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话,谈诚信

2024-04-18

学讲话,谈诚信(共8篇)

篇1:学讲话,谈诚信

学“讲话”谈诚信

财务科王建飞 《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亦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又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说文.言部》:“诚,信也”,“信,诚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等等等等,举不胜举。先贤们不但从道德层面对诚信加以了说明,也说明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十分推崇诚信之道。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诠释为“国之大纲”“做人之根本”。到了近代和现代,关于诚信的说法更是举不胜举。这一切的一切,充分说明了诚信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单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的重要性。正如程总在9月3日“做人守信,岗位诚信”员工动员大会讲话中所讲,“诚信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兴衰,民族进步,个人品质的尺码。诚信已经成为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做为国家一分子,诚信文化同样重要。“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如果缺失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品质。无诚信,无品质,也无法形成企业文化。同样,一个企业如果缺失诚信,也就缺失了立企成事的基石。

回顾咸阳公交五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奋斗历程,企业之所以能从根本上夯实发展基础,从根本上铺垫创新发展,从根本上建立管理总框架,从根本上树起社会公信力,从根本上造就公交人的体面,就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诚实守信,诚信立企树人的九年奋斗。九年来,我们弘扬“干字当头、加压紧逼、追求卓越、服务城市”的企业精神;我们坚定“人爱车 车爱人人车和谐”的企业信条;我们奉行“安全第一乘客至上大众优先”的企业宗旨;我们坚持“安全正点便捷舒适文明”的服务目标。这无不包含着我们诚实守信的践诺。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企业才实现了十年二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的企业才营运收入年年创新高,职工福利待遇年年创新高,固定资产增加年年创新高,我们的企业才有了今天的勃勃生机,繁荣昌盛。

公交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样体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诚信,如何样让每一岗位员工诚实守信,我们一直贯穿于企业管理当中。近十年来的辉煌业绩,就离不开我们每一岗位员工的“做人守信岗位诚信”。我们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诚实守信的不同岗位的企业文化,这给我们每个岗位的员工心中立了一面镜子,使我们每一位员工身在岗位,心在岗位,爱岗敬业,遵章守纪,远离违章,提升了每个人的认同力和自为力。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诚信建设与企业创新发展的要求,与管理强化提升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弘扬诚信文化,要做人守信,岗位诚信。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在诚信建设中起到示范力,引导力和表率作用,要讲诚信,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要讲实话,做实事,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把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 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放在首位。同时,我们还要领导、教育和带领本单位员工践行相应岗位的诚信文化,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总公司的各项管理都与做人守信,岗位诚信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都与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息息

相关。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向心力,提升自为力和认同力,才能使“三比”活动深入开展,才能使“改陋习、保安全、促营运、提服务”月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使大排查,大治理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之本。对于财务科而言,我们首先要教育每个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让大家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一个人而言,诚信是人格的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资产。“诚信是立企之基、立身之本、成事之源”。我们要把“用诚实记账,靠守信理财”的岗位诚信文化渗透到每个人平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个人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人工作理念的每一个层面,使环节、细节、层面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强势的工作团队。诚实守信,做人处世必须从自我做起,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身体力行,带动周围,坚决抵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说不做,真正把财务科打造成一个诚信集体,为诚信企业添砖添瓦。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悲戚,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九日

篇2:学讲话,谈诚信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老实守信,也就是忠诚老实,诚实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它的反面就是撒谎、虚伪、作假和不老实。

诚信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做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调查:他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成一张表,让大同学们从中选择他们所喜欢的品质。结果显示,在评价最高的8个形容词中,有6个是与“老实”相关的,它们分别是:真诚、老实、忠诚、真实、信得过和可靠。可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是顺应天意、合乎人心的。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保证。青岛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占领国内外市场,美名传遍全世界,靠的就是诚信。其领头人张瑞敏上任之初就郑重许下诺言,“我做不到的`事,绝不要求员工做到”,员工信服了,企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诚信是人们的立身之本。人活在世上,你许下的一个个诺言是否兑现,从中可以看出你的为人来。俗语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为何不难?因为有了美好的诚信品质在前,他人才会放心与你交往。

那么,我们怎样做一个老实守信的同学呢?

首先,要诚信做人。对自身要真心实意,为善去恶,不违心、不撒谎;对他人,要开诚布公、言行一致,不隐瞒、不欺骗。一句话,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其次,要诚信学习。青少年目前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上应该做到不剽窃他人的作业,不虚报自身的成果,不伪造家长的签名,有一分能出一分力,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成果与缺点。

篇3:学讲话,谈诚信

关键词:高等学校,诚信,感恩

诚信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块,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诚信和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若不具备诚信的品质、感恩的思想就很难在社会生活和生存。当代大学生主要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其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一定环境的冲击, 造成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 表现为:诚信意识不强, 感恩观念淡薄。因此站在德育的高度上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就凸显得非常重要。

一、“明德知礼”是诚信感恩教育的基础

《礼记·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上于至善。”“明德”就是去弄明白、弄清楚并且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礼记·曲礼》说道:“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从现代的角度理解, 人们更多把“礼”理解为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明德知礼”简明概括了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就是希望处在成长成才时间的社会成员 (大学生) 通过良好的教化、修养、陶冶之后, 能够把内在的清净无染的本性发掘出来, 将人性内在的光辉发扬出来, 或者培养光辉的人性, 把心里所有的光明德行激发出来, 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高等教育是对人进行最高等的教化活动, 教育又是以社会理想高度对人提出种种要求, 并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故要做到诚信感恩, 必需从对“明德知礼”的识知开始, 要求大学生把“明德知礼”内练成为个人的思想信念, 进而外化为合乎社会要求的高尚社会行为[1]。更具体地说, 做好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实质上是要在大学生中肯定和推行某种普遍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观念, 其中就包括了诚信思想, 感恩观念。

二、以信养信、以情动情是诚信感恩教育的重要方法

(一) 以信养信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具备诚信意识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 共同培养的结果。其一,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 家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老师, 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身先示范。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 大学生最希望的是得到家长的信任, 最讨厌的就是父母说话不算话, 言而无信。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大学生养成诚信习惯的榜样, 这就要求家长在给学生允诺时要谨慎, 一旦承诺就必需做好, 方能以信养信!其二, 高校有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人文环境, 其行政与管理应该具有权威与公信力, 在制定高校的规章政制与项目方案后, 应该是“一口唾沫一口钉”式地坚决贯彻与执行。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重要的人生导师, 其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的课程教育要体现出来, 同时更应该平时的生活中凸显, 做到“身正则为师”, 树立良好的诚信榜样, 要求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要用高尚的品德魅力感染学生, 用真诚的教育思想感化学生, 用诚信实践的去感动学生, 使学生认同教育工作者本身, 借而认同高校的教育理念体系。在实际的操作中, 一方面通过每个学期对大学生进行考风动员会, 做好诚信考试教育, 让大学生在阶段性的考试实践中体会诚信, 维护诚信, 践行诚信。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品德模块的考核, 把图书借还记录、诚信还款记录等学生日常生活实践记录在考核中做真实客观的反映。其三, 大学生诚信思想需要党和政府强大的公信力的规范引导和社会舆论环境的监督。政府的公信力, 既表现为各级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 也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 其对政府的信任度直接影响其本人的价值观, 诚信感恩的思想会在其价值观的作用下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来。而社会舆论具有的引导与监督的强大功能, 使之成能为向大学生传播诚信意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成为大学不诚信行为的重要监督力量之一。总之, 大学生的“以信养信”诚信感恩教育活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促进, 合力推动。

(二) 以情动情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 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活动[2], 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其最合式的传播方式就是以情动情。在日常的诚信感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的党、团机构和学生社团应该承担组织实施感恩教育活动或项目的责任, 高校党办、党支部, 团总支学生会部门、志愿者社团、爱心社等组织, 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公益活动宣传, 让大学生明确政府在传统感恩道德的引导和指向。高校应当配合社会对扶贫济困项目进行开发, 让大学生身处校园就能感受社会对贫苦人士的爱护, 用社会施恩的大爱培养、开发大学生报恩的小爱。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收集社会新闻中出现的经典施恩报恩事例, 努力做好讲解感恩故事PPT, 在课堂上亲述引导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同时要多与学生互动沟通, 诱导学生讲述其受感动的故事与经历, 鼓励学生积极与身边的同学分享这类情感经历, 扩大影响力, 使大多数同学产生识恩、知恩、感恩的情感。高校大学生家庭层面, 由于大学生远离家庭在外求学, 应该重点捉住节庆日的时间, 在弘扬人性的节庆日, 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时, 让学生借助书信、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远方的亲人表达孝敬长辈, 感谢养育之恩, 让父母可以体验到大学感恩教育效果, 认同学校感恩教育活动, 支持高校教育理念, 对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由此让大学生能在家庭层面实现知恩、感恩、施恩的道德升华。

三、完善的科学制度建设是诚信感恩教育的坚实保障

有效的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的制度来保障, 只有通过实践调查与会议研讨后把诚信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制度或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其实施的效果。

(一) 针对诚信教育, 需要构建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有赖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合作,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 强调把改革推向纵深, 针大学生档案体系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法规适当开放各种数据平台, 如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平台、银行信用体系平台等, 支持高校填充学生在校诚信数据, 支持企业对大学生进行客观考察。高校需要把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需要突出诚信品格培养计划, 需要把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数据、还贷数据、就业协议数据等各种与诚信体系有关的数据客观记载, 并充实到政府的信用平台, 以让企业在入职评聘考核中能有据可依。企业应该出台相关与政府、高校的联系制度和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及时运用与反馈就业人员的诚信信息到政府平台。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面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 相互联系, 相互合作, 相互促进, 形成政府诚信体系为主线, 高校诚信教育为主体, 企业诚信实践反馈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大诚信体系, 把大学生的诚信记录在社会大体系里激活, 促使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

(二) 对于感恩教育, 其考核制度应当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在教师教学制度方面, 完善和宣杨师德教风考核制度, 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 严谨的教风, 突出教师在思想品德、学识学风表率和楷模作用;在学生考试制度方面, 应该是预防为主惩罚为辅, 加强对考务制度的宣传, 提倡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减少甚至杜绝学生舞弊等不诚信行为;在学生日常活动制度方面, 要完善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设立校园感恩节制度, 让感恩进入学生日常生活。要建设孝顺父母感恩社会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项目, 让学生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实践感恩。同时要拓宽感恩行为的宣传渠道, 如年度感恩节制度、感恩事迹通报表扬制度、施恩报恩奖励制度以及加强感恩类学术讲座等[3]。特别地在对国家奖、助、贷学生管理方面, 感恩教育不能只是一种说教, 更应该是一种实践, 因此要积极推动实践政策的出台与实践行为的考核制度落实。要让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受益者参与义工实践, 并在建立义工档案同时颁发实践证书, 记录实践工时, 以确保这部分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活动中品德表现考核模块的考核上有依据, 真正做到在德学实践角度中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邝邦洪.以德为行以学为上:高校师生成长的基石[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王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探析:大庆社会科, 2013.10. (5) .

篇4:仁爱诚信 问学求真

校风是一种超越于学校管理范畴的内力。是一种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积淀而成的文化,优良的校风一旦养成,其内涵与精神必将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教育理念追求,从而在意识深处稳定地指示着教育实践目标,恒久地规范着教育实施过程,使学校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有序运作,蓬勃发展。

百年同文将校风概括为“仁爱诚信,问学求真”。这是对我校教风学风的提炼,也是在继承同文(儒励)传统的前提下,对学校文化风尚的思考和展望。为了更好地使同文师生将校风内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物化为明确的实践行为,我们应该对“仁爱诚信,问学求真”的内涵及意义达成共识。

所谓“仁爱诚信”,正是从根本上找到了“人”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之间应该秉持的道德准则。一个群体能从“人”的角度为自己确立一个品质坐标,是这个群体发展的前提和成熟的标志。学校的最高使命是育人,人文而科学地确立一个能使人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是一切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深层次本源和最终的归属。在这里,“仁爱诚信”之“仁”是《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之“仁”,是《孟子》“爱人利物之谓仁”之“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实我们可以突破和超越“仁”的“儒家概念”,将“仁爱”诚信之“仁”理解为民族传统美德的总和和人类美好品质之源,从而更加广泛地从历史文明中吸收民族道德的精华,更加开放地从时代精神中赋予“仁”新的内涵,以极大限度地挖掘同文校风的思想,丰富同文校风的文化。时至今日,历史意义上的“仁”已被人类所认可。1988年全世界当代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发表一项重要宣言,第一句就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予,勿施于人”,以人道和恕道为内核的“仁”,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打破了意识形态和宗教间的壁垒,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的旗帜。

人类思想观念在经历了大浪淘沙的洗礼后,开始重新关注一些经受了历史检验的道德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同文“读好书,做好人”的教育思想便契合了人类道德本源。也正因为这样,百年同文才能够名重江南,英才满天下。今天,明确地将“仁”定位为同文校风中德育的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恰是明确地将育人思想从理性的高度回归到人类道德最朴素最美好的本质,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仁”为依托的校风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个大写的“同文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仁”的内涵应该包容我们时代里最基本的思想内容和最高尚的道德境界,“仁”应走出独善其身之境,立足人类社会的至高点,胸怀远大,以全人类的命运和民族祖国的利益为最高宗旨。在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仁”的思想主要包括“爱”“诚”“信”等三项基本的道德内容,我们也应通过“爱”、“诚”、“信”的途径使“仁”的内涵得到具体的体现。

“仁者爱人”,“爱”其实是人在世界面前从内心深处展示出来的最美的姿态,是人的社会价值的最高体现。惟有拥有爱的心灵和道德,人才能拥有丰盈人生的动力,才能在外部世界里为自己寻找到一份内心的归属,也才能使自己与社会彼此认同,协调相融。对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言,特殊意义还在于它是一种文化关切和心灵关怀,因此,教师理当使自己博厚,仁爱学生,在同文这块承载着丰厚人文底蕴的土地上,以博爱之心,启迪学生萌发“朝闻道,夕死可矣”之爱;引导学生滋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爱,激发学生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爱,努力将同文学生塑造成为珍爱知识,珍爱生命,珍爱国家民族前途的具有大爱情怀的“人”。

“诚”则是人的一种自我心理塑造,是理性与情感自我调节出来的一种“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真正的连接点,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信”是个体面对社会的一种自我要求,是人生于天地乾坤之间的一种品质修养,是心灵净化、恪守道德的表现,是善待世界的总则。“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只有诚信才能支撑起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诚信才能支撑起一个真正的世界。修养诚信的过程其实就是打造人生的过程,修养诚信的过程其实就是缔造社会的过程。巴尔扎克说:“人在多大程度上履行自己的诺言,便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了自己的生命。”这里阐述的诚信恰是立人之基石,立业之本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个基本点中,就包含了为人处事与和睦相处的两点内容,这无疑提醒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时期,诚信都是维系良好社会关系的纽带,是打开社会资源宝库的钥匙。由此可见,无论从个体生命的意义出发,还是从社会延续发展出发,同文都应以诚信为道德之魂,以铸造诚信为育人之本。在21世纪的教育中,谁给了学生诚信的品质,谁就给了学生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命运,谁更好地塑造了诚信的心灵,谁就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同文校风中的“仁爱诚信”不是四个字,而是四座巍巍耸立的山峰。必将成为教师“育好人”的依托,学生“做好人”的阶石。

客观地审视人生成败,除了道德因素外,同样具有普通意义的是一种求知的态度、学习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儒励女中“真实必胜虚浮”的校训,同文“问学求真”的校风,便扣住了教师成家、学生成才的要津。在这里“问学”是质疑和批判的学习态度,是身心体验、不断内化的认知过程。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庸》里便有了“审问、慎思、明辩”的学习方法之说,可见,惟有质疑求知,才能真正辩明是非,不单积累下丰富的量化的知识,而且掌握好真正的质化的知识,从而为求真做好知识准备。求真是追求真知探求本源的科学精神,它更多地体现在实践中,要求师生立志笃行,朝着真理勇往直前,以求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百年同文历史长河,一路坎坷,一路奔流,人才浩荡,高潮迭起,之所以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里尚能特立独行的寻找到一条异地办学、流亡救国的成功之路;之所以从同文校园里能走出方志敏、杨叔子的等求索革命之真与科学之真的仁人志士,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了同文传统求真的治学、治业的精神。正因为从同文走出去的学生都有了一种同文特有的问学态度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与气概,所以,在往后的人生历程中,他们便拥有了无限度的力量和无止境的前程。今天,同文校风以“问学求真”为要旨,是终身教育观和终身学习观的体现,在知识更新快、知识增长迅速的新时代里,人们更需要一种融问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精神于一体的治学品质。当这种品质溶于人的生命而成了一种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时,这种人生便拥有了一种恒久而科学的力量,不仅可以追求真知,而且可以发现世界,创新知识,从而真正推动社会时代向前发展,将自我造就为利国利民的划时代的雄伟之才。

篇5:学讲话,谈诚信

以前改道、拨道工作时都是用的“三大件”(即:洋镐,封叉,别叉)、“丁字拐”。现如今用的都是电稿,冲击镐,内燃扳手等等机器,不仅省力,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作业方式也从以前的列车间隔上道变成现在的天窗修,更好的保障了工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生活上,几年前工区还是简陋破旧的房屋,现如今我们工区盖起了三层新楼房,宿舍也变成了宽敞的双人间,太阳能浴室为辛苦工作一天的我们冲去了疲惫,还设有娱乐活动室和职工网吧,平时下班后可以打打桌球,借阅书籍,上网冲浪学习,和家人聊天视频等等。新建的职工食堂也变得干净明亮,置身其中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最令师傅们高兴的是工资也在不断上涨,和几年前比起来翻了几番,更加有力的保障了我们平时的生活,让我们在工作中变得更加有干劲!

在这次“xx局长在xx线路车间与工务职工座谈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工务在铁路安全上始终处于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的确,随着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客货流量的日益增大,线路设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工务人员的责任使命也在加重,但是我们有信心保障好管辖范围内的线路安全生产,平时多加强线路设备的保养,做好“严检慎修”,在日益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我们的工作也会越干越有劲!

记录人:

篇6:学做人要诚信作文

海尔冰箱在以前并不是一个畅销全球的大品牌。正是因为这个厂子讲诚信,才得到了消费者的厚爱。在的春天,新厂长上任了,他经常教育员工要以诚信为本,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满意。一天,厂长听说库存一大批冰箱,便想去看看。员工尽力推迟不让去,可厂长坚持要去看,员工无奈,只好带他去。厂长去后,听说三分之二以上的冰箱是不合格产品,气的大发雷霆,吩咐销毁全部库存冰箱,尽管员工们很心疼,还是销毁了。厂长语重心长地说:“厂子之所以生意不红火,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差,不讲信用。如果我们讲诚信,怎么能卖不出去呢?”这条新闻播出后,人们都试着买海尔冰箱,发现功能齐全,质量可靠,越来越多的人买海尔冰箱,从此畅销全球。

做生意的人如果将诚信,生意会红火;如果不讲诚信,那将一贫如洗。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开的酒馆,因为丈夫讲诚信、信誉好,车水马龙,生意非常红火。丈夫外出,妻子在家经营酒馆,妻子觉得酒的成本太高,便掺了水。几天后,一个客人也没有了,丈夫回来后,见到这般模样,明白事情真相后离家出走了,妻子痛心的说:“都是不讲诚信惹得祸。”

篇7:讲道德、学做人、重诚信

一、讲道德

香港《镜报》1998年7月刊上有这样一首民谣是:“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子孙孙都享福;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公民干个体,骗了老张骗老李;四等公民是演员,扭扭屁股就来钱;五等公民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等公民是医生,拉开肚皮掏红包……末等公民是主人,勒紧裤带学雷锋”。这民谣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它也拆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即道德建设不尽人意。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1、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俗称:“君叫臣死,君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尤其是“夫为妻纲”压迫妇女更深。它派生出来的“三从四德”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国演义》第15回,记述了张飞洒后失徐州,刘备老婆被曹操虏获。张飞见到刘备时要拔剑自刎,刘备在劝说张飞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云: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即时到了现代,“女人不是人”的观点还在孔子家乡存在。1978年我就遇到过“女人不是人”的这样一件事……

2、资本主义社会是“弱肉强食”的社会。

1760年以后,英国议会通过了5400个圈地法案,制造了臭名昭著的“羊吃人社会”。当代超级大国美国,可以任意武装入侵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现在有在为入侵伊朗、朝鲜作舆论准备。拿破仑在第一个《告全军同胞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道出了资产阶级的掠夺本质:“士兵们!你们没有衣服穿,吃的也不好,你们很艰苦……我要带你们到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去!”以此激发士兵侵略邻国的欲望。

3、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和三个着力点”。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个枷锁。所以,用哲学上的话讲,最好用一个“扬弃”:把好的发扬光大;不好的抛弃,有所选择。仔细看看,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是儒家思想,即孔老夫子的那一套。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评价。大体上来说,革命变革时期,孔老夫子的思想是经常受到批判。譬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就是从“打倒孔家店”开始的。而到一个政权相对巩固的时期,要讲道德,讲修养,讲做人了,于是,孔老夫子的东西又被拿出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道德有个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中共中央关于道德规范提出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传统道德一个新的提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都能在孔老夫子那里找到。过去,道德教育的主题是:“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许多家庭的小孩起名字就用这几个字的。

讲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在于,如何更好地把传统道德和当今现实结合起来。

譬如“忠”字。在封建社会,“忠”的全部内容就是忠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爱国。君权神授,君代表国家,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代表一个国家。但是就我们现在而言,一些皇帝的封建专制的统治方式必须得到批判。在我国,封建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因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比奴隶制生产关系、比欧洲分散的小领主生产关系要先进的多。但是,恰恰由于封建制度太牢固了,封建礼教束缚太厉害了,思想也受到了君权的束缚,在十五世纪以后,把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了。

“忠君”作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又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必须提倡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时间,但它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平时看似散漫的美国人,一旦国家有重要事情发生,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就高涨起来;看运动会时大嚼口香糖、爆米花……但是,一升国旗、一奏国歌,每个人都站起来,手放在胸前,表明心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来讲,诚信之前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和传统的“忠君”既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又有必须截然分开的地方。在这个前提下,“爱国”又不能笼统地讲,不能单纯地讲大汉族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思想文化统一才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要高举两面大旗,一是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二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离开了这一条,就失去了道德的准则;离开了这一条,不要说中国人,就连外国人也看不起你。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瑞典看到房东每天升国旗唱国歌,美国人为丧身于伊拉克爆炸事件中素不相识的美国公民降半旗致哀,中国人看了不可思议。

现在,中国人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不会唱中国国歌。更不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6种国歌。

第一首国歌:1901年,清政府首次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天铸,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第二首国歌: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第三首国歌:袁世凯篡夺政权后颁布的国歌,歌词是:“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绵连,勋华捐让开尧天,亿万年。”

第四首国歌:1916年,袁世凯下台,北洋政府当政,于1919年将《尚书》的《卿之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歌词是:“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第五首国歌:1930年,国民党政府以《国民党党歌》为国歌,歌词是1924年6月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校训:“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第六首国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才有了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国歌,这就是人们最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5年4月,最初 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正式国歌。

传统道德叫“忠孝立国”,现在道德叫爱国主义。我们要正确地扬弃中国的传统道德,把儒家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继承发扬,把封建主义愚昧落后、专制的糟粕抛弃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要分析谁能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谁能真正领导中华民族走上复兴的道路?从而达到殊途同归,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学做人

《红灯记》中有一首《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歌,歌词是:“听罢奶奶说红灯,言语不多道理深。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担风险?为的是:救中国,救穷人,打败鬼子兵。我想到:做事要做这样的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出现了一批谋私利的“表叔”《中国农村》2000年第5期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小铁梅新唱》,歌词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礼品不登门。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这样的歌词是否拆射出一种“物本位”物欲横流的一面。更使人担忧的是我们学校中流传的这样一些“垃圾儿歌”如:“读书苦,证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黑社会有地位,美女相伴喝咖啡。”“我是中国人,不用学外文;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思想汇报《讲道德、学做人、重诚信》。”“学生干部好威风,指手画脚打官腔;校规班纪甭遵从,有吃有喝有人送。”等等。

那么,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做人标准呢?下面我给大家讲几则“什么样做人”的故事,分析故事主人翁的做人哲学。

第一则:典故“活鸡养我性,死鸡要我命”。教书先生与地疪的斗智斗勇故事。

评论是:愚者,胡作非为,但下场可悲。智者,足智多谋,但不宜提倡。

第二则:重庆开县发生“井喷”事故。

去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开县发生“井喷”事故。这次灾难造成243人死亡。但是,灾区的9所中小学10879名学生,其中有3420名是住校生没有1人伤亡。有1所学校的老师组织了全校1020名学生,50名教职工全部步行,靠摩托车灯光引路,从深夜12点开始,历时13小时,变换3次地点,第二天下午才到达20余公里外的天和乡中心校。当时,老师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夜里盘旋在山路上。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老师们要付出多大的风险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就是老师的做人。

第三则:大学生恶性透支打电话的过程。还有女学生整形是为了提高在学校男生中竞争力为目的。

第四则:今年圣诞节前夕,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中国人”网站,在其首页的主打位置推出了“2004年中国高校人物评选”活动。在候选人名单中,除了大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获得者刘翔等人外,用铁锤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的云南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也名列其中。

关于马加爵的入选原因,网站这样写道:“2004年2月13日至15日,22岁的马加爵用铁锤先后将4名同学杀害。马家境贫寒,但他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无法容忍别人对其名声的诋毁,竟因玩牌时的一点争执,一怒之下,毁灭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该事件引发全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教育的讨论和思考。主流媒体在谴责马残忍的同时,也在反思教育的失误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漠视。”

到昨天下午1时,共有27467人次参与了这次活动的投票。其中,马加爵以22.89%的得票率遥遥领先第二名刘翔。在这次活动的相关论坛上,大学生对马加爵入选候选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网站不应把一个冷血的杀人犯放在候选人名单里,马加爵不应入选!”

各方观点———

筱筱(浙师大学生):把臭名昭著的马加爵和那么多优秀人物并列在一起,本身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我觉得“中国人”网站的做法欠妥。

游客46845(论坛过客):我会选马加爵,因为“马加爵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不及时找出根源,这种事情还有可能发生!

郑老师(义乌某学校教师):大学生群体往往有心理不成熟的特征。我们不能排除有一小部分大学生接受亚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评价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时,受这种不成熟心理的影响,会不考虑社会效应,脱离社会的评价体系。马加爵得票率如此之高,或许是因为他学习和生活中的个别情景与投票人的心理相重叠,博得了投票人的同情。

许放明(浙师大社会工作系主任):我觉得“中国人”网站把马加爵放在候选人名单里有它的理由,因为“公众”指的是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马加爵”在这里代表的并不是马加爵本人,而是整个“马加爵事件”。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教育问题影响深远,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

小孙说法———

“中国人”网站于2000年被“搜狐网”()收购,所以这次活动实际上由“搜狐网”的校园频道主办。作为一个关注校园的频道,关注追踪教育的得失无可厚非。正如许主任所说,“马加爵事件”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影响深远,从事件的角度出发,小孙觉得“马加爵”入选有理可依。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型的过渡期,他们的思想和心理还具有不成熟性,另外,“马加爵事件”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综合以上两点,以批判的眼光看,小孙认为“马加爵”的得票率如此之高,也在情理之中。

在马加爵事件中有人评论说: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好斗”,变得“六亲不认”。如今,则是至高无上的经济利益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成“狼与狼的关系”。的确,我们这个社会患了一种“社会心态孤独、冷漠症”,人与人之间缺少同情、温暖、友情、温情、关怀和相互帮助。“社会心态孤独、冷漠症”后果将会怎样?会使人们对社会感到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冷漠”,对社会的发展失去信心;会使人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越来越“冷漠”,产生世情淡漠的错觉;会使人们产生种种不负责任的或反社会的社会行为:既然社会不肯对我负责,我也不必对社会负责……总之,作为人的精髓的良心丧失之后,就会无恻隐之心,无同情之心,无助人之心,无公正之心,人就因此而丧失了人性的善良,变得更加自私、封闭、敏感、孤独、麻木、脆弱、偏激,甚至残忍。两年前,曾经有一位同样有着光明前景的清华学子刘海洋,只“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就冷血地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一位网友在看了王克安先生的《“马加爵案”的一审宣判值得“大快人心”吗?》文章后引用了特雷沙修女曾说过的一段话:“世界上比贫穷更可怕是的孤独和冷漠。”

以上故事,讲的是做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在当今社会如何做人呢?我认为,对于什么样做人来说,当前最紧迫的是建立一种新的人生价值理念。

当前,全社会以效益为核心,国家、集体、个人都以创造、占有物质财富为目标,是“物本位”的世界观,是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现代化。它的必然后果与代价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人性扭曲,精神丧失。结论是:“不可持续”。

全社会以和谐为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是“人本位”的世界观。和谐是一种动态中的协调、前进中的平衡、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对立中的统一。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只能在“和谐”中实现。

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创造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概念,推进了人类的文明。

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则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提供了素材,她将会推进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做人需要物质,但更需要精神。人对物的占有会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人对物的追求不可能无限的,总会受到度的限制。而人对精神的追求是无限的,人可以获得无穷的精神乐趣。

倡导物质追求,鼓励精神追求,应该成为国家、集体、个人新的价值理念。

三、守信用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此后,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为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要开展诚信教育呢?因为,自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开展诚信教育,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去年高考期间,在山东潍坊、东营等地出现了所谓的“助考公司”,不法人员声称考生可以通过手机、寻呼机接收答案,全套答案的价格为3000元,而且保证能考上本科,在高考的第一天就抓到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的学生。

考试作弊,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做着当官梦的“范进”们也在想方设法地作弊。比如有一件清朝末年的小坎肩,上面用蝇头小楷抄满了四书五经,足有四五万字,并且“关键词”都用红笔标注。创造出“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考试作弊的智商当然也不会低了。在当今的高科技社会,考场也成了一个新技术的竞技场,各种作弊的新“发明”层出不穷,有人“发明”出了专用的Bp机,使作弊更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日益增加,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还有可以利用手机发短信息,则更比Bp机方便多了。此外,从小到电子辞典、掌上电脑,大到传真机、复印机,这些现代“武器”也会光顾考场。在网络时代,作弊的手法也搭上了信息的快车。比如在网上,有专门的关于传授考试作弊技巧的容,有一篇文章在分析考试的有利地形时,就总结出了“金角、银边、草肚皮”的所谓“经验”,甚至提到买一份精彩报纸放在前面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用的都是《孙子兵法》的招数。在网上,专门的代人考试的“枪手”广告也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代考信息不时地发到网民的电子邮箱中。

要防范作弊,在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同时,更要注重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仍然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作弊是一种违背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社会舆论环境形成了一个反作弊的强大氛围,人们就会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反之,人们就会认为作弊情有可原,为作弊者说情。

治理作弊,还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应当在日常教育中,增强考生的诚信观念。在道德建设的尝试方面,有的学校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因为被允许进入无人监考考场的,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另外,可以逐步建立考生违纪舞弊的档案记录,作为个人信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求职、晋升等领域使用这些资料,这也必将加大作弊成本,使一些考生在作弊时望而却步。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责、守诚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小学课文《说慌的孩子》就是一例。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全国教育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面,谈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我们在共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体现人的自身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又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大祖国的建设融合在一起。这样,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又融入到一个永恒的伟大事业之中。

篇8:浅谈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教育,教学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 这种信任和宽容, 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 与人为善之情感, 也就是诚信美德。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 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更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弘扬的一种美德。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其首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诚信自然不可缺。有一种说法认为, 在社会诚信失落的大背景下, 学校很难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此一段时期以来, 诚信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未得以充分的重视。

诚然, 学校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 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 是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 教育对象是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学生。因此, 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 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根本宗旨, 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一、创设道德氛围, 环境育诚是诚信教育的前提

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身处良好的环境中, 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 而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的环境。因此, 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 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 才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情操上得到陶冶, 从而使他们诚信品质得到升华, 良好的道德氛围是对学生的进行诚信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创设校园诚信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教育。大力地宣传, 使全体师生了解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 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 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 也要注意与诚信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进一步加强校园诚信教育的渗透性。

其次, 要努力创设班级诚信的环境氛围。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 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体验成就感, 增强社会责任感, 让诚信美德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习惯。在学生中培养浓厚的诚信之风, 让学生感到诚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二、渗透教育教学, 教书育诚是诚信教育的关键

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 也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多。因此, 抓住时机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诚信是诚信教育的关键,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首先,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 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 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 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 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 还要自我约束, 明礼诚信, 言出必行, 取信于家长。

其次, 要把诚信滲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 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结合教学内容, 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

三、课内向课外延伸, 活动育诚是诚信教育的保证

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 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 扩大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多方面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 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首先, 要在生活现实中感悟诚信。对学生诚信的教育来源于生活, 作为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借助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到诚信。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悟了诚信, 感受到诚信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了诚信的重要性, 他们从中吸取了教训, 知道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 如果向别人承诺过的就要做到, 从而提高了他们诚信的素养。

其次, 要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诚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走向社会, 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通过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 当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的同时, 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

诚信, 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法则、共同的渴望和永恒的追求。作为一名学生学会诚信, 坚守诚信, 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开展诚信教育, 弘扬诚信美德,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营造诚信待人的校园环境, 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 以诚信为荣,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邵芙蓉:《试论如何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河南教育》, 2006年。

上一篇:洪沟中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服务器访问 向帐号设置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