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2024-04-12

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14篇)

篇1: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方形兄弟》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方形兄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活动评析】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文扩展阅读:兄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ōng dì,一指哥哥和弟弟,二指对弟弟的称呼,三指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四指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五指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六指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七指古代对亲戚的统称,八指同姓国家,九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十指男子自称。

篇2: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 认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2 能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正方形范例,幼儿操作图形每人一套,数字磁铁。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多图形娃娃,小朋友高兴吗?看看哪些图形娃娃来了?(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表述)我们都认识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可是还有一个图形娃娃没出来,小朋友欢迎它!(幼儿鼓掌,教师出示正方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它吧!我们请正方形娃娃先自我介绍一下(教师模仿)

“小朋友好,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有4条边,4个角。我和长方形有点像,有的小朋友总是把我们认错。小朋友请你找一找我们和长方形哪个地方是一样的?”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自己说,教师及时提示,让幼儿找出相同点)

“小朋友真聪明!我和长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一样大。你们现在看看长方形,能找到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吗?”

(操作图形让幼儿自己找,充分的说,正确区分不同点)

篇3: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一、中班低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低结构活动就是指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学具、玩具等各种素材都是独立的、可拆分的, 可以供他人自由选择使用。中班的低结构分类活动中要求环境与材料要体现中班分类活动的目标, 同时要反映幼儿中班当前的兴趣点和探索点。让中班幼儿自主的探索, 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的活动, 教师处于低控制状态。针对影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因素的分析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梳理并实践验证以下指导策略。

1. 关注——丰富经验, 形成概念。

经验的丰富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教师应抓住每个可以丰富幼儿经验的细节与机会。《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动好动, 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一个因素, 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 这是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前提准备。如:在即将离园时, 可经常帮助引导幼儿指认各种事物的名称及功能, 让幼儿说说与生活相关事物的名称, 总结出其特点, 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其功能。例如教师可指着一张闹钟的图片, 引导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并与幼儿积极交流。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帮助幼儿了解:“闹钟是用来叫我们起床的, 跟家里挂在墙上的挂钟和我们手上戴的手表不同, 但都是告诉我们时间用的。”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 幼儿了解到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物品的总体“类概念”及在这一类所属的物品中各种物品的不同特征, 为观察分析分类材料中的不同特征奠定基础。

2. 引发——仔细观察, 暗示启发。

引发观察的引导策略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 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 使之获得具体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教育策略。《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泼好动, 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引发观察的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实物, 了解实物的不同特征, 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在低结构活动中使用这样的引导策略对幼儿关注分类材料 (或具体实物) 中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幼儿细致观察经验的积累, 也可以逐步提高其分类能力。如:在《小花伞》活动中, 幼儿对不同种类的花伞特征的观察停留于表面, 对花纹、伞柄的形状等特征还没有发现。教师可通过引导观察, 运用暗示启发的方法, 将观察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分辨各种雨伞细微的不同特征,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更关注事物的细微特征的观察习惯。

3. 比较——对比异同, 关注特征。

比较分析的引导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对多种物体找出异同点, 并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思考, 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教育策略。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间的不同点与相似点, 以便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与分析。比较、分析是幼儿形成分类标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是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引导策略的使用, 对于事物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活泼好动, 愿意积极动用感官的中班幼儿而言是适宜的。在活动中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有些迷茫时, 可先引导幼儿了解一个事物的所有特征, 通过与他物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特征, 最终确定分类标准。如: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分发夹》中, 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不同形状、颜色、材质、大小等特征不同的发夹, 而材料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双因子的特征进行分类。我通过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对比异同, 使其关注了材料的特征, 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方法, 积累了分类的经验。

二、中班高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所谓的高结构数学分类活动是指那些“指向鲜明, 有具体教育目标, 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 教师作为组织者、协调者, 控制整个数学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活动”。高结构分类活动是一种生命力强盛的教育形式, 可促使幼儿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增强, 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促进幼儿综合发展。针对高结构集体活动的特点、幼儿分类能力的影响要素等, 我们发现较适合运用以下指导策略。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关注特征。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从而“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中班的数学分类活动也不例外,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热点或是幼儿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分类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 适宜的情景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励幼儿参与活动, 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幼儿。同时有趣的情境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变成情境中的一个角色, 努力地“完成任务”或热心帮忙。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心理有暗示的作用, 这同时对关注分类材料的特征也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小兔的冷饮店》中, 我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进入。接着向他们出示了满头大汗的小兔子图片及请求将这些冷饮帮忙分在两个冰箱里的录音。孩子们为了帮助兔子老板解决“难题”, 在观察不同的冰淇淋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各种冰淇淋的特征。借助情境的创设, 赋予幼儿在情景中的角色, 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并积极主动地关注材料的特征。

2.互动讨论——激励分享, 确定标准。

互动讨论是指通过幼儿、教师及师幼之间的多种互动, 在老师的激励与启发下大胆交流乐意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新探索, 在同伴互助、教师指导下引发对材料特征的关注。4~5岁的幼儿善于积极动用感官,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每个幼儿的分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 这也影响着幼儿对材料分类标准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可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讨论环境, 引导他们间通过生生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思考的有些偏差时会影响整个分类活动的进程, 而通过三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互助弥补, 通过建议、提示和部分介入等方式给予幼儿支持, 加速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进程, 在互动中达到积累分类经验的目的。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分小猪》中, 有的幼儿对于小猪的细节特征还是忽视的;有的幼儿对按照某一特征的是和否的命名存在问题。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幼儿正确的分类标准指导, 而是借助周围能力较强的幼儿善于观察与分析的优势通过讨论让他们能对小猪的不同特征产生共鸣, 对分类标准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互助讨论策略使教师在活动中更自然地因势利导, 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记录整理——提炼梳理, 归类标准。

记录整理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记录的表格 (或其他的方式) , 让幼儿借助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 运用一定表征方法加以描绘和记述。数学与一般的社会和自然学习是不同的, 它并非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抽象之上, 而是一种抽象之上的抽象。4~5岁的幼儿只是相对前阶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中班幼儿的学习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 所以在短时间让幼儿将新习得的经验进行内化还存在着一定难度, 更何况幼儿的分类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高结构的集体分类活动中我们一般采用表格记录的策略, 引导幼儿自主将分类方法用简单的表征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为幼儿确定分类的标准, 并能提高幼儿的记忆及对分类材料的记录能力。

4. 分享交流——理解内化, 验证结果。

幼儿数学学习和探究总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归纳提升的。对于幼儿来说, 新的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对环境材料的感知和体验, 也离不开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中班的分类活动中分享与交流是整个一个集体共同学习和反馈的环节。幼儿在分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既依赖于教师的支持与引导, 又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交流分享式指导策略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对认知冲突的思考, 同时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交流、模仿与互动学习。在同伴间相互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与幼儿间通过积极互动与交流, 将整个活动中所出现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 以提高幼儿在本次分类活动中的分类能力, 为日后其他分类能力的发展积累经验。

经过一阶段初步的探索, 我们对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将梳理出来的指导策略在分类活动中积极地进行验证使用。随着实践的深入, 更多有效的指导策略等待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发现。

摘要:幼儿分类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儿童的分类能力与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分类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架者”和“提携者”, 所以对指导策略的运用都会对幼儿的分类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实践中, 针对中班数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因素, 梳理验证低结构、高结构活动中促进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从而使教师优化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提高过程中的指导和分析能力, 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友庆, 阴国恩.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2]高荣生, 付佑全.学前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四川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4.

篇4: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一、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组织和设计,在具体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水平。如果设计的活动高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那么这个活动很难“同化”到孩子的知识结构中;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低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或者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这个活动就是无效的。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亦如此。

2、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数学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在活动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学年甚至是这个学期,幼儿需要掌握理解哪些数学概念。这些概念,哪些是比较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哪些是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教师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根据正在进行的主题进行设计。

3、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经验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探索,操作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即时需要、他们的兴趣点和发展的可能性,又要使他们在经过活动中的思考和探索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现在可以具体落实到活动方案了。一般在教学活动方案中会出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材料和幼儿的已有经验,在这里就不具体展开。

(一)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确活动的教育方向,引导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上,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目标等三个方面来制定。认知目标既数学方面的需要幼儿理解或掌握的目标;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既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及爱思考会主动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目标;操作技能的目标既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比如会摆弄材料等。在设计原则中已经提到,数学是自成体系的,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已有经验进行设计。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我们设计了目标1、探索用实物测量物体面积的方法。2、体验用数来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小班我们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各种形状,并且知道一个正方形(手工纸)可以通过折叠变成两个长方形或者四个小正方形,但是用小的面积测量大的面积没有尝试过。考虑到幼儿有这个折叠手工纸的前期经验,因此设计的目标1,这是认知目标。对于目标2,让孩子们知道数学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是情感目标。当然还有一些隐性目标,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教师是引领幼儿步入数学殿堂的引路人,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将直接影响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的设计方案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呢?

1、各个环节架构围绕目标,层层递进。

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老师心中要铭记这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大目标,在活动中可以化成哪些小目标,这样每个环节围绕一个小目标进行,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最终达成大目标。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第一环节让幼儿说说见过的围巾及其形状,巩固了所学到的各种形状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小熊开围巾店需要小朋友帮助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用实物测量面积的方法。通过第二环节,小朋友开始疑惑:同样面积的布为什么两个朋友量出来围巾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这样自然过渡到了第三个环节,让孩子们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从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即角对角、边对边的剪裁才是最节省布料的方法。这个环节也是幼儿自我检验、自我纠错的过程。

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这些环节是否能达成活动目标,各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还要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的数学经验是否能迁移到生活中去。“数学基础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 ①所以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知识迁移,看看他们是否会把这些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

2、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孩子以游戏情境为主。心理学家指出探索、操作和活动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中班的孩子能一下子接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学前儿童的数学教学计划,应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去探索、自由的操作,并由儿童来发现。” ②因此我们在确定了环节的架构后就要考虑每个环节中的设计各种情境,让幼儿游戏和操作。中班的孩子动手和整理能力还不是很强,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方便操作的材料,如:在“我来做围巾”中,先以小熊要送围巾给朋友,邀请孩子们一起来参与的情景吸引幼儿,再通过围巾模板,在“布料”上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作品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孩子发现:同样的布做同样的围巾,怎么会做出来的围巾数量不同,逐步引导幼儿发现角对角,边对边的裁量方法最节约最科学。这样,在情境游戏中,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当然,数学活动的目标可能在一个教学活动中100%的达成,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目标延伸至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加以巩固。

参考书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5: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篇6: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活动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篇7: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器官的作用,知道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并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运用五官积极参与愉快的探索和游戏活动。

3、与老师和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中体验集体学习的快乐。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故事《五兄弟》,ppt图片。

2、眼罩若干,香水、《我的身体都会响》音乐。

3、嗅觉瓶、味道盒、音乐播放器等。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我的身体都会响》,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 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能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好听的声音,来做给我看看吧。

师:我看见你们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很能干哦,有一位叔叔的眼睛,鼻子也说自己本领大,它们争吵了起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运用PPT、五官活动图片,讲述故事《五兄弟》。

故事:一位邮递员叔叔累了,很早就休息了。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五兄弟在争谁的本领大。谁也不让谁。眼睛一声不响,耳朵嘴巴鼻子以为眼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眼睛赶走了。

1、体验:请3―5名幼儿带上眼罩,尝试找自己的位子。

师:让我们也来试试,没有眼睛会怎样。(幼儿体验)提问:你在刚才没有眼睛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眼睛看不见方便吗?眼睛能少吗?

提问:让我们来猜猜看没有眼睛的叔叔会发生什么事(幼儿谈论)出示PPT:上班时撞车了,鼻子、耳朵嘴巴和手都受伤了。

小结:眼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2、续讲故事:耳朵他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眼睛不能少,他们又一起说:“鼻子鼻子,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鼻子被赶走了。(拿掉鼻子)师:让我们来试试没有鼻子的感觉吧(体验)讨论回答。

师:除了呼吸空气,鼻子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今天我带来的宝贝就是来考考谁的鼻子本领最大。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猜猜它是什么。

小结:对啊!鼻子能帮助我们呼吸还能辨别气味,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粘回鼻子)

3、续讲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来了,嘴巴说:“那一定是耳朵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取下耳朵)提问:你们猜猜,叔叔没有了耳朵会发生什么事?(自由发言)小结:耳朵听不见声音多不方便呀,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4、续讲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太生气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取下嘴巴)提问:嘴巴真的能少吗?(PPT晚餐)师:瞧,晚餐时间到了,阿姨为叔叔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叔叔的肚子好饿呀,叔叔想做什么呢?他怎么吃呢?叔叔可着急了,他很想对阿姨说:我好想吃啊,可是他能说吗?

小结:是啊,没有了嘴巴,我们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

5、续讲故事: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嘴巴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手,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手被赶走了。(取下手)提问:手真的能少吗?(幼儿自由回答)没有它会怎样?

对比体验:一双手搬运球、(请你们帮帮忙,把球运到这边的框里来)我们刚才怎么搬球的?

小结:是啊,没有了手,我们就不能拿东西、做事情了,所以手也不能少。

三、”五兄弟“的作用师:看来五兄弟都有各自的本领,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幼儿讨论发言)小结:眼睛帮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鼻子帮助我们呼吸和辨别气味,耳朵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嘴巴帮助我们说话吃东西,手帮助我们做事情。现在他们明白了谁也不能少。于是他们和好了,叔叔又成了一个快乐的邮递员。

四、游戏:传娃娃。再次体验五兄弟的用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盒,里面藏着许多宝贝,它们想试一试五兄弟的本领。

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听音乐依次传娃娃。音乐停了,娃娃也停止传,看娃娃在谁的手里,谁就来神秘盒中摸出一样事物(盒中放有嗅觉瓶、味道盒、MP3播放器等)”你摸出来的是XX,它是要考考XX的本领哦。按要求做相应的游戏。(如摸到五味瓶,就闻闻其中的气味,并猜出它是什么?再请幼儿进行验证)并说说五兄弟的作用。“我用什么做了什么?”五、活动延伸: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教学反思:

一个户外活动仅仅围绕着一个游戏进行,那也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多准备活动,两者交替进行,那孩子体验的就是不一样的乐趣。根据中班的年龄特征需求,合作竞赛的形式比较适合中班的幼儿,他们喜欢挑战性的游戏,设计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幼儿可以自行结伴游戏,也可小组之间进行游戏,比比看哪一组最厉害。既培养了伙伴间的合作能力,也激发了自己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篇8: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它明确提出在关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为它可以让学生走得更宽广、更扎实。因此, 复习课要“面向未来”, 有知识增量, 有技能提升, 有思维深度, 使其充满活力。下面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期末复习为例, 谈谈如何让复习课具有生命力。

【教学设想 】

《长方形、正方形 》这一单元安排了5道例题, 分别是认识四边形,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了解周长的意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用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这五个知识点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笔者与实验稿教材进行了比较, 发现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 它需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 总复习时安排了一题:“长6厘米, 宽3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后的周长是多少? ”这与例题5紧密配套, 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丰富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 因此, 笔者觉得期末复习时可以抓住这一个问题进行拓展, 通过画一画、拼一拼得出新的图形, 找到相关数据, 计算出周长。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发现拼成的新图形的周长并不是单个长方形周长的两倍, 而且由于拼法不同, 周长也就不同。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拼成后的图形少了两条宽或两条长, 以此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 逐步把这一现象与规律和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联系与比较, 适当延伸到其他数学知识点中去, 让学生体验到复习课的魅力与生命力。

【教学实践 】

一、自主练习, 梳理单元知识的要点

数学复习课, 首先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梳理, 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知识脉络。 课始, 笔者出示一张长6cm、 宽4cm的长方形和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白纸, 设问:当看到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你能想到什么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梳理出该单元的知识框架 (如图1) 。 接着让学生独立计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由两个基本的图形入手, 这样既简洁又快速, 不仅使学生系统回顾了所学知识, 较好地把握了本单元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 还帮助学生建立了思维导图,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比较辨析, 感知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现象

在完成第一个环节后, 笔者继续提供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 提问:如果把这两张正方形白纸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经验画出草图 (图2) , 明确不管是竖着拼还是横着拼, 它们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均为 (6 +3) ×2 =18 (cm) 。 此时, 笔者质疑:为什么原来两个图形的周长和是24cm, 拼成后的周长是18cm?引导学生发现周长发生变化是因为减少了两条拼在一起的公共边, 就是2条3cm的边长, 因此, 也可以用3×4×2-3×2=18cm进行计算。

随后, 笔者再提供一张长6cm、宽4cm的长方形纸, 让学生猜想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纸与刚才那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拼在一起, 拼成后的大长方形的周长与原来两个独立的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较, 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学具摆放很快猜出大长方形的周长会比原来两个独立长方形周长的和少8cm或12cm。 其理由是:减少了两条宽也就是4×2=8 (cm) (图3) ;减少了两条长6×2=12 (cm) (图4) 。 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验证:原长方形周长的和是: (6+4) ×2×2=40 (cm) , 把宽拼在一起 (图3)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6+4) ×2=32 (cm) , 即减少了40-32=8 (cm) ; 把长拼在一起 (图4) 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6+4+4) ×2=28 (cm) , 即减少了40-28=12 (cm) 。

通过验证, 学生们发现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此时, 笔者设疑:是否必须采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少多少厘米?通过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图形后只要知道减少拼在一起公共边的长度, 就知道了拼成后图形的周长减少了多少。在此基础上一并呈现拼组后的3组图形, 组织学生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均有一条公共边, 减少拼在一起的两条边。

上述两个环节的学习, 一方面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回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成新图形后的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也理解并掌握了求拼成后新图形周长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即:两个图形的周长和减去公共边×2的长度; 另一方面也知道了拼成后的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图形的周长和的关系, 逐步体会到了其中的变化规律。

三、分析推理,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通过刚才的分析与验证, 学生对拼组后图形的周长变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于是, 笔者出示了以下一组图形 (图5) , 要求是这5个图形都由一些同样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拼成, 拼成后新图形的周长与原来独立的几个图形的周长总和相比少了多少?通过分析, 学生很快知道每一个图形分别少了多少。接着, 笔者质疑第 (1) 、 (2) 两个图形的周长情况, 学生根据这两个图形均由3个正方形拼成, 而且均少了4条边长, 发现这两个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 但周长是一样的。

为进一步研究周长的变化, 掌握拼组图形周长变化的本质, 笔者随即出示以下一组图形 (图6) 。 要求是下面7个图形都由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 想一想, 哪些图形拼成后周长是一样的? 哪些是不一样的?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了拼成后周长一样的图形和周长不一样的图形。

生1:第 (1) (3) (4) (5) (7) 是一样的, 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但都是把长方形的宽拼在一起, 也就是少了2条宽的长度, 所以拼成后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生2:第 (2) 是少了2条长, 第 (6) 少的是两个长的一部分, 不确定具体少多少, 所以这两个图形与其他图形的周长是不一样的。

接着, 笔者出示教材第86页内容 (图7) :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怎样拼, 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组织学生回忆当时是如何研究这个题目的,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现在有什么方法知道小军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最长, 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1:现在我知道了小军这样拼在一起的图形少了30条边长, 而小军拼成后的图形少了44条边长, 小华少了48条边长, 所以小华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生2:我发现只有拼成接近于正方形的图形, 它的周长就越短, 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它的周长就越大。

生3:我发现, 还是直接算来得比较快。

师:刚才有同学说拼成的长与宽越接近, 周长越短;而长与宽的差越大, 周长越大。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思考, 认为其中的道理还是减少的边的多少决定了拼成后图形周长的长短。

师:刚才有同学说, 还是直接算来得快。在这个题中有这样一个现象, 但利用边减少的条数却能说明拼成的不同图形有不同周长的原因,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上述环节中两个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一题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减少了什么, 减少了多少?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通过分析边的减少来分析拼组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有了上述环节的思考, 让学生回头来看曾经研究过的课本中的例题,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情况与减少的边的多少和减少什么边有关, 解题思路进一步拓展, 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升了学习能力。

四、延伸拓展, 彰显数学知识的魅力

从两个基本图形的拼组到多个不同图形的不同拼法, 学生对拼组图形的周长有了新的认识。 此时,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一定的拓展, 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也为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是, 笔者出示一道在网络上广泛讨论的题目 (图8) :由A、B、C、D四个不同的长方形拼成, 这四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是18厘米。 请问, 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经过小组讨论, 学生认为: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在长方形A、B、C、D的拼组过程中, 图形A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 图形B、C、D同样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这样少的边刚好是大长方形的周长, 也就是18÷2=9 (cm) 。

生2:我们小组赞同他们的方法,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更加直观地知道, 老师我可以上来画图吗? (可以) ……

随后就出现如图9的图形。 通过这个小组所画图形的呈现, 学生直观地发现:外面一圈的长度与拼在一起的公共边的总长度是一样的, 就是把四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18cm平均分成了2份, 即9cm。 接着教师追问, 解决这个题目关键是看什么? 到了这里, 学生的回答自然水到渠成, 就是要运用“减少公共边的条数、长度”的知识点。

课堂上,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已学的知识, 还应让学生体验学习此知识的价值,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 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

(1) 有3个正方体 (图10) , 每个正方体有6个面, 如果按图11拼在一起, 要减少几个面?

(2) 苗族千人长桌宴, 如果一张方桌每边坐4个人 (图12) , 那么1000张方桌 (图13) 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个人?

第一题让学生感知不仅长方形、正方形可以拼组, 同样的长方体、正方体也可以拼组, 它的拼组与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息息相关;第二题让学生感知到图形的拼组还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就餐人数的变化与桌子拼组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这两道题的呈现, 让学生体会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 】

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读书时要先把书“从薄读到厚”, 然后再“从厚读到薄”。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 特别是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复习时从梳理知识到知识构建, 再到延伸拓展与方法提升, 无不体现着这样的读书理念。 笔者认为:要让复习课能吸引学生, 不仅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回忆知识, 更应创设情境设计一条思维训练的主线。通过情境的发展和思路的拓展, 使并不紧密的题目变成 “一条线”, 使复习课在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走向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

教学中, 当教材中出现能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素材时, 作为数学教师应有敏锐的嗅觉, 及时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复习中, 笔者以例5和总复习的练习题为引子, 把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组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展。 从基本图形的特点、周长计算, 到图形的拼组, 再到图形拼组后周长的变化规律, 最后到运用这一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紧紧抓住了思维发展的主线, 构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向纵深发展, 对学生整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篇9: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关键词:数学教学;序号;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认知上的特点,要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教学目标,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将教育活动游戏化,可让幼儿在游戏中激发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游戏中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以幼儿中班数学1~10的序号学习为例,谈谈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一、教育游戏化对幼儿学习数学的作用

绝大部分幼儿在上学前没有经过学校正规的数学教育,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能机械背出数字顺序层面,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其实都是相当有限,若幼儿园老师只是单纯对数学数字的书写、排序,简单加减运算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的话,很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或者根本听不进去的现象,时间久了反而会引起对数学学习的反感,对幼儿以后系统接受小学、中学的数学教育造成影响,因此幼儿园的数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众所周知的,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吸引力的游戏中的话,可以通过幼儿对游戏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和掌握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幼儿数学1~10的序号教学中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实践分析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以很流利背出10以内的数字顺序,也可以较熟练地将这些数字排成倒序,但是当老师要求学生按照倒数的顺序进行排排站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当幼儿中班在上1~10的序号数学课时,老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制作图像幻灯片,没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手绘或者打印一些图片,画出一个有六层,每层有十个房间且每个房间都住有不同小动物的一个动物之家。再分别在一张卡片上画出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在课程开始之后为幼儿营造一个帮小动物们回家的情境,并一一为幼儿展示动物之家和动物之家里所有的小动物们。这时,幼儿看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可爱小动物时就会表现得很激动,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都会集中在老师说的话中。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尝试着说出每个小动物的家都在哪一层的哪一个房间里。游戏情境中的幼儿就都会积极地帮小动物回家,在一次次的帮助中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做卡片让幼儿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之外,老师可开展的游戏教学活动还有很多。例如,为幼儿再创设一个去小动物家里做客的游戏情境,老师说:“小朋友们,动物之家的小动物们要求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去的话要先按老师要求的顺序排好队哦!”然后老师就要每一个幼儿安排特定的顺序,有的是正数第三位,有的是倒数第五位,總之是从不同的方向安排小朋友们的顺序,让小朋友们自己进行排序站位。即便有的小朋友的站位会发生错误,老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并适当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幼儿不仅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游戏的快乐,也真真切切地学会了从不同方向准确辨别数序的技能。

从知识层面来说,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最简单和基本的,并不要求幼儿可以有多少数学知识的积累,但是对幼儿园学生的数学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游戏化中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冰雪.数学游戏增强判断力[J].独生子女,2005(05).

[2]张峰.幼儿园数学游戏10则[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18).

篇10: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活动名称: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认识形状的兴趣

2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3能够辨认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松紧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引出长方形

1嗨,小朋友们好,还记得我是谁吗?

对了,我是正方形,今天我带来了我的好伙伴,

他是谁呢?小朋友猜一猜,啊呀,它有点怕羞藏起来了,

小朋友在这幅图画里找一找。

二认识长方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这个长方形长的什么样子?角有几个?边有几个?角一样大吗?边一样长吗?小朋友来摸一摸,数一数。

三操作活动

篇11: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      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      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每名幼儿各一张、图形衣、图画、小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你从哪看出这是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幼儿自由发言)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你认识它吗?

2.引导幼儿用重叠的方法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不同,并能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它和正方形一样?你是怎么发现他们不一样的?

——教师: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有那些不同呢?

3.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教师再做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短。)

三、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1)游戏:图形外衣

——教师:请小朋友从老师身上把不是长方形的图形取下来。

幼儿归纳总结: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一样短的就是长方形。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

——教师:请你在我们的活动室里、睡眠室里找一找有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幼儿与教师互动。)

四、结束部分:

在教师出示的图画中寻找长方形,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数学区小组活动——火柴拼图游戏巩固认识长方形。

(1)思考并尝试能否用四根火柴拼出长方形,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认知。

(2)探究最少用几根火柴能拼出长方形。

★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6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8教案

★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评课稿

★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

★ 中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一周日教案

★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

篇12: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2-11-26 作者:刘明月 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中心幼儿园 浏览次数:5

字号:T|T|T

更多 0

内容提要

活动由来:“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在益智区活动时,马哲和几个小朋友拼摆小积木,我发现他们拿着乱摆,不知道如何拼出图画,这正是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良好机会,所以我就决定上一节关于形状拼摆的活动课。关键词 数学活动 图形

活动由来:“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在益智区活动时,马哲和几个小朋友拼摆小积木,我发现他们拿着乱摆,不知道如何拼出图画,这正是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良好机会,所以我就决定上一节关于形状拼摆的活动课。

一、活动目的:

1、愿意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正方形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几何图形,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引导幼儿用分割好的基本几何图形拼摆出图画。

3、愿意参与到图形拼摆的游戏中来。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材料准备:

人手一份:正方形纸(4张)、剪刀(1把)。

三、活动重点、难点:

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正确的分割方法按教师要求去分割正方形。

四、活动过程:

(一)图形宝宝找妈妈,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拼拼玩玩,整合出正方形。

小朋友,你们能够帮四个图形宝宝找到大正方形妈妈吗?

教师:四个图形宝宝的妈妈不见了,他们很伤心,咱们帮它们找一找他们的妈妈好不好?那好,咱们想一想,小正方形的妈妈应该长什么样子呢?(幼儿积极性都很高,拼拼摆摆,在经过老师指导:小正方形是正方形,那它们的妈妈应该是什么形状的呢?大部分幼儿都动脑思考,拼出大正方形。例如我班安进超小朋友,开始把四个小正方形摆一行,变成了大长方形,我说完他马上重新拼了,拼出了大长方形。)

2、师生共同探究正方形的整体与部分

(在活动前,老师把“等分图形”这个概念用幼儿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们。如:折出的图形,剪出的图形大小形状要一样。)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个小朋友找到了大正方形妈妈。你们看看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什么图形宝宝啊?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四个形状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宝宝呢。

3、引导幼儿探索如何把正方形等分成其它图形。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选一张你最喜欢的小正方形宝宝,我们来折一折,看看你能不能把正方形折出其他的图形?但是有一个要求,他们的形状大小要一样哦。

(韩佳瑶、赵伟豪、朱小磊、李暄德四个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较弱,所以我在指导过程中多加观察、指导他们。)教师巡回指导,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

(二)动手操作,感知正方形的分割。

教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那么你们敢不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呢? 幼儿回答:敢。教师:那我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第一关是什么呢?

1、第一关,请你们将正方形变成两块小长方形,而且形状要一样大。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鼓励幼儿比较出是不是一模一样。(大部分幼儿都能做到先把正方形边对边对齐折出两个形状一模一样的长方形,然后按照线条剪下来)

2、第二关,分割成四个正方形。

第二关。请你们将正方形变成四块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加油!(朱小磊的动手能力偏弱,在我指导过程中,感觉他剪得还不是很好,今后要加强动手方面的训练。)

3、第三关,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你们太棒了,竟然变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但是你们会变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吗?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小心切割出两个大三角形。(经过前面幼儿探索如何把正方形折出其他等分图形,大多数幼儿知道按照折叠的线去剪开,个别幼儿不能按线剪开,如:杨镇源小朋友使用剪刀的方法不正确,需要个别指导。)

(三)拼拼玩玩,发挥想象拼摆各种图形。

1、出示拼摆好的各种图形(如:房子、大树、鱼),感知图形变化的趣味性。

2、教师投放不同层次材料,幼儿自由分组选择难度,创意拼摆。①: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图片进行模仿拼摆。②:模仿拼摆较有难度的图形。③:幼儿自由想象,创意拼摆。

(有几个小朋友在房顶上粘上了烟囱、摆出了烟囱冒出的烟。李昊泉摆出了楼房、松树。)活动反思:

篇13:数学百花园——有趣的正方形数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强调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探索规律。

本课就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正方形数规律的探索,并运用数学归纳法进行合情推理,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正方形数是图形数的一种。所谓图形数,就是指有形状可以构成图形的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他们用1表示点,2表示线,3表示面,4表示体(如图1),得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虽然这个结论是数学界里唯心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这种思考数的方式也想当的有趣。

毕达哥拉斯把自然数看成是点的集合,尤其看重能够排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数,把它们称为“三角形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等。

正方形数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特别突出的体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人们通过研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形数,把形与数结合起来看,能够推导出一系列数学公式。

【公式一】

两个三角形数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数:

即1+3+5+7+9=52.推而广之,如果正方形数有n层,第n层就有2n-1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奇数和的公式:

1+3+5+…+(2n-1)=n2

【公式二】

正方形数可以这样划分,如图2:

即(1+2+3+4+5)×2=5×6形.推而广之,如果三角形数有n层,长方形数就有n层,每层有n+1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公式:

人教版教材和北京版教材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后,都注重对乘法表的梳理和规律的探究。

虽然人教版教材没有就正方形数进行具体的研究,但从总复习的乘法表格出示上来看,教材对对角线上的那些特殊的数是期望孩子们关注的,给学有余力的孩子留出了一些探究的空间;北京版则独立出一个单元内容进行研究。

“正方形数”与本学期学习的“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它又与三年级学习面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积公式也就是与“正方形数”对应的乘法算式。所以,“正方形数”的学习也可以看成是推算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模型,为学生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一数,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数的?

(每个小方格表示1cm2)

学情分析

为了理解学生学习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题目如下。

看到“二三得六”你能想到那个算式?想办法表示这个算式的意思。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中,将“正方形数”与乘法口诀的意义建立紧密的联系。首先,借助乘法口诀及算式引出乘法表,发现“正方形数”在乘法表中只有一个位置。然后,通过操作学具发现“正方形数”形的特点,最后将“数”与“形”建立联系。让学生经历由“数”到“形”、由“形”到“数”、“数形”结合的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在充分理解正方形数的同时,感受它的有趣,体会数学的美。

技术准备

PPT交互多媒体课件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面对北京版和人教版教材安排的差异,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课中我带领孩子研究正方形数的同时,仍然会继续巩固学生对乘法表及口诀的认识,并试图在孩子已有的对乘法表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延伸。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可能更多的是就数看数,而借助形就会让他理解,原来81在乘法表里不仅表示右上角的那个数,还表示这81个格子呢!这样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就能更深刻理解这个数了。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研究完整的乘法表,巩固乘法口诀,认识正方形数,探索并发现正方形数的排列规律,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2.学生在认识乘法表的过程中,尝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与探究过程,经历填表、观察、摆一摆和列式的过程,通过数、形、式结合的几何直观方式探索规律。积累用摆一摆、语言叙述等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及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的无限思想和对称美,体会数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形数,探索其在乘法表中的排列规律,构建“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索正方形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磁贴、学生摆的学具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中发现规律引出“正方形数”

1. 找一找,确定积的位置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朋友,读读吧!(竖着1、2……9)横着呢?(学生读,不重复)

(2)再看看(出×号,乘法表)

熟悉吗?想到什么了?

预设

生1:乘法生

2:口诀……

能说一句吗?这句口诀的积在哪儿呢?用你的小手指一指。

(3)这句口诀能算几×几的积?(课件演示)这样我们就找到积的位置。

谁愿意再说一句口诀?

(4)我也说一句吧!五五二十五,积的位置在哪儿?

最后一句口诀了,谁愿意来说?

这回咱们全班一起来找。

2. 说一说,引出特殊的数

(1)如果继续找下去,就能把乘法表填完整了。

(2)刚才我们根据一句口诀,找到了积的位置,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用1句口诀找积的位置,大家发现有的积有2个位置,有的有1个。那想想:是2个位置的积多还是1个的多呢?

(3)看,真是这样!

再仔细看看,又有什么发现呀?是哪些数把它们分成了一样的2部分啊?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表乘法口诀所对应的积的位置,逐渐发现乘法表中“正方形数”的位置特点———只有1个位置,为后面研究正方形数的形作铺垫。

二、活动中归纳推理感受“形”的特点

1. 摆一摆,感知“形”的特点

(1)看来这些数挺特殊的,你们觉得它哪儿特殊啊?

(2)除了这些,还有吗?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3)这么多数,咱们先选几个较小的数来研究。

(4)回忆一下:9用的是哪句口诀?算式呢?(板书)

(5)16=?4=?1呢?

(6)从4个数中任选一个,先摆出算式的意思,再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7)大家都完成了,我看了看,你们都摆对了。让我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汇报反馈交流:哪组也是这样摆的,再给大家说说。

2. 分一分,认识正方形数

(1)同学们用磁扣,表示了算式的意思。仔细看他们摆的,一样吗?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先上来分,再说理由。

(2)我看了看大家研究的这些数,没有人研究1,1该怎么摆啊?就1个点子,那该怎么看啊?横着是?竖着看也是?

小结:这回我们把这几个数都研究完了。快读读这些算式。(1结:、2结:、……)

再看看它们摆出的图。

3. 想一想,理解“正方形数”

25摆出的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想好了吗?谁愿意来摆?

(1)25=?呀,它和前面有一样的特点。

(2)下面咱们不摆了,闭上眼睛想想36是什么样的?想到了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睁开眼睛,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3)这幅图表示的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4)下一个数64,摆出的图是什么样子?

(5)81呢?

快来看看我们研究的所有的数,摆出来的样子,像什么图形?

预设:都是正方形。

师:还真是这样的,都能摆成正方形,像这样的数叫正方形数。一起再来读读这些正方形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一摆,由乘法口诀的意义,摆出正方形数的“形”,初步感知其“形”的特点,然后又通过将不同的摆法分一分,进一步认识正方形,最后,又让学生猜想其余的正方形数的样子,加深学生理解“正方形数”形的特点,渗透数形结合。

三、演示中还原交换渗透“数形结合”

1. 辨一辨,构建数形联系

(1)让我们回到乘法表中再找找它们吧!

(2)还记得乘法表中最大的正方形数是几吗?81。它表示什么意思啊?一行有9个,有这样的9行,再仔细看。

(3)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正方形。

(4)接着呢?64也是正方形

(5)49呢?陆续从36出到1。大家发现什么了?

2. 变一变,感受数的神奇

(1)都找对啦,你们真了不起!借助你们的发现,我们再换个角度看看,读读:1、3、5、7…17,又发现什么了??快数数,一共有几个?

(2)这些数和正方形数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看看这些数,再看看图,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真了不起,正方形数藏起来了,也被你们找到了,大家可真聪明!刚才我们在乘法表中找到了9个正方形数,你知道下一个正方形数你知道是几吗?(生:100)是几乘几的正方形?再下一个是几乘几?这样的数还有吗?在哪儿呢?对,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它们都在这条斜线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进一步沟通“正方形数”的数与形。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正方形数”中蕴含的多种规律,借助于直观图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蕴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内涵与价值。

四、欣赏中发展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1)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我们先在乘法表中找到了这些特殊的数,然后通过摆一摆,发现2个乘数一样的算式就能摆成正方形,从形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了这类特殊的数。其实在数学王国中,数和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正方形数。

(2)欣赏:样子变了,还认识吗?

这5个正方形数合在一起了。继续看,什么图形?这就是长方形数。还会有什么形数?你真会猜想,看,这就是三角形数,就欣赏到这儿。

小结: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研究了乘法表中这一斜行的数,那你能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感受啊?

看,今天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多会学以致用啊!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长方形数”、“三角形数”等的数与形,帮助学生在思维体系中,逐渐建立起数形结合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五、板书设计

有趣的数—正方形数1=1×14=2×29=3×316=4×425=5×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81下一个正方形数是几乘几?在哪儿呢?再下一个呢?这些正方形数都在哪儿啊?

2. 不用计算,你知道下面那个算式的积是“正方形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20×20=□74×74=□18×81=□12×13=□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课《有趣的数》围绕芳草知行课堂三个一进行教学设计,即:每一节都是带班育人课、每一节都是思维训练课、每一节都是语言发展课,并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辅助教学。

1.通过让学生感受正方形数的“数”与“形”的结合,感悟数学中的数学美

正方形数是图形数的一种。所谓图形数,就是指有形状可以构成图形的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而正方形数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特别突出的体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发现“正方形数”形的特点,将“数”与“形”建立联系,经历由“数”到“形”、由“形”到“数”、“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在充分理解正方形数的同时,感受正方形数的有趣,体会数学的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中的美育教育。

2.通过“数形”结合认识正方形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1)借助数与形结合探索规律

《课标》强调“利用数与形结合思想探索规律”。本课就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正方形数规律的探索。如:为什么1、4、9、16……这些数在乘法表中只有一个位置呢?我鼓励学生动手摆一摆,通过不断呈现出的学生摆的图,使学生从形的角度直观解释数的特殊,又从数的角度深入刻画形的意义,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深入学生脑海。

(2)渗透简单入手的分析思路

在乘法表中学生找到了一斜行“1、4、9、16、25、36、49、64、81”这9个数比较特殊,打算开始研究它们。面对这么多的数,该如何进行分析呢?在这儿我适时引导学生:这么多的数,我们选几个简单的数开始研究吧!于是选择了进行研究始研究吧!于是选择了“1、4、9、16”进行研究。

(3)感悟不完全归纳的推理思想

在学生初步发现1、4、9、16这四个数的特点后,继续找出表内的这一列数,进而鼓励孩子大胆猜测:乘法表外还有没有正方形数呢?81下一个正方形数是几乘几?这些正方形数都会在哪儿呢?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都可以根据表中正方形数的特点找到,而它的依据就是数学中重要的推理思想方法———不完全归纳法。借助表中“1、4、9、16”小结出正方形数的特点,并用表中“25、36、49、64、81”进行验证得到证实。再由此特点归纳出这一类数,并进行猜测:81下一个正方形数也在这一斜行延长线上,是10个正方形数也在,它也能摆成正方形的样子,这样的数还有很多。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深入的理解正方形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水平得到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3. 通过“一想”、“二动”、“三说”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通过认识正方形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我不但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分一分等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还存在一定的因难,造成语言表达往往不完整或者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述出来。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一想”、“二动”、“三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先心有所想,再动手操作,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和操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为语言训练铺垫了基础,同时也告诉学生回答问题就是把自己心里想到的、眼睛看到的用别人能听懂语言说出来。如:让学生把所摆的正方形数的形送回数的家时,我让学生先静静的想一想,然后再动手分一分,最后让学生把它想、分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通过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借助信息技术的音乐、动画等效果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我设计了一个说口诀打气球的课前游戏,不但复习的乘法口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篇14: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关键词: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探讨;内容

一、研究内容

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影响他们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意义理解的教学因素很多。但无论如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场景A】

让学生讨论、探索、比较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长方形纸片的面积。

师:谁来汇报你们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生:我是通过数方格来数的。红色长方形有16格,绿色长方形有15格。所以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比绿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我是用尺量的,红色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先用8+2=10,然后……

师:你这是在算周长吧?

生:是的。

师:可我们要比较的是它们的面积啊!这种方法行不行?

师:好了,谁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

【场景B】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上去差不多,重叠起来还是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这该怎么办?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利用我们身边的工具,看谁能巧妙地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

生:我把方格纸放在这两个长方形上,数它们的方格。红色长方形有16个格子,绿色长方形有15个格子,所以红色长方形面积比绿色长方形面积大。

师: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发现了这样巧妙的方法。为你们善于发现的眼光鼓掌!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是用尺子量的。红色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8+2=10,再用10×2=20;绿色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5+3=8,8×2=16.所以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听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了吗?(听明白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没有。)

师:(再出示一个边长为4的紫色正方形)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一下绿色长方形和这个紫色正方形的面积吗?

生:紫色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它有16个格子,而绿色长方形只有15个格子。

生:不对,我觉得它们一样大。因为它的边长是4,4×4=16,绿色长方形也是16。

师:有同学认为是一样大,有同学认为是正方形面积大。结论究竟是谁对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紫色长方形面积大。用眼睛一看就知道它有16个格子,比绿色长方形多了一格。

生:计算的结果表示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生:我们是比较面积,不是比周长。

师:说得真好!刚才我们计算的实际上是两个图形的周长,比较面积是要看这个图形的面的大小,而不能和周长混淆了。

面积的含义,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求法的重要基础。场景A中的教师否定了学生的思路。场景B中的做法相比场景A显然是科学、合理的。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

1.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要将学习的数学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面对面积比较这种新需求,学生头脑中的“周长算法”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來,这是一种已有知识经验的再现,它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行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唤醒。这种唤醒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的,作为一名教者,应该充分考虑面积知识的生长点,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正视周长算法对面积比较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刻意回避或断然否决。

2.合理利用矛盾,提升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当其他学生听到计算“长+宽的和再乘2”时,可能会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但因为其结论也是红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所以即使有想法,也不敢确定,甚至也认同了这样的比较方法。这一点也无疑说明了周长对面积的负面影响。场景2中的做法没有轻易否决,而是再出示了一个周长相等、面积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进行比较,并结合数方格来验证。眼睛看到和计算得到的是两个不同的结论,谁对谁错,再次引导学生讨论,之前默许了周长算法比面积的同学开始反思、辨别,通过交流,明确了算法的意义不是在比较面积,而不是周长,进一步加强了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周长的理解。这种反思行为是在矛盾情境的冲击下进行的自觉的内心反思,提升了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从教学设计的改变可以透视出基本教学理论在不同时代的主导地位,各有优点,特别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各类教学设计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荐与学习。学习资源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课程资源可以有哪些?对于我们现在已有的课程资源,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单调的,除了材料、方格纸和一些配套练习外,少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激发探究欲望、能引发思考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罗永军.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33-3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方形兄弟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兄弟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04-09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沉浮兄弟》及教学反思04-07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案10-1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后反思04-13

上一篇:江源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初中化学下一篇:做选择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