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04-26

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共7篇)

篇1: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试 题(A)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实行科举制D.推行行省制

2.潍坊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为官清廉的刘墉,有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郑玄……。郑玄在传播、整理经学方面,著述颇丰,经过长时间流传,至今存世不多。下列作品中,属于他的是

①《三礼注》②《论语》③《毛诗笺》④《齐民要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

C.孔子与“仁”的思想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名画《清明上河图》因反映北宋城市生活而被制成多媒体长卷,凝固的历史“动”了起来,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我们潍坊人,他是

A.赵明诚B.郑板桥C.贾思勰D.张择端

6.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林则徐D.谭嗣同

7.《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8.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参加过中共“一大”、被董必武称为“不老松”的潍坊人是

A.王尽美B.马保三C.王翔千D.陈介祺

9.《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0.观察下面的史料,反映的信息是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B.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11.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

12.“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乔冠华(左)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王伟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15.小强同学深受《行知天下》一书的影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某国际蔬菜博览会参观,看到了长1.45米、重17.5千克的“墨龙吊瓜”,外观奇特、长2米的盆栽蛇瓜。他去的地方是

A.高密B.寿光C.诸城D.青州

16.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悬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最早发明和放飞风筝、被称为“鸢都”的是

A.青岛B.烟台C.威海D.潍坊

17.雅典是一个奴隶制共和国。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决定同另一个城邦建立同盟关系。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大陆会议B.公民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18.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天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

19.图表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时间(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

1952—19608.22.82.77.54.8

1961—197011.24.12.84.85.8 据此可以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经济持续发展B.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C.进入新经济时代D.经济进入全球化

20.“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4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6分)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2分)

22.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6分)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2分)

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

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

23.相隔数百年,欧洲、中国都经历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都爆发了一次有重要影响的革命,通过一些法律的制定,巩固了革命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在14—16世纪的西欧,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使。”

(1)材料一显示14一l6世纪的西欧广为流传的一种思潮是什么?(2分)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2)陈独秀为“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2分)这两场“思想文化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材料三为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许多国家爆发了革命,为巩固革命成果制定了法律性文件。下面是某法律条文的摘要和某次革命时的情景。

图一图二

(3)图一中的条文出自哪一法律性文件?(2分)图二中的情景出现在哪次革命中?(2分)制定图一文件的革命与图二所示的这次革命,从影响上看有哪些相似点?(4分)

24.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2分)

材料二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2)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材料三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

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l94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谈话

(3)当美国自己认为“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时,它拥有了怎样的经济地位?(2分)

(4)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011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1.B2.A3.C4.D5.D6.A7.D8.A9.B10.C

11.A12.Bl3.Cl4.Cl5.Bl6.Dl7.Bl8.C19.A20.D

二、非选择题: 21.(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三项任选答二项)

(3)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有春节等传统节日。(只要列出符合题意的三条即可)

(4)根据实际制定恰当政策

22.(1)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完成。(2)三大改造(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一国两制。

(5)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23.(1)人文主义(2)民主、科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反封建;或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3)图一:《权利法案》;(2分)图二:辛亥革命。影响:都推翻了本国封建帝制(君主专制);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4.(1)第一次: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奴隶的存废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3)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4)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篇2: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 史 试 题

2013.6

13.《马可·波罗行纪》载:苏州店铺林立,商贾众多,苏州人具有商业才能,对那些来这里经商的异乡人一视同仁。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马可·波罗长期定居苏州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江南地区 C.当时苏州的商业比较发达

D.欧洲商人纷纷来华进行贸易 14.右图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主要反映了该画

A.体现人文主义

B.强调写意抒情 C.宣扬宗教神权

D.反对专制王权

15.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6.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17.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过程中,美国政府给遵守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志,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机会

B.实现经济复兴

C.加强政府权力

D.恢复银行信用

19.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20.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22.(14分)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压替这这美新德法英俄材料一

右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制洋朝中利日意兰吉罗我人廷国坚本志西利斯(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众做原那也取胶占假自猛汉一是一想台州广通北回 人个个点要湾领州商方头,,,,,》拱守名我割再虎窥毒包摘

手土存还土图视伺计我录 降官实有分福东黔中三洋长亡份疆建方桂藏面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4分)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3)据材料三,“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6分)

23.(1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6分)

历史试题(A)

……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6分)

24.(14分)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新课程网

(1)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4分)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 201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3.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C

3.D

4.C

5.A

6.B

7.B

8.A

9.C

10.B 11.C 12.B 13.C

14.A

15.B

16.A 17.D 18.B

19.A

20.D

篇3: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空间活化旨在让城市空间重塑活力、充满生机,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活化不应该是机械的、死板的建筑保护,而应该是一种人文关怀下的情怀体现和延续;必须把非物质环境充分考虑进去,让活化见证历史街区的变迁。活化的过程是传承与重生的过程,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传承下去,同时结合新的规划,赋予街区生机与活力。本文以空间句法理论为手段,对空间活化理念展开合理的、科学的论述。空间活化理念首先充分尊重历史文脉,其次通过句法软件对空间因素进行量化,考量区域空间的可达性、便捷性、识别性和共生度及整体空间和局部空间的关系,针对量化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达到保存建筑、空间与历史记忆的效果[1]。

1 空间句法概述

空间句法是一种城市研究的新范式。由比尔·希列尔教授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他把人们对于物质空间抽象的直观感受用一种数学的方法具象的表现出来。通过对空间的量化分析,赋予其形态、视觉、社会和经济等各种属性,并在建筑、规划和城市设计中起到作用。经过30余年的实践拓展,该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如今,句法实践已成功应用于方案设计、城市规划、空间研究和商业咨询等领域。在空间句法中,可以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用不同的参数来量化分析空间所演化的以拓扑关系为基础的社会逻辑关系。在本文中,将重点解读集成度、深度值、共生度[2]、智能度这4个重要参数。

2 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2.1 街区历史沿革

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老城区,东至潍县中路,西至北海路,南至六马路,北至坊北街,占地92.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42.5公顷(见图1、图2)。在小镇内部,拥有山东省最为集中的德日式建筑群,166座饱经沧桑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分布其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小镇。1899年随着中国被迫同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致使外国人在坊子打下第一口竖井。1920年随着铁路和煤炭的兴起,坊子服务业开始起步,街巷形成,城镇初具雏形。1904年,日军侵占坊子煤矿,设立了兵营、民政署、医院、学校、旅馆等,坊子镇继续发展,日本侵占坊子时期建立了完善的殖民体系,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小镇的畸形繁荣。1945年,国民政府获得坊子的实际管辖权,因对城镇的管理和开发乏善可陈,坊子镇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止的状态。1948年,随着坊子解放和经济政治中心的迁移,小镇日渐没落。

2.2 街区现状的空间句法分析

2.2.1 街区现状可达性分析

在空间句法中,用整合度变量来描述在空间系统中目标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聚集或离散程度。数值越高,表示目标空间在整个系统中可达程度越高;反之,节点处于不便到达的位置。局部整合度则表示与目标空间附近几个拓扑距离内的两者之间的联系程度。所以,街道的可达性可通过整合度变量来测算。根据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的轴线图显示,全局整合度最高的街道是北海路和长宁街组成的“十字轴”结构,贯穿街区内部(见图3)。同时在核心保护区内部,也形成了三马路和公安街相交的“十字轴”结构。四条街道,两条十字轴组成的街道网是可达性最高的区域,四条街道的整合度数值分别为326、328、272和264,远高于街区整合度的平均值209,具有极高的可达性。但在历史街区内部,可达性普遍低于城市的主干道,被选择为到达交通的可能性比上述四条街道要小。其中,一马路(图3、4、5、6中3)、二马路(图3、4、5、6中4)、三马路(图3、4、5、6中5)、四马路(图3、4、5、6中6)、文化路(图3、4、5、6中8)和安丘路(图3、4、5、6中10)的整合度数值分别为213、227、260、209、212和247,也都高于历史街区的平均值。从数据来看,说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好的可达性,街区内几条主要街巷的可达程度高(见图3—6)。

同时,笔者对历史街区进行局部整合度分析,能够从图4、5、6中看到:在半径为250米的范围内,街区的整合度极低,数值接近于0;在半径为500米的范围内,三、四、五马路和公安街、安丘街的整合度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研究半径进一步扩大,由250米过度到500米和1000米甚至是街区全局整个度,发现随着半径距离的进一步扩大,街区内主要街巷整合度有明显的提升,具有高整合度的街区的数量也在进一步增加。

2.2.2 街区现状便捷性分析

在空间句法中,深度值变量用于描述一个空间节点到另一个空间节点间的最短拓扑距离。深度值越大,表示从一个空间节点到另一个空间节点越困难;反之,则表示两个空间节点容易到达。所以,深度值表示的是空间在整个系统中是否具有便捷性。根据街区的轴线图,测算出了街区内部全局深度值和街区内部全局深度的平均值及参与计算的街道数量(见图7)。从计算结果中我们发现,街区内部核心街道诸如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公安路、安丘街的深度值虽然都低于街区全局深度值的平均水平,但是相较于长宁街(深度值为2150)和北海路(深度值为2146),上述街道的深度值仍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街区除北海路和长宁街便捷程度高以外,不论是街区内部的核心街道还是非核心街道,便捷性普遍较差。

2.2.3 街区现状共生度分析

在空间句法中,选择度考察的是一个空间出现在最短拓扑路径上的次数。选择度越大,表示从a空间到b空间所需要的转换空间就越多;反之,则转换空间就越少。选择度的意义是衡量一个节点吸引穿行的潜力。空间句法中以不同尺度整合度和不同尺度选择度建立函数关系,用共生度来表示,描述局部空间承载混合功能的能力大小。以上述两者为变量,能够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式以及回归系数R2的数值。R2值越大,则代表该局部空间能够承载混合功能的能力值越好,反之则代表街巷承载混合功能的能力值越差。在该空间模型的散点图中,拓扑半径R=3、R=5、R=7、R=9范围的街区共生度函数式及其R2数值如图8、9、10、11所示,拓扑半径R=3中,街区共生度回归系数值是0.3937;拓扑半径R=5中,街区共生度回归系数值是0.2553;拓扑半径R=7中,街区共生度回归系数值是0.2550;拓扑半径R=9中,街区共生度回归系数值是0.2436。从数据来看,随着街区范围的扩大,共生度反而降低,说明街区在承载混合功能方面的能力偏弱,街区只适合承载单一的功能布局,所以在街区活化与更新的过程中更应当把街区定位为单一功能布局的特色风情小镇(见图8—11)。

2.2.4 街区现状识别性分析

在空间句法中,以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建立函数关系,用智能度来表示,反映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的连通性及相互关系。一个空间智能度越高,说明该局部空间与全局空间有较强的关联关系,局部空间的功能分布越来越能够对全局产生影响,即该空间是智能的。智能度是识别性的重要参数指标。所以,街道的识别性可通过智能值这个变量来测量的。在句法中,可识别性即是可理解度,也就是协同度。是从局部空间到整体空间的理解认知程度,对坊茨小镇历史街区的空间句法散点图以及街区全局集成度integration[HH]和局部集成度integration[HH]R3、integration[HH]R5、integration[HH]R7、integration[HH]R9做相关线性分析(见图12—15)。空间句法理论中,两个变量通过线性相关得到函数关系式(y=kx=b),R2表示散点与直线间拟合程度。R2值越高,智能度值越准确[3],其中R2<0.5,两变量不相关;0.5<R2<0.7,两变量相关;R2>0.7,两变量显著相关[4,5]。在线性分析图中,R2(R3)=0.5558,R2(R5)=0.7934,R2(R7)=0.9328,R2(R9)=0.9805。从数据来看,随着范围的扩大,智能度越来越高,说明街区整体的可识别性较好,游客在街区空间内某个点感知街区整体空间的能力较强,街区能够被大多数游客所认知。

3 街区句法变量解读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便捷性较差

通过对街区变量的量化解读,我们发现街区的深度值普遍偏低,到达街区的便捷程度比较差。由量化测算和作者经过实地调查综合结果来看,街区内部不便通行这个问题是由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由于街区建造时间长,目前的规范体系对街区已经难以进行管理,违法私搭乱建等各种问题凸显,导致路面崎岖不平,使本来就狭小的路面的使用效果大大折扣;客观方面,街区的空间布局是在殖民权力的干预下完成的,小尺度的方格网和权力至上的轴线布局体现出该地区极强的殖民性,历史街区的前身是德国人和日本人在山东的中转部,他们在此开工厂、修铁路、建学校、医院、旅馆等等,中国人无权进入。随着该地区的解放,德日期间所有的服务设施全部被废弃,街区成为功能单一的居住区,且以后并未对其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该地区从政治、经济中心逐渐转变为城市边缘地带后,人流量锐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3.2 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识别性高

通过对街区智能值的比较,我们发现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街区越来越容易被识别,也就是说,随着范围的扩大,街区更容易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游客从某一点认知整个街区空间的能力就越强。在笔者的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街区位于老旧城区内,由于各方面原因,老旧城区的更新进程停滞不前,使得街区能够与周边的城市肌理相配合,由此形成了历史街区与周边区域在城市空间、生活习俗上相同的发展方向。其次,街区内部集中分布了大量的德日式建筑群,与街区周边的德日式建筑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对游客的引导。

3.3 历史文化街区不具备相应的城市功能

通过对街区共生度的量化,笔者发现随着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街区的共生度有明显的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大范围的街区并不能够承载混合功能的布局。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曾经在德日殖民体系统治下繁荣的街区慢慢走向落寞的事实,在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奴役下,街区的畸形发展达到了巅峰,依靠煤炭资源和铁路的开通,街区一度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但自身的道路结构和轴线布局方式决定了其本该具有单功能区划,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铁路网的废弃,街区繁华不再,最后变成了住宅区,完成了从多功能商业中心到单一居住功能区的演变。

3.4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缺少必要的空间节点

通过对街区局部整个度、全局整合度及深度数的量化,发现在街区小范围空间内,便捷性极差且该范围空间的目的性不高,当被选定为目的地时,游客到达此地比较困难。一方面是街巷缺少必要的规划整理,脏乱差现象普遍;另一方面,在重要的空间交界处,缺少必要的节点,给游客的目的导向性不强,导致了游客认知目的地的困难。随着街区选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作为目的地街区的目的性有所增强,但其深度值依旧偏高。最后选取范围扩大到整个街区后,其目的性有显著的增强,此地的可达性也比较高,此时,整个历史历史街区的德日式建筑作为游客的目的导向,为游客提供了较好的指向性,但到达此地的便捷程度依然较差。

4 街区活化及更新策略

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功能的组构之一,是史实、艺术和科学的真实写照。如何更好的保留地区特色文化的同时让奄奄一息的历史街区重现活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新旧城区的融合,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在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过程中,为保留极具特色的街道和建筑,街区内所独有的空间结构和肌理及经济模式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在此,在空间句法手段的帮助下,对街区活化与更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4.1 增加空间转换节点

带有与街区文化相一致的主题性质的空间节点一方面可以吸引人流,增强街区内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可达能力和目的选择能力,使得街区的深度值有所下降(见图16)。在主要人流路口和公共空间交界处营造不同的空间节点,例如在三马路西侧以德式教堂为中心营造广场空间,与其东侧的德式风貌展示区相呼应,同时在文化路北端以遗留矿井为中心营造空间节点,将人流视线转移到铁路文化展示区内,通过多种多样的空间形式,营造与街区内几大功能区划主题相契合,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增强游客可自主观察的能力和游客对内部空间的渗透能力,降低游客凭借自我感觉选择路线的可能性,对游客进行有目标、有方向性的引导。

4.2 强化街区周边配套环境建设

针对小范围街区内自成“孤岛”的问题,首先要注重对街区周边配套环境的建设。借鉴街区内部的建筑元素和环境符号,提高街区周边和街区内部的契合度。例如,在长宁街南侧及北海路西侧进行老旧社区立面再改造,借鉴德日建筑风格像框架结构、毛花岗贴面、罗马拱券门和古典浮雕等建筑元素,打造一条风格相统一的景观长廊,让周边环境融入到街区中,最后达到城市环境和街区环境相一致,两者相互融合。可考虑以遗留的原胶济铁路线为连接纽带,推动街区内部和街区周边相协调,让局部街区不再孤立,增加游客的可识别性,推动街区活力和旅游业的发展。

4.3 明确街区功能划分

现在街区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功能。随着改造的同步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定位为兼具德日风格与国民元素、体现近代铁路小镇的文化旅游街和生态社区。所容纳的功能包括居住及配套服务设施、商业、文化展示、管理办公、文化创作教育与产业影视基地等。但是在前文我们分析得出,历史文化街区不具备承载高强度的功能分布,没有承载混合功能的能力。所以,应考虑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街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因素进行功能再划分,优化功能结构,把街区所没有能力承载的功能区划分到其他街区内,例如强化街区内德日风貌展示区和铁路文化展示区的功能作用,弱化文创教育产业区、生活风貌展示区等功能分布,以提高历史街区的共生度,打造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见图17)。

5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的继承者,无疑是城市中最具特色的区域。正因如此,在人们对历史和文化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该地区的活化与更新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内在条件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街区的更新与活化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对坊茨小镇的空间形态进行不同方面的量化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街区活化与更新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戴琳琳,盖世杰.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再生[J].中华建筑,2009(5):173-177.

[2]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14(6):33.

[3]佘高红,吕斌.转型期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8(2):16-21.

[4]吕斌.南锣鼓巷基于社区的可持续再生实践——一种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模式[J].北京规划建设,2012(6);16-22.

篇4: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批驳别人论点的叫辨。古代论辩文,常在文章标题中使用论、说、议、辨、驳、难、解、释、考、原。

3.序跋和赠序是两类不同的文体。书序放在书前的叫序,放在书后的叫跋,又叫后序。赠序是由古代赠言演变来的,到唐代才正式形成一种文体。

4.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杂记一类;

《欧阳生哀辞》属于哀祭类。

二、说明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5.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益:更加、越发。

6.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残:危害、祸害。

7.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示:给看。

8.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

问:音讯。

9.行立有节概,重然诺。

节概:节操、气概。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田:“畋”的古字,打猎。

舍:住一宿。

饿:严重的饥饿。

病:重病。

11.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患:忧虑。

三、说明下列加点字词或语法结构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2.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己:自己;

前置宾语。

之:代词;

复指前置宾语。

1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少:形容词用作意动;

认为……少。

轻:形容词用作意动;

认为……轻。

见;

助动词,表被动。大方之家:名词词组;

有见识的人。

14.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夫:指示代词,那;

定语。

尝:副词,曾经;

状语。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人称代词;

你。

1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副词;

将近。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10分)17.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富:使动用法,使天下富足。

安:使动用法,使天下安定。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免:使动用法,使……免于灾祸。

19.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君:名词活用为动词,守君道。

20.秦数败赵军。

败:使动用法,使…失败。

五、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2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答:古书注解源远流长,注家不一,创造了多种注释体例,总括起来主要有传注体、义疏体和集解体。(1分)(1)传注体。这是由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其特点是侧重于释词通句。(2分)传,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如汉代毛亨的《毛诗故训传》5(1分)注,是注释的统称,取义于灌注,该名称始于东汉郑玄,如他的《周礼注》等;

(1分)笺,是表识的意思,如郑玄为《毛诗故训传》作笺,对毛传加以补充说明和订正。(1分)(2)义疏体。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也称“正义”,如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其特点是侧重于繁征博引,注重义理发挥。(2分)(3)集解体。这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重在使读者能了解众说,思路开阔,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相互比较中明白是非曲直,如何晏的《论语集解》。(2分)22.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答: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2分)各种不同的词调本来具有各不相同的声情,但由于乐谱失传,词和音乐脱离,词的内容就不一定与词调的声情一致了。(1分)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2分)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截取本词中的词句,有的采用古人的诗句,有的采用地名、风俗习惯、富调名等等,(1分)但由于后来词牌与词的内容相脱离,词牌所表示就仅仅是词的句式、平仄和用韵了。(1分)词谱是辑录各种词调、说明词的格律的著作。(2分)如清代万树编的《词律》和王奕清奉旨编写的《钦定词谱》。(1分)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23.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日公靴新买其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日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日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归田录》欧阳修)注:冯相道、和相凝:即宰相冯道、和凝。

篇5: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A.服务 B.食宿 C.交通 D.景点 2.下列哪项不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A.产品开发设计 B.旅游管理业务 C.产品销售业务 D.采购业务 3.以下哪娄是铁路运输的优点?()A.自由灵活,速度快 B.快速省时、舒适度高 C.价格低廉、舒适、服务质量高 D.费用低、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 4.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5.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A.旅游政策 B.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6.对旅游产品购买欲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

A.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 B.性格 C.文化背景 D.职业 7.旅游规划的对象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企业 C.旅游者 D.旅游系统 8.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表现了旅游政策的()。

A.可行性 B.协调性 C.全面性 D.预见性 9.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0.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 B.旅游区 C.旅游路线 D.旅游区域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它们选出来,把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A.旅游资源保护 B.环境保护 C.社会文化保护 D.旅游政策保护 E.旅游者安全保护 12.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不良的示范效应 C.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13.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A.经济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艺术欣赏价值 D.学术价值 E.科学考察价值 14.水路运输的主要有以下优点?()A.运载能力大 B.票价低廉 C.舒适 D.速度快 E.自由灵活 15.以下哪几点是旅游业的特征?()A.综合性与关联带动性 B.服务性 C.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D.劳动密集性 E.敏感性与脆弱性 三、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6.我国对旅游资源按照知名程度等因素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三级旅游风景资源。

(√)17.旅行社需要在不同的旅游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使旅游者对整个旅游过程感到满意。(√)18.按照旅游效应的社会价值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隐性旅游效应和显性旅游效应。(√)19.购物型旅游者追求的是购物带来的满足感,在消费过程中对价格不太敏感。(√)20.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动机、社会发展动机和经济动机。(√)21.旅游一般发生在人们自己的居住地或者是工作场所。(×)22.中国旅游协会于2004年正式加入了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23.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旅游机构。(×)24.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是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25.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标准是旅游消费结构。(√)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50分)26.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何在? 答:(1)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基础;

(2)旅游资源保护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主要内容;

(3)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的现实要求重视旅游资源保护。

27.简述旅游者的主要特点。

答:(1)异地性,(2)消费性;

(3)休闲性(4)体验性。(10分)28.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如何? 答: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推动和促进旅游的发展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便利服务来从中获取收入。所以说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的产业。

旅游业的特点如下:

(1)综合性与关联带动性;

(2)服务性;

(3)劳动密集性(4)敏感性与脆弱性。(10分)29.简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答:(1)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加强绿色经营管理;

(2)发展生态型旅游;

(3)培育绿色市场体系。(10分)30.简述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答:(1)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旅游交通费用是旅游者必须支付的开支,是旅游业收入中较稳定的一项内容;

(3)旅游交通促成旅游景点的兴起与发展;

(4)交通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

篇6: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A.《蜜柑》 B.《柏子》 C.《萧萧》 D.《丈夫》 2.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 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 D.《大波》 3.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 B.艾青 C.赵树理 D.孙犁 4.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A.《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倾城之恋》 D.《半生缘》 5.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冉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A.山药蛋派 B.晋察冀派 C.荷花淀派 D.山茶花派 6.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7.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 B.《呐喊》 C.《故事新编》 D.《彷徨》 8.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人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 B.林徽因 C.陆小曼 D.王映霞 9。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 B.《灭亡》 C.《动摇》 D.《追求》 10.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20世纪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C.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12.在左翼文学、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之外,还有一些卓有成就却又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独立作家,主要有:

A.巴金 B.沈雁冰 C.老舍 D.李动人 13.茅盾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14.1949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

A.《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实干家潘永福》 D.《李家庄的变迁》 15.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张恨水 C.林语堂 D.梁实秋 三、填空题I每空2分,共30分)16.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7.1936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18.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1921)月刊,是新文学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

19.诗人郭沫若在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婪》,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20.周作人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时,所收徐志摩的作品最多。

21.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

22.在《寒夜》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23.<七月》的名字是萧红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24.1923年,戴望舒与施蛰存一起进入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25.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6.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19 31》中的一节。

27.1927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集有《日记九种》出版。

28.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29.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0.《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1.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寒夜》是如何塑造汪文宣和曾树生形象的。

答:A.丈夫汪文宣在书局中是被人看不起的“老好人”,而所得的薪水根本无法供养家庭,在家庭中,他又夹在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中,日益加重的肺病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是一个完全被生活摧残和压垮了的形象。(3分)B.妻子曾树生在银行上班,充满青春的活力,既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家庭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又无法摆脱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也无法舍弃对优裕生活的向往和贪恋。(3分)C.汪文宣和曾树生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走到一起的“新青年”,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善良人,但在战争生活的压榨下,失去了自己昔日的欢乐和梦想,没有勇气面对着现实,失去耐心和宽容,而代之以抱怨和不理解,并没有得到人们期望的幸福和美满的家庭。(4分)32.请结合蔡大嫂从邓幺姑到顾三奶奶的人生变化,说明她是怎样“不安分”的。

答:A.邓幺姑是四川乡村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少女,对别样生活别样人生有着强烈的向往,成都梦破灭后,邓幺姑退而求其次,嫁给了小掌柜蔡兴顺,成为了蔡大嫂。(3分)B.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蔡大嫂,依然感到生活的缺失,与罗歪嘴公开偷情后,性格中无视世俗羁绊、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大胆泼辣的一面,鲜活地表现了出来。(4分)c.罗歪嘴在袍哥与教民的争斗中,败北逃走,蔡大嫂为了解救丈夫和情人,又嫁给了吃洋教的顾天成,成为了顾三奶奶。(3分)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5分)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

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

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34.周朴园看似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曹禺为什么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请结合他对蘩漪和侍萍的态度,加以说明。

篇7:2024潍坊历史试题及答案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2.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3.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4.在()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5.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6.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7.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8.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9.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10.在()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12.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13.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1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15。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16.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17.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1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19.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20.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21.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22.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23.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24.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25.观点采择本质特征是去自我中心化。(×)26.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27.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快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听到了好听的音乐。(×)28.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29.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30.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3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3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依次为:

(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3.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答:(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16分)34.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答:(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五、分析题(20分) 35.材料: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

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的影响作用? 答:(1)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

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

(2)说明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

上一篇:余光中代表散文下一篇:参加案件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