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2024-05-02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共11篇)

篇1: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时间:2010-12-31来源:原创 作者:开题报告之家点击: 次 下载电子文档

一、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题目来源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风是我们应有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尽得模仿,不要让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在我们今天的设计道路上重演。我们不是不去吸取外来的文化,外来的文化我们是要去吸取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借鉴和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请记住了那不是让我们丢弃我们原有的风格。

设计是一种文化,它应该体现出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趋向,它是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同时他更应该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中国一个历史文明的古国,我们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中国风吹向我们的是设计上的清新、审美上的清新、表达上的清新!它是集中国元素、理念创新、中国文化于一身的体现中国现时代特征的高水准设计风格。什么是中国风格?在我们的理解,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

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建立不起中国风格。虽然我们承认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中国风格不容易,但是我们更认为现在已到了我们开始建立起中国风格的时候了。中国整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得到全球的注目,而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中国风格的大好时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市场看到的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闪现,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究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并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连续报道和努力,呼吁跟多的人支持,并唤起更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的意识,集大家的智慧一起思索,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风格。从本质上讲,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北京申奥标识“太极拳”、北京2008奥运标识“中国印”都反映出中国元素带给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

而在我们室内设计的道路上我们拒绝片面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元素在设计过程中不必刻意强调,尤其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符号”而“符号”,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我们要的是一种中国风的文化而不是几个简单的元素或是符号,那个代表不了我们的风格更代表不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要的是从历史中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最后是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方案,将“中国风”潜移默化地融入方案当中,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如何深入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为室内设计增加附加价值值得业界深入研究。一个人的努力是微小的我们希望跟多的设计人员加入到我们自己的风格中来,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风让世界吹起中国风。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设计只介绍相应产品的用途、作品的应用等信息)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入中国风这样一个大的潮流中,中国风现在不仅在室内设计中可以看得到,在很多方面玩具、日用品等等中都可以看到中国风的身影。

(一)中式装饰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松耐寒,寓意人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

(二)中式家具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三)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世界设计报道消息: 一种“新中式风格”最近在西方室内设计界流行其实从17世纪起,西方设计师就崇尚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装饰艺术风格,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Chinoiserie”是法语“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这个词汇在18世纪中期被吸纳到英语中,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风”,形容英国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创造的新形象。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巴黎时装、瑞士名表的追捧。中国风正在融入世界正在影响世界的设计潮流,我们自己的风格要让他发挥着光芒。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元素都将会成为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篇2: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风是我们应有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尽得模仿,不要让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在我们今天的设计道路上重演。我们不是不去吸取外来的文化,外来的文化我们是要去吸取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借鉴和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请记住了那不是让我们丢弃我们原有的风格。

设计是一种文化,它应该体现出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趋向,它是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同时他更应该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中国一个历史文明的古国,我们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中国风吹向我们的是设计上的清新、审美上的清新、表达上的清新!它是集中国元素、理念创新、中国文化于一身的体现中国现时代特征的高水准设计风格。什么是中国风格?在我们的理解,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

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建立不起中国风格。虽然我们承认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中国风格不容易,但是我们更认为现在已到了我们开始建立起中国风格的时候了。中国整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得到全球的注目,而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中国风格的大好时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市场看到的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闪现,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究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并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连续报道和努力,呼吁跟多的人支持,并唤起更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的意识,集大家的智慧一起思索,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风格。从本质上讲,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北京申奥标识“太极拳”、北京2008奥运标识“中国印”都反映出中国元素带给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

而在我们室内设计的道路上我们拒绝片面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元素在设计过程中不必刻意强调,尤其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符号”而“符号”,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我们要的是一种中国风的文化而不是几个简单的元素或是符号,那个代表不了我们的风格更代表不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要的是从历史中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最后是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方案,将“中国风”潜移默化地融入方案当中,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如何深入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为室内设计增加附加价值值得业界深入研究。一个人的努力是微小的我们希望跟多的设计人员加入到我们自己的风格中来,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风让世界吹起中国风。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设计只介绍相应产品的用途、作品的应用等信息)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入中国风这样一个大的潮流中,中国风现在不仅在室内设计中可以看得到,在很多方面玩具、日用品等等中都可以看到中国风的身影。

(一)中式装饰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松耐寒,寓意人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

(二)中式家具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三)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世界设计报道消息: 一种“新中式风格”最近在西方室内设计界流行其实从17世纪起,西方设计师就崇尚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装饰艺术风格,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Chinoiserie”是法语“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这个词汇在18世纪中期被吸纳到英语中,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风”,形容英国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创造的新形象。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巴黎时装、瑞士名表的追捧。中国风正在融入世界正在影响世界的设计潮流,我们自己的风格要让他发挥着光芒。

篇3:浅谈中国风手风琴音乐

那么中国风音乐有哪些特点呢?

1. 中国风的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中国古典音乐中没有“fa si”音),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 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节奏的相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1。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更近一步地给中国风格的音乐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中国元素、利用西方作曲技法产生的音乐。由此可见,中国风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结合的产物。

手风琴是一件外来乐器,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2。一件外来乐器,想要在一个新的地方保留、发展,就必须与当地的文化风俗相结合。中国风的手风琴音乐应该是最早的一种中国风音乐。

在抗日战争时期,手风琴曾用于延安《黄河大合唱》的首演式伴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了许多由民乐作品改编而来的手风琴作品,如《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等。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艺术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扼杀了,但中国风的手风琴却有所发展。如根据红色经典《白毛女》改编的手风琴曲《白毛女组曲》就把样板戏和国外歌剧结合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八十年代至今,是中国风的手风琴曲发展的高潮。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手风琴曲作者以及演奏者。比如李遇秋所创作的《惠山泥人组曲》就是以江南地区的人文景观作为背景,塑造了慈祥的“弥陀”、美丽的“仙女”、憨厚的“阿福”等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在技法上更是借鉴了中国传统乐器的表现手法,如琵琶的扫弦、古筝的刮奏、二胡的泛音等等。

手风琴作为一件西洋乐器,和声十分丰富,模仿能力强,音色变化丰富,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中国风格的手风琴作品中,以改编居多,主要是根据民歌、样板戏、战斗歌曲、丝竹乐等等改编而来。在这些改编中加入了西方的作曲手法,从而使乐曲变得更为丰满。

因此,也可以说,中国风的手风琴音乐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一种再现。

通过利用变音器,以及对风箱的控制,可以使手风琴很好地再现中国风音乐的特色与韵味。如《十面埋伏》中模仿琵琶的扫弦,《天女散花》中模仿古筝的刮奏,以及在《二泉映月》中模仿二胡的滑音,这些都充分利用到了手风琴自身的优势,进而完美地展现了中国风格的手风琴音乐。

中国风格的手风琴音乐,是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具有中国韵味的手风琴音乐相信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特点,更为人们所喜爱。

摘要:中国风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中国风手风琴音乐的探究,初步阐述了中国风手风琴音乐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同时对于演奏中国风手风琴作品的技巧稍有涉及。

篇4: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篇5: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_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由学生在实习结束一周内独立完成,字数不少于2000字。

2、开题报告内容包括:

(1)根据实习体验及积累的资料(含检索的国内外资料),介绍选题的目的、意

义、国内外发展状况;

(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或论文提纲);

(3)本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

(4)主要参考资料;

(5)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安排进度,确定完成论文初稿的时间。

3、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审阅完成后签署意见,学生根据指导教

师审查和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4、开题报告随论文归档。

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银行是渗透到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的一个古老行业。近

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已成为银行业对外

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截至2005年10月末,我国已有16家境内商业银行本着

自愿和商业的原则引入了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它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并通过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上市

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金融一体化,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已经

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意义: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银行的开放,银行业要真正实现向国际化商业银

行转轨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在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和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的同时,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确立了“在加强管理和有效

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的治理目

标。但其终极目标都必须体现为效益,都必须从财务上综合、全面地反映出来。

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在于管理,管理又在于决策,而财务分析工作又极大程度的关系着决策的准确性。而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

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其终极目标都必须体现为效益,都必须从财务上综合、全面地反映出来。所以,财务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加强财务管理,既是强化内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重

要手段。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反馈和分析等职能,而财务

分析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已完成的各项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进

行财务预测、决策的基础以及进行财务控制的依据。财务分析在整个财务管理循

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为逻辑起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成功的股份制银

行,其发展历程和优秀的经营是很多与之竞争银行的榜样,所以研究他的成功之

处是能给其他银行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

2.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表进行分析

3.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综合分析——杜邦分析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2.预测中国工商银行的未来财务趋势和发展前景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通过大量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这一课题进去较全面分析研究。文献来源主要有著作、期刊文章、学位论文和

电子文献和报纸杂志等,文献主要涉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及建议。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报表的规律性和相关因素的联

系作出分析。

技术路线: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进行研

究,分析出中国工商银行的获利能力,资金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强弱之处,最后总

结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初期(第七学期第11周~第八学期1周)

第七学期第11周~第20周:确定选题,下达毕业论文要求、有关管理规定

及毕业论文任务书。

第八学期第1周:撰写并上报实习手册、任务书、开题报告。

中期(第八学期第2周~第八学期第9周)

第八学期第2周~第5周:撰写论文初稿,定期想知道老师汇报写作进程,交流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完成论文初稿;撰写论文日志。

第八学期第6周~第8周:针对指导教师的意见,撰写二稿和论文日志,完

成英译汉译稿。

第八学期第9周:撰写论文日志,完成论文终稿,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后期(第八学期第10周~第八学期第20周)

第八学期第10周:答辩资格受审,准备答辩。

第八学期第11周~第12周:毕业论文答辩。

第八学期第13周~第20周:毕业论文资料归档。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广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

学学报 , 2004,(10).49-51

(2)李雪梅.浅议财务报表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 2004,(04).28-29

(3)王冰.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山西统计 , 2003,(12).69-71

(4)朱红.财务报表分析的实例演示[J].水运管理 , 2004,(09).36-38

(5)沙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 , 2004,(10).25-26

(6)刘国峰.企业财务报分析[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19

(7)石裕祥.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J].财会通讯 , 2003,(09).51

(8)葛佳澍.中级财务会计学(下)[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0-310

(9)张新民.财务报表分析.[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3-96

(10)Brealey Myer: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McGraw-Hill Inc,1996

(11)Clyare.P.Stickney.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Valucati on: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1996

(12)Beton E.Gup: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2nd,John Wiley &Sons,1988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篇6:室内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08年 月 日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一、用设计的特殊语言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同一部优秀音乐作品一样,好的室内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室内设计的艺术特色是在不经意中自然而然显露出来的,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意之中体会到的,而那些过分强调文化内涵,欲把中外文明史全都汇集于一室的设计,会有堆砌繁复,令人窒息之感;而没有文化内容的设计又显得空间呆板,缺乏品位。

二、掌握和运用室内设计的基本规律室内设计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对室内设计学的原理、法则的具体应用,设计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会有创新的力作。设计作品应给人以高雅、不落俗套的感觉,对于设计的基本原理、法则的把握应恰到好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刻意求新,从而掌握规律,总结经验,提高审美水平,开阔视野。

三、情感的积淀可产生出设计的感染力。设计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设计师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地调动起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素质和积淀。设计师日常各种生活素材的收集,各种文化素养的吸收,各种风土人情的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倾注于自己的设计中。空间的大小、色彩的协调与对比、线条的流畅;材料的选择与变化,都蕴含和表达着设计师的情感和创造力。室内设计的形式语言带有设计师的情感和创造力,很容易被人感知并产生共鸣,带来生理、心理、感官的愉悦。设计师的创作欲望愈强烈,情感愈充沛,则其灵感即呼之欲出。创新意识所宣染和形成的氛围就是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不因时尚影响个性化设计曾几何时,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适应了人们当时对时尚的追求;但后来又因其式样呆板,缺乏个性,遭到大多数人的怀疑和拒绝。因此,设计师一定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和民族的个性。室内设计即要有时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独特的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充分显示出崭新的风格。在设计意识上应体现出一种社会的进步、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室内设计整体的多元化和部分个性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设计形态、设计情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更新的题材和形式出现;室内设计中反映出的轻松、简洁、独特、浪漫、新奇的趣味性和深沉、朴实得体及创世纪性的超前意识,体现出别具一格,风华正茂的态势,是一种时尚和个性化在室内设计发展变化中的体现。设计师要发挥独创性,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造就一种应变能力,不走人家走过的老路。关键在于室内设计必须创新。

二、本题的基本内容

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

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而环境的感知效应是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其主题的象征性、文化内涵有着必然地联系。我们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只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室内的空间形态、界面、结构、陈设等感觉体上,使得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感知效应,成为了一种载有人的情感意识的感觉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空间中,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使人不自觉地将该空间与历史进程、社会环境、文化心态等模式联系在一起,当形式和内容与人们活动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时,该室内空间便能支持人们活动时的情感,使心理的结构稳定。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如果设计师没有这样的精神创造,室内的环境空间也不会引起人们内心活动的形式特征。人们也无法区别这类空间的特质;无法在情感上与空间进行交流。因而使得空间形式与意义的感觉效应模式无法建立起来。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在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相聚合的秩序。这些实例不胜枚举,如莱特的考夫曼别墅、米斯一凡德罗的范斯澳斯住宅、勒•柯布西埃所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格罗皮斯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关系的研究等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使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环境的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个人空间。

三、完成期限和主要措施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篇7:室内设计专业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根据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的目的:

通过对现代人活动行为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从而可以确定室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是很受关注的。虽然室内装饰材料对居住空间的美观效果和功能发挥起着很大作用,但是现代室内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的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甲醛、苯和一些放射性物质。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设计师们就应该考虑多使用一些绿色原生态的装修材料。所以本次设计将谈谈住宅空间室内设计怎样合理的运用新型装饰材料,做出一套绿色原生态的设计方案,同时也能推动以后的室内设计行业方面更多的创新性。

选题的意义:

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在为人类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对人体的伤害。将绿色原生态引入室内设计领域,并探索提出室内绿色原生态设计科学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大胆尝试,本设计方案理念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创新性,向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考点,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同时也能弥补中国的室内设计业界,所缺少的室内绿色原生态的设计理论方面,促进室内生态化更快的发展,对我国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也起到推动作用。

1.2、综述本选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室内设计装饰材料的种类和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现在的绿色原生态的.装饰材料尤其令人关注。绿色原生态装饰材料,是实现室内亲近自然的关键。它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色彩视觉效果、各种功能性,同时能减少装饰材料对人体的伤害,更能达到大自然的感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室内设计这方面起步比较晚,80年代才开始成立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的设计成果,但不应该是简单的“抄袭”,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

2.1、主要研究内容、观点及解决的问题

观点:要注重以人为本,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住宅空间室内设计新材料的运用。由于绿色、环保、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所以本设计从室内绿色原生态设计的概念入手,深入研究绿色原生态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家居设计材料的影响。利用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原生态的室内现代设计理念。最后以复试的住宅居住空间为例进行绿色、环保的原生态室内空间设计实践。

解决的问题及方法:更多的了解新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材料。通过国内外的专著、期刊杂志、国内优秀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网上的资料。考察研究借鉴优秀作品,实地考察研究借鉴周边优秀成功的住宅室内设设计,总结经验,吸取精华,通过学习运用到自己设计中去。可以通过借鉴查阅图书馆资料,查阅网络搜索相关资料,浏览查阅相关室内设计学术论坛、网站等,了解最新的设计动态和流行趋势,使自己的设计与时俱进。 经过导师的正确指导进行本课题的设计,将自己的各阶段完成作品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以便能及时的指导反馈,不断修改和提升设计水平。

2.2、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重点:新型绿色原生态材料在居住室内空间的运用与传统材料的用法和工艺之间的区别,全面合理的把新型绿色原生态材料运用在室内住宅空间当中。

难点:如何用绿色原生态材料在本次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而且还能富有一定的表现力,设计师如何根据意向选择不同的材料营造不同的居住环境。

创新点:打破传统的室内设计材料的用法,大胆的运用绿色原生态材料的设计理念;找出更多可发展的创新性设计理念。

三、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收集法:通过国内外的专著、期刊杂志、国内优秀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网上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借鉴查阅图书馆资料,查阅网络搜索相关资料,浏览查阅相关室内设计学术论坛、网站等。

2、市场调查法:通过对现实社会中人群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一些相关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加以分析总结。

3、实地实践法:假期到公司实地操作学习。

四、进程安排

10月21日至11月10日:各毕业设计(报告)指导老师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范围,组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动员。

月6日前:确认选题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4月30日前:进行毕业实习,并根据分析阶段所获得相关文档进行设计,制作实物、完成毕业设计并展览。

205月1日至5月12日:根据已完成的设计方案,准备各项相关材料,书写毕业设计(论文)。

年5月12日至5月20日:毕业设计(论文)定稿与装订,交指导老师评阅。

2014年5月20日至5月28日: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工作。

2014年5月28日至5月30: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栋 著 《室内装饰材料与应用》 东南大学出版社

2、张绮曼等主编 《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年

3、霍维国等主编 《中国室内设计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常怀生著《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格思里著 《室内设计师便携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6、薛健主编 《装饰装修设计全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何镇强、黄德龄等著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何镇强、黄德龄等著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来增祥、陆震纬编著 《室内设计原理》 上、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8:中式设计开题报告

1、选题目的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意义重大,但是通过相关的资料搜集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园林环境设计中的相关研究不足,深度不够,缺乏案例分析,很难符合现代建筑发展需求,本文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现代中式住宅景观。结合现有的中式住宅景观案例,摒弃传统园林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局限性因素,给现代中式住宅景观以借鉴作用,古为今用,打造科学舒适中式住宅景观。同时,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好的挖掘出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以更好的为新中式住宅园林的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2、选题意义

(1)探索新型中式住宅区景观设计方法。实例考察分析传统园林造园理念与手法,探究其对现代住宅景观的指导性、实践性、艺术性。

(2)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小区环境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空间, 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3)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以大大提升同行竞争力,形成消费热点有利房地产经济发展。

二、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世界文化朝全球化方向发展,西方文化的介入是的人们一味追求异域风情,而对于中国传统古典园

林艺术则渐渐忽视。而传统园林艺术对中式住宅景观具有指导意义,虽然时代不断进步,但传统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天人合一、营造意境、小中见大等思想与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仍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在现代生活中继承发展为“新中式”风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居住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亦是如此,对于现代优秀中式住宅景观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探究传统园林与新中式景观的联系,为更好地改进现代住宅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新中式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后,属新兴领域,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新中式景观以及传统园林建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式景观的设计风格

中式住宅景观是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发展,秉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有其独特的建筑和设计风格。胡洋、刘红薇认为,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设计风格体现为“和”,也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王娇()指出,新中式风格是一种把传统中式风格与现代的经典设计元素结合,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迎合现代审美的一种中式风格,尊重原有传统中式风格基础上的简化或者解构重组设计;解辉,付军()认为,新中式风格在布局上讲究开合有序配合,主客、动静结合,同时沿袭传统园林中的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的植物配置模式,处处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2、传统文化对新中式景观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对新中式景观的影响方面,王晓燕()认为,新中式景观与传统的造园和建筑实践相一致,运用传统的虚实表现手法,使中式建筑在整体风格上充分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精髓;而徐晓鸥(2012)则指出,文脉是影响新中式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景观中的形态、色彩、材质等都应从文脉中提取;与此同时,李娟等人(2012)提出,新中式景观承载了对中国传统景观继承、创新的伟大使命,必须将传统景观的“神、形、意”在现代设计中完美展现,以实现文化自觉。

3、新中式景观在现代的应用

郭恺(2012)以深圳万科第五园的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新华总是设计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张研(2012)则结合中国景观的设计现状分析了中国现代景观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外,郭岚()以中国传统住宅环境的解析为基础理论,来界定新中式传统居住空间景观,认为新中式居住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结合点;而丁雅岚(2012)则以五个不同区域的新中式居住区为具体分析案例入手,归纳出新古典派、折中派以及抽象派三种新中式居住景观的设计风格,并对未来新中式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4、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得以壮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建筑方面亦是如此,只有积极创新,开拓出自己的`道路,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朱利军(2012)认为,现今,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完整的去探究中华民族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了解其造园手法,去粗取精,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刘荣(2013)则在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居住区植物景观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一是要选择宁静、雅致的植物,二是种植方式要富有中国气息,三十要运用经典造园手法吧植物与其他景观邮寄结合。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来说,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国外的研究大都是集中在住宅景观设计等技术层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Juan Antonio Cortes 所著的中指出妹岛与在设计方案时用“最简单的与直接的方式”来组织基本空间关系,从而呈现出关于拓扑学(议题的基本组织形式:群集或分区(、集中或分散、紧凑或分裂、缝隙或封闭、室外或室内、限制与联系、连续与断裂。)新中式建筑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若从类型上来说,可以借鉴拓扑学原理一二。

四、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举例分析法

1.4.4 辩证批判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1.2.1 中国传统园林

1.2.2 新中式住宅园林景观概念

2.2 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

2.2.1 中国古典园林

2.2.2 中国近代园林

2.2.3 中国现代园林

2.3 中国园林发展现状分析

2.3.1 当代中国园林的突破

2.3.2当代中国园林的困境

2.4 新中式住宅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2.5 传统园林与新中式住宅园林结合必要性

第三章 新中式住宅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创新

3.1 新中式住宅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传承

3.1.1对传统园林哲学思想的传承

3.1.2 对传统园林意境表达的传承

3.1.3 造园手法

3.1.4 对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的传承

3.2 新中式园林对传统园林的发展

3.2.1 概念化再现——抽提与简化

3.2.2 现代语言诠释再现——变形与重整

第四章 案例分析研究

4.1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风格分析——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4.1.1 景观布局

4.1.2 造园手法

篇9:道路设计开题报告

一、设计的任务与内容

1.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和比选(至少两种路线方案),确定合理路线设计方案。

2.推荐一个最佳路线方案进行详细技术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路基设计,排水设计和其它构造物的设计。设计阶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3.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图:比例尺1:;图纸数量:7张或8张A3图幅图纸

2.交通资料:据调查,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如下:

小汽车:XXXX辆/日(年平均,下同)

载重汽车:XXXX辆/日

其中:解放CA10B XXX辆/日 黄河JN150 XX辆/日 东风EQ140 XX辆/日

依士兹TD50 XXX辆/日 黄河JN162A XX辆/日

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X%。

3.初定设计年限:XX年。

4.自然地理条件:该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7℃,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雨量1034mm,年平均雾日50天,平均风速3.15m/s。本地区地震烈度为Ⅳ度。山坡地段上覆1~3m粘土表层,下为粉砂质泥岩及砂页岩,呈互层状产出;水田段淤泥0.3m,其下2~5m粘土。

5.材料供应:沿线附近可采集到砂、碎石、块石、片石、条石,沥青、水泥、钢材、木材、石灰、煤渣等主要材料可根据计划需要供应。

三、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第1~2周:下达任务书和选线;

第3周: 公路平面设计;

第4~5周:纵断面设计;

第6周:横断面设计;

第7周:路基排水设计;

第8周:路面设计;

第9~10周:毕业设计论文撰写。

四、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计算说明部分:

(1)本公路的建设意义;(2)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标准的论证;

(3)路线方案比选说明;(4)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挡土墙、涵洞等设计说明及计算;

2、设计图纸部分:

(1)路线平面设计图;(至少5km); (2)路线纵断面设计图;(至少5km);

(3)路线横断面设计图(1Km); (4)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5)路基防护工程图; (6)路面结构设计图; (7)综合排水图;

3、表格部分:

(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全线) (2)纵坡、竖曲线表(全线)

(3)路基设计表(1km) (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km)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全线) (6)平曲线上路面加宽表(全线)

五、设计任务要求

1.设计必须符合“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撰写规范”的内容,并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2.所有设计图均要求用计算机出图。

3.说明书必须用计算机打印;表格采用计算机绘制。

4.设计文件在答辩完成后进行装订,共装订成两册,第一册为说明书,第二册为设计图表。

5.设计文件(包括说明书)严禁雇人代做、抄袭。一经查出,无毕业设计成绩。

六、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1.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交通部.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 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10:油库设计开题报告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 最近两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并且在未来几年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增加原油储备的同时,成品油的储备也已成为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隆昌油库地处内江市隆昌县,现有储油罐9 个,共计储油量1.9×10 4 m 3 ,属于三 级油库。1954 年投产, 年7 月技术改造成为“兰-成-渝”输油管线的配套油 库,是泸州公司辖区成品油市场供应的主库,担负着泸州市四县三区和隆昌县 0#柴 油、90#汽油、93#汽油的供应任务。

1.1.2 目的 由于油库使用年限不断增长,油库设备逐渐老化,储油容量逐渐减少,而油料供 应保障任务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泸州成品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促进隆昌地区经济健 康发展,因此需要对隆昌油库进行整合扩容技改。

1.1.3 选题的意义 油库设计是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全面系统地对油库 进行设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分 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中石油阿克苏油库扩容改造。中国石油新疆阿克苏销售公司油库始建于 1956 年,属于三级油库。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南疆部分地区成品油中转量的需求, 油库容量不足与油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矛盾逐渐突出。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计划投资 5300 万元,在现有阿克苏油库基础上进行扩容改造,建成以后,库容 将达到 5.8×10 4 m 3 ,升级为二级油库。油库内将新建储罐六座,其中:7500 m 3 储 罐四座,5000 m 3 储罐两座,以及与之配套的仪表、通信、给排水、消防等辅助配套 设施 【1】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 (2)重庆伏牛溪油库整合扩容改造。伏牛溪油库是兰-成-渝输油管道末站,修建于 1965 年。此次扩容改造总投资4 亿元,新增油库面积160 亩,新增库容21 万立方米。

届时伏牛溪新油库占地将达到470 亩,库容达30 万立方米,年周转通力达到500 万 吨,新库储油能力将比现在3 倍还多 【2】

由此可见中国目前正在采取快速增加和扩建油库的方式,增加成品油储备,来平抑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不仅仅是两大石油公司的市场行为,也是中国的战略 需要。

1.2.2 国外现状 美国的油库是纯管理单位,本身并不经营,它分属于各个石油公司的地方公司。

美国石油公司的油库分为炼厂油库和管道输送中转油库两大类。产销一体化的美国石 油公司根据市场的容量在城市附近设炼油厂,炼厂的原油全部靠油轮或管道输送,成 品油由管道输送至中转油库。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量增大, 因此,美国石油公司陆续整合扩容成品油中转油库,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在扩容 油库的同时也要增大炼厂的炼油量 【3】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为了满足国家石油工业对石油的迫切需求,因此油库的整合 扩容技改是必要的。

隆昌油库整合扩容技改工程初步设计 3 2 主要设计内容 2.1 论文目的 中

国石油四川销售油料分公司隆昌片区油库与泸州公司隆昌油库毗邻,为了进一 步增强油库的抗风险能力,全面提高油库的储存、周转、配送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达到油库标准化要求,因此需要对隆昌油库和相邻油料分公司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将隆昌油库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型油库。

2.2 设计方法 (1)采用拆除原有小容量储罐并在该地址上新建大容量储罐的方法来进行油库的扩 容。

(2)在扩容油库的同时,还需要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的要求对油 库内的现有建筑设施进行分析,将油库内的建筑设施(如综合大楼、营业控制室、配 电间等)重新规划布局,以满足扩容后油库的管理要求。

(3)根据新建储罐的布置,进行油库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布置和设计油库主要油品 的流向和可能完成的作业,包括油品的装卸、倒罐、灌装等。

(4)对轻油发油工艺、铁路卸油工艺进行计算。

(5)对收发油泵和输转泵的计算和选型。

(6)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重新设计计算并建设油库内的消防设施。

(7)按照《石油化工厂内绿化设计规范》SH3008- 建设新的绿化带。

2.3 设计结果 (1)本项目的成品油来源主要是兰-成-渝成品油输油管道,供应市场为泸州地区及 周边。

(2)本项目是在原有库址和油料分公司隆昌片区油库库址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扩容技 改的,因此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及设施。

(3)进行整合扩容技改后隆昌油库库容定为 4.3 万 m 3 ,新建 2 座 10000m 3 柴油内浮 顶油罐和2 座5000 m 3 汽油罐(0#、90#各1 个)。

(4)仓储型油库总投资为7042.72,其中:新增投资6118.47 万元;流动资金0 元, 原有资产价值924.25 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0.45 年。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4 经营型油库总投资为13914.72 万元,其中:新增投资6118.47 万元;流动资金6872 万元,原有资产价值924.25 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84%;项目投资回收期 为8.98 年 【4】

2.4 结论 (1)对隆昌油库进行整合扩容技改,不仅是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也是中石油 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此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2)根据本项目的成品油来源,可知隆昌油库在今后5-10 年的成品油供应是稳定的。

(3)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地原有资源,因此也比较经济可行。

篇11:书吧设计开题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近些年我县流动儿童也急剧增多,在这些从农村进城的流动儿童家长中,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忙于生计致使每个班级留守儿童居多,问题孩子也多起来。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而家长对课外读物的投资非常有限,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更是无暇顾及,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基于这个要求,如何利用学校有限的条件和资源,提高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阅读方法等,就成为了流动书吧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的系列议题。

上一篇:肉鸭饲养合同下一篇:图学中心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