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换节

2024-05-01

对换节(共9篇)

篇1:对换节

大班绘本教学《对换节》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理解感受故事幽默、风趣的故事内容。

2、了解、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

3、初步引导幼儿体验阅读识字的乐趣。活动准备:

1、PPT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节日吗?今天许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有很趣的节日,叫“对换节”。(出示PPT封面)

2、师:你们知道对换节吗?你觉得对换节是个怎样的节日?(幼儿猜测3—4)

3、师:对换节到底是个怎样的节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PPT,理解故事内容

(一)出示PPT

1、师:对换节这天,大人和孩子要对换一下,爸爸妈妈上幼儿园,小朋友去上班。早上六点钟,(按音乐“当当当„.”)对换节正式开始啦!

2、师:咦!天亮了,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3、师:这个小男孩叫乔利,乔利又在做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天亮了,平时爱睡懒觉的孩子都早早起了床,给爸爸妈妈冲牛奶,因为他们已经变成“大人”了。爸爸妈妈现在是小孩子,还甜甜的睡在被窝里。

(二)出示PPT

1、师:乔利好不容易叫醒爸爸,可爸爸太调皮了,迷迷糊糊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乔利在干什么?他累吗?头上都怎么?

(满头大汗:就是说做事很累,头上都冒出了很多汗)

2、(情境表演)师:老师也来当一回调皮的小朋友,谁来帮我穿衣服?

3、师:刚刚你帮老师穿衣服累吗?当大人碰到调皮的孩子太辛苦啦!乔利费了好大的劲才给爸爸穿上衣服,所以以后你们要自己学会穿衣服。

4、师:爸爸妈妈上幼儿园啦!你觉得他们在幼儿园会做些什么呢?

(三)快速出示PPT 4.5.6.7

1、(出示4幅图)师:爸爸妈妈在幼儿园真开心,他们可以用小碗小勺吃点心,听老师讲故事,骑木马,玩滑滑梯,还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玩着玩着,他们高兴的唱起歌跳起了舞。

3、来,我们也一起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幼儿和教师听音乐跳舞)

(四)出示PPT 8.9.70.11

1、师:爸爸妈妈都上幼儿了,在幼儿园玩得可开心了,那他们的工作谁来做呢?小朋友都去哪里了?那小朋友今天会过的怎么样?

2、师: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先去看看马路上怎么了?(出示PPT8)为什么会这样?

3、师:哇,整个城市都乱了,因为小朋友驾驶技术差,没有人指挥交通,几万辆汽车都挤在一起,人们一步路也不能走。

4,师:不得了,家里又发生什么事啦?为什么?

5、师:自来水管道漏水,没有人会修理,一条街变成了一条河,太糟糕了。

6、师:餐厅里又会变成怎样?是什么原因?

7、师:小朋友还没学好炒菜的技术,炒糊了八百多盆菜,弄得手忙脚乱,一团糟。

(手忙脚乱:事情很乱,手脚都忙不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餐厅里小朋友忙乱的画面

(五)、出示PPT 12

1、师:这一天太可拍了,他们脸上、手上、腿上都怎么样了?(受伤了)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了这么多事,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2、师:小朋友们忙了一天,才知道自己的本领太小,还要学很多东西。现在才明白爸爸妈妈的工作有多辛苦。

(六)出示PPT 13

1、师:你们听!(放钟声)晚上钟声响了,对换节结束了。

2、师:乔利回到家,他和爸爸在干嘛?他对爸爸会说些什么?

3、小结:乔利忙了一天,知道平时爸爸有多辛苦,他抱住爸爸说:“爸爸您太辛苦了,我再也不调皮,我要做一个好孩子。”

三、完整欣赏。

1、师:今天,许老师讲的这个节日有趣吗?那叫什么节呢?

2、带领幼儿阅读故事。

三、对换游戏

1、师:对换节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你们想跟老师对换一下吗?

2、请3—4名孩子上前当老师,教大家学本领。

3、小结:今天我可真开心,希望小朋友们好好学习,以后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好吗?

执教老师:许秋妹

2013.4.16

篇2:对换节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觉得成为大人就可以做许多不能做的事,却不能体会成人的辛苦。故事《对换节》通过讲述在“对换节”里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对换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大人也很辛苦!也让大人明白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学会相互尊重、体谅。活动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大人、孩子对换后的不同变化,并尝试成人角色,体验成为老师、保育员阿姨的乐趣与辛苦。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对换后大人、孩子的不同变化。

2.尝试过自己的“对换节”,体验做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的乐趣与辛苦。

三、活动准备

1.《对换节》故事教学课件。

2.教师物品:钢琴、黑板(铅画纸、记号笔)、衣服、书。保育员阿姨物品:抹布、垃圾桶、拖把、扫帚和簸箕。心形信纸、黑色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1.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名字。

出示封面,提问幼儿: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叫“对换”?猜猜“对换节”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2.欣赏故事,感受大人和孩子对换后的变化。

讲述故事第1—6页,提问幼儿:对换节里,小孩子做什么?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为什么不快乐?

小结:对换节里,小孩子做大人的事,他们忙都忙不过来。

讲述故事第7—11页,提问幼儿:对换节里,大人做什么?他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对换节里,大人做小孩子的事,他们很轻松、很快乐。

讲述故事第12—16页,提问幼儿:对换节里,整个城市发生了什么?

小结:对换节里,整个城市都乱套了。

3.大胆表述,体验对换。

提问幼儿:你愿意尝试一下对换节吗?你想和谁对换?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幼儿园里的大人——老师和保育员阿姨,你可以做哪些事情?这里有许多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的东西,你可以选一选、用一用。

幼儿体验做老师和保育员阿姨,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写信表达。

提问幼儿:你刚才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讲述故事第17—19页,提问幼儿:故事里的对换节结束了,大人和孩子各有什么感受? 现在,你还想和大人对换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就像故事里的小孩一样,很想做大人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本领还不够,很多大人的事我们还不能做。但是,我们可以把最想做的大人的事情和想对大人说的话写下来、画下来,说给大人们听。

五、活动延伸

篇3:对换节

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最常见的故障之一[1,2]。发生换相失败后,直流电压迅速降低、直流功率减少、直流电流增大,将影响相连交流系统的电压、无功、潮流、谐波等,进而形成复杂的交直流相互作用[3]; 如果控制不当,还可能引发后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随着±800k V以及后续的±1100k V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建设和投运,直流输电系统容量越来越大,其发生换相失败时对系统的扰动也更为严重,须引起进一步重视[4]。

换相失败的诱因很多,可归纳为直流输电系统自身故障和交流系统扰动两大类,在实际工程中,后一类原因引起的换相失败最为常见[5]。

文献[6]推导了逆变器熄弧角的表达式,指出直流换相失败受换流母线电压、换流变压器变比、直流电流、换相电抗、交流系统频谱特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文献[7]分析了单相交流故障合闸角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将换相电压时间面积作为评价直流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强弱的指标。文献[8]仿真分析了故障引起换相失败后,控制保护的动作特性。文献[9,10]对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总体来说,现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的原理分析和普通模型仿真,其控制策略的实现方式以及使用的仿真模型等,与实际工程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对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预防和抑制换相失败的控制策略本身研究较少,能够结合实际直流输电工程的定量对比分析则更少。

本文根据规划设计中的灵州-绍兴±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建立了RTDS仿真模型,与实际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样机[11]构成闭环仿真环境。在此基础上,分别实现了目前直流工程中两种最有代表性的逆变侧控制策略,两种策略的明显区别在于稳态工作点所处的控制器区间: 一种是稳态工作点处于定电压控制器工作范围,简称为定电压控制策略; 另一种的稳态工作点处于定熄弧角控制器的工作范围,简称为定熄弧角控制策略。

论文重点对比了逆变侧这两种控制策略,仿真研究了逆变侧交流系统同等故障条件下,两种策略的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及其换相失败后的控制行为,从而评价两种控制策略对直流换相失败的预防和抑制效果。

2 控制策略

2. 1 基本控制器

按控制对象区分,直流系统有三种最基本的控制器: 定电流控制器、定电压控制器和定熄弧角控制器。

通过设置电流裕度,正常工况下,整流站由定电流控制器维持直流电流恒定; 逆变站则工作在定电压控制或定熄弧角控制状态,维持直流电压稳定。

定电压控制器和定电流控制器一样,主要功能是比例积分调节器,调节器的输入是参考值与实测值的偏差,输出为触发角指令。

现有的研究表明,换流阀的熄弧角过小是引起换相失败的根本原因[2]。定熄弧角控制器的目的就是维持熄弧角γ为参考值以保证足够的换相裕量,避免换流阀熄弧不彻底时重燃导致换相失败。定熄弧角控制器分预测型和实测型[12]两种,其中预测型定熄弧角控制器的原理如下。

对熄弧角的控制是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超前触发角β来实现的。如式( 1) 所示,β为换向重叠角μ与熄弧角 γ之和:

逆变站的直流电压为:

式中,Udi0和Udi0N分别为理想空载直流电压及其额定值; dx和dr分别为换流变的相对感性压降和相对阻性压降; Id为直流电流; Id N为直流电流额定值。可以看出,对于恒定的γ角,当直流电流增大时,逆变端的直流电压将降低,即当逆变站运行于定γ控制时,在低频下具有负阻特性。

逆变站的直流电压还可以表示为:

根据式( 1) ~ 式( 3) 并忽略相对阻性压降dr,可得:

对式( 4) 引入电流项修正,可使它在暂态情况下具有正斜率,有利于提高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即得到修正的定熄弧角控制器,如式( 5) 所示:

式中,Io为电流指令。

稳态情况下,Id等于电流指令Io,式( 5) 所确定的β可使逆变侧运行在定γ 状态; 暂态情况下,Io保持不变,当Id因扰动而变大时,控制器将减小β角,使得逆变侧电压增大,导致直流电流Id将减小; 当Id因扰动变小时,控制器将增大β角,使得逆变侧电压减小,导致直流电流Id将增大,从而回到稳态工作点。

由修正的定熄弧角控制器得到的触发角为:

2. 2 控制器的配合策略

定电流、定电压和定熄弧角控制器各自计算的触发角指令需要策略配合,形成最终的触发角指令。现有的直流输电工程中,根据控制器实现方法及参数配置划分,主要有两类控制器配合策略,其中一类是三个基本控制器依次限幅的配合方式,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下,三个控制器各自计算触发角,其输出依次限幅。熄弧角控制器的输出作为电压控制器的最大值限幅,电压控制器的输出在逆变侧作为电流调节器的最大值限幅,在整流侧作为其最小值限幅。通过控制器的参数设置使逆变侧的稳态工作点处于定熄弧角控制状态; 仅当电压偏高导致定电压控制器的输出小于定熄弧角控制器的输出时,定电压控制器才具备调节作用。我国的葛南、三常、三广、三沪、德宝、呼辽、向上、锦苏和哈郑等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基于这种控制器配合策略。

另一类控制器配合策略通过选择和切换基本控制器获得触发角指令,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下,电流偏差、电压偏差和熄弧角偏差经过归一化处理,控制器选择逻辑根据整流/逆变状态进行选择,在整流侧,电流偏差与电压偏差相比较,较小值被选择作为换流器的控制偏差; 在逆变侧,三个偏差相比较,最大值被选为换流器控制偏差。通过控制器的参数设置,逆变站通常处于定电压控制状态,定熄弧角控制器仅在特殊工况下作为最小熄弧角限制器起作用,避免熄弧角过小而连续换相失败。天广、贵广I回和贵广II回等直流输电工程采用了这种控制策略。

3 试验设计

控制策略的选择及实现方法将确定直流系统稳态和动态过程中的行为,对直流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关注上述两种控制策略本身对逆变侧换相失败的预防和抑制效果,通过设计对比试验开展定量分析研究。试验方案设计如下:

3. 1 试验环境

为获得接近实际工程的仿真数据,本文以灵州绍兴±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为基础构建RTDS仿真模型,与实际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构成闭环仿真环境。针对2. 2节所述的定熄弧角和定电压两种控制策略,分别实现两套控制保护样机软件。样机软件与工程软件在程序结构、算法策略、任务分配、执行顺序和周期等方面一致,因此仿真结果与实际工程相似度较高。

3. 2 试验方案

对换相失败的发生概率进行定量研究是一个难点。本文设计的试验方法在逆变站交流母线处模拟单相带过渡电阻接地故障,以过渡电阻阻值表征交流电压跌落的幅度。

在相同工况下,设置不同的过渡电阻阻值,进行多次试验,可获得在某一控制策略下,发生临界换相失败时的过渡电阻阻值,从而建立以临界过渡电阻阻值表征换相失败概率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两种控制策略的临界过渡电阻阻值,可反映出两种控制策略对交流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的抵御能力。

3. 3 试验条件一致性

为了准确对比两种控制策略本身的效果,试验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以排除其它影响因素对换相失败比较结果的干扰。主要措施包括:

( 1) 分别设置定电压控制策略和定熄弧角控制策略中的控制器参数,使两种控制策略下稳态工况基本一致。

在定电压控制策略中,其定电压控制器的参考值为800k V,使逆变站正常工况下处于定电压控制状态; 逆变侧换流变分接头为定角度控制,控制目标为γ在( 19. 5±2) °; 其定熄弧角控制器参考值为17°,通常情况下不起作用,仅作为γ角最小限幅。

定熄弧角控制策略中,在逆变侧定电压控制器的参考值上增加一偏移量,参考直流电压为810k V,使逆变站正常工况下处于定熄弧角控制状态,与之相配合,逆变站换流变分接头控制目标为定直流电压( 800±4) k V。为获得相同的稳态工况,将定熄弧角控制器的参考值设为19°。

每次试验前校核稳态工况,确认可能影响换相失败的各种因素条件是一致的,逆变侧γ角应稳定在19°左右。

( 2) 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刻的交流相位对换相失败有较大影响,在RTDS模型中设定故障发生相位角为70°,故障持续100ms。

4 仿真结果

4. 1 临界阻值试验

采用第3节所述试验方法,分别针对定熄弧角和定电压两种策略,设置不同的过渡电阻阻值,进行多次逆变侧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试验,并记录临界换相失败时的过渡电阻阻值。试验工况为单极功率控制,定功率3200MW,结果如下。

( 1) 定熄弧角控制

经过多次试验,该工况下,接地电阻小于等于28Ω时发生换相失败,高于28Ω时不发生换相失败。

定熄弧角控制策略下的换相失败波形如图3所示,其中UAC为三相交流电压,UDL为直流电压,IVD为换流器D桥三相阀侧电流,GAMMA为逆变侧熄弧角测量值。约0. 015s时逆变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瞬时逆变侧熄弧角降到5°左右,换相失败发生,阀侧电流IVD迅速降为0,直流电压降到0. 5pu左右。随后,定熄弧角控制增大了γ角,防止了连续换相失败。0. 115s时交流故障消除,直流系统逐渐恢复原先的工况。

( 2) 定电压控制

多次试验测得该工况下的临界过渡电阻阻值为28Ω,与定熄弧角控制策略的临界阻值一致。

定电压控制策略下的换相失败波形如图4所示。故障发生时刻,逆变侧正处于定电压控制状态,直流电压下降,导致定电压控制器将减小γ角; 由于交流故障和定电压控制器的作用,γ角降到0°左右,换相失败发生; 此时,逆变侧切换为定熄弧角控制,熄弧角增大; 后续由于直流电流较低,逆变侧再切换为定电流控制,直到故障切除,系统逐渐恢复原工况。

4. 2 不同功率水平的比较

通过4. 1节的对比,在定功率3200MW时,两种控制策略预防换相失败的效果相当,为进一步验证该结果,在多个功率水平下重复上述试验,测得的临界过渡电阻阻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各种功率水平下,两种控制策略的临界过渡电阻阻值基本一致,即两种控制策略预防换相失败的能力相当。另外,不同功率水平、多次试验得到的临界阻值稳定一致,也表明本文提出的以临界过渡电阻阻值表征换相失败概率的定量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直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两种逆变侧控制策略: 定熄弧角控制策略和定电压控制策略; 提出了以临界过渡电阻阻值表征换相失败概率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特高压直流工程控制保护样机和实际参数RTDS模型构建的闭环仿真测试环境下,仿真对比了两种控制策略对换相失败的预防和抑制效果。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 1) 两种控制策略本身对换相失败的预防效果基本相当。事实上,分析多年来的实际工程运行统计数据可知,采用上述两种控制策略的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都有过发生换相失败的记录,且从其发生次数、频率上看不出明显的差异。

( 2) 逆变侧的定电压控制策略,当交流故障导致直流电压下降时,定电压控制器的调节方向是减小熄弧角,提升直流电压,这与预防换相失败需要增大熄弧角相反; 直到切换为定熄弧角控制器作用时,才减小触发角,增大熄弧角。控制器切换时间对预防后续换相失败有重要影响。

篇4:电动汽车自燃对换电模式提出挑战

自燃说明将电池和汽车本身分离存在风险,也说明了看似简单快捷的换电模式其实并非易事。电动汽车运行时,电池和汽车本身是一个整体,电池组运行是否稳定与汽车自身各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息息相关,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Management System)也在时时与汽车的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并进而控制电池组的运行,使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采用换电模式时,新换上的电池与原来的电池如果标准规格不完全统一,不同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完全匹配,或者电池与车身的连接如果不稳固等等其他因素,那么汽车运行时,电池组就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汽车出故障需要更换零部件时,人们都喜欢用原厂件,而不喜用副厂件或者其他零部件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大客车和中巴车主要采取换电模式,从推广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换电模式比较适合有集中充换电站设施支持的公共交通,而小型纯电动汽车推广数量不多,目前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模式,不过,杭州市首批运营的30辆纯电动出租汽车都采用了换电模式,杭州在推广纯电动出租汽车时还曾大力宣传过这种模式的好处。

在电网方面,国家电网是换电模式的拥趸,该公司采取“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模式,并且在今年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计划中,明显加大了充换电站的建设规模。南方电网此前主推充电模式,但是最近也开始尝试换电模式,并与以色列Better Place公司合作。

以上说明换电模式在中国有相当大的市场,不仅是因为换电本身方便快捷,而且因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轻用户的经济负担,因为省去了购买电池的高额费用,因此,“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快速充电”的模式已经被部分企业和专家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纯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建议大力推广。此次自燃事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冷却部分人对于换电模式的热情。

实际上,电动汽车的自燃事件并不新鲜,只不过此次杭州的纯电动出租汽车被暴露在了公众视线中而已,之前我国也曾发生过几次电动汽车的电池起火导致车辆燃烧的事件,但并不为广大公众知晓。一位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纯电动汽车的自燃没有、也不会比传统燃油汽车更多;自燃事件,即使在运营中,也不是不可控,所以它的风险也不是不可控的。

众泰表示,已经将自燃车辆交给专业的独立第三方检查,我们期待关于此事的调查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换电模式不会因为此次自燃事件而失去市场,充电模式也不会因此重新占上风,这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也有各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隐患。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中国的电动汽车推广到底采用换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这是由汽车供应商、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决定的。

篇5:对换节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分段理解对换节中大人和小孩的不同经历,能较完整的讲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有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价值分析:能大胆交流,对故事感兴趣。)

1、你过过什么节日?你听说过对换节吗?那你觉得什么是对换节?

小结:对换节就是相互交换的.节日,可以是物品的交换,也可以使角色的交换。

2、你觉得什么是角色的交换?

小结:角色的交换就是大人做一天的孩子,孩子做一天的大人。

3、你觉得角色交换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过渡语:那你们说了这么多对换节里可能发生的有趣事情,让我们一起去故事中看看吧!

二、故事欣赏(价值分析:理解对换节中大人和小孩的不同经历,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1、(PPT1)当当当,早晨六点钟,对换节开始啦!乔利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乔利做大人后会是什么心情呢?

2、(PPT2)对换节里,乔利和爸爸在做什么事?

3、(PPT3—5)续讲故事。

过渡语:对换节的早晨真有意思,小孩做了大人,既要为爸爸妈妈准备早餐,帮爸爸穿衣服,还要送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做大人可真辛苦啊!

4、对换节里大人做了孩子后,在幼儿园里过的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从书的第11页看到第15页。

小结:对换节里大人在幼儿园里唱歌跳舞,学本领,无忧无虑,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真是太快乐了!

5、那对换节里的小朋友们去上班后都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从书的第16页看到书的第21页。

小结:对换节里的小朋友们做了爸爸妈妈后把城市弄得一团糟,才知道自己的本领太小,才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有多辛苦!

9、随着夜晚钟声响起,对换节结束了,看到乔利和爸爸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他们会在说些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价值分析: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有爱父母的情感。)

1、完整欣赏故事。

篇6:对换节

【设计意图】

《对换节》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能满足孩子时期渴望长大成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生活的欲望。特别对没有宽松、缺少民主氛围的家庭来说,孩子们都会产生当大人的愿望,也可以过把瘾管管他们。结合周末设计“快乐的对换节”活动,在休息日延升体验“快乐的对换节”,针对马上要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大班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既能满足孩子当大人的愿望,体验照顾、关心孩子的快乐,也能及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淘气和讨厌,会增加父母的负担,造成父母的不愉快。将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体谅父母及早懂事起到推进作用,同时通过故事可以让小朋友了解、体验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激发孩子渴望长大、进一步爱自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帮助幼儿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对换”和“对换节”的含义。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用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进行记录。

3、激发幼儿渴望长大和从小好好学本领的愿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课件

2、设计纸张、构线笔,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换”、“对换节”含义

1、出示文字:对换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什么叫对换?可以什么和什么的对换?

2、出示第三个文字:节

这是什么字?连起来读一遍。对换节又是什么意思呢?以前你们过过什么节?有谁过过对换节吗?对换节会是什么样的对换呢?

(二)比较阅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1、出示洋洋得意的小明和爸爸的图片

(1)看:原来今天的对换节是谁和谁的对换呀?

(2)淘气的小明今天做爸爸心理怎么样?为什么小明爸爸这么高兴?

2、出示满头大汗、疲惫不堪的小明图片

小明爸爸怎么啦?他为什么会满头大汗、累成这样呀?

3、出示愁眉苦脸、无可奈何的小明

(1)小明又怎么啦?小明为什么不高兴呢?

(2)小明爸爸和爸爸儿子正在吃晚饭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小明爸爸有办法吗?

(3)这时,当、当、当对换节结束了,看,谁把灯修好了?他是怎么做的?

(4)小明的对换节过去了,这时的小明觉得怎么样?会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三)设计、交流,拓展对换思路,激发渴望长大的愿望。

1、小明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对换节?你们想不想也来过个对换节?对换节除了跟爸爸妈妈对换。还可以跟谁对换?

2、设计对换节活动:先想想跟谁对换?再想想对换后做些什么事?可能会出现什么麻烦?怎么处理?

3、幼儿介绍、讲解对换节

4、我们都要争取做个能干的人,遇到问题想办法,祝大家过一个快乐、有趣的对换节!

(四)活动延升:激励孩子们过一个快乐、有趣的对换节。

教学反思:

故事中有“对换节”,小孩子可以做大人做的一切事情。故事通过讲述在对换节里大人和小孩角色对换后发生的有趣事情,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大人很辛苦!也让大人们清楚,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对换引发了互相尊重、体谅的思考。

篇7:土地对换协议书

甲方:(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

兹有……村委会村村民甲方与乙方自愿将土地进行永久性对换。

甲方土地四至为:东至??土地,南至??土地,西至??,北至??。

乙方土地四至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公路。

以上协议经双方同意,特立此据为凭。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年月

篇8:对换节

关键词:肛瘘切除术,护理干预,换药,止痛

在肛瘘切除术患者中, 因术后换药而引起的住院期不适是患者最大的心理阴影[1], 提高对该类患者住院疼痛的控制及减缓尤为重要。现截取我科2009年4月-2011年5月188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行比较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8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患者为常规组及疼痛干预组。常规组88例, 男65例, 女13例;病程1~3个月, 平均1.6个月;年龄29~78岁, 平均44.8岁;疼痛干预组100例, 男79例, 女21例;病程1~5个月, 平均2.3个月;年龄33~73岁, 平均49.3岁。

1.2 干预方法

患者入院后早期明确诊断, 行相关辅助检查, 完善术前准备, 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

1.2.1 在换药过程中常规组嘱患者先行排便, 后用消痔协定方药液 (本院自制的中药煎剂) 坐浴10min, 轻柔去除纱布, 消毒棉球消毒创面, 再予无菌纱条填塞, 每日1次, 视污染程度可添加换药次数。

1.2.2 疼痛干预组于常规组换药干预基础上术前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行换药前访视告知, 坐浴后创面用微波照射15min, 术后第1~3天换药前的半小时口服止痛片1粒, 在患者心理充分准备时开始操作, 做好换药器材准备, 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 注重患者隐私, 动作轻柔, 语言得体, 操作完毕行相关饮食、大便、伤口宣教。协助患者恢复平卧位, 整理床单及操作器械。

1.3 评价标准

(1) 疼痛等级评估:通过患者自我描述行疼痛评估, 疼痛分轻、中、重3级, 并行患者0~10分评分, 分数高为疼痛级别高。如患者换药后未出现不适症状为无疼痛;需服止痛药为不可忍受。并记录疼痛时间、创面痊愈时间。 (2) 满意度标准:在术后6天调查, 内容患者自行书写, 不记录问卷姓名, 患者填完后放入规定回收箱内保存, 避免患者因心理负担引起人为性误差。问卷分值≥75满意, <75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案例资料输入SPSS13.0行相关数据分析, 如结果提示P小于0.05,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疼痛情况比较

行数据两分类有序秩和检验, H=3.10, r2=4.38, P<0.05。2组在换药疼痛情况间区别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时间比较

疼痛评分:t =75.12, P<0.01;疼痛时间:t =40.85, P<0.0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时间比较差异, 行2组随机t检验分析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护理满意度:χ2=9.23, P<0.05;护理评分:t=9.99, 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评分差异具统计意义。见表3。

3 讨论

3.1 结合本组例研究, 常规组及疼痛干预组在相同手术条件、等同术后止痛、对照、抗炎治疗后, 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常规组疼痛可接受 (轻+中级) 为72例, 占81.8%;疼痛干预组为92例, 占92%;术后6天行护理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及评分, 对患者问卷行统计后提示, 常规组满意71例, 占80.7%;疼痛干预组95例, 占95%。疼痛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较常规组高 (10.2±3.2) 分。数据分析后提示均具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后, 疗效满意, 疼痛常为患者术后的最大不适感, 随着“无痛医院、无痛治疗”的渐渐普及, 对疼痛的控制亦是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提高的关键点之一[2]。结合患者临床工作及经验对护理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3.1.1 换药前疼痛护理措施

3.1.1.1 护理人员对患者需热心, 体贴患者, 尊重患者隐私, 耐心听取患者主诉, 理解患者疼痛感受, 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提前制定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每个患者术后护理前需对患者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充分熟悉, 可显着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工作中注意保持幽默感, 亦可在时间、内容允许范围内与患者讲轻松笑话, 减少患者疼痛;建议患者换药前少量进食, 提高疼痛耐受度[3]。

3.1.1.2 指导患者保护伤口敷料, 对患者排便过程中出现术口、敷料间粘连时, 嘱患者切勿牵拉及硬性处理, 应行温水浸泡粘连处, 待其粘连松解时轻柔揭去;对坐浴患者授予提肛运动法, 提高患者肛门收缩能力[4];可适当加入中药洗液促患者伤口加快愈合。坐浴后嘱患者侧卧屈膝位, 轻轻撑开肛门口皮肤, 暴露创面用微波照射, 换药前30分钟口服1粒止痛片。换药操作前准备好换药器材及耗材, 注意换药钳是否光滑, 避免刮伤术口引起患者疼痛。

3.1.2 换药操作中疼痛护理措施:协助患者摆好侧身屈膝体位, 松除腰裤至大腿中下部, 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嘱患者平静、深呼吸, 放松肛门处肌肉;换药中可予利多卡因5ml+100ml甲硝唑注射液冲淋术处, 手法轻柔, 引流条放置正确, 避免反复、用力过大、过快换药而致肛门肌肉应激性收缩引起操作过程中纱布解除及引流条放置难度大[5]。换药中需认真观察及记录肉芽组织及创面愈合情况, 对坏死组织需及时清除, 不留假腔。

3.1.3 操作后疼痛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卧床休息15~20分钟, 建议患者食用清淡食物, 控制饮食量, 勿食热、辣类物质, 可适当补充香蕉、蜜糖起润便功效[6]。保持定时大便, 便时勿用力过度, 拉伤术口, 对便秘患者及时行通便药物或灌肠治疗。患者术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不宜久坐, 轻度运动可提高臀部血流运动, 促病情恢复。

3.1.4 鼓励患者看电视、阅读、听柔和音乐等, 以分散对疼痛注意力。指导术后患者行慢节律呼吸松弛训练, 可有效减轻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虑及极大程度控制术后疼痛。在患者行各种放松训练 (深呼吸、慢节律呼吸) 中可适量辅以轻音乐, 使患者从疼痛状态中完全解放出来。

3.2 结合本例研究, 患者常规组中, 疼痛评分较疼痛干预组高 (2.33±0.04) 分, 疼痛时间较疼痛干预组长 (22.1±2.0) 分钟。在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因肛门部位神经敏感性高, 对刺激忍受阈值低, 在加之排便时细菌的直、间接污染致伤口污染可能性高, 故对患者需勤换药, 保持引流通畅, 加强消炎治疗, 促进肉芽生长。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患者积极配合者, 换药疼痛度较小, 所以对患者的操作前宣教, 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直接关联到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程度及住院质量的提高。疼痛护理干预在减少患者术后换药引起的疼痛外, 亦加强了换药的顺畅度, 提高换药有效率, 给予护理人员观察术口的充分时间, 评判及处理术口时间延长, 促进患者术口的恢复速度。

3.3 减轻疼痛、减低术后不适度是疼痛护理干预的目的, 加强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速度, 可使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 也是患者护理工作追求满意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张摇.肛瘘术后循证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12) :66-67.

[2]Duff S, Sagar P, Rao M, Dolling S, Sprakes M, Hamlin PJ.Infliximab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mplex anal Crohn’sdisease[J].Colorectal Dis.2011 Sep 7.doi:10.1111/j.1463-1318.

[3]刘艳.循证护理应用于肛瘘术后恢复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07 (12) :45-46.

[4]Patti, R, Arcara, M, Padronaggio, D, Bonventre, S, Angileri, M, Salerno, R, Romano, P, Buscemi, S, Di, Vita, G.Theeffectiveness of the topical use of 0.2%glyceryl trinitrateto decrease post-hemorrhoidectomy pain and to improvewounds healing.Chir Ital, 2005, 57:77-85.

[5]潘琼.肛瘘术后应用红油膏纱布换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34) :220-221.

篇9:资材管理及对换料项目总结

 降低人工点料入库的繁琐,在客户库房点料取料,资材数量及种类繁多,人工点料效率极低,记录易出错,利用手持机解决该问题。

 库房所有资材电子信息化管理,入库出库盘点无需再进行纸张操作。提高效率降低人工账本出错机率,查询也更方便快捷。

 生产的各个机种所使用资材种类及数量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查阅  可以预算库房剩余资材还可生产多少产品。

 配料出库过程,通过软件流程进行更规范的管理,根据选择的机种,轻松生成配料后的电子出库单,按照手持机指引一步步完成出库内容,简单快捷。

 手持机盘点,自动生成盘点报表,盘点工作的繁琐程度将大大降低,盘点结果准确度将会更高。

 生产线对料功能,通过强制性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复查,严格的杜绝了资材搭载错误,最终导致批量产品错误的结果。

 当生产线需要续料时,采用空料盘换新料盘的流程,通过条码对比的方式防止换错料的事故发生。

 所有软件操作及手持机操作均通过工牌工号登陆,责任清晰明确。 点料机点料数量信息可直接打印为条码粘贴在盘带上,杜绝手写,使资材的清点工作更轻松,减少出错环节。通过对设备的改造,现对二维条码及一维条码的扫描都可以很好的支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对换节】相关文章:

上一篇:化学学习网站下一篇:年事业公共基础知识汇总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