿的情感,使他们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歌唱的洗礼。因此,为了达到打动幼儿的效果,除了范唱有感情,我还运用上丰富的表情、肢体动作,帮助幼儿丰富画面感,增加他们想融入歌唱的欲望。该歌曲的舒缓节奏,通过以上的方式引导,幼儿又进一步感受到旋律带来像妈妈爱宝贝、宝贝爱妈妈的温柔之情。

四、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表现歌曲的欲望

歌唱活动的情感内涵挖掘、感知旋律所表达的情感,在这个歌唱活动的设计已经通过多种手段达到目的。那么,我又是怎样激发幼儿乐于表现歌曲的?

1.让幼儿用小手代替嘴巴,亲一亲、摸一摸歌曲中提到的各个部位。

2.教师用小手、嘴巴的教具棍,根据歌词顺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通过歌词图谱逐句幻灯显示,以猜想式、问答式,巩固歌词的顺序。

4.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提示,进一步鼓励幼儿模仿演唱。

5.鼓励幼儿自主地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给幼儿提供乐一个充分情感体验的过程,班上的幼儿很快喜欢上这首歌曲,并且很乐意在多种场合进行演唱,有的幼儿甚至会将“妈妈”替换成“爸爸、老师…”进行创编演唱。

一个歌唱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侧重情感方面的体验,也可以探究歌唱的多种技巧。不管怎样定位,只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耐心探索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歌唱活动都可以帮助幼儿在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中,学会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是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幼儿的生活,贯彻《指南》精神,不断探究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手段,就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引导他们学会感知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愿意大胆表现与创作。通过这个歌唱活动的开展,我对歌唱活动的情感体验,再次积累了更有价值的经验。今后,在其他领域活动开展中,我也会结合本次活动经验,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论幼儿歌唱教学中情感体验》,浙江学前教育网

上一篇:县司法局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党校作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