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2024-04-19

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通用7篇)

篇1: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每个空格1分)①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②非学无以广才。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表达远隔千山万水朋友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前六题每题1分,第⑦题2分)(1)____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2)伤心秦汉经行处。(3)受任于败军之际。(4)俄顷风定云墨色。(5)山重水复疑无路。(6)持节云中。(7)“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之重的绝妙好句有“载不动许多愁”。请你写出描写“愁”的古诗词(连续两句):__________。

3.请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抽刀断水水更流。②,秋水共长天一色。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古诗词中许多诗句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言精意丰。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用姜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施展宏伟抱负的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1.现代文阅读(19分)

(一)(9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④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⑤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⑥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轻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外文言阅读,完成小题 周公吐哺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①子之鲁()②及七年后()③于是卒相成王()【小题2】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2分)

我 之 所 以 弗 辟 而 摄 行 政 者 恐 天 下 畔 周 无 以 告 我 先 王 【小题3】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字义。(4分)

1.阅读卢梅坡的《雪梅》,完成后面问题。(4分)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小题1】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分)【小题2】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2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小题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1+2分)【小题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1.马年说马(3分)

【小题1】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有不少名马,请写出一匹名马的名字。(1分)【小题2】小菲为同学们推荐了一幅创意书法,请说说这幅作品的书写创意。(2分)

篇2: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冬去春来,万物萌动,2018年小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2月3日中午,我校高二年级在笃行楼前举行了小高考冲刺誓师大会。张维国校长、吴培冲主任校长和高二年级师生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由高二年级吴培冲主任主持。

会上,吴培冲主任分析了期末考试成绩数据,找出亮点,明确不足,并提出要求,他希望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坚定信心,虚心学习,勇争一流。随后,学生代表韩雷发言,表达了同学面对学测的勇气和信心;教师代表周艳表示,老师将发扬务实苦干的拼搏精神,加强复习工作;班主任代表王相表示最后阶段将加强班级的管理,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最后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庄严宣誓: “超越自我,放飞梦想;永不言弃,实现梦想 ”的誓词响彻会场,鼓舞人心。

最后,张维国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努力和付出,强调最后冲刺的重要性。张校长勉励大家要告别浮躁,落实行动,争分夺秒勤学习,千方百计创佳绩,将今后的40天变成顽强拼搏的40天、梦想成真的40天。

篇3:高二历史小高考教学与复习

一、认真学习2011年小高考纲要, 仔细找出新增和删除的考点

拿到《2011年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以下简称《说明》) 后, 我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2010年相比, 其变化较大,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增加了一部分考点, 二是删除了一些考点, 三是有些考点的表述发生了变化, 四是对一些考点的要求由了解提升到理解。其中新增加的考点约30处;删除了约20处;由了解变为理解和表述变化的约20处。从整体上看, 三册书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变化较大, 必修三的变化较小。再加上必修1、必修2、必修3的考试内容比例约为4:3:3, 所以复习中侧重点要略偏于必修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已不怎么出现的“判断题”说明中, 要求考生加强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适应性训练。总之, 历史学科在测试能力要求上明显提升。

二、针对考纲变化研读历史教材, 认真编写切实可行的导学案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无疑编写高效并实用的导学案有利于这一目的的达到。现在我们已经改变了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设计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让学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 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以高度的责任感编写导学案。

关于导学案包括哪几部分, 如何编写导学案, 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我仅谈谈下面几个值得我们共同反思的问题。

1. 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是为应付学校检查还是为更有利于教学与复习?

2. 如果我们是为更有利于教学与复习, 那是否用心地去编写导学案?

3. 如果我们是真正用心地去编写了, 那是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如果我们达到了编写的预期效果, 那是否应继续坚持了下来?

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了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 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只有认真负责, 持之以恒, 才能让这种方法真正发挥作用。

三、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轻负高效,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与复习的效率

减负的目的是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过重的文化知识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负增效”与“轻负高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减负轻负,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效,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科学地施教。

基于此, 教师应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和轻松愉快, 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学会为会学。

因为现行高考制度仍然是一考定终身, 所以我们在减负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做到“课内不松, 课外不争”。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

1. 把功夫用在课外, 充分备好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 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 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要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通读教材, 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 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 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高效并实用的导学案。另外, 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备课、上课。如果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材的处理、课堂的结构等都会失去依据, 其结果只能是教学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详略不分, 就是喧宾夺主, 杂乱无章, 从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 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 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思维, 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 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 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化限度发挥, 甚至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2. 把本事显在课内, 上成优质课。

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 又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 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 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 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 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 调整教学方法, 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 解决关键问题, 然后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 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起主导作用, 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有数, 哪里该启发引导, 哪里该讲解, 哪里该重点强调, 把握好“讲”的尺度, 千万不能什么都讲, 什么都问, 漫天撒网, 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否则, 挤掉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 教师便劳而无功。叶圣陶先生说:“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 能够‘研究’出来了, 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 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 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正作用。”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 学生活动太少。教师少讲, 学生多读、多思、多练,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课前我们不妨制订一个时间表, 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 努力控制好节奏, 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 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 让学生主动探索, 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 但我们必须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 即使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 进行思考, 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 他们也许就能茅塞顿开, 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 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 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积极主动去学, 比任何教学方法都好。

四、温故知新, 强化课后复习

新课改推行后, 高考只有语、数、外计入总分, 大部分学生更加重视这三科的学习, 而忽略了其它几科。尤其是参加小高考的科目, 平时更是得不到重视。很多学生认为课后复习这几科就是浪费时间, 只要快考试时好好学学就行了。鉴于这种客观现实, 我们没办法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历史,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平静地接受这一现实, 调整好心态并给学生讲清楚小高考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以有利于课后复习。

复习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夯实基础。

小高考试卷容易题占70%, 中等难度和较难题只占30%, 此外, 《说明》也明确提出, 历史 (必修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和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同时还从江苏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测试内容和要求作了一定的调整, 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 缩小了测试范围。因此, 师生的复习要紧扣说明的测试内容和要求, 不必盲目扩大复习范围, 因为学业水平测试毕竟不是高考, 注重的是基础性知识。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绝不可避重就轻, 一味地深挖难题, 而忽视应该作为重点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要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地复习一遍, 尽可能全面不遗漏。

2. 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局部到全局地把握全部。

3. 灵活地运用知识。

学历史, 要“死”去“活”来。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中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 这就不仅仅要记得牢、记得死, 更要理解, 理解得活, 即谓“死”去“活”来。

4. 捡“渣子”。

即查漏补缺, 在复习过程中, 一方面强化记忆, 一方面查找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 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 提高能力。

5. 翻饼烙饼。

复习犹如“烙饼”, 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 否则就会夹生。记忆需要强化, 不反复强化便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要两三遍才能完成。

6. 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

这一点我要重点强调一下, 因为从这几年的小高考历史试卷我们可以看出, 材料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比如在30道选择题中, 2007年材料题仅占20%, 2009年占到80%, 2010年材料题更是重头戏, 除了有文字性的史料外, 还有大量的图表和图片甚至有古印文。面对这种趋势, 我们要跟上小高考试卷变化的步伐, 注重培养学生做材料题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做材料题的信心。要告诉学生, 材料题并不可怕, 不需要把材料逐字逐句地翻译下来, 只需看懂材料, 并找到材料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 从而把题目做出来。要熟练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其次要多做这方面的训练, 所谓熟能生巧, 学生接触的材料多了, 自然在考试时驾轻就熟。再次要告诉学生, 做材料题时看到不熟悉的材料, 一定不要慌张, 而要耐心地看完题目, 也许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再往下看一点就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果你不能耐心地看完题目, 则可能不仅这一题失分, 而且会影响下面的题目。最后面对材料题要做到容易题不丢分, 难题不得零分, 不轻言放弃, 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篇4:高二理科历史“小高考”备考策略

一、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3本书、25个单元,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例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平时训练时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其实调动非智力因素,克服心理障碍,认真审题,掌握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目还是可以迎刃而解。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有三种答题要求:一是依据材料,二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是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是纯材料考查,要求学生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答题的关键句、词,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一般几个句号就有几层意思,尤其是省略号后面一定有答案。材料的出处也要引起重视,时间、作者、作品名称有时对解题有提示作用。最后还要结合分值答题,历史学科的分值一般较小,几分尽量就要答出几点,并按序列化规范答题。这种考查要求切忌不顾材料,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例如,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第37题有关孔子及评价题,共4小题,第二、第三小题的第一问,第四小题均要求从材料中提炼答案。按照不仅依据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方法,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除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还需照应材料所揭示内容作答。二是材料只是提供新情境,起抛出问题的作用,这种解法类似第三种答题要求。上文中提到的第37题的第一小题则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后一种,材料只是“引子”,所答要求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上题中第一小题的第二问,第二小题的第二、第三问,第三小题的第二问皆属于此种情况。这种题型一定要有信心,有历史的领悟能力,即学历史的小智慧,再难的题目也能从书中找得到答案的影子。讲评试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说、写,解题方法、技巧及如何规范答题均在讲评课中渗透。总之,方法的引领在备考阶段非常重要。

当然,“小高考”试卷为体现时代性,从来也不回避热点问题,备考阶段还要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如周年、民族复兴、转变政府职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经济全球化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篇5: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文言文答案

8.B(A、怀附:归顺依附;C、宾: 顺从; D走:打败,使„„退却)

9.A(①学习期间,成就不明显;②主要是孙坚的功绩;④不是黄盖之举,而是掾吏之想)

10.A(B“早年就失去了祖父”不当;C“被韩当救起”不当;D “主动请缨”不当)

11.(1)译文: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酒宴招待,乘机拿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责问。(记分点:“悉”“因”“出事”)

(2)译文:我这位县令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凭文官(的才干)而著称。(记分点:“德”“徒”“以”)

现代文答案

15.渲染了天气的寒冷;烘托了小乞丐生活的凄苦,让人产生恻隐之心;也为情节发展张本。

16.命运凄惨,生活艰难;善良淳朴,知恩图报。

17.指发生在寒冬里的老乞丐帮助小乞丐、小乞丐为男青年捐款、社会各界捐助男青年和企业老板领养小乞丐等感人故事。zxxk

18.应该帮助。(1)一个善举或许能给困境中的人带来希望,给现实世界带来温暖;(2)如果对什么都怀疑,人情冷漠,会造成信任危机;(3)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才能变得更加温馨、美好。不应该帮助。(1)如今有些人好逸恶劳,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谋取不义之财;(2)你的同情会助长骗子的邪恶;(3)大家都不闻不问,他们的诡计自然难以得逞。

病句修改答案

(1)“创立”改为“创设”;(2)将“统一”放到“结账”前;(3)删去“以上”或删去“大约” 语言得体

【答案】 ①“光临”改为“到(去)”②“决定”改为“不得不(只好、只能)”③“磋商”“商量(商议、商定)”

【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光临” “决定” “磋商”三个词语用得就不得体。“光临”为敬辞,只能用于说话双方的对方。“决定”用在这里非常不礼貌,有劳人家,说话应该客气。“磋商”是“反复商量,仔细讨论”之意,用在这里不合适。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1页(共2页)

篇6: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 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人能通过历史文物留下文化印记

2.“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A.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学习B.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消极的、无目的的

C.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D.文化消费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

路交通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创造新文化 B.提出新问题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6.截止到2013年6月,湖北省博物馆已连续6年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免费开放博物馆意在()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D.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铁观音是中华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据此回答7-8题。

7.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的茶文化()A.为中华文化所特有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8.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不但有其它乌龙茶茶汤过喉徐徐生津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的“喉韵”感受,而且有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的独特韵味,被称之为“观音韵”。从中可以悟出()

A.铁观音的特有韵味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B.不同茶种之间的联系是促进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 C.铁观音的特有韵味通过乌龙茶的共有韵味表现出来 D.铁观音等茶种的特有韵味之和构成乌龙茶的共有韵味

9.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被动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联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N种观点、N种链接,N种选择。这表明()

A.网络技术加速了新旧传媒的更替

B.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C.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变革

D.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

源的内容

11.2012年2月,“青春的力量——南京·国际体育雕塑大赛”邀请全世界的优秀艺术家用国际视角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以弘扬奥运精神和落实文化兴国战略,进一步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品级。被誉为“城市之眼”的雕塑()

①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品味

②极大地活跃了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的精神追求

④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央视《真诚沟通》栏目,以短小微观的视角讲述百姓自己的生活故事,在看似平凡的故事背后,彰显的是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这反映了()

A.文化作品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B.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发展要满足全体百姓的需要 D.文化的力量蕴含在民族精神之中

13.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是铜陵市一中的传统校园活动,第19届艺术节从2013年4月中旬开始,涵盖文艺表演、体育竞技、书画摄影、科技制作、趣味实验、曲艺、cosplay等20多项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

享用文化

③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3年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5.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而动其心

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6.推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

A.民族精神已不复存在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柱 C.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17.“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A.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有竞争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18.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和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启示是()

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19.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2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

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 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 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22.“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但地球不会因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越演越烈

23.《功夫熊猫》是继《花木兰》之后又一部题材源自中国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中国元素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B.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C.抵御外来文化掠夺和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4.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言》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直。”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5.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27.(24 分)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来,儒家作为国学的核心与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虽屡遭批判、排斥、挑战,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

是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近代西方文明输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中儒家学说又发展到新的阶段,影响更为深远。

材料二 孔子说:“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继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必要性。(15分)

28.(16分)材料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一直处于较大的顺差状态,但是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处于严重逆差的尴尬境地。这就意味着国际文化贸易逆差中,我国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产品。为此,专家呼吁: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成为所谓的世界加工工厂就能强大起来,它还必须拥有影响并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怎样尽快扭转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逆差状况。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

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有中国视角,保持民族风格,表现中华文化的内涵;(3分)②立足社会实践,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手段、运作方式等创新。(4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吸收借鉴欧美等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取长补短;(3分)(其他角度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27.(24分)(1)(9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中非

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深远体现了这一点。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因时而变,内涵异常丰富,其鲜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体现了这一点。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儒学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发展到新的阶段体现了这一点。(各3分)(2)(15分)

①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8分)

③弘扬和培育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6分)28.(16分)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状况,从根本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4分)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状况,必须注重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分)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走出去”发扬光大。(4分)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而扭转文化

篇7:高二雅礼中学开学考

①法定节日是民族情感的表达 ②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④培育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4年由人民日报主办的“雷锋——我们与你同在”活动采用了漫画及户外展览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这表明()

A.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B.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化选择的文化 C.优秀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只有时尚、通俗、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3.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合影服装,从款式上,用了立领对开襟、连肩袖等融合了中国传统经典款式;从面料上,采用宋锦等传统真丝面料;从工艺上,采用了盘扣等传统工艺。这充分体现了()①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④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实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文化生活》所说的文化指的是()A.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成果 B.经济和政治以外的所有现象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D.意识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之和

6.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④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7.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建于公元645年,位于安徽池州城西的“杏花村”是全国唯一以村建志入选《四库全书》的村落,是池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是享誉中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文化品牌。其名扬天下,得益于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这表明()A.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遗产是文化成就的标志

C.中华文化具有渊源流长的特征 D.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发展成就

9.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凭借诙谐的语言演绎了“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社会话题,既收获了笑声,也通过“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等平实的台词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表明我国()①文化创新首先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文艺作品只有扎根现实才具有生命力 ③艺术作品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文化建没是当前中心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2014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闭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第三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全面呈现了全国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交流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和有效途径。展会期间,共有80多万人到现场参观。举办非博会()

①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就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唯一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展会期间,10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现场交易额达370多万元,参展项目交易、签约额总计达409亿元。这说明()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4.从在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到支持“孔子学院”发展,是习近平主席2014年外事活动中着力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的重要篇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外交重心转向文化外交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竞争是国际竞争的实质 D.我国巩固中华文化主导地位 15.在中华文化最衰微的时候,我们很多民族精英依然为中华文脉的绵长和深厚而非常骄傲。林语堂说:—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仰的。林语堂的这番话告诉今天的我们要有()

A.文化自觉 B.文化自信 C.文化自负 D.文化自省 16.《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复制性和传承性 ②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 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致青春》编剧李樯认为《致青春》6天破3亿的票房和口碑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这启示我们()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建设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

C.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18.“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①培育“四有”公民

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0.近年来,我国的大众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是()①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的残余仍然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文化没有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可喜现象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1.2014年8月,民政部发布公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做好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团结统一精神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

C.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D.爱国主义应当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22.全球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23.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是()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C.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D.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4.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个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在外地的人总要千方百计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下列不属于原因的是()A.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示和集中表达 D.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5.清远市各中学每年都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么做的依据在于()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6.“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最美“孝心少年”等一系列全国性的评选活动,弘扬了优良传统,开启了道德新风。这表明()

A.道德建设具有多元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C.人们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具有不同时代的印记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7.2014年9月《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不仅要有中国声音,更要有中国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2014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说明()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栏目。该栏目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的舞台,深受观众喜欢。星光大道栏目的成功在于()①立足于市场需求,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经济效益 ②坚持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③以创新为基础,摒弃传统、标新立异 ④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在《汉字心能量》一书中,作者皮明以汉字“心”为重点,选择了带有“心”字旁的600个汉字,探索这些汉字字符中所蕴含的关于心灵的东方智慧。在皮明看来,含有“心”的汉字是关于“心灵”的解读和关爱,充满着正能量、饱含着人生感悟。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相对稳定性

31.“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央视春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④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写汉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拯救汉字”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集体呼吁。这是因为传统手写汉字()

A.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B.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C.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3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现象错综复杂绞织在一起,或高雅或低俗、或清高或媚俗、或传统或现代、或流行或经典等。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提供了各层次的文化供人们选择,另一方面让选择的人面对选择的困难。因此,文化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成为了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回答以下题。34.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落后文化的是()

①求神拜佛 ②看风水 ③婚事、丧事,大办特办 ④游戏人生 ⑤色情暴力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5.对当前这种文化现象的评价正确的是()

A.这是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要让文化自己自由发展

B.不同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承认所有文化的合法性 C.个人要全面发展就必须接触各种文化

D.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努力塑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二、简答题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班同学就《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韩剧在大陆热播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乙同学认为:韩剧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国家文化工作者的反思,一部好剧并不是闭门造车所能写出来的。

材料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7分)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10分)

37.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10分)(模块成绩计15分)

38.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0分)(模块成绩计15分)

参考答案

1.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立法确定国家公祭日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培育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④适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国家公祭日不是传统的民族节日,①不适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

3.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强调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并推动文化的创新,①②适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

4.A试题分析: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纯自然的东西。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5.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

6.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说明泉州文化带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泉州文化融入很多的不同国家文化,体现泉州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泉州文化融汇的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但不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②是错误的;泉州文化并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7.C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可以看出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交融,同时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②适合题意;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③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文化与经济、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

8.A试题分析:杜牧的《清明》诗让“杏花村”享誉中外,成为重要的旅游文化品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A说法正确;BC没有体现杜牧的诗与杏花村发展旅游文化品牌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不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D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9.C试题分析:小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小品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说明文艺作品要扎根现实才具有生命力,艺术作品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③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当前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不是文化建设,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思想道德建设 10.C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的互联网可以看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C项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并非途径,A项表述不科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项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不一定是积极地,D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项。考点:大众传媒的地位与功能

11.D试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并推动文化的创新,故D适合题意;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C不适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B是不全面的;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2.A试题分析:材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期间,共有80多万人到现场参观” 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①②适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这样做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但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唯一之路,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15.B试题分析: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负是过高估计本民族的文化。文化自省是指自我批评,自我调控。材料中“上下五千年,值得敬仰”说明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故B适合题意;A、C、D材料没有体现。考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6.B试题分析:《奔跑吧兄弟》是在吸收韩国电视节目优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编,不是对韩国文化的复制与传承,①说法错误;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要保持自身特色,③消融文化多样性,会使得文化走向趋同,明显错误;《奔跑吧兄弟》引进韩国模式,说明民族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之处,②说法正确;该节目通过创新获得极高的收视率,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④说法正确。该题选B。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的作用。

17.B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电视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符合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故选项B正确。选项A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C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不是原因,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故排除。答案选B。考点:文化建设

18.A试题分析: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项是国家层面,D项是社会层面,A项是公民个人层面,B项不是核心价值观的准确表述,故选A。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9.D试题分析: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不是根本任务,故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B试题分析: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的残余仍然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令人忧虑的现象,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故题肢选①②正确。题肢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1.C试题分析: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选项C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选项ABD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不能入选,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22.C试题分析:材料“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说明需要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择C正确。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3.D试题分析: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因此故排除选项AC。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故排除。故答案选D。考点:大众传媒的优点

24.D试题分析: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排除。选项ABC都是民族节日的重要性,也是人们总要千方百计回家中与家人团聚的原因,故答案选D。

考点:民族节日的重要性

25.B试题分析: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选项B正确。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非决定作用,故排除。选项D是文化的含义,而不是依据,故排除。故答案选B。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26.B。A“道德建设具有多元化”的表述错误,在我国,道德建设应是一元的,多样性,而不是多元化,因此排除;C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因此D不符合题意,排除;题中一系列全国性的评选活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因此答案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7.D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故③④适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①是错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8.B试题分析:材料中“由于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说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所以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百姓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①④适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29.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该栏目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的舞台,说明人的文化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倡导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②④适合题意;①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大众文化、文化创新

30.B试题分析:带有“心”字旁的有600个汉字,蕴含着心灵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厚重,也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的,侧重于历史的悠久,所以A不符合题意。C,D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31.C试题分析:《卷珠帘》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风,所以深受欢迎。体现了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①④正确;题中没有体现艺术形式的创新,所以故②不合题意;题中也未体现其商业价值,③项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32.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手写汉字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因此B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所以A不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所以 C错误;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地位。

33.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所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③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所以①与题意不符;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所以②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4.A试题分析: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所以①②③④落后文化。⑤是腐朽文化。

35.D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有“喜”也有“忧”,所以国家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努力塑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因此D正确。A中让文化自由发展的观点错误;B中承认各种文化的合法性也是错误的;优秀的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以C中接触各种文化也是不科学的。考点:本题考查落后文化的含义及国家的措施。36.(1)①韩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创作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分)。甲同学忽视了外来优秀文化的生命力和价值,是封闭主义的表现。(1分)

②文化创作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乙同学看到了文化创作需要立足实践(2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2分)

(2)①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借鉴。(2分)

②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的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傲慢和偏见与平等多样相悖而行。(4分)

③只有摒弃傲慢和偏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才能真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2分)37.(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莫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实践是其文学创作的源泉。(2分)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莫言从“民间叙事教育”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锐意创新,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莫言能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体现时代性。(2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莫言既借鉴马尔克斯等文学巨匠的笔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莫言的成功来自生活,离不开农民(2分)(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分)38.(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3分)

(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 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渊持久的特点(3分)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寻找并释放正能量,有利于人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提升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上一篇:遛狗300字作文下一篇:秦春读书演讲稿