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2024-05-04

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共12篇)

篇1: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园林景观项目调研实践团队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传统,参观山东省平阴县委旧址及中共平阴历史陈列馆,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宣传教育。

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徐向前元帅住过的院落、县委旧址院落和中共平阴历史陈列馆,通过听讲解、看图片,回顾平阴党组织走过的辉煌历程,深切感受革命先烈当年革命斗争的足迹和浴血奋战的场景,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为抵御侵略和解放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不仅传承了历史、缅怀了先烈,更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心灵的洗礼。上午10时,全体队员站在旧址照壁前重温入党誓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声音在山村的上空回荡。

建筑学院分团委书记程霞老师要求每位队员,通过参观平阴县委旧址,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并且与 “永跟党走,建功中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开拓创新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历练自己的青春历程,实现新跨越。

篇2: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用过的一些用具——简陋而粗糙,使人想到当时生活的艰苦,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在馆内,我们仔细的观看展出的珍贵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认真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班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骑过的白马、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刘志丹穿过的棉衣„„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为我们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真实情景。

在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当解说员讲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大家被一幅巨大的照片吸引住,在看什么?在找什么?啊,看见了,看见了我们的第一任老院长任虹!当年任虹老院长参加了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在照片前合影留念。

回顾历史,曾在这里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当年革命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这种延安革命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延安革命旧址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革命的艰辛,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伟大。

同样,延安革命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革命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

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热情。延安一直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土地,如今,我为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和高兴。走进延安,让我对延安精神本质有了更深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伟大。

弘扬伟大的延安革命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革命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延安革命纪念馆之行使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篇3:参观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有感

荔湾外语职中

陈慧聪

2017年12月12日,本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不忘初心,弘扬革命精神”的主题党日学习教育活动,前往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参观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

黄沙坑是吕田镇莲麻村与新丰县接壤的偏僻山村,而正是这条偏远的小山村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革命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众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回顾了东江纵队从化大队的战斗历程。参观过程中我深受感染和教育,仿佛置身其境的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抗争外敌、保卫祖国的革命精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人士为革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从而倍加珍惜当代的和平岁月和幸福生活。回顾革命历史,更要牢记历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自己,做到不怕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巨大动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实现强国之梦。

篇4: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2014年5月15日

肖潇

5月15日下午我校多位党员教师来到了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在市工人文化宫对面的一巷子里),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这座饱经沧桑的邱氏祖宅,见证了一段红色的历史,1962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举行,这里成了琼崖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

从那时起,琼崖革命有了领导核心。

陈讲解员介绍说:“当年成立琼崖地委时共有13人,代表了海南240多位党员。”

当时中共琼崖一大会议宣告成立中共琼崖地委,选举产生地委领导机构,选举王文明当书记。一大的召开,使琼崖革命有了领导核心,是琼崖革命的里程碑。

据介绍,海南解放后,邱宅的主人邱秉衡将这座院子交给政府使用,院子先后成为南下部队、海口市及海南区机关办公室或住宿的地方。邱家主人及其后人为海南革命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贡献。邱家祖宅,一处红色的遗址,一个教育的课堂;一大壮举,一段先辈的故事,一本生动的教材。

篇5: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分享

创新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

作为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一名预备党员有幸参加了站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的红色之旅,虽时间短但收获丰,她必然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跑线。

2011年5月31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和瞻仰。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跨过青石大门、进入宽敞的前院,再进入一道红色的木门,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6排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会场中心的圆柱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排列着马克思和列宁像。会场右侧厢房第一间,只有一桌二凳,是当年毛主席的临时办公室。就在这简陋的小房间里,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深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听取讲解后,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古田会议决议由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通过“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遗迹”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我党从创立到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同时对我党每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不断发扬和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今后工作中,免费

分享

创新

我要切实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把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和扎实工作结合起来,重实际、求实效;要努力通过自学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从革命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挖掘更多值得学习的道德风尚与革命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献给党的生日,最珍贵的礼物。

篇6: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6月24日我们财务1002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组织去南湖学习实践,来重温党9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

那天天气晴朗,骄阳如火,嘉兴南湖之畔的革命纪念馆更加神采奕奕,我们踩着大红地毯从党旗广场一直沿台阶拾级而上。大门之上的匾额“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金光大字是邓小平所书。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座落在嘉兴市南湖之滨,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闭幕而建造的一座革命纪念馆。在鲜艳的班旗的引导下,大家进入纪念馆内。两两结伴,三五成群,家长们仔细地讲解给孩子听,而孩子们对于馆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实物,一张张革命先烈的遗像,一段段带血的文字,无不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虎门销烟”、“开国大典”、“嘉兴火车站”、“三大战役”、“上海石库门”、“鸳湖旅馆”、“北大红楼”、“巴黎公社”仿佛把大家带回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去。

当我站在展厅的“开天辟地大事变”的红船模型展台前,此时也不禁心潮澎湃:86年前的今天,13位中国革命的热血青年,在李达夫人嘉兴女子王会悟的精心安排下,南湖烟雨楼畔的湖面上停泊的一条丝网船中正在继续着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议。会议所产生影响力是决定性的,从此,南湖的红船就象一支顽强的火柴,燃向沉沉的黑夜,世界由此打开,民族的历史从此而改写,今天的南湖也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高尚品质,而家长朋友们表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孩子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学习中孩子会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看着图片,聆听着历史,南湖革命纪念馆作为独一无二的教育载体,发挥着“鉴往知来,以史育人”的巨大功能。

通过参观革命圣地,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亲身印证了革命历史,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党的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信念。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我们必须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在纪念馆实践的日子里,队员们前来参观的人群中进行了随机提问,最后的统计也显示人们对党的无比热爱和拥护,同时对大学生党员业提出了殷切的要求和希望

篇7:参观革命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 :八宝山革命公墓参观报告

指导老师 作

环境工程12班

2012010711 :吴建伟老师:袁小康

八宝山革命公墓参观报告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环工12班

姓名学号 :袁小康

2012010711

易忠进 2012010710

2012010712

张旭升

2012010713

周海亭

2012010714

俞桌栋

2012011477

夏祥成2012010709

毛瑞清

2012010705 活动时间 :2014年2月22日

活动地点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革命公墓

【内容摘要】经过一学期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影响有了进一步理解,通过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实践历程,增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

【关键词】 英雄事迹 缅怀英烈 为人民服务

廉政建设 实践心得

【参观目的和意义】

1.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革命英雄在创建新中国过程中的伟大事迹,体会他们为革命不怕牺牲、奉献人民的精神。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和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孕育、发展、成熟的历程,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意义的认知。

3.本次参观以实地参观为主,旨在能够直观、真切地感受毛泽东思想是如何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增强对其的理性认知和思考,参观方式主要是请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观看,给我们讲解的方式;采访一些游客,询问他们的参观感受和心得。通过本次参观,我们知道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细节,使革命英雄和伟人们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鲜活。

【参观过程】

【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观前的随想}:过去,谈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我们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感觉它好神秘,离我们很遥远,因为它是中国领导人的“御用”公墓。不管毛泽东时期的老将朱德、彭德怀,还是老邓时期的陈云、姚依林,新闻里“安葬八宝山公墓”,是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功勋的认可。来之前,我们听说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墓,将逐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以前听历史老师说过去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1949年中共建政后,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地。

{参观详细过程};2014年2月22日上午十点,我们乘坐地铁一号线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门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高大巍峨的门上的牌匾,上面庄重端正的写着七个大字:八宝山革命公墓。一眼望去,给人一

种肃严起敬的感觉。

进门之后右拐,就可以看见有一道石墙,上边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简介。读才对八宝山和公墓的来龙去的了解:八宝山区东部,为西原上的孤立残

过之后,我们八宝山革命脉有了大致山,位于石景山山脉前平丘,得名于建筑材料“八宝”。所谓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黏土矿物。八宝山革命公墓,位于八宝山南麓,占地150亩,元代为灵福寺旧址,明代改称褒忠护国寺,1950年改建为革命公墓,1970年改称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墓分骨灰堂和墓区两部分,中央为骨灰堂,是1958年将原褒忠护国寺第一、二进大殿及配殿改建而成的,其中分为十一室,第一室安放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骨灰。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之后,我们就开始正式进行参观。在这条通衢大道的两边

就是墓区,这里古树林立,参天蔽日的古树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公墓大致分为墓区与骨灰堂。公墓大致分为墓区与骨灰堂。墓地或骨灰安放,主要是按生前政治级别而定,革命公墓的墓盖都是水泥制成的,墓碑都是汉白玉石雕刻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知名建筑师林徽因所设计。

首先我们来到墓区的三号墓区进行参观,它是在一墓区形成后扩展而成的。这两块墓区主要以级别较低的县团级干部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他们在革命时期始终跟随着党走在时代的前列,等到新中国建立后,他们又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他们又投身生产一线,辛勤工作、爱岗敬业,好多都是在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

比如这位王逸民同志:

他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31年共产党,战争、解现突出,区委委区十五

9月加入中国之后在抗日放战争中变曾任平山县员、第四军分团政委。在建

国后,在新中国各项经济建设中,积极参与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任城建部建筑设计院人事处长、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职守,积劳成疾,1964.10.4,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仅54岁。上边这个墓碑就是中共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委员会立的,以表彰王逸民同志做的贡献!

在这里面,还有有一位革命烈士的墓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墓碑后面题写着两首诗歌,表达了为革命奔波的志士对父母的思念,体现出作

七律·思母

东风又卷素花潮,不觉流年鹤影消。俯首斑斑思母泪,杨梅滴滴怨天遥。游云纵识栖仙地,巧匠难为跨界桥。数载红尘多少事,焚香入梦膝边聊。

者的家国情怀:

忆秦娥·思父

秋风咽,黄花弄影赏心月。伤心月,父行何处?

数年音绝。挥戈曾撒英雄血,呕心教子情深切。情深切,应归故里,十洲仙阙。

此外在这里,同样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夫妻二人共同为革命理想奋斗一生的故事,比如夏明轮、史玉珍夫妇,李佩先、高坤儒夫妇,朱滏卿、孙琦夫妇 等等,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老来相濡以沫、共度余生,令我们十分感动„„

紧接着,我们来到二号墓区进行参观,这里有50年代逝世的革命人士,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这些民主人士和他们颇有些个人风格的墓碑夹杂在大面积的多以五角星和党徽为碑面、以戎装为遗像的革命者墓碑中交相辉映,却又显得格外特殊。

在这里我们重点瞻仰了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民主战士的墓。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中国民主同人,中国共产诗人,学者,战士。先生的朴,也很严

国主义者,盟早期领导党的挚友,伟大的民主墓碑非常简肃,碑上有刚刚有人祭典所献的紫色花环。碑中央上印有闻一多先生的头像,神情肃穆,眼神深邃,表现的大义凛然,嘴里叼着一支烟,很从容、坚定的样子,表现出作者为寻求真理、为人民说话而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们为之深深震撼。

在二号墓区,同时葬有“爱国民主人士”、“国际友人”和“参加亚非会议的遇难集体烈士”。,还有许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民主战士以及一些国际友人,比如林徽因、徐悲鸿、车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波兰的驻华使乌季米西等等,他们在新中国建立和外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像世界宣传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用自己的热血传达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中华文化卓尔不群的风采。

然而在参观二号墓区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墓比较残破了,好多字迹也看不太清楚呢,献的祭奠物品也很陈旧啦,这时我们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修复工作,有的在描画像,有的在雕刻槽痕,有的在纂刻文字,于是我们走上前去咨询他们相关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在文革时期,八宝山革命公墓曾遭到“红卫兵”的严重破坏,十年浩劫中,在极左思潮的疯狂摧毁下,竟有48座陵墓遭到严重破坏,其中破坏最严重的就属一号墓区的瞿秋白同志的墓碑了。据说在1967年,几群红卫兵闯进革命公墓里,到瞿秋白墓前,不管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墓碑,也不看碑阴面刻写的“瞿秋白生平简介”,高喊“砸了它!”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锤子,和随后拣来的石块,猛砸墓碑、墓穴。墓碑被砸断了,墓穴被砸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坑,碑上的字迹被砸得模糊不清。红卫兵几次在革命公墓“造反”,这还不包括那些被推倒的墓石,被凿刻、涂抹“特务”、“叛徒”、“打倒”字样的陵墓。还有一部分墓碑由于自然原因,年久失修,还有一些墓碑由于失去和其家属的联系,造成很大程度上遭遇“冷落”,这也给工作人员的修复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一一参观过二号墓区的墓后,我们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中最令人无比追怀的一号墓区。这是我们遇到一个老人家,经过一番攀谈后。才知道这位老人已经守看革命公墓三十多年呢,他告诉我们位于一百五十亩地公墓北向顶端的一墓区,安葬着中共国家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

此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1950年过世的中共前领导人任弼时。他是1949年建国后第一位去世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八宝山建成后入葬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因此他的墓被称为“八宝山第一墓”。望眼放去,任弼时的墓规格最大,面积达三百平方米。墓碑名为“任弼时同志之墓”,为毛泽东亲笔题写。在他的墓之西,有第一届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张澜之墓。任弼时

墓东侧便是瞿秋白的墓。第一墓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修建而成的。以任弼时墓为基准平行于两侧的,分别为政治局常委级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陈云、宋任穷、李先念等。在这里。我们的内心既沉重又激动,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墓碑面前,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们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为了建设一个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社会而做出的巨大牺牲,感受到他烈的责任感,体会到他们所怀天下的情怀,激励着一代年努力奋斗,为实现国家富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

们身上强拥有的胸又一代青强、社会和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完所有墓区后,回到那条通衢大道,继续向后走就来到“革命公墓骨灰堂”的地方,这里只准家属进入,不对外开放。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门口看到院子里面,留下了许多臆想。由外不陶代李

面的宣传栏简介知道,这里仅安放朱德、彭德怀、贺龙、铸、廖承志的骨灰,清朝末皇帝溥仪及中华民国代总统宗仁骨灰也都在此。

由此处再往后,就来到后山,当我们来到的时候,这里还正

在建设中,正中央是从山下到半山腰是宽阔的台阶,大概有一百多层。碰到施工的人员,通过向他们询问,我们了解到目前后山正在规划建设,公墓已买下后方二百多亩地,计划改制为首个国家公墓。在半山腰将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在这里将会举行各种瞻仰参观活动,山上将会迁去一部分新的墓群。真的很期待这里可以早日建成„„就这样,我们基本上结束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参观过程,虽然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但也有很多感触,让我们的思想有了很大提升,相信这次参观实践过程一定对我们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所裨益。

{参观后的心得} 1.安葬于此的烈士,很多是在中国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光和热。今天,他们安眠在这里,应当可以感受到首都北京散发出来的新中国强盛的气息。他们可以安息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中国的强大,正是他们挥洒汗水和热血浇灌的。我们应该秉承他们的革命精神,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

2.虽然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但揭示并推动这一过程的,是以这些革命先烈为引领潮流的人士。尤其是在暗夜沉沉之时,闪烁在天空的只有几颗星辰,他们就是历史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历史需要这些杰出人士。我们从前讲历史唯物主义,重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却忽视了杰出人士的贡献,这是不准确的。正是有了这一批杰出人士,人民群众所推动的历史车轮才有了正确明晰的前进方向。

3.人民英雄先烈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通过让我明白革命先辈为实现解放的艰难以及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唯有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学习并将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总而言之,参观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后,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不禁想起了马克思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中国毕竟还是拥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存在的,值得我们去记住他们,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建设我们美丽的新中国。【参观分析与结论】

1.在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过程中,大家似乎又一次回到了革命历史的惨淡一面,也回味了革命烈士们豪壮的一面。在深入交流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我们深入的研究了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把历史革命和今天的和平建设结合在一起,把革命精神转化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现在做起!

2.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八宝山革命公墓还存在许多管理上的缺陷:(1)参与墓区维护的人员不够,墓园的整修还需要很大的力度;(2)公墓的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因为当时去参观的时候,几乎没有游人前去瞻仰。【评价建议】

1.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能更加重视和规范公墓的申请、安葬和维护工作,尊重每一个革命烈士的价值,加强墓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创建一个干净整洁、安静肃穆的参观环境努力。

2.八宝山革命公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政机关、学校等应多组织,有纪律有规模地前去进行爱国主义熏陶,学习革命烈士身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好关,多做实事,少说空话,正真把增强人民福祉放在心头最重要的地位。

篇8:凤凰山麓革命旧址简介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凤凰山麓是党中央进驻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这里也是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的发表地。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又经瓦窑堡、保安,于1937年1月来到延安。这时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国共两党的合作由秘密走向公开,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渡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党中央正确地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胜利实现了战略转变。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撰写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16篇。《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它是以扫清党内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它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恒久的科学价值。《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著作。1938年,当全民抗战被“亡国论”和“速胜论”的疑云所笼罩,抗战的前途究竟在哪里一时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际,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它一扫时局的阴霾,旋即成为指导全国抗战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对我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具体实践的光辉范例。它不仅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的理论武器,而且对于观察研究当代的战争问题,指导革命战争,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战争,也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的白区工作会议、政治局洛川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等许多重要会议,作出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移等重大决策,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毛泽东除出席了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外,还会见了白求恩、史沫特莱、范长江、卫立煌等中外人士。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除红军总参谋

篇9:129师部旧址参观感想

李庆丰

鹿泉市上庄小学

5月初的邯郸杨柳吐绿、鲜花绽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5月7日,鹿泉市上庄镇教委党总支带领40余名党员到邯郸涉县129师部旧址参观,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里我们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这里我们切身体会了129师将士艰苦奋斗、英勇抗击日寇的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西100多公里的涉县赤岸村,由129师师部、陈列馆、将军岭三部分组成,占地500余亩。师部旧址由三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组成,依势而建错落有致。129师司令部会议室、刘伯承师长办公室、邓小平政委办公室以及警卫员宿舍、伙房等都在这里。司令部办公的院落,北屋正房为会议室,西屋为刘伯承的办公室,东屋为警卫室,南屋为办公室。院子里,由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亲自栽下的丁香和紫荆树,根壮叶茂,花香宜人。从司令部旧址向北走,在将军岭脚下建成了占地13000平方米的陈列馆。陈列馆内陈列的大多是129师将士浴血太行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真实再现了129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将军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黄镇、王新亭、李达、袁子钦、和文正等129师将帅的骨灰。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共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凭吊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率领下,9000多将士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打响了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和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长期驻扎在涉县。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形成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从涉县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徐向前及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和295名少将。建国后,先后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冲淡了人们对艰苦抗战的记忆,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辉,他们高大的形象如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通过参观我们全体党员都受到了深刻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在和平幸福的今天一定要牢记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为实现上庄镇教育事业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篇10: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革命圣地参观游览,延安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被誉为“三黄一圣”之一的延安革命圣地枣园革命旧址,一起去感受我们前辈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经历的点点滴滴。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15华里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枣园因其多枣树而得名,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的旧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3年10月由杨家岭迁往枣园,在此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此居住过。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枣园革命旧址的门口,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了。它于1941年建成,砖木结构,呈凸字形。中共中央书记处迁来后,曾经在这里举行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1943年2月19日正是农历正月的元宵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为枣园的24位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毛主席还亲自为这些老人们敬酒,祝他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饭后还送给每位老人一条毛巾和肥皂,并请他们观看了电影《列宁在十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的几年里每逢过年都要请群众在此吃饭或举行团拜,和群众们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

好了,各位朋友们,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个水渠便是有名的“幸福渠”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中央机关为了给群众谋福利,在此修建了边区的第一长渠——裴庄渠,使西川靠天吃饭的农民连年丰收,因而人们改称其为“幸福渠”。

各位朋友们,我们现在所来到的就是周恩来旧居了。说到周恩来呢,大家一定都是对他很了解很敬佩的。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左边的第一孔窑洞便是周总理当年的办公室了。周总理在延安待了十余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国统区,在延安待了有三年多,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个办公室里度过的。他常常工作到天亮,困了、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为了新中国,他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工作,日理万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爱戴,亲切的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右边这孔窑洞就是周总理他老人家的寝室了,当年他和妻子等英超也在此居住过。说到这里呢,我就不得不罗嗦几句了,在很多人看来周总理和他的妻子常常是聚少离多,那他们大关系为什么还是那么的好呢?邓颖超深明大义,周总理和邓颖超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感情是非常的好,被很多人成为模范夫妻,相对于我们扥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两可谓是相敬如宾和睦极了!1944年10月,周恩来由杨家岭移住到这里,在此期间,他曾多次作为中共代表往返于延安和重庆等地,同国民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谈判。途中曾多次遇险,但吉人自有天相,每次他都能逢凶化吉,平平安安的。长期生活在复杂的辩论环境中,语言犀利善于言辞逻辑严谨思维敏捷的性格特点,就连马歇尔都佩服的说“周恩来是我从未遇到过的对手”。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商讨所谓的和平建国的问题,当时与多人都反对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可是为了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真独裁的阴谋,周恩来和王若飞等毅然决定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此期间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打破僵局,是谈判能够顺利的结束,周恩来可谓是绞尽脑汁操碎了心,对他的工作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党忠诚对敌英勇工作不知疲倦。

大家请看这辆房车就是当年周恩来同志在此居住期间曾经用过的。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在百忙之中常常抽出宝贵的时间积极的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大家也许不知道吧,周总理不仅善于外交,而且还善于纺织,他纺的线又细又匀,在边区纺线比赛中还荣获第一呢。周总理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作风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许多有识之士学习的楷模。

游客朋友们,参观完一代伟人之一总理的故居,我们便来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旧居。大家眼前所看到的第一孔窑洞便是当时的会议室兼会客室了。毛主席当年在这里曾主持召开过多次会议,分析国内外形势,激励共产党员要昂首挺胸,奋发图强,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全新的中国而奋斗。这第二孔窑洞便是毛主席当年的办公室了,为了指导中国革命,毛主席再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作,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著作,其中被选入《毛泽东选集》的有28篇之多,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这张办公桌上海放着一根铁条,它是当年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毛主席一直把它放在办公桌上,平时写作时可以亚书,写作时间长了手指发困时便用力握握,再继续写作。

毛泽东时刻心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只要时间允许他便常常到百姓家里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从来都不嫌弃百姓罗嗦、麻烦,相反总是和他们谈成一片,让人们觉得他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更像一位知冷知热平易近人的朋友、咋聊天时,当他了解到当前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时,便立刻吩咐身边的人尽量去解决,而且还会询问解决的情况。大大小小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这些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对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充满了感激之情。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毛泽东的寝室了。毛主席常常是通宵达旦的工作,不分昼夜的看书,即使困了需要休息时,他也总是抓紧时间看会儿书。大家都知道陕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可毛主席却从来不会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而怠慢工作,即使在寒冬腊月,他也常常秉烛达旦,好多次警卫员看到了主席疲惫的面孔时对她说“主席,天很冷夜已深了您还是赶快休息吧!”可每次都是摆摆手说没事你们先休息,我再看一会儿就休息。说完又一头钻进了书堆里。在书的陪伴下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黎明。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毛主席对人民群众宽容热情,可他对自己的儿女却相当的严厉苛刻。他经常对他的几个孩子说“不要因为你是一个领导的孩子而觉得高人一等,要记住你们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孩子,要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作风”在他的严厉教导下他的几个孩子都像他一样顽强拼搏任劳任怨。在困难面前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后面德纳两孔窑洞分别是李娜和保姆的居住室以及工作人员的居住室,大姐可以自行参观一下。

后面的两个院落分别是朱德和刘少奇的旧居,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待会儿自由活动是可以自行参观一下。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块到《为人民服务》讲台参观。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1944年9月8日为张思德召开追悼会暨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张思德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在1944年9月安塞石峡山谷中烧木炭时牺牲了,毛泽东曾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在会上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篇11: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心得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篇12:参观新四军旧址有感

新四军陈列馆坐落在市内主干道旁,占地面积很大。远远就望见馆内宽阔的广场和平整的草坪,几幢灰、白色调的洋式建筑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丛中,在车辆人群川流不息的喧嚣闹市里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陈列展示区的正大厅,一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把大型的金色军号,金光闪闪的军号上被红色丝带缠绕在周围就如谱写出的一首首不朽的乐章。

在军号的后面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面与前面的人造场景连接起来再配上蓝紫色的天空浑然天成。整个大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陈列分为四大部分:“浴血坚持”、“谈判改编”、“敌后抗战”、“完成使命”。

第一部分:那一幅幅图片向我们展现了当时战况的激烈,我看到了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精神。

第二部分:在这个部分四周的墙上挂放着一些关于“全国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坚持原则立场、进行谈判斗争”的照片。中间还有一幅再现当时《南昌谈判》现状的油画。

第三部分:在这个厅内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反映当时境况的展示照片,还看到了象其他展厅内一样摆放的展柜,这些展柜里,有的展示了生活用品,有的展示了文献资料,有的展示了战斗武器。

第四部分:“新四军火发展壮大演变”立体电子图完整的反映出整个新四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而新四军军歌歌谱反映出的铁军精神,还有毛主席的题词:“人民的胜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下午的参观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大家决定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庄重和神圣的时刻。无需多说什么话语,凝重的神态、严肃的表情、短少的话语就足以诠释所有的一切。缅怀先烈、探访旧址就如同是我们同先烈们进行时空对话,我们从中能明白许多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所在。

人是要讲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文精神失落的社会,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危险的。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些道理的,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等各种不良、不正之风盛行。所以,学习先烈那种艰苦朴素、自力更生、自由,平等的精神是有必要的。古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党的领导,这样一个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人民军队;领导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能走向繁荣强大。我们应该相信,得民心者的天下、天长变,道亦万变,只有永远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党和国家的生机和活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上,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年当有为,我想我们学子立志做大事,这是先烈和历史赋予我们最大的责任。

上一篇:销售管理系统介绍下一篇:农村水利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