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2024-04-16

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共19篇)

篇1: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关于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总伴随着我,转眼,过去了,在记忆中,总有令我们感动的事吧!走进岁月的长廊,翻阅生命的相册,重温,那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那年夏天,我们全家去海边玩,到了海边,我大吃一惊——四周全是垃圾,在正午太阳的无情炙烤着大地,垃圾和霉气摧残着每个游客的心情。游客们也离垃圾远远地,只有她,与众不同。

她:,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肥胖的身体好像一个大肉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她盯着垃圾,过了一会,居然蹲了下去,捡起了垃圾,放在大麻袋里。我暗笑她的迂:你是清洁工吗?这些垃圾又卖不了几个钱,你捡它干嘛?游人也纷纷投来了异样的目光,而她若无其事的拿起一大袋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过了一会,她在太阳的炙烤下已经满头大汗了,我们也躲得远远地,生怕这太阳把我们晒黑。只有她,在乐此不疲的捡拾这遍地垃圾,好像被垃圾的某种魅力吸引了。只见她左手拿起一大袋垃圾,右撑着地面,头上青筋露出,眼睛好像要蹦出来了一样,用尽全身力气,缓慢的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走到垃圾箱旁,用手扶着垃圾箱,左手一用力,把垃圾扔到桶里,手没扶住,一下坐在地上,我赶快去扶,那个老人挥了挥手,吃力地站起来,我问:“您捡垃圾干什么?您是清洁工吗,捡垃圾也不卖钱?”只见她浑身像水洗的似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好一会才缓过来,说:“我每天都来捡垃圾,我不是清洁工,我来这里捡垃圾就当健身了,这个沙滩以前很美,但是扔垃圾的人多了,这里从此脏了起来,我就开始捡垃圾了,整整捡了3年了!”我不禁一愣……

这位老人,用她的行动,保护了这个美丽的沙滩,也为我留下了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

篇2: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小时候,爸爸妈妈忙,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爷爷是个木工,奶奶没事就在田里种种地,在家里织织棉。他们把我当作手心里的宝,给我无限宠爱,我们过着温馨惬意的生活。

在乡下,生活条件总归是没有在城市里好,每到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会围着一张小方桌,坐着小木凳,这些都是爷爷做的,虽不太美观,但很是结实。

每次吃饭,我的碗里都堆得像山一样,永远不会塌。

长大后,恍然大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他们身边,本想让爷爷奶奶一同来到城市,但爷爷奶奶说在乡下住惯了,不愿过来。我们每周依然会去爷爷奶奶家吃饭。随着时间流逝,我的学业越来越繁重,有时候一个月都未必能回去一次。

一天,本已决定回爷爷奶奶家一起吃饭,因临时的活动又无法回去了,我让爸爸妈妈回去帮我转告。结果后来活动取消了,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回去珍惜难得的团聚。到了门口,我愣住了。

“妈,您快吃吧,今天您孙女不回来了。”是妈妈的声音。

“你们先吃吧,不用管我,我要等我孙女回来。”奶奶苍老的声音传入耳畔。

轰的一声,我的心猛然一跳,一幅幅画面涌上心头。奶奶总是坐在最里边的桌子一角,爸爸妈妈不止一次的劝说过,奶奶却都一口回绝了,原因是年纪大了,不能吹风,而那个吹风的位置却是我坐的。奶奶的面前似乎总是几个剩菜,而我面前却都是我爱吃的。有好几次,我都看见奶奶直愣愣的`看着我傻笑……

我回过神来,此时早已泪流满面。眼前浮现出那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不由得感慨,奶奶年纪大了,再也不能背着我在乡间的小道上放风筝,在那座故乡的小桥上唱儿歌,在园子里拔青菜。奶奶老了,她的双鬓也会时常看到几根花白的头发;她的双手再也不是当年那双厚实的给我依靠的手,现在只是筋脉突兀……

以后,还有机会吗

我整理好情绪,推开大门,脸上挤出一抹笑,大声喊道:“奶奶,我回来了!”以后我都会回来。那句话我没有说完,因为我觉得,它更像是我对自己的安慰和承诺。

篇3:浅析作文教学中的片段训练

一、激趣融情, 让生活成为写作源头

由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到中年级的片段训练,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学生往往产生畏惧、厌倦心理。怎样让学生平稳过渡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乐中写, 情中写。如写作文《考场上》时, 我发给每人一张试卷, 前面是几道知识性的题, 最后一道题目是“写作文片段《考场上》。要求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默默聆听和观察教室的一切动态, 然后, 以此为素材, 完成本次作文。并告诉他们本次的优秀作品将在校刊上发表。当时学生的热情很高,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事后, 有六位学生的作品在校刊上发表。如王鹤同学写的:“教室里真是紧张, 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 只听见一片沙沙的写字声。我不时回头窥视一下同学们的表情:有的同学伏案疾书;有的同学皱起眉头苦苦思索;有的时而停笔想一想, 又低下头快速地写下来……, 我做第四题时, 一道难题像“拦路虎”把我挡住了。我心急如焚, 直抓头皮……, 仔细琢磨, 忽然眼睛一亮, 嗨, 有办法了。“学生描写得惟妙惟肖, 是真实促成了美文。

二、洞察秋毫, 为写作填砖加瓦

留心观察是写好作文片段的重要前提, 没有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这就要求教师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指导好学生如何观察。为此, 我根据每单元的课文内容及单元作文要求, 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的写作时, 我利用星期六的时间, 带领学生参观了我们南宫市的普彤塔。在参观的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构造到文化的顺序进行观察, 并随时做好笔记。在回来的车上, 我让学生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学生立刻活跃起来, 畅所欲言, 对此是津津乐道。到了星期一, 学生一个不少地把作文交了上来。那一篇篇短文, 足以引起你畅游此地的欲望。

三、仿写续写, 筑写作多种渠道

片断写作, 除了鼓励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以获取写作材料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素材, 让学生结合范文, 进行仿写, 或者循着范文的情节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进行续写。比如, 写《寒冬的早晨》, 我首先设置了一个开头, “已是深冬时节, 早晨愈加得寒冷了, 几经艰苦的心理斗争, 我才不情愿地从极为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 打开紧闭的房门……”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冬天早晨的情景描写出来, 但下文中不要再出现“冷”字, 却要把冬天早晨的冷写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更快就完成了本次写作。

仿写续写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课本上的课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精彩片断, 取其精华,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或者受其启发, 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还不断发现有些课文的故事情节也常留有发展余地, 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 让学生根据常情进行合理想象, 给故事延续情节, 补全结尾。比如, 在教学《妈妈的帐单》一课时, 我向学生提出了疑问, “妈妈发现口袋里的60芬尼后, 表情上有什么变化?她会对彼得说些什么?彼得由此明白了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 写出来”。我认为本次作文的片断练习, 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灵的荡涤。

四、明确目的, 让片断训练, 融入写作整体

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整体, 从低年级的写话, 到中年级的片断, 再到高年级篇的训练,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片断训练, 教会学生融合素材, 写出一些简单的记叙文。比如, 写《欢乐的六一》, 我首先要求学生写环境布置, 然后具体描写一个节目, 再写一写活动中人物的不同表情。最后提出要求, 把这几个片断进行合理的融合, 成为一篇记叙文。我想, 这种做法必将对高年级的写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化为美好的青春记忆

大多数人,无论男女,我相信对异性美的欣赏、向往,都会贯穿其一生。少年甚至童年时代所迷恋的异性对象,往往会在他(她)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大多是美好的。从你自己的叙述来看,你也蛮享受着这种“情不自禁的”、“奇妙的”感觉,就像小说和电视剧中的人物那样,是不?

这位杨老师,看来是蛮成功的。她的出现、她的方式软化了你们紧张的神经,让你们享受学习,这是她的高明之处。

但你一定和我一样清楚,她不可能是专对哪个学生“特别”的,不是吗?她“只要一说话,全班就出奇地安静”,她“只要轻轻地看一眼”,再调皮的同学都会乖乖回到自己座位上——所有同学都感受到了她的魅力。

这样的魅力感染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你信不信?

我的同事有天感叹说:我真是感谢那个老师啊,可是,他要是早点出现会更好!同事有个女儿,从小学、中学开始,一直不喜欢数学课,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下降,几乎要影响到高考。可到了高中她遇上了一个新老师,硕士、刚毕业、不折不扣的阳光大男孩。因为爱上新老师的课,因为一心想引起他的注意,女孩儿对数学的兴趣竟奇迹般复苏了。本来她就不笨,只一个学期就赶了上去,高二开学摸底考时,她进了前10名。

同事那个高兴啊,以后人家一说孩子早恋,她就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奇妙的感情化为学习的动力,不可限量!现在那女孩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化为美好的青春记忆,这只是半句话,还有半句,不要变成噩梦——呵呵,不是吓唬你。

有过一个真实的例子,当然,首先那个女教师有问题,她居然与学生玩起了性游戏,而且不是与一个学生,是同时与两个。两个学生对他们老师的“爱”都非常的热烈。结果一个学生杀死了另一个学生,老师当然负主要责任,但无疑的,这份“爱”对于两个孩子都成了噩梦。

也许我不该提这事儿,因为它扫了你的兴,但我觉得你知道了没有坏处,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比我们想象的懂得更多。另外,我也很喜欢你的老师,原因上面已经说了。

篇5: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每到小年夜,我们一大家总会去爷爷家团聚。爷爷家很大,但在过年时又是那么的小,大人们包饺子、贴春联,而我们小孩会跑到楼下去骑车,做游戏。管他天怎么冷,只要我们几个在一起是会把天气都暖热的程度。饭做好时,妈妈,姑姑或是奶奶通常会趴在窗户上叫我们的,如果很长时间都没叫我们,那大多数是她们聊的也太嗨了以至于忘了我们,我们也正好“乐不思蜀”!

最是推开门的那瞬间,扑面而来的各种香气:饺子香,牛肉香,扇贝香……充斥鼻尖,让人垂涎欲滴。急急忙忙地跑过去,电视前一张大圆桌上放满了菜,各式各样的,去年吃过的去年没吃过的都是会在脑子里想一遍的。然后就是开吃!当然我家的聚会一定不会是各吃各的,都是大家伙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吃着饭看着春晚聊着天,好像各不耽误似的。吃着吃着,吃撑了,喝高了,笑的脸都疼了……

高潮莫过于是春晚倒计时,我们家人会跟着会持人一起喊出最后那十秒“十、九、八…三、二一!过年了!过年了!”每次我都觉得好像真的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

伴随着春晚的就是他们大人的狂欢了——搓麻将。至于我们小孩儿多半是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麻将声睡着的。第二天清晨不管在哪醒来,第一件干的事就是往脑袋下面摸,因为总会有红包等着我们,虽然最后还是要上交的,但一时的欣喜总是有的。

篇6: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了屋子,我烦闷地望向天空的月亮,心情仍得不到舒缓。“吱呀”一声门响,母亲推开了我的房门,我不耐烦地瞟了一眼,缓慢低下了头,仍旧拧着眉头看着题目。母亲没有说话,看了几秒钟,又悄悄地把房门拉上出去了。我不再企图使乱如麻团的大脑理清头绪,母亲却再次推开了房门,我正要发作,母亲却对我说:“跟我去个地方吧!”语气不容置疑,虽然我心里满满的不乐意,但母亲硬是把我拉出了房门。

母亲推出了她的电动车,我自觉地坐到了后面,晚上风很大,我紧紧依靠在母亲的后背上,月光映在母亲白里泛黄的皮肤上,美极了。路上的枫叶被风吹起,梧桐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我正纳闷儿母亲到底想要带我去哪里时,突然一个猛刹车,我清醒了。

母亲停下,把车支好,我跟随在她的后面来到一片草地,这片草地坦荡如砥,一阵风吹来,整个草地波浪翻滚,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躺上去舒服一下,但碍于面子,我没有去做,母亲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自己先躺了上去,我便也随母亲一样躺了上去。

好舒服啊!我好像回到了婴儿般,正躺在摇篮里看天上的星星,温柔包裹了我,让我那么放松、那么惬意。草地美极了,在月光下的映照下草地是暗黄色的,好像一片黄色的地毯,草尖儿还泛着点儿银光,就好像露珠摇摇欲坠。侧身,向草天相接处望去,天空中闪耀着片片星光,这大概就是“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场景吧。

期末考试给我的压力好像被削减了一大半,大脑神经也放松了许多,我浑身轻飘飘的,感觉灵魂都得到了净化。我和妈妈聊学习、聊生活、聊理想……我们不再是母子,就好像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不觉已月上中天,我们不得不回家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离开了这片图画般的草地,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记忆片段。

第二天的期末考试,我没有以往的紧张,也考出了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篇7: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空气中洋溢着泥土的芳香。班主任兴冲冲地推门而进,高声说:“同学们,快准备准备,我们去下面操场拍毕业照!”一霎时全班沸腾,大家兴致勃勃地排队下楼,有说有笑,好不快活。终于站到了摄影机前,这才发现我竟然有一丝紧张,不禁哑然失笑。后排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商量着一会儿拍照时做鬼脸,不小心被班主任听到,惹得她怒目而视。

终于要正式拍摄了“来,一,二,三”我们高呼“茄子!”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尽情绽放,拍完之后,我们争着跑去看底片。“哇,老师你怎么没开美颜!”不知哪个女生吵嚷了一声,引起众人一片哄笑,照片上的我们脸上漾着微笑,展示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令人羡慕。老师说,给我们30分钟的休息时间,让我们好好放松一下。我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望着天空,突然想起一句诗:“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环顾母校的四周,心中感慨万千,就要离别了吗?我站起身走到校园每一处我热爱的地方——桥头处的两行柳树,西南角那棵参天耸立的松树,校门口那棵挂着大钟的合欢树……我抚摸着它们的树干,倾诉我的不舍。

“啪”的一声,将我从回忆中惊醒,手中的相册不知怎的落在地上。我小心地捡起,再一次看一眼我的毕业照,轻笑。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勾起你的回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

篇8:谈谈作文教学中的片段训练

初中阶段, 记叙文是作文训练中占主要地位的文体。中心明确, 语言生动活泼, 结构完整, 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要使文章写得生动, 必须借助各种描写方法, 诸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法。而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这些方法若在课文中出现, 绝大部分学生能指出它的类别, 可一旦自己写作文, 就想不到运用, 或是不习惯用, 或是用得不贴切。为了让学生熟悉每一种描写方法, 产生熟能生巧的效应, 我们不妨结合课文, 引导学生做些片段训练。如老师要求学生采用神态和心理描写, 体现一个人快乐的情绪或是沮丧的心情。字数在一百字以内, 十五分钟完成后进行交流。限时训练, 加快学生的思维速度;当堂交流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100字左右的篇幅也不长, 很少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快乐或沮丧, 这种体验在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 要求也比较直观, 因此一般学生都能提起写的兴趣。写完之后交流评价, 不仅仅停留在谁好谁坏这一水平上, 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好, 好在哪里?差, 差在哪里?这样写, 可以, 但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写得更贴切、恰当?让学生体会到, 即使能使用描写方法, 也有好坏之分, 提起他们尝试、比较、探索、修改的兴趣, 由被动训练转向主动探索。

这种训练与课本上的范文结合起来, 边学边用, 效果当然是不错的。学生听懂分析, 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 学以致用, 才是目的。为了使学生对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我特地补充了自读课本《第二次考试》中对陈伊玲亮丽音色的侧面描写, 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选材, 有一位同学这么写道:

主考官严老师坐在椅子上, 公布考题:简要地自我介绍。考生们一个个说长避短, 严老师一个劲地摇头。这时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 一个角落里传出窃窃的笑声, 他却不慌不忙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把人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望着这个貌不出众的小个子, 人们的目光带着疑问或是不屑:你能夺走那唯一的名额吗?低头不语的严老师也为这短暂的沉默抬起头, 看见那小个子成竹在胸的神情, 目光中闪过一丝希望……“我认为浓缩就是精华!”一语惊四座。严老师不禁脱口问道:“你的姓名是……”

这位学生对正面、侧面描写手法的理解很正确, 在练习中有模仿, 有创新, 把一个貌不惊人却极有才智的考生的特点, 通过考官及众人的神态, 严老师脱口的问语及他自己的语言表现了出来。正、侧面描写结合得很自然。

其他学生听了介绍之后, 颇受启发。不仅减却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相反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

因为这种训练的要求比较明确, 学生较易接受, 若与大作文配合起来训练, 并持之以恒, 则会有实效, 至少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的片段训练还可以同词汇积累联系起来。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 我觉得课文中的词汇量还是不少的, 词语教学也为教师所重视, 学生对生词能读, 会写, 可默, 就是不用。所以, 有的学生写作文时, 素材有, 却不知用哪些词语确切地进行表达。以往, 为改变这种只学不用的状况, 通常用造句的方法, 但一个句子往往无所谓好与坏, 一个词也只有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才能辨其优劣。

巩固新学词语时, 连词成短文的作文片断训练亦可一试。一方面让学生记住了字形, 懂了它的意思, 另一方面是学会了把它自然地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我在教学时, 发现常用词语较多, 于是, 我选了一些词语, 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 把它们自然地写入一段短文, 文字在二百字以内。这个练习不仅仅是一个连词成文的游戏, 也是训练学生构思的一个方法。

我原以为学生们多半会写不好, 但出乎我意料, 他们对这个练习也很感兴趣, 有一位学生写得还不错。

在“企业该如何管理”的讨论会上, 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她表现不俗。有人冥思苦想了几天几夜, 说出的十句也抵不上她一句, 她对“企业该如何管理”所发表的独特见解, 令众人刮目相看。一位华裔商人邀她共进午餐。席间, 商人说:“我千里迢迢从国外回来发展事业, 一直想找到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做我公司的总经理, 今天听了你的演说, 使我感到, 你做这一类工作应是游刃有余, 你能接受我诚意的请求吗?”“当然, 我很喜欢这工作。”“公司刚起步, 一开始你的薪金或许不够高……”“先生, 我的确很需要钱, 但我更需要的是另外的一些东西, 比如我管理的企业的前途, 比如您的真诚……”“我希望你明天就来我公司, 不, 今天下午就来……”

这位同学根据这些词语, 想象了一个场景, 虽然字里行间透着稚气, 但那些词语用得还是很自然、很合理的。看得出, 她的确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即使考试中出现词语类的题目, 我相信她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我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学生反映:开始不习惯, 只有拼凑词语;后来发现用得不好, 就注意读书, 加深理解, 现在已渐渐习惯, 想象力比以前丰富了, 有的话知道怎么讲了。我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发现:通过学生对词语的运用, 我对那些词语的印象也加深了, 作文指导变得具体可行了。

篇9:那些年,记忆中的经典片段

记忆中的修炼

那些年,我们都还年轻。作为初入江湖的菜鸟,我们四处寻找着合适的修炼地。于是,摩崖洞、黄龙洞、苗人洞、桃花源、海贼洞等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很多时候,在这些地方进行修炼的队伍旁,会有一个落单的身影弱弱地询问:“队伍还有空位么?组一个,我会很勤快的!”许多人都曾扮演过这名落单者。

那些年,我们曾经大闹燕王古墓,为了一睹春三十娘的芳容,也为了与终极BOSS玄霄一较高下,更为了极为丰厚的经验奖励。我们在古墓九层经历了成百上千次战斗,只为保住场景中央那圆形的修炼圣地。

那些年,许多人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带着宠物修炼,于是便诞生了“单刷宝宝”。从此,在众多热门修炼地的某处,我们总会看到一人一宠战群怪的景象。

那些年,在野外杀怪修行的日子很枯燥,一起练级的队友们总会你一言、我一语地没事找事,以此来缓解枯燥的氛围。于是便诞生了许多对金童玉女、神雕侠侣、痴男怨女……记忆中的副本

那些年,初入江湖的我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因此错信了一些谣言:

谣言A刷棋不能用技能,否则会加快棋子刷新速度;

谣言B与BOSS战斗时不能吃红药,否则BOSS会自动加血;

谣言C.BOSS身上冒红光时,要把他围住,然后普通攻击。禁止使用技能尤其是怒气技能,否则BOSS会出群攻伤人。

那些年,我们特别喜欢挑战“苏州三环”副本,与三个BOSS及其喽哕斗智斗勇。

在“一个都不能跑”副本中,我们漫山遍野地追杀伪宋兵;接着堵在桥头,击杀溃逃的敌人;最后与BOSS余毒过招,武当弟子的“如封似闭”绝技能让我们安全度过余毒的“暴走”阶段。在“除害”副本里,我们准备三种方式对付红熊王:第一种,稳打稳扎,端了狗熊们的老巢;第二种,利用控制技能在半路将红熊王击杀,不给它逃回老巢补给的机会;第三种,强悍的队伍会将红熊王及喽哕拉到一起,来一场大混战。在“剿匪”副本里,我们摸索出一个让BOSS葛荣落单的方法:进入副本后,收宠物;然后由一名队员骑上坐骑闯入寨中,将BOSS葛荣引出来,自己立即隐身;接着再有另一名队员施展定身等控制技能,将葛荣控制住;其他队员不要出手攻击。如此一来,跟随葛荣而来的小怪便会自动散去,葛荣就成为了孤家寡人。

那些年,我们开始频繁地参观燕子坞,饶有兴致地观看由段誉、慕容复与王语嫣领衔主演的感情戏,顺便从慕容复身上带走一张神符,只为锻造出传说中的神器。

那些年,许多人在挑战大缥(即高难度的缥缈峰副本)副本时,被哈大霸一锤砸死、被桑土公毒针毒死、被乌老大一刀剁死、被不平道人与卓不凡联手气死、被李秋水剑雨射死……在一片哀怨声中,小缥(难度较低的缥缈峰副本)副本来了,从此我们开始反虐缥缈峰众BOSS。

那些年,我们在生死擂台上与十二名杀星较量。我们最喜欢以帅哥林充为首的四大属性攻击BOSS,因为他们毫无威胁;最讨厌粗犷的李魁,因为他会释放瘟疫,让忽略了站位队伍吃尽苦头。

那些年,我们在四绝庄里与阂墨切磋书法,与秦韵谈论琴技,与陶青欣赏名画,与庞企下棋博弈。我们第一次发现:儿时厌恶的琴棋书画,竟然也能变得如此有趣。

那些年,我们终于有机会亲历原著中那驰名天下的“少林英雄大会”,庄聚贤和他的基友冰蚕,一度成为许多玩家心中的梦魇。在恶人丁春秋那里,我们第一次带着BOSS转圈圈。

记忆中的宠物那些年,玄武岛上到处是我们的足迹。有的人在岛上抓宠物;有的人在岛上打蛤蟆;还有的人想去和护岛神兽攀关系,结果被不解风情的神兽送到了地府里。那些年,江湖中的侠士们喜欢老虎与骏马,因为它们看起来威风有型,而且战斗力强;巾帼们则迷恋萌得一塌糊涂的北极熊,尤其是粉色的熊熊。于是,在洛阳城大街上,你经常会看到一群侠士带着一群老虎或骏马溜达;在夜西湖里,经常会有俏丽的女侠对北极熊倾诉心事。

那些年,培育二代宠物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情之一,也是致富的一大途径。每天,我们都能在世界频道中看到“帅哥宠物找老婆”、“美女宠物求包养”等话语。

那些年,幻化丹突现江湖,宠物们终于可以摇身一变,变成各大BOSS的模样。于是,满大街都是棋王、宋姜、哈大霸等“BOSS”横行。

那些年,江湖上开始流行带两个宠物,一个协助战斗,一个灵魂附体。附体珍兽,珍兽中的战斗兽!

记忆中的PK

那些年,我们最喜欢在洛阳擂台上切磋武艺。“不带宠物不吃药”的规矩,就是从那时兴起的。一路走来,洛阳擂台上演绎出无数以弱胜强的传奇故事。

那些年,我们喜欢参加一个叫做“华山论剑”的竞技活动。每逢活动开启,无数玩家便会涌入华山,为自己的师门而战。九大门派之间,抑或混战、抑或联盟,个中乐趣一言难尽。

那些年,那一年,为了争夺陵墓副本的主导权,我们战斗在凤凰平原,在抢夺旗帜的过程中,许多人练就了上乘的操作与逃命功夫。

那些年,我们喜欢在镜湖解决江湖恩怨,因为那里没有杀气惩罚,而且地势险要(盘踞着混江龙BOSS),是天然的野外战场。后来,有了洛阳古战场,帮会间的恩怨便转到了古战场上。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绵羊穿过洛阳大街。(PS:失败一方会变成绵羊,被迫横穿大街。)

那些年,我们有了飞蝗石暗器,有了神器武魂,掌握了修炼心法的途径……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然踏入了高手行列,传统的战斗方式被颠覆。

记忆中的生活

那些年,江湖中的男男女女头上都戴着一对“兔子耳朵”,虽然看上去有些滑稽,但为了那强大的属性值,再难看也值了!

那些年,每到周末“双倍跑商日”,帮会里总是热闹非凡,每一个人都想在分享跑商的荣誉与利益。如何分配跑商名额,成为了帮主们幸福的烦恼。

那些年,江湖各地都可以看到辛勤劳动的生活玩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给我们带来了高质食品、灵丹妙药、极品装备,也让自己赚得钵满盆溢。

那些年,我们养成了每天参加“幸运快活三”的习惯,为了那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大奖,也为了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河东悍妇”柳月虹。

综述

篇10: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题记

冬至的南方,寒风呼啸,光秃秃的树木矗立在刺骨的寒风中。周围的几根草儿,围绕在树的身旁,挤成一团,相互取暖。冬至的城镇,外面却十分热闹。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外面嬉闹玩耍,我则在家中与母亲一起做汤圆。

我趴在桌子旁,饶有趣味地望着妈妈做汤圆。白花花的糯米粉儿倒入一个大盆,极像那冬日里洁白而细腻的雪。温水倒入盆里,花白的糯米粉迅速融合在一块。乍一看有点像在跳双人舞。等着糯米粉与温水融合在一起后,妈妈将糯米粉揉成糯米团。白净浑圆的糯米团,与小孩子白净的脸蛋一模一样。

捏一团儿糯米团子压平,裹入芝麻糊或红豆糊,包裹起来,浑圆的汤圆儿就滚在桌子上,像那正熟睡的小白鸭。我跟着妈妈做,不一会儿我的脸像极了白色的花脸猫。妹妹和爷爷直指着我,捧腹大笑。没多久,汤圆做完了。我望着着滚圆的白汤圆,像极了小孩子胖嘟嘟的脸。

汤圆在热水锅煮着,咕嘟咕嘟的声响,仿佛是冬至来到的欢快歌曲。“卖汤圆,卖汤圆,小二郎的汤圆是甜又甜……”小妹们边拍手边唱着我耳熟能详的歌谣,我坐在椅子上,进入了小二郎卖汤圆的铺子。

“叮咚!”门铃忽而响起,入门的是风尘扑扑的父亲。父亲笑着着将鞋脱掉,一把抱起小妹。一家人快乐地笑着,聊着。汤圆出了炉,我和小妹跑到餐桌前,等着汤圆的到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摆在眼前,我经不住等待,首先匀起一个送入口中。“烫烫烫!”刚进口的汤圆又被我吐出,我可怜巴巴地看着母亲。她哈哈大笑,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篇11: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这天我早早来到了学校,老师给我们每俩人编成一队,每人发了三个苹果,我正好与班长陶思恒一个队。

不一会,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好又多超市,开始了卖平安果之旅。大家刚踏进超市,走在最前面的老师便大声叫卖起来:“卖平果了,10元1个。”围着看的、问的人多,但是看看、问问就转身走了。看这情况,我又害羞又害怕,根本不敢开口了。

我们分头行动。班长拉着我的手朝对面走,前面是一位哥哥带着一个穿着淡绿色连衣裙的的漂亮姐姐。班长向大哥哥笑着问:“要平安果吗?”哥哥好像没听见,于是班长跑上前大声说:“哥哥姐姐买两个平安果吧,我们的果子漂亮又好吃,吃了会平安幸福的哦!”大哥哥看着她笑着说:“小家伙们嘴好甜,这么会讲话,我买下了。”班长手里的货全买完了,可我手上的一个都没推销出去。

中途休息时我嘴里的面包一点味都没有,满脑子都是怎么把我的平安果买掉,像班长那样主动点,还要找合适的人说恰到好处的话。

休息完后,我们进入第二次卖平安果之旅,我和班长第一个冲进超市,我们一起问了一个又一个,一直都没推销成功。最后我盯上一个留着金色长头发的阿姨,加速冲在班长的前面,将手下中的平安果送到阿姨面抢先问:“阿姨是想买平安果吧?我这有,买给家里在的叔叔和小朋友带一份平安吧!”阿姨睁大眼睛看着我惊讶地说“你是那个学校的这么会说明话,是老师教的吧?看你聪明可爱就买你的吧!”就这样我也卖了两个平安果了!

篇12: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好友说,他也应该收藏一下,免得到时候再忘记了!我说俩个人的记忆力总好过一个人的,因为好友亲家小妞的生日就在不久以后,到时候万一自己忘了的话,希望叶子能够提醒一下,叶子,说好的!

记得小的时候自己的脑子里就,不会去记过多的时间,一年中好像只要记住自己的生日就好了,可是长大以后却有了一些社交,也有了一些必须要基础的日期,自己的手机收藏路里记着好多人的生日,好朋友家孩子生日,老姐家俩个孩子的生日,小妹家两个孩子的生日,小弟家一个孩子的生日!

总之整个手机收藏路里好像就是记了一些零里琐碎的事情。好友叶子说这大概就是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吧,也是我们成年人的记忆!

好像需要记住太多的事情和太多的时间,多么幸运,有一些日期还是不用专门去记忆,因为他就会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比如结婚纪念日,伴侣的生日,自己孩子的生日,自己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这些特别亲近的日子,好像不用提醒,就能够记清楚!

可是有一部分日期却需要我们拿备忘录来记,尽管如此,还是经常就忘了!

有的时候想一下,还是小时候比较好,只需要记住自己的生日就好了,然后一年总是盼着自己生日的时候可以吃到好吃的,虽然小时候的生日并没有蛋糕,但是小时候的日子也比较单纯!

不像现在的日子过的那么复杂,好像每一个生日都应该标配一个蛋糕,除了自己的生日!

篇13: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一、“微作文”之必要性

一般地, 初中作文教学任务中, 规定每两周左右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习作, 每学期至少完成8篇。对于这种规定, 教师总是会循规蹈矩地完成, 但学生却总是疲于应付, 常常是“苦不堪言”。相对而言, 他们更喜欢不定期的多写几次二三百字的片段, 哪怕总体写作字数远远超过4800字。当然我们不是因为学生写作的字数更多, 而选择运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微作文”、“微日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除了“兴趣”的因素之外, 我们更要追求作文训练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1.“大作文”常常耗时低效

事实上, 每个语文老师训练“大作”都有这样的过程和体验:首先, 单独写一篇大作, 之前要进行作前指导, 常常会审题、立意、构思等对学生进行地毯式的“狂轰滥炸”, 而且, 基本是每“写作”必“轰炸”, 但是, 学生往往厌烦这些个老生常谈的理论和老师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假设”, 因而总不得要领;然后, 学生苦思冥想, 百般煎熬, 花一个多小时写完;再然后, 老师收齐作文之后也就会“收藏”起来了, 因为往往还有阅读教学、考试、背诵默写等等其他语文老师必做的琐碎工作, 一耽误, 学生的大作便搁置一边, 等手头琐事忙完;接着, 批改可能已在一周之后, 焦头烂额改完又是一周之后;最后, 进行评讲, 此时教师已忘记本次训练的初衷, 学生也忘记当时为什么就这样写了, 评讲便多少有点“鸡同鸭讲”的互不认同, 缺少了心意相通, 搞得大家身心俱疲, 而收效甚微。

而且, 大作写完, 常常会发现, 学生无非是选材不够新颖了, 或者描写不够细腻了, 或者首尾没有点题了等等, 这些每次都有而且是写了大作还没有改得了的通病。假如再次训练, 可能还会存在这些问题, 因为他就是不会描写人物, 他就是不会渲染环境, 他就是不会首尾照应。教师只是笼而统之的训练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学生并不能很在意自己的个性问题, 他会下意识的注意:我的作文偏题吗, 完整吗, 字数够了吗……每次这样的游离于训练重点之外的写作, 真是浪费时间啊。而一个学期又有几个这样的周期呢, 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便真的只能“顺其自然”了。

2.“微作文”恰恰及时高效

其实, 我们仔细分析, 除了语文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外, 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写出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 对于初中学生即便是初一的学生而言, 也不算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只不过是写作质量不够高罢了。而事实上, 就如同一个人不够健康一样, 并不是全身需要治疗, 只是某个局部需要对症下药而已。各个学生在作文上所缺失的能力并不会有很多, 有的只是不会进行细致的描写, 有的只是没有环境渲染的意识, 有的只是语言不够生动形象……

所以, 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妨“以点带面, 各个击破”, 而“微作文”训练, 正好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靶向”攻击。发现学生不会描写人物, 可以分别训练肖像描写片段、心理描写片段;发现学生不会进行环境描写, 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写景片段, 可以写风雨, 可以写日月, 可静可动, 可以时间为线可以空间为索;觉得需要训练点题, 可以给出主题情景只写开头或结尾;认为要训练结构谋篇, 可以只写开头结尾中心句过渡句……

没有字数的硬性规定, 用时科学;也可以三番五次的反复训练同一写点, 以达到实效为终极目标。而且课上、课后都可完成, 学生在第一时间自主展示, 班级里互相取长补短, 教师随即、随机批改, 不拖拉。这些就是微作文的及时与高效, 对于学生作文训练而言何愁没有时效与实效呢?

二、“微作文”之训练智慧

如果把那些耗时低效的整篇大作训练化作针对性强的片段写作训练的话, 用于一次大作训练的所有时间, 我们可以进行四五次不同训练目的、多种训练形式的片段写作练习, 时间的充裕往往可以给我们教师更多机会对学生进行微作文的智慧训练。

1.以读导写, 水到渠成

比如, 学生在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时候大多不能很好的抓住人物特征, 不能耐心的进行细节刻画, 我们可以在学习了阿累《一面》中关于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之后, 及时指导训练学生完成一篇人物肖像描写的片段, 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并及时进行展示评比, 一堂课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完成这个训练任务, 课后可以继续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亲人, 再完成一篇小练笔, 第二天就可以择优在班级展板上展示, 学生因为会写、有内容写而产生写作兴趣, 有的时候有些学生还会在老师不要求的情况下, 自发再写第三、第四次, 进而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 并主动交过来批改, 老师可以及时评点, 这样“短平快”的训练方式可以一下子将学生写作中的一个难点在不经意间给突破了, 学生有了写作的热情, 某个专题的“微作文”在班级里形成“大汇聚”, 更会给所有学生提供很多的写作素材和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潜质, 既训练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又见缝插针的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范文资源: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和于漪的《往事依依》, 可以训练对于学校生活和关于老师的片段描写;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 可以训练环境描写及运用修辞表达的能力;学习了《阿里山纪行》和《美丽的西双版纳》, 可以训练学生写作导游词;学习了《背影》、《故乡》, 可以训练学生写出点题式的开头……而学生往往能在其中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而作文教学哪有举步维艰的窘境, 各种必需的写作技巧便水到渠成了。

2.因地制宜, 瓜熟蒂落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 除了在专门的作文课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写作和在语文阅读中相机训练之外, 平时的班会课, 包括课间的交流, 我们都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来一段“微作文”。班会课上, 关于“节俭”、“感恩”、“宽容”等话题的探讨、辩论、演讲, 可以让孩子们积累很多的事实和理论素材, 有的学生出口成章就是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学校举行运动会、重阳节去敬老院、参加校外实践野营活动等等, 这些时候肯定少不了孩子的“微作文”训练, 然后及时提醒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进行加工锤炼, 一篇篇鲜活的作文还需要“榨”出来吗?

而周末假日, 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投身到自然的怀抱, 走上社会体验别样的生活, 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将不同的体验写作各种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小短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作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 学生会乐于去写。我们农村有许多活动, 像元宵节赶集、清明节上坟、钓龙虾包粽子、播种与收获等, 城镇孩子就比不上农村孩子感受深刻, 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每当孩子们有机会“体验生活”, 便会满载清新醇香的“微作文”而归。

我们不仅可以就地取材, 还可以相时而动,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 还可以通过指导写日记, 办手抄报, 黑板报, 向校刊和校外投稿等形式来进行练笔, 当孩子们有了足够数量的文字训练之后, 600字的大作字数便不再是他们心头的一道坎儿了, 很多孩子会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将一些“千字文”写在自己的“片段练习”本子上, 每天办公桌上总有那些富有个性的文字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就看完并欣慰着, 哪有死板完成大作时的机械与憋闷呢?

正因为“微作文”训练的灵活与智慧, 学生不必兼顾了结构而忽略了选材, 不必斟酌着语言而忘记了主旨, 甚至满足于字数而拖拉着结尾……学生能够消除写成篇作文的厌烦情绪和恐惧心理, 反而更容易在随性的文字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于不着痕迹之中将各种生硬的写作套路应用得游刃有余。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都会逐渐提高, 语言素养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而我们足可以将“微作文”创作之“微小”不经意地成长为“微妙”!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中, 相对于大作训练的耗时低效而言, 选择片段训练进行“微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而“微作文”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更具优势。而且语文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教材、利用生活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微作文,片段训练,时效性,实效性,智慧训练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作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2]陶国富.《创造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5月出版

[3]叶昌.《农村初中学生片段式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2年4月.http://www.lwlm.com/xiezuozhidao/201204/647605.htm

篇14: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片段

周末,我会一时兴起,蒸上一锅包子。发面、调馅、擀皮、包、蒸,一个人一忙就是两三个小时。忙到最后,自己倒不一定能吃多少,分发给朋友去吃,倒比自己吃更开心些。很多时候,我更喜欢享受做事情的美好过程。做事的时候,一点一点将自己的爱意融入其中,心情始终是愉悦的,甜美的,累倒不怎么觉得了。重过程远比重结果幸福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的衣物并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总有积压和浪费。在某个闲暇时刻,我会将衣柜里的衣服折腾出来,重新进行一番试穿搭配,总会发掘出来那么几套与以往不一样感觉的穿法来,比买了一件新衣服还有成就感。或者,干脆将不穿的衣物整理打包送给他人,或捐给某个福利机构。腾出更多的空间,让衣柜更简洁明净,也好让新买的衣物有地方存放。整理衣物的过程,也是整理心情的过程。

某天中午,接到一个北京区号的陌生电话,以为又是什么无聊的骚扰,原来竟是《中学生报》的一个编辑。她说我的一篇文章被录用了,向我核实通联地址,好寄送样报和稿费。我这才想起,那篇文章是半年前和一个朋友聊天后写的。朋友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不但抽烟,还偷家里的钱。我向朋友提了一个建议。朋友回家试了,果然有效。于是,我据此写了一篇小文。投出去之后,一直没动静,早忘了这回事。没成想,半年后,有了反馈。

有一天,发现天空中的云彩很美,便拿了相机去距离市区不远的一处有经幡的戈壁滩拍照。我站在天地之间,仰望、倾听、感受。这个时候,流云正如梦似幻地在天空流动,风轻轻吹过地面的经幡,整个天地之间似被美好的祈愿充满。那一刻,我看到花朵在体内盛开,雨丝从心头飘落……

这些生活中美好的片段,有时竟会让我幸福得流下泪来。

篇15: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作文

我们跟着爸爸来到他所在的工作的地方,租了房子住。在我们搬去的那天,笑容可掬的房东奶奶就热情地帮我们搬桌椅,收拾房间,还倒茶给我们喝,让我觉得陌生的生活也有了一丝阳光。

在我们想象中,房东一般都是吝啬鬼,守财奴,尖酸,刻薄的。但是我们的房东奶奶很和蔼可亲,当天,她还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吃饭,妈妈微笑地说:“我们搬到这儿,您帮我们那么多,怎么好意思到您家去吃饭呢?”房东奶奶拉着我的手,粗糙的手磨砺着我的手,亲切地说:“一回生,二回熟嘛。”最后,在房东奶奶的盛情邀约下,我们去他们家吃了一顿晚饭,饭菜虽然不丰盛,席间充溢着满满的温馨和情谊,这是记忆中吃过的最美好的饭。

每当房东奶奶从她城里女儿家回来,总是提了很多吃的。她把我当亲孙女一样,给我衣服穿,吃的东西就更多了,每一次,我都极不好意思,但房东奶奶却总是拉着我的手,带着满满的慈爱。

记得一次,我老家的外公生病了,爸爸妈妈要回老家一趟,就拿了点钱给我,让我去街上的小店里去吃饭,可是房东奶奶说小店里的东西不干净,而且价钱特别贵,没有家里的好,于是就叫我去她家吃,她还怕我一个人睡觉会害怕,就让我跟她一起睡。因为房东爷爷去世得早,家里只剩她一个人,也当作陪她。

晚上,我睡着睡着感觉有什么声音,睁眼一看,原来是房东奶奶看我把被子踢开了,起来给我盖被子。她见我醒来,就说:“把你吵醒了,我看你没盖被子,所以我就帮你盖上。”听到这句话,我感动地说:“谢谢,奶奶。”

五年后,我们搬进了大房子,她还来祝贺。她虽然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是她像亲奶奶一样爱我,在这五年里,我们早已成了一家人,她不但在生活中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行为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一家永远也忘不了她!未来的我,一定好好报答您的爱!

篇16: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那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二天,要考数学。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复习着:有的绞尽脑计在做数学练习,有的在东问西问,补足上课没听到的知识,还有的同学在祈祷着……

“叮叮叮……”校园的上课铃声伴着老师的脚步来到。只见老师双手抱着一打雪白的试卷,严厉地说:“这次考试,希望同学们考好!”说完,教室的空气似乎在瞬间凝固了。

试卷传下来了,我们都在认真地做着。在不经意间,我发现在我前排左边在一个同学在翻数学书。那时我真恨不得马上告诉老师,可是告诉老师有会影响到我们的友谊。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告和不告这两个词在我脑海里较量着……

已接近下课的时候,那个同学似乎已经做完了,他沾沾自喜地把试卷放在桌角等老师来收……

“叮叮叮”下课了,我们把试卷交上去等老师批改。第五天,老师来评讲试卷,只见她面无表情地说:“期中考试,不但是你们的第3次考试,更是综合考试。虽然某些同学分数高,但不正大光明。请期中考试作弊的同学站起来。”原来老师早就知道了!真是恶有恶报。

篇17:青春的作文 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一是怕分数考得太差,不如别人,会觉得很丢脸;

二是怕考低了会失去老师的宠爱;

三是回到家里又怕被父母责骂。

其实害怕考试的人远远不止我一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因而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这样也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我希望同学之间不以成绩分差生好生,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师要多给我们鼓励,老师的鼓励对我们帮助很大,能给我们提高自信心,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家长则不能因为考试分数低就对我们训斥,这样会使我们对家长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当我们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时,会使我们有“压抑感”和“委屈感”,家长的宽容和理解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篇18:“太阳部落”的那段青春记忆

和每个平凡的周六下午一样, 我和宁冲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地游荡。记不清到底是我唆使宁冲, 还是她怂恿我, 总之我们鬼使神差地跑去当时刚刚成立的校园广播站“应聘”。我们都没有想到, 那个干瘪海绵般挤不出半滴水的周六下午, 那间昏黄漏风的小屋里的一小时, 以及那张写着“金王耳头痛丸”的无聊广告传单 (用来测试普通话水平) , 对我, 对宁冲, 对我们的高中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唯一记得的是, 在我们胡侃一通后, “头目” (广播站站长) 猛地一拍桌子:“就你们俩了!”像极了评书先生, 一拍惊堂木就钦定了主角们的浮浮沉沉。

于是我糊涂却清楚地成为校园广播站的一员——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糊里糊涂进来的, 糊涂的是不知该怎么清楚地混下去。

然后宁冲和我认识了柏桦、仲明、骨文、菜青虫、RaRa、二刀……从轮廓硬实的校园里冒出来这样一群鲜活可爱的人。

“柏桦”这个名字让人浮想联翩。你可以想到朴树深情演绎过的某个小树林, 和小树林旁边的小村庄;你还可以想到一个梦想在若干年后造出神舟N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大男孩儿, 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地练三步——他就是柏桦。

仲明喜欢历史, 能精确地背出M事件发生在×年×月×日。私底下我还看过他写的两篇文章——《罗马——怎样将地中海变成内湖》和《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让人叹为观止。

骨文是古典型骨感派才女, 是一个绝对的好人。每次聚餐, 她总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再等我们主力部队如秋风横扫落叶般一扫而光。

菜青虫在思想上是一标准的愤青, 在物质上则是地道的小资。我曾见她写了整整二十三页纸来声讨我们的校规, 还叫嚷着什么“罄竹难书”。她也有过一顿吃掉我两个月生活费的壮举, 但这并没有妨碍她的可爱。

(二)

若干天后, “头目”通知我们为宣传新生的广播站做策划。我们一大帮子人聚在那个昏暗的小阶梯教室里, 七嘴八舌地讨论广播站的名字和台标图案等问题。在经过了四小时近似聊天的会议之后, 我们决定用手掌的形状作台标——掌心向内, 手指向外, 形如放射的阳光。这样, 一个新生团体“太阳部落”校园广播站就诞生了, 它还有一句颇为响亮的口号—“太阳部落, 太阳不落”。

那个晚上的夜空格外明朗。我们望着每个人脸上、手上的水粉颜料哈哈大笑, 彼此嘲笑着各自天真的想法。骨文想一个人背着帐篷去神农架听鸟叫, 而被仲明笑称是去当人猿泰山;柏桦说想去当兵, 而宁冲却说等到那个时候已经天下太平无仗可打了……

还记得当时定下的栏目是这样的:

周一:“时间之河”

周二:“B小调之后”

周三:“青春之羽”

周四:“宇宙之夜”

周五:“静寂之丘”

虽然每个人各自分管一个栏目, 但几乎每个人都热衷于客串他人的栏目, 甚至有人发展成为“播音狂”, 每天都在那里心急火燎、手忙脚乱地到处找音乐, 找材料, 赶稿子。我们在广播里聊小说、玩过的游戏、旅行过的地方。

那个时候是我整个高中阶段最快乐的时光。每天仿佛都是晴朗而干燥的秋日, 心旷神怡。今天我与宁冲还常在电话里说起这段日子。两个人先是放声大笑, 最终沉默不语——谁都知道, 一生仅此一时。

(三)

日子依旧不紧不慢地过, 我们依旧每天下午上下九十七级台阶, 横穿整个学校坐到广播室里听民谣、摇滚来消磨时光, 依然和大家聊新片、新书、新专辑。只是仲明已经行色匆匆地离开。他借给我的厚厚的《奥德塞》还在, 那个顶着一丛乱发、从厚厚镜片后射出光芒的少年已经毕业, 回到那个有海风和椰子的家乡, 静静地看着白色的海鸟在天空中飞翔。他寄过一张明信片回来, 写道:“我们如海鸥与波涛的相遇似的, 遇见了, 走近了。海鸥飞去, 波涛滚滚向前, 我们也分别了。”

原来的广播站拆迁了, 新建的站点在图书馆的底层, 更新了设备, 也更大了, 用“头目”的话说, 二十四平方米的友情空间变成了无限。只是出现的人越来越少。升入高三的我们面对月考成绩单, 心情总会有些起起落落。宁冲的小提琴一直放在那里, 已积满了灰尘。

后来, 广播站正式交给了下一任广播员。我们光荣退役, 然后又继续在学习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和柏桦在走廊上遇见, 微笑, 点头, 擦肩而过。回到教室埋头狂画函数图象, 心里隐隐作痛。月考作文评析的时候, 看到菜青虫八股式的总—分—总, 想她狂批×××的那份意气风发, 心生幽怨。骨文则很不幸地在ABC中挣扎, 人也更加骨感。

毕业前的那天晚上, 我们聚在一起吃火锅, 继续说一只苍蝇飞进火锅的故事, 继续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 在腾起的水雾与弥漫的香味中, 感到彼此的笑容还是那样真切。那天晚上, 有人喝了四碗火锅油, 我们在空旷的广场上排着队跳兔子舞, 在学校漆黑的操场上踢看不见的易拉罐……

然后, 分别。很奇怪我们竟没有两个人在同一地方的, 全部都散落在天涯海角。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武汉……现在想来, 那些在记忆中已被蒙上一层厚厚的灰的片段, 突然间又都清晰起来, 接二连三呈现在我的面前。仿佛又回到那间小屋, 那些虫下绿芙、黄叶秋风、鸣鸟翻飞的下午。约好大家都不写同学录, 因为我们不在一起了, 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保留不说再见的权利, 以预约美好的希望。

(四)

我们从时间的火车上

茫然地被推向叫做“明天”的地方

路过通往成熟的美丽与残酷

一路欢歌

一路哀伤

等到青春已化作感伤的泪

记忆在岁月的流沙里无影无踪

往昔在黯淡的眼神里抖落尘土

我会翻着这本尘封多年的日记

看年轻的已衰老

单纯的已世放

那片姹紫嫣红

流落远处

我们的故事已经结束

我们的道路才刚刚起步

门内是伤痕

篇19:关于连队读书的记忆片段

新兵连的生活,整日被紧张和忙碌所充塞着,赶到休息日,时间也大都耗在那乍一看好像“面包”(班长语)的内务上,只有在每个星期三的晚上,才有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问。这个时间要求用来写信。跟周围的战友比起来,我要写的信不多。空出的时间,我又翻出那两本诗集。坐在我旁边早已不再写信的班长也在翻书,是金庸的《天龙八部》。

新兵连要结束时,班长找到我,说,你小子是不是会写诗?要不你帮我写几首“情诗”?我跟对象处好几年了,还没给她写过一封像样的信呢。在班长手底下这么长时间、他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给我交代任务。我一口应承下来。接下来就开始每天琢磨词,想一句就赶紧记下来,直到我新兵下连后被借调到连部。

我到连部,是因为连队文书回家休假,就找到了我——比其他兵多读了几年书的新兵顶两天。相对班排的按部就班和紧张,我乐得连部有大块的时间来看书和帮班长写诗,但这会儿只有海子和汪国真的诗可以让我借鉴,总觉得还不那么够劲。我很快想起离我们部队十几公里外的小镇上有一个旧书摊。这个旧书摊是我刚来部队在小镇车站下车时,目光越过那逼仄的车站出口后发现的。

没过多久,我便在一个星期天借了炊事班的自行车直奔小镇。要走的路是山路,去時没觉得用了多少时间,找到那个旧书摊时,才刚到晌午。书摊很小,书也不多,但有一堆《诗刊》,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版的,也有几本写着90年代的字样。书并不便宜,1块钱1本,我查了查共有40多本。我跟摊主砍价,几次三番后,最终以每本7毛钱成交,总书款是30块钱,几乎就是我当时1个月的津贴。我小心地把40多本《诗刊》装好捆在车货架上,便往部队赶。也许是因为有些劳累,我往回没走出多远就觉得屁股被车座磨得厉害,40多本《诗刊》越发沉重起来,只好骑一会儿,下车走一会儿。就这样一步挪一步地快到傍晚时,一辆解放车从后面跟了上来。原来是我们部队汽车连到镇上粮库拉豆油的。我停住脚时,解放车也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几个老兵,七手八脚地把车跟我一起掀上了后车厢。我突然发觉这些衣服上满是油渍的老兵竟也那么可爱。

我的一大摞《诗刊》还没有读完时,连队文书回来了,我帮班长弄的那首“情诗”也按时寄给了她的对象,结果班长不跟我说,我也不敢去问。我重新回到二排四班当我的列兵和战斗序列中的步枪手。我们连队读书的兵其实不少,遇到休息日时,连队图书室往往会挤满人,但时间长了百十本书都会被翻看几遍。于是,有人来翻我买的《诗刊》,不幸的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三翻两翻后,悄然地把书放回原处,再对我用别样的眼光瞅上好半天。

1996年夏末,连里分来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姓初,一来就住在我的下铺。连长跟我们说,排长是军校里的才子,写了很多我后来一直在努力学着写的东西。连长说的这些话我很相信,因为接排长时还有装满了两个麻袋的书。

连队晚上九点半熄灯,按要求任何屋子都不能再有光亮。排长喜欢看书,但白天时间大都跟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只能晚上点着蜡烛看。排长晚上看书时,宿舍都挂着窗帘。每次我在屋里帮忙挂好后,都要跑到外面看看有没有露出光亮。排长看的书很杂,除了当时流行的小说,还有诸如余秋雨、史铗生和周国平的书。蜡烛放在我们床头的办公桌上,排长捧一本书或在铺上或在桌子上看,我就躺在上铺借着蜡烛的光晕也看。

排长书看得很晚,我也很少在他合上书之前睡去,几乎每晚我们都会翻到深夜。因为宿舍很小,每天早晨起来,我的鼻孔下面都会有两道浅浅的灰迹,那是被蜡烛的油烟熏的。进入10月后的一个晚上,约是11点多钟了,我不知道排长看的是什么,我在翻几本刚从连部淘来的《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生活》什么的。突然,宿舍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我们部队政委。政委后面还有几个人,除了我们连队干部,好像都是机关的同志。政委没有多说什么,先是问我看什么书,又转过身把排长的书从桌上拣起来,我看清了书的封皮,是一本小说集,那个时期正是文学界评论“陕军东征”的辉煌时期。桌子上除了小说,还有几本历史和理论方面的书。翻了几本后,政委转身边往外走边说,挺好挺好,别太熬夜了,注意早点休息。

政委查铺的事说过去也就过去了,连队干部没有谁再提起过,排长跟我也依旧每天晚上点着蜡烛看书。到12月中旬时,机关突然来通知,先是要排长到组织股帮忙,接着是借调我到宣传股当战士报道员兼图书管理员。指导员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宣布完后,我回到宿舍还觉得有些发蒙,等整理完我自己的背包和排长的办公桌时,我发现我用来盛放那些蜡烛泪的军用罐头盒已经装满了,心似乎也跟着释然了。

数年以后,等我重新回到连队,成为当年那个连的排长时,我发现连队读书的兵多了,读书的兵也不再像我那时候跟排长一样在深夜里共用一只蜡烛,连队的学习室每天都要开放到很晚,遇到节假日甚至可以开灯到午夜。

上一篇:【外企必备】常用句型大盘点下一篇:宁静的反义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